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合集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本节课知识 性 、 数学性 很强 , 函数思 想方 法应用 突 出, 而 且研究性学习第一次作 为一节课 的形 式 出现 , 学 生 独 立 完 成 有一定难度 , 适合 应用“ 自主 、 合作 、 探 究学 习” 的 课 堂 教 学 组 织模式. 为此 , 我 作 了如 下 教 学 设 计 . 课前准备 : 分组收集材料. 环节一 : 检查材料收集情况 , 并 让 各 小 组 组 长 将 其 板 书 出 来. ( 达 到 目标 : 了解身边的数学) 环 节二 : 讨 论 问题 : “ 什 么是分 期付 款? ” ( 涉及 专业 术语 ,
标为学习追求 , 以学 习 小 组 为 基 本 单 位 , 合 作 交 流 为 基 本 特
征, 具 有 明确 个 人 责 任 的教 学 活动 , 是 对 班 级 学 习 方 式 的 补 充
而 高 考 要 求 学生 掌握 数 列 求 和 的一 些 通 法 及 特 殊 数 列 的求 和 规律. 因此我们应 通 过对 精选 例 题 的分析 、 数 列 知 识 的 系 统
环节三 : 分组课堂 竞赛. [ 竞赛 题 : ( 1 ) 一( 一1 ) ” 一 1・
( 4 n 一3 ) ; ( 2 ) a n :2 n x n . ]
环节 四: 学 生 小 结 求 和 的 思 想 方 法 及 得 到 这 些 方 法 的 思
维过程 .
反思 : 数 学思想 和方法 的形成 、 内化 是 一 个 逐 步 实 现 的 、
环节一 : 展 中 的 情 意 发 展 , 追 求 学 生 完 整 人 格 的 形 式. 它 在 改善 课 堂 内 的社 会 心 理 氛 围 、 创 造 不 同 层 次 的 学 生 的 发展环境 、 大 面 积提 高学 生 的 学 业 成 绩 、 促 进 学 生 解 决 问 题 的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

· 99 ·教学研究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唐凤莉(湖北江汉油田广华初级中学,湖北 潜江 433124)【摘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原有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教师们正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亲身实践;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

把学习真正还给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教师只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设计者,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通过动脑思考、动口表述、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

我下面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谈几点教学心得。

【关键词】乐于探究;启发探究;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一、和谐课堂,为学生探究设置环境有位哲学家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

要善于使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和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各种创造动机,比如:教学中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出你的关注和赞许,以及 “你们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来提个问题”等民主性语言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性格开朗、思维活跃,教师才能顺利的启迪他们去探索、去创造。

二、教法灵活,为学生探究留有空间以往的教学把传承知识作为主要目的,这种理念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现代社会,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探索的精神、终身学习的愿望要比其获得有限的知识更有价值。

为了适应新世纪的发展,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切实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我们必须让教学活起来。

高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

高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

高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和实践的机会。

而探究式教学模式则强调学生的探究和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和探讨如何借助探究式教学模式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果。

研究背景中,我们需要了解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究式教学模式可能带来的好处和挑战。

这样可以为我们后续对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和评价提供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探讨。

的部分对于描绘研究的背景和现状非常关键,也是引导读者进入研究主题的重要一步。

1.2 研究目的高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促进数学学习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实践效果,以期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提供借鉴和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了解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适用性;2. 研究高中数学中的探究式教学实践,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3. 评价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效果,分析其对学生数学学习和发展的影响;4. 探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方法,总结设计和组织探究式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5. 分享具体的探究式教学案例,展示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实际运用效果。

通过以上研究,旨在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3 研究意义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探究、发现和解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偏向于灌输知识,学生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初探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初探
态 , 使 学 生 探 究 性 学 习 进 入 一 个 自由 的 空 间 . 2 . 让 学 生 经历 数 学知 识 的 形成 与应 用过 程
什 么 角 色 进 行 正 确 定 位 探究式教学有时也被称为“ 问题 导 向 式 ” 的教学. 因此 , 开
展 探 究 式 教 学 的 重 点 就 是 做 好 探 究 问题 的设 计 .
从教育学 、 心理学的角度看 , 学 生 的学 习 过 程 并 不 都 应 是
探究性 的, 也就是说 , 不 是任何 情况 下必 须实施 探究 教学 , 它
是 要 具 备 一 些 条 件 的. 第一 , 一定难度 的学习对象 ; 第二 ,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的 主体 性 ; 第三 , 一 定 的知 识 作 基 础 ; 第四 , 创 设 问 题
技术 , 在 课 内或 课 外 开 展 教 学 ; 其次, 教 师 要 能 正 确 地 认 识 探
究教学和常规教学的异 同, 从 而 对 自 己在 探 究 教 学 中 应 扮 演
的角 色 , 由单 一 知 识 传 授 者 转 为学 生学 习 的 帮 助 与 合 作 者 , 营
造 了一 种 教 学 民 主气 氛 , 建立 了一个 平等 、 民主、 尊重 、 信任 、 友 好 与 合 作 的师 生 、 同学 之 间 的 人 际 关 系 , 创 造 适 宜 于 学 生 主 动参与 、 主动学 习的活 跃 的课 堂气 氛 , 给 学 生 保 留 自 己 的 空 间, 尊重学生的爱好 、 个性 和人格 , 以平等 、 宽容 、 友 善 的态 度 对待学生 , 从 而 使 学 生 的思 绪 临 主 动 性 、 开放性 、 灵 活 性 的 状
新教材更加注重数学知识 的实际背景和应用 , 使 教材具有 “ 亲

