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引起的肾毒性:肾移植术后的早期预防和治疗
移植肾失功分期诊断和治疗(II):移植后早期失功
严 重 程度 而分 级 。
I 管 间质排 斥 .小 按 小管 间质 肾炎 的严重程 度 , 胞排 斥反 应 细
常或 降低 , 行肾活 检或经 验 性地 给 予激 素冲 击 则 治疗 , 同时调整 C A的剂量 直至 在 正 常治疗 范 围 s 内。 肾活检 前应进 行 肾脏超 声检 查 以排 除尿 漏或
梗 阻的可 能 。 急性 同种 移植 肾排斥 反 应
一
( )病 理 三
移 植 肾体 积 显著增 大 , 表面 光滑 , 颜色 苍 白, 可 见 典型 的大 白 肾。1 % 急性排 斥移 植 肾发 生 0的 自发破 裂 。
目前 对 于 同种 移 植 肾排 斥 反应 的组 织 学 诊 断 ,主 要依 据 B n f标准 。该标准 对 于指 导治 疗 af
、
( )定 义 一
急性 同种移 植 肾排斥 反应 定义 为 : 同种 移 植 物功 能 的急性 恶化 , 同时伴 有 移植 物 的特 殊病 理 改变 。 性排 斥的 发生率和 时 间 随免 疫抑 制治 疗 急 的变 化 而 改变 。有数据 显 示 , 目前 1 % 0 急 0  ̄2 % 性排 斥 的发 生 率取 决 于供 肾 的来 源 和 受 体 的 状 况。 发生 过排 斥反应 而功 能又 恢 复的 肾脏 与无 排
病。
( u u t 和小 管 间质 肾炎 (u u o n e - t b l s ii) tb li tr
s i i ln p r t S , 点是小管 间 质大量 单个 t t a e h i i ) 特 核 细胞 浸润 , 同时淋 巴细 胞 侵入 小管上 皮细 胞 并 在 其 内活动 , 即所谓 伸入 运 动 (m e i o e i ) ep rp l s S , 称 之为 小 管 炎 , 床将 这些 患者 的排斥 反应 称 为 临 急 性小 管 间质 排斥 ,既往被 称为 I 急性 排斥 ; 型 另 有 部 分 患 者 急 性细 胞 排 斥 反应 主 要 表 现 为血 管 内膜 炎 、外膜 炎或透 壁性 动脉 炎 , 点 是小球 特 和 血管 内、外膜 或 全层 单个 核细 胞浸 润 ,既往 被 称为 I I型急 性排 斥 。 体 液 免 疫 介 导 的急 性排 斥反 应 主 要 表 现 为
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方案合理选择与讨论
上海市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
应用CsA还是FK506?
两种中任何一种都是目前移植免疫抑制剂的主力
虽然两者之间有许多明显的不同,但实际上都是非常类 似的强效免疫抑制剂。活性作用都是阻断细胞质磷酸 脂酶的钙调神经素,从而阻断了关键细胞因子基因, 特别是IL-2活性因子穿透细胞核膜的过程。
两种药物的肾毒性均已证实,在病理上无法区分。转移 生长因子(TGF-β)在急、慢性肾毒性和恶性肿瘤的 自然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抑制剂
上海市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
病例简介
黑人妇女: 48岁,
原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15年、口服了大量类固醇和 硫唑嘌呤,血透治疗6年。 肥胖(肥胖指数33kg/M2)、有高血压家族史和个人 史以及II型糖尿病家族史,无潜在性活体供肾者。 每月检测PRA一次:DTT吸收前50%~80%、吸收后 20%~40%。 因内瘘处经常出现血栓并发症而11次住院治疗。
上海市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
使用何种辅助免疫抑制剂?
雷帕霉素 (Sirolimus)在1999年后期应用于临床 生化特性与FK506十分相似,结合同一种受体,但作用
方式独特。它以蛋白质为作用靶点,即雷帕霉素靶受 体(TOR),在细胞周期发挥关键作用,但不抑制钙调 神经素。 目前还不清楚雷帕霉素在什么时间、什么范围内取代 MMF。雷帕霉素和MMF都可以与CsA和皮质类固醇合 用。注册后研究显示:MMF、FK506和强的松可构成 一个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
上海市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
使用何种辅助免疫抑制剂?
