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推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2)
(一) 认识小数:分母为10的分数可以转化为一位小数,分母为100的分数可以转化为两位小数,.
(二) 小数大小的比较:在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时,可
以把它们转化成分数或整数进行比较;
(三) 只有在分母相同的情况下,两个分数才能相加减,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四) 计算小数加、减法,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即相
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同整数加、减法相同的是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不要忘了在结果上点上小数点。
更多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和其他相
关复习资料,尽在!请大家及时关注!。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教案 认识几分之一
认识几分之一教材第76~78页的内容。
1.在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
2.通过观察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推理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的连续性和工具性。
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时,用几分之一表示,并能够正确地用分数表示出来。
6个桃子的图片。
1.按指定的分数涂色。
1 2135638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 ) ( ) ( ) ( ) 3.把一块长方形土地平均分成7份,如右图所示。
(1)27是( )个17; (2)47是( )个17;(3)67是( )个17; (4)77是( )个17。
1.老师出示主题图。
老师提问: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从图中可以知道什么?学生:要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求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老师提问:这盘桃有几个?平均分给几只小猴?每只小猴得到几个?学生甲:这盘桃有6个,平均分给2只小猴。
学生乙:因为把6个桃平均分成2份,所以每只小猴分得3个桃。
老师提问:那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学生: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12。
老师提问:如果有8个桃还平均分给2只小猴,那么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学生:12。
2.老师出示例2图。
老师提问:观察图,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学生甲:这盘桃有6个,平均分成了3份。
学生乙:求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老师提问:哪位同学可以说一说?学生:13。
老师质疑:你是怎样得到的?学生讨论;老师巡视。
老师板书: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其中的一份,分子就是1。
1.教材第77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2.教材第77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3.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4.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
1.一个分数,分子是1,分母比分子大6,这个分数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2.有一堆苹果,平均分成4份后,正好分完,每一份有5个苹果,这堆苹果有多少个?课堂作业新设计1.16 152. 14 17 14 123. 提示:13给1朵花涂色 16给1只小兔涂色 15给2只小鸡涂色 14给2个萝卜涂色。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学校集体备课单元分析全部教案(共4课时)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7-97页内容。
【教材简析】学生认识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人们分东西或进行除法计算时,如果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可以使用分数。
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形成分数概念比较困难。
分数概念十分重要,如果对分数概念掌握不好,进行分数计算和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为此,小学数学分两段教学分数的概念,第一段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段是五年级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材还把“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成两次教学,第一次是三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第二次是三年级下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主要认识一个物体、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本单元教学最简单的分数知识,也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
涉及的比较分数大小和分数加、减法也是最容易的。
这些内容为后面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以及系统教学分数知识作了铺垫。
教学本单元应该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及其要求,不要给出抽象的定义或具有概括性的法则,不要随意拔高教学要求,以免加重教、学双方不必要的负担。
本单元分数的分母一般不超过10。
加、减法习题里,如果加数、被减数、减数都是最简分数,就没有几道题了。
所以,本单元分数加、减法算式里,加数、被减数和减数不一定是最简分数,而计算结果都是最简分数。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分数。
2.使学生能借助直观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使学生在认识分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操作、简单推理和表达交流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使学生体会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的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的知识点归纳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的知识点归纳上学的时候,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
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的知识点归纳 11、分数的初步认识:(1)在主题图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和数学符号的优越性,理解分数的意义。
