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暗挖地铁车站案例

合集下载

浅埋暗挖法地铁车站

浅埋暗挖法地铁车站

浅埋暗挖法地铁车站3.2 柱洞法(中柱法)车站施工3.2.1 工法特点与施工流程3.2.1.1 工法特点(1)车站主体施工大致步序为:先各自开挖中间的三个导洞,并施作初期支护,待开挖完成之后,施作立柱,之后开挖中间的土体,用钢支撑倒换未施作的二次衬砌,待二次衬砌施作完毕并达到强度后,拆除临时钢支撑,即在中部形成一个完整闭合的受力体系,再进行侧面各自三个导洞的开挖及二次衬砌的建立。

(2)柱洞法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量较小,安全度大,但中洞开挖时受力转换复杂。

(3)柱洞法主要用于一柱两洞设计、拱部弧度平缓,采用一般中洞法可能有大的地面沉降的情况。

也常常被用于修建三拱两柱双拱单柱双层岛式车站。

(4)柱洞法的优点:从既有经验和理论分析上考虑,柱洞法在控制地层沉降方面明显优于中洞法和侧洞法。

而在开挖阶段和侧洞法一样快速,而二次衬砌阶段又比中洞法力学转换简单。

(5)柱洞法的不足之处是操作空间小,天梁施工难度大;另外柱洞法施工,中间的土体承受的压力比较大,需要对这部分土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特别措施来加固土体。

[6]。

3.2.1.2 施工流程以单拱双柱浅埋暗挖车站为例,阐述“中柱法”施工工艺流程及具体施工步序(见图3-8):(1)超前支护,开挖中部两侧1号洞室作初期支护,两侧同步开挖,注浆加固地层。

(2)采用CD法前后开挖两侧2、3号洞室,作初期支护,1、2、3号洞室施工错距15m 左右。

(3)局部地基深孔注浆加固,施做底纵梁及防水,架设钢管柱,施做顶纵梁及防水,临时支撑固定。

(4)开挖中洞Ⅰ号洞室,纵向作拱顶初期支护,中隔壁穿孔及时架设顶梁水平钢支撑。

(5)开挖中洞Ⅱ号洞室,视监测情况调整钢支撑,分段凿除顶部中隔壁并施做中拱顶板防水与二次衬砌。

各洞室施工错距15m左右。

(6)开挖中洞Ⅲ号洞室,穿洞架设临时钢支撑,开挖至基底及时封闭底部初期支护。

(7)完成中洞底板及防水层,中洞内衬形成稳定承重结构后,开始侧洞4号洞室开挖。

20190313地铁建设工程典型事故案例(2)

20190313地铁建设工程典型事故案例(2)
三、矿山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三、矿山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1:7号线广安门内站隧道内局部塌方(2011年10月)
4号井
1号井 WGXC02-14
2号井
3号井
WGXC02-13
该区域隧道内出现局部 塌方初支出现较大变形
三、矿山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1:7号线广安门内站隧道内局部塌方
6.24晚 风道内情况
6.25凌晨 风道内情况
案例3:14号线东~将区间将台站始发端洞门土体塌方
6.24下午地面沉陷
6.24晚 地面塌陷
原因分析:到达端未安装橡胶帘布和扇形压板,始发端头土体加固效果
较差。
处置情况:盾构刀盘顶入始发端洞门,盾尾脱出到达端洞门约0.9m。地
面塌陷道路回填完毕,25日上午路面已恢复交通。
¢105 0污水

塌陷位置
盾构
人行 天桥
风 道
¢220 0雨水

约15m
盾构
案例3:14号线东~将区间将台站始发端洞门土体塌方
6.22 接收端现场施工情况
6.22 始发端塌方情况
6.23 接收端现场施工情况
6.23 始发端施工情况
案例3:14号线东~将区间将台站始发端洞门土体塌方
6.24下午 风道内情况
受影响管线近期变形情况及累计沉降值:管线变形未收敛
单位:mm
监测点
10月10日 10月11日 10月12日 10月13日 10月14日 累计沉降值
WGXC02-13
-1.27
WGXC02-14
-1.25
-3.19 -3.49
-4.8 -4.9
-1.9 -4.46
-1.34

