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疫苗接种资料管理制度

疫苗接种资料管理制度

疫苗接种资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疫苗接种资料管理,保障疫苗接种工作的安全、有效、规范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疫苗接种单位,包括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社区预防接种门诊等。

第三条疫苗接种资料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疫苗接种资料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疫苗接种资料的收集与报告第五条疫苗接种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疫苗接种资料收集制度,明确收集范围、内容、程序和要求。

第六条疫苗接种资料主要包括:疫苗接种卡、疫苗接种证明、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资料、疫苗接种禁忌症资料、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等。

第七条疫苗接种单位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应当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疫苗接种资料,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报告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第八条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疫苗接种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并报告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第三章疫苗接种资料的使用与保管第九条疫苗接种资料应当用于疫苗接种工作的组织、指导、监督和评价,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第十条疫苗接种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疫苗接种资料使用制度,明确使用范围、程序和要求。

第十一条疫苗接种资料的保管应当实行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确保疫苗接种资料的安全、完整、可追溯。

第十二条疫苗接种单位应当定期对疫苗接种资料进行审核、整理、归档,并按照规定的保存期限保存。

第四章疫苗接种资料的查询与更正第十三条疫苗接种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疫苗接种资料查询制度,明确查询范围、程序和要求。

第十四条疫苗接种单位应当及时更正疫苗接种资料中的错误信息,并通知相关当事人。

第十五条疫苗接种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疫苗接种资料更正制度,明确更正范围、程序和要求。

第五章疫苗接种资料的保密与信息安全第十六条疫苗接种资料涉及个人隐私,疫苗接种单位应当对其进行保密,不得泄露。

第十七条疫苗接种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疫苗接种资料信息安全制度,明确信息安全措施、责任人和应急处置程序。

预防接种各种制度范文(3篇)

预防接种各种制度范文(3篇)

预防接种各种制度范文预防接种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的传播。

为了确保接种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

下面将介绍一些预防接种各种制度的范本。

一、接种管理制度1. 接种时间规定:根据疫情和疫苗供应情况,制定接种时间表,明确各类疫苗的接种时间要求。

2. 接种资格审核:建立接种登记系统,对接种人员进行资格审核,核实其身份和接种条件,确保接种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接种信息记录:要求医疗机构将接种信息及时记录在接种证、电子健康档案等相关系统中,确保接种人员的接种记录完整可查。

4. 疫苗存储规范: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疫苗存储管理规范,如温度、湿度控制等。

5. 接种安全监测:建立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及时报告和处理接种后不良反应情况,确保接种的安全性。

6. 接种宣传教育:开展接种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传达接种的重要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接种的覆盖率。

二、疫苗采购管理制度1. 疫苗采购程序:建立疫苗采购审批流程,明确采购程序,规范采购操作。

2. 供应商选择标准:设立供应商评估体系,选择合格的疫苗供应商,确保疫苗质量可靠。

3. 疫苗质量检测:建立疫苗质量检测制度,对采购的疫苗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疫苗配送监管:加强对疫苗配送环节的监管,确保疫苗的安全运输和储存。

5. 疫苗库存管理:建立疫苗库存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库存状况,及时补充不足,避免过期疫苗的使用。

三、接种场所管理制度1. 接种场所设施要求:根据接种工作的需要,设立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接种场所,确保接种的场所环境卫生和安全性。

2. 接种场所消毒规范:制定接种场所的消毒操作规范,确保接种环境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3. 人员培训要求:对接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接种技能和职业素养,确保接种工作的专业性。

4. 接种场所的接种服务规范:制定接种服务规范,明确接种程序和服务要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接种人员的需求。

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制度内容

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制度内容

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制度内容一、背景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疫苗接种在预防传染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预防接种不仅可以保护接种者本身免受疾病的侵害,还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有效管理预防接种信息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健全的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接种率、完善疫苗接种服务和维护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和统一疫苗接种信息的收集、储存、传输和使用,确保接种信息的真实、准确、安全和可追溯,提高预防接种工作的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促进公众健康和社会卫生的提升。

三、管理范围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级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学校、幼儿园等预防接种单位和接种者,包括预防接种信息的收集、储存、使用和管理。

