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用人三原则
曾国藩成功选人的三大原则
曾国藩成功选人的三大原则成大事者必靠人才,而在使用人才之前,选人至关重要。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称得上是人才,或者说,并不是所有人才都适合于你的事业。
因此,为了使组织和团队更好地发展下去,领导者如何选到合适的人,非常关键。
曾国藩在选人用人的实践中,给后人总结出了三条非常有用的选人原则,值得每一位选人用人者参考。
这选人的三大原则分别是:选人切勿眼光过高;首选忠义血性之人;德才兼备,以德为本。
选人原则一:选人切勿眼光过高世间万物皆遵循这样的道理: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蔽。
人自然不会例外:人无完人,才无全才。
中国的上古兵书《太白阴经》对此讲得很明白:强悍刚勇的人,可以勇敢地对待大难,其个性却难以持久;温顺安分的人,可以循规蹈矩,却难以灵活变通;性情沉静的人,可以考虑长远的规划,却难以应对突发的事件;性情谨慎的人,可以保持已有的成就,却难以开拓事业。
这段千古金言启示后人:如果对人才一味求全责备,"眼光过高",难免会让你感觉"无人可用"。
曾国藩从来都不相信有所谓的"全才"。
他认为,书上所说的"百长并集、一短难容"的完人,只是后人的追崇之词罢了,领导者在选拔人才时切勿上当。
事实上,曾国藩自己就是一个有所长有所短的人。
比如统领将佐规划战略上他很在行,但要让他带兵亲自参加一场战斗,他就总是会吃败仗。
因此,他对这个"选人切勿眼光过高"的原则是深有感触的。
他曾指出,一世之人才足够一世之用,就看怎么去发现去识别。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大约上等的贤哲,只能靠天缘才能遇到。
中等人才,则可以以人力求得。
阁下眼界太高,将来恐怕没有一个能够为你所用的人才。
程子曾经对司马光说:愿相公宁愿受一百个人的欺骗,也没有使好贤之心从此而没。
阁下仔细体会一下这两句话,降低取才的标准,获取的人才也渐一天比一天多了。
用人者究竟应该怎样选拔人才呢?曾国藩认为,挑选人才的关键在于不拘一格,评判人才的关键在于不求苛细。
1曾国藩的用人识人之道 曾仕强
曾国藩的用人识人之道曾仕强一、识实务者为俊杰。
识实务者为俊杰,不是跟着世界潮流走,不是投机取巧,要看适合自己出来不。
不同于俊杰,英雄是不管怎样都硬拼,多半是结果坏的。
为了空洞的“我说了算”,却是担责任。
中国人争气,争“我说了算”,但是,这是空洞的,你说了算你才有责任。
are you ready?不是你准备好了吧吗?而是你心中有数吗。
时候不到宁可归隐,务本务实,顺应时势。
人和人大致相同,不同的过程,不要重视结果。
挫折是好事。
大器晚成。
二、十年锻炼铸良基。
每个人一辈子都是起起伏伏,老天是公平的,我们都要喝2杯酒,宁可先喝苦酒。
十年锻炼铸良基:1、忍辱。
年轻时难以忍辱,后来明白,要看自己心态:侮辱者是菩萨。
变卦,自己的卦自己变。
2、刚强坚忍建德修业,忍等时机。
3、胸襟宽广,适时调整。
和小人适当距离。
听到任何一番话,都可以把它转一转,都变成好的,你看到坏人你把他当成镜子,你和他不一样就是好事情。
你看他好,他就会变好,相反。
成功的原因:1、良师益友。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2、内圣,修养自己。
慎独:小心地走好自己的路,可以和别人不一样。
主敬:看重眼前的人事,别人看不起你的原因往往是你看不起他。
求仁:心诚:3励志:以别人困难为忧,以小人没有被感化为忧。
来不及管自己的得失。
4明强,。
智仁勇(中国三联字者,中间者主要。
),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担当大事,修养品德,养家教子都要以明强为本。
男儿自立要有倔强之气。
气是看不见的、重要的,形成“实”后就没那么重要了、难改了,如形成习惯,。
5坚忍,等待时机。
做老实人,坏人那一套你学不来。
6刚柔:自立自强为刚,谦让为柔,刚柔并济。
儒:柔。
7. 修养自己。
8廉矩:腐败时人走“近道”,不贤者志满气得。
9勤敬:喜爱的人要知道其短处,相反。
爱民,不是顺民。
察人才能知人,知人才能用人。
知人要会听话。
10、诡道:多变化。
可以脸色暗示,不可脸色威胁。
恩情不如仁义,威严不如礼遇。
我们曾经梦想:大学生多了则社会进步,人们有钱了就安定了。
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
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0. 前言作为领导,并不一定要比所有的部属更有才干,关键是要看能不能将各有所长的一群人组织在一起,共同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去努力。
因此,识别有才之人,用好有才之人,是领导艺术的最高体现。
而在中国历史,关于用人识人,不得不提的一个人便是曾国藩。
1. 曾公简述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具魅力的神秘人物,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
对曾国藩,有人称之为“圣相”,有人称之为“罪臣”。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国藩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潜心研究学问,留下过许多值得后人汲取的养分,他面对现实,奏陈时弊,成为晚清王朝的柱石人物;他招兵买马,编练“湘军”,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是晚清王朝的“中兴名臣”;他在一定条件下顺应历史潮流、倡导洋务,为中国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在知人善任、教育子女等方面,曾国藩的确做出了令世人称道的业绩。
正是曾国藩在历史上的不同作用,才使后人对他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认为,曾国藩的一生就是识人用人,爱才聚才的一生。
通过门徒,幕僚、学生去推行他的儒家思想,政治抱负,利用群体的力量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容闳在《西学东鉴记》这部名著里记载了他对曾国藩在识人、用人这一点上的称赞,他用了整整一段讲述了当时曾国藩身边人才的之多。
他说,当时各处的军官寄于曾文正之大名者不下200人,大半都是怀着一种目的而来的,而种种幕府中有一百多人,幕府外更有候补之官员,有怀才之志士。
凡是法律、算学(数学)、天文、机器等等专家们无不聚集,全国人才的精华都汇集到这里来了。
因此,对于当代管理界来说,曾公的很多高明之处,很值得我们去仔细研究,并且运用到日常管理实践。
2. 曾国藩爱才之道曾公第一大可贵之处在于爱才。
曾国藩是属于真心实意喜爱人才的这类人物。
这很大的原因也有他性格上的原因。
第一就是他很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人恰好是相反的,总是善于看到别人的缺点。
第二,他性格上的特点,他乐于广交良友。
曾国藩用人:一般标准和最高原则!