最初人们认为雷帕霉素和FK506不能同时使用,因为它 们结合同一受体 (FK相关蛋白)。但此后的初步研究提 示两者联合应用也是可行而有效的。因为即使两者联 合应用,其受体也不会饱和。
肾移植术后如何预防排异反应
肾移植术后如何预防排异反应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然而,术后的排异反应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关键因素。
因此,肾移植术后预防排异反应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排异反应。
排异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移植肾产生的免疫应答,简单来说,就是身体把移植进来的肾当成“外来异物”进行攻击。
排异反应分为超急性排异反应、急性排异反应和慢性排异反应。
超急性排异反应一般发生在移植肾血液循环恢复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主要是由于受者体内预先存在针对供者抗原的抗体。
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往往会导致移植肾迅速失去功能。
急性排异反应多发生在术后1 周至3 个月内,是最常见的排异反应类型。
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尿量减少、移植肾区胀痛、血肌酐升高等症状。
慢性排异反应则发生在术后数月至数年,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主要表现为肾功能逐渐减退。
那么,肾移植术后如何预防排异反应呢?药物治疗是预防排异反应的核心措施。
免疫抑制剂是必不可少的。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抗代谢类药物(如吗替麦考酚酯、硫唑嘌呤)等。
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用这些药物,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
因为药物浓度的不稳定可能会增加排异反应的风险或导致药物副作用的加重。
同时,要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以便医生根据药物浓度调整用药剂量。
除了药物治疗,定期复查也是预防排异反应的重要环节。
患者在术后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移植肾超声等。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如排异反应的早期迹象、药物副作用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般来说,术后 3 个月内需要每周复查一次,3 个月至6 个月每 2 周复查一次,6 个月至 1 年每月复查一次,1 年后根据情况每 1 3 个月复查一次。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也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改善肾移植患者长期生存的免疫抑制方案
改善肾移植患者长期生存的免疫抑制方案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仍然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主要挑战。
为了提高肾移植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优化免疫抑制方案至关重要。
免疫抑制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是免疫抑制方案的核心。
目前,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包括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和环孢素)、抗代谢药物(如霉酚酸酯和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以及一些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如贝拉西普)。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来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从而减少对移植肾的排斥反应。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是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的基石。
他克莫司和环孢素在预防急性排斥反应方面都有显著效果,但它们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例如,他克莫司可能导致血糖升高、神经毒性和肾功能损害,而环孢素则可能引起高血压、高血脂和牙龈增生等。
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血药浓度,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剂量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抗代谢药物如霉酚酸酯,通过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它与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联合使用,可以增强免疫抑制效果,并减少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的剂量,从而降低其副作用。
硫唑嘌呤也是一种常用的抗代谢药物,但由于其副作用相对较多,如骨髓抑制等,目前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减少。
糖皮质激素在肾移植后的早期阶段通常被广泛使用,以迅速抑制免疫系统的急性反应。
然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糖尿病、感染风险增加等问题。
因此,在病情稳定后,医生会尝试逐渐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实现停药。
近年来,新型免疫抑制剂贝拉西普的出现为肾移植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
贝拉西普通过阻断共刺激信号通路来抑制免疫反应,与传统免疫抑制剂相比,可能具有更好的长期安全性和耐受性。
除了药物的选择,免疫抑制方案的个体化制定也是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
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移植前的免疫状态、合并症等因素都会影响免疫抑制方案的选择和调整。
肾移植后他克莫司与五酯胶囊合用致高血钾症1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第 15 卷 第 44 期 2011–10–29 出版October 29, 2011 Vol.15, No.44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肾移植后他克莫司与五酯胶囊合用致高血钾症1例陈统清1,林敏娃1,卢结文2Hyperkalemia induced by tacrolimus combined with Wuzhi-capsule following renal transplantation: One case reportChen Tong-qing1, Lin Min-wa1, Lu Jie-wen2AbstractBACKGROUND: Due to the hepatotoxicity induced by immunosuppressant, renal transplantation patients have high incidence of hepatic dysfunction. When they clinically have hepatic dysfunction, they are in need for hepatic protection treatment. However, the concentration of immunosuppressant must be monitored when hepatinica is added.