四、管理原则1. 法律依据: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传染病防治法》、《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

2. 真实准确:确保接种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可追溯。

3. 安全保密:加强对接种信息的保密和安全管理,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4. 统一规范:统一规范接种信息的收集、储存、传输和使用,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5. 公开透明: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对于接种信息采取公开透明的政策,增强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

五、管理措施1. 接种信息的采集(1)建立健全的接种信息采集机制,包括接种证管理、电子健康档案、传染病报告系统等。

(2)规范接种单位对接种者身份信息、接种疫苗名称、接种时间、接种剂次等信息的记录和报告程序。

2. 接种信息的储存(1)建立健全的接种信息储存系统,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数据库两种形式。

(2)确保接种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设置合理的访问权限和加密保护措施。

3. 接种信息的传输(1)建立健全的接种信息传输渠道,包括网络传输、移动设备传输等多种方式。

(2)制定严格的数据传输和共享规范,确保信息传输的安全和可靠。

4. 接种信息的使用(1)充分利用接种信息开展健康管理、疾病监测、疫苗供应等工作。

疫苗使用管理制度(5篇)

疫苗使用管理制度(5篇)

疫苗使用管理制度一、每年应根据免疫规划接种程序、本辖区各年龄组儿童数、新生儿出生率、不同制品的规格、每针次使用量及各疫苗的损耗系数,合理制定出第一类疫苗使用和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

二、专人负责疫苗储存和管理。

三、建立健全疫苗领发登记,出入有账目,做到帐苗相符;每月做好生物制品使用量统计。

四、领发登记要有疫苗的名称、数量、生产厂家、批号、效期、领取日期及消耗等,若出现异常反应则有据可查。

五、疫苗必须在适宜的温度下贮存和运输,避免阳光直射。

六、疫苗按照进库先后、效期长短,有计划地使用,严防冻结、受热、过期或造成失效浪费。

七、接种前必须严格核对要接种的疫苗品种,检查外观质量。

凡有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摇不散的凝块或异物、标签不清或无标签、安瓿有裂纹或受过冻结的液体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八、含有吸附剂的疫苗使用前,必须充分摇匀。

九、安瓿开启后,未吸取用完的疫苗应盖上消毒干棉球;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一小时未用完时,应将疫苗废弃。

十、预防用生物制品接种时应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进行告知,推荐制品必须执行自费自愿的原则,家长在告知书上签字后方可接种。

疫苗使用管理制度(2)是指针对疫苗的生产、运输、储存、分发和接种等环节所建立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措施。

其目的是确保疫苗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疫苗的正常供应和合理使用,并保护接种人的健康和安全。

疫苗使用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方面:1. 生产管理:对疫苗生产企业进行监管,包括对生产设施、设备、人员和工艺的审查和认证,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疫苗生产符合标准和规范。

2. 运输和储存管理:确保疫苗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其他环境条件符合规定要求,防止疫苗的变质和失效。

3. 分发管理:建立完善的疫苗分发流程,确保疫苗正确分发给各个接种单位或医疗机构,防止疫苗流失和滞留。

4. 接种管理:建立疫苗接种的登记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接种过程的记录完整和准确,及时追踪接种效果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模版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模版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模版一、背景在现代社会,预防接种是保护人群免受传染病侵害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了做好预防接种工作,确保接种过程的规范性和记录的准确性,特制定本《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模版》。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预防接种登记报告的填写和使用,保障接种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预防接种工作的管理水平。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预防接种登记报告的填写和使用的工作人员。

四、责任分工1. 预防接种单位负责制定和实施本制度,并进行培训;2.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填写人员负责按照规定填写接种记录,并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3.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审核人员负责审核接种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4.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使用人员负责根据需要查询和使用接种记录。

五、预防接种登记报告的填写要求1. 登记报告必须使用规定格式的表格,包括接种者的基本信息、接种疫苗的名称和批号、接种时间和地点等内容;2. 接种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必要信息;3. 接种者的家长或监护人必须签字确认接种记录的真实性;4. 填写过程应当认真核对,确保每一项内容的准确性。