曾国藩用人:一般标准和最高原则!武职官员的标准也有四项。
第一要“才堪治民”。
就是你的才能能够服众,能够让下面的人由衷地钦佩你,这与文职官员不一样。
武职官员必须到第一线去,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来,把山头打下来,这就必须得服众。
第二是不怕死。
第三是不急名利。
第四是耐受辛苦。
之所以如此排列,曾国藩回答说,一个人要治理他的辖地,首先要才堪治民,就是能不能让下属、让所有这个团队心服口服,非常钦佩你。
才堪治民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外乎公、明、勤三字,不公不明则人肯定不服气,不勤则业务必然荒疏,故第一要务在此。
敢打敢拼就是身先士卒,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这样下属才能追随你,因此作为第二个条件。
为名利而出的人提拔稍迟则生怨,稍不如意再怨,与同辈争薪水,与员工争毫厘,因此列为第三个条件。
身体弱过劳则病,精神乏短的人久用则散,因此作为第四个条件。
他还提醒说:下级弁勇对于本营将领,其他事尚不深求,惟银钱是否干净( 清廉),保举是否公道,则众目眈眈,以此相伺,众口啧啧,以此相讥。
惟自处于廉,公私出入款项,使阖营共见共闻,清洁之行,已早服弁勇之心,而小款小赏,又常常从宽,使在下者恒得沾润膏泽,则惠足使人矣。
明之一字,第一在临阵之际,看明某弁系冲锋陷阵,某弁系随后助势,某弁回力合堵,某弁见危先避,一一看明,而又证之以平日办事之勤惰虚实,逐细考核,久之,虽一勇一夫之长短贤否,皆有以识其大略,则渐几于明矣。
大抵拣选将材,必求智略深远之人,决不能选用没有生气的人。
他力求从书生中选拔人才,强调“秀才带兵”,希望借助于他们的知书明理,练习韬略。
以上四条只是一般标准,文官也好,武官也好,这四条标准只是一般性用人标准,而重要的、关键的岗位,仅有这四条标准是不够的。
为此他提出一个最高的衡量人才的标准,用他的话叫“上上之选”。
那么,这个最高标准是什么?曾国藩用了四个字——“忠义血性”。
“忠”与“义”在先秦之前是两个独立的概念。
在儒家的概念里,“忠”指的是尽心为人办事,不分对上与对下。
曾国藩用人之道(二)
曾国藩用人之道(二)曾国藩是中国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也是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深谙治国、用人之道,在治理地方、抗击太平军的过程中,曾国藩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用人之道。
本文将从曾国藩的用人哲学、用人要求、用人实践等方面,深入剖析曾国藩的用人之道。
一、曾国藩的用人哲学曾国藩认为,用人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就是希望用人能够达到自己的要求。
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制定相应的用人策略。
他认为,用人要善于挖掘人才,要在人才的特长、个性与适应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将人才的优点充分发挥。
同时,曾国藩强调,用人还要有长远眼光,不仅要看重当前的能力和业绩,更要注重发掘和培养人才潜力,培养未来的发展和成长潜力。
二、曾国藩的用人要求1、忠诚为上曾国藩认为,一个人必须首先具备忠诚的品质,才能胜任工作。
他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有所成就,取决于他是否忠诚于自己的职责、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曾国藩从不唯亲唯故,见贤思齐,任用的人才必须不仅忠于他,更要忠于国家和民族。
2、勤奋尽责对于曾国藩来说,勤奋尽责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珍惜自己的职位。
同时,要求用人要有责任感,对工作尽职尽责。
曾国藩强调,“假使听力和一切器官都敏捷,而没有勤奋努力的精神,是不可能成就伟业的”。
3、理性思维曾国藩注重用人的智力素质,重视用人的智慧和理性思维。
他认为,用人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想,不能盲从、依赖于他人。
曾国藩注重培养用人的分析思维、判断能力和预见性,同时也鼓励用人勇于创新和实践。
4、心理素质曾国藩注重用人的心理素质。
他认为,用人的心理素质对工作的发挥很大影响。
曾国藩尤为注重用人的心态和情绪的调节,他认为,一个人只有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和心态,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曾国藩的用人实践曾国藩在治理地方、抗击太平军的过程中,成功地运用了自己的用人之道,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曾国藩做人3字诀
日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生于1811年,卒于1872年。 曾国藩六岁读书,二十八岁中进士。初授翰林院检讨,一直到道光 29年(1849年)升礼部右侍郎、署理兵部左侍郎。咸丰帝即位后, 他先后兼任过兵、工、刑、吏等侍郎等职。
贵权术。
2019年9月22日星期 日
诚
赢得上进的空间。 自敬方能自尊,敬亲方能齐家,敬人方能使人敬己,
敬业方能事业有成。 欲人敬己,必先自敬。 吾辈读书惟敬字,恒字二端,是彻始彻终工夫。。 在不自足的驱使下,不断更上一层楼。 贤者敬而贵之,不肖者敬而远之。
2019年9月22日星期 日
敬
多想坏人,不如多想好人。 有了恕,就有了强大的人格凝聚力,像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爱己之心爱人,在人际交往中,应当承认尊重彼此之间的个性差异,
静已以致远。 人打第一下, 我打第二下。
2019年9月22日星期 日
静
品位好人生的真谛。 自视常若平淡无奇,则成大器。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
求报,能文不求名。
2019年9月22日星期 日
淡
真豪杰从不轻言放弃。 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 吾惟尽一分心做一日事,至于成败,则不复计较。 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者居其半,有所激有
