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经导管动脉内灌注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39
支气管肺癌
可结合栓塞 并发症 疗效
h
40
血栓形成的灌注治疗
脑动脉 冠状动脉 下肢动脉 下肢深静脉 肺动脉
h
41
脑血栓的灌注治疗
脑血栓形成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类型 其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硬化和风心 好发部位在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虹吸部、椎动脉 和基底动脉中下段 脑组织对缺血与缺氧非常敏感,在动脉闭塞后6小时 内,常常看不到明显病变,改变为可逆性的;8~48 小时出现明显的脑水肿与肿胀,以后发生脑软化、 坏死和液化等不可逆性病理改变
h
24
常用药物
氟脲嘧啶(Fluoroucacil,5-Fu) 为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是目前抗癌药物中使用最广的 一种,也是联合用药的主要药物之一
为S期特异性药物,但对增殖细胞各期均有杀伤作用, 静脉灌注或动脉灌注血浓度较稳定
抗瘤谱较广,适用于消化道、盆腔及头颈部恶性肿瘤, 常与丝裂霉素、阿霉素等合用
h
30
常用药物
血管扩张药物 罂粟碱:为一种生物碱鸦片,属非特异性平滑 肌松驰剂,能解除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引起的 平滑肌痉挛。发生作用时间慢,主要用于脑血 管痉挛和非闭塞性小肠缺血
妥拉苏林:为受体阻滞药,直接作用于平滑 肌引起短时、强度中等的小动脉扩张,最常用 于缓和诱导性痉挛
h
31
适应证
恶性肿瘤 血栓形成 动脉痉挛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消化道出血
经导管动脉内灌注术
Transcatheter Intraarterial Infusion, TAI
施海彬
h
1
历史回顾
始于1921年:Beichroder试行将药物直接注入动脉来 治疗产妇的脓毒血症 50年代:Bierman和Klopp等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1953年:Seldinger首创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方法
h
34
支气管肺癌
适应证 晚期不能手术的肺癌 肺癌虽能手术切除,但有手术禁忌证或不愿 手术者 肺癌手术切除前的局部化疗 手术切除后胸内复发或转移者 手术切除后预防性局部化疗
h
35
支气管肺癌
禁忌证 恶液质或有心、肺、肝及肾功能严重障碍者 有高热、感染迹象及白细胞计数低于3109/L者 发生严重脑及全身转移者 严重出血倾向者
h
32
临床应用
恶性肿瘤 支气管肺癌 膀胱癌 胰腺癌 与栓塞的结合
h
33
支气管肺癌
基本治疗方法是手术、放疗和化疗 适合外科治疗者应尽早手术,有望治愈 临床发现的病例约有2/3失去手术根治机会 放射治疗和全身化疗已取得一定经验,并有较好疗效 存在问题主要为毒副反应大,或疗效不显著 支气管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治疗肺癌,有一定效果,副 作用小 综合治疗
43
脑血栓的灌注治疗
适应证 颈内动脉或椎基动脉颅内段急性血栓形成, 并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 动脉内膜切除术后血栓形成或存在手术难以 切除的浮动血块 插管技术中意外造成的血块栓塞
h
44
脑血栓的灌注治疗
禁忌证 急性脑血栓形成,临床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者, 或有临床功能障碍但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者 CT显示脑缺血区已有大片低密度栓塞灶或存在 脑出血灶者 肝功能异常,有出血倾向者
纤维蛋白(原)




血浆活化素











纤溶酶原 ────────→ 纤溶酶 ──→ │

FDP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h
28
常用药物
溶栓药物
链激酶:不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而是通过激活血浆中 的活化素原为活化素,后者进一步激活纤溶酶原变成 纤溶酶,从而分解形成血凝块的纤维蛋白,产生溶栓 作用。其半衰期为16~18分钟,存在过敏反应 尿激酶: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使之转变成纤溶酶。其 半衰期为14分钟,几乎无过敏性 链激酶和尿激酶均为非选择性纤溶酶原激活剂,有出 血并发症的可能
