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本原论

合集下载

亚里士多德主要观点

亚里士多德主要观点

亚里士多德主要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观点是四因说。

四因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有“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组成,其中目的因是终极的,是最重要的。

他相信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有其目的的。

“四因说”对科学的影响从古希腊一直延续至今天。

譬如,最近有学者提出了进化“四因说”,认为基因是遗传的质料,基因组储存了生命形成的原则(形式),个体在初生动因(太阳光能)和次生动因(遗传的、生理的、生态的)的联合驱动下,通过求生(一种次生的目的性),推动着种族的延绵与分化。

进化是以无数个体生命为载体的一种生命运动,它也是一种物质运动形式,虽然比物体的物理学运动要复杂的多。

生命存在的实体—个体是质料、形式、动因和目的的统一,其自身是多种生命层次运动的复合,也是诸多类型运动的复合,这些进一步形成了种族的生命运动—演化或进化。

亚里士多德的本源原因论

亚里士多德的本源原因论

亚里士多德的本源原因论亚里士多德(384-322BCE)是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和逻辑学家,他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物理学、生物学、伦理学、形而上学、逻辑学和政治学等等。

其中,他的形而上学学说中的四因理论或称为“本源原因论”,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原因或解释,他将这个原因或解释划分为四种类型,被称为四因。

第一种是物质因:对于任何一个事物来说,它的物质构成了它的存在。

物质因即指一个事物的物质成分,它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和特征。

例如,对于一把木椅来说,它的物质因就是木头。

物质因并不仅仅指物质的物质,还可以是其他物质形态的存在,如电、能量等等。

第二种是形式因: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的形式是事物存在的结构和形状。

形式因涉及一个事物的形式本身,即它的外观、结构和组织方式。

以前面提到的椅子为例,它的形式因是它的形状和结构,包括椅子的腿、靠背和座位等。

第三种是效能因:效能因涉及到事物的目的或功能。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存在的目的,也就是使其实现其效能。

以椅子为例,它的效能因就是让人们坐下来休息。

第四种是原因因:原因因涉及到一个事物的原因或根源。

它与其他三种因素不同,因为它关注事物存在的原因而不是事物本身。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一个根源或原因,这个原因可以是一连串事件或决定性的因果关系。

例如,椅子存在的原因可以是木匠制作它、为了满足人类需求或提供坐位。

尽管存在一些争议,亚里士多德的本源原因论对后世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理论为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思考事物存在和解释的一个框架,同时也帮助推动了哲学、科学和伦理学等领域的发展。

他的思想在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现代科学和现代形而上学中都有重要的影响,并且继续在当代哲学中引发讨论和思考。

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

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

亚⾥⼠多德的本体论亚⾥⼠多德的本体论相传亚⾥⼠多德有句名⾔,叫“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这句话本⾝毫⽆疑义是正确的,并且是可贵的。

亚⽒是针对他的⽼师柏拉图说这句话的,亚⽒在不少地⽅反复地激烈地批评过柏拉图的理念论,批评柏⽒在现实事物⽐如现实的床之外另设⼀个床的理念,不过是“把‘⾃⾝’这个词加到感性事物之上,得出⼈⾃⾝,马⾃⾝。

”(《形⽽上学》七卷⼗七章)亚⽒嘲笑说,“那些把理念当作原因的⼈,⾸先设法把和存在物数⽬相等的另外的东西当作它们的原因。

正如⼀个想要计数的⼈,对较少的东西不能核计,便把它们加多了来核计⼀样。

”亚⽒还指出,柏拉图派“⽤来证明形式存在的那些办法,显然没有⼀个是顶⽤的。

”同上书第(⼀卷第九章)看来,柏⽒的理念论,似乎被亚⽒彻底否定了。

但往后我们会看到,在实质上,亚⽒仍继承着他的⽼师的理念论。

请注意,刚才引⽤的亚⽒那句“证明形式存在”的话中,“形式”⼀词指的就是柏⽒的理念(或译“相”);“理念”既可称为形式,⽽亚⽒以后⼜⼤谈形式,以形式为事物第⼀本体,亚⽒不是⼜回到柏⽒,以⾄连名词都继承了吗?柏拉图的理念论,在《巴门尼德篇》等篇章中经过⼀系列逻辑推理,已成为⼀个本体论的体系。