浅谈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

浅谈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
特点 , 所形 成的一种稳定 而又简约化 的教 学结构 。 也就 是按照 欲 望 , 同时培养他 们善于发现 的问题 意识 。
什么样 的教育思想 、 理论来 组织你 的教 学活动过程 , 它 是教育 2 . 3 自主探究 、 设疑质 疑 。 在人 的心 灵深处 , 都有一种根 深蒂 思想 、 教学理论 、 学习理论 的集 中体现 。教学 结构的改 变必然 固的欲望 , 这就是希 望 自己是一个发 现者 、 研究者 、 探索者 , 而 会触 动教育 思想 、 教 学观念 、 教与 学的理 论等根 本性 的问题 , 在 学生 的思想 意识 中, 这种欲望特 别强烈 。因此 , 我们要给 学
进, 为世界生产 力的发展打开 了广 阔前 景。 基础教育特 别是高 知 识的关键处 自我设疑挑 战学 生 ,充分发 挥学 生 自主学 习的 中教育面 临着难 得的发展 机遇 , 也面 临着 严峻挑 战 。从 2 0 0 1 积极 性 、 主动性 。
年起在全 国中小学基本 普及信息技术教 育 ,全 面实施 ‘ 校校 2 . 4 网上协作 。 教 师指导学生在 个人 自 主探索 的基础上进行 通’ 工程 , 以信息 化带 动教育 现代化 , 努力实 现基础 教育跨 越 小 组协 商 、 交流 、 讨 论即 协作学 习 , 进一 步完善和 深化对 主题 式发展 。 作 为“ 研 究型” 教师, 我经过长期 的教 学实践和教 改实 的意义建构 , 并通过不 同观点 的交锋 , 补充 、 修正、 加深 每个学
培养 学生 的数 学创新意识 、 创新精 神、 创 新能力和 解决实 际问题 的能力。
[ 关键词 ]高 中数 学
教学 自 主探 究
学习
所 谓教学 模式 , 是在一 定教 学思想 、 教 育理 论的指 导下 , 情境, 并 通过点拨 、 启发 、 引导 , 促进 学生 积极思考 , 让他 们 自 教学活 动诸要素依 据一定的教学 目标 、教学 内容及学 生认知 主发现探究并提 出有价值 的数学 问题 ,使 其产生 强烈 的求知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及操作特征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及操作特征
. 6 课堂 小结 : 或 由学生 做或教 师做 或师 生共 同做 , 或 由学 生 。学生在实 际情境下进 行学习 , 可 以激发 学生的联 想思维 , 2 必要时可 以举行论文答 辩 : 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激发 学生学 习数 学的兴趣 与好 奇心 ,使 学习者 能利用 自己原 生 写成小论文 的形 式来完成 。
前言 : 所 谓的 教学模 式 , 是在 一定教 学思 想 、 教 育理 论的 先所 作的 、精心 的教学设计和在 协作学 习过 程 中画龙点睛 的 指导 下 , 教学活动 诸要 素依据一 定教 学 目标 、 教 学内容及 学生 引导 ; 教师 在整个教学过 程 中说的 话很 少 , 但 是对学 生建构 意
第三层 次为优胜级 , 增 2 . 1 创设 情境 : 教师 通过 精心 设计教 学 程序 , 利用 现代教 育 上 增加了分析层 面的学 习和 变式练 习; 加 了新 旧知识联 系的综合层 次练习 ; 第四层 次为欣赏级 , 提 供 技术, 在数学虚拟 实验室 中创设 与主题相 关的 、 尽可能真 实的 情境 ,使学 习能 在和现实 情况基本一致 或相类 似的情境 中发 与学习 内容有关 的高考试题 和数学竞赛试题 分析与解答 。
作 特 征
有力工具 。 为了使低分数 段的学生有 成功感 , 高分段 的学生有 级, 按教 学大纲 要求 设计 ; 第二 层次 为提高级 , 在达标 级基 础
2 以 自主学 习为核 心的 高中数学 自主 探索 式教学 模式 的操 激 励作用 , 我 们将测试题设 计为 四个层 次 :第 一层次为达 标
专家 评议组 ” , 由组长 抽签决 定答 辩 有认 知结构 中有 关经验 , 去 同化和 索 引当前学 习到 的新 知识 , 组 推荐一 人和教 师组 成“ 从而 在新 旧知识 之间建立起联 系 , 并 赋予新知识 以某种 意义 。 的顺 序 ,各小组在 答辩前 ,将小 论文上传 到服 务器中指定 位 先 由答辩 者在规定的 时间内介绍本 组的工作 , 再 2 . 2 提 出 问题 : 教 师 通过精 心设 计教 学程 序 , 指 导学 生通 过 置 。答 辩时 , 由答 辩者回答 “ 专 家” ( 教师 或学生等 )或 听众就 其工作 的提 课题质 疑法 、 因果质 疑法 、 联 想质疑法 、 方 法质 疑法 、 比较质 疑