(3)结合具体操作,理解并掌握几分之一的含义、写法和读法,并能完成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整体1必须相同)。
(4)结合具体操作,理解并掌握几分之几的含义、写法和读法,并能完成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整体1必须相同)。
(4)知道什么样的数是分数,能指出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2、分数的简单计算:(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利用图示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能熟练、正确的计算。
(2)理解并掌握和是1或被减数是1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能熟练、正确的计算。
(3)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性。
以上是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希望帮到您。
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的知识点归纳 2一、特征1、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正方形时,拼成的图形长和宽越接近(或长、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2、四边形的特点: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
4、正方形的特点:4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
二、周长:围成的图形的每条边的总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三角形的周长=三条边的和长方形的周长= 长×2 + 宽×2 =(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2 —长 = 宽长方形的周长÷2 —宽 = 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周长÷4=边在一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是本套教材中关于分数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分数的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及应用。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熟练地进行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熟练地进行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及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具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知:(1)分数的比较:让学生观察、操作,总结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3.巩固练习:设计具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拓展: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7章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苏教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7章分数的初步认识(二)【知识点归纳总结】1. 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1)真、假分数或整数部分相同的带分数;分母相同,分子大则分数大;分子相同,则分母小的分数大;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通分后化成同分母或者同分子的分数再进行比较大小.(2)整数部分不同的带分数,整数部分大的带分数就比较大.【经典例题】【同步测试】单元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一块蛋糕,小明吃了,小刚吃了,小军吃了,()吃的多.A.小明B.小刚C.小军2.如果a×=b×(a、b均不为0),那么()A.a>b B.a<b C.无法确定3.小华体重的与小红体重的相等,那么()A.小华重些B.小红重些C.无法确定谁重4.两根绳子的长度都是1米,第一根剪去绳子的,第二根剪去米,这时剩下的绳子()A.第一根长B.第二根长C.一样长5.甲、乙、丙是非零自然数,甲×=×乙=丙.下面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6.一盘水果,小明吃了全部水果的,小红把剩下的kg全部吃掉,那么()A.小明吃得多B.小红吃得多C.两人吃得一样多D.无法确定7.一张正方形的白纸对折三次后,每一小部分是这张白纸的()A.B.C.8.如图中,再涂()块,涂色部分就占这个图形的.A.2B.3C.4二.填空题(共6小题)9.将、0.6用“<”号连接起来:.10.在横线上填上>、<或=10000米10千米10分360秒11.一堆小棒有28根,平均分成7份,每份占总数的,每份是根;拿出这堆小棒的,拿出了根.12.如果甲×=乙×=丙×(甲、乙、丙均大于0),那么最大的是.13.把4米长的彩带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分到这条彩带的,每人分到的彩带长米.14.把5千克苹果平均装在6个包装盒里,每盒是这些苹果的,每盒有千克.三.判断题(共5小题)15.分子大的分数一定就大.(判断对错)16.把一块蛋糕分成9份,每份蛋糕是这块蛋糕的.(判断对错)17.一块饼干,小明吃了,剩下.(判断对错)18.把24个梨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判断对错)19.小军自己吃完了一个蛋糕,可以说小军吃了这个蛋糕的,也可以说小军吃了这个蛋糕的.(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1小题)20.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和,和五.操作题(共1小题)21.在如图中用阴影表示公顷公顷.六.应用题(共4小题)22.李强和王刚同看一本书,小红看了,小丽看了,他们谁剩的多?23.小明把一块蛋糕平均切成3块,吃去其中一块;小华把一块同样大的蛋糕平均切成12块,吃去其中3块.他们俩谁吃的多?24.笑笑与淘气看同样一本书,笑笑看了这本书的,淘气看了这本书的,谁看得多?25.红旗连锁超市新进了一批口味不同的饼干,草莓味的占全部饼干的,葡萄味的占全部饼干的,黄瓜味的占全部饼干的,哪种口味的饼干最多?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把整个蛋糕看作单位“1”,小明吃了,小刚吃了,小军吃了,就是比较、、分数的小可确定谁吃得最多.根据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解答】解:因为>>所以小明吃的最多.故选:A.【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大小的比较.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2.【分析】首先比较出、的大小关系;然后根据:两个非零数的乘积一定时,其中的一个因数越大,则另一个因数越小,判断出a、b的大小关系即可.【解答】解:因为a×=b×(a、b均不为0),<,所以a>b.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两个非零数的乘积一定时,其中的一个因数越大,则另一个因数越小.3.【分析】由题意知,小华体重×=小红体重×,要比较两人的体重大小,可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根据“积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因数小则另一个因数就大”来判断即可.【解答】解:小华体重×=小红体重×,因为<,所以小华体重>小红体重;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积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因数小则另一个因数就大.4.