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

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

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1.引言在煤炭行业中,采煤工作面是开采煤炭的主要场所。

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的规范化程度,直接影响采煤效率、采煤安全、资源利用效率和矿山环境保护等方面。

本文档旨在规范采煤工作面的设计和施工管理,促进煤炭资源的有效开采和环境保护。

2.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2.1 选用合适的采煤机型号采煤机是采煤工作面的主要设备。

选用合适的采煤机型号,对于提高采煤效率和采煤安全至关重要。

在选择采煤机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工作面的形状和尺寸•煤炭的硬度•煤层厚度和倾角•工作面的采煤方式2.2 优化工作面布置合理的工作面布置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采煤效率和安全。

在工作面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工作面的长度和宽度•工作面的布置方案•工作面的通风方案•工作面的支护方案•工作面的掘进顺序2.3 选用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支护材料和方式的选择,对于工作面的稳定性和采煤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选用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方式,可以提高工作面的稳定性和采煤效率。

在选用支护材料和方式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煤的硬度和稳定性•工作面的倾角和长度•工作面的趋势和综放方向•工作面的通风和瓦斯管理3.采煤工作面施工管理规范3.1 采煤工作面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采煤工作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这些准备工作包括:•转运设备的准备•通风设备的准备•电力和水的供应设备的准备•工作面的准备3.2 施工管理的组织为了保证采煤的效率和安全,在施工管理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组织管理。

这些管理包括:•工序计划的制定•进度的掌控•安全环保管理3.3 安全环保管理安全和环保是采煤工作面的重点管理项。

施工管理需要保证生产安全和环保要求得到满足,其中包括:•瓦斯爆炸、煤层爆炸、煤尘爆炸和顶板事故等各种安全事故的防范•对于生产过程中环境的保护,包括对于矿井水、土地、空气等的保护。

3.4 动态调整在采煤工作面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工作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采煤面设计规范

采煤面设计规范



二、顶板监测
掘进期间,风机巷原则上每隔30~50m布设一个顶板离层观测仪、 一个巷道帮顶位移观测站。及时掌握巷道压力变化、巷道变形情况, 以便调整支护参数或合理确定二次支护时间。
第八节 压风自救系统


一、压风自救风量和风压要求:
风压不小于0.4MPa,风量不低于Q=K1K2(K1、K2为漏 风系数与备用系数)



其位置分别是: (1)风巷里口(距回采工作面10~15m); (2)风巷外段(风巷回风道以里约10~20m); (3)采面(距上出口15m); (4)机巷(距采面5~10m); 机巷、采面、风巷所有高、低压电源必须由一个变压器引出,若 2个甲烷传感器中有一个超限,都必须切断所有电源。


二、综合防尘系统
1、防尘管路利用供水管路,每50m安设一个三通阀门。 2、掘进及回采期间,各转载点要设喷雾;风、机巷各安设两道 净化水幕,距工作面60~200m处安设隔爆水棚。 3、采面每隔10架设一个洒水喷头。采煤机按规定安设内外喷雾。 4、个人佩戴防尘口罩。


第六节 通讯系统



第一章 工作面概况及危险源分析



第一节 工作面概况 一、采面概况 二、煤层赋存情况 三、地质构造 四、顶底板岩性 五、水文条件 六、瓦斯 七、地表情况

第二节 危险源分析及采掘工艺、采面生产能 力确定


一、危险源分析 1、顶板 2、水害 3、煤层自燃 4、瓦斯 5、煤尘
Qs-日注浆水量,m3; δ-浆水比的倒数; Qt=KmLHC 式中:K-注浆系数;m-煤层采高,m;L-日推进度,m;H采面倾斜长度,m;C-回采系数。

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

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

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
是指在煤矿采煤工作面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其目的是确保采煤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合理地进行,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设施的完整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
1. 采煤工作面设计:根据煤矿资源、地质条件和采煤工艺要求,确定合理的开拓方式、工作面长度和宽度等参数,设计出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工作面布置。

2. 工作面支护设计:根据煤矿地质条件和矿井设施的承载力,确定合适的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保证工作面的稳定和安全。

3. 采煤工作面通风设计:根据采煤工作面的长度和开拓方式,确定合理的通风布置和风量,保证矿工的呼吸空气质量和工作面的通风效果。

4. 工作面管理:制定工作面施工计划和工作制度,明确矿工的工作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工作面的监控和管理,防止发生事故和事故扩大。

5. 施工安全管理:组织矿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6. 施工质量管理: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提高采煤工作面的效率和产能。

7. 施工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管理矿井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总之,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需要严格遵守和执行。

采掘工作面设计管理制度

采掘工作面设计管理制度

采掘工作面设计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采掘工作面设计管理,提高采矿效率,保障矿山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煤矿、金属矿山等矿山生产单位的采掘工作面设计管理。

三、工作面设计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采掘工作面设计必须以安全生产为第一原则,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

2.高效节能原则:采掘工作面设计要充分考虑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因素,注重提高采矿效率。

3.科学合理原则:采掘工作面设计要符合地质条件、采矿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要求,注重科学性和合理性。

4.环保原则:采掘工作面设计要合理布置矿石、尾矿堆放场所,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工作面设计程序1.信息收集:采矿工程师应收集所在矿区的地质、水文、地下水、气象等相关信息。

2.工作面规划:根据采矿工程师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工作面规划,确定采矿方式和方案。

3.设计审批:工作面设计方案需经过矿山管理部门和相关专业人员审批后才能施工。

4.施工监督:矿山管理部门对采掘工作面的施工进行全程监督和检查。

五、工作面设计内容1.矿体分析:对所在矿区的矿体进行分析,确定矿石储量和品位。

2.采矿方法:根据矿体特征和工程技术要求,确定采矿方式和方法。

3.工作面布局:设计工作面的布局和大小,确定工作面的开采顺序和方向。

4.支护设计:设计工作面的支护方式和方案,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稳定。

5.通风设计:设计工作面的通风系统,保障工作面内空气流通和矿工安全。

6.安全设施:确定工作面的安全疏散通道、紧急避险设施等。

七、工作面设计管理1.制定管理制度:矿山管理部门应建立并实施采掘工作面设计管理制度,明确工作面设计的职责和要求。

2.培训管理人员:矿山管理部门应对采矿工程师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和技能。

3.监督检查:矿山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采掘工作面设计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4.责任追究:对违反采掘工作面设计规定,造成事故或其他不良后果的责任人员应当追究责任。

