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影像诊断PPT

合集下载

粘液表皮样癌科普讲座PPT课件

粘液表皮样癌科普讲座PPT课件
粘液表皮样癌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粘液表皮样癌? 2. 谁会得粘液表皮样癌? 3. 何时就医? 4. 如何治疗粘液表皮样癌? 5. 如何预防与管理?
什么是粘液表皮样癌?
什么是粘液表皮样癌?
定义
粘液表皮样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通常发生 在唾液腺、乳腺等腺体组织中。
该癌症的特点是含有粘液分泌细胞和表皮样细胞 。
医生会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如何治疗粘液表皮样癌?
如何治疗粘液表皮样癌? 外科手术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粘液表皮样癌的首选方 法。
术后需定期随访,以监测复发情况。
如何治疗粘液表皮样癌? 放疗与化疗
在某些情况下,放疗或化疗可能作为辅助治 疗。
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
如何治疗粘液表皮样癌? 新兴疗法
建议有家族史的人进行定期体检。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肿块、疼痛、肿胀或局部不适等 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被误认为是良性肿瘤,因此应高度 重视。
何时就医?
检查
如果发现异常,建议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和细针 穿刺活检。
早期发现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何时就医?
专业咨询
如有疑虑,及时咨询耳鼻喉科、肿瘤科等专业医 生。
近年来,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逐渐 成为研究热点。
临床试验中可能会有新的治疗选择。
如何预防与管理?
如何预防与管理?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肿瘤。
尤其是高危人群,更应提高警惕。
如何预防与管理?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减少接触环境致癌 物。

涎腺疾病影像诊断PPT

涎腺疾病影像诊断PPT

下腺(下颌骨下方的唾液腺),左右各一,
由舌头正下方处伸出颌下腺排泄管,主
要分泌黏液和浆液状性质的唾液,为平
时唾液分泌量的主要来源,(注 : 腮腺分
泌浆液状性质的唾液,为进食时大量分
泌唾液的主要来源)。
13
正常颌下腺造影表现
14
正常颌下腺CT表现
平扫
增强
15
下颌下腺
16
涎 石病
病因: 1 、电解质平衡失调 2、 炎症 3、 唾液淤滞 4 、PH改变
– 低度恶性肿瘤 介于两者之间。
45
MRI表现 T1WI:低、中等信号 T2WI:不均匀高信号
46
良性涎腺肿瘤
47
恶性涎腺肿瘤
48
腮腺混合瘤(良性)
49
50
腮腺多形性腺瘤
女,49岁,右腮腺区无痛性块1年余
51
腮腺多形性腺瘤
52
腮腺多形性腺瘤
53
左颌下腺多形性腺瘤
54
多形性腺瘤恶变
18
颌下腺导管阳性结石 男,46岁
主诉:左口底进食肿痛1周。 现病史:左口底进食时肿痛1
周,进食后可缓解。 临床表现:左颌下腺压痛,
未及明显肿大,挤压腺体可 见脓性分泌;左口底可及 1cm×2cm大小结石样物,压 痛明显。 下颌横断片示左颌下腺导管 走行区约0.7cm×2.0cm高 密度影
平片检查目前仅限于对阳性结石、腺体钙化和涎腺肿 瘤引起骨改变的检查。
涎腺造影的主要优点是对导管系统显示好,目前对于 涎腺导管阴性结石、导管狭窄、导管损伤、慢性炎症、 肉芽肿性疾病或自身免疫病等非肿瘤性疾患仍是首选 检查方法。
5
影像学检查方法
CT检查:是涎腺肿瘤的常用检查方法,并可以和涎腺 造影结合使用,可用于确定涎腺有无肿瘤,明确肿瘤 位置、范围及周围组织受侵犯情况,并可了解肿瘤与 颈部血管的关系。