浅析高中数学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

浅析高中数学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

教 研 争 鸣都市家教 118【摘 要】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导学案”加“自主探究”为主要形式,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教,而且要更多地考虑学生如何学,这充分体现了高中数学新课改的精髓。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学案;自主探究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指以教师共同设计的导学案为载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运用引导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教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和谐统一,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教师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的,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模式。

实施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理念。

在实际课堂教学操作过程中,不但要求明确指导思想,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迁移规律的作用下,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由学生去探究,学习的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寻找,结论由学生去总结,而这一切都是以学生为主。

教师还应将导学案与教案相结合,课上与课外的知识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实施的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包括制定学习目标,做好预习;创设问题情景,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答疑;教师掌握时机进行点拨,抓住要点精讲例题;课堂及时进行检测,教师作出科学评价;教师对知识整合拓展,培养创造性应用能力这六个环节。

一、制定学习目标,做好预习导学案的第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引导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目标就有了学习的方向。

我们在上“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这节课时,提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首先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这三点。

论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

论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

学 生 提 出问 题后 , 开展 小 组 讨 论 , 归 纳 的过 程 中 , 师 在 教
对 学 生 的思 维 过程 进 行 评价 . 个 过 程 主 要 是 让 学 生 把 问 题 这
的 来 龙去 脉 弄 清 楚 . 师 要 引 导 学 生 感 受 成 功 的 喜 悦 , 引 教 在 导 的过 程 中 , 直 接 给 出答 案 , 是 让 学 生 从 教 师 的 分 析 中 不 而 领悟 怎样 去 看 问题 , 样 去 进行 联 想 . 后再 进 行 归纳 小 结. 怎 最
数 学 自主 探 究 式 教 学 模 式 的 理 论 基 础 是 建 构 主 义 “ 教 与 学 ” 论 和 建 构 主 义 “ 习 环 境 ” 论 . 构 主 义 “ 与 理 学 理 建 教 学 ” 论 突 出学 生 的 中 心 地 位 , 学 生 从 被 动 的知 识 接 受 者 理 让
变 为 知 识 意 义 的 主 动构 建 者 ; 教 学 中 , 师 也 由 知 识 的 灌 在 教
提 出质 疑 . 以 , 师 要 在 轻 松 愉 悦 的环 境 中 鼓 励 学 生 敢 于 所 教
提 出 问题 .
1 创 设 切 合 实 际 的 情 境 .
课 堂 教学 中 , 师 根 据 教 学 实 际 和 学 生 特 点 设 计 教 学 教 程 序 , 设 合 适 的 教 学 情 境 , 学 生 有 身 临 其 境 的 感 觉. 创 让 学 生在 切 合 实 际 的教 学 情 境 中学 习 , 以开 阔 学 生 的思 维 , 可 激 发学 生 的好 奇 心 , 导学 生积 极 投 入 到学 习 中. 引
输 者 变 为学 生 主 动学 习 的 帮助 者 、 引导 者 , 导 的 是 自主 学 倡 习. 自主学 习过 程 中 , 师 不 会 给 学 生 说 如 何 去 解 决 问 题 , 教 而 是 教 师 给 学生 提 出解 决 问题 的 线 索 , 导 学 生 在 教 师 的 引 指 导下 进 行 自主 探 索 , 养学 生 的 自主 学 习 能 力 . 构 主 义 培 建 “ 习 环 境 ” 论 认 为 , 生 的知 识 是 在 一 定 的情 境 中 , 过 学 理 学 通

浅析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

浅析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师 为主导 ,引导学生主 动的进行 自主探究活 动的 一种 教育 在协作 学 习过程 中画龙点 睛的 引导; 教 师在 整个教 学过程 中 模式 。 它改变 了以往 以教师 为主 的课 堂教学模式 , 对 提高学生 说的话很 少 , 但是对 学生建构 意义 的帮助却 很大 , 充分体现 了 的学 习兴趣发挥 了重要作 用。
主导 , 引导学 生主动 的进行 自主探 究活动的 一种教 育模 式。它 改变 了以往 以教 师为主 的课 堂教 学模式 , 对提高 学生的学 习兴趣
发 挥 了重要作用 。
[ 关键词 ]高 中数学 自主探究 模 式研 究
所 谓的教学模 式 , 就是建立 在特 定教 育理论下 , 具有某种 架逐步攀 升。 它有独 立发 现法 、 归纳类 比法 、 打破 定式法 、 发明 教育思 想和教育 目标 ,并 根据这些教 育思想进 行 内容设置和 操作法等 方法 。
知识 的地 位 。在这样 一种结构 下 , 老师是 主动 的施教 者 , 学生 上测试和评估软 件系统进行 以学生 自我评 价为主 的多种形 式 是被动 的外部刺激接 受者 即灌 输对象 , 媒体 是辅 助老师 向学 的高 中数学学 习效 果的评价 。 生灌输 的工具 , 教材则 是灌输 的内容 。不难 想象 , 作为学 习过 我们集设计 、 修订 、 常模 制作 等 网上 测试和评估 所需基 本
作 特 征
统真 正成为辅助 网上测试和评估 的有力工 具 。为 了使 低分 数
设计 为 四个 层 次 : 第一层 次为达 标级 , 按教 学大 纲要求 设计 ;
2 以自主学 习为核 心 的高 中数学 自主探 索式教 学模 式 的操 段 的学生有成功感 , 高分 段的学生有激 励作用 , 我们将 测试题 2 . 1 创设情 境 。教 师通 过精心设 计教学 程序 , 利用 现代教 育 第二 层次为提高级 ,在达标级基 础上增加 了分析层 面的学 习

