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学》课程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茶文学》课程讲义
一、先秦汉魏六朝茶文学
先秦两汉六朝茶诗
1.《诗经》:茶诗的滥觞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西汉初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诗。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官学,分别亡于三国魏时、西晋和南朝宋时。《毛诗》属“古文时”,东汉时立于官学,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诗经》中的诗本是可配乐演唱的乐歌,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也叫国风,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多为采风所得,少数是贵族作品,160篇;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飨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宋时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关于茶诗起源的争议
◆《诗经》中出现“荼”字的诗歌共七首,其中“荼”字的解释大体可为三种:
(1)指茅、芦之类的白花,或田间杂草。
▪《郑风·出其东门》“出其闉闍(注音、解释),有女如荼。”
▪《豳风·鸱鸮》“予手拮据,予所捋荼。”
▪《周颂·良耜》“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
(2)因荼之味苦而引申出其他意义。
▪《大雅·桑柔》“民之贪乱,宁为荼毒。”
(3)可做野菜解说,也可用“荼”自加以说明。
▪《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豳风·七月》“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大雅·绵》“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2 .魏晋时期的涉茶诗
▪左思《娇女诗》
▪张载《登成都白菟楼》
▪孙楚《歌》(《出歌》)
左思《娇女诗》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晳。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
……
驰骛翔园林,菓下皆生摘…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
……
止为荼菽剧。吹嘘对鼎铄。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
衣被皆重地,难与沉水碧。任其孺子意,羞受长者责。
瞥闻当与杖,掩泪俱向壁。
◆左思:(约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年(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
茶学文献价值:
▪关于茶饮的普及范围:一般官宦之家;
▪关于茶器:鼎、铄;
◆文学价值:
▪体现出慈父之爱;
▪对后世的影响:陶渊明的《责子诗》、杜甫的《北征》中关于女儿的吟咏、李商隐《骄儿诗》。
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节选)
重城结曲阿。飞宇起层楼。累栋出云表。峣檗临太虚。
高轩启朱扉。回望畅八隅。西瞻岷山岭。嵯峨似荆巫。
蹲鸱蔽地生。原隰殖嘉蔬。虽遇尧汤世。民食恒有余。
郁郁小城中。岌岌百族居。街术纷绮错。高甍夹长衢。
借问杨子宅,想见长卿庐。程卓累千金,骄侈拟五侯。
门有连骑客,翠带腰吴钩。鼎食随时进,百和妙且殊。
披林采秋橘,临江钓春鱼。黑子过龙醢,果馔逾蟹蝑。
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
*①冠:谓超众。②六清:即六饮。《周礼•天官•膳夫•浆人》:“凡王之馈(进献食品)……饮用六清。”郑玄注:“六清,水、浆、醴、(酉京)、医、酏(yi3)。” ③溢味:满溢的香味。九区:九州。
◆张载:西晋文学家。字孟阳。安平(今河北安平)人。生卒年不详。博学多闻,与其弟张协、张亢都以文学著称,时称“三张”。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记室督、中书侍郎等职。传说张载貌丑,外出时顽童常以石掷之,以致“投石满载”。
太康初,张载至蜀省父,道经剑阁,因著《剑阁铭》。铭文先写剑阁形势的险要,次引古史指出国之存亡,在德不在险的道理,被后人誉为“文章典则”(张溥《张孟阳景阳集题辞》),晋武帝曾派人镌之于石。《登成都白菟楼》诗约作于作者在蜀期间。
孙楚《歌》
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
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
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桔木兰出高山。
蓼苏出沟渠,精稗出中田。
*翻译:茱萸出于芳树的顶端,(在中国历史上,茱萸也曾扮演十分重要的辛香角色,但清代以后随着辣椒的传入,茱萸逐渐退出辛香料的历史舞台。)鲤鱼出于洛水之中,
◆孙楚:(约218--293)字子荆,太原中都人(今山西平遥县)。约生于公元218年(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至公元223年(魏文帝黄初四年)之间了。卒于公元293年。西晋文学家。《晋书》称其“才藻卓绝,爽迈不群”。据《隋书·经籍志》载有《孙楚集》,今佚。明人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辑有《孙冯翊集》。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收录其赋17篇,另外,还有奏议,书信等。
◆孙楚,字子荆,太原中都人也。祖资,魏骠骑将军。父宏,南阳太守。楚才藻卓绝,爽迈不群,多所陵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余,始参镇东军事……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军事。楚既负其材气,颇侮易于苞,初至,长揖曰:“天子命我参卿军事。”因此而嫌隙遂构。苞奏楚与吴人孙世山共讪毁时政,楚亦抗表自理,纷纭经年,事未判,又与乡人郭奕忿争。武帝虽不显明其罪,然以少贱受责,遂湮废积年。初,参军不敬府主,楚既轻苞,遂制施敬,自楚始也。惠帝初,为冯翊太守。元康三年卒。
◆年四十余,始参镇东军事……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军事。楚既负其材气,颇侮易于苞,初至,长揖曰:“天子命我参卿军事。”因此而嫌隙遂构。苞奏楚与吴人孙世山共讪毁时政,楚亦抗表自理,纷纭经年,事未判,又与乡人郭奕忿争。武帝虽不显明其罪,然以少贱受责,遂湮废积年。初,参军不敬府主,楚既轻苞,遂制施敬,自楚始也。
*翻译:孙楚四十多岁的时候才开始仕途,最初是做镇东将军石苞的参军……后来当上了佐著作郎,不久又当回了石苞的参军,这时石苞已是骠骑将军。孙军自负才气,有些看不起石苞,在某些行为上表现出对石苞挺不尊重。刚刚到任的时候,孙楚见到石苞,对石苞鞠了个大躬,说:“是天子让我来做你的参军的。”(石苞不高兴)因此两个人之间开始有了矛盾,石苞上书说孙楚和孙世山两个人一起讪毁时政,孙楚也上书澄清自己,闹腾了一年,事情都没有弄清楚,结果孙楚又和郭奕闹起了矛盾。晋武帝虽然表面上没有治孙楚的罪,但是认为孙楚既然是下级,就不应该如此,于是多年都没有怎么重视他。从此,朝廷规定,参军必须敬重府主,也是由于孙楚闹的这个事情。
◆楚少时欲隐居,谓济曰:“当欲枕石漱流。”误云“漱石枕流”。济曰:“流非可枕,石非可漱。”楚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厉其齿。”
*翻译:孙楚年轻的时候想要隐居,本来想对他的好友王济说:“我要隐居去了,我要将山石当做枕头,用流水漱口。”(颇清高的样子)结果他说出来的时候说错了,说成了“用山石漱口,将流水当做枕头。”于是,王济跟他讲:“流水怎么可以枕,石头怎么可以用来漱口呢。”孙楚说:“我所以将流水当做枕头,是想洗洗我的耳朵;我之所以想用石头来漱口,是想让我的牙齿变得更加锋利。”
*后人或称隐居为“枕流漱石”。
◆初,楚与同郡王济友善,济为本州大中正,访问铨邑人品状,至楚,济曰:“此人非卿所能目,吾自为之。”乃状楚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群。”
◆孙子荆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王济)。武子丧时,名士无不至者。子荆后来,临尸恸哭,宾客莫不垂涕。哭毕,向床曰:“卿常好我作驴鸣,今我为卿作。”体似真声,宾客皆笑。孙举头曰:“使君辈存,令此人死!”(《世说新语·伤逝》)
*翻译:孙楚因为自己比较有才华,很少推崇佩服别人,唯独非常敬重王济。王济去世的时候,当时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