涎腺疾病(肿瘤)ppt课件

涎腺疾病(肿瘤)ppt课件

粘液表皮样癌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在涎腺恶性肿瘤中发 病率最高,占第一位。 发生于大涎腺者以腮腺居多,发生于小 涎腺者以腭部最多见,其次是颌下腺和 舌下腺,其他小涎腺也可发生,特别是 磨牙后腺。女性发病率较高于男性。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随分化程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别。高分化型 多呈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界清,质地中等。低 分化型生长速度快,质地硬,界限不清,活动度差, 与周围组织粘连甚至固定,可有疼痛,有面神经麻 痹症状。

治疗方法(一)
对腮腺良性肿瘤,采取解剖并保留面神经切除腺叶及 肿瘤的手术方式。 对腮腺恶性肿瘤,由于肿瘤的浸润性和神经侵犯性, 正常周界难以确定,行全腺叶切除。当临床上无面神 经麻痹症状,而术中见面神经邻近肿瘤且有变性表现, 如失去原有光泽,变色呈暗红或暗紫或呈粗大表现均 应考虑切除。术中应行冰冻切片检查,以确定周界是 否正常。扩大切除。 对于面神经的处理原则:已出现面神经麻痹或手术中 发现面神经被肿瘤包绕或存在明显粘连时才考虑切除 面神经,否则应尽量保留。作神经端端吻合或神经移 植术。
常见部位是在腮腺下极,表现为缓慢生长的 无自觉症状的肿块。不引起面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特点:Warthin 瘤可呈多发中心。在一侧 腮腺出现多个肿瘤,也可同时或先后发生在 双侧腮腺。资料表明两者的发生率均占该瘤 的10%以上。 Warthin 瘤无论其上皮成分或淋巴成分发生恶 变者极少见。

诊断

治疗及预后
Warthin瘤的治疗为手术切除,以往有采用剜出术 者,易复发,后主张采用腮腺浅叶连同肿瘤切除 术。目前多认为最合理的是作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此手术方法即能达到彻底切除肿瘤的目的,又能 简化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面神经损伤的机 会,避免面部凹陷畸形,有效预防味觉出汗综合 征以及能保留腮腺功能等优点。 彻底切除后一般不会复发,也极少恶变,预后良 好。

涎腺疾病影像诊断80页PPT

涎腺疾病影像诊断80页PPT
涎腺疾病影像诊断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唾液腺肿瘤 PPT-

唾液腺肿瘤 PPT-

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骨膜时,与下
右颌下腺多形性腺瘤
颌骨体融合而不能活动。 恶性肿瘤侵及皮肤者,呈板样硬。 部分肿瘤出现颈淋巴结肿大。
(引自邱蔚六主编,实用口腔疾病诊 治图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58页)
舌下腺肿瘤
部分病例无任何自觉症状。 部分病例可有一侧舌痛或 舌麻木,或舌运动受限。 触诊可及舌下腺硬性肿块, 有时与下颌骨舌侧骨膜粘 连而不活动,口底黏膜常 完整。
应用,唾液腺造影自上世纪80年
代以来在唾液腺肿瘤诊断上已很
少采用。
腮腺多形性腺瘤腮腺造影,呈“手抱球状” (引自邱蔚六主编,实用口腔疾病诊治图谱,
儿童
恶性 良性
成人
性别差异
女性
多形性腺瘤和黏液表皮
样癌女性多于男性,而
沃辛瘤男性明显多于女
性。
多形性腺瘤
黏液表皮样癌
沃辛瘤
二、不同部位的唾液腺肿瘤共同临床特点
唾液腺良性肿瘤
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 活动,无粘连,无功能障碍 中等硬度或软,表面光滑或结节状
唾液腺恶性肿瘤
VS.
多有疼痛症状,生长较快
活动性差,界不清,可有神经功能障碍
质地硬,可伴有溃疡
腮腺肿瘤 下颌下腺肿瘤 舌下腺肿瘤 小唾液腺肿瘤
唇腺肿瘤 磨牙后腺肿瘤
舌腺肿瘤
三、 不 同 部 位 唾 液 腺 肿 瘤 的 临 床 特 点
腮腺肿瘤
表现为耳前区、耳垂下、或颌后区肿块。
良性肿瘤一般无面瘫,恶性肿瘤可有面瘫、 溃破、张口受限症状,少数可有颈部淋巴 结肿大。 腮腺深叶肿瘤突向咽侧时,可表现为咽侧膨 隆或软腭肿胀。
口底部腺样囊性癌 (引自道健一 久野吉雄 野间弘康主编,
彩图临床口腔外科学,科学技术文献出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影像诊断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影像诊断

