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对人体的危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瘦肉精对人体的危害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10级化学基地班耿轶峥 201000112008)
一、选定课题的简要说明:
近年来,被曝光的瘦肉精事件层出不穷。

从2006年全国各地的瘦肉精中毒事件到2011年双汇瘦肉精丑闻,猪肉尤其是瘦肉正在成为一个格外敏感的话题。

但是瘦肉精的主要成分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是怎样“瘦肉”的,它又是如何危害人体健康的,这些问题我们却不一定能回答的上来。

因而,只有充分了解瘦肉精,了解其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或许能避免瘦肉精中毒的惨剧。

瘦肉精其实是一类药物的总称。

从广义上来讲,任何能在给猪喂食后促进猪的脂肪率降低和瘦肉率提高的药物都可以被称为是瘦肉精。

在这些药物中,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盐酸多巴胺、西马特罗、硫酸特布他林是国家2008年1月9日《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中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

由于盐酸克伦特罗是作为瘦肉精最常见的药物,因而后文将用其代指瘦肉精。

二、信息检索说明:
1 检索关键词: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危害、人体
规范主题词:瘦肉精、危害、人体
2 检索工具和数据库:
2.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2 万方数据系统
2.3 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3 检索过程简述:
为了尽可能搜索全面,同时又尽量保持与课题内容联系紧密,检索方式采用“高级检索”或“在结果中检索”,并使用关键词进行检索。

先大体列出几个含义相近的相关词,选择正确的逻辑关系,通过多次检索的结果进行比较,从中筛选出最为恰当的作为论文的关键词,以保证检索结果准确而全面。

3.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关键词:“瘦肉精”检索结果:511篇
“瘦肉精”并且“危害”检索结果:21篇
“瘦肉精”并且“危害”并且“人体”检索结果:3篇
“盐酸克仑特罗”检索结果:44篇
“盐酸克仑特罗”并且“危害”检索结果:1篇
“盐酸克仑特罗”并且“危害”并且“人体”检索结果:0篇
3.2 万方数据系统
关键词:“瘦肉精”检索结果: 222篇
“瘦肉精”并且“危害”检索结果:36篇
“瘦肉精”并且“危害”并且“人体”检索结果:3篇
“盐酸克伦特罗”检索结果:230篇
“盐酸克伦特罗”并且“危害”检索结果:43篇
“盐酸克伦特罗”并且“危害”并且“人体”检索结果:12篇
3.3 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关键词:“瘦肉精”检索结果:1333篇
“瘦肉精”并且“危害”检索结果:55篇
“瘦肉精”并且“危害”并且“人体”检索结果:2篇
“盐酸克伦特罗”检索结果:439篇
“盐酸克伦特罗”并且“危害”检索结果:35篇
“盐酸克伦特罗”并且“危害”并且“人体”检索结果:3篇
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比较,在对瘦肉精的定义中,“瘦肉精”比“盐酸克伦特罗”作为关键词更为全面。

通过第二次检索可确定把“瘦肉精”作为关键词比较合理,而“盐酸克伦特罗”一词较为专业,搜索结果较少。

所以,最后确定文章关键词为:“瘦肉精”“危害”和“人体”。

三、综述:
以上检索共查找到了相关文献101篇,另外又对比参考了各个数据库推荐的相似文献,其中重点参考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17余篇文章。

在经过对其的学习和理解并通过自己的总结及相应参考后,现将该课题内容和自己的启示心得综述如下。

摘要瘦肉精是对一类化学物质的俗称,是指能够促进瘦肉生长的药物。

实际上,任何能
够促进瘦肉生长、抑制肥肉生长的物质都可以叫做瘦肉精。

瘦肉精是一类β-2兴奋剂(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有很多种类。

虽然瘦肉精在猪身上使用后可以达到提升瘦肉率的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瘦肉精的猪肉或内脏中会残留大量瘦肉精,在被人体吸收后出现中毒症状。