高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

高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

高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活动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我国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已不再适应当前时代的教学活动。

基于时代发展下,多种多样的数学学习模式和方法被催生,例如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其便是新时代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一次尝试和探索。

关键字:高中数学、自主合作学习、积极意义、有效举措引言: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在高中学习活动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提升高中数学活动的教学效率,提升高中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一直以来也都是大众关注的重点问题。

而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出现,有效促进了这一状况的发展。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与当前我国高中数学新课程的理念不谋而合。

且这一学习模式注重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主张高中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其一经出现,就受到了广大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结果。

所以在本篇文章中,笔者立足于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重大意义,指出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误区所在,并且提出几条措施,希望能够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运用,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含义及意义自主合作学习模式,顾名思义,其在教学活动中主张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相比于传统数学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教学成绩的重视,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更侧重于对学生自身数学能力的提升。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对学生而言,能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去独立探索数学知识,减轻学生对数学教材和数学老师的依赖。

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数学教学活动的发展而言,这一教学模式,完美契合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标准,能够有效培养出高素质的数学人才,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发展更上一层台阶。

二、当前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发展的误区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中,我国的教育大背景是应试教育,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把数学成绩放在第一位。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浅谈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浅谈

在探 索中体会该如何做 , 体验如何去 获取 身上 的创造潜能 , 并将期许 的目光投 向每 学探索的价值在于过程 的真 实 , 在于学 生 有探究的时间。
的亲 身经历 。 学生只有亲身经历这样的心 智活动 , 才能形成和发展解决数学 问题的 意识 , 提 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里 z
高【 ; 】 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浅谈
一福建省闽 清县第一中学 林世鸿
摘要: 本文介绍 了数学 自主探究教学
全体学生提 供更多更好的课堂参与机会。 标 不要 过高 , 内容不要 太难 , 不可 将 “ 苛 3 . 活动性原则。
自主探 究式课 堂要注 重通过开 展各 种活动, 如动手操作、 实验探 索、 调查研究
问题提供 的信息进行分析 与选 择。因此 , 教师要给学生足够 的时间和 空间 , 让 每个
三、 自主探 究教学模式设计 的原则
1 . 普遍性原 则。
自主探究式课堂要面 向全体 学生 , 体 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 根本原 因就在 于它
神需要 ,使学生能深刻地体验到惊奇、 欢 总之 , 通过课堂上 自主探究 的学 习之
的指 导下 , 以问题 为载体 , 以培养学 生 的
创新素质为 中心 ,以学 生的动手实践、 主 动探索 、 合作 交流为主要的学 习方式 。多
年来 , 我 校致 力于建构 “ 高 中数学 自主探 和求异 、 创新的品质 。 荷兰 数学家和数学 究教 学模式 ” 的探索 , 全面 推进课 堂教学 教育 学家 费赖 登塔尔认 为 , “ 反思 ”是数 模式 改革 ,现 将这 种教学模 式介 绍给 大 家, 供 同行们参考 并指 正。

数学教 学中的互动交流 , 使学生能够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一、理论基础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合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1.情境。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

2.合作。

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交流。

这是合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

比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地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

其实,合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4.意义建构。

这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

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二、模式结构在高中数学教学研究中,我们初步形成了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数学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自主探究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摘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愿学;二、培养浓厚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三、强化小组合作互动,让学生勤学;四、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会学;五、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善学;自主学习是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使学生真正做到“愿学”“乐学”“勤学”“会学”和“善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一片自主的天空,是我们数学教师研究的重中之重。

因此,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时俱进。

下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略谈一些体会: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愿学教师平时应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评价时做到不褒此贬彼,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愿学、想学、爱学。

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努力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鼓励,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为了真正做到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力求做好三点:一是情感上相信学生,即相信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尊重学生学习上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是时间上支持学生,留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体验,避免包办代替,避免剥夺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

三是行动上精心指导,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不是放任自由,而是把重点放在学法指导上,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指导。

2.培养浓厚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兴趣可以激发情感、培养意志、改变学习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引起和保持人的注意的重要因素。