2020
病毒感染:EB 病毒、HPV病
毒等感染
2022
01
02
03
04
05
遗传因素:家族 中有涎腺粘液表
皮样癌病史
2019
生活习惯:吸 烟、酗酒、不 良饮食习惯等
2021
免疫因素:自 身免疫系统功
能异常
临床表现
疼痛:肿块压迫 周围组织,引起
疼痛
吞咽困难:肿块 压迫食道,导致
吞咽困难
涎腺肿块:患者出 现涎腺肿块,质地
核素扫描:对涎腺肿瘤进行核素 扫描,观察肿瘤的代谢活性和功 能状态
PET-CT扫描:对涎腺肿瘤进行PET-CT扫描,观察肿瘤的代 谢活性和功能状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影像诊断标准
1
2
3
4
影像学检查:CT、 MRI等
影像学表现:肿瘤 大小、位置、形态、
边缘、密度等
影像学诊断:根据影 像学表现和特征,结 合临床资料进行诊断
影像学特征:肿瘤 内部结构、强化程
度、周围组织等
影像诊断流程
01
采集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的 影像资料
03
确定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影像 特征
05
制定治疗方案,指导临床治疗
02
对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和解读
04
结合临床资料,对涎腺粘液表皮 样癌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较硬,表面光滑
面部畸形:肿块压 迫面部神经,导致
面部畸形
淋巴结肿大:肿块 侵犯淋巴结,导致
淋巴结肿大
影像检查技术
CT扫描:对涎腺肿瘤进行横断面 扫描,观察肿瘤大小、位置、形 态和周围组织关系
MRI扫描:对涎腺肿瘤进行磁共 振成像扫描,观察肿瘤内部结构、 信号特征和周围组织关系

粘液表皮样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粘液表皮样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淋巴瘤
谢谢
粘液表皮样癌的影像诊断 与鉴别诊断
概述
➢ 最常见的腮腺恶性肿瘤,中青年多见。 ➢ 无痛性肿块,膨隆浸润性生长,体积较大。 ➢ 不规则、分叶状、边界不清,可见坏死。 ➢ 大部分位于腮腺浅叶。 ➢ 侵犯神经时可引起面瘫;可伴有淋巴结转移。
影像表现
• 分化不同,恶性程度不同,影像表现差异大。 • 高分化型呈良性特征,可见囊变、出血,含有粘液成分
鉴别诊断
淋巴瘤: 原 发 少 见 , 继 发 较 多 , 多 为 N H L 。 可 双 侧 发 病 。 多 数 表 现 多 发 结 节 , T 1 W I 等 信 号 , T 2 W I 稍 高 信 号 , 信 号 较
均匀,坏死囊变少,DWI高信号,ADC低信号。 中度均匀强化。 常 伴 周 围 淋 巴 结 肿 大 。
围侵袭。 • 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
❖囊实性多见,体积较大时内部呈筛状 改变。
❖T1WI等或低信号,T2WI等或高信号, 可见分隔状改变。
❖增强扫描可见中或明显强化,病灶常 有线状强化的完整或不完整的包膜。
腺样囊性癌
鉴别诊断
腺泡细胞癌: 中 年 以 上 发 病 率 高 。 是 腮 腺 恶 性 肿 瘤 中 预 后 最 好 的 , 属 于 低 度 恶 性 , 但 常 侵 犯 包 膜 。 可 双 侧 发 病 。 多 数 表 现 为 良 性 特 点 , 与 多 形 性 腺 瘤 难 鉴 别 。 晚 期 发 生 淋 巴 结 转 移 或 血 行 转 移 。 转 移 部 位 常 见 于 肺 和 骨 , 骨 转 移 多 发 生 在 椎 骨 。 长 T 1 长 T 2 , 明 显 强 化 。
较多时,T2WI稍高信号,T1WI低信号。 • 低分化型浸润性生长,实性成分多,粘液少,T2WI信号