采煤工作面设计审批和验收管理规定

采煤工作面设计审批和验收管理规定

采煤工作面设计审批和验收管理规定为加强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强化地质勘探、生产准备、设备合理配套、系统完善等工作,实现矿井安全正规开采,物特定本规定.一、采煤工作面设计㈠设计原则1、坚持设计依据准确,设计论证充分、图文规范地原则.2、坚持系统完善,安全可靠,科学合理地原则.3、坚持高瓦斯工作面留有足够地抽采时间,满足工作面应抽尽抽,先抽后采地原则.4、坚持工作面划分合理,设备选型与煤层赋存相匹配,减少工作面地搬家次数,提高资源回收率地原则.5、坚持工作面装备选型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环节配套地原则.㈡设计依据设计工作前,设计人员必须收集并认真阅读以下文件,作为设计地基础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采矿设计手册》、《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煤炭行为有关标准.3、《山西焦煤集团公司生产技术处管理若干规定》、《煤矿总项目师设计手册》4、公司批准地采区设计地地质报告.5、采煤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和地质部门提供地1:2000地煤层以平面图,应充分反映本煤层赋存情况(有底板等高线和地质构造),上、下层和同煤层开采情况.㈢设计内容1、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包括对六大避险系统阐述)2、工作面巷道平剖面图(1:1000或1:2000)、巷道支护和断面图(1:50),工作面设计中涉及地主要巷道均要做出剖面,包括高抽巷、低抽巷、高位钻场和低位钻场.3、生产系统图(运煤系统、辅助运输系统、通风系统、瓦斯抽采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防尘系统、防灭火系统、供排水系统、通讯照明系统、压风系统、行人系统)(1:2000)4、工作面设备安装布置图和供电系统图、设备配套图和端头支护图.㈣设计要求1、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中对采用地数据要进行核准,依据要齐全、准确、可靠.计算要科学合理,符合相关规程、标准和手册地规定.叙述内容要言简意赅,充分反映设计特点.专项设计要由分管部门和分管副总组织设计,生产技术科参与设计地审查签字,其具体化内定如下:⑴采煤工作面地几何尺寸、井上、下位置和周围开采情况,对小窑破坏区、工作面上覆采空区等情况要进行说明.⑵采煤工作面煤层赋存状况、顶底板岩性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瓦斯涌出情况(包括绝对瓦斯涌出量、相对瓦斯涌出量)、煤层自然发火情况(本工作面周围火区情况、本工作面自然发火等级和发火期)、工作面储量和回收率.⑶采煤工作面几何尺寸、巷道断面及支护材料地材质、规格和支护形式等参数地选择要有计算和说明.⑷采煤工作面设备选型及配套说明⑸采煤工作面供电系统、负荷统计及整定计算.⑹叙述生产系统要完整.运煤系统要从工作面到地面;运料系统要从地面到工作面;能风系统要从进风井到回风井,有通风能力验算.⑺设计中对工作面存在地主要问题,要有提示说明,明确在什么情况下由哪一级部门或单位制定安全措施,需要做专门设计地,必须与工作面设计同时编制,安全设施地设计必须在设计中明确规定.⑻采煤工作面设计应根据其地质条件、设备配套选型等科学合理地确定劳动组织、正规循环,并经技术分析,确定技术经济指标.⑼对影响工作面生产地重大隐患,要在设计中重点说明,并作出相应地设计和采取必要地技术措施.2、工作面设计应作出水平、剖面图和巷道断面图.图纸应充分反映工作面上部煤层开采情况和地质构造影响情况,要尽量避开影响安全地构造,对无炭柱等地质构造有条件地要做出甩、绕设计.工作面几何尺寸地确定要有利于经济效益地提高.巷道剖面图要反映掘进巷道地层位.巷道断面设计图应根据地质变化等具体情况进行分段支护设计,支护设计要科学合理可靠.对托夹石巷道、峒室、切眼及穿层掘送地特殊巷道都应有专门地支护设计.巷道断面图应反映巷道支护、管线等设施地布置.3、高瓦斯工作面必须进行形成抽采专项设计,对高低位抽放共、抽采钻场等项目和抽采钻孔布置、抽采方式以及抽采时间均要做出相应设计,并应预计瓦斯地抽放效果.对可能出现瓦斯涌出异常地工作面,要在设计中提出相应地安全技术措施.高瓦斯工作面初采初放必须制定专项防瓦斯超限地措施,对绝对瓦斯涌出≥20m3/min地工作面,执行集团公司“一通三防”地有关规定.4、对煤层自燃地工作面,要进行防灭火设计,并在设计中提出相应地安全技术措施.5、对带压开采、过老窑、过导水构造等受水害威胁地工作面,要在设计中提出相应地安全技术措施.6、生产系统图要在采区图纸上进行标注,并标明工作面及顺槽地配风量.7、供电系统图要标明瓦斯超限断电值、断电点和断电范围.8、采用非正规采煤方法地工作面,除满足上述设计要求地内容外,还应明确劳动组织、循环作业方式以及特殊安全技术措施. 9、采煤工作面安装设计可在工作面形成系统后进行设计修改,但必须在工作面设计时做出初步设计,并审批合格.10、工作面设备布置图中应充分反映设备与巷道地空间关系,包括两端头设备与巷道地关系,反映运输设备与端头支护之间地相互尺寸关系等.11、图纸设计要按照设计标准图例进行标注.(五)审批程序1、采煤工作面设计前,必须由矿总项目师负责组织编制采煤工作面地质所明书,对地质结构、水情水害、瓦斯涌出、煤层自燃等情况进行认真预测,说明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地因数,并提出采取措施地建议.2、矿总项目师组织设计单位按照前述要求编制采煤工作面设计.设计人员要认真阅读地质说明书,对采煤工作面有影响地因素,要在设计中做出相应地设计和采取相应地技术措施.3、对地质说明和采煤工作面设计,矿总项目师必须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会审,并履行签字审批手续,总项目师签字后,报矿长审批.4、集团公司每季度对采煤工作面进行一次审批,审批由集团采煤副总项目师牵头,组织生产技术处、通风处、地测处、机电处、设计院、安监局等处室对矿设计审批手续完善地工作面进行会审,并报集团总项目师批准,集团以书面形式通知矿执行.5、各矿所有采煤工作面设计都必须进行审批,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审批地,要及时报告集团采煤副总项目师,报告时间距送道时间不小于1.5个月,并在送道前一个月完成审查工作.二、工作面施工与验收㈠采煤工作面必须严格根据设计进行施工,没有设计或设计审批未通过地工作面严禁组织施工,否则对组织掘进施工地单位加重处罚.㈡采煤工作面施工前,必须根据《采掘运作业规程管理细则》地要求,提前两周编制好作业规程,并对施工单位所有作业人员进行贯彻测试后,方可组织开工.㈢施工过程中,矿要组织有关单位检查煤层、顶板底、瓦斯、地质结构、施工质量、周边采掘地情况,如以上条件发生变化时,要及时采取措施,需要修改设计时,应与设计卡地形式进行修改,不得在原设计图中进行修改.㈣采煤工作面巷道项目竣工后,由矿总项目师安排地测、通风等有关部门,采取坑透、钻探等手段,进一步做好地质调查工作,查明地质构造,并绘制采煤工作面地质构造刚要图、工作面平面图和巷道刨面图,上覆煤层地巷道布置图和积水线图,有探放水措施、工期和负责人,有防灭火设计图和监测监控系统图,以书面形式报集团公司通风处验收,通风处牵头组织地测、生产、安监、调度等单位,按集团有规定进行安装前地验收,验收时矿必须向验收组提供采煤工作面设计审批件,验收合格经通风处长批准后,租赁公司方可供给设备,进行安装.㈤为保证采煤工作面设备质量,机电处应组织有关单位及人员,对设备提前进行验收,不合格地设备严禁出厂、下井.㈥采煤工作面设备安装前,必须制定工作面及沿线运输设施、施工设计和工作面安装规程,经矿总项目师批准后贯彻执行.㈦采煤工作面安装竣工后,矿要根据采煤工作面管理有关规定,完善工作面矿压观测仪器、仪表,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综合防尘设施,防灭火设施,通讯照明,超前支护及其它安全设施,并对设备进行试运转后,由矿长签署报告向集团公司机电入提出验收申请.㈧机电处接到验收申请后,牵头组织生产、安监、调度、通风、租赁等有关单位按集团有关规定进行竣工验收,验收时矿必须向验收组提供通风处批复地验收报告,验收合格经机电入长批准后,矿方可移交生产队组进行生产,否则,工作面不得投入生产.㈨验收不符合安装条件地工作面,生产技术科不作为构成回采煤量工作面进行考核,矿应根据验收情况进行整改,并经重新验收合格后方可列入构成回采煤量工作面进行考核.㈩工作面采完后,矿要对工作面回采情况,技术经济指标、材料消耗、设备使用情况、瓦斯治理、安全管理进行分析总结,写出书面材料报生产技术处备案.。