曾国藩在仕途上官运亨通,十年之中连升十级,并在京师赢得了较 好的声望。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德、立 功、立言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被后世视为道德修养的楷模。 曾国藩一生经过了中国哀朽的过程,就其本人而言,早年精专学问, 学作圣贤,着实取得不少成绩,后从戎理政,也不失终有所成。然 而他率军镇压太平天国,杀人割地等所作所为,却是罪名昭著。特 别是“天津教案”使曾国藩遭到沉重的精神打击,于1872年3月12日, 死于两江总督任上,终年61岁,正如古人所云:“千夫所指,无病 自亡。”
选人用人三大原则
选人用人三大原则本期登场:屁股升官法(摘自《曾国藩发迹史》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汪衍振著本书第一次全面揭开曾国藩初入官场前12年,一路升迁的谋略与细节,将仕途上升期曾国藩独有的“升官法”阐述得淋漓尽致。
拿着书信,曾国藩感觉出非同一般了。
”仔细思索一番后,曾国藩提笔给穆同写了一封回函。
回函措词委婉,无非中堂大人交办的事下官拼力办云云,比穆同写得还虚,但再三申明,银子是不能收的,无功不受禄也。
信的结尾,曾国藩讲,如穆大人执意如此,下官只好如数上交了。
封好信后,吩咐陈升道:“你把这封信和这一百两银子,一起送到翰林胡同的穆同穆大人的府上。
不要耽搁了,现在就去吧。
”已经醒酒多时的陈升,把信先揣进怀里,用手在外面按了按,以示郑重其事,又拿过银子掂了掂,迟疑了好半天才道:“爷,这银子您老没动吧?”曾国藩警觉地把眼睛一瞪:“怎么……”“爷,”陈升嘀咕着说,“这本来是一百两的,可我用了几钱银子打了酒喝了。
爷这府上太瘦,不像英大人,天天都有人孝敬奴才喝酒。
爷就再添点银子吧,送过去也好看些。
”“你?”曾国藩瞪大眼睛,气得浑身乱抖,“你好大的胆哪!客人的银子你也敢动!把信掏出来,我这里是不能留你了。
那几钱银子就做你的工钱吧!”在选人用人方面,曾国藩有三大原则、四个标准。
三大原则一是选人切勿眼光过高,二是首选忠义血性之人,三是德才兼备以德为本。
四个标准是:第一要有治民之才,第二要不怕死,第三名利心不能太强,第四要能吃苦。
如陈升之流,若非碍于情面,他早就想将他逐出府门。
谁也没想到的是,最后乡试的副主考落到了曾国藩头上。
数日后的一大早,整个京城尚在梦中,曾府门前的巷筒子,一名御前太监领着两个高矮不等的人,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曾府。
曾国藩已用过早饭,管家周升正打开大门往外扫树叶子。
“奴才叩见曾大人,”当值太监同着两个人和曾国藩见过礼,“这两位是皇上让肃大人派过来保护大人安全的,祝大人一路顺风。
大人如无别的吩咐,奴才这就回去交差了。
曾国藩的用人之道
兰台世界2012·6月上旬□张骞沈丽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在长期的宦途生涯中,曾国藩形成了一套与众不同的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和利用人才的用人之道,谋略超脱,影响深远。
一、江山代有才人出:充分尊重人才曾国藩对人才非常重视,强调“成大事者,以多找助手为第一要义。
”按照他对人才概念的理解,如果一个人要干成能够影响时代格局、能够让后世铭记在心的大事,就必须拥有一些可以对其提供帮助和衷心辅佐的人。
曾国藩认为,在相对短暂的人生道路上,一个人无论拥有多么强的能力和拥有多么大的权力,也不可能独打天下、包罗万象,总是需要其他人的协助和支持的,只有将能力超群、技艺出众的人才团结起来,才能干成顶天立地的大事。
曾国藩熟读经史典籍,深谙儒家孔孟学说的用人观念,尊奉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诸人”以及孟子的“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的核心思想,通过自己的深刻领悟与实践总结,树立了“自立立人,自达达人”的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用人之道[1]61。
根据曾国藩遗留的奏折和信函记载,当提到收复安庆之事时,他总是将此功劳归于胡林翼的精心筹谋和多隆阿的卓越战斗;当谈到攻下金陵之事时,他总是将功劳归于各位统帅将领,却只字不提个人以及其弟曾国荃的任何功劳;当谈到击退捻军之事时,他总是将功劳归于僧格林沁的谋划进攻和吃苦耐劳,认为自己只及他的十分之一二;当谈到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时,他总是称对方为“一代名流”,比之“自愧不如”或“谋略莫及”,足见其对人才是多么的尊重和爱惜。
比如当年李鸿章饱学诗书但却科举未中,可谓是适逢气势豪迈、激情四射之时却遇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冰冷现实,无奈之下,垂头丧气的李鸿章经人介绍拜倒曾国藩门下,成了曾国藩的学生。
在与李鸿章交谈几次之后,曾国藩认为他才堪大用,对他非常器重,便有意安排李鸿章参与编撰《经史百家杂钞》,以使他磨砺心胆,为将来成就一番事业做好准备。
但是,受到曾国藩认可的李鸿章却置若罔闻,一意孤行,缺乏耐心,在关键时刻反出师门,欲与曾国藩对着干。
国学做人要学曾国藩
做人要学曾国藩一、慧眼识才,用才得当人才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有了人才并不一定就会取得成功,这还涉及到如何使用人才的问题。
因此,如何识别人才和使用人才是需要认真考虑和学习的事情,善于识别人才并赋予适当运用是一个管理者成功的重要条件。
1. 知人善用,网络人才2. 区别对待,驭人有术3. 合理安排,用其所长4. 善用偏才,扬长避短5. 多方观察,选才有道6. 观人入微,相认有术7. 用人不当,慎加防备二、广结人缘,网罗天下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分工明细,每个人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单枪匹马是无法取得成功的,竞争的激烈更需要我们借助他人的力量依靠团队取胜,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网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1.广交师友,谨慎为先2.相交以诚,大度宽容3.以恕代人,不求全责备4.交结贵人,择人而从5.与人为善,取人为善6.严于自省,和气待人三、小心谨慎,得意而不忘形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由于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同,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时不可避免的。
