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乳腺癌St_Gallen共识(中文版)

合集下载

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

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

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 [关键词] 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内分泌治疗 DOI: 10.19401/ki.1007-3639.2016.08.012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16)08-0712-09Expert consensus on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ovarian function suppression for Chinese women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 2016 XU Binghe1, SHAO Zhimin2, HU Xichun3, JIANG Zefei4 (1.Department of Oncology, Cancer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21, China; 2. Department of Breast Surger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Department of Oncology,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3. 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Department of Oncology,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4. Department of Brest Cancer,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71, China)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Ovarian function suppression; Endocrine therapy 乳腺癌已经成为威胁中国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

一路赫护 走向治愈

一路赫护 走向治愈

乳腺癌疗效的评价指标[WHO, RECIST]
• 临床评价疗效:
– 近期疗效观察指标:缓解率RR,总缓解率ORR
– 远期疗效观察指标: • 总生存期OS; • 无病生存DFS; •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 毒副反应(WHO,NCI)
11


• 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的治疗目标是达到治愈 • 赫赛汀一年显著提高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治愈机会 – 辅助治疗DFS获益明显,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 辅助治疗OS获益明显,显著降低死亡风险 • 赫赛汀治疗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安全性良好 • 权威指南推荐赫赛汀是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标准 • 赫赛汀®临床使用注意事项
DFS:无病生存;OS:总生存
12
赫赛汀显著增加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治愈机会
长期随访,赫赛汀 一年辅助治疗有明显DFS、OS获益,显著降低
复发风险和死亡风险
DFS 研究 NCCTG N9831/ NSABP B-31 8.4年随访1 BCIRG 006 5年随访2 N 方案 AC→TH 4046 AC→T AC→TH 3222 AC→T TCH AC→T CT ± RT 5102 CT ± RT H HR (95% CI) 0.60 (0.53–0.68) 0.64 (0.53–0.78) 0.75 (0.63–0.90) 0.76 <0.0001 <0.001 0.04 P值 <0.0001 OS HR (95% CI) 0.63 (0.54–0.73) 0.63 (0.48–0.81) 0.77 (0.60–0.99) 0.76 0.0005 <0.001 0.038 P值 <0.0001
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治疗策略

浸润性乳腺癌的分类进展

浸润性乳腺癌的分类进展

浸润性乳腺癌的分类进展陈国际;王一澎【摘要】浸润性乳腺癌由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及生物学潜能等方面均不同的一组异质性病变所组成。

因此,正确的浸润性乳腺癌分类是判别病变范围、制定最佳治疗计划、评估疗效、判断预后及科研协作交流的重要条件和标准。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类方法为WHO乳腺肿瘤分类法,该方法建立在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病变侵及范围、激素受体状态等基础上。

近年来,以基因表达谱和基因芯片为基础提出的乳腺癌基因分型发展迅速,初步研究已表明其能更精确地反应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判断预后,并有利于选择和研究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法。

【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5页(P411-415)【关键词】浸润性乳腺癌;分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组织学分型;生物标志物;分子分型【作者】陈国际;王一澎【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北京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北京 10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陈国际,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北京市乳腺病防治学会常委。

1984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同年就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从医30年,主要从事腹部与乳腺肿瘤的诊断、治疗及相关基础研究工作。

1999年开始主要从事乳腺癌的早诊早治及个体化综合治疗。

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乳腺癌规范化保乳治疗、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治、前哨淋巴结活检、乳腺癌新辅助化疗、I期乳房再造、乳腺化疗药敏检测等多项新技术、新治疗手段,始终与国际乳腺癌治疗新进展保持同步。

至今完成各种手术包括各类疑难手术近万例,承担及参与各级重点课题十余项,出版专著2部。

同时担任《癌症进展》《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等杂志编委及特约审稿人。

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目前,浸润性乳腺癌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如基于疾病的临床和病理学侵袭范围的分类法——如传统的TNM分类(分期),基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组织学分级进行的分类,基于单个生物标志物(如激素受体状态、增殖指数等)的检测分类等;所有这些分类法基本囊括了已知的能够影响或预测患者预后、指导治疗方法选择的各种因素。

乳腺癌组织学2级评分7分

乳腺癌组织学2级评分7分

乳腺癌组织学2级评分7分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是评估乳腺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国际乳腺癌研究与治疗联合委员会(St. Gallen Consensus)的建议,将乳腺癌组织学分为3级,分别是1级、2级和3级,其中2级评分是中度恶性。

在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标准中,使用了一些指标来评估癌细胞的细胞学特征、增殖活性和组织结构。

这些指标包括细胞核大小、核酸含量、核仁状态、核周围透明带的厚度等。

根据这些指标,我们可以对乳腺癌的恶性程度进行定量评估。

根据乳腺癌组织学2级评分7分的情况来看,这意味着癌细胞的细胞学特征、增殖活性和组织结构较为异常。

细胞核可能较大,核仁可能较大,核周围透明带的厚度可能较薄。

这些指标表明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恶性特征,但尚未达到最高级别。

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高分级的乳腺癌通常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治疗难度相对较大,预后也相对较差。

而对于乳腺癌组织学2级评分7分的癌症患者来说,治疗策略可能需要更为综合和个体化。

早期的手术治疗和辅助治疗可能是必要的,但整体预后还是相对较好的。

乳腺癌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既包括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也包括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