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acrolimus and Wuzhi-capsule on tacrolimus concentration and blood biochemical changes in cases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the tacrolimus concentration, renal function and blood biochemical changes when one case renal transplantation patient took or stopped taking Wuzhi-capsule who regarded tacrolimus as the immunosuppressant. The patient performed hemodialysis due to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and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in June 1998, and received renal transplantation at August 2008. Tacrolimus + mycophenolate + prednisone were adopted after transplantation. Hepatic function became abnormal at 4 months after transplantation, and bifendate was added, which was substitute by Wuzhi-capsule at July 25, 2010. The medication was stopped on July 29, 2010. RESULTS AND CONCLUSION: If the renal transplantation recipients took tacrolimus, their blood tacrolimus concentration uplifted from 5.3 ng/L to 24.7 ng/L and they were diagnosed with hyperkalemia; if not, their blood tacrolimus concentration reduced from 24.7 ng/L to 6.1 ng/L and their potassium dropped from 6.4 mmol/L to 4.6 mmol/L. Stable renal transplantation recipients must have their tacrolimus blood concentration,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as well as electrolytes monitored after adding Wuzhi-capsule; moreover, they should adjust the tacrolimus dosage timely so as to protect renal graft function. Chen TQ, Lin MW, Lu JW. Hyperkalemia induced by tacrolimus combined with Wuzhi-capsule following renal transplantation: One case report.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yu Linchuang Kangfu. 2011;15(44): 8341-8343. [ ]1Department of Kidney Medicine, 2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Foshan 528000,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Chen Tong-qing, Chief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Kidney Medicine,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Foshan 528000,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ctqing@ Received: 2011-04-15 Accepted: 2011-06-15摘要背景:肾移植患者由于免疫抑制剂的药物肝毒性,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对临床出现肝功能异常者,需护肝治疗。
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调整
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调整引言肾移植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方式。
肾移植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以防止机体免疫系统对移植肾产生排斥反应。
然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也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免疫缺陷和器官损伤。
为了平衡移植肾的存活和患者的健康,免疫抑制剂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调整策略及其相关问题。
免疫抑制剂的基本原理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主要是由患者免疫系统对移植肾产生的免疫应答导致的。
免疫抑制剂作为一种药物,通过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来减少移植肾的排斥反应。
免疫抑制剂可以分为三类:激素类、细胞毒性药物和免疫调节药物。
激素类免疫抑制剂主要包括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和甲泼尼龙;细胞毒性药物包括环孢素、他克莫司和MMF等;免疫调节药物包括爱生坦和基因重组抗体等。
不同的免疫抑制剂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
免疫抑制剂的调整策略个体化治疗肾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剂调整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患者的性别、年龄、肾功能、移植肾的状态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免疫抑制剂的剂量和种类的选择。
因此,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各项指标,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先进的监测方法免疫抑制剂的调整需要依靠先进的监测方法。
传统的监测方法包括血药浓度检测、移植肾活检等。
然而,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血药浓度检测不能反映药物在组织中的浓度,活检可能造成一定的损伤。
近年来,一些新的监测方法如基因分型、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更好地评估免疫抑制剂的效果和副作用,从而指导免疫抑制剂的调整。
注意副作用和并发症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增加患者发生感染、恶性肿瘤等副作用和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在免疫抑制剂的调整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一旦出现异常,需要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和种类,以保证移植肾的存活和患者的健康。
平衡排斥和副作用免疫抑制剂的调整需要平衡移植肾的排斥和患者的副作用。
FK506与环孢素在非肾移植中肾毒性的分析及防治
来 自 B se t 学 医 学 部 普 外 移 植 中 心 的 E — akn 大 MI
R L 等 报 道 :1例 肾移 植 术 后 患 者 应 用 F 0 OG U 7 K56治 疗 ,
碍 , 现 重度 肾功 能 障碍 的 中位 时 间 为 7 出 2个 月 , l 例 患 者 这 4 中 9 肾 活 检 显 示 有 出 现 了 C 引 起 的 肾损 害 ( 例 NI 8例 服 用
C A, 例 服 用 F 5 6 。关 于 肝 移植 术 后 C A 和 F 5 6引 起 s 1 K O) s K 0
F 0 K5 6与环 孢 素在 非肾移 植 中 肾毒性 的 分析 及防 治
邱 敏 综 述 , 潞 林 审校 马
10 9 ) 0 1 1 ( 京 大学 第 三 附 属 医 院 泌 尿外 科 , 京 北 北
