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世纪50年代新诗格律讨论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20世纪50年代新诗格律讨论的思考

作者:王海雁

来源:《中文信息》2014年第10期

摘要: 20世纪50年代是新诗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诗歌理论探索的主要阶段。如何对待中国诗歌传统,建立新的格律诗歌理论是这一时期讨论的关键点。这些关于新诗格律的讨论是对新月派及其他新诗派格律探讨的延续,同时也为现代格律诗歌理论的构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讨论体现了人们对于建立新诗形式的诉求,是理论家对新诗创作实践思考批评的结果。

关键词:新诗格律讨论批评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10-0389-01

对新诗形式的探索贯穿在新诗发生发展的过程之中。对现代格律诗歌理论的构建贯穿于20世纪整个诗歌理论发展过程中。50年代出现的关于新诗格律问题的讨论虽然受到政治、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何其芳、卞之琳等人极具代表性的、关于新诗格律的主张,推动了格律诗歌理论建设规范化,使新诗格律的实践更具可操作性。

自新文化运动开始,关于新诗理论的研究虽然受到风雨飘摇的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但仍然逐步深化。50年代共出现了四次规模较大的关于新诗格律问题的讨论。1950年,《文艺报》以“在目前诗歌运动中和创作上存在一些什么问题”为题邀请了众多学者、诗人进行笔谈。1953年底到1954年初,中国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诗歌组主持召开了三次关于诗歌形式问题的研讨会。1656年到1957年初,《光明日报》等刊物也进行了一次关于新诗的讨论。这次讨论的主题主要有“古典诗词能否表现现代生活、现代口语和古典诗词的形式有无矛盾、对民族传统的理解、对‘五四’以来新诗的估价等”[1]。1958年到1959年,由“新民歌运动”引发的“关于诗歌形式问题”的论争,将50年代的讨论推向高潮。

一、50年代出现的讨论直接传承了早期新月派以及其他新诗派格律探讨的成果,同是更加关注对中国诗歌传统的继承及对诗歌创作实践的反思。二者在追求格律,创建新诗形式的追求方面存在内在的一致性。

二者出现时的历史文化语境有相似之处。二者的出现都是针对诗歌创作实践中出现的无序混杂的状态,都是试图从中国诗歌传统出发寻找一种适合新诗的格律形式,都是批评家对诗歌创作自觉的反思。新月派的探索是针对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新诗创作中出现的完全自由的非诗化现象。新中国成立后,新诗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契机,但是在诗歌创作总量急剧增加的同时,诗歌“散文化”倾向更加明显,诗歌的艺术性不断的被削弱。因此,50年代出现诗歌形式的讨论就有了理论的必然。二者都是对诗歌创作现实的自觉反思,是对诗歌状况理论需求的一种回应。

二者都或多或少的借鉴西方。新月派提出新诗格律的主张时,中国新诗尚处在发展初期,在理论规范和创作经验等方面都极度缺乏,在否定诗歌传统的情况下自然把目光转向国外,大量吸收国外诗歌的创作体式。而且很多诗人都有国外留学的经历,曾经接受西方文学的熏陶,在诗歌创作中借鉴西方诗歌也是在所难免的。50年代出现的新诗形式讨论虽然在学习西方诗歌方面力度要小一些,但是这些讨论都夹杂着部分西方诗歌的色彩。

二、50年代的新诗格律讨论在客观冷静的继承新月派以及其他诗派关于诗歌格律探索的成果后结合新的诗歌创作实践有所突破。50年代新诗格律讨论在研究思路更加开放、在研究视野上更加开阔,因此研究成果也就更加突出。1958年到1959年的新诗形式讨论涉及中国新诗传统、新诗格律的基础、节奏、韵等方面,是50年代新诗格律讨论的最高峰。

这次讨论的出发点是新诗必须要有格律。朱光潜认为是不同于散文。诗的规律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是形式化的节奏和语言自然节奏的矛盾的统一,其次是大致固定的形式与当前具体内容的矛盾的统一[2]。

在新诗格律的基础问题上,朱光潜认为新诗格律主要应从民族诗歌传统的基础上建立,新诗格律也必须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汉语语言的独特性。何其芳提出建设“现代格律诗”的主张。与何其芳的主张不同,唐弢认为应从民歌自身出发。

在新诗格律的具体形式方面,何其芳认为“我们说的现代格律诗在格律上就只有这样一点要求:按照现代口语写得每行的顿数有规律,每顿所占时间大致相等,而且有规律地押

韵”[3]。金克木支出:“平仄(音),单复(词),奇偶(节奏单位),虚实(句中节奏),相错成文;这也许可以说是历来汉语诗词格律的基本的东西”[4]。

在節奏方面,王力主张平仄可以形成节奏。王力认为节奏由“长短音相间、强弱音相间或高低音相间来构成”。朱光潜认为平仄四声虽然是新诗格律的基础,但是其作用不能被夸大。何其芳、卞之琳等人认为“顿”或者“音组”形成节奏。

50年代出现的新诗格律形式的讨论是批评家、诗人对现实诗歌创作现状的自觉反思的结果。虽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50年代的新诗格律讨论仍然深刻影响着当前诗歌创作实践与新诗发展方向的探索。50年代后,这种大范围的讨论再也没有出现过,但是这种批判反思的精神一直贯穿于20世纪新诗格律探索历史中。

参考文献

[1]何其芳.再谈诗歌形式问题[J].文学评论,1959,(2).

[2]朱光潜.谈新诗格律[J].文学评论,1959,(3).

[3]何其芳.关于现代格律诗.何其芳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4]金克木.诗歌琐谈[J].文学评论,195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