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店”:数字音乐时代的一点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抄书店”:数字音乐时代的一点启发

朋友去贵州出差归来,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书店,给我讲了半天。这个书店最特别地地方就是允许逛书店的顾客抄书。很多大学生朋友都经历过,由于学校图书馆资料落后,书店书太贵,没有足够的钱买,大家就会到书店挑选一本,趴在书架上,拿出随身带的纸和笔抄写。通常,这个时候会有服务员上前来阻止。利润是书店真正的目的。所以,书店几乎都会阻止顾客抄书的行为。据朋友讲,这家书店抄书的人比买书的人多。一家鼓励顾客抄书的书店,不担心书卖不掉么?

顾客可以抄书,抄的内容数量都不限制,但前提是必须购买书店特制的“抄书本”抄,否则抄书还是不允许的。据朋友讲,她去逛没有买书,但仍然是买了几个抄书本,因为本子非常漂亮,有个性,一个5块钱,也不觉得太贵。可见这位书店老板的市场策略相当高明。蓝海战略中替代性产品被予以强调“还包括了那些具有不同功能和形式,但达到同样目的的产品或服务”。“抄书”的行为,完全可以看作是“买书”的替代,它们都是为了获得书本中的内容。再从顾客的角度来看他们抄书的动因。我问了一些大学时代抄书的朋友(算是调查,不太严谨),很奇怪,他们虽然抄书,却很少把一本书完完整整的抄完,抄的都是他们最需要的内容。除去“书太贵,超出了他们的购买力或者购买预算”的情况,抄书的真正原因是:顾客需要的并不是整本书,而是书中的一部分内容。如果要让他们付出购买整本书的价格去获得部分内容,心理一个掂量之后,显然是不值得的。所以,他们要选择抄的形式。“自己带纸笔抄书”的成本极低,相比获得“有用的部分内容”,这个成本是划算的。在大多数书店的眼中,顾客抄书的行为,被误读成了“买不起书”。抄书店老板显然是发现了“抄书”的真正奥妙,当顾客获得一本书部分内容的意愿较强时,他提供抄书本,满足他们获取部分内容的需要,通过卖抄书本获利;当顾客获得整本书的意愿较强时,他售卖书籍,满足正常购书的需要,通过书籍获利。没有纠缠于有形产品的销售,只是想方设法满足顾客对于内容的需求。

唱片店遇到的问题,和书店是再相似不过了。一直以来,人们也是像买书一样,花一张唱片的价钱,得到两三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免费的下载和p2p做了一种残忍的“抄书”,残忍得连让店家卖本子得机会都没有。人们需要的不是唱片,是音乐。

几乎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挡住网上的免费音乐下载。去讲知识产权的道理,尽量让用户付费下载是很好的尝试,但是教育大多数永远都是最危险的尝试,极易得不偿失。“我可以得到免费的,为什么要付费?”在这样一个大多数观点的带动下,人们逐渐开始觉得听音乐不该付出这么多钱,他们应该把买唱片的钱用于其他的地方。也就是说,在“书”和“抄书本”相互替代的层面之上,还有更重要的一层替代。我们无法忽略,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我们自己不断有新的需求出现,很多东西在逐渐减少我们“听音乐”的预算,它可能是看一场《变形金刚》的首映,可能是一条lee的新款牛仔裤,可能是网络游戏里面的某款道具,也可能是一次长假旅行的飞机票。不管是时间还是金钱分配,我们都会根据一件事物的重要程度来做出决断,这被称作“择优分配”。听音乐很重要,但由于其他需求的增多,它的重要程度有所降低,更麻烦的是它现在可以免费获得。

在前面关于“抄书”的分析中,只说了“得到书籍内容”这一需求层面的替代。背后实际上隐藏了另外一层替代――一个精巧别致的本子(类艺术品)对于一本书的替代。也许更多的人都不是买本子来抄书,而是作为一种收藏。在生活中,它也还可能就是一个宝马黑色X5模型对于几张唱片的替代。

艾瑞市场咨询资料显示:预计在2008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81.4亿元人民币。传统唱片业竞争优势大大减弱,通过在移动网络中搭建新的产业链条,强化内容生产,建立基于新载体的音乐品牌正在成为唱片公司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无论是营运商与网络媒

体的联合,还是唱片公司和手机生产商的合作,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仍然是在作一个一体化增长的尝试。

但这并非唯一的出路。迪斯尼最初是动画片制造商,然后它把开通人物变成了特许商品,再然后它拥有了自己的频道,并购ESPN,又开发了主题公园和旅游点。与其说迪斯尼是在多样化增长,还不如说它一直在更新自己,以保持在消费者心中的位置。最后,它代表了一种“娱乐”。动画片公司可以卖玩偶,书店可以卖个性文具,唱片公司(音乐公司)也不一定非要卖音乐。传统唱片店现在卖不好唱片,它可能会被超市或者大商场等更接近消费者的终端取代。但是,文化产品选购过程中的可体验性和即兴性等等因素,依然左右着购买。这也意味着在数字音乐时代,线下渠道还是具有意义。

在过去十年中,虽然日本的数字化进程很快,但是大型唱片店还不断开张,而且唱片销量在过去的半年中不仅没下降,反而有所上升。面对数字音乐的冲击,日本的“招术”是提升和挖掘传统音像产品的价值,比如将唱片包装做得更精致、附送歌手资料和小礼品、强调唱片的收藏性等,这些都是数字音乐所不能企及的。日本唱片协会会长佐藤修认为,如何开发传统音像制品的内涵决定其存在的态势。一种新的技术载体替代旧的载体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技术永远不会取代内容,只要充分挖掘传统音像制品的内涵,它肯定不会消失,就像电子书永远不会令纸质书消失一样。

如果“珠”不好卖了,还可以卖“椟”。唱片的副产品并不一定只是在赠品或者促销的层面,有必要的话,唱片变成它们的副产品也未尝不可――让自己替代掉自己。只可惜中国创意产业的和日本无法同日而语,这也决定了我们更愿意把希望放在互联网,放在移动终端。这绝对是对的,却不是唯一和全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