地铁车站超大断面暗挖隧道六部开挖施工方法

地铁车站超大断面暗挖隧道六部开挖施工方法

岩车站位于沙坪坝区石小路及其东侧的平顶山下 , 中心里程 K1 型断面为例 。 4+
02 12 起 始 里 程 为 K1 +0 14 2 终 点 里 程 为 K1 十1 5 82 1 2 断 面施 工 工序 7 .8 , 4 0 .8 , 4 8 .8 , . 车站总长度 14 4m。马家岩 车站采用 1 岛式站 台, 8 . 0m 单拱双层 超 大 断 面 隧 道 具 体 施 工 工 序 见 图 1 图 2 , 。 结构 , 主体隧道开挖宽度为 2 . 0 6m~2 .4m, 13 高度 为 1 . 7 5m~ 1 .2 最大开挖断面面积 36 9 9m2 8 0 1m, 2 .4 。车站为复合式衬砌结 由 3 ~0 0 ・ 9
第3 6卷 第 4期 20 10年 2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T URE
Vl. 6No 4 0 3 i . Fe . 2 1 l b 00
文 章 编 号 :0 962 (0 0 0 —2 40 10 8 5 2 1 )40 9 .2
时横向支撑 ; 3 l 一右侧壁临时横 向支撑 ; 4 l一预留沉落量 ; 卜 仰拱 1 二衬钢筋混凝土 ;6 1一边墙 和拱部二衬钢筋混凝 土;7 1~仰拱二衬混 凝土与边墙和拱部二衬混凝土分界线
2所述④部的施工是依 次进行④部 的开挖 , ; 施工④部初期支护() 6,
施工临时右下部中隔墙支护 (1, 1)施工临时右部横向支撑(3 ; 1)
图 1 超 大 断面 隧道 双 侧 壁 导 坑六 部 法 施 工 步 序横 断面 图
[]  ̄e- , 2 h? 周宏业 . - 斜拉桥地震反 应的行波 效应 [] 土木 工程 [ ] L c . .Wo gH. . e o s f i fu dt nt J. 4 uoJ E , n L. R s neo r p a o na o oa i

浅埋暗挖法简介 -车站

浅埋暗挖法简介 -车站

侧洞法施工顺序图
一、 施工方法 3. 侧洞法
沈阳地铁10号线松花江街站
3号竖井
8
7
矿山区间
1号风道
路中高架桥
65
2号竖井
4
3
2
1号竖井
1
2号风道
盾构井 新开河
多层住宅
多层住宅
省材料建筑中心
松花江街站位于北塔桥与北塔街之间,沿崇山东路方向东西向设置,崇山东路南侧沿街住宅楼、
路中高架桥、车站西侧为新开河、路下管线主要有给水管、燃气管、排水管等。
该法工序单纯,中洞开挖充分利用各部分尽快封闭早成环,整体环套环特点,结构整体 性好。
Ⅷ 5


Ⅳ Ⅷ
1 Ⅲ
5 Ⅶ
Ⅳ Ⅱ
中洞法施工顺序图
1、用CRD法开挖中洞(包括初期 支护和施工支护); Ⅱ、中洞底板底纵梁; Ⅲ、钢管柱、楼板; Ⅳ、柱顶纵梁和中洞拱部; 5、用台阶法开挖左、右洞; Ⅵ、左右洞底板; Ⅶ、左右洞部分边墙和楼板; Ⅷ、左右洞其余边墙和拱部。
4、中柱为φ1000mm钢 管柱。
松花江街站暗挖法(PBA逆作):施工工序(一)
上边、中导 洞开挖
锁口圈施工
竖 井 开 挖
下底中导洞 开挖
松花江街站暗挖法(PBA逆作)施工工序(二)
冠梁施工 洞内围护桩施工
第二步:小导洞初支完成后,由内向外倒退着打钻孔桩,施作桩顶冠梁,钻 孔桩应跳做。桩内钢筋甩出预留。
侧洞法根据其侧洞的施工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典型的侧洞法,侧洞采用CRD工法 进行施工。第二类是早期的双侧壁导坑法,即在施作侧洞时自下而上分块开挖,多次对上层 土体进行扰动,在控制地面沉降方面不如典型的侧洞法,但其废弃工程量略小。侧洞法必须 同步推进两个较大跨度的侧洞,以免产生不均匀推力,对地层扰动范围较大。

2010.10--大连地铁技术交流 (暗)

2010.10--大连地铁技术交流 (暗)