如何使自己在这些冲突和矛盾之中处于不败之地需要每个人仔细思考,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必须小心谨慎,得意而不忘形。
1. 谨小慎微,安度危机2. 以缓济急,稳中求成3. 如履薄冰,处处谨慎4. 藏锋圆通,含而不露5. 不慌不忙,稳重当头6. 言多必失,适可而止7. 以“浑”入世,难得糊涂8. 防危虑败,明哲保身9. 远离虚妄,懂独反思10. 谦虚谨慎,力戒傲气四、刚柔相济,能伸能屈在面临挫折和挑战时,有的人不知所措,一味意气用事,结果碰得头破血流;而聪明的人则懂得刚柔相济,能屈能伸,使事情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这是我们所乐于见到的。
1. 利益为重,能屈能伸2. 忍得一时,伸得一世3.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4. 静观时势,屈伸有度5. 刚柔相济,自立自强6. 耐烦应事,不忮不求五、持之以恒,奋发进取无论是干什么,希望一蹴而就是不可取的,希望没有一点苦难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奋发进取。
曾国藩的用人和识人之道的名言
曾国藩的用人和识人之道的名言
1.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
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2. 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3. 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
4. 才干,定要表现之。
5. 有才干,定要表现之,埋头苦干,不理闲事,乃其职也。
6. 现在最大的爱国是专心读书。
7. 小屈以求大伸,圣贤不为。
松柏生来便直,士君子穷居便正。
若曰在下位遇难事,姑韬光忍耻,以图他日贵达之时,然后直躬行通。
此不但出处为两截人,即既仕之后,又为两截人矣。
8. 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9.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0. 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
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
皆自己真实受用处。
忌成乐败,何预人事,自坏心术耳。
曾国藩的用人三法情感、利益与约束
理念与新知MINDSET &INNOV ATION 网印工业S c r e e n P r i n t i n g I n y 曾国藩的用人三法:情感、利益与约束纽带。
曾国藩的手下勇将塔齐布,在一次作战中寡不敌众,又马陷泥潭,还迷了路,幸好被当地的一位农民发现,将他带回了自己的家中休息。
次日早上,塔齐布的部下们因为主将一晚上没有回来,以为他肯定战死了,都哭作一团,曾国藩也悲痛不已。
正在这时候,塔齐布回来了,曾国藩听说后,连鞋子都没有穿,光着脚就跑了出去,抱住塔齐布大哭了起来。
塔齐布说:“我饿极了,快拿饭给我吃吧。
”曾国藩这才破啼为笑。
这一哭一笑,都是曾国藩真情的流露。
然而,其发挥出来的功效可非常之大。
试想,假如你是塔齐布,会不感动吗?曾国藩说,湘军内部有一种“家人父子之情”,人才们乐意为曾国藩所用,主要原因就是这个“情”字。
情感是有回报力的,凡是人才,都需要情感上的关怀、体贴、理解、尊重、信任和鼓励。
今天的领导者,也应该将情感当成是一种力量,用它去动员、感染和影响自己周围的人,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假如你是一名领导,希望人才都乐意为你所用,你认为自己如何才能办得到?曾国藩认为,领导者用人应该把握和使用好三大方法,才能使人才心甘情愿地为你所用。
这三大方法的关键词分别是:情感、利益与约束。
情感交流作为领导者,要想让人才乐意为你所用,就一定要注重与人才经常进行情感交流。
每一位高明的用人者,都精通和熟练运用情感的艺术。
曾国藩就是一个善于运用情感的人。
曾国藩带兵打仗,有那么多的人团聚在他的周围而至死不渝,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曾国藩很注重与人才之间的情感交流。
所以,他与人才之间慢慢地建立起了牢固的情感d u s t rS cr e e n P r i n t i n g I n y 网印工业MINDSET &INNOV ATION理念与新知出人才的热情和活力,一起去成就事业。
当然,领导者的情感一定要出自真诚。
曾国藩用人之道(三)
曾国藩用人之道(三)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政治家,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不仅擅长治军,还善于用人。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他不仅会选择人才,还会善于培养人才。
曾国藩用人之道不仅受到历史学家的赞誉,其实道理也适用于现代的企业管理。
一、善于寻找人才曾国藩在用人方面最先考虑的是人才的“由来”。
他认为:“治军最要紧的就是选将,选将最要紧的就是捉贼的时候看人,此谓之明达。
此是最能见学问的一个关头,有至多的孔门,衣襟上都没有惊怖,是天生骨骼刚毅,练好了拳脚能撞碎石头?是地道子弟,从小里就磨练出来的心性?是机关奇谋,高明神通的丰功伟绩?始终不离经史,精研兵书,使得机关趁势?是善于晓略人情,童心未泯,卑以胜尊,没补海宇?”曾国藩通过考察和品性,一步步深挖潜能,寻找出最适合工作的人才。
这也正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所倡导的“征才先人主,做事设人心”的思路。
二、寻找适合的人才曾国藩用人的思路是找到那些最适合的人才,而非聚集大量人才。