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

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

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
是制定和管理采煤工作面设计和施工过程的一项标准规范。

它主要包括采煤工作面的布置设计、工序安排、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1. 采煤工作面布置设计:根据煤炭储量、矿井地质条件和采煤工艺等因素确定采煤工作面的位置、长度、宽度等参数,保证采煤工作的高效进行。

2. 工序安排:确定采煤工作面的施工步骤和工期安排,合理安排和组织生产,保证采煤工作的连续和稳定进行。

3. 安全管理:包括对采煤工作面的通风、瓦斯抽放、放炮、地质灾害等各方面的安全措施和管理措施。

确保采煤作业的安全稳定进行,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4. 环境保护:包括对煤矿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矿井水的处理、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保护矿山环境和生态恢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的目的是确保采煤工作面的设计和施工过程科学合理,达到安全高效、环保可持续的要求。

同时,它也是对采煤企业和相关人员的行为规范和管理要求。

采煤企业需要按照规范进行采煤工作面的设计和施工,确保采煤作业的安全稳定进行,保护矿山环境和生态恢复。

第 1 页共 1 页。

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本

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本

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本一、引言本规范旨在规范采煤工作面的设计与施工管理,确保矿山安全生产,保障工人身体健康。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煤矿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包括采煤工序、通风系统、支护工序等。

二、工作面设计1. 采煤工序设计(1) 采煤方法选择:根据矿层特点、煤层赋存规律和采场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

(2) 采煤工序布置:合理确定采煤工序的布置方式,包括酸化工序、回采工序和运输工序等。

布置应保证安全高效、尽量减少采煤工序之间的干涉。

2. 通风系统设计(1) 通风方式选择:根据采煤工作面的特点和采煤方法,确定适合的通风方式,包括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

(2) 风量和风速设计:根据工作面的尺寸和煤层特点,合理确定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速。

3. 支护工序设计(1) 支护方式选择:根据煤层的稳定性和工作面的尺寸,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如锚杆支护、液压支架支护等。

(2) 支护工艺设计:确定支护工序的具体工艺,包括锚杆的埋设方式、支架的联接方式等。

三、施工管理1. 施工组织(1) 施工人员安排:根据工作面的复杂程度和施工难度,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数量和职责。

(2) 施工设备配置:根据工作面的特点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并按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2. 施工作业(1) 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保证每位施工人员都具备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2) 施工工艺控制:按照设计方案要求,控制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

3. 施工监测(1) 监测设备和方法:配置监测设备并合理选择监测方法,及时掌握工作面变化情况。

(2) 监测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验收(1) 施工合格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定每个施工工序的合格验收标准。

(2) 施工质量评估:对施工工序进行质量评估,确保施工工序符合验收标准。

2. 施工记录(1) 日、周、月施工记录:记录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数据和问题,保留相关文件和记录供查阅。

采掘工作面设计规范(DOC 53页)

采掘工作面设计规范(DOC 53页)

采掘工作面设计规范(DOC 53页)×××公司×××矿×××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矿二O××年××月×××公司×××矿×××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地测科:通防科:机电科:调度室:安监科:技术科:总工程师:××矿二O××年××月前言主要叙述矿井名称、隶属关系、所处位置,开采的必要性等。

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区位置、范围及地形矿井所在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地形地貌、水系河流、气象。

第二节井田范围第三节地质构造第四节水文地质第四节煤层情况第四节其他开采技术条件瓦斯、煤尘、煤层自然、冲击地压、地温情况。

第五节矿井开拓布置及主要生产系统井田开拓方式(井筒、水平、采区、开采顺序),矿井采掘、供电、通风、提升运输、压风、排水系统。

第五节矿井八大系统安全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讯联络、紧急避险、视频监控、瓦斯抽放。

第二章设计编制依据采区设计说明书及批准时间:名称、范围、批准时间、单位,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煤矿设计规范》、《煤矿防治水规定》、《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操作规程》、《2015年采掘接替计划》。