六、预防接种登记报告的审核要求1. 审核人员需对每一份登记报告进行审核,核对接种者的基本信息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2. 审核人员需要核对疫苗的名称和批号是否与实际接种情况一致;3. 审核人员需要核对接种时间和地点,并与实际情况进行核对。

七、预防接种登记报告的存档和使用1. 表格填写完成后,应当及时存档,并按照一定的分类和排序方式进行归档;2.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的使用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隐私保护的规定;3.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的查询和使用需要符合相关权限管理和工作流程。

八、违规处理1. 对于伪造、篡改或销毁接种登记报告的行为,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2. 对于填写不准确或严重违规的接种登记报告,应当进行纠正和警告,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教育。

九、培训和宣传1. 预防接种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2. 预防接种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制度的宣传,提高工作人员对预防接种登记报告重要性的认识。

预防接种证管理制度范文(4篇)

预防接种证管理制度范文(4篇)

预防接种证管理制度范文一、背景和目的为了确保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免疫安全,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流行,我们制定了预防接种证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所有人都能及时接种疫苗,且能够及时获得相关的接种证明。

二、管理范围和责任1. 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本地居住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

2. 管理责任:卫生部门负责管理和监督本地区的预防接种证管理工作,医疗机构负责开具和管理接种证明,个人负责妥善保存和携带接种证明。

三、制度内容1. 接种证办理:a. 出生后第一次接种:儿童出生后应及时进行第一次疫苗接种,并由医疗机构出具首次接种证明。

b. 接种证领取:儿童接种疫苗后,家长可携带身份证明到本地卫生部门领取预防接种证。

c. 成人接种证办理:成人可凭身份证明和相关的接种记录到医疗机构办理接种证。

2. 接种证管理:a. 医疗机构应及时将接种记录录入接种证并加盖公章,确保记录的真实和准确性。

b. 个人负责妥善保存接种证,未成年人由家长代理保管,成年人个人负责。

c. 接种证遗失或损坏,反映到卫生部门并重新办理。

3. 使用接种证:a. 儿童及青少年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接种计划进行疫苗接种,接种证应携带到医疗机构并记录接种情况。

b. 入托幼儿园或学校,应提供接种证明,且定期对接种情况进行核查。

c. 成人随时可能需要提供接种证明,例如出国旅行、就业、入学等场合。

四、违纪处罚1. 未按规定及时接种疫苗的个人,卫生部门将记录违纪情况并给予警告。

2. 未按规定携带或提供接种证明的个人,将受到相关机构的处罚,例如无法入学、禁止出入境等。

五、附则1. 接种证的有效期为终身,但在不同情况下,如疫苗改进或病情变化,可以根据最新的医学知识对接种证内容进行调整。

2. 接种证作为个人健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得随意销毁或篡改。

以上是预防接种证管理制度的范文,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该制度的实行将有助于确保人们的免疫安全和社会公共卫生的维护。

疫苗领取、登记、验收、存贮、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疫苗领取、登记、验收、存贮、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疫苗领取、登记、验收、存贮、使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疫苗的管理,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有效的预防接种服务,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疫苗工作的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疫苗管理的工作要严格遵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部门的规定。

第四条各单位应建立健全疫苗管理制度,加强疫苗的领取、登记、验收、存储、使用管理工作,确保疫苗能正常到达使用单位,并按照规定使用。

第二章疫苗领取第五条疫苗领取工作由各单位指定的专人负责,该专人是疫苗的责任人。

第六条疫苗的领取要确保疫苗的品种和数量与疫苗发放通知单的要求相一致。

第七条疫苗领取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并需经过疫苗培训合格。

第八条疫苗领取人应当认真填写领用登记表,并保留相关的单据和文件。

第三章疫苗登记第九条疫苗登记工作由疫苗领用人员负责。

第十条疫苗登记内容包括疫苗的品种、数量、有效期等信息。

第十一条疫苗登记人应当在疫苗领用后及时进行登记,并且要保证登记的准确性。

第十二条疫苗登记人应当定期将登记的信息上报给上级疫苗管理机构。

第四章疫苗验收第十三条疫苗验收工作由疫苗接收人员负责。

第十四条疫苗接收人员应当参照疫苗验收标准,对领取的疫苗进行验收。

第十五条疫苗接收人员要认真核对领取的疫苗品种、数量和有效期是否符合要求。

第十六条疫苗接收人员发现疫苗有质量问题时,应当立即上报上级疫苗管理机构,并按照程序退还疫苗。

第五章疫苗存储第十七条疫苗存储工作由指定的专人负责,该专人是疫苗的保管人。

第十八条疫苗存储要遵循疫苗的冷链管理要求,确保疫苗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符合标准。