涎腺超声检查方法及诊断要点-PPT精品课件

涎腺超声检查方法及诊断要点-PPT精品课件

超声:低回声被线样强回声分隔成“网格样”结构
可伴较大囊腔及乳头结构
部分较小的病灶可呈均匀低回声
血流丰富:中央型、树枝状彩流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腺淋巴瘤—典型图像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涎腺占位病例分享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女性 20岁 左侧腮腺单发肿物
腮腺混合瘤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女性 51岁 右侧腮腺单发病灶
恶性淋巴瘤:回声极低似囊性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涎腺常见—良性弥漫性病变
疾病名称 病变病部因位 单/好双发侧人群 超病声变表部现位 临床表血现流
涎腺肥大
因复腮素杂腺诸多、错综双侧中老年 双侧腺体腮肿腺大,回声稍反大高复时发小正作,常,无时痛
急性炎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病毒 双侧儿童/青少弥减年漫低肿、大粗腮,糙腺轮不廓均模糊,肿导回大管声,口极疼红丰痛肿富, 化脓性涎腺炎 细颌菌下(腺金/腮葡腺菌)单侧年老体弱弥区漫肿大颌,下回腺声/腮减腺低,红性液肿分化热泌丰痛物富,脓
解剖结构---颌下腺导管、舌下腺
口底
颌下腺导管开口于舌系带侧方小乳头
舌下腺位于口底黏膜和下颌舌骨肌之间,导管有大、小两
种,大管1条,与颌下腺导管共同开口于小乳头,小管约10
条,开口于口底黏膜。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解剖结构—面动静脉与颌下腺关系
85%的面动脉在下颌下腺后份接近或穿入腺体实质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单发、不规则形,边界 不清,回声不均见液区
恶性混合瘤
60-80岁 肿块短期内生长迅速
腮腺、颌 下腺
多形性腺瘤+境界不清、 钙化
腺泡细胞癌 中老年 良性病程,消长史 腮腺

粘液表皮样癌科普宣传PPT课件

粘液表皮样癌科普宣传PPT课件
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组 织活检来确诊。
确诊后,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 案。
粘液表皮样癌的治疗
粘液表皮样癌的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粘液表皮样癌的主要方法, 旨在完全切除肿瘤。
手术的成功率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密切相关。
粘液表皮样癌的治疗
放疗与化疗
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放疗和化疗可作为辅助治 疗手段。
减少对有害化学物质的接触,如工业化学品,保 护自身健康。
了解周围环境和工作场所的健康风险,采取相应 保护措施。
谢谢观看
粘液表皮样癌的症状
粘液表皮样癌的症状
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肿块、疼痛、肿胀等症状, 具体表现因肿瘤位置而异。
在早期阶段,肿瘤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
粘液表皮样癌的症状
进展症状
随着病情进展,症状可能包括吞咽困难、呼 吸困难等。
粘液表皮样癌的症状
如何预防粘液表皮样癌?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锻炼,能 有效降低患癌风险。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如何预防粘液表皮样癌?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 的群体,能够早期发现和干预。
早期筛查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
如何预防粘液表皮样癌?
环境监测
什么是粘液表皮样癌?
发病机制
该癌症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与遗传 因素和环境因素可能有关。
一些研究显示,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可能增加 患病风险。
什么是粘液表皮样癌?
流行病学
粘液表皮样癌在所有肿瘤中占比较低,女性患者 相对较多,发病年龄一般在30至60岁之间。
这种癌症在不同年龄段和性别中的发病率有所不 同。