亚⾥⼠多德在西⽅哲学史上所作的最重⼤的事,就是明确地把哲学规定为本体论,把哲学规定为研究最普遍的“存在”的学问,这种以抽象思辨的⽅式研究世界的本体的学问,亚⽒称之为第⼀哲学。

⾄此,亚⽒完成了他的⽼师柏拉图以其理念论所开创的事业,且确⽴了西⽅哲学以后⼆千余年⼀以贯之的研究⽅向和研究⽅法,形成了西⽅哲学的根本特⾊。

亚⽒《形⽽上学》⼀书及他的整个哲学的最基本的概念是存在。

其原⽂为on,含有汉语是、在、有的含义。

以往⼤量地译为“存在”,但陈康主张译为“是”。

还有两个词组式的词汇,苗⼒⽥等⼈主张译为“作为存在的存在”及“所以是的是。

”⽽亚⽒的哲学,则就是研究这作为存在的存在和所以是的是的。

苗⼒⽥在《形⽽上学》⼀卷三章的注释中指出,“作为存在的存在”,表现的是存在的普遍性;“所以是的是”,则显⽰的是实体的先在性。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如何对古希腊哲学关于本原问题的思考进行总结的举例说明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如何对古希腊哲学关于本原问题的思考进行总结的举例说明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如何对古希腊哲学关于本原问题的思考进行总结的举例说明1.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他对古希腊哲学关于本原问题的思考的总结,他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四种原因:材料因、形成因、动因和目的因。

材料因指的是一切事物的原材料,形成因指的是原材料的组合,动因指的是组合的过程,而目的因指的是组合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四种原因是一切事物的本原,而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由这四种原因的结合而成的。

,字数在150字以内2. 古希腊哲学关于本原问题的思考古希腊哲学家们曾经探讨本原问题,他们把它划分为四个层面:物质、形态、动力和知识。

物质指的是万物的基本元素,它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形态指的是事物的形状和结构;动力指的是事物的变化和运动;知识则指的是把这些元素结合起来的智慧。

亚里士多德将这四个层面总结为“四因说”,即物质、形态、动力和知识是一切事物的本原。

,不少于50字。

3.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对古希腊哲学的总结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他对古希腊哲学本原问题的总结,即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四种原因:因为它有什么(原本)、因为它是什么(形式)、因为它被用来做什么(目的)和因为它是由什么(制造者)。

因此,他的四因说是一种哲学思想,它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它们的原因,而这些原因可以用四个基本原则来解释。

4.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的内容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认为,万物的存在和发生都有四种原因:材料因、起因、目的因和形成因。

材料因指的是物质基础,起因指的是事物的发生的原因,目的因指的是事物发生的目的,形成因指的是事物的形成的原因。

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认为,万物的存在和发生都是由这四种原因所决定的。

5.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的影响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被认为是古希腊哲学本原问题的重要思考结果,它的影响深远。

首先,它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即事物的存在可以由四个原因来解释,即材料原因、形式原因、动因和目的原因。

其次,它建立了一种新的概念,即事物的存在可以由四个原因来解释,而不仅仅是由一个原因来解释。

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

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

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他的本体论是关于实体、存在和实在的研究。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存在分为两种不同类型:形式存在和物质存在。

形式存在指的是事物的本质、特性和目的,而物质存在则是指事物所具有的实体和物质基础。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事物都由形式和物质构成。

形式是事物的本质和属性,它给事物赋予了特定的特征和目的。

物质是事物的实体基础,它是构成事物的物质元素。

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潜在和现实的概念。

潜在是指事物内在可能性,而现实是指事物的实际存在。

根据他的观点,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通过潜在变为现实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也包含了他的形而上学观点。

他认为存在是分层次的,有一种层次上的存在是更高级的形式存在,称为"真实存在"。

真实存在是指那些至高无上、永恒不变的存在,这些存在是一切其他存在的基础。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主要关注存在的不同层次和构成要素,他通过对形式和物质的研究,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存在方式。

这一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lambda 卷导论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lambda 卷导论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lambda 卷导论《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lambda 卷导论:探寻物质世界的本原》1. 引言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哲学家,对于形而上学领域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其中,《形而上学》lambda 卷导论更是他对于物质世界的本原所做的探讨,这一主题是哲学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