关键词 瘦肉精、危害、人体
目 录
1瘦肉精的主要种类
1.1克伦特罗
1.2沙丁胺醇
1.3莱克多巴胺
1.4特布他林
2 盐酸克伦特罗的药理及毒理作用
2.1药理作用
2. 2毒理作用
3 瘦肉精的检测
正 文
1瘦肉精的主要种类
1.1克伦特罗
克伦特罗(Clenbuterol ,简称CLB),化学名为α-[(叔丁氨基)甲基]-4-氨基-3,5-二氯苯甲醇,是一种从天然儿茶酚胺衍生合成的化合物。

临床上常用其
盐酸盐—盐酸克伦特罗(CL ),为白色或几乎白色的结晶
粉末,无臭、味微苦,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丙酮,不溶
于乙醚,是β-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

盐酸克伦特罗性质稳
定,加热至172℃才分解。

1.2沙丁胺醇
沙丁胺醇(Salbutamol ,建成SAL ),化学名为
1-(4-羟基-3-羟甲基苯基)-2-(叔丁氨基)。

沙丁胺醇为
一种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喘息型支气管
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所致的支气管痉挛。

可由对羟基苯乙酮经氯甲基化、酯化、溴化、胺化后再经水解、
中和、氢化制得。

其硫酸盐为白色或近白色的结晶性粉
末。

无臭,味微苦。

略溶于水,可溶于乙醇,微溶于乙醚。

1.3莱克多巴胺 Cl N H 2NH CH 3H 3CH 3OH 克伦特罗的分子结构 O H NH CH 3H 3CH 3OH O H 沙丁胺醇的分子结构
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 ),化学名为1-
(4-羟基苯基)-2[1-甲基-3-(4-羟基苯基)
-丙氨基]-乙醇。

可溶于水,微溶于丙酮,
可溶于乙醇,熔点159.8℃。

盐酸莱克多巴
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的强心药。

还可以用于治疗肌肉萎缩症,增长肌肉,减少脂肪蓄积,并对胎儿和新生儿生长有益。

美国FDA 在2000年批准,可以用于动物营养重新配剂,广泛地用于畜牧业和养殖业。

可以同时提高动物的日增重,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动物的蛋白质含量。

1.4 特布他林
特布他林(Terbutaline ),分子式为C 12H 19NO 3,化学
名为α-[(叔丁氨基)甲基]-3,5-二羟基苯甲醇本品为白
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有醋酸味;遇光后
渐变色。

在水中易溶,在甲醇中微溶,在氯仿中几乎不溶。

其硫酸盐硫酸特布他林是一种药物,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2 盐酸克伦特罗的药理及毒理研究
2. 1药理作用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克伦特罗作为一种新的、选择性的β-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逐步应用与临床实验,它能够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在治疗剂量下,强效并且持久的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口服治疗剂量仅为30~40μg ,对支气管哮喘和伴随有可逆性期待梗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均有良好的效果,能较长时间的增加肺的最高呼气量。

克伦特罗可作为支气管扩张及治疗慢性梗塞性肺部疾病,用吸入法给药,有效剂量可低至12μg 。

口服效果是特布他林的170倍,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不明显。

[1]
克伦特罗进入机体后,与广泛分布于呼吸道效应细胞膜上的β-2受体结合,导致受体构型改变,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细胞内ATP(三磷酸腺苷)转化为cAMP (腺苷-3',5'-环化-磷酸),后者激活cAMP 依赖性蛋白激酶,促使胞浆中游离钙浓度下降、钾通道开放,引起平滑肌松弛而缓解喘息等症状。

除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外,克伦特罗也激活集体其他部位的β-2受体,如子宫、骨骼肌和血管平滑肌。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通过激活β-2肾上腺受体,克伦特罗能增加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而起到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也能防止诱导性肝细胞凋亡。

此外,克伦特罗可能具有治疗过敏性炎症的作用,并可以在一直肌萎缩的同时不影响话很少影响正常肌肉和心脏,促进神经修复后肌肉功能的回复等多种生理功能。

[2]
从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发现在肉用动物生产中每天使用克伦特罗1000~3000μg 具有促进肌肉发育和脂肪分解的作用,可明显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瘦肉率,具有能量重分配的作用。

其机理是该计量克伦特罗通过作用于骨骼肌的β-2肾上腺受体,引起肌肉中环磷酸腺苷和乳酸浓度的快速升高,及糖原浓度下降,加快肌肉蛋白质的合成速度,长期连续使用能增加肌肉体积、增加体重,对心肌和后肢肌肉影响最为明显。