粘液表皮样癌诊断与治疗PPT

粘液表皮样癌诊断与治疗PPT
表皮样癌
学术会议:参 加国内外学术 会议,分享研 究成果和经验
科研基金:获 得政府、企业、 基金会等机构 的科研基金支

科研论文:发 表科研论文, 与同行交流研 究成果和经验
临床试验与成果转化
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的临床试验,包括药物、手术、放疗等 成果转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包括药物、手术、放疗等 临床试验结果:临床试验的结果,包括药物、手术、放疗等 成果转化效果:成果转化的效果,包括药物、手术、放疗等
粘液表皮样癌的预后
预后评估指标
肿瘤分期:早期、中期、 晚期
肿瘤大小:肿瘤直径、 浸润深度
淋巴结转移:有无淋巴 结转移、转移数量
病理类型:粘液表皮样 癌、腺癌、鳞癌等
患者年龄、性别、身体 状况等
治疗方案:手术、放疗、 化疗等
预后影响因素
肿瘤分期:早期、中期、晚期 肿瘤大小:肿瘤大小与预后密切相关 肿瘤位置:不同部位的肿瘤预后不同 治疗方式: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效果 患者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个体差异因素 患者心理状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预后效果
放射治疗是粘液表皮样癌的 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放射治疗分为外照射和内照 射两种方式
放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 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
化学治疗
药物选择:根据肿瘤类型、分期、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化 疗药物
化疗方案:制定个性化的化疗方案,包括药物种类、剂量、给药方 式等
副作用管理:关注化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并 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
鉴别诊断
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细胞形态、排列、核分裂等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如CK、EMA等 基因检测:检测基因突变,如EGFR、ALK等 影像学检查:CT、MRI等,观察肿瘤大小、位置、侵犯范围等 临床表现: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如咳嗽、咳血、胸痛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肿瘤标志物等,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

最新文档-《涎腺超声》ppt课件-PPT精品文档

最新文档-《涎腺超声》ppt课件-PPT精品文档

典型临床表现:
进食时,腺体肿大肿胀,疼痛明显,停止进食后数小时腺体自行复原、肿痛消失。
声像图
涎腺炎:可见有急、慢性炎症表现。 导管阻塞:腺体导管可有扩张 。 结石:管内有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
LOGO
LOGO
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
• Mikulicz病(米枯力兹病)SjÖgren综合征(舍格林综合征)(干燥综合征、S.S)
临床表现 •红、肿、热、痛 •导管口红肿,可流浑浊液体甚至脓液 •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
LOGO
声像图表现 弥漫型:腺体光点分布不均匀,回声偏低,累及整个腺体,可增大。 团块型:腺内一个或多个低回声区,境界不清,回声不均,周边组织可正常。
LOGO
团块型炎症与恶性肿瘤的鉴别:实质不均质回声,质地硬,壁结构毛糙,后方回声有衰减等。
声像图
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
• 单侧或双侧涎腺肿大,腺体回声不均 • 病灶(弥漫型和团块型)常为多灶性,内部回声呈
低回声,境界不清,形态不规则 • 可见有囊性回声区,分布尚均匀 • 后方回声有时可出现声衰减 • 其他腺体(泪腺、颌下腺)
常可出现相似回声 弥漫型、腮腺腺体内部回声不均匀,见弥漫分布的多个低回声区呈蜂窝状改变 团块型、腺体内见低回声团块,肿块境界欠清晰,包膜不明显。
LOGO
副腮腺
约半数人有副腮腺,常位于腮腺前缘与嚼肌前缘之间、腮腺导管的上方,大小不一,周围 有致密的光带包绕。炎症及肿瘤也常累及副腮腺,易被误认为颊部占位。
腮腺区淋巴系统
腮腺淋巴结约有20-30个,可分为三组:
1.腮腺浅淋巴结:位于筋膜浅面和腺体表面约有1-4个。 2.腺实质淋巴结:位于腮腺组织内,共约10-20个。 3.腮腺深淋巴结:位于咽侧壁。 4.常伴随涎腺炎症,也可单独存在。