摘要 : 目前 器 官 移 植 技 术 已较 为成 熟 , 在术 后常 用 F O K56或 环 孢 素 等 免 疫 抑 制 剂 来 抑 制 排 斥 反 应 , 使 用 这 类 药 物 常 会 发 生 肾 而 损 害 。作 者 结 合 文献 对 F 0 K56和 环 孢 素 在非 肾移 植 中 肾毒 性 的 发 生 率 、 生 机 制 及 病 理 改 变 、 发 。 害 的 预 防 和治 疗 作 一 综 述 。 肾损 关 键 词 : K 0 ; 孢 素 ; 肾移 植 ; F 56环 非 肾毒 性
第 1 卷第 6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期
2 010年 11 月
现 代 泌 尿 外 科 杂 志
肾移植后贫血定义分类、病因、治疗措施及疾病预后
肾移植后贫血定义分类、病因、治疗措施及疾病预后随肾移植技术的日臻成熟,肾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最理想的替代治疗方法。
肾移植后贫血是肾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与肾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和生存质量有重要影响。
定义和分类肾移植后贫血定义为Hb男性V130g∕1,女性V120g∕1o按WH0/AST标准,文献报道欧美PTA发生率为30%〜40%,依据发生时间分为移植后早期贫血和移植后晚期贫血。
病因PTA产生原因涉及诸多方面,如造血原料缺乏、细菌病毒的感染、免疫抑制药物的不良反应、术前机体的贫血状态和一些特殊因素等。
造血原料缺乏铁、叶酸、维生素B12的缺乏会影响红细胞的生长发育。
器官移植受者术前常因胃肠道功能淤血及菌群失调引起铁、叶酸及维生素B12的吸收障碍,患者术后如果胃肠功能恢复迟缓,造血原料未得到有效的补充,将会引起贫血,影响术后恢复。
肾移植术后早期贫血可能是由于移植前铁库耗尽所致,此外,随着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缓慢增加,铁的利用率增加,可能导致贫血。
对移植受者可以术前补充铁剂、叶酸及维生素B12,提高患者血红蛋白水平。
细菌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BK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细小病毒B19、疱疹病毒、结核杆菌、葡萄球菌与PTA风险增高有关。
微小病毒B19(PVB19)是肾移植术后纯红性贫血(PRCA)的主要原因。
PVB19通过黏附骨髓红系祖细胞表面的P抗原侵人细胞,于细胞内大量复制,导致细胞溶解,破坏骨髓红系增生能力。
肾移植术后患者长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抵抗力低,长时间的病毒感染严重抑制了骨髓红系印增生,导致PRCA发生。
免疫抑制剂所致不良反应肾移植后使用的很多免疫抑制剂都可能导致骨髓抑制,如硫噗喋吟、吗替麦考酚酯以及西罗莫等。
吗替麦考酚酯是次黄喋吟核昔-5.单磷酸脱氢酶的抑制剂,通过抑制喋吟合成诱发贫血。
理论上MMF不会影响红细胞生成,但在临床中却发现其对几乎所有的骨髓细胞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雷帕霉素抑制剂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也会导致骨髓抑制和贫血,在治疗早期更加明显,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轻。
基于基因检测和血药浓度监测技术优化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个体化给药方案
基于基因检测和血药浓度监测技术优化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个
体化给药方案
宗慧颖;张云迪;李越;李妍
【期刊名称】《药学研究》
【年(卷),期】2024(43)2
【摘要】他克莫司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钙调神经磷酸酶类抑制剂,被作为肝移植术后预防和治疗急性排斥反应的一线药物。
然而,在临床应用中,他克莫司表现出治疗窗口窄、药动学个体差异大等特点,移植后早期低浓度的他克莫司可能会诱发排斥
反应;而高浓度的他克莫司可能会导致肾毒性和/或神经毒性,因此对于他克莫司药动学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
方以及PubMed数据库,综述了临床上对患者实行基因检测和血药浓度监测的必要性,得出根据基因多态性进行给药以及寻找替代药时曲线下面积的最佳采样点策略
可能将有助于临床医生对他克莫司的最佳起始剂量进行预测,进而帮助调整维持方案,且有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页数】6页(P194-199)
【作者】宗慧颖;张云迪;李越;李妍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7
【相关文献】
1.酶联免疫法监测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
2.CYP3A5基因多态性对胆道闭锁儿童活体肝移植患者他克莫司个体化给药的影响
3.肝移植中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与多药耐药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4.微粒子酶免疫法监测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治疗肾移植受者的疗效比较
术后随访5年,比较上述各项指标显示,FK506 组药物转换率低于CsA组(11。6%粥23.9%,尸< 0.05),糖尿病发生率(35.8%粥19.4%,P<0.05)、神
经精神症状发生率(15%VS 4.5%,P<O.05)显著高于 CsA组,多毛症比率低于CsA组(3.3%嬲11.9%,P<
treatment out目前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CNI)[环孢素A (CsA)和他克莫司(FK506)]仍然是绝大多数免疫 抑制方案的基础。5年内相较于CsA,肾移植术后 应用FK506不能提高人/肾存活率,但可提高肾小 球滤过率(GFR),还能降低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频率和反应强度…。而在药物毒副作用方面,两者 各有侧重心‘5j。临床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 用药,在疗效不佳或不良反应严重时可相互转换使 用,以达到最佳疗效。目前国内外关于两者5年以 上中远期疗效差异长期观察的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较 少。我们进行了前瞻性的实验设计及资料收集,分 析了187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对肾移植术后 运用不同CNI的5年疗效与各项并发症,进行了观
研究方法
病例分组按免疫抑制方案分为两组,CsA组
(67例)和FK506组(120例)。比较两组受者术
前临床基线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 (BMI)、血清肌酐、透析时间、供肾类型(尸体/活 体)、人类白细胞抗原1(HLA)配合程度(1~3点错 配/大于3点错配)、移植术前有无丙肝感染病史、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Y)异常比例、高血压病 史、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 蛋白(LDL)/蔼1密度脂蛋白(HDL)均无显著性差
0.05),高血压发病率低于CsA组(72.6%傩87.3%, P<O.05),舒张压显著低于CsA组(80.3±13.5
肾移植后抗排异治疗的副作用
肾移植后抗排异治疗的副作用肾移植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手段。
尽管肾移植是一项高效的治疗方法,但在接受肾移植后,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预防排异反应。
然而,这些免疫抑制剂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和风险。
本文将探讨肾移植后抗排异治疗的一些常见副作用,并提供可能的处理方式。
一、涉及药物及其副作用1. 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是肾移植后抗排异治疗中最重要的药物之一。
这些药物主要包括:环孢素A、他克莫司和皮质类固醇等。
它们通过抑制免疫系统来阻止人体对新器官进行攻击,从而减少排异反应。
然而,这些药物也具有一系列的副作用。
其中包括恶心、呕吐、高血压、增加感染风险以及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此外,长期服药还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糖尿病等慢性并发症的发展。
2. 其他药物除了免疫抑制剂,肾移植后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其他药物来处理特定健康问题。