2. lambda 卷导论的主要内容我们来聚焦于lambda 卷导论所涵盖的主要内容。

lambda 卷导论以“形而上学”为中心,探讨了世界的本质和原因。

亚里士多德在这篇论文中深入探讨了物质世界的真实性和不变性,并通过对事物本质、存在的种类、存在的目的等问题的思考,提出了他自己对于世界的独特观点。

3. 对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原因的思考在lambda 卷导论中,亚里士多德对于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强调了世界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并试图通过对普遍性、个体性以及形而上学原理等概念的分析,揭示出物质世界的根本本原,并据此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就我个人观点来看,lambda 卷导论中涉及的对于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原因的思考,是对于世界万物的深度思考和探索。

亚里士多德通过对世界的多样性和变化性的观察,试图找到世界的根本本原,这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思路。

5. 总结与回顾在lambda 卷导论中,亚里士多德将他对于形而上学的深刻思考和哲学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对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原因的探讨,他试图揭示世界的根本本原,并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提供了新的启示。

回顾本文所述,我们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lambda 卷导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希望能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深化对这一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lambda 卷导论探寻了世界的本源,它不仅是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于哲学领域中物质世界的重要贡献。

通过对lambda 卷导论的探讨,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物质世界的本原,进而丰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哲学】西方哲学史-亚里士多德(四因说)

【哲学】西方哲学史-亚里士多德(四因说)

【哲学】西方哲学史-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二、本原-原因论Q:什么是本原-原因论?A:我们要认识事物,就是说,我们要解决“世界本原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哲学首要解决的是本原问题以及原因问题。

(一)本原和原因Q:何为本原?A:关于本原,亚里士多德如是说道,也就是事物“存在、生成和认识由之开始之点。

”Q:亚里士多德为什么确定会由本原存在呢?A:无中不能生有,所以一定存在着某物,作为万物生成的基础,亚里士多德亦称其为“载体”。

万物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是因为它们的形式不同,可见,也存在着“元形式”作为形式的本原。

Q: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认为本原有两个,一个是万物生成的质料基础,一个是万物生成的形式基础。

A:可以这么认为。

Q:那么,“原因”是什么呢?A:“原因”,即一切事物存在和生成的全部根据与条件。

我们重点讲讲他的四因说和潜能实现说。

(二)四因说Q:什么是“四因说”?A:所谓四因,就是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所为因。

Q:不懂。

A:所谓质料,就是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留存其中的东西,简单说,就是事物形成的材料。

Q:可以举个例子吗?A:比如,青铜是雕塑的质料,砖块是房子的质料,这是具体物的质料;躯体是生命的质料,弧是圆的质料,这是抽象物的质料。

可见,无论抽象还是具体物,都由质料组成。

Q:我明白了,那什么是形式因?A:所谓形式,它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说,某物之所以成为某物的本质。

比如,雕塑之所以是雕塑,不在于其质料,而在于其具备作为雕塑的本质,有点类似于“理念”;另一个是说,形式就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也就是它的样貌。

一般来说,事物总是通过其外在来展现内在。

Q:我明白了,那什么是动力因?A:万物为什么有动静之分?是因为存在着动力。

那么,动力从哪里来?要解决这个问题,亚里士多德首先把事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物,另一类是人工物,怎么区分这两类物呢?关键要看它的动力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

数是万物的本原——对话亚里士多德

数是万物的本原——对话亚里士多德

数是万物的本原——对话亚⾥⼠多德数是万物的本原——对话亚⾥⼠多德记者: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数”才是万物的本原这个命题,感觉你对这个命题很欣赏,是不是?亚⾥⼠多德:可以这么说。

记者;可否解读⼀下?亚⾥⼠多德:第⼀点,毕达哥拉斯的这个命题是建⽴在这个理论前提基础之上的,那就是:⼀切存在的和⽣成的事物,与其说它们和⽕、⼟、⽔等相似,不如说它们和数有更多的相似之处。

记者:既然万物与其说与⽕、⼟、⽔更相似,还不如说与数更相似,那必然会得出⽤数来解释万物,要⽐⽤某⼏种物质元素来解释万物更好。

亚⾥⼠多德:你的推论是对的。

与其⽤⽕、⼟、⽔来解释万物的⽣成和存在,说⽕、⼟、⽔是万物的本原,⾃然不如⽤数来解释,因此我们也就必然承认数才是万物的本原。

记者:你的解读显然暴露出你对⽶利都学派的不满,他们喜欢⽤⽔、⽓、⼟等某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来解释万物,我的感觉不会错吧?亚⾥⼠多德:不会错,我喜欢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解释。