对于乳腺癌组织学2级评分7分的患者,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病理特点以及既往治疗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建议患者积极进行手术切除,并根据具体情况考虑辅助治疗的需求。

总之,乳腺癌组织学2级评分7分意味着乳腺癌具有一定的恶性特征,但仍处于中度恶性水平。

治疗方案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和病理特点,以期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及早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治愈率的关键,建议女性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以便早发现乳腺异常,并进行及时的诊治。

St Gallen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St Gallen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St Gallen 2013Luminal A ER/PR阳性,Ki低(<14%),her2阴性. Luminal B 分为her2 阴性(her2阴性,Ki67高),及her2阳性(无论Ki67表达程度)两种乳腺癌病理分析依据4个指标ER,PR,Ki67及her2 (免疫组化) 冯文英:ER/PR阳性,her2阴性,Ki67 高Luminal A型luminal b型的三苯氧胺耐药,目前无明确的临床证据,各大临床诊疗规范及指南亦无推荐,选择三苯氧胺与否,还是应依据患者激素受体的状态,绝经情况而定。

her2阳性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的存在相对的抵抗,但内分泌治疗依然有获益可能,因此,标准治疗仍需包括内分泌治疗。

多数主流研究报告并没有细化ki67在分型中的作用,各类临床统计和实验的报告也都是以her2作为a型和b型的分类依据,进而得出的5年dfs以及各类用药方案,现在b型中又细化出两个亚型。

目前分子分型已被St Gallen共识在2011年接受,并作为选择辅助治疗的依据, 这应该是国际上早期乳腺癌最权威的共识之一了。

从临床研究角度,可能直接用Ki67选择病人或分层的比较少,但近来我看到的一些辅助治疗的研究的分析也多包括了Ki67亚组分析或根据分子分型的亚组分析。

当然,有些是在secondary的report里。

专家组认为区分luminal A型(内分泌治疗较敏感、惰性、预后较好)与luminal B型(内分泌治疗较差、侵袭性较强、预后较差)的主要目的是区分这两种人群之间辅助细胞毒性化疗有效还是无效。

有证据显示PR强阳性(>20%--译者注)有助于提高区分luminal A型与uminal B型乳腺癌的准确性。

由于增加了这一条件,必将会使分类为luminal A型乳腺癌的患者数减少,进而使得推荐给予化疗的人数增加。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别原生亚型最精确。

如果不具备该项技术,运用IHC法检测ER、PR、Ki67以及HER2或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ER2,来进行亚型的替代定义也是可行的。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乳腺癌的分⼦分型乳腺癌是⼀种⾼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在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物学⾏为、治疗反应上都存在着极⼤的差异。

因此,随着个体化治疗的要求不断提⾼,传统的肿瘤病理学分型遇到了巨⼤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分⼦⽣物学技术的发展,以乳腺癌基因表达特征为基础的分⼦分型逐渐成熟。

为探讨乳腺癌的异质性、治疗靶点、预后评估及个体化治疗等提供了新的启⽰(1)。

乳腺癌分⼦分型?1999 年美国国⽴癌症研究所提出肿瘤分⼦分型的概念,即通过综合的分⼦分析技术,使肿瘤的分类基础由形态学转向以分⼦特征为基础的新的肿瘤分类系统(2)。

Perou等(3)在2000年提出了乳腺癌的分⼦分型这⼀学说,通过对3种免疫表型ER、PR、Her-2,将乳腺癌分为5型:管腔A型、管腔B型、(Her-2)过表达型、基底细胞样型及正常乳腺样型。

2011年在St.Gallen 会议上专家组达成了共识:可根据IHC对ER、PR、Her-2和低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67(Ki-67)指标的检测结果,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和三阴性乳腺(TNBC)4个类型,作为⼀种简单的近似替代⽅法,特称为“临床病理分型”(4)。

2013年St.Gallen会议提出了临床病理替代分⼦分型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基底细胞型(三阴型乳腺癌属于此型)4个类型,各分⼦亚型间在基因特征、发病年龄、临床特征、恶性程度、治疗敏感性及预后等⽅⾯均存在差异(5)。

Perou等在2000年提出的分⼦分型概念可作为乳腺癌个体化综合治疗发展史上的⼀个⾥程碑,量化地定义了乳腺癌不是单⼀的疾病,⽽是在发病危险因素、⾃然病程、全⾝治疗和局部治疗反应性等⽅⾯迥异的⼀组异质性疾病。

这个理念的巨⼤变化开启了基于分⼦分型的临床研究及临床治疗的新时代(6)。

乳腺癌4种亚型具体分类1Luminal A型:病理IHC表达情况为:ER/PR阳性,且PR⾼表达(≥20%); HER2阴性;Ki-67低表达,⾼表达CK18、CK8 及AR。

乳腺癌最大弹性模量值、病灶大小及分子分型间的相关性研究

乳腺癌最大弹性模量值、病灶大小及分子分型间的相关性研究

《中外医学研究》第18卷 第35期(总第475期)2020年12月 医技与临床 Yijiyulinchuang- 57 -*基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B201867)①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95乳腺癌最大弹性模量值、病灶大小及分子分型间的相关性研究* 邓敏君① 钟娜① 吴佳偿①【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最大弹性模量值、病灶大小及分子分型间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5个病灶,上述病灶在术前均进行了肿块大小的测量及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并测量最大弹性模量值;术后进行免疫组化检查,记录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67(Ki67)情况。