他认为:“若是招一大些人,人人都中等,却连中等之选也无”。
因此,曾国藩鼓励员工争取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曾国藩也倡导用人才的理念:适材适用是最重要的,人才适不适合,不光看他的能力,还需要看他的性格、兴趣和意愿是否适合这份工作,只有找到了最适合的人才才能让他们发扬光大。
三、培养人才曾国藩不仅注重聘用人才,也需要加强培养人才。
他的指挥团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提升员工的能力来解决问题。
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期间,会充分倾听员工的想法和建议,以保持创新和进步的步伐。
曾国藩还通过充分培养年轻人的能力来提高整个组织的技术水平。
他深信,充满热情的年轻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机会,他们需要适当地引导来突破瓶颈,不断壮大组织。
四、奖励和嘉奖优秀人才曾国藩还非常懂得赏识和鼓励优秀人才。
他认为,激励制定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最终目的在于提高组织的整体业绩水平,使员工感受到组织的一致性和共同成就。
在管理人才的过程中,如果对优秀的人才进行鼓励、表彰和嘉奖,他们的工作动力就会大增,使企业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实现公司和员工之间共赢的局面。
曾国藩的选人之道
曾国藩的选人之道曾国藩有其独到的选人用人标准, 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则一:选人切勿眼光过高如果对人才一味求全责备,“眼光过高”,难免会让你感觉“无人可用”。
一个人只要有一个特长,就可以用之了;用人者最应避免的是,由于有一点小毛病而将有用之才弃而不用,曾氏幕府人才众多,几乎全国人才之精华,都汇集到这里,再加上曾国藩知人善任,懂得激发他们的才干能力,因此,湘军和曾国藩集团想不成功都难。
原则二:首选忠义血性之人有血性够忠义是曾国藩选人的最核心的标准。
尽管曾国藩的“忠义血性”有其特定的内涵,但它揭示了政治信仰对于人的极其重要性,因而对于人才的选拔来说,也具有普遍的启发意义:只有立场坚定、不为暂时的利益所动、不被任何困难吓倒,你才能成就一番大事。
这些平日里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们,在战场上居然能表现得如此之凶悍,完全是因为他们内心里都有一股所谓的“忠义血性”,作为他们为清政府卖命的终极理由。
原则三:德才兼备,以德为本曾国藩识人以德识为主,以才学为辅。
对于德与才关系论述是“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
德而无才,则近于愚人;才而无德则近于小人,二者不可兼时,与其无德而近于小人,毋宁无才而近于愚人。
”也就是说,如果德才不可兼得,他宁要有德无才的人,也不要有才无德的人。
简言之,用人应该看重才干,但更应看重的则是心术,即道德操守。
他如此重视人才的道德水准,是因为当时士风败坏,人欲横流,从上到下都孜孜求利,惟利是图,所以他才突出道德的重要性,惟德是举。
原则之四:发挥人才的一技之长曾国藩认为用人要发挥人才特长,对推荐或自荐者, 他都要认真考察,做到人尽其才。
洋人傅兰雅推荐聂仲芳,曾国藩问他为什么在广州做洋务而不继续读书,考功名。
他答“今日中国不缺官,当官的人多得很,候补官员也数不清,不愿意去凑热闹,所以出来学技术、管理。
”聂仲芳在当时的年代能有这样的见识,是要具备一定的胆识和头脑的。
他还向曾国藩提出了“江南机器总局不善经营将会倒闭,并提出了解决办法等”。
曾国藩用人八字要决
相关标签:曾国藩 | 人才管理曾国藩用人八字要决2011年08月09日16:08 文/ 卢晓周培训杂志 已有1590位网友访问本文曾国藩出身农家,资质并非上佳,但几乎以一己之力平定太平天国,封侯拜相,位极人臣,成为“中兴第一名臣”,其后更是直接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对其更是推崇备至。
毛泽东就曾说道:“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
”蒋介石也说过:“曾氏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
”纵观曾国藩跌宕起伏、纵横捭阖的传奇一生,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不世之功,与其识人、选人、育人、用人的高超技巧密不可分,更得益于其倾力打造的“智囊团”,这在当时形成了“名臣能吏,半出其门”、“荐贤满天下”之壮举。
曾国藩能够网罗数量如此之多的智士,并高效地加以统筹、安排及任用,足见其在用人方面的过人之处。
对于如何招贤纳士,曾国藩精辟地用八个字——“广揽”、“慎用”、“勤教”、“严绳”加以总结。
这八字要诀既是对曾氏用人实践经验的高度提炼,也是其用人的智慧结晶。
广揽曾国藩认为“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国家大计,首重留心人才”,“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为第一要义”,“凡有一长一技者,断不敢轻视”。
这与现今的企业重视人才的理念不谋而合。
能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能否打造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智囊团”是企业未来竞争能否制胜的关键所在。
因此,通过各种途径探寻、吸引各类型的人才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必修课程。
原则一:不拘一格现在许多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招聘或委托猎头公司等招揽人才,这其实就是曾氏所言的“广揽”,差别仅在于寻才的途径不同,实质无二。
曾氏选人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不拘一格,他认为选拔人才不应该以出身、资历来衡量,他强调“要以衡才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苟细,无因寸木朽而弃连抱,无施数罟以失巨鳞”,“不可因微瑕而弃有用之才”。