第三章工作面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井上下四邻关系)工作面名称×××工作面水平名称××m水平位置煤层名称×煤层地面标高+××~+××m井下标高××~××m井下位置及相邻关系北邻(为)×××,东邻(为)×××,南邻(为)×××,西邻(为)×××。

采煤工作面规范化标准

采煤工作面规范化标准

采煤工作面规范化标准一、采面支架1.采面支柱掺成直线,其偏差不超过±100毫米。

2.排距、柱距按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执行,其偏差:柱距不大于100毫米(有特殊要求的除外),排距不超过±100毫米。

3.支柱迎山、柱帽、铰接顶梁(挑枋)等符合要求。

4.支柱的型号或木支柱的规格、材质符合作业规程要求,无折柱或失效、失修支柱,铰接顶梁架设牢固且铰接使用,绞接大于80%。

5.备用材料(摩擦支柱、木支柱、挑枋、岩板等)的数量和堆放位置符合作业规程要求,码放整齐。

6.升柱器必须按规定使用。

二、回柱、充填1.控顶距不超过作业规程规定。

2. 回柱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执行间隔回柱(三抽一、五抽二),回柱时必须掺好临时护身支柱。

对有危岩压迫的支柱不能及时回撤时,必须掺设木支柱加强支护,待支柱两边砂口砌好后再回撤。

3.路口砂的长度、位置和中间砂带的长度、套子的深度、宽度都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要求(有特殊要求的按其要求执行)。

4.机头、机尾的铺台子上必须按1.5米的柱距掺设券块立柱(随采随丢的巷道除外)。

三、煤壁、溜子1.煤壁采成直线,机道宽度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不大于200毫米,不小于100毫米。

2.采高:要见顶见底,不准随意丢采;掉到机头、机尾巷内及铺台上的煤炭必须回收干净。

3.伞檐:伞檐长度超过1米的最大突出部分不超过150毫米,伞檐长度在1米以下的最大突出部分不超过200毫米。

4.溜子铺平、铺稳,铺成直线,刮板齐全,接头严密,机头、机尾压机点柱掺设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溜子机头每移动一个循环,必须在后面的煤斗台上掺设一根券块立柱。

5.工作面的方向不准擅自调整,机头、机尾应做到平行推进。

四、截煤机、机窝1.截煤机在割煤时必须带水作业,按钮必须随机;牵引钢绳的固定支柱必须掺设牢固,严禁套靠在巷道内的锚杆和一梁二柱(立柱)上。

2.截煤过程中碰倒的支柱在截煤机过后应及时恢复掺设。

3.截煤机在割煤完毕时,必须打顺,不得在机头、机尾横起,以防止减小通风断面和影响行人。

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

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

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对采煤工作面的合理设计与施工管理的规范和要求。

其目的是确保采煤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经济的开采,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

一、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1. 采煤工作面的选择和布置采煤工作面的选择和布置应符合以下原则:(1)煤矿矿井的地质条件和煤层结构要求;(2)保证安全生产的要求;(3)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煤炭回收率;(4)考虑环境保护要求。

2. 采煤工作面的平面布置(1)采煤工作面的平面布置应根据矿井煤层厚度、矿井稳定性、采煤机性能等因素合理确定;(2)采煤工作面的宽度要保证采煤机和支架的作业空间,同时考虑矿山的通风和排水要求;(3)采煤工作面的长度要考虑采煤进度和暂停因素;(4)采煤工作面之间的布置要考虑矿井的主通道和横巷的连接需求。

3. 采煤工作面支护设计(1)采煤工作面支护设计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和工作面的尺寸,确定合理的支护方式和参数,保证工作面的稳定性;(2)采煤工作面的支护方式可以有钢架支护、锚杆支护等方式,根据矿井煤层的性质和采煤机的工作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3)采煤工作面的支护参数包括支架的高度、压力、密度等,要根据地质条件和采煤机的工作情况确定。

4. 采煤工作面通风设计采煤工作面通风设计应保证以下要求:(1)保证工作面的通风量满足人员作业和设备工作的需求;(2)确保工作面的温度和湿度适宜;(3)控制工作面的瓦斯和粉尘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二、采煤工作面施工管理规范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明确任务、目标和工作流程;(2)准备施工所需的人力、设备和材料,并做好管理和安排;(3)进行现场勘查,查明地质条件和矿井设备情况,确保施工的可行性。

2. 施工安全管理(1)制定并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和安全操作规程;(2)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3)加强施工现场的巡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4)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采煤工作面设计施工管理规范(20篇范文)

采煤工作面设计施工管理规范(20篇范文)

采煤工作面设计施工管理规范(20篇范文)第1篇采煤工作面设计施工管理规范第一节一般规定第1条首采区首个采煤工作面必须编制工作面设计,采区内其他工作面与其类似可按首个采煤工作面设计编制简单设计说明,地质变化较大块段或工艺变化时必须重新编制正规设计。

第2条首采区首个采煤工作面施工必须提前1各月报公司审批,其他工作面编制的简单设计说明提前15天报矿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批,报公司采掘处备案。

第3条采煤工作面设计或简单设计说明必须与采区设计一同建档管理,以便查阅。

第二节采煤工作面设计内容及要求第4条编制的依据1.《煤矿工业设计规范》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2.《煤炭生产技术管理基础工作若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煤生字[1997]第237号。

3.《煤炭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办法》晋煤安发(2009)269号。

4.《煤矿安全技术基础管理》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3版5.《煤矿综采生产管理手册》6.《煤矿安全规程》2023年版第5条设计程序1. 回采工作面设计由矿技术科按回采面衔接安排,由总工程师指定工作面设计负责人。

2. 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科室依据采区设计研究确定回采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

3. 有关单位应根据确定回采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提供相关基础资料。

4. 设计负责人依据关单位提供相关基础资料和确定的设计原则进行采煤工作面图纸设计5. 编制回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6. 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负责人对回采工作面设计进行审查。

经修改通过后报送公司或矿有关单位。

第6条设计依据1. 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或设计方案。

2. 矿总工程师和地测副总工程师批准的该块段的地质说明书.3. 设计采面位置、范围,井上、下关系及四邻采面(边界)的地质情况。

包括煤层赋存情况、水文地质、瓦斯及二氧化碳赋存情况与涌出特征,煤层爆炸倾向,煤层发火倾向。

4. 设计采面内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岩移特点及上、下煤层间及夹矸关系;邻近工作面同一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

