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心理护理的概念综述•••••••••••••••••••••••••2
2. 临床资料•••••••••••••••••••••••••••••••••3
3. 护理••••••••••••••••••••••••••••••••••••3 3.1. 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3
3.2. 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5
3.3.1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6
3.3.2 病人术后的心理与心理护理•••••••••••••••••8
4.总结•••••••••••••••••••••••••••••••••••••10
5.参考文献••••••••••••••••••••••••••••••••••12
6.致谢信••••••••••••••••••••••••••••••••••••13
浅谈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王宏丹[摘要] 护士工作中心理护理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护患间通过密切的
沟通,调整病人的心态,配合诊治,以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提高护理和治疗
效果,充分发挥护理工作的临床工作中的作用。
一、心理护理的概念综述:心理护理是护理学的组成部分,是护理心理
学的实际应用部分,或称为临床操作部分。心理护理(Psychological nursing)
是指医护人员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在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言语
和非言语手段利用心理学的方法预防或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与行为,以增
进病人身心健康的最佳护理过程。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护理工作者开始
注意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尝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建立和适应对
疾病的正确认识,解决其困惑和心理问题。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我们将对疾病的
护理转向对病人的护理,而病人不仅仅是肉体和生理活动,还有丰富复杂的心
理活动和社会功能。同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病程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
因此,不能忽视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医学的非人性化倾向要求加强心理护理:
由于医疗器械的进步,医疗诊断、监护、治疗日益依靠先进的仪器,如CT、MRI、
B超、大型X线机、多普勒等。这就造成见物不见人,见病不见人,在不同程
度上影响了医患关系,这是医学的非人性化倾向。因此,要克服这一倾向,改
善医患关系。行为卫生阶段要求心理护理:当前预防疾病已经由环境卫生阶段、
个人卫生阶段,步入到当前的行为卫生阶段。这是因为现代多发病多是由于不
良行为所引起,只有从小养成健康行为和改变不良行为才能预防现代疾病。心
理护理责任之一即是改变不良行为,预防现代疾病。
二、临床资料
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建立护患互信,促进沟通,对病人所承受的痛苦,表现出关心与理解,稳定病人的情绪,消除其顾虑,准确了解病人的需要,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和开导,确立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并进行心理沟通。护理学科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护理工作必须转变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阶段,由护理疾病转到促进健康,工作对象由患者扩大到全人类,工作场所由医院扩大到社会各角落,所以必须重视心理护理。
三、护理
(一)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
急性病人,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过去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性病人病势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须实施心理护理。近十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性病人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因为急性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出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有助于转危为安。否则,如果在病人心理上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对急性病人焦虑恐惧、紧张不安,渴望得到最佳和最及时的抢救,以便转危为安。但急性病人的心理活动又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瞬间袭来的天灾、人祸或恶性事故等超常的紧张刺激,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自我应对机制,出现心理异常。一向自以为健康的人突然患了心肌梗塞或神志清醒和脑卒中等,也会
因为过分恐惧而失去心理平衡。还有那些慢性疾病突然恶化的病人,易于产生濒死感,恐怖、悲哀、失助、绝望等消极情绪往往可以加速病人的死亡。病情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等也对病人的心理活动有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急性病人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由于急性病人的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心理护理的中心任务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
1.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亲急性病人大都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这时,医护人员应当做到紧张而又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使病人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救命的亲人。这种医患关系,对抢救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有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抢救和治疗效果。
2.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病人来说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使病人感到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
3.使病人感到安全医护人员的医德和技术是病人获得安全感的基础。为了帮助病人缓解心理冲突,减少精神痛苦,医护人员还应针对每位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对急性病人,无论预后如何,原则上都应给予肯定性的保证、支持和鼓励,尽量避免消极暗示,尤其是来自家属、病友方面的消极暗示,使病人能够身心放松,感到安全。
(二)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
慢性病人因为需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经历漫长的病程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慢性病人一开始大都有侥幸心理,即不肯承认自己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