h
36
支气管肺癌
方法 插管技术:T5-6水平,寻找支气管动脉开口,插右支 气管动脉自右后壁至右前壁,插左支气管动脉自左前 壁至右侧壁。插入血管开口后,可推注稀释后的造影 剂,一旦证实导管已插入靶血管后,即进行支气管动 脉造影,详细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
h
37
支气管肺癌
h
38
支气管肺癌
注意事项 支气管动脉插管时操作要轻柔,造影剂浓度不 宜过高,用量宜小 支气管动脉DSA 非离子造影剂 再次化疗灌注间隔时间,以3~4周为主 2~3个疗程
药物毒性出现较晚,主要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与白细 胞减少,常在首次给药后9~14天最为严重,长期动脉灌 注可引起靶动脉狭窄甚至闭塞
h
25
常用药物
氨甲喋啶(Methotrexate,MTX) 是抗叶酸制剂,为S期特异性药物 静脉注入时约有50~70%与血浆蛋白结合,大部 分由肾脏排出 对绒毛膜上皮癌疗效显著,对骨肉瘤与脑肿瘤治 疗有效, 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明显、肝肾功能损害 与脱发
h
3
基本原理
药物的疗效 药理作用 病变对药物的敏感性 局部药物浓度 具有一定浓度的药物与病变的接触时间
h
4
基本原理
静脉给药 血流循环 药物被血液大量稀释 并有相当数量与血浆蛋白结合 靶器官的药物浓度下降 副作用随着外周血药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h
5
基本原理
动脉给药 动脉内插管直接至靶动脉 以等量或少于静脉给药的药物剂量进行动脉内灌注 能使靶器官药物浓度提高,延长药物与病变的接触 时间,而外周血药浓度并不明显增加,从而达到提 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的目的
h
22
常用药物
丝裂霉素(Mitomycin-C, MMC) 是从链球菌中提取的抗肿瘤抗生素 对细胞周期的G1晚期和S期最敏感 注射后由于在肝内代谢,血浆浓度迅速降低 对各种实体瘤有效,特别是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有 较好的疗效 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IA后可造 成靶动脉狭窄或闭塞
h
23
常用药物
h
6
基本原理
靶器官药物分布量 药物经静脉注入后早期药物在各器官的分布量主要 取决于其血流量,器官血流量大,则药物自血浆向 血管外间质分布快,即在局部药物分布量就多 经供血动脉直接给药,药物首先进入靶器官,使靶 器官药物分布量不受血流分布的影响,成为全身药 物分布量最大之处
h
7
基本原理
首过效应 指药物第一次循环通过靶器官后被代谢和摄取的现象 大多数药物在肝脏进行代谢,首过效应在肝的IA时表现十分 明显,即药物可几乎完全被肝脏摄取和代谢,而肝以外器官接 受的药量大大减少,可明显地提高肝脏病变的疗效,减轻全身 毒性反应 药物直接经靶血管注入,到达靶器官时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率较静脉给药时要低得多,从而使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药物量 大大增加
h
16
方法
来自百度文库
经皮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 经锁骨下动脉或股动脉穿刺将普通导管超选择性插入靶动 脉后,通过交换导丝撤出导管,沿导丝送入留置导管 在上胸部、下腹部或股内侧局部后,作一相应切口深达皮 下组织后将药盒植入,在穿刺点至药盒处作一皮下隧道, 将留置管与药盒连接,最后固定药盒并缝合皮肤 此系统可长期留置,通过局部皮肤穿刺入药盒可持续或间 断注射物 创伤小且操作简单,适用于恶性肿瘤的长期化疗
h
14
方法
长期药物灌注法 将导管长时间留置在靶动脉内进行持续性或周 期性药物灌注 可延长病变区的有效药物浓度持续时间,提高 治疗效果,适用于肿瘤的姑息性治疗、胃肠道 出血、急性胰腺炎和溶栓治疗
h
15
方法
普通导管留置法 常规插管定位后将导管固定,再实施灌注治疗 每次灌注结束后需将肝素水或生理盐水注入导 管,并关闭导管,以防血液倒流或导管阻塞 主要用于溶栓、急性胰腺炎灌注
h
45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灌注治疗
h
46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灌注治疗
h
47
h
20
常用药物
化疗药物 几种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疗效和降低肿瘤 的耐药性 在联合用药时应以癌细胞的增殖动力学、抗癌药 作用机理、药物抗癌谱和药物的毒性四个方面来 考虑选择 通常采用2~4种药物同时给药或交替使用。联合 用药时应较单独用药时的剂量减少1/3~1/2