此外,盐酸克伦特罗有抑制肌肉萎缩的作用。

据等报道,因臂丛神经损伤而导致肱二头肌完全神经支配的患者给予盐酸克伦特罗
CH 3H 3CH 3
O H NH OH H 特布他林的分子式
研究发现,盐酸克伦特罗可提高矫形病人的相对肌肉力量,因此被认为对肌肉废用性萎缩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2. 2毒理作用
在畜牧业生产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检测方法、手段还不完善,一些非法生产者将其作为一种生长促进剂添加到动物饲料中。

在猪等肉用牲畜中投喂克伦特罗,即使是屠宰前七天停药,肝、肺中仍可检出较高浓度的克伦特罗。

由于克伦特罗分解温度较高,一般烹调的方法(100℃)无法破坏其生物活性,即使是油炸(260℃)也只能使其活性损失一部分。

人在食用超过盐酸克伦特罗残留限量的肉后会出现急性中毒症状,表现为面色潮红、头痛、头晕、乏力、胸闷、心悸、骨骼肌震颤、四肢麻木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一次性摄入克伦特罗的量过大,还会迅速导致心率过速,对原有心律失常的病人更易突发心脏病,严重时会出现心肌梗死。

同时,由于激活了Na+-K+-ATP酶,促使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引起血钾降低,从而导致心律失常。

克伦特罗通过增加肌糖原的分解,引起血液中乳酸、丙酮酸的升高,并可出现酮体,容易引起糖尿病人代谢紊乱,导致酮症酸中毒或乳酸中毒。

通过对大鼠毒理试验结果的研究,使用2000μg/kg·d的高剂量克伦特罗,可极大地降低体内牛磺酸的贮备,使骨骼肌收缩增加,并且破坏快缩肌纤维和慢缩肌纤维的融合现象,因此可引发肌肉震颤,四肢和面部肌肉痉挛,出现行走不稳、无法握物等症状。

尽管反复使用会产生耐受性,对支气管扩张作用减弱及持续时间缩短。

但是对于原有心律失常、高血压、青光眼、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前列腺肥大等疾病的患者,上述症状更易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1][2]
虽然盐酸克伦特罗残留的毒作用为轻度的,但长期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和内脏会引起人体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疾病。

表现为心肌收缩加强,心率加快;血管壁弹性降低,血压升高,微循环血管膨胀,压迫刺激周围的神经,引起头痛头晕;内脏横纹肌和平滑肌兴奋性增强,表现呕吐和腹泻;发生机体内代谢紊乱,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改变。

另有研究发现盐酸克伦特罗慢性中毒可引发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

[6]
3 瘦肉精的检测[5]
对盐酸克伦特罗(CL)残留的检测分析方法,主要有生物效应测定法、理化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及生物传感器检测法等。

生物效应测定法(functional test,简称FT)。

这种方法是利用CL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特性建立的。

荷兰Schilt等(1994),将待检的牛尿液用柱层析等方法提纯净化后,滴加于猪气管条上,用一套装置记录气管条的收缩或舒张活动,根据记录到的气管条活动变化推算牛尿液中CL的含量,最低检测限达到1mg/L。

由于其他所有的肾上腺素类物质都具有相似的生物效应,用这种方法无法区分,因而特异性差,仅适用于大批量普查。

理化检验方法:①伏安法(VA) VA检测方法是利用CL在高电位上可发生不可逆氧化的电化学特性来测定CL含量,Moane(1994)将牛尿液经过了液-液提取及固相提取两个步骤的预处理之后,利用伏安法测定CL的含量,其最低检测出浓度可达1.02×10-9mol/L。

②毛细管电泳法(CE)CE检测方法是利用毛细管作为电泳装置,可有效地抑制电泳操作过程中对流和混合的发生,分离精度极高,此外毛细管的比表面积大,散热快,设备的冷却比较容易,操作电场强度可达100~300V/cm,电泳速度快,分离时间短。