左宗棠自负甚高、傲气凌人,常以诸葛亮自诩,给人写信的落款通常都是“亮”或“小亮”。
曾国藩认为,领导者用人应该把握好三大手段
曾国藩认为,领导者用人应该把握好三大手段这三大手段是:情感、利益、约束。
注重与人才的感情交流白居易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感人心者,莫先于情”。
这句话的意思是能打动人心的,莫过于情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如果说人的心灵有一扇大门的话,那么情感就是开启这扇大门的钥匙。
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身边每一个高明的用人者,肯定是精通运用情感的艺术的。
有句俗话,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刘备这个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非常善于运用情感。
《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讲道,长坂坡之战,赵云单枪匹马,从万军之中,拼死将阿斗救了出来。
见到刘备之后,赵云下马伏在地上大哭,刘备也大哭起来。
赵云将阿斗双手递给刘备,刘备接过阿斗,扔在地上,说:“为了你这个小东西,差一点折了我一员大将!”赵云十分感动,连忙从地上抱起阿斗,哭着对刘备说:“我赵云就是肝脑涂地,也不能回报主公的恩德!”刘备这一哭、一扔,赵云这位英雄,就对他死心塌地了。
善解人意,以情感人,是刘备能够建功立业的奥秘所在。
诸葛亮为他父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曹操对关羽又是封官,又是送钱,关羽却千里走单骑,回到了刘备那里,这些,都离不开一个情字。
由此可见情感交流的重要性了。
曾国藩同样是这样一个善于运用情感的人。
曾国藩所从事的是带兵打仗的事情,有那么多的人团聚在他的周围而至死不渝,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曾国藩很注重与人才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在他和人才之间,有着十分牢固的情感纽带。
【忠告】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塔齐布是曾国藩的一员勇将,在一次作战中,塔齐布因寡不敌众,马陷泥潭之中,迷失了道路,后来被当地的一位农民发现,将他带回了自己的家中休息。
第二天早上,塔齐布的部下们因为主将一晚上都没回来,认为他肯定战死了,都哭成了一团,曾国藩也悲痛不已。
正在这时候,塔齐布回来了,曾国藩听说后,连鞋子都没穿,光着脚就跑了出去,抱住塔齐布大哭起来。
塔齐布说:“我饿极了,快拿饭给我吃吧。
”曾国藩这才破啼为笑。
我们看,这一哭、一笑,都是曾国藩真情的流露。
曾国藩看人的三条标准
曾国藩看人的三条标准
曾国藩,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诗人、文学家,曾参与抗击外侮,他说:“选拔人才要重良心作主,用人则以能力为着眼点,以查能行为准则。
”
曾国藩在选择人才时,一直把“良心、能力、查能行”三者作为衡量标准。
他认为,
干政不可离开诚信良心,只有一颗正派的心,才有可能做到忠孝耿直,谋求公善,卓有大志。
这是曾国藩选择人才最重要的标准。
其次,曾国藩要求女择官才时,必须有能力,主要以能力为着眼点,以熟识文学、熟
悉国策、理解法理知识、掌握有关政治制度的理论,能很好的履行官职。
此外,曾国藩还
要求,选择官才要以实际行动来检验成绩,要“查能行”,以积极实践来摆脱理论,有事
及时办理,能有所为,有所成。
曾国藩明确提出,“良心、能力、查能行”是选任官吏的唯一标准,只有如此,政令
才能有责任心的付诸执行,民情才能有真心的回应。
他的理念一直引领着我国古代文责任
主义行政思想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理论基础。
曾国藩用人的四项基本原则
曾国藩用人的四项基本原则
曾国藩用人的四项基本原则:
有本事没脾气的圣人——放心使用;
有本事有脾气的能人——监控使用;
没本事没脾气的庸人——培养使用;
没本事有脾气的坏人——坚决不用。
事实上,在任何组织里,总会至少同时存在下面五种人:
能力好,人品好,称之为极品;
能力一般,人品好,称之为良品;
能力好,人品一般,称之为次品;
能力差,人品差,称之为废品;
能力极强,人品极差,称之为毒品。
能力可以后天培养,人品不好却不容易改变。
很多人觉得能力是基础,是本钱,是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的必要条件。
但对品德就不那么重视了,认为品德是“虚”的,看不见,摸不着,对自己的发展没有多少实际价值。
我个人觉得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品德和能力相比,品德是能力的灵魂和向导,能力是人才飞翔的翅膀。
一个人若失去了灵魂,能力就会变成黑夜中的魔鬼,让人恐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遭到人们的唾弃。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
无论何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论身处何时何地,能力并非第一,更不是唯一,因为高尚的人品比卓越的能力更可贵。
总之——身体不好是废品,思想不好是毒品。
曾国藩用人司法——广收、慎用、勤教、严绳
广收、慎用、勤教、严绳--曾国藩识人四法(2007-03-21 07:35:01)转载重人、识人、取人、用人是清中兴名臣曾国藩的特长。
尤擅长于通过人的身体语言来判断的对方的品质,性格,情绪,经历,并对其前途作出准确的预言。
某天,有新来的三位幕僚来拜见曾国藩,见面寒暄之后退出大帐。
有人问曾国藩对此三人的看法。
曾国藩说:“第一人,态度温顺,目光低垂,拘谨有余,小心翼翼,乃一小心谨慎之人,是适于做文书工作的。
第二人,能言善辩,目光灵动,但说话时左顾右盼,神色不端,乃属机巧狡诈之辈,不可重用。
惟有这第三人,气宇轩昂,声若洪钟,目光凛然,有不可侵犯之气,乃一忠直勇毅的君子,有大将的风度,其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只是性格过于刚直,有偏激暴躁的倾向,如不注意,可能会在战场上遭到不测的命运。
