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法规与员工关系管理》课程设计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
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劳动法规与员工关系管理》课程设计探析
于家姝
( 北京吉利学院商学院,北京 102202 )
【摘 要】课程改革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模式等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劳动法规与员工关系管理》进行了课程设计的探索与思考。【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劳动法规;员工关系管理;课程设计
自教育部提出要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的指导思想后,“应用型人才”成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此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力争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就成为迫切任务。《劳动法规与员工关系管理》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融法学理论、劳动政策和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成为了重要课题。
一、课程的目标设计
员工关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实现人与事的最佳配合,保证组织目标顺利完成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企业留住并激励优秀人才,鞭策或淘汰不合格员工。目前,企业在员工关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只懂管理不懂法律,而企业法律事务专员只会简单套用法律知识但却不懂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劳动法规课程,就是适应企业需求,培养能够熟练、灵活运用劳动法的优秀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以实现课程学习与实际应用的无缝衔接。这就要求课程目标设计要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要与法学专业的劳动法课程相区别。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劳动法规与员工关系管理》知识目标要侧重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介绍员工关系的基本知识与原理、国家劳动政策和劳动规律规定,强调理论与实用的结合,注重法学和管理学知识的交叉;不应该像法学专业的同类课程那样强调理论描述,注重法学理论的研习。
课程的能力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鉴别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中存在的法律风险的能力,以及防范、控制这些法律风险的能力,为企业维系良好的员工关系奠定基础。而不是如法学同类课程那样侧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理分析能力。从这个角度而言,课程的名称不是《劳动法实务》,而是《劳动法规与员工关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特点。因此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定位是帮助学生掌握员工关系管理过程中与劳动法规相关的工作技能,从而维系和谐的员工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一)设计思路
课程的设计体现应用型的定位-----“以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理念,强调理论知识服从于职业岗位需要,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具体的设计思路是定位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岗位的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
经过企业调研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岗位是员工关系岗,员工关系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员工异动管理(包括入职、离职手续的办理)、HR系统管理(数据统计分析)、员工人事服务(人事档案收集管理)、人事报表管理、员工行为规范和劳动纪律管理、劳动关系维系(劳动争议防范和处理)等。本课程主要是围绕着员工关系管理中所涉及的劳动法规来展开,有关人事报表管理、HR系统管理等内容由其他相关课程完成,因此本着应用型本科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原则,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设计了认识劳动法规、劳动法规与员工入职管理、劳动法规与员工在职管理、劳动法规与员工离职管理以及处理劳动争议五个工作任务。
其中每个任务都以实际工作中所涉及的工作情境为载体,强调实用性,突出行业岗位实用能力培养,体现了“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手段多样化、工学结合”的教学特色;同时打破传统学科教材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把知识、技能、态度贯穿于各工作任务的训练
系统中,通过情景、过程、模拟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知识的讲授要求适度和具有实用性;技能的传授要求针对岗位工作规范的实际应用能力;态度则是需要通过课堂、实训等活动培养学生勤恳务实的基本态度。
(二)设计方案
基于上述设计思路,笔者将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为以下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情境(见表1):
表1《劳动法规与员工关系管理》教学内容设计
工作任务一认识劳动法规
工作任务二
劳动法规与员工入职管理情境一
员工招聘法律规定与风险防范情境二签订劳动合同法律规定与风险防范
工作任务三
劳动法规与员工在职管理
情境一变更劳动合同法律规定
情境二
工资、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法律规定与风
险防范
情境三社会保险及公积金法律规定与风险控制情境四劳动纪律与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法律规定
工作任务四劳动法规与员工离职管理情境一
解除劳动合同法律规定与风险控制情境二
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规定与风险控制工作任务五
处理劳动争议情境一劳动争议的调解法律规定与风险防范
情景二劳动争议的仲裁法律规定与风险防范
情境三劳动争议的诉讼法律规定与风险防范
工作任务一是认识劳动法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的一般原理,理解劳动法规对员工关系管理的重要性,为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范奠定基础。
工作任务二是劳动法规与员工入职管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员工招聘与背景调查等法律规定;对录用员工采取不同的用工模式---包括签订劳动合同、劳务合同以及劳务派遣工的协议等相关法律规定,使学生能够鉴别其中的法律风险,掌握风险防范的方法。
工作任务三是劳动法规与员工在职管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掌握工资加班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的法律规定;掌握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的法律规定;掌握劳动纪律与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法律规定。通过相关法律规定的介绍使学生能够鉴别其中的法律风险,掌握风险防范的方法。
工作任务四是劳动法规与员工离职管理。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员工在解除劳动合同和终止劳动合同时的法律规定,掌握企业在此环境应如何操作防范和控制法律风险。
工作任务五是处理劳动争议。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企业参加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的程序,认识纠纷处理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掌握解决劳动纠纷的方法与技巧。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设计
为了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其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应当让教师和学生更为有效地进行交流,尤其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空间和表达自己观点的平台。本课程在教学中,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加强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点使用技术规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有关劳动法律理论部分以及实务操作的解析等,主要运用技术规范教学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地掌握劳动法规的基本原理与技能。
运用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法律的理论,而且随着所学内容逐渐增多,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涉及不同章节的案例,提高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案例的选取不仅限于教学案例,可以用社会上的热点案例和企业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依据劳动法律的规定进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