【分析】本题只要先求出第一根绳子的是多少米,即能进行比较.根据分数的意义,1米的为1×=(米),即两根同样长的绳子剪去的同样长,剩下的长度也一样.【解答】解:第一根剪去1×=(米)第二根剪去米,两根同样长的绳子剪去的同样长,剩下的长度也一样;故选:C.【点评】在本题中分数带单位表示实际的数量,不带单位表示占全部的几分之几.5.【分析】由题意知,甲×=×乙=丙×1,要比较甲、乙、丙的大小,可比较、、1的大小,根据“积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因数小则另一个因数就大”来判断即可.【解答】解:甲×=×乙=丙×1,因为>1>,所以乙>丙>甲;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积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因数小则另一个因数就大.6.【分析】把这盘水果的质量看作单位“1”,小明吃了全部水果的,则小红吃了全部水果的1﹣=.通过比较小明、小红吃的水果占全部的分率即可得知谁吃得多.【解答】解:把这盘水果的质量看作单位“1”,小明吃了全部水果的,则小红吃了全部水果的1﹣=>答:小红吃得多.故选:B.【点评】在这里小红吃的千克看作一个干扰条件,只求出小红吃了全部水果的几分之几,通过比较二人吃得水果占全部水果的几分之几即可确定谁吃得多.当然也可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全部水果的质量,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小明吃得水果的质量,然后再比较,这样比较麻烦.7.【分析】把这张长方形纸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对折一次,被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原来这张纸的;对折两次,被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对折三次,被平均分成8份,每份占.【解答】解:把一张长方形的白纸对折三次后得出来的图形是原来这张长方形白纸的;故选:B.【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关键是弄清对折三次后这张长方形纸被平均分成几份.8.【分析】把一个正三角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它的,其中4份涂色,表示,表示其中的7份涂色,还需要涂7﹣4=3份涂色.【解答】解:如图再涂3块,涂色部分就占这个图形的.故选:B.【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二.填空题(共6小题)9.【分析】把化成小数(分数化小数时,用分子除以分母),根据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即可比较出0.625与0.6哪个大,即现在0.6哪个大.【解答】解:=0.6250.6<0.625即0.6.故答案为:0.6.【点评】小数与分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把分数化成保留一定位数的小数,再根据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这样可以省去通分的麻烦.10.【分析】(1)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根据同分母分数的比较方法进行解答;(2)根据同分子分数的比较方法进行解答;(3)把10千米化成10000米,再根据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解答;(4)把10分化成600秒,再根据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解答.【解答】解:(1)=,==所以>;(2)>;(3)10千米=10000米10000米=10000米所以10000米=10千米;(4)10分=600秒600秒>360秒所以10分>360秒.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同分母、同分子、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11.【分析】把这堆小棒根数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7份,每份占总根数的;求每份的根数,用总根数除以平均分成的份数;拿出这堆小棒的,即拿出4份,用每份的根数乘4就是拿出的根数.【解答】解:1÷7=28÷7=4(根)4×4=16(根)答:每份占总数的,每份是4根;拿出这堆小棒的,拿出了16根.故答案为:,4,16.【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12.【分析】由于三个算式的积相同,一个因数大,另一个因数就小,通过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即可确定三个算式中另一个因数哪个最大.【解答】解:是真分数,中等于1的假分数,是大于1的假分数因此,<<所以甲>乙>丙答:最大的是甲.故答案为:甲.【点评】此题也可把甲、乙、丙中的任一个看作“1”,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求出另外两个,然后再比较.13.【分析】把4米长的彩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7份,每个小朋友得到1份,每份是这条彩带的;求每人分到彩带的长度,用这条彩带的长度除以小朋友人数.【解答】解:1÷7=4÷7=(米)答:每个分到这条彩带的,每人分到的彩带长米.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14.【分析】把这5千克苹果的质量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6份,每个包装盒里装1份,每份是这些苹果质量的;求每盒的质量,用这些苹果的质量除以平均分成的份数.【解答】解:1÷6=5÷6=(千克)答:每盒是这些苹果的,每盒有千克.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三.判断题(共5小题)15.【分析】根据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可知,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越大;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考查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及分数的意义.16.【分析】把一块蛋糕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这块蛋糕的,这里没说平均分成,因此,每份不一定是这块蛋糕的.【解答】解: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这块蛋糕的,这里没说平均分成,因此,每每份不一定是这块蛋糕的;原题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注意,一定是把单位“1”平均分.17.【分析】把这块蛋糕看作单位“1”,小明吃了,剩下1﹣=.【解答】解:一块饼干,小明吃了,剩下1﹣=.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18.【分析】把这24个梨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些梨的1÷6=.【解答】解:把24个梨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19.【分析】把这个蛋糕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4份吃定是它的;把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5份吃完是它的.【解答】解:小军自己吃完了一个蛋糕,可以说小军吃了这个蛋糕的,也可以说小军吃了这个蛋糕的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分子、分母相等的假分数值都等于1.四.计算题(共1小题)20.【分析】先通分,再根据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即可求解.【解答】解:因为=,=,>,所以>;因为=,=,<<,所以<<.