⽆论是⽶利都学派,还是伊奥尼亚学派,他们对万物本原的解释明显是错误的。

记者:问题是,凭什么毕达哥拉斯学派说数⽐之⼦、⽕、⼟,和万物更为相似呢?如果这个前提不成⽴,毕达哥拉斯的做法也就不能成⽴,请你解释⼀下。

亚⾥⼠多德:现在我们说第⼆点了,第⼆点也是对第⼀点的解释。

记者:好啊。

亚⾥⼠多德:第⼆点要解释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认为的万物,已经不仅是在世界上实际存在的具体事物如动物、植物等等了。

记者;难道万物还包括别的什么东西?亚⾥⼠多德:是的,除了这些实际事物之外,还有⼀些也是存在的东西,如正义、理性、灵魂、机会等等。

记者:你是在毕达哥拉斯那⾥,万物除了包括如动物、植物、⼈这类看得见、摸得着这类有形物体,还包括如正义、理性、灵魂、机会等等这类抽象的东西。

亚⾥⼠多德:是的。

⼀旦如此理解万物,⽤⽔、⼟、⽕就不能解释正义、理性、灵魂等等东西的;⽽只有⽤数,才既能解释像动植物这类具体的事物,⼜能解释像正义、理性等抽象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的本源原因论

亚里士多德的本源原因论

亚里士多德的本源原因论
亚里士多德的本源原因论分为四个部分。

1、本原:原因论。

亚里士多德把世界的本原看成一切事物的载体,并且认为,一切事物的生成和存在都有原因,包括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四因说”。

2、运动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由潜能变为现实”就是运动的本质。

运动的条件是时间和地点:没有时间我们就无法观察事物的运动,没有地点运动就没有基础。

3、存在:实体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是唯一的实体,“实体,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


4、灵魂学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既不是的米克利特说的“原子”,也不是柏拉图说的“理念”,更不是毕达哥拉斯说的“数”。

灵魂是真实的实体,是事物内在的形式和本质。

灵魂是有等级的,最低级的是植物灵魂,中间的是动物灵魂,最高级的是人类灵魂或理智。

理智就是灵魂用来思维和判断事物的根据。

本原

本原

本原:哲学上指万物的最初根源或构成世界的最根本实体。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希腊文为arche或拉丁文principium的意译,原义是开始,又译为始基。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存在物都由本原构成,一切存在物最初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为它。

古希腊米利都学派首先提出和探讨了世界本原这个重要的哲学问题,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限”,阿那克西米尼认为是“气”,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开创了哲学本体论的研究。

后来希腊哲学家围绕这一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哲学家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物质性的元素,如水、火、气,以及原子,另一部分哲学家认为本原是抽象的原则,如毕达哥拉学派认为是数,爱利亚学派认为是存在等。

本原一词为以后西方哲学家所沿用,和哲学基本问题相联系。

主张世界只有一种本原的称为一元论,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的,即是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本原是精神的,即是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种互不依赖、彼此独立的本原的称为二元论。

恩培多克勒他首次把二分法引入了本原理论,既运动的本原不是一个,而是彼此相对的两个。

留基波和德谟克里认为,充实和空虚,既存在和非存在才是事物的本原。

差别也是事物的本原,既形状,次序和位置。

逻各斯:欧洲古代和中世纪常用的哲学概念。

一般指世界的可理解的规律﹐因而也有语言或“理性”的意义。

希腊文这个词本来有多方面的含义﹐如语言﹑说明﹑比例﹑尺度等。

赫拉克利特最早将这个概念引入哲学﹐在他的著作残篇中﹐这个词也具有上述多种含义﹐但他主要是用来说明万物的生灭变化具有一定的尺度﹐虽然它变幻无常﹐但人们能够把握它。

在这个意义上﹐逻各斯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

亚里士多德用这个词表示事物的定义或公式﹐具有事物本质的意思。

道,即古希腊语中“逻各斯”(logos )。

什么是逻各斯?逻各斯似是“言”(Word),但也似是“非言”,即“无言之言”和“不可言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如是说。

