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体新诗谱系 摘自 东方诗风 论坛格律体新诗版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律体新诗谱系摘自东方诗风论坛
格律体新诗版4
(一)参差(对称)式
1、单纯参差式:
比起整齐式,参差式可就更加千变万化,体式不可穷尽。
只要想一想宋词中上下阕对称的词牌,就可以知道参差式格律体新诗是怎么回事,是什么模样了。
二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
青年诗人何房子师从邹绛先生研究格律体新诗,创造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基准诗节。
所谓基准诗节,就是一首参差式格律体新诗中,其他诗节在行式、韵式上都必须"亦步亦趋"地复制、"克隆"的诗节。
它通常是诗的第一节,是诗人灵感的产物,是诗人情绪律动的记录。
闻一多曾对朱湘的《采莲曲》赞不绝口,称其具有内容与格式、精神与形体调和的美。
全诗共5节,节式完全相同,犹如"五胞胎":那第一节就是此诗的基准诗节。
基准诗节的创造给诗人带来了极大的自由,而一旦它得以成立,他又给自己带上了一副自制的"镣铐"。
这真是一条奇妙的创作规律,也是一个不难掌握的诀窍。
掌握了这个诀窍,诗人需要浇自己的块垒,不愁找不到好酒啊!写作参差式的格律体新诗实在算不得什么难事。
随自己的意愿,给自己的"孩子"缝制一件美观合体的衣裳,不是很惬意吗?
需要指出,这种体式的作品,不但每节相应行的步数必须一致,字数也应该相等(即齐言等步),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建筑美。
诗例:
江南
宋煜姝
啼鸟倦了吧?
茶烟散了吧?
那曾经玉兰花的窗前。
迢遥的水驿,
新月又如弦。
那曾经可采莲的江南。
融雪弃梅枝,
檐滴落青石,
像曾经泪晶莹的夜晚。
曾经的人呢?
在流年水上,
是不是还裁云,做帆?
2、N重参差式:
还有更加复杂的参差式作品,就是一首诗中,可以有两种甚至更多的基准诗节。
例如闻一多著名的《洗衣歌》就是中间六节格式一致,首尾两节重复。
如沙鸥的《重逢》就是这样的一首非常精美的小诗:
是什么这样清醇?
邛海秋月、小城春江?
不,是你的泪
滴在我的额上。
是什么这样温暖?
熊熊炉火、艳艳骄阳?
不,是你的心
贴在我的心上。
这样的作品,可以称之为"N重参差体"。
3、节内对称式:这是一种更加灵活的方式,即每节内部对称,不断变换式样。
举一个诗例,:
老街
简云斌
是爷爷膝上发黄的书卷
藏着我童年的向往
是奶奶手中绵长的线脑
牵着我思乡的诗行
酸甜苦辣的日子
任风雨打湿了岁月的檐廊
悲欢离合的往事
随油灯模糊了青石板小巷
无论走过多远的路途
心中总有一扇打开的木窗
无论挥去多少的流年
夜夜梦见依然是你的沧桑…
参差不齐本来是没有规律的,但是对称原则像一位魔法师,使之具有建筑美,使之格律化了。
孙逐明先生关于"对称原则是诗歌格律的一个根本法度"的观点是很有见地的。
(三)复合式fficeffice"/
就是全诗既有整齐的部分,又有参差对称的部分。
这样就给新诗格律带来了更多的灵活性,给体式的创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复合式的格律体新诗是整齐式与参差式统一在对称原则下的有机结合,是更为灵活,更为复杂,难度也更高的一种体式,相对于前两种类型,作品还不是很多,研究者的重视程度尚嫌不足。
这是一片尚待进一步开垦的土地,很有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培育出更多美丽的诗花。
诗例:
行走在消逝中
宋煜姝
光影幢幢,
悲喜千重变
这是人间。
只有色彩,
没有温度的
不是春天。
串不起脚印,
扶不起影子,
追不上流年。
行走
在消逝之中,
含笑
在戏梦之间,
云淡风清,
天天天蓝。
此诗一、二节参差对称,三、五节为二步的变字整齐体,第四节为节内参差对称。
(三)复合式fficeffice"/
就是全诗既有整齐的部分,又有参差对称的部分。
这样就给新诗格律带来了更多的灵活性,给体式的创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复合式的格律体新诗是整齐式与参差式统一在对称原则下的有机结合,是更为灵活,更为复杂,难度也更高的一种体式,相对于前两种类型,作品还不是很多,研究者的重视程度尚嫌不足。
这是一片尚待进一步开垦的土地,很有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培育出更多美丽的诗花。
诗例:
行走在消逝中
宋煜姝
光影幢幢,
悲喜千重变
这是人间。
只有色彩,
没有温度的
不是春天。
串不起脚印,
扶不起影子,
追不上流年。
行走
在消逝之中,
含笑
在戏梦之间,
云淡风清,
天天天蓝。
此诗一、二节参差对称,三、五节为二步的变字整齐体,第四节为节内参差对称。
(四)几种"约定诗体"
中国古诗,在唐代成熟了近体诗,包括五绝、五律和七绝、七律,共计四种(排律不算,因为行数不定)。