例如,高血压或高血脂患者需要服用降压药或降脂药。
这些药物也可能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如头晕、便秘、肝功能损害等。
二、应对肾移植后抗排异治疗的副作用1. 遵医嘱准确用药在接受肾移植后,及时规范地按医嘱准确用药是非常重要的。
不能随意增减药量,并且不得停止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关键药物,以防止排异反应发生。
2. 定期监测和调整剂量通常情况下,在接受肾移植后的早期,免疫抑制剂(周期使用皮质类固醇等)会有较高的剂量;然而,在手术愈后恢复期过程中逐渐减少至最低有效剂量。
在此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免疫指标和毒副作用,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3.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减轻肾移植后抗排异治疗的副作用。
合理饮食、适当锻炼、戒烟限酒等措施都有助于提升身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肾移植后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健康,并随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咨询。
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如感染征兆、免疫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等,应尽早就医寻求帮助。
5. 定期复查和监测定期复查是肾移植后抗排异治疗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移植肾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107•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第30卷第2期2021年04月•移植肾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朱莹徐峰梁少姗梁丹丹朱小东杨帆陈劲松曾彩虹摘要目的:分析移植肾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 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 析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移植肾活检首次确诊FSGS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 访资料,将患者分为肾病范围蛋白尿(N P)组和非肾病范围蛋白尿(n N P)组进行比较。
结果:共纳入52例移植 肾FSGS患者(N P组19例,n N P组33例),移植肾活检距肾移植的中位时间为12.4月,中位尿蛋白2.5g/24h,血 清肌酐203.3 (junol/L。
经典型F S G S占69.2%,塌陷型、细胞型、顶部型和门部型各占11.5%、7.7%、7.7%和3.8%。
55. 8%患者硬化袢周围可见足细胞增生,13. 5%伴假性新月体形成。
电镜下56. 3%( 18/32)患者可见足突广泛融合。
与n N P组相比,N P组患者移植肾活检距肾移植的时间更短,活检时水肿及感染的比例更高,肾小管间 质病变和足突融合的程度更重(户均^). 〇5)。
丨1例患者失随访,余41例中位随访16.9月,17例(41.5%)进人终 末期肾病,中位肾脏存活29.3月。
N P组的移植肾存活率明显低于n N P组(P = 0. 040)。
血浆置换和利妥昔单抗 (RTX)治疗组、单用RTX组和其他治疗组尿蛋白缓解率分别为60. 0%、50. 0%和36. 4%。
结论:移植肾FSGS患者主要表现为中等量蛋白尿和移植肾功能不全;肾移植术后早期发病者,蛋白尿更多、足突融合程度更重,预后 更差。
关键词肾移植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足细胞病理预后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allograft outcomes of post-transplant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ZHU Ying,XU Feng,LIANG ShaoshantLIANG Dandan,ZHU Xiaodong,YANG Fan,CHEN Jinsong,ZENG Caihong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of Kidney Diseases .Jinling Hospital,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a n jin g 210016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ZENG Caihong (E-mail:*********************)ABSTRACT Objective : To explor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allograft outcomes of post-transplant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 FSGS). Methodology :Patients with kidney allograft biopsy-proven FSGS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9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 and divided into nephrotic-range proteinuria ( N P) group and non- nephrotic-range proteinuria ( nN P) group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Results : Fifty-two patients were enrolled (19 cases in NP group and 33 cases in nNP group) .Forty-seven (90.4%) were male.The median time from transplantation to allograft biopsy was 12. 4 months.The median serum creatinine and proteinuria were 203. 3 ^umol/L and 2. 5 g/24h.The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NOS) , collapsing, cellular, tip and perihilar variant type of FSGS accounted for 69. 2%, 11. 5%, 7. 7%, 7.1% and 3. 8%,respectively. Podocyte hyperplasia was found in 29 (55. 8%) patients, and pseudocrescents were present in 7(13. 5%) patients.Diffuse foot process effacement (F P E) was observed in 18 of 32 (56. 3%) patients.The NP group wasdiagnosed earlier after transplantation and had higher incidence of edema and infection at biopsy, and more severe degree of tubulointerstitial lesions and FPE than the nNP group (all P<0. 05).Clinical follow-up was available for 41 patients with a median time of 16. 9 months,and 17 (41. 5%) developed allograft failure.Kidney allograft survival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NP group than in the nNP group ( P = 0. 040). Partial or complete remission rates were 60. 0% , 50. 