论述亚里士多德本体论的发展过程

论述亚里士多德本体论的发展过程

论述亚里士多德本体论的发展过程
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家中最为著名的一位,他对哲学、逻辑、
伦理学、物理学和政治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体论是亚里士
多德哲学思想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的是存在的本质和本体
的本质。

在亚里士多德本体论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定义本体的概念。

在这个阶段,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本
体论的基本概念,即存在的种类。

他认为所有存在都可以归为物质和
形式两类。

物质是所有物质体现象的本体,而形式则是性质、状态和
关系等组成的本体。

第二阶段是探索本体的属性。

在这个阶段,亚里士多德进一步研
究了本体的属性。

他认为本体有三个主要属性:存在、本质和数量。

本质是本体的内在属性,是物体最根本的特征。

数量则是本体的可数
和不可数属性。

第三阶段是分析实际存在的本质。

在这个阶段,亚里士多德着重
研究实际存在的本质。

他认为实际存在的本质是由物质和形式两个部
分组成的。

在这个阶段,他发展了“形而上学”学派。

第四阶段是扩展本体论的应用。

在这个阶段,亚里士多德将本体
论的观点应用到伦理学和政治学等领域。

他主张人类可以通过追求人
类本质的完美来达到幸福,这一观点成为了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重
要组成部分。

总体来看,亚里士多德本体论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从
定义本体概念到扩展到伦理学和政治学等方面。

他对本体论的贡献极大,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世界本原的哲学观点

关于世界本原的哲学观点

关于世界本原的哲学观点
对于世界有许多不同的哲学观点,尤其是关于世界本原的问题,不同的哲学家也有不同的观点。

其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理性精神”,他们的观点是人类的理性和宇宙的本原有一种深刻的关系,理性精神在宇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宇宙的运行则是它的表现形式;苏格拉底的观点认为,宇宙的本原是一种本体主义,即宇宙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共同的物理法则;福柯认为,宇宙的根本本原需要我们去了解,它是一个不断问答的过程,未来它会变得更复杂。

更多的哲学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把理性作为宇宙的基础,认为认知才能作为宇宙本原,它是有开端也有终结的,理性思维是宇宙型性质的本质。

总而言之,宇宙的本原仍然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话题,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都把理性作为宇宙的基础和根源,并认为宇宙运行是理性精神的表现形式。

他们认为,宇宙的运行受到人类的理性思想的影响,它的本质就是一种深刻的理性思考。

因此,理性就被认为是宇宙本质的核心因素,而宇宙的变化便是这种理性思维所产生的结果。

世界的本原哲学观点

世界的本原哲学观点

世界的本原哲学观点经过几个世纪的哲学思考,不同的哲学家提出了他们对“世界的本原”的不同看法。

根据他们的观点,“世界本原”可以被定义为世界的本质或基础,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客观存在,它具有普遍性、绝对性和恒久性,这些特性使它成为一个非常深远的存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绝对知识,他提出了“种子论”,认为每个东西都有可以追溯到其本质的种子,而这些种子都是可以被知识和真理所知晓的。

因此,他认为世界的基础是一种绝对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可以用来推断出所有客观事物的内涵。

17世纪的哲学大师尼采也曾经提出了自己关于“世界本原”的观点。

他认为,它是欲望,这种欲望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欲望,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欲望,尼采称之为“超越欲望”,即一种可以超越物质的意识。

这种欲望可以指导人们实现他们最深刻的理想,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

自然哲学家伽利略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空间和时间的结合体。

他认为,空间和时间是密不可分的,这是一个不可能分开的统一体,它可以把客观实体和时间结合起来,为人们提供客观存在的本质和整体结构。

20世纪的美国哲学家鲁迪亚德杰弗逊认为,实际上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普遍性、多样性和多变性的综合体,他提出的“实在论”认为,客观实体的基础是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是由它们的有机关系构成的,所以实体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世界本原的根本内涵。

哈耶克和谢尔曼也给我们提出了关于世界本原的观点,他们认为本原不是一种客观实体,而是一种抽象性的概念,它代表着客观实体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综合体。

由此可见,“世界本原”是一个非常深远的概念,不同的哲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他们自己的观点。