内科学_各论_疾病:粘液表皮样癌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粘液表皮样癌_课件模板
症状及病史:
粘液表皮样癌症状_粘液表皮样癌有什么 症状
粘液表皮样癌发生在腮腺者最多,约 占70%以上。小涎腺者常见于腭部,其他 部位,如磨牙后区、颊部、上唇、下唇等 部位则少有发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 30~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约为 1.5∶1。高分化者常呈无痛苦性肿块,生 长缓慢。肿瘤大
内科学疾病部分:粘液表皮样癌>>>
内科学疾病部分:粘液表皮样癌>>分化者 一般不做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Perzik等 强调,只有在切除原发肿瘤时确定颈淋巴 结有转移者,才做颈淋巴结清扫术。
粘液表皮样癌对放射治疗不敏感,但 对低分化型术后可配合使用放射治疗,有 可能提高疗效或减少复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详细 咨询相关医师或者相关医疗机构。
内科学疾病部分:粘液表皮样癌>>>
简介: 的主要成分为粘液样细胞和表皮样细胞。 粘液表皮样癌来源于腺管的上皮细胞。
内科学疾病部分:粘液表皮样癌>>>
病因: 粘液表皮样癌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粘液 表皮样癌
肿瘤的主要成分为粘液样细胞和表皮 样细胞。粘液表皮样癌来源于腺管的上皮 细胞。
内科学疾病部分:粘液表皮样癌>>>
内科学疾病部分:粘液表皮样癌>>>
治疗:
机会较多,如面神经受累,应行牺牲面神 经的腮腺全切术,如果及的面神经长度较 大,可以在切除一段神经后做神经移植。 发生在颌下腺的粘液表皮样癌,应行颌下 三角清扫术。发生在腭部者,应做部分上 颌骨切除术。如肿瘤已侵犯周围组织,应 做扩大切除术。
粘液表皮样癌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率较 低,除低分化
并发症: 粘液表皮样癌并发症_粘液表皮样癌有哪 些并发症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影像诊断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影像诊断