第十九条疫苗存储人员要定期检查疫苗的温度记录和冷藏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第二十条疫苗存储人员要对疫苗进行分类、整理和标识,确保疫苗的清晰可辨。

第六章疫苗使用管理第二十一条疫苗的使用工作由疫苗使用人员负责。

第二十二条疫苗使用人员应当严格按照预防接种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

预防接种资料管理制度

预防接种资料管理制度

预防接种资料管理制度
一、预防接种门诊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报告和归档保存管理工作。

二、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掌握本辖区人口资料、预防接种资料、疫苗管理资料、疫情资料、冷链资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报告记录及各类宣传培训和督导资料等。

三、预检登记记录、接种记录、疫苗及注射器出入库记录、冷链温度记录等各类原始记录必须真实、完整、正确填写,疫苗购进验收记录要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四、预防接种信息卡实行属地化管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接种卡永久保存,预防接种卡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6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

接种单位至少应每季度对责任区内的儿童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剔除迁出、死亡或失去联系1年以上的儿童预防接种卡片,由接种单位另行妥善保管。

五、根据资料信息报告周期,按旬、月、年及时收集、填写、汇总上报,包括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报表、疫苗针对传染病和基本工作情况统计报表、个案调查表、以及临时增加的其他报表。

统计报告的各种数据必须真实准确。

六、文字资料需按时整理,装订成册保存,实行档案化管理;各类数据库资料需随时备份保存。

医院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医院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医院预防接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预防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预防接种工作的管理。

第三条医院预防接种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科学接种、安全高效的原则,实行疫苗接种规范化、程序化、信息化管理。

第四条医院预防接种工作应当建立健全预防接种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培训,确保预防接种安全、有效、有序进行。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医院应当成立预防接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医院预防接种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六条医院应当设立预防接种管理部门,负责预防接种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疫苗采购、储存、配送、接种、监测、应急处置等工作。

第七条医院应当配备合格的预防接种人员,负责疫苗接种工作。

预防接种人员应当具备医学专业背景、疫苗接种资质和相应的培训考核合格证书。

第八条医院应当加强与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协作,共同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第三章疫苗管理第九条医院应当根据国家疫苗发展规划和本地区疫苗接种需求,制定疫苗采购计划,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第十条医院应当采购国家批准使用的疫苗,并严格执行疫苗储存、运输、配送等相关规定,确保疫苗质量安全。

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疫苗管理制度,对疫苗的储存、使用、废弃等进行严格管理,防止疫苗污染、损毁、过期等情况发生。

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定期对疫苗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四章接种管理第十三条医院应当根据国家疫苗接种方案和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疫苗接种工作计划,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开展疫苗接种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疫苗接种意识。

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疫苗接种预约制度,合理配置接种资源,提高疫苗接种效率。

第十六条医院应当严格执行疫苗接种操作规程,确保疫苗接种安全、有效。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模版(2篇)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模版(2篇)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模版一、城区预防接种单位实行按周接种,乡镇预防接种单位实行按旬接种,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点实行按日接种。

二、严格按照____部颁发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三、使用《全国儿童免疫接种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

四、及时为本辖区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薄、信息卡、发放预防接种证:本地儿童出生后____个月,外来儿童寄居____个月以上,建立预防接种证、簿、信息卡。

五、预防接种证、信息卡由儿童监护人长期保管;预防接种薄由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单位保管,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____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____年。

儿童居住地变动时要及时办理转入迁出手续。

儿童入托、入园、入学实行查验接种证制度,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接种的儿童必须到所属接种门诊补种后方可入学。

六、预防接种人员必须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上岗证后,方可从事预防接种工作。

接种时要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佩戴胸卡,患手部皮肤病或传染病期间不准参加接种工作。