有些哲学家认为它是一种绝对的知识,有些认为它是一种欲望,有些认为它是空间和时间的结合体,有些认为它是一种普遍性和多变性的综合体,而另一些则认为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无论怎样,哲学家们都认为它是一个基本的客观存在,它包含着人们对事物本质的基础认识。

西方哲学史·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三)

西方哲学史·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三)

西方哲学史·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三)二、本原-原因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是以自然哲学为基础,从对本原和原因的讨论开始的。

这方面的思想主要集中在《物理学》中,《形而上学》也有所论及。

既然我们的事业是为了获知,而获知就是要认识事物的是什么和为什么,所以首要的工作就是确定本原和原因的问题,即事物的本原和原因是什么以及有那些。

本原和原因所谓本原,指事物“存在、生成和认识由之开始之点”。

[7]由于事物的生成不能无中生有,因而总有某物作为基础存在着,从它生出生成之物,所以这个基础应是本原,亚里士多德亦称之为“载体”。

载体只是生成的基础,不是生成的东西。

生成物之所以为生成物,它之所以是此物而不是彼物,关键在其形式。

可见,形式亦应是本原。

“因此很明显,如果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原因和本原,并且每一自然物从一开始就不是由于偶然而是由于本性自身而存在和生成的,那么,万事万物就都是由于载体和形式而生成的。

”[8]如此说来,事物的本原应是两个,一为载体,一为形式。

但是,形式有一个具有和短缺的对立问题,短缺就是不具有形式或具有另一种形式。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本原也可以说是三个,即载体、形式和短缺。

原因比本原复杂得多。

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原因”,意指一切事物存在和生成的全部根据和条件,他详细区分了各种不同的原因。

概括地讲,从纵的方面看,原因可分为本因、偶因和自发因三类;从横的方面看,可分为先因和后因、普遍因和特殊因、固有因和偶有因、实现因和潜能因、远因和近因五种。

他还把特殊因和偶然因取出来,加上它们的属,组合成六种用法,用以说明原因的复杂多样性:特殊因、特殊因的属、偶然因、偶然因的属、特殊因加偶然因、特殊因的属加偶然因的属。

这六种用法都或者是潜能的或者是实现的,因此可以进一步分为十二种。

在亚里士多德的原因论系统中,他论述最多也是最重要的是四因说和潜能与实现说。

四因说亚里士多德概括总结了以往哲学家们关于原因的思想,认为任何事物的生成和存在都有四种缺一不可的根本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所为因。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本原观点及方法论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本原观点及方法论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本原观点及方法论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哲
学的发展。

他的世界本原观点和方法论对于理解事物的本质和探索真
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本原和本性。

他的世界本原观
点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来自于某种本原,并且都是由简单、无
分割的物质构成的。

他用术语“物质”来描述这种本原,他认为物质
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和根源。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物质具有丰富多样的
形式和特征,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物体和现象。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方法论中强调了经验主义和逻辑推理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观察和实践,人们可以获得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他提出
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概念,认为人们通过感官来感知外
部世界,通过理性思维来分析和推理事物的本质和原理。

在他的观点中,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事物之间的
关系和规律。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本原观点和方法论对于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的“物质”概念为后来的自然哲学家和科学家
提供了研究事物本质的重要思想基础。

他的经验主义和逻辑推理方法
为后来的科学方法论奠定了基础,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指导原则。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世界本原观点和方法论为我们理解事物本质
和探索真理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他的思想,我们
可以更好地把握哲学和科学研究的本质,为人类的认识和进步做出贡献。

亚里士多德的形式本体论和纯质料

亚里士多德的形式本体论和纯质料

亚里士多德的形式本体论和纯质料一、形式本体论的概念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他对形式本体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阐述。

形式本体论是指存在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特质,是使事物成为事物的因素。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形式是指事物内在的属性和特性,是确定事物的身份和本质的要素。

而本体则是指事物的实体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物质或实体。

在形式本体论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纯质料的概念,即事物的物质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纯质料是指物质和形式的结合体,形式赋予物质特定的属性和特质,使其成为具有形式的实体。

这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是事物存在和运作的基础,也是形式本体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二、形式的作用和意义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中,形式是赋予事物独特性和特质的因素,是使事物成为所是的本质。