弛。
强支护:在浅埋的松软地层中施工,初期支护必
须十分牢固,具有较大的刚度,以控制开挖土体
变形。 快封闭:在台阶法施工中,台阶长宜为2~3m, 即“短台阶”。上下台阶应同步进行,实现快速 封闭。
勤量测:对隧道施工过程进行经常性的量测。掌
握施工动态,及时反馈信息,是浅埋暗挖法施工 成败的关键。
4
〈1〉正台阶法
●水平井降水:是由不同深度若干水平辐射管 和—个大直径竖井所组成的辐射型抽水组合
装置。水平辐射井是用来汇集含水层中的地
下水至竖井内,大直径竖井一般有三个作用,
一是通过竖井,设置施工平台,开凿安装不同
深度和不同方向的水平辐射管;二是汇集由
水平辐射管流入的地下水;三是设置潜水泵
将这部分地下水排至地表。
水平井结构示意图
(2)注浆加固地层
a 小导管注浆 b 长管棚 c 深孔注浆
一般情况下多采用小导管注浆,当小导管注浆不 能满足开挖安全和建保护(构)筑物时,往往增加长 管棚,或有堵水要求时采用深孔注浆。
a 小导管注浆
φ 8mm φ 42钢管 0.2m φ 6mm
b 长管棚
c 深孔注浆(前进式和后退式)
根据地质条件、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法,选 用不同的辅助工法。 主要辅助工法有:
(1)施工降水
(2)注浆加固地层
(3)水平冻结
(4)水平旋喷与搅拌桩
(1)施工降水 主要降水方法有管井降水和水平井降水。
●管井降水:就是在隧道的两侧(一般要求距
隧道外边线≥2.0m)布置降水井点,在每眼井
中安装抽水泵,通过抽水形成水位降落漏斗。
大连地铁暗挖法施工提示
1 2
3 4
岩石爆破: 掏空眼 周边眼 岩石节理面布孔 软硬岩处理 先做软岩支护 再做硬岩部分 适时增加临时支护 超前探测 空洞多 岩面变化 断裂带 地下水处理 裂隙水—明排 与海水联通—封闭止水+降水

暗挖地铁车站中板顺作与逆作方案比选

暗挖地铁车站中板顺作与逆作方案比选

暗挖地铁车站中板顺作与逆作方案比选作者:周赣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11期摘要:沈阳地铁二号线沈阳北站站暗挖段采用PBA洞桩法施工,本文通过对结构中板顺作与逆作在安全、质量、施工安度、进度等方面的对比,以及逆作法的施工实践,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了地铁车站暗挖逆作的施工工艺,为逆作法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成功范例。

关键词:暗挖;顺作;逆作;对比中图分类号:U23 文献标识码:A1 工程概况沈阳地铁二号线沈阳北站站位于铁路沈阳北站站前广场,车站总长155.6m,其中明挖段长118.5m,暗挖段长37.1m,暗挖段为双层三跨三连拱车站,标准段宽25.3m,底板埋深约23.1m,拱顶埋深6.4m,采用PBA洞桩法施工,车站暗挖端接暗挖区间。

暗挖段位于火车站站前北站路的下方,北站路双向8车道,交通繁忙。

地面下4~6m为杂填土,往下依次为细砂、中细砂、中粗砂层,水位在地面以下6m。

采用坑外管井降水。

图1。

2 工程特点及难点(1)车站结构处于砂层中,砂性土在施工过程中稳定性差,易发生坍塌。

(2)地下水丰富,降水量大,防水要求高。

(3)暗挖段从风井、风道进入展开施工,施工受到的限制大。

(4)工程位于沈阳北站站前繁忙的北站路下方,紧邻地下人防,周边建筑、管线众多,环境复杂、敏感。

3 顺作与逆作简介3.1 顺作工艺介绍本工程位于道路下方,设计采用暗挖法施工,顺作法就是在完成拱部二衬、形成桩、柱、拱的支护体系后,在桩、柱、拱支护体系的防护下开挖基坑土方并设置内支撑,进行桩间喷锚,直至开挖到基坑底,然后依次施工结构底板、中板、中板上的侧墙,与拱部二衬连接,完成车站结构的施工,如同明挖基坑的施工。

如图2所示。

3.2 逆作工艺介绍。

逆作法就是在完成拱部二衬、形成桩、柱、拱的支护体系后,在桩、柱、拱支护体系的防护下开挖基坑土方,进行桩间喷锚,开挖到中板位置后,停止土方开挖,先浇筑中板结构及中板以上的侧墙,与拱部二衬连接,然后继续开挖中板下方的基坑土方直至基坑底,然后施工结构底板、底板以上的侧墙,与中板连接,完成车站结构的施工。