接种人员应主动向群众宣传免疫规划知识,预约下次接种时间。

尚未完成基础免疫且连续通知两次均未前来接种的儿童,及时进行随访落实。

七、接种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统计应种对象、发放预约接种通知,准备疫苗、注射器及各种药械等。

八、接种结束后须及时将接种情况转入预防接种簿、信息卡,并及时将儿童接种信息上传服务器和作好数据备份。

九、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应及时上报预防接种相关报表,协助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免疫监测、相应传染病个案调查及疫情控制等工作。

十、预防接种门诊要设立预防接种咨询点,接受群众咨询。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模版(2)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预防接种成为维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确保接种的全面、规范和有效性,制定并实施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制度1.目的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制度的目的是记录和追踪接种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及时掌握接种覆盖率和接种效果,以便调整和改进预防接种工作。

疫苗接种资料管理制度

疫苗接种资料管理制度

疫苗接种资料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疫苗接种资料管理,保障疫苗接种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提高疫苗接种的效率和准确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疫苗接种工作的医疗机构、疾控中心、接种点等单位及工作人员。

三、资料管理主体1. 接种人员:负责接种人员的接种资料填写、存档和管理,并确保接种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接种单位:负责设立完善的接种资料管理系统,保障疫苗接种资料的存档和保密性。

3. 监管部门:负责对疫苗接种资料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接种工作的规范和有序进行。

四、接种资料管理内容1. 接种登记表:接种人员应填写接种登记表,包括接种人员基本信息、接种疫苗的名称和批号、接种时间等内容。

接种人员应核对填写的信息,并签字确认。

2. 接种记录卡:接种单位应为每位接种人员建立接种记录卡,将接种登记表中的信息录入其中,并在卡上加盖疫苗接种章。

接种记录卡应妥善保存,方便查阅和核对。

3. 疫苗接种台账:接种单位应建立统一的疫苗接种台账,记录每种疫苗的接种情况,包括接种数量、使用情况、批号等信息。

台账应每日核对,确保准确性。

4. 疫苗接种档案:接种单位应为每位接种人员建立疫苗接种档案,包括接种记录卡、接种登记表等资料,并妥善保管。

档案的存储期限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五、接种资料管理流程1. 接种登记:接种人员应凭借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向接种单位进行登记。

工作人员应详细了解接种人员的疫苗接种史,并填写接种登记表。

2. 疫苗接种:接种人员应按照接种计划接受疫苗接种。

接种人员应配合工作人员完成接种过程,并签字确认接种完成。

3. 资料储存:接种单位应将接种登记表、接种记录卡等资料进行整理、存档,并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

资料应妥善保管,防止遗失和泄露。

4. 资料查询:接种人员可随时向接种单位查询个人接种资料。

接种单位应提供相应的服务,并确保个人隐私信息的保密。

六、接种资料管理责任1. 接种人员应按照规定填写接种相关资料,并核对准确性。

2024年疫苗领取、登记、验收、存贮、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2024年疫苗领取、登记、验收、存贮、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2024年疫苗领取、登记、验收、存贮、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为贯彻实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确保我院免疫规划和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根据《条例》的规定,疫苗管理分为两类。

第一类疫苗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各级供应下发时不准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类疫苗是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二类疫苗的收费应执行当地省级物价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

我院目前尚未使用二类疫苗。

第二条各岗位都要设立专(兼)职人员负责疫苗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和帐目,做好疫苗的储存、领发和结算等工作第三条各级疫苗管理人员及接种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疫苗知识、性质、保存运输和使用注意事项,掌握禁忌症。

疫苗预防接种人员应掌握各种疫苗的免疫程序、使用指导原则和工作方案第四条接种人员在实施接种时,应严格查验疫苗的品种、批号、效期和外观等,严防错种。

从冰箱内取出的疫苗应立即接种。

如不能立即使用应放置在冷藏容器内,疫苗开启后活疫苗应在半个小时用完,死疫苗应在一个小时内用完,否则废弃。

各次接种剩余的疫苗应做好标记,放回冰箱,下次先用。

冰箱内除疫苗外不得存放其它药品和杂物,不得有过期失效的疫苗。

第五条疫苗计划的制定要遵循“保证需要,适当储备,避免浪费”的基本原则。

药剂科都要严格按疫苗的实际需要量制定计划和供应下发,避免一类疫苗因供应下发数过多而造成失效浪费。

第六条为保证新生儿乙肝疫苗的及时接种,产房接种单位要储备一定数量的乙肝疫苗,药剂科应依据报表数和实际接种数及时补充供应。

新生儿乙肝疫苗必须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第七条药房在接收一类疫苗时应当进行查验和登记疫苗的品种、剂型、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并做好记录。