【点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1)真、假分数或整数部分相同的带分数;分母相同,分子大则分数大;分子相同,则分母小的分数大;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通分后化成同分母或者同分子的分数再进行比较大小.(2)整数部分不同的带分数,整数部分大的带分数就比较大.五.操作题(共1小题)21.【分析】把2公顷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2÷7=(公顷),公顷表示其中的3份.【解答】解:【点评】关键是弄清每份是多少公顷.每份是2公顷的,即公顷,再看作公顷里面有几个公顷.六.应用题(共4小题)22.【分析】根据题意,把这本书看作单位“1”,分别用1减去两人看的占的分率,求出他们各剩下了几分之几;然后根据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判断出他们谁剩的多即可.【解答】解:1﹣=1﹣=>答:小红剩的多.【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同分母、同分子、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23.【分析】把这块蛋糕的总量看作单位“1”,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小华吃了这块蛋糕的=,从而依据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即可得解.【解答】解: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小华吃了这块蛋糕的=,又因>所以小明吃得多;答:小明吃得多.【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人吃的蛋糕占总数的几分之几,问题即可得解.24.【分析】根据题意,可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根据“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通分后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进行比较大小”解答.【解答】解:=,=,>,即>,答:笑笑看得多.【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运用.25.【分析】通过比较三种饼干所占全部饼干的几分之几,即可确定哪种口味的饼干最多.可把三个分数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1、2、3的最小公倍数是6,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分子、分母都乘6,的分子、分母都乘3,的分子、分母都乘2.然后根据同分子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即可比较.【解答】解:1×2×3=6======因此<<即<<答:黄瓜味的饼干最多.【点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是:同分母的比分子,分子大的就大;同分子的比分母,分母大的反而小;分子、分母都不同的,首先通分化成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概念,明确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如约分、通分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2. 分数的基本性质3. 分数的应用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分数的概念和性质。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分数的意义。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讲解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被等分后的部分。
3. 分数的基本性质:讲解分数的约分和通分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4. 分数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等。
5.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应用。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的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2. 课堂练习的正确率。
3. 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建议1. 在讲解分数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2. 在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以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概念。
3. 在讲解分数的应用时,可以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部分。
分数的基本性质包括约分和通分,这是分数运算的基础,也是学生在学习分数时容易感到困惑的地方。
2020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精品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
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的实际问题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就是用被分的数除以平均分的份数。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把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
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是用这个数除以分母,再用商乘分子。
2020春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7单元 全单元习题课件
) )分米
( 30 分=(
1 2
) )时
( 4 角=(
4 10
) )元
16时=( 10 )分
3
( 厘米=(
3 100
) )米
提升点 2 运用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
3. 学校要在一个花坛里种月季花和玫瑰花,下图是设
计的图纸,涂色部分种月季花,其余部分种玫瑰花。
(1)种月季花的部分占整个花坛的几分之几?
人一共已经浇了多少棵小树苗?(8分)
30÷5×2=12(棵) 30÷3=10(棵) 12+10=22(棵) 答:两人一共已经浇了22棵小树苗。
(2)小华有 42 张邮票,小娟的邮票张数是小华的57。 两人一共有多少张邮票?(8 分) 42÷7×5=30(张) 30+42=72(张)
答:两人一共有72张邮票。
( 4 分米=(
4 10
) )米
( 37 分=(
37 60
) )时
35米=( 6 )分米
(8)在 里填上“>”“<”或“=”。
1< 1 93
2 <5 99
170元 1<80元
4= 8 48
1 >1 47
38千克 78<千克
2. 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把 15 个苹果分成 5 份,每份是这些苹果的15。(
5 15÷5=3(条)
5
4
15÷5×4=12(条)
图略
答:白金鱼有( 3 )条,花金鱼有( 12 )条。
2. 填空。 (1)把 30 根玉米平均分给 6 只小猴,1 只小猴分得这些玉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教案(共5课时)
书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学提要
学法指导
关键点拨
一、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题目:
(1)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12朵花,每3朵一束,可以分成几束?