大断面平顶地铁暗挖车站下穿既有建筑方案研究及变形控制——以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前门站工程为例

大断面平顶地铁暗挖车站下穿既有建筑方案研究及变形控制——以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前门站工程为例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大断面暗挖下穿的相关工程 案例仍较少,且穿越工程施工大多利用既有地下结构 作为盖板并采用密贴下穿的方式,大断面暗挖非密贴 下穿地面建筑的案例非常少,有必要对此类暗挖穿越 工程的变形情况及控制措施进行研究。
本文以北京地铁 8 号线三期前门站为工程背景,
对大断面暗挖车站整体非密贴下穿地面建筑的不同施 工方案进行了变形分析,阐述了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 的变形控制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大断面非密贴下穿 地面建筑的解决方案,即管幕+深孔注浆+平顶 4 导洞 PBA 法,并对其进行了数值分析及实测对比,以期研 究结果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ZHANG Xiaowei, ZHANG Li, HAN Yafei, YUAN Mengzhao
(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Beijing 100037, China)
Abstract: The cross-section of mined constructions spanning beneath existing buildings / structures gradually increases with time. Undercrossing systems and deformation control measures should be studied to manage the deformation of existing buildings / structures and ensure construction safety. In this study, the deformations of existing buildings / structures undercrossed by Phase Ⅲ Qianmen station of Beijing metro line 8 with various schemes are compared. Furthermore, key deformation control measures such as pipe-curtain construction, pilot tunnel construction, and pile foundation deformation control are proposed. Finally,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field tests are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combining pipe-curtain, deep-hole grouting, and flat-roofed 4-pilot pile-beam-arch PBA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1) The deformation induced by large cross-section construction is greater than that induced by small cross-section construction; however, the deformation of large cross-section construction can be successfully managed by adopting appropriate schemes and methods. (2) The combined scheme of pipe-curtain, deep-hole grouting, and flat-roofed 4-pilot PBA methods exhibit an appreciable deformation control capacity, which is practical in nonclose undercrossing constructions. (3) The entire process control is necessary. Keywords: large cross-section flat-roofed station; nonclose mined undercrossing constructions; deformation control; numerical simulation; pipe curtain; 4-pilot pile-beam-arch ( PBA) method; entire process control

地铁暗挖工程施工(3篇)

地铁暗挖工程施工(3篇)

第1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环保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地铁暗挖工程作为地铁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地铁线路的运营和城市交通的顺畅。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铁暗挖工程的施工方法、技术要点、安全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一、工程概况地铁暗挖工程是指在地下空间进行隧道挖掘和结构施工的工程。

其特点是施工空间狭小、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地铁暗挖工程主要包括隧道施工、车站施工、区间施工等。

二、施工方法1. 隧道施工隧道施工是地铁暗挖工程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全断面开挖法: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的隧道,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速度快,但要求施工精度高。

台阶法: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隧道,将隧道分成若干台阶,逐级开挖,施工相对安全,但施工速度较慢。

CD法: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隧道,采用先开挖上台阶,再开挖下台阶的方式,施工相对安全,但施工速度较慢。

CRD法: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隧道,采用先开挖上台阶,再开挖两侧台阶的方式,施工相对安全,但施工速度较慢。

双侧壁导坑法: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隧道,采用先开挖两侧导坑,再开挖中间部分的方式,施工相对安全,但施工速度较慢。

2. 车站施工车站施工是地铁暗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明挖法: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的车站,将车站结构直接开挖出来,施工速度快,但要求施工精度高。

暗挖法: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车站,采用暗挖技术进行车站结构施工,施工相对安全,但施工难度大。

盾构法: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车站,采用盾构机进行车站结构施工,施工速度快,但设备投资较大。

3. 区间施工区间施工是地铁暗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明挖法: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区间,将区间结构直接开挖出来,施工速度快,但要求施工精度高。

暗挖法: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区间,采用暗挖技术进行区间结构施工,施工相对安全,但施工难度大。