h
21
常用药物
阿霉素(Adriamycin, ADR) 为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对G1和S期细胞最为敏感,对 G2期也有抑制作用 由肝脏代谢,主要由胆道排泄 可较好地溶于注射用水和非离子型造影剂内,与碘油易 成混悬剂与乳剂,特别适用于化疗性栓塞治疗 抗瘤谱广,抗癌活性高,一次性IA剂量为20~80mg 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脱发等 表阿霉素与吡柔比星
h
29
常用药物
溶栓药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issue plasminoger activator, t-PA),属第二代溶栓药 物。t-PA有选择性地与血栓表面纤维蛋白结合的能力, 结合后复合物对纤溶酶原有很高的亲和力,在局部有 效地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若t-PA用量适当,则 血浆中的纤溶酶抑制剂不会被耗竭,不致产生全身纤 溶状态
h
8
器械
常规器械:穿刺针、导丝、导管 微导管:同轴 灌注导管:多侧孔
h
9
导管结构
h
10
微导管
h
11
特殊器械
埋入式药盒 注射泵
动脉途径——静脉方案
h
12
方法
插管 造影 选择性插管 灌注
h
13
方法
一次性冲击法 较短时间内将大剂量药物注入靶动脉 适用于恶性肿瘤的化疗、溶栓治疗 优点为操作迅速、简单、并发症少而易护理 接触时间较短,不能重复给药,疗效可受影响
h
17
经导管药物灌注术-器械与方法
器械
全植入式导管药盒系统安放
h
18
方法
药物灌注结合栓塞治疗 化疗性栓塞术:带化疗药物的微囊或微球 已泛指化疗灌注时与各种栓塞剂同时应用或 先后注入 主要用于肝癌、肺癌、胃癌、盆腔恶性肿瘤 血流重分布:更多地用于栓塞术
h
19
常用药物
化疗药物 CCNSA: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较强烈,为剂量依 存性药物,宜一次性冲击IA,短时间内大剂量药物 局部灌注能显著提高疗效,主要有烷化剂、铂类、 抗肿瘤抗生素 CCSA: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相对较弱且缓慢,为 时间依存性药物,适宜于持续性IA,常用者有氟脲 嘧啶、长春新碱、氨甲喋啶与亚硝脲类等药物
h
42
脑血栓的灌注治疗
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早期开通闭塞的脑血管, 在缺血脑组织出现坏死之前,及时恢复供血
经静脉给药溶栓,简单易行,但药物到局部 的浓度很低,使溶栓作用差且全身副作用较 大。从80年代初开始,选择性脑动脉急诊溶 栓术在全身溶栓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目前 已成为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理想方法之一
h
h
26
常用药物
溶栓药物
血栓溶解主要是血栓内纤维蛋白的溶解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在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激活下转 变为纤溶酶,后者能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溶解血栓
纤溶酶原激活剂是对纤溶酶原有特异性的活性蛋 白酶,包括链激酶、尿激酶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 活剂(t-PA)等
h
27
溶栓药物
血浆活化素原
│ │链激酶 尿激酶 t-PA
顺氨氯铂(Cisplatin, CDDP或DDP)顺铂 是金属铂的氯胺铬合物,为目前常用的铂类铬合药物 对G1最敏感 主要通过肾脏排出 抗癌谱较广,适用于多种实体瘤 常与其它药物联用,IA剂量为20~100mg,碘油混悬剂
主要毒性包括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肾功能损害与
剂量有关,呈累积性,同时静注硫代硫酸钠可减轻其对 肾脏的毒性,水化亦有用 卡铂:为第二代铂类抗肿瘤药物
h
2
历史回顾
60年代:Baum与Nusbaum经导管灌注血管加压素 治疗消化道出血,Britt和Beley等使用血管扩张剂 动脉内灌注治疗肠道与四肢缺血性病变
70年代:随着导管的改进和插管技术的提高,兴 起了经皮插管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肝、骨和肺 等部位的恶性肿瘤和灌注溶栓药物治疗动脉血栓闭 塞性病变,从而使动脉内药物灌注术的临床应用日 趋广泛成熟,成为介入放射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