0%and36.4% in plasma exchange and rituximab (PE+RTX) group,RTX group and non-PEyRTX group,respectively. Conclusion:Patients with post-transplant FSGS mainly presented with moderate proteinuria and allograft dysfunction ; those with early DOI:10.3969/j.issn.l006-298X.2021.02.002[基金项目]国家“精准医学研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901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70793)[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硕士研究生(朱莹)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军肾脏病研究所(南 京,210016)[通信作者]曾彩虹(E-mail:*********************)©2021年版权归《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编辑部所有• 108•J Nephrol Dialy Transplant V〇1.30 No.2 Apr.2021onset after transplantation had more proteinuria,more severe foot process effacement and worse allograft survival.Key words kidney transplantation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podocyte pathology prognosis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最佳治疗 选择。
西罗莫司治疗肾移植受者术后蛋白尿的临床经验
基础免疫方案:类固醇/ 西罗莫司/ 霉酚酸酯 ( 4 ),类固醇/ N=2 环 孢素 霉酚酸酯 ( = 8 N 1),类固醇/ 他克莫司/ 霉酚酸酯 ( =5 N 2 )。 ‘ 西罗莫司转换方案:所有应用C I N 类免疫抑制剂者,出现蛋白尿时
采用快速转换法 。具体转换方法 ;口服环孢索A 或他克莫司较原剂量减
蛋 白尿是肾脏病变的指标,并是大多数移植肾功能下降 风险因
素 。移植 肾功能 的丧 失与术后蛋 白尿 的发展有密切 关系口】 。根据报道
热 ,伴有 呼吸 困难 、S O 降低 ,给予 呼吸机 辅助呼吸 。其余给 予抗 细 P:
菌、巨细胞病毒及真菌感染,使用激素以减轻间质性肺水肿,停用免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选择20 年4 09 月至2 1年4 01 月在 我院性 肾移植 术并 长期在我 院随访
油明显升高 ,其中l例 (3 4 3 %)需要服用降血脂药物,如阿伐他丁 等 ,血脂波动于正常值左右。早期服用C I N 类者发生高血脂症有8 例
(8 %) ,转换为 西罗莫司者3 6 1. 6 ~ 月均发现高血脂症 ,均需 服用降血 脂 药。其它如 白细胞减少症 ( 例 ),转氨 酶升高3 ( 各1 例 西罗莫司组 2 ,C I 例 )。对 症治疗 后均治愈 。上述统计 学分析高血 脂症组 例 N 组1
蛋 白尿 后 转换 为 西 罗英 司治疗 。 对这 些 患者 随访 1 进行 回顾 性 分析 ,主 要观 察 移植后 蛋 白尿 的 发生率 ,同 时观 察移植 肾急性排 斥 反应 、 年 感染 、DG 、 药物 不 良反 应 等 。结果 蛋 白尿 1 发生 率 分别 为 3 -% (6 )和 l. ( ) ( 固醇 /NI霉 酚 酸酯和 类 固醇 / 罗 F 年 72 1例 1 % 5例 9 类 C / 西 莫 司 / 酚酸 酯 ) 霉 。转 化后 发 生蛋 白尿 的好 转率 为 5. (/6 。 两组 发生 急性排 斥 反应 、 感染 、DG 6 % 91 ) 2 F无 统计 学意 义 ,西 罗莫 司组 高血脂
他克莫司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致肾移植受者高钾血症10例临床分析
第8卷 第1期2017年1月Vol. 8 No. 1Jan. 2017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 【摘要】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用药导致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过高引起高钾血症的处理方法。
方法 对肾移植术后服用抗真菌药物致FK506血药浓度过高而引起的高钾血症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
结果 10例患者术后1~2个月内出现肺部感染或肺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等,对症选用相应剂量的复方磺胺甲唑、米卡芬净、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莫西沙星等药物进行抗真菌感染治疗。
经过降钾治疗及停用抗真菌药物、调整FK506剂量(部分病例更换为环孢素)后,10例患者血钾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同时FK506血药浓度也在正常范围,之后未采取任何降血钾措施,未再发生高血钾现象。
结论 肾移植术后用药易导致FK506血药浓度过高,引起高钾血症,治疗上应采用降钾、停用相关药物、调整免疫抑制剂,避免产生有害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他克莫司;相互作用;高钾血症;术后,肾移植;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617,R61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445(2017)01-0008-04他克莫司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致肾移植受者 高钾血症10例临床分析邱春燕………隋雨荧………于立新………邓文锋………苗芸………刘如敏………叶桂荣【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methods of hyperpotassemia induced by excessively high blood concentration of tacrolimus (FK506) caused by drug use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10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hyperpotassemia induced by excessively high blood concentration of FK506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antifungal medication following renal transplantation were collected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t 1-2 months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 10 patients suffered from pulmonary infection or pneumonia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An appropriate dose of 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 micafungin, cefoperazone sodium -sulbactam sodium and moxifloxacin was administered for antifungal infection. After potassium -lowering therapy, termination of antifungal medication and FK506 dose adjustment (replaced by cyclosporin for certain cases), the serum level of potassium was declined and maintained within normal range for 10 cases.