分析浸润性导管癌最大弹性模量值与其分子分型的相关性。

结果:非基底样型(Luminal A 型、Luminal B 型、HER-2过表达型)最大弹性模量值>100 kPa 的病灶占较大病灶(>20 mm)75.8%,最大弹性模量值>100 kPa 的病灶占较小病灶(≤20 mm)30.8%;基底样型(三阴型)最大弹性模量值>100 kPa 的病灶占较大病灶(>20 mm)100%,最大弹性模量值>100 kPa 的病灶占较小病灶(≤20 mm)83.3%。

Luminal A 型、Luminal B 型、HER-2过表达型、基底样型最大弹性模量值>100 kPa 的病灶占总病例数的60%;各自病例数的40%、55%、60%、90%。

非基底样型的病灶最大弹性模量值与病灶的大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基底样型的病灶最大弹性模量值与病灶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灶最大弹性模量值与病灶的分子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分子分型中,非基底样型的病灶最大弹性模量值与病灶的大小呈正相关;基底样型的病灶最大弹性模量值与病灶的大小没有相关性。

多学科综合诊治1例乳腺癌患者分析

多学科综合诊治1例乳腺癌患者分析

《中国癌症杂志》2014年第24卷第9期 CHINA ONCOLOGY 2014 Vol.24 No.9713多学科综合诊治1例乳腺癌患者分析胡光富 王红 朱玮 杨为戈 杨子昂 刘娟 亓发芝 金文 张宏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上海 200032 [关键词] 个体化治疗;多学科团队;全程管理;乳腺癌 DOI: 10.3969/j.issn.1007-3969.2014.09.012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14)09-0713-04通信作者:张宏伟 E-mail:zhang·hongwei@ 乳腺癌患者病期较长,综合治疗手段较多,多学科医师共同参与其诊疗过程已成为趋势。

因此,遵循国内外诊治指南,实现乳腺癌患者的个体化全程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现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例典型乳腺癌患者,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诊治指南,对个体化全程管理诊治过程中的经验进行实例分析。

1 患者资料 患者为女性,30岁,因体检发现左乳肿块2 d于2012年11月19日就诊。

13岁初潮、月经规律、未婚育,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左乳外上及内上象限触及一直径约7 cm×3 cm 肿块,质硬,边界欠清,活动度小,无压痛。

左腋窝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活动度好。

右腋窝及双锁骨上区未触及淋巴结。

彩超显示左乳 65 mm×30 mm 低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考虑乳腺恶性肿瘤。

胸部X 线片、内脏彩超等检查无异常。

左乳肿块空心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 ,CNB),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Ⅱ级,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ER(+),PR(+),HER-2(+++)(图1A),Ki-67(+)30%。

分子分型为Luminal B 型,分期为cT 3N 1M 0(ⅢA 期)。

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后,2012年11月27日起开始新辅助化疗,方案为FEC→TH ,具体为第1天表多柔比星(E) 90 mg/m 2,静脉滴注,环磷酰胺(C)600 mg/m 2,静脉滴注, 5-FU(F)600 mg/m 2,静脉滴注,21 d 为1个周期,随共3个周期,序贯以第1天多西他赛(T)75 mg/m 2,静脉滴注,曲妥珠单抗(H)首剂8 mg/kg ,静脉滴注(第2次起改为 6 mg/kg),21 d 为1个周期,共3个周期,随后第1天曲妥珠单抗6 mg/kg ,静脉滴注,28 d 为1个周期,用满1年。

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现状

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现状

II (n=30)
Neoadjuvant TNBC
E-Cis-FP
pCR=40%; ORR=86%
Silver ()
II (n=28)
Neoadjuvant TNBC
Cis
pCR=22%
Leone ()
Retro (n=125)
Sikov ()
Platinum + D
pCR=34%, OS @ 5yr=55%, OS greater with cis vs carbo
Carbo=carboplatin; Cis=cisplatin; D=docetaxel; E=epirubicin; F=5-FU; H=trastuzumab; P=paclitaxel; retro=retrospective.
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现状
第22页
(7) High dose chemotherapy(HDC ) for TNBC
五、TNBC-分子病理特征
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现状
第8页
临床表现为侵袭性病程; 远处转移风险较高,内脏转移几率较骨转移高,脑转移几率也较高。预后较差,死亡风险较高。
六、TNBC-临床特征
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现状
第9页
TNBC: Shorter Median Time from
Distant Relapse to Death
WSG AM 01试验 9个以上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 A组: 密集EC× 2 序贯 HDC × 2 ( EPI 90 mg/m2,CTX 3 g/m2,塞替派400 mg/m2)B组: 密集EC × 4 序贯 密集CMF × 3结果表明,年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从HDC中获益最多。