形式决定了事物的属性和特性,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和根源。

通过形式,事物获得了自身的身份和实体,成为了独立存在的个体,而非一团无形的物质。

在生活和自然界中,形式的作用和意义也是无处不在。

在人类社会中,法律制度和社会规范赋予了社会成员特定的身份和地位,使其成为独立的个体。

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态和特质同样是由其形式所决定的,不同的形式赋予了不同的生物不同的特征和功能。

三、纯质料的观点和理解纯质料是亚里士多德形式本体论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强调了形式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关系。

在纯质料的观点下,形式赋予了物质特定的属性和特质,使其成为具有自身实体的事物。

换言之,纯质料的存在是建立在形式和物质这种对立统一的基础上的。

从个人的观点来看,纯质料的概念提醒我们,物质的存在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存在,而是物质和形式相结合的结果。

在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看到其表面的物质形态,还需要关注其内在的形式和特性,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意义。

四、结论形式本体论和纯质料的概念对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和特质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在认识和研究事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其内在的形式和特性,以深入理解事物的存在和实质。

亚里士多德的本源原因论

亚里士多德的本源原因论

亚里士多德的本源原因论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古希腊哲学家和科学家,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也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许多关于自然、伦理、政治和形而上学的观点。

其中,他的本源原因论(Theory of Four Causes)是他的形而上学理论的核心之一亚里士多德的本源原因论认为,每个事物都有四种本源原因(causes),这四种原因共同构成了一个事物的存在和特征。

这四种原因分别是材料原因(material cause)、形式原因(formal cause)、效果原因(efficient cause)和目的原因(final cause)。

下面我们将逐一解释这四种原因。

首先是材料原因。

材料原因指的是构成一个事物或物体的物质成分。

例如,花瓶由陶土制成,陶土是构成花瓶的材料原因。

材料原因决定了事物的物质属性和特征。

接下来是形式原因。

形式原因指的是事物的形状、结构和组织方式。

以同样的陶土为例,陶工将它塑造成花瓶的形状,这个形状就是花瓶的形式原因。

形式原因决定了事物的内在结构和功能。

第三是效果原因。

效果原因指的是导致一个事物产生或发生的原因。

以花开为例,阳光、水分和养分是花开的效果原因,它们促使花朵从花苞中绽放。

效果原因决定了事物的变化和运动。

最后是目的原因。

目的原因是一个事物存在或发生的目的或目标。

以人类为例,目的原因可以是幸福、实现自我价值或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

目的原因是人类行动和决策的动力,决定了事物的意义和价值。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四种本源原因共同构成了一个事物的存在和特征。

他认为,如果我们想要全面地理解一个事物,就需要综合考虑这四种原因。

例如,对于一朵花,我们需要了解它由什么材料构成、具有什么样的形状、是由什么原因开放的以及它的存在和开放有什么意义。

亚里士多德的本源原因论强调事物的全面性和复杂性,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和人类行为。

它也对后来的哲学和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亚里士多德诗本原理论臆说

亚里士多德诗本原理论臆说

亚里士多德诗本原理论臆说王毓红【摘要】亚里士多德把作为创制物的诗的本原归之于摹仿者诗人,但是,从他把世界万物的第一原因(主动理性)作为诗本原的终极原因,以及他在语言的视域思考诗的存在来看,亚里士多德诗本原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的理论.【期刊名称】《江淮论坛》【年(卷),期】2005(000)001【总页数】6页(P128-133)【关键词】形而上;本原;第一原因(主动的理性)【作者】王毓红【作者单位】宁夏大学,银川,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社会科学亚里士多德诗本原理论臆说王毓红(宁夏大学,银川 750021) 摘要:亚里士多德把作为创制物的诗的本原归之于摹仿者诗人,但是,从他把世界万物的第一原因(主动理性)作为诗本原的终极原因,以及他在语言的视域思考诗的存在来看,亚里士多德诗本原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的理论。

关键词:形而上;本原;第一原因(主动的理性)中图分类号: 1106.2; B502.233 文献标识码:A关于诗的本原,亚里士多德是这样说的:“诗的本原一般归于两个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人类在最初时期就有摹仿的本能,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他是最善于摹仿的生灵。