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FK506 was within normal range. No sign of excessively high level of potassium was observed without any potassium -lowering intervention. Conclusions Postoperative administration of drugs is likely to cause excessively high level of FK506 and hyperpotassemia. Potassium -lowering therapy, termination of drug use and adjustment of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should be adopted to avoi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pharmacologic interaction.【Key words 】 Tacrolimus; Interaction; Hyperpotassemia; Postoperative, Renal transplantation; Clinical trial·临床研究·Clinical analysis on hyperpotassemia induced by pharmacologic interaction between tacrolimus and other drugs in 10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 Qiu Chunyan *, Sui Yuying, Yu Lixin, Deng Wenfeng, Miao Yun, Liu Rumin, Ye Guirong. *Eight-year MD-PhD Program,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MiaoYun,Email:*******************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7.01.0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0057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2013B01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级教育课题(14NJ -ZL01)作者单位: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邱春燕、隋雨荧);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器官移植科(于立新、邓文锋、苗芸、刘如敏、叶桂荣)通讯作者:苗芸,Email:*******************1984年,日本藤泽公司(Fujisawa)在日本大阪筑波地区分离出筑波链霉菌,通过发酵、纯化及分离出他克莫司(FK506)成分,FK506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肾移植术后,常见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和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
肾移植术后,常见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和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作者:林俊,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在器官移植的发展史上,免疫抑制剂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80年代初,新型的强力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问世,使器官移植后移植物的存活率显著提高,给器官移植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
目前把免疫抑制剂初步分为四代:第一代第一代是以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ALG为代表,主要作用为溶解免疫活性细胞,阻断细胞的分化,其特点是非特异性的广泛的免疫抑制。
目前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仍作为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中的一线用药。
第二代第二代免疫抑制剂是以环孢霉素A, 他克莫司为代表,是目前免疫抑制剂方案中的核心药物。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断免疫活性细胞的IL-2的效应环节。
由于是以淋巴细胞作用主要靶细胞,所以这类药物具有相对的特异性。
环孢霉素A在80年代初期问世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后,使移植物的存活率显著提高,而且使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和感染不断下降,在今后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在器官移植领域仍会占据主导和核心地位。
第三代第三代免疫抑制剂是以单克隆抗体,雷帕霉素,吗替麦考酚酯,咪唑拉宾为代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作用于抗原提呈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一般与第二代免疫抑制剂有协同作用。
第四代第四代制剂以抗IL-2受体单克隆抗体为代表。
其作用机理是封闭IL-2受体,阻断T细胞活化。
目前已在临床使用的抗IL-2受体单克隆抗体有舒莱和塞尼哌。
临床资料表明,抗IL-2受体单克隆抗体能够有效地降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显著提高移植物及移植受者的生存率;降低激素用量和缩短使用时间。
随着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陆续问世,临床医师的用药选择不断增加,因此如何合理地选择免疫抑制剂方案是目前临床医师共同面临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多数移植中心大都采用以钙神经蛋白抑制剂为基础的三联免疫抑制用药方案,即环孢霉素A或他克莫司加上辅助药物之一如: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雷帕霉素、咪唑拉宾加糖皮质激素。
肾保护作用药物的研究新进展
肾保护作用药物的研究新进展李静;薛文鑫;李怡文【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6(016)002【总页数】5页(P278-281,282)【作者】李静;薛文鑫;李怡文【作者单位】煤炭总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28;煤炭总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28;煤炭总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DOI 10.14009/j.issn.1672-2124.2016.02.048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及其引起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在全球的发病率逐年提高。
美国第三次健康营养调查数据(NHANESⅢ)[1] 显示,20岁以上人群CKD患病率高达11%;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则是普通人群的35倍。
我国广州市城区普通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CKD的患病率高达为10.1%[2]。
CKD具有患病率高、医疗费用巨大、易合并心血管疾病而导致病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
因此,不论为肾功能正常还是患有CKD的患者处方药物时,临床医师都应关注并使用具有肾保护作用的药物,使患者长期药物治疗的获益最优化。
本综述对具有肾保护作用的中西成药进行总结,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依据,促进合理用药。
维生素D通过多种途径减少蛋白尿,降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降低CK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抑制肾脏纤维化,延缓CKD向终末期肾脏病的发展。
1.1 对CKD蛋白尿的影响活性维生素D通过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 RAS)发挥降蛋白尿的作用。
Fishbane S等[3]对61例CKD蛋白尿>400 mg/d的患者给予活性维生素D制剂和安慰剂治疗观察6个月,研究结果发现,维生素D治疗组患者的蛋白尿下降了17.6%。