21基因复发分数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1基因复发分数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1基因复发分数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陈小松;沈坤炜;高卫奇;吴佳毅;林琳;黄欧;何建蓉;朱丽;陈伟国;李亚芬【摘要】目的分析21基因复发分数(recurrence score,RS)检测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接受手术并行21基因RS检测的乳腺ILC患者,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21基因RS对乳腺ILC辅助化疗选择的影响.结果共59例乳腺ILC患者入组并接受21基因RS检测,其中低危患者10例(16.95%)、中危患者30例(50.85%)、高危患者19例(32.20%).多因素分析提示ILC分子分型状态是21基因RS高危的独立影响因素(OR=19.90,95% CI:2.42~163.63,P=0.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乳腺ILC患者的Ki-67表达水平、分子分型状态以及21基因RS与辅助化疗选择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21基因RS不影响乳腺ILC患者辅助化疗的选择(P=0.527),而ILC分子分型状态是影响辅助化疗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OR=14.70,95% CI:1.59~136.23,P=0.018).结论 21基因RS危险度与乳腺ILC的分子分型状态相关;影响乳腺ILC患者行辅助化疗的主要因素为ILC分子分型的状态,21基因RS并未影响其辅助化疗选择.【期刊名称】《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年(卷),期】2018(010)003【总页数】6页(P172-177)【关键词】乳腺肿瘤;浸润性小叶癌;21基因复发分数;辅助化疗;分子分型【作者】陈小松;沈坤炜;高卫奇;吴佳毅;林琳;黄欧;何建蓉;朱丽;陈伟国;李亚芬【作者单位】200025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200025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200025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200025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200025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科;200025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200025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200025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200025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200025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辅助治疗和早期诊断可显著降低死亡率[1]。

乳腺癌规范化治疗的现状及未来

乳腺癌规范化治疗的现状及未来

果显示,中位随访34个月,仅67例(0.3%)腋窝复
发。基于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对于前哨淋巴结无转移 的患者,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就已足够,过度地行腋窝 淋巴结清扫术不能给患者带来总生存率(OS)、无病
一、乳房的手术:乳房的手术包括乳房切除术和保
乳手术+放疗
生存率(DFS)获益,也未提高局部控制率。NCCN指
阴性或HER2阳性;年龄≤35岁。③T,/T2且1—3个
淋巴结阳性且检出数>10个者,是否放疗目前存在争 议,美国放射学会(ACR)建议,应与此部分患者讨论 放疗的益处和风险。 三、内乳区放疗 明确内乳淋巴结转移而未行清除者应行内乳区放
006、HREA等大
型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表明,赫塞汀辅助治疗1年可
四、保乳术后放疗
所有保乳手术患者,均应予术后放疗。年龄≥70
岁,T。N。M。,且ER阳性的患者可考虑术后单纯内分泌 治疗,但Hughes等|1 6|的研究显示,行放疗加内分泌治
万方数据
蝤压窆E整苤查!!!!生!旦箜!!鲞筮!翅』g!也!!强:』!!!!!!!:∑!!:!!:签!:Z
・493・
疗的患者5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性内分泌治疗的患
, ,口。
(如既往胸部放疗史或严重结缔组织病)以及二次切
缘仍为阳性。而肿瘤较大(可通过术前化疗缩小肿 瘤,达到保乳目的),多灶或多中心病变、肿瘤距乳头 较近或中央区、广泛钙化、患者年龄较轻、肿瘤生物学 行为不良(如三阴性、HER2阳性、BRCAl或BRCA2 突变等)、家族性乳腺癌等则为相对禁忌证,只要保证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辅助治疗 自上世纪70年代Fisher提出乳腺癌主要是一种 全身性疾病以来,人们更加重视全身辅助治疗。随着
切缘阴性,仍能达到保乳目的,但应向患者说明此类病

早期乳腺癌治疗:St. Gallen国际专家共识

早期乳腺癌治疗:St. Gallen国际专家共识

今年St.?Gallen会议的主题是乳腺癌治疗的“加减法”(escalation?and?de-escalation),相关专家共识也已陆续发布。

早期乳腺癌治疗的相关共识发表在2017年第8期《Annals?of?Oncology》上,肿瘤资讯为大家编译介绍如下。

导管原位癌如果切缘可以达标,则保乳手术后放疗仍是导管原位癌的标准治疗。

关于切缘距离,专家组成员大部分赞同最近由美国肿瘤外科学会(SS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肿瘤放疗学会(ASTRO)提出的≥2mm;少数成员认为某些病例切缘距离可以更窄,如“墨染切缘无导管原位癌”。

芳香化酶抑制剂或他莫昔芬辅助治疗用于降低导管原位癌复发风险可能有效。

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专家组强烈赞同只要手术切缘阴性、术后进行放疗,则多灶性及多象限病变也可进行保乳手术。

专家组再次重申了“墨染切缘无瘤”的原则,并建议无论肿瘤生物学亚型如何均可按照此原则处理。

即使有1-2枚前哨淋巴结阳性也可保乳手术后进行全乳放疗及系统辅助治疗,且这类病例行标准的“切线野”或“高切线野”均可。

行乳腺切除术且前哨淋巴结活检证实1-2枚有宏转移者,建议对腋窝处进一步治疗:术后放疗或腋窝清扫均可。

新辅助治疗后手术专家组建议根据残余肿瘤的范围确定乳腺手术的范围,没必要对最初的瘤床进行完全切除。

专家组赞同新辅助治疗后仍以“墨染切缘无肿瘤”作为手术切缘的标准,不过,很多专家认为多灶性残余者可以选择更加宽一些的切缘。

新辅助治疗后乳晕区无肿瘤累及时,可以选择保留乳头的乳腺切除术。

新辅助治疗后腋窝手术专家组强烈赞同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阴性者进行新辅助治疗后对前哨淋巴结进行活检。

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阳性、且新辅助治疗后转为阴性而临床分期下调的患者,也应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如果三枚及以上前哨淋巴结阴性则可以不必进行淋巴结清扫。