浅谈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

浅谈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
挥 学生 的 自主性 和创 造性 ,注重教 学 情 境的体验 与过程 的探索 。这也要求 高 中数 学教 师改 变传 统 的教 学模 式 ,
实生活 紧密相关 的探 究性 问题逐渐 增 多 ,对高 中生 的学 习能力也 提 出了较
师要适 时提示 ,帮助学 生沿概念 框架
3 . 教 学策略 的有效 性。我们 强调 同观点 的交锋 ,补充 、修 正 、加深每 学生积极 主动学 习的同时 ,也 强调教 开展 自主探 究式 教学 。我们 已初步 构 个学生 对当前 问题 的理解 。通过 这种 师 的主导作用 ,教 师要引 导学生参 与 建 了将现代 信息技术 与高 中数学课 程 合作 和沟通 ,学生 可 以看 到问题 的不 课堂教 学的全过程 ,参与 知识 形成 的 加 以整合 ,以培养学 生 的数 学创新 意 同侧 面和解决途径 ,从而对 知识产 生 过程 ,揭示 数学思 维的过 程 ,让学生 识 、创新精 神 、创新 能力和解 决实 际 新 的洞察 。 自主学 习 ;培养学 生敢疑 、 敢 问 、敢 问题的能力 为宗 旨 ,以数学 实验为 主 5 . 网上 测试 。学 生 在 教 师 指 导 要 教学方法 ,以学生 自我评价 为主要 下 ,运用新 一代高 中数学 网上测试 和 评 价方式 的 ,以学生 为主体 、以教师 评估软件 系统进行 以学生 自我评价为
逐 步攀升 。它 有独立 发现法 、归 纳类 在肯定 学生成绩 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 逐 高的要求 。在这 种情况 下 ,延续传 统 比法 、打破定 式法 、发 明操作法 等方 渐完 善。使学生 在教师热 爱 、尊重 和 的教师讲 、学生 听的教学模 式 已经 不 法 。 期待 中激起强烈 的求知 欲 , 从 而使他 适 应教育 工作 的发展 。高 中数学教 学 4 . 网上协 作。教师 指导学 生在个 们积极 地学 习 、主动地探 索 、大胆地 必须要培 养学生 的 自主学 习能力 ,发 人 自主探 索 的基础 上进 行小 组 协商 、 创新 ,偶 尔有些忘 乎所 以也是 情有可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理论研究浅析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理论研究浅析
以来 , 我 国中小学教育教 学改革尽 管取得 了不 小的 成绩 , 但是 要求教 师要 由知识 的传授者 、灌输者 转变为 学生 主动建构 意 促进 者 ; 要 求教师应 在教学过程 中采 用全新 的教 广大 教育 工作者 普遍 反映整 个教 改并 没有 取得很 大 的突破 。 义 的帮助者 、 彻底 摒弃 以教 师 为 中心 、 强 调知 识传 授 、 问题 在于 , 这些教 改只 注重 了内容 、 手段和 方法 的改 革 , 而 忽 育 思想 与教学 结构 (
协作 学习 的过 程就是交流 的过程 , 在 这个 更不 可能培 养出创造型人 才 ,这就 是传统 的以教师 为 中心教 和 帮助等 等。其实 , 过 程 中 , 每个学 习者 的想 法都为整 个学习群体 所共享 。 交流对 学结 构的最 大弊病 。
作为“ 研究型 ” 教师 , 我 经过长期 的教学实 践和教 改实验 , 于推进每个 学 习者 的学习进程 , 是 至关重要 的手段 。 最后 , 意义 建构 : 是教学过 程的最终 目标 。其建 构的意义
适合 高 中学生身 心发展 又具 时代 特征 的 、 将现代 信息技 术 - 9高 中数 学课程 加 以整合 的新 型高 中数学 课 堂教 学模 式 , 以更好地 培养 学 生的数学创新 意识 、 创 新精 神 、 创 新能力和 解决实 际问题 的能力。 [ 关键词 ]高 中数学 自主探 究式 理 论研 究
高 中数 学 自主探究 式教校( 4 0 1 2 0 0 )徐 德 名
[ 摘 要 ]我们 初步构 建 了以学生 为主体 、 以教 师 为主导 、 以学生 自主探 究为主 线的基于 网络环境 下 的高 中数 学 自主探 究 式教 学模 式 : “ 创设情境—— 提 出问题—— 自主探 索—— 网上 协作—— 网上测试——课 堂小 结” 。本项 实验研 究 旨在探 索 出既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初探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初探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初探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1-0186-01摘要:探究式教学是通过教师学习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

目的是让大家在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出的巨大的学习潜能。

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自己在探究性课堂教学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一、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探究式教学法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目标,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特点出发,在教师恰如其分的指导下,通过演示、测量、问题引导等手段,使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联想、猜测,相对独立地去发现知识或探求知识的思想方法。

开展探究式教学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借助演示、测量、问题引导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其次,教师指导、帮助学生有目的观察,进行广泛联想、猜测,相对独立地去发现数学知识或探求数学知识运用的方法;最后,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教学原则1.主动性原则在探究式教学中,既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积极主动参与。

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在深层次的参与中,通过积极自主的“做”与“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2.问题性原则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学生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的源头,教师教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提出新颖、有独创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成为探究式教学中的一条重要性原则。

