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强身保健的中医护理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穴贴压
耳穴贴压又称耳穴压豆,是用胶布将药籽或菜籽等物品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搓、捏、压,以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感应,通过经络传导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耳穴通过经络连接到体内的各个脏器,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有病时,病理反应就会循着经络迅速传递到相关的耳穴上,刺激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耳穴贴压法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取材方便、便于推广、疗效可靠、易于掌握、经济实惠、少副作用等优点,能收到耳针法、埋针法同样的效果,具有调节神经平衡、镇静止痛、脱敏止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肾健脾等诸多功能。

每天定时或不定时进行按压刺激,效应持续而稳定,同时还能根据病情需要随时按压,适应于各种慢性、炎症性、功能紊乱性、过敏与变态反应性以及内分泌代谢性病症,尤其是对于青少年近视、弱视以及失眠、月经不调等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能预防感冒、晕车、晕船;对于戒烟、戒毒、减肥、麻醉、催产、催乳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鲜药外敷药效迅速
中药鲜用在临床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功效,是祖国中医用药的特色之一。

早在秦汉时代就有鲜药临床应用的记载,古代医生认为,鲜药品质新鲜,未经过加工、干燥或其他方法炮制,具有药鲜汁醇、气
味俱纯的特点。

能够保持药物的天然性能,通过肌肤腠理,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药效可直达病患部位。

历代临床应用的鲜药,根据用法大概可分为三类,其一为捣烂外用,其二为捣取或榨取自然汁内服或外用,其三为水煎煮内服。

其中采用鲜品药物捣烂外敷或取汁外用的方法,应用范围尤为广泛,对外伤、皮肤等病症效能比内服更迅速。

中药离子导入
中药离子导入是直流电疗法的一种特殊方式,其作用原理是应用频率1000Hz以下的低频脉冲电流,将电极放在浸泡于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中药液的衬垫上,配合中药渗透及物理疗法,将中药导入和中频按摩结合在一起,通过低频电刺激兴奋神经和肌肉组织,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改善组织营养和代谢,达到消炎、消肿、镇痛、疏通经络、松解粘连的目的,对治疗骨折、骨延期愈合、肩周炎、骨创伤、颈椎病、风湿病等骨性疾病有着较为明显疗效。

中药熏洗疗法
中药熏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分支,始于先秦,至清代技术日趋成熟,其在《礼记》、《黄帝内经》中均有相关记载。

该法以热药蒸汽为治疗因子,运用药物气雾温热作用,在皮肤或患部进行直接药物熏洗(蒸),以达疏通腠理,调和气血、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的功效。


用于治疗或缓解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皮肤瘙痒、头晕头痛、失眠、痛经、肛肠疾患及伤口等病症,并兼有美容美肤的作用。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应用中草药配制成丸、散、膏等不同制剂,直接敷贴于相应的穴位及患处(阿是穴),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和药理作用,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记载可见于《五十二病方》,在《灵枢》、《伤寒杂病论》、《肘后备急方》、《本草纲目》等多部医家经典中均有描述;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方法不断完善和创新。

其有效结合了穴位的刺激、调节作用与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两者作用叠加“切于皮肤,彻于肉里,摄入吸气,融入渗液”,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艾炷灸
“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这里的灸,即指灸法,是用艾绒为原料,做成艾炷或艾条,借灸火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腧穴,刺激机体,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它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祛湿、消肿散结等作用。

常用的灸法有艾炷灸、艾条灸和温针灸。

艾炷灸是将由纯净的艾绒搓捏而成的艾炷置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上,然后点燃进行烧灼或温烤的一种艾灸方法。

根据施灸时,皮肤与艾炷之间放不放中介物,又分为直接灸和间隔灸两种。

在临床上,科室一般会选用间隔灸的方法,即在艾炷下放上姜片、蒜片、附子饼、盐等进行施灸,这样既发挥了艾灸的作用,又有药物的功能,还不会烫伤皮肤。

拔罐法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拔罐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顷,而张角”。