新型结构的暗挖地铁车站

新型结构的暗挖地铁车站

比车 站 隧 道 底板 稍 低 分 布 有 马迟 科 夫 斯 基 ~ 波 用 ( 图 2 。特别 要 指 出 这种 结 构 相 当节 省 , 见 ) 因为 它 多 尔斯 基 层 的石 灰 岩 , 涌水 量 可 达 10m / 可 以借 的耗 钢 量 与棒 状 钢 筋 配 筋 方 案 相 比减 少 2 %一 0 , 0 3h, O 3% 助排 水设 备 的导 槽法 进行 开 挖 。 预期 沉 陷槽 在建 筑工 而 工艺 上 的优 势是 使 用钣 材配 筋 又 可以 当作 模板 , 也

、 蘑
l 司 i 4 l 5 0 I
\ : / = =

— r I— — 、 61 —— — f —1 I l


\《 .

毒 ,


≮ 摹=, / L
l 25 一 0
’ 0 十 7 67
2 侧 隧 道 内半 径 38 中 间 隧道 内半 径 4 . m, 0 . m, 5 . m。 4
车站 的设 计 曾准 备 使 用 铸 铁 管 片作 为 “ 利 公 胜
园” 的结构 用料 。 站 但是 大 量 的材料 需 求 ( 修建 两 座车
在 两个 车站 上边 一 个地 下集 散 大厅 将 它们 联 接 起来 ,
维普资讯
、 , - _ I 、


C. r.叶 尔 噶 也 夫 ( 俄罗斯“ 交通工程建设” 公司总工程师)
I. / 见.茹 可 夫 ( I 俄罗斯“ 交通工程建设” 公司处长)
根 据莫 斯科 市 政府 决议 ,在 2 0 年 准 备将 地 铁 别 的列 车 到站 停 靠 ( 1 。 01 图 ) 阿 尔 巴特一 波科 洛 夫线 的一段 延 长线 , 括 一个 换 乘 包 站一 “ 利公 园” 交付 使 用 。 胜 站

人工地下暗挖工程施工方案(3篇)

人工地下暗挖工程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地铁车站人工地下暗挖工程2. 工程地点:XX市XX区XX路3. 工程规模:本工程为一座地下两层车站,总长度为180米,标准段宽18米,高11.5米。

4. 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车站范围内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粉质黏土、粉土、砂质粉土、砾砂、强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

二、施工方案概述本工程采用人工地下暗挖法施工,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地面准备工作2. 地下连续墙施工3. 隧道开挖4. 隧道支护5. 二次衬砌施工6. 装饰装修7. 设备安装三、地面准备工作1. 施工现场布置: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要求,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包括施工便道、材料堆场、办公生活区等。

2. 施工临时设施:搭建施工临时设施,如临时办公室、宿舍、食堂、卫生间等。

3. 施工用水用电:确保施工现场的用水用电需求,包括临时供电线路、供水管道等。

4. 施工安全防护: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加强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四、地下连续墙施工1. 施工方法:采用槽壁法施工地下连续墙,采用液压抓斗成槽,水下混凝土浇筑。

2. 施工工艺:- 挖槽:采用液压抓斗进行挖槽,严格控制挖槽精度。

- 模板安装:安装模板,确保模板的垂直度和稳定性。

- 混凝土浇筑: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质量。

- 钢筋绑扎:在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前,进行钢筋绑扎。

3. 质量控制:严格控制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五、隧道开挖1. 施工方法:采用台阶法开挖隧道,分台阶进行开挖,台阶高度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安全要求确定。

2. 施工工艺:- 拱顶开挖:首先进行拱顶开挖,采用人工挖掘或小型挖掘机进行。

- 中间开挖:在拱顶开挖完成后,进行中间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或人工挖掘。

- 底板开挖:在中间开挖完成后,进行底板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或人工挖掘。

3. 质量控制:严格控制隧道开挖的质量,确保隧道净空尺寸和断面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六、隧道支护1. 施工方法: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安全要求,合理选择锚杆长度、间距和喷射混凝土厚度。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暗挖工法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暗挖工法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暗挖工法综述刘洪波【摘要】暗挖法修建地铁车站具有不影响城市交通,以及管线搬迁少、建筑拆迁量小、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国内外修建地铁车站采用的各类暗挖工法,并进行了综合比较,提出了选择暗挖工法应考虑的因素.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既有施工设备、车站自身特点及周边环境等因素来选择具体的暗挖工法.【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5(018)007【总页数】7页(P99-104,108)【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浅埋暗挖法;新管幕法;盾构法【作者】刘洪波【作者单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01103,上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4;TU94+1Author's address Technical Center of Shanghai Shentong Metro Group Co.,Ltd.,201103,Shanghai,China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地铁车站施工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车站的土建投资、建设工期及周边环境等。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各城市都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地铁车站施工方法,如明挖顺作法、明挖逆作法、盖挖法等。