如新辅助治疗后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仍阳性、或前哨淋巴结检查有宏转移,建议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乳腺癌 NCCN指南(2013版)解读 —— 辅助化疗

乳腺癌 NCCN指南(2013版)解读 —— 辅助化疗

6
FEC/CEF、FAC/CAF方案 为何仍成为乳腺癌辅助化疗的主流方案?
7
以蒽环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FAC/FEC) 能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的一年内死亡率
40 一年内死亡率(%) 35 30 25 20 15 10 20 38 P<0.01
5
0 <0 50-69 岁
8
Early Breast Cancer Trialists’ Collaborative Group. Lancet. 2005; 365: 1678-1717.
2012版指南 vs.2013版指南
2012版乳腺癌NCCN指南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的乳腺 癌患者 全身治疗 辅助内分泌治疗±辅助化疗+曲妥珠单 抗 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的乳腺癌患 者 “辅助内分泌治疗”及“辅助化疗”为 “2B类推荐” 术前辅助 化疗 ——— FAC/CAF、FEC/CEF方案为主流方案 “辅助内分泌治疗”及“辅助化疗”为 “2A 类推荐”
2013版乳腺癌NCCN指南
辅助内分泌治疗或辅助化疗+曲妥珠单抗序 贯内分泌治疗
增加“如术前未完成全部化疗,术后应完成 全部化疗;如雌激素和/或孕激素受体阳性, 需加用内分泌治疗(首先进行化疗,随后进 行内分泌治疗)
FAC/CAF、FEC/CEF方案仍为主流方案 剂量密集AC(多柔比星/环磷酰胺)→紫杉醇 周疗 增加“FAC→T(氟尿嘧啶/多柔比星/环磷酰 胺→紫杉醇周疗)方案
58%
时间(年)
高危患者数 CEF CMF 351 359 269 253 98 106
12
Levine et al. J Clin Oncol. 2005; 23: 5166-5170.
FAC方案为什么要序贯紫杉醇周疗?

St Gallen共识之分子分型

St Gallen共识之分子分型

St Gallen共识之分子分型乳腺癌分子分型与治疗选择【说明】本着加深学习印象的目的,本人花了好几个小时整理并敲出此文。

希望可以和感兴趣的同道共同分享,从而最终可以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一些作用,并期望这样的作用最终转化为患者更好的生活和更长的生存。

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肿瘤,各亚型在自然病程和治疗反应方面有所不同。

早在2000年,Perou等人就在Nature杂志发表了采用基因芯片的方式将乳腺癌分成不同亚型的文章。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按照乳腺癌固有的基因类型,目前可以分为4个类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和基底样乳腺癌。

但在实际工作中,多数专家认为可以根据免疫组化检测的ER、PR、HER-2和Ki67的结果,将乳腺癌同样划分为4个类型,以作为近似替代,包括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和三阴性乳腺癌(表1)。

Luminal A型Ki67和HER2均为低表达;Luminal B型可分为两种,一为Ki67为任何水平但HER2阳性,另一种为Ki67指数增高亚型。

三阴性乳腺癌和基底样乳腺癌有近80%的重合。

ER、PR和HER2的检测已有相应的指南或规定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而Ki67的检测指南尚在制定中。

如果无可靠的Ki67标记指数检测方法,可以用组织学分级来替代。

表1 2021年St Gallen共识乳腺癌亚型的定义和治疗策略亚型定义 Luminal ER和(或)PR阳性 HER2阴性 A型 Ki67低表达(<14%)治疗类型单纯内分泌治疗注释Ki67染色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几乎不需要化疗,但要结合淋巴结状态及其他危险因素综合制定治疗策略多基因序列分析显示,高增殖基因多可预测患者预后较差;如果不能进行可靠的Ki67评估,可考虑其他替代指标,如分级;这些替代性指标也可用于区分Luminal A型和Luminal B(HER2阴性)型,而对后者是否选用化疗及Luminal B型Luminal B(HER2阴性)内分泌治疗±ER和(或)PR阳性 HER2阴性 Ki67高表达(≥14%)细胞毒治疗选择具体化疗方案,可能取决于内分泌受体表达水平、危险度和患者意愿。

2011年《St.Gallen早期乳腺癌初始治疗国际专家共识》与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指南之比较

2011年《St.Gallen早期乳腺癌初始治疗国际专家共识》与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指南之比较
胡 夕春 王碧 芸 邵 志敏 P R和 H R 2外 , E- 也应 把 K 6 i7的检 测 列 为 常规 检
测项 目。
21 0 1年 6月《 na f nooy 杂志公 布 了 A nlo cl ) s O g) 最新 版《 tG ln早 期乳 腺癌 初 始 治 疗 国际 专 家 S. ae l 共识 》 以下 简 称《 tG ln共 识 》 。 与此 同 时 , ( S. al e ) 中国抗癌 协会 乳 腺 癌 专 业 委 员会 ( B S 也 更新 CC ) 了《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以下简称《 B S指 ( CC 南》 。现 将 两部 指 南 的主要 更新 点作 一介绍 。 )
肿块 最 大 直 径 为 0 5~1 m 的 乳 腺 癌 , 有 . c 也 7 . % 的专家 投 了赞 成 票 。在 低 收入 国 家 中, 87 可 否使 用 短于 1年 的 曲妥 珠 单克 隆抗 体 治疗? 也 有 7 % 的专家投 了赞成 票 。《 B S指 南》同样 强调 1 CC
1 共 同 点
1 2 曲妥珠 单 克 隆抗体 辅助 治疗 . 对 于 肿瘤 直 径 >0 5 o 的 H R 2阳性 早 期 . n E-
乳腺癌 患者 , 两部 指 南 均推 荐 1年 的辅 助 曲妥 珠 单克 隆抗体 治疗 。短 于 1年使用 曲妥珠 单 克 隆抗 体 并 不是 最 佳 方 案 , 是 用 比 不 用 者 疗 效 好 I 但 。 21 0 1年 S.G ln会 议 上 , 10 多个 需 要 表 决 t ae l 在 0 的 问题 中 ,对 于 H R. 性早 期 乳 腺 癌 , “ E 2阳 1年 的 辅助 曲妥 珠 单 克 隆 抗 体 治疗 是 否 是 一个 治 疗 标 准” 唯 一 的 1 0 专 家 投 赞 成 票 的 问题。 对 于 是 0%