其中“以小角角之”,即指用小兽角吸拔。

根据医书的成书年代,可以推断我国医家至少在公元前六~二世纪,就已经采用拔罐这一方法治疗相关疾病。

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拔罐法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肩关节炎、神经性头痛、肋间神经痛、风湿痹症引起的四肢神经麻痹有着较为明显的疗效,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根据施行的部位不同,也能较好地改善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等症状,因临床疗效较好、副作用少,已被越来越多的患友接受。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法又称推拿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病情在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上,运用各种手法以及某些特定的肢体活动进行按摩,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态,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推拿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滑利关节,舒筋整复,活血祛瘀,调整脏腑气血,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

近年来,临床上应用穴位按摩治疗疾病,适应范围相当广泛,可以应用于骨伤科、外科、内科、妇科、儿科等不同类型的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软组织急性扭挫伤、慢性劳损、骨质增生、骨折及关节脱位的恢复期等,外科手术后的粘连;感冒、哮喘、胃痛、腹泻、瘫痪、痛经、儿童消化不良、小儿麻痹后遗症、泄泻、遗尿等,疗效明显。

随着人们健康保健意识逐渐增强,穴位按摩已经成为风靡一时的中医保健养生的方法,有效的解决困扰多数人的肥胖、酸痛、疲劳、失眠、便秘等健康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接受。

脐透消臌疗法
脐透消臌疗法是根据中医理论,选用适当的药物,制成粉剂敷于脐部,经肚脐皮肤吸收药物,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内达脏腑,调理气血,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脐透消臌疗法源于脐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久远。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中记载了许多关于脐疗法的论述。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率先总结和提倡脐疗,开创了药物填脐疗法的先河。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寿的《外台秘要》、宋代《太平圣惠方》、明朝龚廷贤的《万病回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均有记载,吴尚先的《理论骈文》详细地描述当时治疗黄疸的方法,置百部根于脐上,以酒和糯米饭盖之,至口中有酒气为度;又用干姜、白芥子敷脐,以口辣去之。

由此可知,由脐所入的酒,及辛辣之气味皆可藉由皮肤吸收,而循经口中。

临床应用时,将麝香、莱服子、地龙、冰片等药物粉粹制成“脐透消鼓贴”,清洁脐部皮肤后,将“脐透消鼓贴”平铺于脐上,用冰片乙醇溶液湿润,治疗中每日两次加液,保持敷剂湿润,3天换药1次,期间休息一天,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有利水消肿、活血化瘀、消臌止胀的功效。

适应于肝脾血瘀、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之肝硬化,症见腹胀如鼓或下肢肿、纳差、乏力、便溏、尿少,伴面色灰暗,朱砂掌、蜘蛛痣、腹壁脉络显露等。

西医肝硬化,腹腔内肿瘤、结核性腹膜炎等出现腹水时,也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有上消化道出血、合并肝癌及有其他重要器官衰竭者,或脐部皮肤破损者不宜此法。

因脐透消臌疗法操作方法十分简便,无痛苦,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目前已逐渐被患者接受。

刮痧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还可配合针灸、拔罐、刺络放血等疗法使用,加强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

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较早记载这一疗法的,是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世医得效方》。

“痧”字从“沙”衍变而来。

最早“沙”是指一种病证,刮痧可使体内的痧毒得以外排。

很多病症刮拭过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紫红色或暗青色的类似“沙”样的斑点,人们逐渐将这种疗法称为“刮痧疗法”。

中医治病讲究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刮痧疗法的作用就包括了健康保健预防与既病防变两大方面。

如健康人取背俞穴、足三里等穴刮痧可增强卫气,使外邪不易侵表,机体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及时取肺俞、中府等穴刮痧,可将表邪及时祛除。

发展到现在,中国刮痧疗法的治疗范围更广,已能治疗内科、妇科、男科、儿科、外科、皮肤科、伤科、眼科等多种病症;而现代刮痧疗法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比传统疗法更具备系统的理论依据,加上其易学、易会、简便易行、疗效明显等特点,在临床治疗及家庭保健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