”这第三者便是日后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罗泽南,后来他果然在一次战争中中弹而亡。
某次,李鸿章带了三个人请曾国藩任命差遣。
当时曾国藩晚饭后正在散步,他有饭后缓行三千步的习惯,李鸿章不便打扰,就与那三个人在一旁恭候。
散步之后,李鸿章请他接见那三个人,曾国藩却说不必了,李鸿章很是惊讶。
曾国藩解释道:“在散步时,那三个人我都看过了。
第一个人低着头不敢仰视,是一个忠厚善良之人,可以给他保守的工作。
第二个人喜欢弄虚作假,我眼光扫过他时他毕恭毕敬,等我一转身,他便左顾右盼,将来必定阳奉阴违,不能任用。
第三个人气宇轩昂,双目平视,始终挺立不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将来他的功名不在你我之下,可委以重任。
”后来三个人的发展,果然不出曾氏所料。
而那第三个人便是台湾的首任巡抚刘铭传,他为收回台湾、治理台湾立下了汗马功劳。
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有人向幕府推荐了陈兰彬,刘锡鸿两人。
陈兰彬,刘锡鸿颇富文藻,下笔千言,善谈天下事,并负盛名。
接见后,曾国藩对陈,刘二人作了评价:“刘生满腔不平之气,恐不保令终。
陈生沉实一点,官可至三四名,但不会有大作为。
不久,刘锡鸿作为副使,随郭嵩焘出使西洋,两人意见不和,常常闹出笑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大事者必靠人才,而在使用人才之前,选人至关重要。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称得上是人才,或者说,并不是所有人才都适合于你的事业。
因此,为了使组织和团队更好地发展下去,领导者如何选到合适的人,非常关键。
曾国藩在选人用人的实践中,给后人总结出了三条非常有用的选人原则,值得每一位选人用人者参考。
这选人的三大原则分别是:选人切勿眼光过高;首选忠义血性之人;德才兼备,以德为本。
选人原则一:选人切勿眼光过高诸葛道熹:如果眼界过高,很容易陷入孤芳自赏的境地。
万物皆遵循这样的道理: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蔽。
人自然不会例外:人无完人,才无全才。
中国的上古兵书《太白阴经》对此讲得很明白:强悍刚勇的人,可以勇敢地对待大难,其个性却难以持久;温顺安分的人,可以循规蹈矩,却难以灵活变通;性情沉静的人,可以考虑长远的规划,却难以应对突发的事件;性情谨慎的人,可以保持已有的成就,却难以开拓事业。
这段千古金言启示后人:如果对人才一味求全责备,“眼光过高”,难免会让你感觉“无人可用”。
曾国藩从来都不相信有所谓的“全才”。
他认为,书上所说的“百长并集、一短难容”的完人,只是后人的追崇之词罢了,领导者在选拔人才时切勿上当。
事实上,曾国藩自己就是一个有所长有所短的人。
比如统领将佐规划战略上他很在行,但要让他带兵亲自参加一场战斗,他就总是会吃败仗。
因此,他对这个选人切勿“眼光过高”的原则是深有感触的。
他曾指出,一世之人才足够一世之用,就看怎么去发现去识别。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大约上等的贤哲,只能靠天缘才能遇到。
中等人才,则可以以人力求得。
阁下眼界太高,将来恐怕没有一个能够为你所用的人才。
程子曾经对司马光说:愿相公宁愿受一百个人的欺骗,也没有使好贤之心从此而没。
阁下仔细体会一下这两句话,降低取才的标准,获取的人才也渐一天比一天多了。
诸葛道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领导要注意发挥人才的长处就行。
究竟应该怎样选拔人才呢?曾国藩认为,挑选人才的关键在于不拘一格,评判人才的关键在于不求苛细。
不能因为有一点朽烂的地方,就把几人合抱之粗的大木给丢弃了;不能因为仅仅撒了几网就灰心丧气,以至于错过了逮到大鱼的机会。
一个人,只要有一个特长,就可以用之了;用人者最应避免的是,由于有一点小毛病而将有用之才弃而不用。
曾国藩很反对以出身、资历来衡量人任用人。
他曾讲过这样的例子:汉代大将军卫青在年轻时曾给人当过奴隶,后来却拜相封侯,娶了高贵的公主为妻。
因此,怎么能用平常的条条框框去束缚人才呢?世界上缺的不是人才,缺的是去搜罗的行动和发现的眼光。
人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人在乎,就会被遗弃于社会的下层之中,一旦有人去发现去任用,就足以为国家之用。
曾国藩正是这样做的。
他对于人才的延揽从来都是不拘一格的。
象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李续宜、王鑫、杨岳斌、彭玉麟、李世忠、陈国瑞这些人,有的秀才出身,有的农夫出身,有的行伍出身,有的土匪出身,有的叛将出身,但曾国藩对他们都能以至诚相待,使他们的长处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其中杨岳斌、彭玉麟二人,是曾国藩在衡州练兵时识拔起来的。
曾国藩认为他们两个,一个是“智胆超群,秉性忠直”,又“口不言功”;一个是“任事勇敢,励志清苦,实有烈士之风”,因而立即将他们从无名之辈中提拔到统领水师的高位上。
事实证明,这两个人确实是最佳的人选。
在建立和发展湘军水师,以及在指挥湘军水师作战中,两个人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曾氏幕府中,就出身来说,上至进士,下至布衣,均为座上之客;就人缘而言,既有曾国藩的同窗同年、乡亲故旧,也有曾国藩的门生弟子,还有一些则“识拔于风尘”。
此外,“凡法律、算学、天文、机器等专业人才,无不毕集。
”由于曾国藩首先提倡洋务,一批洋务官吏也最先孕育于曾氏幕府,如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后来接办福州船政局的沈葆桢、致力于近代海军的丁日昌等;一些外交人员,如先后出使英、法、比、意的大使薛福成,出使英国的公使郭嵩焘,出使西班牙、德国的参赞黎庶昌,都曾是曾氏府幕中的重要人物;一些科技人员,如李善兰、华蘅芳、徐寿、徐建寅,也曾长期效力于曾氏幕府。
曾氏幕府人才众多,范围广泛,几乎全国人才之精华,都汇集到曾氏幕府。
再加上曾国藩知人善任,懂得激发他们的才干能力,因此,湘军和曾国藩集团想不成功都难。
原则二:首选忠义血性之人选人原则一告诉我们,选人时不能眼光过高,要不拘一格用人才。
但是,容忍人才的缺点,并不意味着曾国藩就没有选人的标准,相反,曾国藩认为,要想成就大事,最需要的是有忠义血性的人。
有血性够忠义,是曾国藩选人的最核心的标准。