近体诗和古风一道,玉成了我国诗歌不可逾越的黄金时代。
近体诗就是四种固定诗体。
而各种词牌、曲牌,都是一些固定诗体,共同托起了宋词、元曲的繁荣。
国外也有许多固定诗体,其中,起源于意大利而流传于欧美的十四行诗,已经发展为一种世界性诗体。
此外,日本的俳句、相当于中国绝句的古波斯"鲁拜体",都产生了许多杰作,名震遐迩。
可以说,形成固定诗体是一种在世界诗歌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固定诗体莫不为各国诗歌的发展建立了殊勋。
那么,有不有必要在格律体新诗中,建立若干种类似的固定诗体呢?回答是肯定的。
或问,这种必要性与可能性能不能统一呢?回答是,根据格律体新诗以往的实践,完全可以毫不迟疑地说,格律体新诗中十四行、八行、四行(新绝句)这几种定行诗体的雏形已经形成,只是有待于继续巩固与发展罢了。
虽然这几种种诗体都有行数的规定,但是这并非唯一的要件。
除了规定的
行数外,还得完全符合节奏与韵律的规范。
正如仅仅是七言八行,而不讲平仄、对仗的作品,决不能叫做七律。
在符合行数规定之外,节奏上既可以采用整齐式,也可以采用参差式;至于韵式当然也可以任意选择,甚至还可以容许无韵的"素体"。
这是与古典诗词中的各种固定诗体大异其趣的,在创作上给予了诗
人极大的自由。
因此,叫做"固定诗体"似乎不太合适,那么暂时称为"约定诗体"吧。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采用新绝句、八行体、十四行诗这几种诗体,诗人们
已经创造出许多精品佳作,而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可以说,格律体新诗中
这种"约定诗体",其条件已经具备,必将日益成熟。
以上三种诗体,如前所述,其行式、节式(新绝句也可以分为两个二行节)、韵式都是有许多变化的,远非
千篇一"律"。
下面分简述之:
1,四行体:一般是齐言等步整齐式,也可以是节内对称的参差式。
2,八行体:一般是齐言等步整齐式,也可以是参差式甚至复合式,分节有多种方式,例如四四,二二二二,一三一三,三一三一,二四二等等。
(附)岸柳倒影体,这是八行体的一种特例,值得介绍:
说是遥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遥远的海的相思
这是戴望舒的《烦忧》,奇妙的是,第二节是第一节的倒置,石天河先生
给这种诗体取了个形象而优美的名称,称做"岸柳倒影式",目前有不少成功的
仿作。
此体如戴诗采用"交韵",效果最好。
这种样式其实不限于八行体,胡乔木的《仙鹤》上节22行,下节完全倒置,非常奇妙。
3,十四行体:
A,外国原式:严格按照外国十四行格律操作,一般是五音步,按四四四二(意大利式)、四四三三(英国式)分节,按其原式每行压韵。
其他许多变体(如著名的"欧根.奥涅金诗节")就无须一一考虑了。
B,按照中国格律体新诗规则操作,其行式、节式、韵式可以产生许多变化,因而形成各种整齐式、参差式和复合式的十四行诗。
在以上例诗中,八行诗和十四行诗都有,可以参看。
此外,还要补充说明几个问题:一是关于各种民歌体作品。
中国各地、各
民族都有多种民歌流行,如四句头、五句头山歌,青海"花儿",陕北"信天游"等,诗人们也有采用这些形式创作的作品,这在体例上与格律体新诗有所不同,应算"现代"格律诗家族的一员。
二是"汉俳"这样的引进诗体,历年来也有诗人
尝试,因为一则不甚普遍,缺乏优秀作品的支撑;二则其行式类似古诗,不是
口语节奏,所以就没有列入。
三是其他约定诗体的可能性。
比如介乎新绝句与
八行诗之间的六行体,也不失为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诗体。
目前,至少着意试
验六行体的诗人有梁上泉、杨明、李忠利,他们都有六行诗专集行世,梁上泉
就命名为《六弦琴集》。
但是从应用的广泛性来看,还远远不如那三种诗体,
姑且不予列入,且看其日后的发展趋势再行定夺。
行文至此,完全可以证明,运用整齐式,参差式,复合式这三种体式,再加上四行诗、八行诗、十四行诗这些"约定诗体",可以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由诗人
创造出无数种不同的新诗格式,应该已经没有怀疑的余地。
即便是一种完全一样
的格式,比如一首九言四步的八行诗,也还可以因为压韵或组节方式的变化而形
成差别.
经过几代诗人,理论家的艰苦努力,今天,我们终于可以毫无愧色地说:闻一多先生当年提出的创见("新诗的格式是层出不穷的","新诗的格式是相体裁衣"),如今已经由大量的创作得到了证实,也找到了具体的操作规律。
格律体新诗走过坎坷漫长的道路,发展到今天略具雏形的地步,能够这样展示其谱系,已经差强
人意。
但是在理论上,还大有继续深
入与扩展的余地,创作上当然更没有止境,需要我们努力创造更多的精品。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其发展,最终结束现代汉语没有与其匹配的诗歌格
律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