器官移植他克莫司用药指南完整版
器官移植他克莫司用药指南完整版器官移植是治疗严重器官功能衰竭的最终手段之一、在器官移植手术后,患者需要终身使用免疫抑制剂。
其中,他克莫司是一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术后的治疗中。
下面是他克莫司用药指南完整版。
一、药物介绍他克莫司(Tacrolimus)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属于钙调蛋白酶抑制剂类药物。
他克莫司的作用是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活性,降低免疫系统对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
他克莫司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
二、适应症他克莫司适用于以下病症:1.用于心脏、肾脏、肝脏及肺脏等器官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
2.高度敏感的慢性肾脏移植术后患者的维持免疫治疗。
三、用药剂量和给药方法1. 器官移植术后的初始治疗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和移植器官类型,通常为每日0.1-0.2 mg/kg体重的两次剂量。
给药途径可以是口服或静脉注射。
2. 维持治疗剂量:根据患者排斥反应和肾功能来调整剂量。
通常维持剂量在每日0.05-0.1 mg/kg体重的两次剂量之间。
3.对儿童和老年人的用药剂量需要根据个体化情况进行调整。
4.口服给药:每次剂量应与手术后维持治疗剂量相等。
建议患者在早上空腹时服用,与饭前1小时服用。
药物应整粒吞服,不得咀嚼。
5. 静脉注射给药:起始剂量应与口服给药相同。
注射速度应缓慢,不得超过每分钟5 mg。
如病情稳定,可改为口服给药。
四、不良反应与预防1.肾功能异常:他克莫司可以导致肾功能异常,表现为尿液量减少、尿频、尿急等症状。
患者需要监测肾功能,并定期进行尿液分析。
预防措施包括:充足水分摄入、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2.高血压:他克莫司可引起血压升高。
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血压,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3.高血糖:他克莫司可能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血糖控制。
4.皮肤损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
如有严重皮肤损害,应立即停药并就医治疗。
5.骨骼改变:长期使用他克莫司可能导致骨骼改变,包括骨质疏松等。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本中心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寻找可能预测DGF发生的指标。
方法对象为2004年7月至2005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治疗的150例受者,其中24例发生DGF;对可能影响DGF发生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受者术前透析类型、PRA水平、性别与DGF的发生无关;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DGF的发生与受者术后体内容量指标的变化存在线性关系;Cox 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提示术后第二个24h的尿量可以判断受者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情况。
结论本中心在有效控制DGF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发现移植受者术后体内容量的变化与DGF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且术后第二个24h尿量对于预测DGF是否发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肾移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统计学分析【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actors related to the incidence of delayed graft function (DGF) and explore the potential predictors to forecast DGF at our transplant center. Methods 150 recipients receiving cadaveric kidney transplantation between July 2004 and December 2005 were included and the record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the different regression models. Results Pretranplantation dialysis mode ,PRA levels and recipient gender were not correl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DGF. The results of the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ere w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cidence of DGF and the variables related to post-transplant volume status. The results of th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analysis suggested urinary volume of the second 24 hour after transplantation w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DGF. Conclusions The incidence of DGF is influenced by post-transplant volume status at our transplant center. Furthermore, urinary volume of the second 24 hr is a valid predictor for DGF.【Key word】Kidney transplantation Delayed graft func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水钠潴留、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问题,增加移植物急性排斥的发生率,从而增加术后的病死率和移植肾丢失率。
肾移植术后早期无尿或少尿的诊治体会
情况切除移植 肾是明智的选择。移植肾血管吻合 口漏
表现 为术后 低血压 、 失血性休 克 , 同时出现少 尿或无尿 。 其原 因是 肾脏灌 注不足 、 肾小球 滤过率减 少 引起 。彩超
等。( ) 4 应用复方丹参改善 肾脏微循环 , 维持患者的 血压 稳定 , 保证移 植 肾有 良好 的灌 注 。
反应, 环孢素 A肾中毒。因此临床工作中首先要正确判 断少尿或无尿 的原 因 , 目前常 用的辅助 检查手 段是彩 色
多谱 勒超声检 查… 。
12 治疗方 法 .
肾移 植 术 后 出现 无 尿 或少 尿 时 , 应
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尽早作 出诊断, 同时采取 综合 治疗 , 括 :1 对 诊 断 明确 的超级 排 斥 包 () 反应病例尽早停用免疫抑制剂同时行移植 肾切除术 ,
输 尿管梗 阻 2例 、 移植 肾肾动脉 夹层 动脉 瘤 l例 、 肾动
脉吻合 口漏 1例 。
后恢复正常。 6例 A R患者 , 中 5 其 例经抗排斥治疗 3 7 后尿量恢复 , 例 A d 1 R合并严重消化道 出血死亡 。
—
2 讨 论
肾移植术 后早期 出现少 尿或 无尿 是一 种较 常见 的 并 发症 , 发生率在 1%左 右 , 本组 结果 相似 。少 尿或 0 与 无尿常见 的原 因有 : 科手 术并 发症 如 肾动脉 栓塞 、 外 血 管吻合 口漏 、 尿管梗 阻等 , 输 急性 肾小 管坏死 , 各种排 斥
管波 动 良好 , 很快移植 肾变软 、 花斑状 、 但 呈 肾动脉波动 减弱直 至消失 、 无尿 。术后 发生 肾动脉 栓塞 往往表现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