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一般违法人;(指实施了违反刑法,但情
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行 为和违反治安法规的行为而又为治安部门所
处理的人。)
3、虞犯(最有可能犯罪的6类人员:经常 与有犯罪习性的人交往者;经常出入不 良场所者;经常逃学或离家出走者;参 加不良组织者;无正当理由经常携带被 政府所禁止的器具者;人格有严重缺陷 者。)
在杨新海跨4省作案26起、杀死67人,致 伤10人,强奸23起一案中,犯罪心理专家李 玫瑾又对杨新海身高、年龄、犯罪背景、家庭
背景等方面做出了准确地分析,为及时破案起 了重要作用。
目前,在中国从事心理 画像的人还非常的少。能 够进行心理画像首先就要 做到对犯罪心理学研究的 足够深入。
课程体系简介
3、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4、Aldert Vrij(英·阿德顿维吉)著,郑红 丽译《说谎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为犯罪心理“画像”
我们时常会听说根据脚 印、指纹等现场留下的证据 画出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的 事情。但在很多刑事案件中, 由于犯罪分子的隐蔽和狡猾, 在犯罪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的 犯罪证据,这个时候就要依 靠犯罪心理学来给犯罪分子 “画像”。
2003年春节期间,河北某地接连发生三 起凶杀案,其中一起发生在一家小旅馆,店 家的一家老小都被杀害了,一位老太太还遭 到强奸。凶手几乎没在现场留下任何线索。 但是在警方一筹莫展的时候,犯罪心理专家 李玫瑾却很快得出了有关犯罪分子的结论: 一个外地打工者,住所不在附近;有犯罪前 科;一个性饥渴的人,没有正常的婚姻生活 或者女伴。据此公安机关很快画出了疑犯的 大致路线图并将他抓捕归案。
科学进步,人文主义的发展,妖魔论和迷 信逐渐消失。
4、19世纪以后
民众越来越科学地认识精神疾病,精神医 学不断发展。
(二)犯罪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 基础
1、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
2、犯罪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作为理论学科的犯罪心理学源流——创始 者是精神病学家、犯罪学家;
作为应用学科的犯罪心理学源流——是从 传统心理学工作者所进行的实验心理学 研究开始的。
2、为公安、司法、监狱等部门的工作人员 提供揭露和惩治犯罪以及矫治犯罪等犯 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和方法,以增强他 们在犯罪对策方面的业务能力。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
一、西方国家犯罪心理学研究概况 (一)犯罪心理学产生前的研究 1、古代时期 • 古希腊苏格拉底:人的善恶是由他是否
具有知识决定的。“知识即美德” •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由于贪得无厌,终
(二)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偏于社会科学 的综合性学科;
(三)犯罪心理学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 用学科。
四、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一)理论
充实、丰富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内容。
(二)实践
1、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提供犯罪心理学的 科学知识,更好地培养和保护青少年健 康成长,有效预防、控制和减少犯罪, 保证社会安定
犯罪心理通常是指犯罪主体在犯罪活 动中的心理。犯罪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在 犯罪发生的自始至终,犯罪人的心理是 如何发展变化的,有何规律。
(三)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
1.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
2.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化;
3.犯罪心理的相对独立性。
三、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犯罪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 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课程体系结构图
ຫໍສະໝຸດ Baidu
相关概念的区分
1、刑法学的“犯罪”与犯罪心理学 的“犯罪” 概念是否一致?各自研究 对象范围和重点是否一致?
2、“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 关系?
A、内隐性特征,外显性特征;
B、相对独立性,依存性;
C、犯罪心理形成在先,犯罪行为发 生在后。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目的 和学科性质 一、犯罪心理学(criminal psychology)的 概念
于做出无法挽救的犯法行为 • 意大利波尔达认为:人的身体骨骼与性
格、犯罪有关 • 德国加尔:颅相说。
• 17世纪英国霍布斯:“性恶论”人生来 自私自利、残暴好斗;
• 18世纪意大利的贝卡利亚和英国的边沁 都认为人性都是自私的,犯罪是出于私 欲。
2、中世纪时期
神学思想占主导地位,主张“恶魔说”
3、文艺复兴时期
(一)狭义的概念: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 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 产生、形成及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广义的概念: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 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心理现象的产 生、形成、发展规律、表现特点及犯罪 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 研究哪些人的心理
1、犯罪人;(主要研究对象)
第一章 导 论 第二章 犯罪人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四章 犯罪心理结构 第五章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第六章 犯罪心理机制 第七章 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第八章 盗窃、抢劫与诈骗犯罪心理 第九章 贪污与贿赂犯罪心理 第十章 性犯罪心理 第十一章 信仰型犯罪心理
第十二章 情绪型犯罪 第十三章 不同行为方式的犯罪 第十四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女性犯罪心理 第十五章 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心理 第十六章 群体犯罪心理 第十七章 过失犯罪心理 第十八章 变态犯罪心理 第十九章 犯罪心理预测与预防 第二十章 犯罪心理学应用技术 第二十一章 罪犯心理矫治
犯罪心理学
Email:
学习要求
本门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平时成绩由考勤、问答等形式组成。
期末考试形式采用开卷考试。
课外书籍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3。
2、罗大华:《21世纪法律心理学丛书》, 群众出版社,2005。
4、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
5、揭露与惩治犯罪的有关人员;
6、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
(二)研究哪些课题 1、犯罪心理结构; 2、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3、犯罪心理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 4、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5、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6、犯罪对策的心理学问题。