但这些施工方法往往需要占用地面道路,对车站上方的管线需进行临时或永久搬迁,建筑、绿化拆迁量大,施工期间机械施工噪声对城市生活干扰大,容易引发建设与环境、交通、社会的矛盾。

特别是在城市主干道,这些矛盾会更加突出。

随着国内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不断加密及网络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车站埋置深度越来越深,采用明挖法施工可能并不经济;或车站所处站位不允许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或明控法施工因车站上方有重要管线或建筑物需搬迁而带来较大的工程前期费用;或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不适宜在繁华市区或居民区附近进行大开挖施工,这时暗挖法会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暗挖法无需占用地面道路或拆迁地面建筑物,不需要搬迁管线,不影响地面交通,施工噪声小,在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暗挖法施工地铁车站爆破控制

暗挖法施工地铁车站爆破控制

暗挖法施工地铁车站爆破控制提要:结合大连地铁2号线师范大学站爆破开挖施工进展情况,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4),分析爆破作业对周边建筑物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爆破作业改进方法,总结此类爆破施工经验与教训。

本文主要对城市地铁暗挖车站爆破施工控制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城市地铁暗挖车站爆破作业沉降施工控制一、引言城市地铁是当前人们选择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为减轻城市交通拥堵情况起到了促进作用。

截至 2016 年末,全国共有 30 个城市开通城轨,线路共计 133 条,运营线路总长度达 4152.8 公里,同比增长 14.79%。

其中,地铁和轻轨运营里程达 3402.1 公里,占比超过 80%。

2016年全国城轨新增运营线路长度 534.8 公里,同比增长约 20%。

城市地铁建造过程中,其暗挖爆破施工是整个工程的重点环节,对城市地铁施工的安全、质量以及施工的顺利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工程概况工程简介:大连地铁2号线师范大学站设在辽宁师范大学校园北侧黄河路下,沿黄河路东西向设置,设有A、B、C三个出入口(B口预留)。

车站所在的黄河路南侧为辽宁师范大学、黄河路北侧由东向西依次是大连市电车公司黄河路车场、蓝秀小区和中国邮政储蓄所辽师邮政所。

本站所处地貌为剥蚀残丘,东西向地面有坡度,西侧略高,地面高程21.23-22.28m师大站采用上侧双导洞法进行开挖,施工步骤为:上侧双导洞爆破开挖(支护)-中隔墙开挖-顶拱及冠梁施工-回填混凝土-主体中层开挖(支护)-仰拱施工-主洞二次衬砌。

三、师范大学站暗挖爆破施工控制要素1.确保人员、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在进行暗挖地铁车站爆破施工过程中,有关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以及规范来开展爆破施工操作,避免违规操作造成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对施工现场地下市政管道以及地面设施等进行详细探查,防止爆破施工对市政管道以及电力等基础设施造成损坏。

城市地铁暗挖车站拱盖法结构拱脚部位施工工法(2)

城市地铁暗挖车站拱盖法结构拱脚部位施工工法(2)

城市地铁暗挖车站拱盖法结构拱脚部位施工工法一、前言城市地铁是现代都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城市繁忙的交通枢纽。

为了适应城市交通的需求,地铁车站的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地铁暗挖车站拱盖法结构拱脚部位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城市地铁暗挖车站拱盖法结构拱脚部位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采用暗挖方法进行施工,不需要大面积的开挖,能够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2. 由拱盖法承担地下水压力,能够有效地抵抗地下水的渗透和侵蚀。

3. 结构稳定性强,能够承受外来荷载和地下水的冲击,具有较高的抗震能力。

4. 施工周期较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造成大面积的交通拥堵。

5. 施工工法成熟,经过多年的实践,已获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和工程质量。

三、适应范围城市地铁暗挖车站拱盖法结构拱脚部位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城市地铁车站的建设,特别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