(3)10个蘑菇,平均分给5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几个?
让学生口答,说说计算列式的理由。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用另一种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学提要
学法指导
关键点拨
一、情境引入
谈话:有两只小猴子在树林里玩耍,猴妈妈带来了它们最爱吃的水果——桃(出示课件)。要把这一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到这个套子的几分之几?(课件演示把一个桃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以此揭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讲述:一天,羊村来了小猴一家——猴妈妈和一对可爱的小猴,村长特意买了桃子招待它们。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对分数意义的认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
书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学提要
学法指导
关键点拨
一、知识再现
谈话: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把知识点记录下来。
揭题:本节课我们来复习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1题。
2.揭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5。
(1)谈话:我们来看看小兔提出了什么问题?
出示问题:一共采了6个蘑菇。把这篮蘑菇的 分给小兔,小兔一共分得多少个?
(2)提问:把这些蘑菇的 分给小兔,要知道分给小兔多少个,该怎样分?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通用) (2)
提问:其实猴妈妈拿出来的这盘桃就是6个。师端出一盘桃来(6个桃),猴妈妈正准备把这盘桃分给2只猴子吃,这时,又来了1只猴子。你认为猴妈把一盘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盘桃的1/3。
师引导:平均分几份,取几份。师强调:每只小猴从3份中取1份。有3个这样的1/3。
提问:分母2表示什么?分子1表示什么?有几个1/2?我们看猴妈妈的心思是不是和我们一样?
课件展示
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时,可以用1/2表示。
谈话:1/2这个分数你们认识吗?
是啊,分数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二、操作交流,探索新知
1、认识整体的1/2。
(1)这两只小猴得到猴妈妈的奖励后,表现的更好。这时,猴妈妈又端来一盘桃,再来猜一猜猴妈妈的心思:猴妈妈会怎么分?
难点:用分数表示整体中的某几个物体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五、教学准备:ppt课件
六、教学时间:一课时
七、教学流程:
听课旁批
预热
1、举例由自然数1到整体“1”。
2、出示一系列苹果图构建整体“1”
一、情境导入
今天这2个猴宝宝也表现得很好,看,猴妈妈为他们准备了什么奖品?
(课件出示1个桃)
你能猜透猴妈妈的心思吗?猴妈妈要把桃子分给两只小猴。只有一个桃可怎么分呀?
三、教学目标:
1、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初步让学生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知分数的初步意义。
3、在问题情境中,渗透分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将若干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整理及典型练习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整理及典型练习一、分数的产生分数是在平均分...的过程中产生的 如:①、把8张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8÷2=4(张)②、把1张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2=?(张),这里?不能用一个整数表示于是出现了分数。
二、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三、分数的写法与读法:①、写法:分数线(需用直尺)→分母→分子; ②、读法:分母→分之→分子,如:13读作:三分之一四、分数的完整表述:五、在图中表示分数方法:①先平均分 ②再涂色表示六、分数大小比较:① ②读作:四分之一七、分数的加减:1. 2.3. 1与分数相加减,只要把1看作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 如:1—75=77—75=72注意:1.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是1 。
2、两个相同的分数相减就等于0如:58 - 58 =0(注意不写成80) 58 + 38 =1(不写成88)八、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九、典型练习1.()个110 是710 ;( )里面有3个18 ;1里面有( )个19 ;()个61是1。
2.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7.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3.在图中表示出61 和414.把一根绳子对折4次,其中的3段是这根绳子的8.【重点题型整理】一、填空题。
1、一个分数的分母是5,分子是2,这个分数写作( )( ),读作( )。
2、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8份,每份占这个月饼的( )( ) ,3份占这个月饼的( )( ) 。
3、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其中的3份是这张纸的( )。
4、79 里面有( )个19 ,再加上2个19就是( )。
5、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份,表示其中的( )份就是56 。
6、( )个110 是710 ;( )里面有3个18;1里面有( )个19 ;( )个61是1。
7、右图中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为( ),空白部分用分数表示为( )( )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单元分析和说课稿2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单元分析和说课稿2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分数大小的比较。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基础,对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可能会存在计算方法不明确、计算过程繁琐等问题。
此外,学生在分数大小比较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情况,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数大小的比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复习分数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
4.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继《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后的进一步学习,对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分数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感受和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分数的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大小。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还不够熟练,对分数的意义和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自己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讨论教学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3.教学用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如分蛋糕,引入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份?如果要分给三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份?通过这个实例,让学生感受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PPT课件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情境导入
一共采了6 个蘑菇。
把这篮蘑菇的
1 3
分给小兔,小兔一共分得多少个?