3.情感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信息的传输反馈,也要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探究式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情感教育,把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三、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1.教师观念更新,角色定位许多教师在探究教学设计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创意和优秀的功底。

之所以会在具体行动中束手束脚,根本在于对探究教学效果的担心,更明确地说,就是担心这种教学和学习方式能否确保学生的考试成绩仍然占优或者至少是不下滑,这是与教师密切相关的最为现实的问题,这是对数学探究教学认识上的偏差所致。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有机融合——有效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有机融合——有效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此, 学生们对极大值 、 极小值的定义有了深刻理解。学 生 乙 :我知道求极值 分三个步骤 :1求导 函数 ,  ̄ - “ () 并/- , f (o )求解 ;2列表 ;3下结论并求 出极值 。 xO, = () () 但是 , 为 什么要列表呢? 列表有什么用? 此间一 出 , ” 教室里静悄 悄, 大家都看 着教师 , 教师 没有直接 回答 , 只是 问 :黑 “ 板上 的问题( )你们 怎么解决 的?” 3, 学生 乙:我找到一 “ 个 例子 : 函数yx, 的导 函数Y 3 = 时 函数值 为 =,它 。x = 在xO 题去读 。上课前 , 师在黑板上写 出四个思考问题 : 教 , , 的图像 可知 , 函数没有极值 。所 以 此 () 1极大值和极小值( 统称为极值 ) 的定义是什么? 你认 0但是 由函 如果 ‰)0不能说在 浏: :, 取极值 。” 师紧追着 问 : 教 为关键词有哪些? 2求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基本 ()
南京
200 ) 108
摘要: 根据《 数学课程标准》 要求, 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必将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为了充分调动学 自
生的主动参与性,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 起来 , 动” 需要将 自主探 究与合作 交流有机 融合 。本 文以一节具体 的课 堂教
学为例谈谈 几点做 法。 关键词 : 高中生; 自主探 究; 合作 交流
况。
《 数学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 “ 学生的数学内容应 当 是现实 的、 意义的 、 有 富有挑战性 的。这些 内容要 有利 于学生 主动地进 行观察 、 实验 、 猜测 、 证 、 验 推理 与交流 等数学活 动。学 生的数学学 习活 动应 当是一个生 动活 泼的、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的过程 。” 这意 味着 自主探究 与合作交 流必将成为学生学 习数学的主要方 式。因此 ,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通常有 以下几 个环节 : 问题情 境 、 学 生活动 、 意义建构 、 数学理论 、 数学运用和回顾反思 。通 过创建恰 当 的问题情境 , 促进 学生进 行观察 、 作 、 操 探 究和运用等活动感悟并 获得数学知识 和思想方法 。在 知识 的发生 、发展 与运 用过程 中 ,培养 学生的思维 能 力、 创新意识 、 应用 意识 。整个环节充分 体现 了数学课 程标准 的基本理念 , 生通过高 中阶段 的数学学 习 , 使学 获得 了适应 现代生 活和未来 发展 所必需 的数学 素养 , 满足 了他们个人发展与社会进 步的需要 。因此 , 种课 这 堂教学模式 深得 人心 , 得到 了广泛 推广和应用 。但 是 , 在现实数学课 堂教 学 中暴露 出许 多问题 。由于高 中数 学 的高度抽 象性 、 逻辑思维 的严密 性 , 再加上高 中生随 着年 龄的增 长 , 部分学生羞 于开 口说话 , 主动参与 活动 意识不强 , 导致某些课堂教学活动 形式 化 , 学生参 与度 不高 , 也没有关注到学生差异带来的不同需求 。那 么如 何 润物细无声地将 自主探究 与合作交流有机融 合值得

高中数学探究课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数学探究课教学模式初探

创设情景时要注意发挥情感在教学中 的作用,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可 以
变 式探 究主 线
教 师引导 学 生考 虑斜
率之 商 ( , ) 非零 常 数 , 和 差 等于 可采 用让 学
用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创设学习情景 ,
但要力求真实、 生动、 直观而又富于启迪 陛。
( 教 A版选修 人
肘, 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 m ≠0, 当 且 )则 m< ; 迹为椭圆( 去( 50 ( ,); 0轨 挖 一 , )5O )当
四、 变式探究二( 作为课后探究) 变式探究主线 教师引导学 生考虑题
1O 0
目数字 的关 系 : : — ~ 一
I : / [0
= ;4 一 :
P 例3J缶u 1≠ 5 2 : ▲ ±, . 砉+u 2 L ) 过
度应该根据学生、 习内容和环境条件来决 学 学生容易忽略条件 j } ≠ 定。 我们研究的探究教学课堂教学模式也还
学情预设
0 . ≠0 考虑 m 。 ,. . y 及 =l
变式 1 联想四则运算( - 2 加减乘除 ) ,
注意推广过程中的一些特殊情形,以免犯 了“ 以偏概全” 的错误。 从斜率之积拓宽到斜
率之商( , ) 和 差 , 我们则更多于数的四则运 算进行联想推广、 联想 , 这是思维 的常见形 式。比如研究曲线时我们可以联想到方程 , 研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可以联想到二
次函数的图像或一元二次方程。
生试着完成 变式 11 设 点 A, 的坐 标分 别式 . ( 50 ,50 ,直线 A B 相交于点 肘, 一 , ) ,) ( M,M
2 Is探 究 )如图 , - Ps 设
1 本第 7 页;3第8 4 B ; 1页;5 B 变式 2 2( . 选做题 )你能否把变式 2 推广到一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这种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学习和探究的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和合作学习,并通过实践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探讨如何推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定义和特点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实践探究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