第八条本院不得直接从疾控中心以外的单位或厂家直接购入或接收疫苗。

第九条疫苗出入库证明、查验登记表、领发手续、温度记录等应立专卷保存,疫苗帐目应能反映出疫苗年度的拨入数、库存数、领取下发数。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工作,提高预防接种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市范围内各级医疗机构的预防接种工作。

第三条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的任务是:做好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服务工作。

第四条预防接种工作是指对婴幼儿、儿童和成人进行预防接种,包括接种活疫苗和被动免疫接种。

第五条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是指对预防接种的各项工作进行规范、监督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第二章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工作第六条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工作是指对各类预防接种的接种人数、接种率和接种情况进行登记、统计和报告的工作。

第七条各级医疗机构应建立预防接种登记报告的机制,完善登记报告制度。

第八条各级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小组,负责登记报告工作。

第九条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小组的职责是:(一)负责建立和维护预防接种登记报告数据库;(二)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预防接种登记报告的信息;(三)负责对登记报告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十条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小组应定期向上级医疗机构和卫生主管部门报告登记报告情况,并根据需要提供相关数据。

第十一条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小组应做好数据的保密工作,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信。

第十二条各级医疗机构应配备必要的技术设备和人员,保证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预防接种使用管理工作第十三条预防接种使用管理工作是指对各类预防接种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工作。

第十四条各级医疗机构应建立预防接种使用管理的机制,完善使用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各级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预防接种使用管理小组,负责使用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预防接种使用管理小组的职责是:(一)负责制定和完善预防接种使用管理的规定和制度;(二)负责监督和检查预防接种使用情况;(三)负责对预防接种使用工作进行统计和报告。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对人群接种疫苗的管理和监控,确保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接种数据的准确记录。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登记报告的建立:建立完善的登记报告系统,记录接种人的基本信息、接种疫苗的类型、接种时间和地点等相关信息。

2. 接种记录的实时更新:接种单位应及时将接种信息录入系统,并定期对登记报告进行更新和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接种疫苗的配送和库存管理:建立疫苗的配送和库存管理制度,确保疫苗的安全和有效性。

定期进行疫苗库存盘点,及时报告并补充不足的疫苗。

4. 接种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对接种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接种技能和管理水平。

严格管理接种人员的行为规范,确保接种程序的规范和安全。

5. 接种后的监测和反馈:建立接种后的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跟踪接种效果和不良反应。

对接种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6. 防疫宣传和教育: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疫苗接种的认识和意识。

向公众提供疫苗接种相关知识,加强对接种的认知和信任。

通过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接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人群得到及时有效的疫苗接种服务,增强社会对疫苗接种的信心,减少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4篇)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4篇)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预防接种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为了推动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加强对接种情况的监测和管理,建立并完善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制度1.制定登记报告的法律法规依据:应当明确预防接种登记报告的法律法规依据,明确责任主体及其职责,明确报告的内容和报告的时间要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可以出台相关规定,明确不同地区、不同接种单位的报告要求,促进全国各地的统一管理。

2.建立登记报告的机制和流程:制定登记报告的机制和流程,明确登记的单位、人员和方法。

可以利用现有的医疗信息系统,建立接种登记的数据库,实现登记信息的及时、准确记录和报告。

3.加强登记报告的宣传和培训:应当加强对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其对接种登记的重视和认识。

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班、举办培训讲座等形式,向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普及登记报告的相关知识和要求。

4.加强对登记报告的监督和检查: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加强对登记报告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可以通过定期抽查、走访调查等方式,对接种单位的登记报告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预防接种使用管理制度1.建立预防接种使用管理的制度:制定并完善预防接种使用管理的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及其职责,明确使用的程序和要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可以出台相关规定,建立预防接种使用管理的标准和指南,指导全国各地的实施。