MCTS1表达与ER+、Her-2-乳腺癌紫杉醇、蒽环类药物耐药的关系

MCTS1表达与ER+、Her-2-乳腺癌紫杉醇、蒽环类药物耐药的关系

MCTS1表达与 ER+、 Her-2-乳腺癌紫杉醇、蒽环类药物耐药的关系【摘要】目的探讨MCTS1表达与雌激素受体阳性(E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乳腺癌紫杉醇、蒽环类药物耐药的关系。

方法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qRT- PCR)检测ER+、Her-2-敏感/耐药细胞和经病理证实为疗效好和欠佳的ER+、Her-2-乳腺癌患者血浆RNA 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CTS1在ER+、Her-2-阿霉素耐药细胞株(P<0.01)、ER+、Her-2-耐药组患者血浆中表达下调(P<0.05)。

结论 MCTS1有望预测ER+、Her-2-乳腺癌患者对紫杉醇、蒽环类化疗药物的疗效,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MCTS1;ER+;Her-2-;乳腺癌;化疗疗效在女性群体中,乳腺癌已经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发病率最高的肿瘤1。

根据2013年St.Gallen共识,当前乳腺癌可分为五种不同的分子亚型,ER+、Her-2-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临床上化疗方案常使用蒽环类、紫杉醇类药物2。

对其耐药的患者,可能面临更差的生存率及预后。

mRNA恶性T细胞扩增序列1(MCTS1)是在T细胞淋巴瘤亚系中发现的扩增产物。

已有研究表明,MCTS1在多种肿瘤中表现出多种致癌特性,其可以促进口腔癌及其他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3。

目前有关MCTS1的表达对化疗药物疗效影响、及病人样本验证的研究尚未展开。

因此,我们进行实验验证,检测了MCTS1在ER+、Her-2-乳腺癌细胞、及其耐药细胞和ER+、Her-2-乳腺癌患者血浆中表达,为ER+、Her-2-乳腺癌患者化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细胞培养MCF7使用DMEM完全培养基培养,MCF-ADR细胞使用加1%阿霉素溶液的RIMP 1640完全培养基培养,每日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待细胞融合度达至80%左右时用1ml 0.25%胰酶消化液消化传代,约2~3天传代一次。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研究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研究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研究前哨淋巴结(SLN)的状态是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其在局部腋窝治疗方式上也具有指导意义。

随着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新技术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SLN微转移被发现,其临床意义尚存争议,这为目前的治疗方式带来了诸多疑惑。

虽然当前较多的研究推荐SLN活检术(SLNB)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但该建议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通过复习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乳腺癌SLN微转移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1微转移与TNM分期目前,SLNB是评估SLN状态的“金标准”,在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中能替代ALND,且比ALND产生的并发症更少。

国际范围内SLNB有不同范围的假阴性率[1-5],这与组织结构、肿瘤病理特征及操作技术等因素有关,尽管如此,但SLNB的应用才使得临床阴性SLN 中的微转移和孤立肿瘤细胞簇(ITC)被发现。

微转移即单个肿瘤细胞或微小孤立细胞簇经过淋巴管道系统转移至淋巴结,而这种转移影像学方法甚至常规病理检测不能检测到。

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应用,早在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6版TNM分期系统中就将微转移定义为最大直径为大于0.2~2mm的转移灶,而ITC定义为最大直径不超过0.2mm的转移灶。

除此之外,根据RT-PCR检测结果提出了pN0(mol-)和pN0(mol+)2个分类。

而在AJCC第7版TNM分期系统中,使用微米尺测量出SLN最大单个转移灶,根据其大小分为3种病理类型:宏转移、微转移和ITC。

宏转移指1个或多个最大转移灶最大直径大于2.0mm;微转移指单个最大转移灶最大直径在0.2~2.0mm或最大转移灶中肿瘤细胞大于200个;而ITC指最大转移灶最大直径小于0.2mm或该最大转移灶中肿瘤细胞小于200个。

在AJCC第7版TNM分期系统中,pNmi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HE染色检测到的微转移,免疫组织化学和HE染色均检测不到的微转移定义为pN0[i-],而pN0[i+]指被免疫组织化学或HE染色检测到的IT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 年乳腺癌St Gallen 共识(中文版)早期乳腺癌个体化治疗:2013早期乳腺癌治疗国际专家共识亮点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乳腺科陈前军翻译在早期乳腺癌局部与区域治疗领域,第13届St Gallen国际乳腺癌会议(2013)回顾并认可了重要的新临床证据,这些证据支持更小创伤的腋窝评估手术与更短的放疗周期。