它将教师作为引导者,通过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团队合作中进行交流和合作来实现教学目标。

探究式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学生为主体。

学生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扮演主角,主动参与探究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2.学生思维活动较多。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提出问题、发掘规律并解决问题,这可以带动学生的思维发展。

3.教师引导学生。

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起到指导和辅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和探究。

4.强调多元化评价。

探究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1.函数探究在函数的探究中,学生可以根据所给函数的图象或函数式,自行寻找规律,进而探讨函数的性质。

其实验的过程就是在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中进行的,利用探究中发掘和运用的思维方式与解题方法,使学生在探究函数过程中形成对函数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2.几何探究在几何探究中,学生通过制图、推理和证明,自行探究几何知识的性质和特征。

例如,通过制图了解“两点间最短路径”和“两个平面间最短路径”相互垂直的性质,同时也可以进行推理和证明。

3.概率探究在概率探究中,学生可以通过采集数据、建立模型等方法,探究随机事件的出现概率。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投掷硬币或骰子的方式进行实验,进而计算出相应事件的概率值,从而对概率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新课改下农村高中自主探究式教学初探

新课改下农村高中自主探究式教学初探

科教创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N O.33C hi na Educa t i on I nnov at i on H er al d1农村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转变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整个教改并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

原因是什么哪?笔者认为,主要问题在于,这些教改只注重了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教学模式的改革。

所谓的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识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而又简约化的教学结构。

教学结构的改变必然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的问题,可见,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深层次的改革。

2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加以整合,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数学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和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的,基于多媒体环境下的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自主探究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课堂协作—课堂测试—课堂小结。

3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实现基础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1)创设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

(2)共同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初探扶风县法门高中姚连省摘要: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学习、认识和发展主体,一切教育的影响作为外部客观的东西,只有通过学生主体活动才内化为主体的素质.因此数学教学应发扬教学民主,积极创设“活”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动”中去思维、去体验,在“动”中获真知。

关键词:民主、体验、真知布鲁纳认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

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这是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

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学习、认识和发展主体,一切教育的影响作为外部客观的东西,只有通过学生主体活动才内化为主体的素质.因此数学教学应发扬教学民主,积极创设“活”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动”中去思维、去体验,在“动”中获真知。

一、案例分析——思因。

一次单元测试后,一个学生鼓足了勇气来找我说:“老师,我平时上课都能听懂,而且该做的作业也会做,但每次考试时头脑里就一片空白,思路很乱,一点头绪都没有,我想请您帮我指导一下学习方法,好吗?”当时我从课前准备、课堂积极、主动参与、课后复习巩固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这个学生走了以后,我陷入了深思之中,这种现象不只是发生在一个学生身上,而具有普遍性现象,那么,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长期以来,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具体表现为机械地通过套用公式,结论来解题,而不能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数学关系,按照数学本质来分析、概括数学材料;不能领悟到各个数学元素之间的联系、思维是离散的。

他们很难从具体数学信息中抽象出真正数学意义上的概括性认识,认识是具体的;他们对数学材料的分析只是辨认和区别材料的不同之处而不能为后续数学思维活动打下基础,分析是肤浅的。

显而易见,这样的学习模式必将导致学生对数学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都习惯地认为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掌握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因而在课堂上教师就把自己的“绝招”、“金点子”不断地传授给学生,以便学生迅速掌握知识。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断重复,流传着,课堂变成了老师“表演”的舞台,学生成了群众演员甚至观众,而不是课堂的主体。

课后,老师不断地寻找所谓的“好题”塞给学生,学生在这种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训练中磨灭掉了个性,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思想。

高中数学课程在教育理念、学科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高中数学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数学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合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方式。

郭沫若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课堂是老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更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在课堂上,我们应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去品味数学.“在动中教”、“在动中学”,旨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究、合作交流获取知识。

二、教学实践——寻法。

由于高中数学的高度抽象性、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再加上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部分学生羞于开口说话,主动参与活动意识不强.面对这样的群体,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我们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推进新课程改革。

1、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动”起来。

以高中数学必修2的三视图(第1课时)教学片断为例:(1)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引出课题。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多美的山,多美的诗!)哪位同学能说说苏东坡是怎样观察庐山的吗?都有什么感觉?生: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

都得到不同的效果。

(在我让全班学生来朗诵这首诗时,很多学生在笑,数学课怎么上语文了 ?觉得这节课是个谜,提起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了一定的效果跨越学科界限,让苏东坡的一首《题西林壁》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再从诗歌中提炼出隐含的数学知识。

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还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中的"美"。

)师:回答得非常好。

可能有些同学会纳闷,今天老师上数学课怎么会念起古诗来?其实,这首诗隐含着一些数学知识。

它教会了我们怎样观察物体,这也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在此,我想先请同学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