这种工法在城市地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工艺原理城市地铁暗挖车站拱盖法结构拱脚部位施工工法依靠以下几点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1. 牵引力理论:通过施加一定的牵引力,使土体与拱盖之间形成一定的摩擦力,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2. 拱顶支撑体系:采用适当的支撑体系,如水平支撑和垂直支撑,保证拱盖的受力传递和承载能力。

3. 拱盖结构设计:根据土体的地质特点和地下水情况,合理设计拱盖的截面形状和厚度,以满足抗震和承载要求。

五、施工工艺城市地铁暗挖车站拱盖法结构拱脚部位施工工艺包括以下阶段:1. 地下车站的暗挖:采用钻爆法或潜孔桩法进行地下车站的暗挖,确保开挖面平整、坚固。

2. 基坑支护:在车站基坑周围进行基坑支护,采用钢支撑或混凝土支撑结构,以保证基坑的稳定和安全。

3. 拱盖结构施工:采用预制拱脚块的方法进行拱盖结构的施工,将拱脚块一块一块地安装到基坑中,然后进行焊接和固定。

乌鲁木齐岩石地层下某暗挖地铁车站结构设计

乌鲁木齐岩石地层下某暗挖地铁车站结构设计
关键词 : 城市地铁 ; 车站 ; 暗挖 ; 结构 设 计 中 图分 类 号 : U 2 3 1 . 4 文 献标 志 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7 7 6 7 ( 2 0 1 6 ) 0 6 — 0 0 9 0 — 0 6
S t r u c t u r e De s i g n o f a Ro c k S u b wa y S t a t i o n i n Ur u mq i
拟建 新兴 街站 为基 岩剥 蚀丘 陵 区 , 地 面高 差较 大 , 的 管线 主要 是 D N 4 0 0 mm 给水 管 , 1 3 0 0 mmx 2 0 0 0 m m 孑 L 口地 面标 高 为 8 5 2 . 1 7  ̄8 6 3 . 0 6 I n 。根 据地 层 沉积 年 电力 沟 , 1 3 0 0 mmx 2 0 0 0 mm 电信 管 沟 , 2条 0 8 0 0 m m
乌鲁 木齐市 区南部 主要 地质 为 : 人工填 土层 ( Q ) ,
新兴街站周边建筑物密集 , 交通量大 , 人 流 较 密
地 面 高差 较 大 , 经 对 地 质 及 周 边 环 境 综 合 分 析 决 杂填土 , ①一 3 卵石填土 , ②一 1 1 角砾 , ③一 1 2含角砾粉 集 , 质 黏土 . 基岩 主要 由泥 岩 、 砂岩 组成 , 岩层 产状 : 3 3 0。 ~ 定 采取 暗挖 方案 。
9 O 辛荭笈术 2 0 1 6 N o . 6 ( N o v . ) V o 1 . 3 4
摘 要 : 以乌 鲁 木 齐 地 铁 1 号线新兴街站为工程实例 , 介 绍 了岩 石 地 层 条 件 下 暗挖 地铁 车站 施 工 工法 的选 择 和 结 构 形 式 的选 定 , 并 进 行 了模 拟 分 析 计 算 , 对 类 似 地 质 条 件 下 的 暗挖 地 铁 车 站 施 工 提 出 了 具 有 可 实施 性 的建 议 。

地铁建设工程典型事故案例

地铁建设工程典型事故案例
事故概况:2005年11月30日下午,熊猫环岛车站安排正常施工, 14:20左 右,基坑南侧深度约为8米处有水渗出,14:25左右,出现大量涌水,14:30 左右,基坑南侧边上出现裂缝,现场值班人员发现此情况后,立即要求 基坑内所有人员马上撤离,14:35左右,基坑南侧突然坍塌,西侧和东侧 随后相继倒塌。 塌方导致基坑南侧的通信电缆和其它电缆裸露悬空。基坑东侧Φ600自 来水管断裂,自来水注入基坑内,同时造成一根Φ1600上水管弯曲。基坑 南侧一根直径800的污水管和一根Φ1600的雨水管断裂,一根燃气管线外 露,多根电信管线断开。
二、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2:15号顺义站基坑支撑坠落事故
二、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3:10号线 二期角门东站水淹事故(2012.6.24)
基本概况:角门东站为暗挖车站;2号出入口及1号风道为明挖法施工; 2号
出入口北侧存在DN1050污水管、DN400上水管、DN800输水管,且邻近旱河 河道。
现场状况:基坑南侧污水管线情况
二、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1:10号线1期熊猫环岛基坑坍塌事故
现场状况:基坑坍塌情况
从 北 向 南