在选用人才的标准上,曾国藩曾提出了四个标准:第一要有治民之才,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名利心别太强,第四要能吃苦。
诸葛道熹:由此四者,即为当世之杰出人才。
但在考察这四个标准前,首先要考察的是,这个人是否具备“忠义血性”。
他说:“大致说来,只要有了忠义血性,那么这四个条件就都会具备;缺乏忠义血性,虽然貌似具备了这四个条件,也终究是不可靠的。
”显然,曾国藩是将忠义血性作为了选用人才的前提的。
其所强调的忠义血性,指的是一种强烈的忠诚感、道义感与责任心。
曾国藩是文人出身,带兵打仗的事情,他之前从来没有经历过。
他所面临的处境,又是十分险恶的。
一方面是太平军的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另一方面,曾国藩所处的时代,又是封建社会的末世。
整个统治集团已经完全腐败,军队也失去了最起码的战斗力。
在他看来,可怕的不是太平军的造反,而是统治集团本身的腐败。
缺兵缺饷都不值得担忧,惟独让人担忧的是,举目望去竟然很难找到一个见了有利可图之事而不奋勇争先、见了急公好义之事却唯恐落后的人。
因此在他看来,当务之急是以“忠义血性”来号召那些“抱道的君子”,以“舍身卫道”、“杀身成仁”的狂热,以“打脱牙和血吞”的刚毅,以“志之所向,金石为开”的信念,去投身于镇压太平天国、挽救封建王朝、封建礼教的“事业”之中。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在实际用人时,不管是选拔军官,还是招聘幕僚,曾国藩对于具有书生之“血诚”者都是特别重视的。
他评价江忠源是一个“血性男子”,“死生患难,都可以依仗”;评价王錱是一个“忠勇男子”,“血性耿耿”;评价塔齐布时说“塔齐布忠勇奋发,习劳耐苦”。
1860年,太平军横扫苏、常,两江总督何桂清先期自常州逃走,地方官随之逃散一空,唯有当地的反动士绅据城顽抗。
常州城破后,他们还组织团练武装,继续与太平军为敌。
曾国藩听后十分高兴,对这些士绅推崇备至,上书朝廷,保举周腾虎、刘翰清、赵烈文、方俊谟、华蘅芳、徐寿等六人,请求朝廷令各地督抚将他们咨遣来营,收入幕府加以“造就”,以为他日之用。
事实上,他手下的许多幕僚和将领,都是因为誓与太平军为敌,被曾国藩视为“血性男儿”而收为部下的。
“忠义血性”是曾国藩选人、用人、治军、治政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他藉以团结一批封建文人、打败太平天国的精神力量。
尽管曾国藩的“忠义血性”有其特定的内涵,但它揭示了政治信仰对于人的极其重要性,因而对于人才的选拔来说,也具有普遍的启发意义:只有立场坚定、不为暂时的利益所动、不被任何困难吓倒,你才能成就一番大事。
诸葛道熹:只有这样的人,才不会背叛主人。
在“忠义血性”的驱使下,曾国藩的湘军确实表现出了它异于此前任何一支军队的凶悍。
《中兴将帅别传》一书中描述说,曾国藩“有百折不挠之志”,胡林翼“虽然一败再败,但斗志更加旺盛”,江忠源"每当作战的时候都是亲自上阵”,罗泽南和他的弟子们“以镇压太平天国为己任,忠义愤发,虽败犹荣”。
这些平日里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们,在战场上居然能表现得如此之凶悍,完全是因为他们内心里都有一股所谓的“忠义血性”,作为他们为清政府卖命的终极理由。
选人原则三:德才兼备,以德为本刚才提到,曾国藩在选用人才上有四个标准,第一条是“要有治民之才”。
事实上,曾国藩选才,是很重视才识的高低的。
在才识上,他也提出过四个要求:“一是要知人善任;二是要善于观察敌情;三是临阵要有胆有识;四是营务要整齐。
”这四条,指的都是才识。
而在“才”“识”之间,曾国藩认为,“凡办大事者,以识为主,以才为辅”。
至于他平日夸奖部属的才识的言论,更是比比皆是。
然而在德才之间,曾国藩更强调人的德行。
曾国藩所谓的“德”,含义很广泛,忠诚、勤俭、朴实、耿介、不怕死等等都属于“德”的范畴。
按照他的总结,“德”就是在政治上要忠于自己的信仰与事业,要能心甘情愿地为之竭尽全力;在作风上要质朴实在,能吃苦耐劳;在精神上要坚韧有拔,顽强不屈。
因此,曾国藩特别强调要“于纯朴中选拔人才”,认为“于纯朴中选拔人才,才可以蒸蒸日上。
”曾国藩所谓“纯朴”主要是指朴实、无官气、不虚夸,不以大言惊人、巧语媚上,而是具有踏实、苦干的作风。
曾国藩认为,人才可以分为两大类:“官气多”型和“乡气多”型。
具体来说,“官气多”的人好讲资格,好装样子,办起事来四平八稳,说起话来面面俱到。
实际上却是一点生气都没有。
“乡气多”的人好逞才能,好出新样,办起事来不顾忌别人的看法,说起话来不讲求避讳。
因此往往一件事还没有办成,就先招来了一片议论。
显然,无论是“官气多”还是“乡气多”的人,都有着各自的缺点。
但曾国藩更痛恨的是有官气、不实干的官僚,而宁愿用有乡气的人。
他说:大概说来,考察人才的优劣,应当以看他是否具备朴实、廉正、耿介的品质为主。
有这样的品质,又有其他的特长,才是最可贵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品质,即使有其他的特长,也是靠不住的。
甘甜容易调味,洁白容易着色,古人所说的无本无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对“心眼太多,好说大话”的浮滑之辈,曾国藩是深恶痛绝的:“好轻易谈论用兵之道的人,他的阅历肯定很浅;好攻击人家短处的人,他的自我修养一定很差。
”所以他一直强调“崇尚朴实,杜绝浮华”,厌恶油嘴滑舌的夸夸其谈。
他认为“湘军的优点,全在于没有官气而有血性,如果官气增加一分,那么血性就必然要减掉一分”。
“湘军向来不喜欢用花言巧语的将领”,“凡是不经过深入的思索,就信口开河的,我从来不跟他们说长短。
”当然,到晚年时,曾国藩在选才的标准的认识上已经有了若干改变。
因为多年的经历让他发现,“有德或者有才,能有一样就已经很难了,要想两者兼全,更是没有几个。
”事实上,凡是愿意出来“做事的”,大多都好名、贪财,而不贪名利者则早就隐居起来了。
对此曾国藩曾感慨道:“勇于做事的都是有自己的欲望的啊。
”他甚至说:“在当今的乱世之中,如果对于战争的胜败不能有益的话,即使是道德再高尚者又有什么用呢?我生平里喜欢用老实人,现在回头一看,其实是药不对症。
”所以他总结道:“对有才无德的人,应当不要埋没他的长处,只需要稍微与他保持一点距离就可以了。
”诸葛道熹:用人上要注意不能过分要求。
因为优秀人才毕竟太少。
显然,这时他在“德才兼备”的标准上已有所让步。
在这个选人原则上,我们其实可以这样理解:所谓的“德”,其实是第二条选人原则所提倡的,当然要作为首选的评判标准;但是,即使这个人没有“德”,但才堪大用,甚至才堪小用,我们也不妨把他放到合适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