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名言评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道德经》名言精选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道德经》第2章【翻译讲解】:“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这是说明了某些概念是相对产生的。老子经常用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如“大道废,有仁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有些现在看起来合理的,有得则不是很合理。很显然,如果我们困在这样的逻辑中,不管我们作何种辩说,似乎都是徒劳。这个时候就需要“超越”。
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经》第2章
【翻译讲解】: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器小易满,海纳百川。浅陋的人居功自傲,做大事的人总是谦虚的。
3、“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道德经》第七章
【翻译讲解】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泥于一得一失,看起来像是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么能持续很久?
4、“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8章
【翻译讲解】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处众人之所恶”千万不能理解为做为大众所厌恶的事情。这是用水来比喻,说明谦下不争的道理。因为自然之道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的,所以处众人之所恶并不意味着被损害,反而预示着“拥有”的到来。这是老子的道理。
5、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11章【翻译讲解】“车轮上的三十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三个形象的比喻很好地说明了“无”的作用。“有”形的那部分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无”形的那部分很容易被忽视掉。但如今也许人们对老子的这个比喻太熟悉了,所以往往又走到以“无”形来否定
“有”形的思路上。要知道,一个碗若没有那陶瓷的部分,便没有碗的概念。因此我们再用“相需为用”来概括这四句话。
6、“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道德经》第15章
【翻译讲解】:“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跟这有相通的地方。当局者容易迷,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清”。怎样才能从混乱中找到头绪,唯有镇定沉着。言之易而为之难,需要静下来。
7、“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16章
【翻译讲解】:“‘致虚’和‘守静’的工夫,做到极笃的境地。万物蓬勃生长,我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陈鼓应)不管我们怎么提倡超越,回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总需要比较实际的措施。‘致虚’和‘守静’是比较实际的建议,能做得来,但不是做做样子就好的,只有你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别人才能看得到你有超然的境界。
8、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第19章
【翻译讲解】: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无忧)。老子提出素朴、寡欲的主张。丝不染为素,木未雕为朴,见素抱朴谓:不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张人不能没有欲望,但不可有贪欲,更不能纵欲。
9、“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道德经》第22章
【翻译讲解】:“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能见功;不自我矜恃,反能长久。”老子对这一点很看重,所以他在另外一个地方用肯定的语气又说了一遍,“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道德经》第24章)这些警句都指向一个方向,怎样面对自我的问题。什么时候可以被称为果敢坚定?什么时候才叫刚愎自用?值得思考。
10、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道德经》第23章
【翻译讲解】: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
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1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24章
【翻译讲解】:踮起脚跟不能久立,跨步过大无法远行。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为是的人是非不分,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见功,自高自大的人不会有长进。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只有不违背自然,不强以为意,才能达到目的。
1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章
【翻译讲解】: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此句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
13、“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第29章
【翻译讲解】:“圣人要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读完《老子》后,再返回来观察社会和身边的生活,我们才会真实地感受到老子的深刻。“去甚,去奢,去泰”,就是去掉过分的意义。比如我们在生意或者事业很好的时候,我们想进一步发展,计划往往做得很有野心。然而时势是变动的,当下有利的条件不会持续几年甚至一年。所以计划的时候不仅是个展开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个控制收缩的过程。
14、“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道德经》第31章
【翻译讲解】:“兵革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要淡然处之。”这句话反映了老子反战的思想,同时也揭示了一个道理。很多人赞同把社会看作是像战场一样,充满了残酷和阴谋。但有些手段跟“兵革”是一样的,属于“不祥之器”。是要谨慎对待的。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第33章
【翻译讲解】: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16、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第36章
【翻译讲解】:要让其收缩,必先让其张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强他;要废除他,就先让他兴盛,要想夺取他,就先给予他。老子通过四对矛盾运动的分析,阐述了辩证法思想。归结为“柔弱胜刚强”,作战和治国不能离开这一原则。
1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道德经》第41章
【翻译讲解】:“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反而听来无音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道’幽隐而没有名称。”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在“数量”的层次上聚合是没有意义的,从“小”超脱到“大”的境界要等到一定时候才悟到。相信这一点,我们可以坦然面对很多挫折。
1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道德经》第44章
【翻译讲解】:您爱不爱“名”?您好不好“财”?您对生命如何珍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更亲近?身体与钱财,哪一个更贵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