2.犯罪心理
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行 为和违反治安法规的行为而又为治安部门所
处理的人。)
3、虞犯(最有可能犯罪的6类人员:经常 与有犯罪习性的人交往者;经常出入不 良场所者;经常逃学或离家出走者;参 加不良组织者;无正当理由经常携带被 政府所禁止的器具者;人格有严重缺陷 者。)
在杨新海跨4省作案26起、杀死67人,致 伤10人,强奸23起一案中,犯罪心理专家李 玫瑾又对杨新海身高、年龄、犯罪背景、家庭
背景等方面做出了准确地分析,为及时破案起 了重要作用。
目前,在中国从事心理 画像的人还非常的少。能 够进行心理画像首先就要 做到对犯罪心理学研究的 足够深入。
课程体系简介
3、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4、Aldert Vrij(英·阿德顿维吉)著,郑红 丽译《说谎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为犯罪心理“画像”
我们时常会听说根据脚 印、指纹等现场留下的证据 画出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的 事情。但在很多刑事案件中, 由于犯罪分子的隐蔽和狡猾, 在犯罪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的 犯罪证据,这个时候就要依 靠犯罪心理学来给犯罪分子 “画像”。
2003年春节期间,河北某地接连发生三 起凶杀案,其中一起发生在一家小旅馆,店 家的一家老小都被杀害了,一位老太太还遭 到强奸。凶手几乎没在现场留下任何线索。 但是在警方一筹莫展的时候,犯罪心理专家 李玫瑾却很快得出了有关犯罪分子的结论: 一个外地打工者,住所不在附近;有犯罪前 科;一个性饥渴的人,没有正常的婚姻生活 或者女伴。据此公安机关很快画出了疑犯的 大致路线图并将他抓捕归案。
科学进步,人文主义的发展,妖魔论和迷 信逐渐消失。
4、19世纪以后
民众越来越科学地认识精神疾病,精神医 学不断发展。
(二)犯罪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 基础
1、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
2、犯罪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作为理论学科的犯罪心理学源流——创始 者是精神病学家、犯罪学家;
作为应用学科的犯罪心理学源流——是从 传统心理学工作者所进行的实验心理学 研究开始的。
2、为公安、司法、监狱等部门的工作人员 提供揭露和惩治犯罪以及矫治犯罪等犯 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和方法,以增强他 们在犯罪对策方面的业务能力。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
一、西方国家犯罪心理学研究概况 (一)犯罪心理学产生前的研究 1、古代时期 • 古希腊苏格拉底:人的善恶是由他是否
具有知识决定的。“知识即美德” •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由于贪得无厌,终
(二)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偏于社会科学 的综合性学科;
(三)犯罪心理学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 用学科。
四、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一)理论
充实、丰富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内容。
(二)实践
1、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提供犯罪心理学的 科学知识,更好地培养和保护青少年健 康成长,有效预防、控制和减少犯罪, 保证社会安定
犯罪心理通常是指犯罪主体在犯罪活 动中的心理。犯罪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在 犯罪发生的自始至终,犯罪人的心理是 如何发展变化的,有何规律。
(三)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
1.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
2.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化;
3.犯罪心理的相对独立性。
三、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犯罪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 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课程体系结构图
ຫໍສະໝຸດ Baidu
相关概念的区分
1、刑法学的“犯罪”与犯罪心理学 的“犯罪” 概念是否一致?各自研究 对象范围和重点是否一致?
2、“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 关系?
A、内隐性特征,外显性特征;
B、相对独立性,依存性;
C、犯罪心理形成在先,犯罪行为发 生在后。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目的 和学科性质 一、犯罪心理学(criminal psychology)的 概念
于做出无法挽救的犯法行为 • 意大利波尔达认为:人的身体骨骼与性
格、犯罪有关 • 德国加尔:颅相说。
• 17世纪英国霍布斯:“性恶论”人生来 自私自利、残暴好斗;
• 18世纪意大利的贝卡利亚和英国的边沁 都认为人性都是自私的,犯罪是出于私 欲。
2、中世纪时期
神学思想占主导地位,主张“恶魔说”
3、文艺复兴时期
(一)狭义的概念: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 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 产生、形成及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广义的概念: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 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心理现象的产 生、形成、发展规律、表现特点及犯罪 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 研究哪些人的心理
1、犯罪人;(主要研究对象)
第一章 导 论 第二章 犯罪人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四章 犯罪心理结构 第五章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第六章 犯罪心理机制 第七章 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第八章 盗窃、抢劫与诈骗犯罪心理 第九章 贪污与贿赂犯罪心理 第十章 性犯罪心理 第十一章 信仰型犯罪心理
第十二章 情绪型犯罪 第十三章 不同行为方式的犯罪 第十四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女性犯罪心理 第十五章 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心理 第十六章 群体犯罪心理 第十七章 过失犯罪心理 第十八章 变态犯罪心理 第十九章 犯罪心理预测与预防 第二十章 犯罪心理学应用技术 第二十一章 罪犯心理矫治
犯罪心理学
Email:
学习要求
本门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平时成绩由考勤、问答等形式组成。
期末考试形式采用开卷考试。
课外书籍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3。
2、罗大华:《21世纪法律心理学丛书》, 群众出版社,2005。
4、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
5、揭露与惩治犯罪的有关人员;
6、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
(二)研究哪些课题 1、犯罪心理结构; 2、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3、犯罪心理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 4、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5、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6、犯罪对策的心理学问题。
2.犯罪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