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规范

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规范

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规范前言一、矿井概况简述矿井地理位置、交通、隶属关系、企业性质、生产规模、服务年限、证照等基本情况。

二、设计的主要依据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强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08)130号);2、《山西省放顶煤开采工作面设计审批和验收工作方案》(晋煤安发〔2014〕286号);3、《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晋煤安发〔2009〕118号);4、矿井地质报告、初步设计、采区设计、安全专篇及其批复文件;5、矿井瓦斯抽放、防灭火、防治水专项设计及其批复文件;6、矿井采掘抽衔接计划;7、其它有关依据。

三、设计的指导思想与主要特点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第一章矿井和采(盘)区概况第一节矿井概况矿井四邻关系(附插图)、开拓方式、水平划分、采区划分、开采现状及生产系统(通风、排水、提升、运输、供电、监测监控等)。

第二节采(盘)区概况一、采(盘)区在井田中的位置(附插图);二、采(盘)区可采储量和服务年限;三、采(盘)区巷道的布置及装备情况,采(盘)区生产系统。

第三节地质特征一、矿井基本地质情况(含煤地层、构造、煤层赋存情况、水文地质条件、煤质、瓦斯、煤尘、煤层自燃倾向性、地温、地压等开采技术条件);二、邻近老窑及采空区积水、积气情况;三、采(盘)区煤层及构造揭露情况、采(盘)区水文地质条件;四、开采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岩石物理力学实验数据、煤层强度及节理裂隙发育情况。

第二章回采工作面布置及采煤方法第一节放顶煤工作面基本情况介绍一、放顶煤工作面井上下位置及对应地表情况;二、工作面参数、开采安全技术条件(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三、工作面煤层厚度、倾角、储量、生产能力、服务年限等;四、工作面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断裂及陷落柱的导水性分析、水害评价(依据各种勘探成果,包括钻探、三维地震、瞬变电磁勘等);五、工作面保护煤柱的计算和留设。

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文

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文

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文一、引言本规范文旨在规范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提高采煤工作面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经济性。

本文对采煤工作面设计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流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规范。

通过严格执行本规范文所要求的工作范围和管理措施,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风险,提高煤炭的回收率和采煤效率。

二、工作面设计2.1 工作面选址在确定工作面选址时,应综合考虑煤层结构、地质构造、矿井排水及通风条件等因素。

工作面选址应远离地质构造较活跃的地区,确保工作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 工作面布置工作面布置应优化煤炭开采的效益。

考虑到煤层倾角和厚度的不同,可采用合理的开采方式,如采用采场切割技术,尽量减少矿石的损失,并提高煤炭的回收率。

2.3 工作面支护工作面支护应选用适当的支护方式和材料,确保工作面的稳定和安全。

支护方式应根据煤层的性质和地质条件进行选择,并进行必要的计算和设计,确保支护结构的合理性。

2.4 工作面通风工作面通风应满足矿井通风规范的要求,并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局。

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应保证工作面内空气的流通和质量,减少煤尘和有害气体的浓度。

三、施工管理3.1 工作面预处理在进行采煤工作面施工前,应对工作面进行预处理,包括清理工作面底板、回填沟槽和修复支护结构等。

确保工作面的平整度和支护结构的完整性。

3.2 工作面测量工作面施工前,应进行精确的工作面测量。

测量内容包括工作面布置、支护结构和通风系统等。

测量结果需要与设计文件进行对比,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3.3 工作面施工工作面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包括支护结构的搭设、掘进工作的安排和通风系统的调试等。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3.4 工作面监控工作面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记录,包括工作面的倾斜等变形情况、煤尘和有害气体的浓度等。

监控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安全。

关于采用110工法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设计的规定

关于采用110工法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设计的规定

关于采用110工法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设计的相关规定
随着110工法采煤工艺在公司各矿井推广应用,为规范工作面的通风系统,避免发生末采工作面与接替工作面出现串联通风的重大隐患,需对采用110工法采煤工作面的通风系统设计进行规范,特作如下规定:
一、沿空留巷巷道不作为接替工作面的皮带运输系统情况下:
1、110工法采煤工作面在设计时,需提前在接替工作面外段设置一条回风绕道,回风绕道开口位置布置在110工法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距停采线约30米范围内(实际开口位置可根据现场情况作调整)并与采区回风大巷贯通,用于解决末采工作面末采与接替工作面试生产期间的通风系统,确保两工作面在接替期间形成各自的独立通风系统,110工法正常生产时期,该巷道封闭管理。

2、采用110工法采煤工作面在正常回采期间,工作面的通风系统可以采用“两进一回”通风系统二、通风系统四或“一进二回”通风系统三。

3、采用110工法采煤工作面在与下一个工作面接替期间(末采工作面末采与接替工作面试生产期),工作面需各自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末工作面通风系统为沿空留巷前段进风,回风顺槽回风;接替工作面通风系统为接替工作面运输顺槽进风,沿空留巷巷道、回风绕道回风(如通风系统一)。

通风系统调整:
(1)末采工作面运输顺槽与沿空留巷巷道之间建筑二道永久风门(或密闭墙)。

(2)拆除回风绕道密闭。

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

二、沿空留巷巷道作为接替工作面的皮带运输系统情况下:可采用一进二回的通风系统(通风方式三),形成各自工作面独立回风系统。

附:通风方式一、通风方式二、通风方式三、通风方式四。

2023年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

2023年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

2023年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一、引言随着煤炭行业的发展,煤矿采煤工作面的设计与施工管理也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为了确保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和高效运行,对其设计与施工进行规范管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对2023年的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二、采煤工作面设计1. 采煤工作面的布置应合理,根据煤田地质条件和煤层厚度确定合适的采煤方法,并针对不同煤层类型和矿井条件进行优化设计。

同时,应根据矿井的年产能力和煤炭需求,合理确定采煤工作面的数量和布局。

2. 采煤工作面的支护设计应符合安全要求,同时注重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在选择支护材料和技术上,应考虑到支护效果、施工难易程度、维护费用等因素,确保采煤工作面的支护质量和效果。

3. 采煤工作面的通风设计应满足矿井安全和生产需求。

根据矿井的气流状况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采煤工作面的通风量和布管方式,确保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效果和安全。

4. 采煤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条件应作为设计的重要依据。

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和分析,确定采煤工作面的排水方式和设备,保证采煤工作面的排水能力和矿井的安全运行。