此次会议细化了HER2 基因无扩增或过表达的luminal型乳腺癌的分类与处理,但对HER2阳性乳腺癌与“三阴乳腺癌”的系统治疗方面基本上维持原来的推荐。

专家组还是接受既往的根据临床-病理因子的乳腺癌亚型替代分类方法,同时指出,在那些能够用多基因分子分析的地区,许多医生更愿意基于后者来对luminal 型乳腺癌决策是否化疗,而不是前者。

几个多基因分子分析技术已经被确认可以提供准确和可重复的预后信息,并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预测对化疗的反应。

当前,在许多情况下,由于其昂贵的成本与技术层面的限制阻碍了这些技术的推广运用。

本文呈现了此次会议专家组对早期乳腺癌领域广泛的治疗建议。

这些建议并不意味着每个专家组成员都同意:的确,在超过100个问题中,只有一个问题(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时间)得到了专家组1 00 %的同意。

事实上,各项建议都得了专家组成员不同程度的支持,详细情况会体现在下文的文字描述中以及补充附录S1的投票记录中(可登陆Annals of Oncology online 查阅)。

与以前一样,我们认为具体的临床治疗决策应考虑到具体临床中疾病程度、宿主因素、患者意愿以及社会学和经济学因素。

关键词: 手术,放疗,系统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St Gallen 共识,亚型、尸■、亠前言自2011年St Gallen共识[1]以来,早期浸润性乳腺癌不同治疗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都涌现出重大进展。

基因图谱[2]显示乳腺癌具有异质性,也提示基因研究可能告知我们如何进行治疗决策,例如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使用方面[3,4]。

在减少腋窝清扫的必要性研究领域也有了进一步的数据支持[5, 6]。

在2012年ESMO会议中公布的研究探讨了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最佳时间[7, 8]。

ATLAS研究探讨了他莫昔芬辅助治疗时间,提出了延长它莫昔芬治疗至10 年与5年相比可使患者显著获益[9]。

St Gallen 2013: 新闻与进展第13届St Gallen国际乳腺癌会议于2013年3月在瑞士St Gallen举行,来自95个国家约3700人参加了本次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乳腺癌不同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进行学术演讲。

大会的总结阶段,在Aron Goldhirsch教授和Eric P.Winer 教授主持下,由来自21个国家的51个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见附件1),对大会演讲中涉及的新的信息进行了讨论以及对未来2年将会被广泛运用的治疗推荐进行了思考。

与以往一样,此次会议有一个明确的方法来处理专家组专家的利益冲突(见附录2)。

表1汇总了在大会上演讲的主要内容。

在局部治疗领域,近来研究支持更小损伤的局部处理趋势。

例如,对于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患者[65] 、前哨淋巴结1-2枚宏转移且术后接受全乳放疗的保乳手术患者[66] 可以安全地避免进一步的腋窝清扫(表1)。

两个大型研究[68, 69] 支持短疗程全乳放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总剂量40 Gy 15次分割或总剂量42.5 Gy16 次分割),这种放疗策略在方便性以及医疗成本方面优于以前的标准放疗,即总剂量50Gy ,25 次分割。

在系统辅助治疗的几个方向上也有了新的数据。

ATLAS试验报告10年的三苯氧胺辅助治疗优于5年[9]。

在强化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MA.17 )中,进一步的随访数据显示那些在疾病诊断时为绝经前,但在5年三苯氧胺治疗后达到绝经状态的患者更容易从后续的来曲唑强化治疗中获益[86]。

有两个试验对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的最佳治疗时间进行了研究。

HERA试验[7]的研究表明与1年曲妥珠单抗相比,2年曲妥珠单抗并未使患者得到更多获益,而PHARE 试验[8]未能证实6个月曲妥珠单抗非劣效于1年的曲妥珠单抗。

因此,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的标准治疗时间仍然是1年。

早期乳腺癌试验协作组(EBCTCG )对化疗与未化疗临床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18] 并未能确定哪些人群可以避免化疗。

这个结论与基于类似21基因复发评分(RS)的个别临床试验以及一些临床研究的前瞻性/回顾性分析的结果并不一致。

此外,与当前我们临床实践中看到的以现代内分泌治疗方案作为核心治疗的luminal 型乳腺癌相比,那些纳入到EBCTCG 分析的所有临床试验未化疗组人群的复发风险似乎要高很多。

EBCTCG 分析报告指出:“目前的肿瘤基因表达标记物或定量免疫组化法所提供的信息仍不能帮助我们预测乳腺癌复发风险或/和化疗敏感性”[18]。

随后相应的评论[93,94]对EBCTCG结论提出了不同的解释。

乳腺癌亚型表2汇总了被大会专家组采纳的基于临床-病理定义的乳腺癌亚型,表3则汇总了专家组对不同亚型系统治疗的选择。

在过去的2年中,采用基因表达谱来对luminal型乳腺癌进行区分方面积累了进一步的证据。

许多不同的多基因分析技术为乳腺癌提供了预后信息,而这些信息主要是来源于上述基因分析中的增殖相关基因[97],这就说明在任何乳腺癌替代分类中细胞增殖状态测定的必要性。