选择合适的操作条件,毛细管电泳可分离迁移率相差很小的溶质混合物
免疫学检测方法:用牛血清白蛋白、兔血清白蛋白、虾全血清等载体与CL连接构成完全抗原,免疫家兔获得高效价抗体血清,并建立了免疫学检测方法。

本方法测定CL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测定时也不需要复杂的预处理,灵敏迅速,成本低,适合作大批量常规测定。

生物传感器检测法利用生物传感器检测CL是一种比较新的检测方法,其原理为当分子识别部分与被识别物质相接触时,可发生化学变化、热变化、光变化以及直接诱导电信号,而后利用电学测量方法进行检测、控制和显示输出。

其优点是特异性强、假阳性率低、高效、
4 结论及展望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知,瘦肉精是否能成为危害完全取决于我们是否滥用。

作为药物,瘦肉精可治哮喘;但是作为滥用的饲料添加剂,它却是一剂毒药。

因此,政府因该加强对饲料的生产管理(目前发现掺入瘦肉精的多限于饲料),监督饲料生产企业、饲料加工场按照国家农业部《允许作饲料添加剂的兽药品种及使用规定》和《关于查处生产使用违禁药物的紧急通知》相关规定生产。

同时加强对生猪及生猪产品的全过程监督管理。

在加大市售猪肉的卫生监督力度的同时,还应对仔猪出生到育肥出栏,生猪交易以及生猪产品的流通等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加强产地管理,对生猪进行检控和瘦肉精检测双重把关,真正做到从生产源头抓起。

此外,对各企事业单位和市场流通环节实行生猪产品使用登记制度,加强市场流通控制。

做好养殖单位、个人及消费者的宣传工作:对牧场养殖个人宣传有关法律知识及使用瘦肉精的危害性,增强生猪饲养者的自觉性,从根源杜绝使用瘦肉精,使我国的畜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严格区别瘦肉精猪和瘦肉型猪,提高对危害的认识知识和处理危害的能力,形成政府重视,社会支持,人人关注的氛围,所有人都关心食品安全,瘦肉精才会被彻底禁绝。

[3]
参考文献
[1] 杨浩锋,严蕾. 盐酸克伦特罗的药理作用、危害及检测. 地方病通报,2006.21(6):29-30
[2] 侯仕农,闫强,马爱民. 盐酸克伦特罗的药理作用、对食品安全的危害及检测.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
(6):29~31
[3] 王立斌,张永慧,梁春穗,等. 盐酸克伦持罗引起特大食物中毒的调查与思考[ J]. 华南预防医学,2002,28( 1 ):54 - 56.
[4] 肖新李,黄飞平,臧清华,等. 盐酸克伦特罗引起食物中毒225例[J]. 广东医学,2002,10:1004 - 1004
[5] 宋莉晖,杨成对. 克伦特罗残留的分析方法研究[J]. 食品科学,2005,1:187-189
[6] 张园园.克伦特罗的毒性作用及其中毒机制[J].卫生研究. 2002,31(4):328-330.
[7] 刘国艳,柴春彦. 如何全面认识瘦肉精[ J].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2,19(6):1 - 3
[8] 王黔. 盐酸克伦特罗简介[J]. 畜禽业,2004,3:53
[9] 李汉帆,朱建如.瘦肉精的危害与食品安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5,16(1):28—30
[10]李羡筠. 瘦肉精的毒性和致突变性研究进展[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Aug:26(4)
[11] 陈玉婷, 郭伟, 孙贤祥, 王兆刚. 硫酸沙丁胺醇溶解度的实验测定与预测[J]. 2009,22(3):1-1
[12] 贾强,张振玲,王筱芬.盐酸克伦特罗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试验[J].毒理学杂志,2005,19(1):75—76.
[13] 梁晓芸,袁立懋,张全新.盐酸克伦特罗体外抑制大鼠胚胎肢芽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2005,32(5):38-39.
[14] 李汉帆,朱建如.瘦肉精的危害与食品安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5,16(1):28—30
[15] /view/336226.htm
[16] /view/590986.htm
[17] /view/591015.htm
[18] /view/142636.htm
[19] /news/zonghe/2011/0317/54572.html
[20] /i/index/2011/0317/8652.html
[21] /a/20110830/000196.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