2.加强接种疫苗的采购和配送管理:建立健全接种疫苗的采购和配送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采购和配送工作,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

加强对疫苗生产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疫苗质量问题。

3.加强疫苗的存储和运输管理:建立疫苗的存储和运输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确保疫苗的保存条件和运输过程的安全。

加强对接种单位疫苗存放设施和运输工具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范文(4篇)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范文(4篇)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是为了规范和加强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工作,确保预防接种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而制定的。

第二章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制度第二条预防接种登记报告是指对接种对象进行登记,记录其接种情况和结果的工作。

第三条预防接种登记报告由卫生部门负责实施,并建立预防接种登记报告数据库。

第四条预防接种登记报告的内容包括接种对象的基本信息、接种疫苗的名称、接种日期、接种剂次、接种单位、接种人员等。

第五条接种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将接种登记报告信息录入预防接种登记报告数据库,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三章预防接种使用管理制度第六条预防接种使用管理制度是指对预防接种使用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制度。

第七条预防接种使用管理制度由卫生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

第八条预防接种使用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接种人员的资格要求、疫苗的采购、储存和使用、接种现场的卫生要求等。

第九条接种单位应当根据预防接种使用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疫苗的采购、储存和使用工作,并确保接种现场的卫生安全。

第十条接种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疫苗使用记录制度,记录疫苗的采购、储存、使用情况,及时上报相关报告。

第四章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监督第十一条卫生部门应当加强对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二条卫生部门应当定期对接种单位进行检查,对未按照要求进行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十三条对于严重违反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的接种单位,卫生部门有权吊销其预防接种许可证,并移交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如有需要修改,经卫生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十五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卫生部门所有。

以上是关于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的范文,仅供参考。

具体的制度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范文(2)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报告制度1.预防接种实施单位要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监测系统,开展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的登记、报告与调查处理。

2024年预防接种管理制度(通用5篇)

2024年预防接种管理制度(通用5篇)

2024年预防接种管理制度(通用5篇)预防接种管理制度篇1一、预防接种门诊每日或每月定若干天数为预防接种日,为辖区内适龄儿童开展常年免疫接种和业务咨询。

二、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好预防接种的实施。

三、本地户籍儿童出生后1个月,外来儿童寄居3个月以上,需建立预防接种卡、证。

预防接种卡由接种单位保管,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监护人保管,入托、入园儿童可由托幼机构暂时代管。

儿童入托、入园、入学实行查验接种证制度。

四、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应具备工作责任心,并取得执业或助理执业医师(护师)资格,且经过县级以上预防接种知识技术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接种时接种人员要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佩带胸卡,患手部皮肤病或传染病期间不得从事接种工作。

接种人员应主动预约下次接种时间,尚未完成基础免疫且连续通知两次均未前来接种的儿童,应及时进行随访落实。

五、保持预防接种门诊清洁卫生,开诊前后要用合格浓度的消毒液擦拭消毒工作台与地面,开启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

每次消毒应做好记录备查。

接种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疫苗、注射器及各种药械等。

六、强调做到“三查七对”,即接种前诊查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免疫卡册与接种证,查看疫苗外观与批号效期;核对接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七、严格执行“安全注射”制度,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规定浓度及合格配制时间的皮肤消毒液。

已开启未用完的疫苗安瓿应盖上消毒的干棉球并冷藏,活疫苗超过半小时(脊灰液体疫苗24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的疫苗应废弃,整个接种过程应确保无菌操作,安全有效。

卡介苗接种应设专苗操作台,严防误作其他疫苗错种。

凡符合接种条件的对象应以书面形式告知家长所接种疫苗的效用、禁忌症、接种副反应及其注意事项。

八、接种结束后应及时将儿童接种信息上传服务器并作好数据备份。

预防接种门诊每月5日前统计上报“常规免疫接种情况统计汇总表”,协助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免疫监测、相应传染病个案调查及疫情控制等工作。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范文标题: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预防接种工作,做好儿童和成人的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保障公众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三、登记报告要求1. 预防接种单位应主动向接种对象的监护人或接种者提供预防接种信息登记表,并要求其如实填写相关信息。