在luminal型乳腺癌中,21基因RS不仅可以预测预后,还可以用来预测在内分泌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疗的有效性。

21基因RS技术,或许还有其它多基因分析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找出那些从化疗中无获益人群,因为这些患者的肿瘤生物学特性决定了这些肿瘤对化疗药物无反应。

目前能看到的关于21基因RS的研究主要是对既往随机临床试验的回顾性分析[75,76],其中包括HER2阳性和HER2阴性的人群。

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被70-基因表达谱定义为“预后好”的人群,即使她们没有接受化疗,5年的预后也非常好[49]。

在ER+HER2-乳腺癌患者治疗中,那些可以运用多基因分析技术的地区临床实践已经依据多基因分析结果来进行是否化疗的临床决策。

70 基因分析技术的研究结果有分歧,而21基因RS技术的研究却没有出现分歧的结果。

21基因RS技术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判断需要接受化疗的RS评分的标准问题:在前瞻性/回顾性研究[75,76]中,只有高RS分值(> 31)的人群从化疗中显著获益,而分值非常低的正在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并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开始运用。

对于许多地区,这些多基因分析技术的成本仍然过高。

会议后,在准备本文稿期间,一些专家组成员就多基因分析技术能够更广泛运用的可能性展开讨论。

成本-效益研究已经在美国[98,99]、加拿大[100-104]、以色列[105]、UK[106]和德国[107,108]等国家展开。

这些研究已经从节省成本到每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 )花费少于60 000美元的增量成本效益比(ICER )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评估。

日本的一项对70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109]发现每QALY的ICER为40 000美元。

这些评估将不仅对基因检测成本敏感,还对那些通过基因检测而避免化疗人群的净比例敏感,以及对原本应给予的细胞毒性治疗方案成本敏感。

这些报告多数是从卫生保健系统或第三方付款人的角度来研究的,从而为这些机构可能会越来越多支持多基因检测带来了希望。

近日有报道称,英国国家卫生医疗质量标准署(UK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linical Excellence )正在与供应商进行保密的定价接洽,并已颁布一项关于21基因RS可用于确定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化疗指征的建议草案,不过这一消息未得到证实。

于此同时,在很多情况下,患者只能自费来进行多基因检测,因此,从全球范围来看,在未来短时间内多基因检测技术仍然无法运用于广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对于这些不能进行多基因分析的患者,专家组相信被St Gallen 专家组连续采纳的基于临床-病理检测,即表2中所示的运用免疫组化法(IHC )的乳腺癌替代分类将被更广泛地接受,尽管该方法尚缺乏充分的验证,但其检测成本较低。

专家组认为区分luminal A 型(内分泌治疗较敏感、惰性、预后较好)与lumi nal B型(内分泌治疗较差、侵袭性较强、预后较差)的主要目的是区分这两种人群之间辅助细胞毒性化疗有效还是无效。

有证据显示PR强阳性(>20%--译者注)有助于提高区分luminal A型与uminal B型乳腺癌的准确性[24]。

由于增加了这一条件,必将会使分类为luminal A 型乳腺癌的患者数减少,进而使得推荐给予化疗的人数增加。

高质量的病理与质控体系对于这些检测指标的判读很重要,有人指出每一个IHC参数/分割点在不同实验室之间可能会不同,一个实验室最精确地定义出有助于临床的Ki67、PgR “高表达”与“低表达”分割点依赖于该实验室临床实践标准化的推动。

表1第13届国际会议主题演讲涉及到的早期乳腺癌主要治疗方法的最近研究结果及其临床意义专家审议本次会议专家组于大会前几个月就审议了一系列经过反复斟酌的问题,对于绝大多数问题采取“ yes”、no ”或“弃权的投票形式进行决策,其中,如果专家组成员在某个问题上有兴趣冲突、或没有充分证据支持其对选项做出某一选择或他(或她)在某一问题上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会议组建议其选择“弃权”。

专家组对每一个问题的投票记录详见补充附录S1中,可登陆Annals of Oncology online 查阅。

表2.乳腺癌亚型的简易分类a绝大多数专家组成员投票认为》20%的阈值才是代表Ki-67高表达的状态。

另外,出于担心不同实验室之间Ki67检测差异性较大[26]以及由此可能导致那些从化疗中获益的lumi nal型乳腺癌治疗不足,所以一些实验室(根据当地实验室具体情况)会用较低的切割点来定义Ki-67 “高表达”或如果具备多基因表达检测的话则采信该项技术的分析结果。

b虽然不管是21基因RS还是70基因表达谱都不是用来定义乳腺癌亚型的,但是研究显示90%的低21基因RS乳腺癌与80%的70基因低复发风险表达谱的乳腺癌是luminalA型乳腺癌[95]。

所以,由于少数专家的强烈建议,这个因素在初稿第一轮征询意见后的专家审议期间被加入到luminalA 型乳腺癌的鉴别中。

原发灶的手术专家组认为保乳手术治疗的绝对禁忌症几乎没有。

只有一项被认为是绝对禁忌症,就是切缘经过反复切除仍有浸润癌或DCIS 成分。

近四分之三的专家觉得最小且可被接受的切缘是“浸润性肿瘤没有墨水染色”(即无瘤切缘),而其他大部分专家愿意接受的最小间隙为1mm。

专家几乎一致认为如果术后不能提供放疗(如有放疗指征,见下述放疗部分)则保乳手术不应该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