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不平衡关系研究综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不平衡关系研究综论

[摘要] 建国以来,国内关于马克思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不平衡关系研究从两种生产的平衡与不平衡关系单一视角探讨、马克思原典本义的发掘,发展到从唯物辩证法、文学人类学角度进行阐释,运用不平衡理论分析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忽视了对于日渐发达的艺术生产内部的物质因素与精神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 艺术生产;物质生产;不平衡;商品化时代

建国以来,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不平衡关系的研究就是文艺理论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五十年代就有学者就这方面问题进行过针锋相对的讨论。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对此的讨论就更为具体。此后,不平衡关系的研究一直延续至今。这个问题从两种生产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单一视角探讨、马克思原典本义的发掘,发展到从唯物辩证法、文学人类学角度进行阐释,运用不平衡理论分析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不平衡关系的研究一直徘徊在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对于日渐发达的艺术生产内部的物质因素与精神要素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没有具体、系统的论证。

本文较为详细地梳理了建国以来国内两种生产不平衡关系的研究,对此提出一些较为粗略的认识,在艺术商品化时代,艺术生产内部的物质因素与精神要素之间也存在着不平衡。

一、新时期之初,承前启后的“不平衡”关系研究

早在五十年代,周来祥与李基凯、梁一儒就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进行过讨论,他们当时就纠结在“不平衡”是普遍性规律还是特殊现象上。[1]七十年代末,这个问题再次被提了出来,张怀瑾与何国瑞、朱立元是这一论题的正反方代表。张怀瑾从矛盾发展观入手,认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主要指的是艺术生产与生产力之间的不平衡,两种生产之间在历史发展中体现了矛盾发展观,不平衡是永恒的、必然的,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2]何国瑞回到马克思著作原典,从“不平衡”、“物质生产”概念内涵确定入手,条分缕析马克思表述的本意,两种生产不平衡是指两者发展的不成比例,得出“物质生产与艺术(精神)生产发展中的不平衡只是阶级社会中的一个规律;在阶级社会中,它也不是起唯一无二的作用,而是与平衡的规律交叉着同时起作用”[3]。

朱立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他认为马克思不平衡命题理论出发点是“针对施托尔希的两种生产‘绝对平衡’论”,提出“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朱立元由此推论,对上层建筑具有主导地位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两种生产之间的本质关系”,“艺术生产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物质生产的反作用等因素形成的某种暂时、局部、相对的不平衡关系”,所以,“两种生产只在基本平衡前提下出现某些特定的不平衡现象”。

[4]田文信与艺声、石岚的讨论推进了前面的观点。艺声、石岚认为,如果以为不平衡是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唯一的关系,是基本规律,否定两者相对平衡的一面……恐怕就违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了”,以唯物方法论突出了平衡的合理性与绝对性[5]。

田文信对此提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唯物论的角度指出物质生产决定艺术生产,并且只能用物质生产来解释艺术生产,从辩证法的角度指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关系。强调前者,不该忽略后者,坚持后者,不意味否定前者:两者统一才是‘两种生产’的真实关系”。他首先厘清“相适应”、“不平衡”这对概念。“‘相适应’主要指精神生产的性质、内容、方式、特征、机构等等符合物质生产方式的情况”。“不平衡”,“是不同历史时代的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关系比较的结果,或者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两个国家的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关系比较的结果”[6]。艺声、石岚又撰文《再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内在联

本文由 整理编辑,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查看

系》,从异化角度再次阐释两种生产关系的不平衡。

[7]这一阶段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两种生产的关系论争从不平衡是普遍规律还是偶然现象的焦点发展到两者是平衡与不平衡的辨证统一关系。其次,两种生产不平衡关系中具体的比较对象由单一的生产力与艺术生产关系的研究,发展到对物质生产中生产力、生产关系等要素合力与精神生产中艺术生产的具体因素研究。再次,论争中异化观点的引入,启发了后来者从马克思人学角度来阐释不平衡命题。这一阶段的研究存在两点不足之处。

(一)在讨论中,论者多看到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两者的联系,突出艺术生产的意识形态属性,以唯物论为依据来分析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以辩证法来解释平衡与不平衡的规律。视角单一,忽视了发展中的艺术生产的多面性。

(二)在谈到两种生产不平衡的原因时,多从艺术生产外部如阶级斗争、社会变革等找原因,对于艺术生产的独立性、客观性、本质性认识不够,忽视或者轻视艺术自身在不平衡中的作用,只有极少数论者如何国瑞看到“在探讨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不平衡发展的原因时,还必须充分估计到艺术内部特征和艺术家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 8]但也仅是简略提及艺术自身规律对两种生产的影响,强调天才艺术家之于艺术繁荣的重大作用。

二、“不平衡”研究的延续、深化与拓展

八十年代初到现在,“不平衡”理论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支流:一是以周忠厚为代表的两种生产不平衡与平衡辩证关系的深化阐释;二是从艺术作为社会生产形式和部类这一新的视点入手,从艺术生产主体分析艺术生产与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关系,以李益荪为代表;三是以杨名中、俞兆平等为代表,从艺术生产主体出发阐释不平衡理论。虽然是三个支流,但是这三支流有一个共同的发源点,都是在两种生产辩证统一关系下的的发展。周忠厚坚持朱立元、田文信的辩证法的方法论,三次撰文不断补充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论证两种生产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统一关系。他引用本雅明的“艺术生产力”论证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大体的平衡,明确提出“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的关系是微观的不平衡和宏观的平衡、绝对不平衡和相对平衡的辩证统一关系”。[9]李益荪在坚持两种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的前提下,研究艺术生产作为社会生产的一个部类的情况下,两种生产平衡与不平衡关系的复杂内涵。

俞兆平认为“对物质生产和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精神生产的考察,人们应该从两个向度进行”,一是从“一定的特殊的社会阶段”,一是从哲学意义上“一般”的、“抽象”的、“属于一切时代”的角度来考察两种生产关系。[10]他从古希腊这个特定的社会阶段,分析古希腊艺术魅力的根源。从人学角度阐释两种生产的不平衡,也是这一阶段的研究主题。李益荪把艺术生产作为社会生产的一个部类,抓住资本主义阶段艺术生产主体的特征,认为与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异化相一致的艺术生产、艺术生产者的异化是资本主义阶段两种生产不平衡的根源。[11]俞兆平从人学角度阐释不同历史阶段两种生产关系的不平衡。他认为古希腊的艺术生产者是“健康的儿童”,其活动“以肯定人的自由自觉的内在本质为目的”;现代艺术生产者是异化的人,“现代却以积敛财富为目的,人反而变成了达到此目的的手段”。[12]艺术生产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逐渐得到认识,这也是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李益荪援引本雅明艺术生产力的观点,看到艺术生产本身的物质属性、实践性和发展起来的主体性,提出资本主义阶段的艺术生产也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把艺术从宗教的仪式寄生中解放了出来,变为群众的生活方式。[13]杨名中肯定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独立性,“不平衡所以存在,是由于社会分工的影响,各种精神生产都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

如果说,一定的物质生产借以出发的前提,是前人遗留下来的生产资料、资金和生产工具等等,那么,一定的精神生产借以出发的前提,却是前一代人所留传下来的思想资料”;“不平衡所以存在.还在于社会分工不仅造成了两种生产的分离,也造成了各种精神生产的相互脱离和相互影响。”[14]罗宏继承何国瑞的看法,认为马克思的不平衡主要指物质生产

本文由 整理编辑,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