2. 登记报告内容包括接种者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接种疫苗名称、接种日期、接种部位等必要信息。

3. 接种单位应将登记报告信息及时整理、归档,并保留至少10年。

4. 接种单位应定期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送接种登记报告统计数据。

四、使用管理要求1. 接种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和要求购买疫苗,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

2. 接种单位应建立疫苗存储管理制度,确保疫苗的正确储存条件,及时监测温度,定期检查疫苗有效期。

3. 接种单位应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疫苗接种,确保接种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4. 接种单位应建立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在接种后及时录入接种信息,并保障接种信息的安全和可查性。

5. 接种单位应积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于预防接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接种者依法接种疫苗。

6. 接种单位应定期开展自查和不定期的外部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五、违反本制度的处理办法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处理,包括纠正、通报批评、追究责任等。

六、监督和评估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接种单位的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定期监督和评估,对工作表现优秀的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指导和整改。

七、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如有需要对本制度进行修改和补充,由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进行评估和决策。

以上为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的范文,供参考使用。

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是指针对预防接种工作进行管理的一套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的内容:
1. 登记报告制度:
- 所有接受预防接种的人员都需要登记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 接种人员必须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或护照。

- 登记报告应详细记录接受的预防接种疫苗种类、批号、接种时间和地点等信息。

- 登记报告应及时更新,如接受了补种或者重新接种的情况需要在报告中标明。

2. 使用管理制度:
- 接种疫苗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接种疫苗的医务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保证其具备必要的接种技能和知识。

- 接种疫苗的设施必须符合卫生防疫要求,保证接种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 接种疫苗的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包括疫苗的储存、运输、配制、接种等各个环节。

- 接种疫苗后应及时记录接种信息并追踪观察接种后的反应,确保接种后的健康状况。

- 对于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或者接种事故,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以上是一个可能的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的内容,具体制度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

2023年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

2023年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

2023年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引言:在全球疫情爆发的背景下,预防接种成为了最为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

为了确保疫苗的安全有效使用,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在2023年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本文将从加强登记报告管理、优化接种服务流程、加强疫苗监测和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探讨,为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一、加强登记报告管理预防接种登记报告是获取接种信息、做好疫苗个体追踪、评估接种效果和疫苗安全性的基础。

2023年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要求加强登记报告的管理:1.建立健全登记报告系统: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建立统一的预防接种登记系统,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接种信息共享和实时更新。

2.完善登记报告流程:提高登记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医疗机构对每一例接种都进行登记,并及时上报相关数据。

3.加强数据监测和分析: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接种登记报告的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

二、优化接种服务流程为提高接种服务的满意度和便利性,2023年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要求优化接种服务流程:1.提供多样化的接种服务方式:除了传统的医疗机构接种外,还可以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提供接种服务,方便市民进行接种。

2.优化接种预约和排队管理:通过线上预约、智能排队等方式,缩短接种等待时间,提高接种效率。

3.加强接种咨询和宣传:设立接种咨询热线,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接种信息和宣传活动,提高接种意识和知识。

三、加强疫苗监测和安全保障为了确保疫苗的安全有效使用,2023年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要求加强疫苗监测和安全保障:1.完善疫苗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疫苗质量监控和风险评估机制,严格把控疫苗生产、运输、储存、接种的各个环节。

2.加强疫苗不良反应监测:建立疫苗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制度,及时调查、处理和报告接种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

3.加强疫苗安全教育:通过开展疫苗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疫苗安全性的认知和信任,减少疫苗接种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接种登记报告和使用管理制度
一、应有专门保健医生负责乙肝、卡介苗预防接种管理工作,按实际需要定期领取《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及乙肝疫苗、卡介苗;并做好疫苗出入库登记。

二、接生单位要在产房出生登记本上登记出生儿童接种乙肝、卡介苗具体情况。

特殊接种禁忌要注明。

三、规范填写《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和《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登记册》,并指导家长在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内,到其居住地预防接种门诊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及各项预防接种相关资料。

四、每月5日前向县卫生防疫站报告上月出生儿童乙肝、卡介苗常规接种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