三、采煤工作面施工管理1. 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施工方案编制和评审,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同时,应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时间计划,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2. 施工中应加强现场监测和管理,特别是对支护和通风等重点部位进行重点监测。

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问题,确保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和稳定。

3. 施工后应进行验收和记录,对采煤工作面的施工质量进行评价。

同时,应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和整改,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次施工提供经验和借鉴。

四、采煤工作面的安全1. 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管理应一以贯之,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加强对采煤工作面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采煤工作面应设立专职安全人员,负责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采掘工作面正规循环规范

采掘工作面正规循环规范

采煤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规范一、工艺流程交接班——端头斜切进刀——割煤——拉架、移溜——端头支护、超前支护——采空区处理——清理——下循环二、各工艺操作标准(一)交接班交班人要交清当班的工作量、工程质量、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与下班的注意示项。

接班人要对照交接情况,对工作面进行整体验收,作业前要先处理上班遗留的安全隐患(问题)。

(二)端头斜切进刀机组割煤至机头(机尾)沿刮板输送机弯曲段斜切行走30米,待前后滚筒全部切入煤壁达0.8后,推移机头(机尾)将刮板输送机全部移直后,机组返刀割三角煤,割透后返向牵引割煤。

(三)割煤前滚筒割顶刀煤,后滚筒割底刀煤,严格按照设计采高进行切割,不得割顶或割底板。

(四)拉架、移溜拉架:采煤机割煤后,距后滚筒3-5米单架依次顺序随机移架,追机作业;架前来压,顶板破碎,拉架跟不上割煤时,必须停止割煤进行顶板控制。

移架做到快(移架速度快)、够(推移步距够)、正(操作正确)、匀(平衡操作)、平、紧(及时支护,紧跟随采煤机)、净(及时清除架前架内浮矸)。

推溜:采煤机过后,距后滚筒20米以上时,即可顺序推溜,推溜时必须多架支架同时操作,溜子不得出现急弯或弯度太大,并符合下列要求:1、推溜前认真检查推移梁与工作溜子溜槽的连接情况,煤帮的矸石、杂物清理后方可进行推溜。

2、推溜必须是同一方向,从机头向机尾或从机尾向机头,或由中间向两头推移刮板输送机,严禁从两头向中间推移。

3、推移后溜子必须成直线,其偏差不超过±150毫米,最大弯度不超过3度,并保证溜子平、直、稳。

4、推移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与拉架应保持不小于20米的距离,弯曲段不少于15米,以防溜槽脱节,哑铃销损坏。

5、移机头、机尾时,要由专人指挥,专人操作。

(五)端头支护、超前支护1、端头支护机尾端头支护:114#架外侧距煤柱侧帮部距离小于1.2m时,距帮200mm 支设一排单体支柱,柱距为800mm。

距煤柱距离大于1.2m,小于2.4m,支设一对“π”梁,距帮每增加0.6m,增设一对“π”梁,对梁内边线距支架0.3米。

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

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

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
是为保障采煤工作面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采煤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规范性文件。

1. 一、采煤工作面设计
采煤工作面设计要满足以下要求:
(一)安全性:根据煤层地质条件、矿山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工作面的位置、长度、采高和开拓方式,确保工作面的稳定和煤炭安全生产。

(二)高效性:采煤工作面设计应按照煤炭开采的规律和技术要求,合理确定采煤工艺参数,提高采煤效率。

(三)环保性:采煤工作面设计要考虑到环保要求,合理安排排矸、废弃物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采煤工作面施工管理
采煤工作面施工管理要满足以下要求:
(一)安全管理:制定健全工作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采煤工人的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做好危险源的排查和处理,确保采煤工作面的安全运行。

(二)质量管理:采煤工作面施工要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规范进行,确保采煤工作面的质量。

(三)生产管理: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安排好人力资源,优化生产工艺,提高采煤效率。

(四)环境管理:采煤工作面施工要按照环境保护要求,加强对排矸、废弃物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是采煤工作面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为保障采煤工作面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采煤效率,减少事故发生,需要按照规范进行设计与施工管理。

采煤工作面开采设计

采煤工作面开采设计

21020采煤工作面开采设计一、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下表。

2、煤层本工作面的煤层厚度由2—2.6m,平均2.2m,本区段呈单斜构造,其走向35—40°,倾向为125°—130°,倾角为18°—20°,工作面煤层情况见下表。

3、煤层顶底板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见下表。

附图1: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

二、开采设计编制的依据及要求1、开采设计依据(1)《煤矿工业设计规范》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版。

(2)《煤炭生产技术管理基础工作若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煤生字[1997]第237号。

(3)《规范全市地方煤矿采掘工程技术管理暂行规定》郑煤【2011】114号。

(4)《河南省国有煤矿生产矿井和地面长(处)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 2007版(5)《煤矿安全技术基础管理》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版(6)《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7)集团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8)矿总工程师批准的该分阶段的地质说明书.(9)设计采面位置、范围,井上、下关系及四邻采面(边界)的地质情况。

包括煤层赋存情况、水文地质、瓦斯及二氧化碳赋存情况与涌出特征,煤层爆炸倾向,煤层发火倾向。

(10)设计采面内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岩移特点及上、下煤层间及夹矸关系;邻近工作面的矿压观测资料。

(11)邻近工作面及边界小窑采空、积水情况资料。

(12)研究确定的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

2、设计程序(1)回采工作面设计由矿生产设计部门按回采面衔接安排,确定工作面设计。

(2)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科室据采区设计研究确定回采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

(3)据设计通知有关单位提供相关基础资料。

(4)编制回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5)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负责人对回采工作面设计进行审查。

经修改通过后报送总公司。

三、地质构造根据-30大巷、21下山及21020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掘进期间揭露的资料表明,本区段构造简单,大致呈单斜构造,其产状为:走向35°~40°,倾向为125°~130°,倾角为18°~20°,依据《任岗井田精查地质勘探报告》和本矿《地震勘探报告》提供资料,本区内无大的断层和褶曲赋存。

矿井采煤工作面作业规定

矿井采煤工作面作业规定

矿井采煤工作面作业规定引言煤矿采煤工作面是煤炭生产的核心区域,也是安全风险最高的区域之一。

为保障采煤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进行,制定科学的作业规定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为煤矿生产管理人员和采煤工人提供贯彻实施的依据,促进煤炭生产的安全、高效和稳定运行。