需要三个同学的帮助,请大家参与。

(2)观察实物、利用小实验,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实验示意图(粉笔盒、杯子、乒乓球先用布盖好)师:老师需要三位同学帮忙,哪位同学乐意?(让三位学生分别按以上位置站好后,老师掀开盖布)师(问甲同学):请告诉同学们,你看到桌子上摆放着什么?甲同学:粉笔盒、乒乓球。

师:乙同学呢?你又看到什么?乙同学:粉笔盒、水杯。

师(对丙同学):你来说说,桌子上摆着什么东西?丙同学:粉笔盒、杯子、乒乓球。

师:为什么这三位同学说的都不一样,是不是有哪位同学说错了?请同学们想一想。

(三位同学们都没有说错,只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同,即从不同方向看,所以看的结果不同。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图片,分别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间房屋,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本的图片的效果图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让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把自己结果与本组同学交流交流,如果实在想象不出来的,也可以上讲台来观察。

(讨论结束,请学生回答,老师分别在黑板上记录)师:刚才我们从不同方向观察实验和实物的模型,同学们有什么体会?生: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看效果不一样。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那么,是不是同一物体,我们从不同方向看效果都是不一样吗? (不一定,比如球体。

)师:由此,我们得到这样的结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效果图形。

(通过一个实验,很多学生都投入到这个实验中来,学生都很积极的发言 ,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了起来,使学生不会感觉数学的枯燥乏味)师 :解说在几何中,我们把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叫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叫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叫俯视图。

师:请同学们观看教材的三个实物图,分别说出它们的主、左、俯视图(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思考,充分回答)如果轻易地给出三视图的概念,重知识传授,轻知识体验,学生感受不到数学源于生活,抓不住数学的本质。

创设学生欲知、欲究、欲得、欲进的各种良好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为课堂教学创造一个良好氛围。

让学生一开始就能进入一种主动、活跃的能动状态。

同学们的参与及思考的热情如此之高,主要是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以及参与实践、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乐趣。

这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动”了,课堂也就“活”了。

2、 多种学习方式的指导———引导学生“动”起来。

教师要擅于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获取利用信息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今天看来显得更加精妙。

(1)、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动”起来。

如果你相信学生,就让学生充分自主研究,你就会发现学生中蕴涵着无穷的创造力.以高一“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推导”教学片断为例:在教学中我们不是紧于给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而是先让学生自主探求点P (-1,2)到直线l :2x +y -10=0的距离|PQ |.学生自觉开动脑筋,寻求了多种方法。

学生1:如图1,过P 作直线l 的垂线,垂足为Q ,得直线l 与直线PQ 的交点Q (3,4),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算得52||=PQ 。

学生2:如图2,取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0,5(A ,连PA ,计算,102||=PA 利用夹角公式算得:5245sin 102sin ||||,4500=⨯=∠⋅==∠PAQ PA PQ PAQ 。

学生3:如图3,在直线l 上任取异于点Q 的点C ,连PC ,由|PQ |=|PC |sin ∠PCQ 得。

学生4:如图4,取直线l 与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0,5(A 、)10,0(B ,利用夹角公图1 图2 图3式得,APB ∠tan ,从而算得sin ∠APB ,然后利用三角形APB 面积得:||sin ||||||AB APB PB PA PQ ∠⋅⋅=。

学生5:如图5,过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PR 交直线l 于R(4,2),作y 轴的平行线PS 交直线l 于S(-1,12),再利用|PQ|⋅|RS|=|PR|⋅|PS|,得|PQ|。

师: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热情与能力值得赞赏,尤其学生3能把学生2的方法一般化,学生5能把学生4的方法再优化,这种思维能力值得我们重视与培养。

有了上述思维的铺垫,然后再探求点P (x 0,y 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公式.不难发现也有多种方法. 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相信学生,该放手时就放手.在教学中,不应让学生被动的吸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

(2)、学会合作学习----让学生“动”起来。

高中数学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创设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使教学过程变为学生群体参与、互助交流、探索发现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动”起来,在“动”中培养合作精神。

以高二“从圆到椭圆的方程”教学片断为例: 情景:同桌两人合作画圆,讨论圆如何变扁?观察学生画图并参与,适时指导,并提供猜想椭圆方程的的情景.通过合作交流,学生认为 椭圆可看作圆的压缩变换。

如图5得到椭圆方程:x 2+(my)2=r 2 (m>0且≠m 如图6得到椭圆方程:(mx)2+ y 2=r 2(m>0且1≠m )。

有意设计此环节,为学生合作讨论提供机会,诱导学生动手、猜想、交流,由学生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被动学会”变成“主动会学”.合作学习这种鼓“动”法,不仅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会知识,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从而促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会探究学习----让学生“动”起来。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应当说,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这样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以 “直线与抛物线例题”的教学片断为例:题:已知A(x 0,y 0)是抛物线y 2=2px 上的一个定点,过A 作抛物线的两弦AB 与AC ,若两弦的斜率K AB K AC =m (m ≠0),问直线BC 是否恒过定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