正是通过摹仿,他们获得了最初的知识。

同样,在人的天性中,人有对摹仿的作品感到快感的本能。

.摹仿出于我们的天性,而音调感和节奏感(至于韵文则显然是节奏的段落),也是出于我们的天性。

起初那些天生最富于这种资质的人,使它一步步发展,后来就由临时口占而作出了诗歌咱。

这段话中的“两个原因”究竟具体指述的是什么?国内翻译者和学者们众说纷纭。

有的认为是“摹仿的本能”和“音调感”,“节奏感”②:有些认为是‘摹仿的本能”和对“摹仿的作品感到的快感”③;有些则将亚里士多德这段话理解为:诗的本原可以说有二个原因:摹仿的本能、对于摹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音调感和节奏感④。

这三种不同的说法相同的地方是:人们都把摹仿的本能作为诗本原的一个原因。

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世界本原问题认知的论析

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世界本原问题认知的论析

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世界本原问题认知的论析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世界本原问题认知的论析古希腊刚产生的哲学主要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被称为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从产生之日起,便出现了在小亚细亚沿海的伊奥尼亚地区的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米利都学派和艾菲索学派和南意大利出现的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埃利亚学派。

其中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泰勒斯、阿纳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爱索菲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毕达哥拉斯,埃利亚学派有克赛诺芬尼和巴曼尼德。

在自然哲学的向前发展中,在希腊北方的阿布德拉出现了原子论学派,这也是古希腊自然科学发展的最高成果,代表人物有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和德谟克利特。

其中德谟克利特是早期自然哲学时期原子论的完成者。

而亚里士多德对前希腊哲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批判和总结,他是雅典哲学发展的集大成者,而自亚里士多德之后古希腊哲学重点转向伦理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各种道德哲学流派,现只就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笔者进行论析。

1、泰勒斯(约前624—547)是古希腊的第一个哲学家。

他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水是万物统一的基础和原因,万物从水产生又还原为水。

世界万物形形色色、千变万化,唯有水是不生不灭的。

这一命题的鲜明特点就在于否定用超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坚持从自然本身去说明自然,用物质性的水来表达万物统一的根源(p31《欧洲哲学通史》南开大学出版社),但这种观点还是原始的朴素的。

泰【1】勒斯在寻找万物本原的时候,把本原归结为某种特殊的具有一定感性形态的东西,而且他关于“水是世界的本原”的命题还只是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理解还不是自觉的、明确的.2、阿那克西曼德(约前611—546年)是泰勒斯的学生,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限者”亚里士多德在其《物理学》中介绍过阿纳克西曼德的这个主张:“无限者没有本原,因为说无限者有本原,就等于说它有限,无限者没有本原,它本身就是别的东西的本原,【2】(P17《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版),阿纳克西曼德的“无限者”既不是精神性的东西,也不是某种具体物质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料
缺乏 现实
形式与质料
二本质 潜在 动力因 形式因 目的因 质料因
四因说
形式与质料
Thank You
西哲史第一制作小组
四因说 两本质
本原 论
形式
运动变化
决定运动的事物所 处的状态
质料
应该有尚未有 的形式 缺乏
运动的载体
已完成的状态 保持不变的 决定运动所朝向的 状态 运动载体

不变的载体 =X 形式:热 :热
潜在性(缺乏):应该有但尚未形成的形式 潜在的 现实化 运动
目的因
• 质料因:是所从出的东西,即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存留于 其中的东西 水、气、火、四根、种子 • 形式因:内在的形式(本质);外在的形式(形状)
柏拉图在毕达哥拉斯之后主张用形式因 统摄质料因
• 动力因:动变的本原
爱与恨心灵是安排一切的原则 • 目的因: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生成都有一定的目的
小结
形式 三本原 事物运 动中形 式与质 料的关 系
现实性:事物已有的形式
• 缺乏决定运动的朝向,并且是朝着方向的 潜能
• 潜在的现实化是暂时的(运动的连续性) • 潜在的现实化是相对的 • 潜在相当于不变的质料
四因说
事物为什么会在运动中继续存在?
事物为什么会以某一种特定的形 式存在? 事物为什么会开始运动?
质料因
形式因 动力因
事物为什么要停止?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
本原论
CONTENTS
本原说提出的背景 本原论 小结
物理学研究的 对象是什么? 数
理念 型相
运动着的 事物之中的 形式和形态 即自然
自然是自身具有运动来源的事物的形态或 形式,这些形态或形式只有在思想中才能 与事物相分离。
世界的本原基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世界的本原究竟是什么呢?
三本原 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