粘液表皮样癌
鉴别诊断:
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 & 良性肿瘤(低度恶性)。 & 恶性肿瘤(中、高度恶性)。 & 炎症(中、高度恶性)。
粘液表皮样癌
女,24岁,右耳前肿瘤半年。MR0221090
男,53岁பைடு நூலகம்发现耳下肿物3个月。 MR0169150
女,36岁。右耳屏肿物8年,近来出现肿痛伴外耳道出血。B超示低回声区,炎症改变?
2年后,病变增大
男,66岁,右腮腺区肿痛1月余。 MR0206544
消炎治疗2周后复查
男,70岁,左腮腺肿物5年余 。 MR0225494A
恶性肿瘤
• 发病年龄、性别缺乏特异性 • 常位于深叶或跨叶生长、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 • 信号多呈长T1稍长T2,均匀或混杂,增强扫描强化多不均匀
粘液表皮样癌
临床:
主要表现为固定不活动的无痛性肿块。有时可 引起疼痛、感觉异常吞咽困难、出血和张口受阻 等。具有浸润性生长特点。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可复发、可发生淋巴结转移,亦可发生远处转移。 预后总体较好。
粘液表皮样癌
影像学表现:
& 部位:45%发生于腮腺,下颌下腺占7%。 & 形态和边缘:类圆形肿块。低度恶性者边缘清楚,高度恶 性者边缘模糊。 & CT: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出现液化、坏死和钙化。 & MR:T1WI中等信号;T2WI低和中等信号,或为高信号。 & 增强: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 邻近结构:可侵犯相邻的神经、血管,破坏相邻的骨质。
(MR0198764)
涎腺肿瘤
•涎腺的组成:三对大唾液腺和许多小唾液腺 •涎腺的功能:分泌唾液的外分泌腺组织。 •涎腺肿瘤:多为良性肿瘤,约占54-79%,恶 性约21-46%。原发性涎腺肿瘤64-80%发生于 腮腺,多为良性(68-85%),而发生于小涎腺的 肿瘤80-90%为恶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
粘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是一种以粘液细胞、中间细胞和表皮样细胞为特 点,兼有柱状细胞、透明细胞和嗜酸细胞的恶性 腺体上皮肿瘤。又称混合性表皮样和粘液分泌癌。
为腺体最为常见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可发生于 任何年龄,以30-50岁居多,平均年龄45岁,女 性多于男性。
(MR0198764)
涎腺肿瘤
•涎腺的组成:三对大唾液腺和许多小唾液腺 •涎腺的功能:分泌唾液的外分泌腺组织。 •涎腺肿瘤:多为良性肿瘤,约占54-79%,恶 性约21-46%。原发性涎腺肿瘤64-80%发生于 腮腺,多为良性(68-85%),而发生于小涎腺的 肿瘤80-90%为恶性
粘液表皮样癌
粘液表皮样癌
临床:
主要表现为固定不活动的无痛性肿块。有时可 引起疼痛、感觉异常吞咽困难、出血和张口受阻 等。具有浸润性生长特点。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可复发、可发生淋巴结转移,亦可发生远处转移。 预后总体较好。
粘液表皮样癌
影像学表现:
& 部位:45%发生于腮腺,下颌下腺占7%。 & 形态和边缘:类圆形肿块。低度恶性者边缘清楚,高度恶 性者边缘模糊。 & CT: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出现液化、坏死和钙化。 & MR:T1WI中等信号;T2WI低和中等信号,或为高信号。 & 增强: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 邻近结构:可侵犯相邻的神经、血管,破坏相邻的骨质。
体会
对于腮腺区的肿瘤 • 首先应判断良恶性。病灶的形态与边界是判断的重要征像;T2WI的信号强度、强化程度及对面神经和周
围组织的侵犯程度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位置可作为参考;大小及信号均匀性没有统计学意义。 • 判断为恶性肿瘤后进一步鉴别较为困难,目前尚无有效的检查手段。动态增强、灌注、波谱等非常规检
2年后,病变增大
男,66岁,右腮腺区肿痛1月余。 MR020654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消炎治疗2周后复查
男,70岁,左腮腺肿物5年余 。 MR0225494A
恶性肿瘤
• 发病年龄、性别缺乏特异性 • 常位于深叶或跨叶生长、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 • 信号多呈长T1稍长T2,均匀或混杂,增强扫描强化多不均匀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影像诊断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病史
•患 者 男 , 4 5 岁 , 于 2 2 年 前 、 2 0 年 前 及 1 8 年 前 三 次 右 腮 腺 手 术 , 前 二 次 病 理 为 多 形 性 腺 瘤 , 第 三 次 提 示 细 胞活跃,恶性肿瘤可能,术后放疗,1年前出现放射性骨髓炎,多次治疗。8年前发现左腮腺占位,无症状, 渐大。 •M R 诊 断 考 虑 良 性 占 位 , 混 合 瘤 ? 恶 性 未 除
粘液表皮样癌
病理:
剖面为实性,略呈分叶状,色灰白或浅粉红色, 边界清晰或有浸润,无完整包膜。肿瘤内可有大 小不等的囊腔,内含透明粘液状液体,或含血丝。 镜下主要由粘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及中间细胞组 成。不同类型的细胞比例不所不同。
分级:囊性成分小于20%(2分)、神经侵犯(2分)、坏死(3分)、4个以 上核分裂/10个高倍高野(3分)、退行发育(4分)。低度恶性0-4分;中度 恶性5-6分;高度恶性7分以上。
粘液表皮样癌
鉴别诊断:
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 & 良性肿瘤(低度恶性)。 & 恶性肿瘤(中、高度恶性)。 & 炎症(中、高度恶性)。
粘液表皮样癌
女,24岁,右耳前肿瘤半年。MR0221090
男,53岁,发现耳下肿物3个月。 MR0169150
女,36岁。右耳屏肿物8年,近来出现肿痛伴外耳道出血。B超示低回声区,炎症改变?
查的意义正在探讨。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