6÷3=2(个),小兔一共 分得2个。
探究新知
一共采了6
个蘑菇。
例5
把这篮蘑菇的 2 分给小兔,小兔一共分得多少个?
3
先把这篮蘑菇平
均分成3份,取其
中的2份。
6 ÷ 3 × 2 = 4 ( 个)
一般可以用平均分的方法来求一个整体的 几分之一或者几分之几是多少。
巩固练习
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1
3
3
5
同步练习
涂色表示每个图右边的分数。
1
3
4
4
填一填
1分米= ( 1 )米 ( 10 )
1角=( 1 )元 ( 10 )
6分米= ( 6 )米 ( 10 )
4角=( 4 )元 ( 10 )
1元米=10角分,米41,角61是分1米0角是这101分0份 份中米中的这的1份04份份,中,是的是11610元份140元。,。是 161100米。
12个桃平均分成( 3 )份, 12个桃平均分成( 6 )份,
每份是它的( 1 ) 。 ( 3)
每份是它的( 1 ) 。 ( 6)
都是12个桃,表示每一份 的分数为什么不同?
因为平均分的 份数不同。
同步练习
填一填,说一说。
每个球是这盒球的( 1 )。 每个蘑菇是这盘蘑菇的( 1 )。
(6)
(5)
同步练习
摆一摆,说一说。
(1)摆8个
,拿出它们的 1 。拿出多少个? 2 8÷2 = 4(个)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7.3认识几分之几
9分米= ( 9 ) 米 (10 )
7角= ( 7 ) 元 (10 )
8角= ( 8 ) 元 (10 )
运用分析法巧分蛋糕 小兔过生日。
1.小熊吃了(
)块蛋糕,小兔吃了(
)块蛋糕。
2.小猪吃了蛋糕的 ( ) ,小狗吃了蛋糕的 ( ) 。来自()()3.(
)吃的蛋糕最多、(
)吃的蛋糕最少。
【示范解答】
1.3 2
2. 4 1
10 10
3.小猪 小狗
【对点训练】 3.一根10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5段,做跳绳用了这根彩带的 1 ,
5
做中国结用了2段,剩下的做礼品盒包扎。 (1)做跳绳用了( 1 )段。 (2)做中国结用了这根彩带的( 2 )。
5
(3)做( 跳绳 )用得最少。
10
10
6
6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苹果分成5份,其中的2份就是它的 2 。 ( × )
5
(2)甲的 1 与乙的 1 一样多。 ( × )
10
10
(3)3个 1 是 3 。 ( √ )
55
(4)7分是1元的 7 。 ( ×
)
10
(5)10个桃,小猴吃了4个,小猴吃了这些桃的 4 。 ( √ )
4.
你能用几个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2 48 3 6 12
【起跑线】
1.填一填。
(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2份是它的( 2 ),5份是它的
(
5
), 3
表示取了这样的(
3
8
)份。
8
8
(2)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写作: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二次备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二次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对分数的比较大小和加减法运算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仍然较为模糊,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比较大小,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教学素材、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个数是小明的2/3,小华比小明多1/4的苹果,请问小明、小红和小华各有多少个苹果?”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分数的比较大小和加减法运算的案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如: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如:给出几个分数,让学生比较大小,或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分数的比较大小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如: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解决。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烹饪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并进行讨论。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一、分数
1、分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没有平均分的表述不能用分数表示)
提醒:在某一个线段上用分数表示其中一部分时,不一定平均分成10份(即分母不一定为10)
2、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先求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再乘取出的份数。
即,总个数÷分母×分子=取出的个数
提醒:看清楚把谁看成一个整体
3、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
)
4、分数比较大小: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
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的实际问题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就是用被分的数除以平均分的份数。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把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
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是用这个数除以分母,再用商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