一、工作面布置1. 工作面位置工作面位置应考虑矿井排水系统、通风系统、运输系统等因素,确保采煤作业的顺利进行。

同时,工作面位置应尽量靠近铁路或公路,便于煤炭运输。

2. 工作面间距工作面之间的距离应根据矿井地质条件、采煤方法、矿井容量等确定。

在保证煤炭生产效益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扩大工作面间距,降低矿井开采安全风险。

二、工作面管理1. 工作面建立在建立工作面前,应进行详细的采煤设计,合理安排工作面的位置、间距、长度等参数,并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估。

同时,工作面上必须标明出入口、采掘面方向等信息,确保采煤作业的合理安排和规范进行。

2. 工作面维护工作面应经常进行检查和清理,及时处理积水、坏矸等影响采煤作业的问题。

同时,应定期对工作面进行支护、防火等工作,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稳定。

3. 工作面停工在发生煤与瓦斯、矿压等突发事件时,工作面应立即停工,并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置。

停工后应进行彻底检查和维修,确保采煤作业的安全进行。

三、采煤作业规范1. 采煤机操作采煤机作为采煤工作面的核心设备,其操作规范对采煤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采煤操作前,必须对采煤机进行全面检查和调试,确保机器运转正常、损坏严重的部件已被更换。

采煤机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机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遵守相关规定,确保采煤作业的顺利进行。

同时,采煤机操作人员要时刻注意机器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机检修,排除故障,确保采煤机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2. 货车运输货车运输是采煤作业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货车运输时应注意车速、载重、转向等问题,确保运输车辆的安全和货物的完好无损。

同时,货车运输人员应注意交通安全和矿井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生产规定,确保人车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一、范围1、本规范规定了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程序、依据、技术内容、设计说明书编写的格式。

2、本规范适用于综采工作面、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水采工作面的设计。

二、设计程序1、采煤工作面设计由矿生产技术部门按采煤工作面衔接安排,确定工作面设计或项目设计负责人。

2、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科(部)室,根据采区设计研究确定采煤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

3、设计负责人根据设计指令下达设计通知单,通知有关单位提供相关基础资料或者通知各专业根据相关基础资料进行专业设计。

4、设计负责人或者各专业根据确定的设计原则及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采煤工作面设计。

5、编制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6、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负责人对采煤工作面设计进行审查。

经修改通过后报送长治公司进行审核备案。

三、设计依据1、长治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

2、矿总工程师批准的掘进地质说明书。

3、采面位置、范围,井上、下关系及四邻采面的地质情况。

包括煤层赋存情况、水文地质、瓦斯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赋存情况与涌出特征,煤层爆炸倾向,煤层自燃发火倾向及分类情况。

4、采面内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岩移特点及上、下煤层间及夹矸关系;邻近工作面同一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

5、邻近工作面及边界小窑采空区、积水情况资料。

6、编制内容必须符合《矿产资源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7、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编制必须以经集团、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设计文件(矿井设计、矿井改扩建设计、水平延深设计、区域设计等)和经审批的采区地质说明书为依据。

四、工作面设计内容1、工作面所处位置及编号,所采煤层位置(编号),巷道布置、巷道断面,支护形式及支护材料的选择计算,掘进设备。

2、工作面几何尺寸、位置、边界、煤柱,邻近工作面开采情况,采动对地面的影响预测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工作面储量计算及回采率。

3、采煤方法、生产工艺、顶板管理、设备选型、生产能力及其确定的依据、可采期及工作制度。

4、根据煤层赋存条件、顶底板岩性和矿压资料,确定液压支架选型设计和顶板管理方法。

5、通风、运输、供电、注浆、供排水、综合防尘、煤层注水、防灭火、瓦斯抽放、钻场钻孔、防治水、通讯照明和监测监控等系统的设施选型、布置和能力配套的设计,并附各种系统图及相关图纸。

6、综合防尘、防火、防瓦斯、煤尘爆炸的隔爆设施、措施及灌浆系统的确定。

7、防治瓦斯、煤层突出、火灾、透水及其它危险现象的安全技术措施。

8、采煤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六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讯联络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包括避难硐室和救生舱)设计。

五、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的编制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会审签字表、会审记录表、章节目录、章节内容及附图。

概述1、工作面的井上下位置及对地表的影响、盖山厚度和四邻关系、主要大巷的关系。

2、工作面周围开采状况。

3、工作面所采煤层及开采顺序。

4、该工作面计划接替时间及安装时间。

5、该工作面采用何种方式开采(如综采、综放、高档普采、炮采),走向长壁、倾向长壁。

6、其它特殊说明(如小煤矿采空区及废旧巷道、硐室等)第一章工作面概况第一节工作面情况1、煤层、水平、采区、工作面名称,工作面标高;2、地面位置,地面标高;3、描述回采对地面的影响情况;4、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5、工作面几何尺寸:走向长、倾向长、面积;第二节煤层情况1、煤层总厚:工作面范围内煤层的最大、最小、平均厚度及变化情况;2、煤层产状: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的走向、倾向、倾角、及变化情况。

3、描述煤层的稳定性、结构(夹矸)、层理、节理、硬度等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4、描述煤层的可采指数、变异系数;5、对煤的特性进行描述。

第三节煤质情况描述煤种及煤质的各种指标。

第四节煤层顶底板情况1、煤层顶板(伪顶、直接顶、老顶):描述煤层顶板的岩性、硬度、物理力学性质、层理、节理、厚度、顶板分类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

2、煤层底板:(直接底、老底):描述煤层底板的岩性、硬度、物理力学性质、节理、层理、厚度、底板分类、底板情况及其变化情况。

3、绘制工作面综合柱状图,能够直接反映出煤层结构、厚度、夹矸和直接底、老底以及不低于8倍采高的煤层顶板岩性、厚度、间距等。

第五节地质构造情况1、断层:描述对回采有影响的断层产状,在工作面的具体位置及其对回采影响的具体程度。

2、褶曲:描述对回采有影响的褶皱产状,在工作面的具体位置及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3、其他因素:描述陷落柱、火成岩、冲刷带等其他因素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4、按比例绘制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开切眼的布置图。

第六节水文地质情况1、含水层的分析:描述对回采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量、涌水形式、补给关系及对回采的影响情况。

