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人物形象塑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的人物形象塑造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史记》虽是传记文学,但它具有诗的意韵和魅力,对后代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与司马迁塑造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分不开的。

一、扩大了写人的范围,塑造了一大批称得上典型形象的人物。

《左传》、《战国策》记载人物时侧重政治、军事上的人物,而《史记》则上至帝王将相、皇亲国戚、文武大臣,下至市井细民、诸子百家、方士倡优,旁及少数民族首领、农民起义领袖等,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都有记载和描绘。在《史记》所记载的四千多个人物中,给人印象深刻的就有一百多人。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往往代表了社会上的某一类人,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有的达到了一定的典型化的程度,如郭解、朱家是游侠的典型,聂政、荆轲是刺客的典型,杜周、张汤是酷吏的典型,邓通、李延年是佞幸的典型,叔孙通、公孙弘是阿谀奉承的典型,而张释之、汲黯则是刚直不阿的典型。司马迁通过这些典型人物的刻画,表现出许多带有普遍性的东西,这些共性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对后世的文学和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史记》突出了人物形象的鲜明性与完整性,增强了人物形象的艺术感染力。

先秦的历史散文重点在于叙事,这就难免使得人物刻画不够丰满,缺少整体感。司马迁则是以人物为中心,人物刻画显得较全面、完整。作者不是以流水帐的形式描写事件,而是突出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如“飞将军”李广一生经历大小七十余战,作者不一一描述,而是不惜笔墨着重描写其中的三次战斗:一是猝逢千余敌骑的遭遇战,二是伤重被俘、孤身斗敌的脱险战,三是冲破敌四万余骑的突围战。作者仅仅通过这三次战役就体现出李广惊人的机智和超人的胆略,塑造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形象,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正如斋藤正谦所说:“读一部《史记》,如直接当时人,亲睹其事,亲闻其语,使人乍喜乍悟,乍惧乍泣,不能自止。”

《史记》中的人物能写得如此成功,和作者注意调动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有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典型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作者善于选择典型细节作精雕细刻,从而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的精神风貌。比如《淮阴侯列传》中提到韩信平齐,使人向汉王请求为假王时,“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下面很可能就要说“发兵坑竖子”了,这时张良和陈平“蹑汉王足”,附上耳语,汉王领悟之后马上“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这个细节不仅表现了刘邦的聪明灵活,也埋下了韩信日后倒霉遭祸的伏笔。明代钟惺曾说:“往往复骂得妙,转变无迹。”清代何焯说:“人见汉王转换三捷,不知太史公用笔入神也。他人不过曰‘汉王怒,良平谏,乃许之’。”

第二、铺写矛盾冲突集中、尖锐的场面。如《刺客列传》中的荆轲刺秦王,《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在鸿门宴一节,作者写刘邦在张良等人帮助下,收买

项伯,争取项羽,挫败范增,从而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中化险为夷,表现了刘邦随机应变的杰出才能,以此来对比项羽的粗疏寡谋,缺乏政治斗争的手段与头脑,预示了楚汉争雄的结局。在缓解矛盾的过程中,刘邦为了恭维项羽,为自己辩解,先是“恳切”地对项伯讲,然后是自己低声下气的对项羽讲,最后还由手下樊哙理直气壮、义正严辞的在大庭广众之下讲出来,这就使项羽越来越犹豫不决,事情越来越有利于自己。然而前波未平,后波又起,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正是在这种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项羽、刘邦、范增、张良、项伯、樊哙等人的心理个性才得以充分体现。

第三、注意人物的心理描写。其中包括为人物安排一些言辞,让人物通过自白表现内心。如《李斯列传》中李斯默默无闻时入见仓鼠,感慨叹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等他功成名就盛极一时,喟然而叹“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后来为赵高所挟,依附逆乱,曰:“独遭乱世,既已不能死,安托命哉!”被赵高所害,囚于狱中,则叹息道:“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死前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这些言语无不与他自身的荣辱息息相关,通过言语表现人物心理,塑造人物性格。

此外,作者还通过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直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如《司马相如列传》中卓文君偷听相如弹琴,“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其中“悦”、“好”、“恐”无不体现了卓文君的复杂心理,寥寥数语即使人物凸现了出来。

第四、作者还擅长运用对比烘托描写人物。如《魏公子列传》中魏王的昏聩平庸与公子的胸有成竹、从容大度形成对比;平原君的不识人,假爱士与公子的识人爱士形成对比;侯嬴的阴鸷深谋、老成持重与公子的宽厚仁和形成对比。这些烘托暗示在人物描写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五、作者注意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充分注意到他们的出身、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各方面的因素。如吕不韦见秦昭王太子安国君的儿子楚在赵国作人质时,说道:“此奇货可居也。”这恰当的体现了他的商人身份。再如夜郎见到汉使,因为自身的孤陋寡闻而问出“汉孰与我大”这样可笑的问题。

除了以上五点,司马迁还运用了外貌描写、夸张描写和浪漫主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许多基本手法,在《史记》中都已经开始运用,以至于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场面描写等方面都可以看到《史记》的痕迹。

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他笔下的人物显露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有血有肉,生动丰满。一方面能把握他的基本特征,同时对其性格的次要方面也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多侧面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总的说来,司马迁描绘人物形象,主要是在具体的行动中,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在人物的命运变化中,在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中完成的;由于司马迁对各种人物都有深刻的观察,对人的天性及其在不同环境、地位上的变化有深刻的体验,这些人物形象才能如此活跃而富有生气地浮现在我们面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