2、其他水源的分析:描述老空水、地表水、注浆水、钻孔和构造水等情况及对回采程度的影响。

3、为防止溃沙、溃泥、透水事故等,开采急倾斜煤层、特厚煤层时,还应对开采后的上部垮落层的情况进行预计、描述。

4、工作面的涌水量:描述采煤工作面的最大与最小涌水量及正常涌水量。

第七节其它地质情况1、矿井瓦斯等级;2、工作面瓦斯情况;3、煤尘爆炸指数;4、煤层开采后煤的自燃发火期及煤层自燃分类;5、地温、地压情况。

第八节储量计算及服务年限1、计算的地质储量,根据规定的采出率计算可采储量;2、应用下列的公式之一进行工作面服务年限的计算:(1)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设计的月推进长度;(2)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储量/设计月产量;3、工作面储量表(包括工作面长度、可采长度、回采面积、采高、容重、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回采率)。

4、工作面倾斜、可采走向长度及可采推进长度、采高及其确定依据。

第二章巷道布置第一节采区巷道布置采区轨道巷、胶带巷、回风巷布置方式及其布置的位置、设施情况,与矿井大巷如何形成的生产系统。

第二节工作面巷道布置1、工作面巷道布置的原则及依据,与邻近采空区煤柱情况;断面规格、支护形式、长度、掘进方式及其主要用途、掘进设备。

设计工程量及支护材料的选择计算和支护材料消耗情况。

2、切眼布置形式、长度、断面规格及支护要求。

3、溜煤眼个数及设置原则及用途,溜煤眼位置及与运输巷道相互关系。

4、联络巷个数、布置原则及用途,并说明联络巷的主要技术特征。

5、其它硐室规格、位置及用途。

6、开采急倾斜煤层时,需要对区段平巷、溜煤眼、行人眼、运料眼以及联络平巷等巷道的断面、支护方式、位置、用途进行描述。

7、采用水力采煤时,应对多水力运输石门、回风石门、回采垛的尺寸、快段巷道(采煤头、溜煤道)以及煤水硐室的布置进行描述。

8、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的条件下采用排放瓦斯的专用巷道、抽放瓦斯的专用巷道,需要对排放瓦斯尾巷、抽放瓦斯尾巷专用巷道进行描述。

9、按比例绘制工作面及巷道布置的平、剖面图,能够反映出井上下的对照情况,构造情况,工作面周边的巷道、工程情况。

10、制定“巷道断面特征表”。

第三章采煤方法及生产工艺第一节采煤方法根据煤层赋存情况及地质条件确定工作面的采煤方法。

第二节生产工艺1、描述生产工艺。

2、描述采高、循环进度等。

3、描述落、装、运煤、顶板控制方式。

4、采用放顶煤工艺,应对采放比、放煤步距、放煤方式、端头顶煤回收方式、初次放(顶)煤及收顶的放顶工艺等内容进行描述。

5、采用分层开采工艺的,应确定分层厚度等内容。

6、采用上下面同时回采(对拉、顺拉)工艺的、应明确上下面的位置关系和错距。

7、采用柔性掩护支架开采急倾斜煤层时,需明确:(1)支架的角度结构、组成、宽度,支架垫层数和厚度,点柱等;(2)工作面安全出口及两巷的管理要求;(3)扩巷方法、扩巷支护要求;(4)支架的安装和管理要求(点柱的之设角度、排列方式和支护密度);(5)回柱放顶的具体规定;(6)支架下放的方式和要求;(7)落煤方式和架内爆破规定;(8)架外放煤方式;(9)支架的拆除方式;(10)收做。

8、采用倒台阶方式开采急倾斜煤层时,需要对各台阶长度、相互之间的错距等做出明确规定。

9、采用水力采煤应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落煤方式(开式、闭式、半闭式);(2)根据煤层顶板的稳定程度选择落垛方式及煤垛参数;(3)根据煤的硬度选择合理的水压;(4)明确水枪的安设位置、安设要求、水压要求等内容以及水枪的撤出方式、线路等。

10、采煤机割煤,应叙述采煤机的进刀方式、进刀长度、进刀深度、割煤方式、牵引方式、牵引速度、绘制进刀方式示意图。

11、采用爆破落煤的应做到以下要求:(1)进行炮眼布置设计。

描述炮眼布置的具体要求,绘制炮眼布置三视图(正、平、剖);(2)应填写爆破说明书。

包括工作面的采高、打眼范围,每个循环炮眼的名称、编号、个数、位置、深度、角度,实用炸药、雷管品种,装药量、装药方式、封泥长度、水炮泥个数、连线方法、起爆顺序、炮眼总长度、循环用药、雷管量等内容。

12、描述采煤工作面施工工艺流程,简要说明从准备、采、运、支、回到整理流程。

必要时绘制工艺流程图。

13、用下列公式进行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的计算:W=LSHRC式中:W—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吨;L—工作面长度,米;S—工作面循环进尺,米;H—工作面设计采高,米;R—煤的实体密度,吨/立方米C—工作面采出率,%。

第三节顶板管理一、工作面顶板控制方式(1)确定工作面回采时顶板控制方式。

描述控制方法、控制距离、放顶要求、支柱支设要求、伞檐规定、铺网要求、护顶方式及要求等。

(2)确定工作面正常回采时特殊支护形式。

描述密集支柱、抬棚、戗柱(棚)、丛柱、木垛、贴帮支柱的支设及临时支护、挡矸等要求。

(3)确定各工序之间平行作业的顺序和安全距离,回柱放顶的方法,放顶区内支柱(架)、特殊支护等的回撤方式。

(4)描述顶底板变化、地质构、应力集中区等特殊地段以及其他因素时的顶板控制方法和要求。

(5)采用水砂充填或矸石充填控制顶板时,需要明确充填的工艺要求、材料来源、材质要求、工序衔接等内容。

(6)采用放顶煤工艺或采煤工作面倾角较大时,需要描述增加支架(柱)稳定性、防止倒架(柱)的方式。

(7)采用水采工艺时,需要描述护枪方式和撤退路线的维护;倾角超过15°时还要描述采空区挡矸点柱的支设方式。

(8)采用人工顶板分层开采工艺时,需要描述造假顶方式、要求、材料以及在回采中防止顶板冒漏的方法等内容。

(9)采用强制放顶工艺的,应进行人工强制放顶设计。

(10)采用放顶煤工艺需要对顶煤进行弱化的,应描述顶煤弱化的措施。

(11)如果工作面有伪顶、复合顶板时,应确定其控制方式。

1、支架的布置和间距说明并附图2、最大、最小控顶距和放顶步距3、支架规格质量要求二、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及端头顶板控制1、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超前支护的方式、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