二、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1:10号线1期熊猫环岛基坑坍塌事故
现场状况:基坑坍塌情况
从 南 向 北

二、明挖法工程风险事件(故)案例
案例1:10号线1期熊猫环岛基坑坍塌事故
2.矿山法施工

矿山法工程事故类型统计分析
矿山法事故类型频数分布图
工作面涌水, 33% 开挖面坍塌, 23%
结构渗漏, 4% 整体坍塌, 4% 地面隆起, 7% 初支变形较大, 7%
工作面涌水 开挖面坍塌 地表塌陷 初支变形较大 地面隆起 整体坍塌 结构渗漏

暗挖地铁车站建设中双侧壁导坑法的施工技术

暗挖地铁车站建设中双侧壁导坑法的施工技术

壁导坑法中每个部位的间隔图如图1所示。

护一环。

3.2小导管施工
图1 双侧壁导坑法每个部位的间隔图
45
/
2min,出料坍落度
10~14cm的范围内,还要保证供料的持续供给。

试喷合格后,才可进行喷射施工。

喷头与受喷面的
0.6m左右,喷头和受喷面要维持在垂直的状态,如果发现受喷面被钢筋网片栅覆盖,把喷头稍建一个科学、完整的监控量测系统,实施信息化的施工管理模式,利于实时监控施工时的变化,用于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时选择双侧壁导图2 强制式搅拌机
46/ 珠江水运·2019·05。

浅埋暗挖单拱大跨结构在地铁车站的应用

浅埋暗挖单拱大跨结构在地铁车站的应用
e tbl h n n t lme tmo e ,t e i tr a o c s i he s c n a y ln n n e o r i g c n i o s sa i i g f iee e n d l h n e n lf r e n t e o d r i i g u d rfurwo k n o d t n s i i we e c lu ae a d n l z d: t e o i e a t n f wae a d ol a to o t r t o t o k r ac lt d n a ay e h c mb n d c i o tr n s i; cin f wae wih u r c o p es r r su e;r c r s u e ao e wi o twae r s u e;c mb n d a to fwa e n ola e h d l o k p e s r l n t u t rp e s r h o i e c in o tra d s i f r t e mi d e t

隧 道/ 下 工 程 ・ 地
浅 埋 暗 挖 单 拱 大 跨 结 构 在 地 铁 车 站 的 应 用

( .青 岛市 地 下 铁 道 公 司 ,山东 青 岛 1
振 .任 志 亮
20 2 ) 5 0 2
2 60 ; .中铁 工程 设计 咨 询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济 南 设 计 院 ,济 南 60 1 2
ea l x mp e,i to u e t e p lc to o i ge ac ln — p n tu t r i a h lo n r d c s h a p i ain f sn l - r h o g s a sr c u e n s al w mi i g e c v t d n n - x a ae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前事之事,后世之师)中国中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事故的典型特点:一、围护结构工程质量问题给后续工序带来隐患,造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典型的基坑坍塌事故、透水事故等;二、特种作业事故(尤其是起重吊装事故)多发;三、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违章操作造成事故多发;四、对地理条件掌握不够详细,认识不够准确引发事故多发;中国中铁五、从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多方面人员对施工过程中不可准确预测的事项存在侥幸心理容易引发事故;六、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给周边环境带来影响,造成次生危害事故多发。

七、节假日和每年下半年发生事故发生频率较平时和上半年高;◎中国中铁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项目快速上马,项目规划不够科学;可行性研究不够详细,给工程设计和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边”(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工程的出现能够准确的反映这一特点;二、不合理的招投标机制和低价中标引发的恶性竞争,使设计、施工、监理、勘察、第三方监测等参建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大力减低成本,有的单位甚至在打安全措施费的注意;三、监管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对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够了解,对规范掌握不透彻,不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中国中铁四、勘察、设计、施工等参建单位对地下情况掌握不够详冬的情况下盲目施工;五、大量的农民工进场参与建设,地铁建设是百年大计的工程,有一定的操作技术水平要求, 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和训练,致使施工质量有所下滑,此外农民工的安全意识不够,也是事故多发的一个主要原因。

六、地铁建设周边环境复杂。

地铁建设均处在大中城市中心繁华闹市区,周边建筑物繁多,结构复杂;施工场地狭窄等施工环境不佳;中国中铁七、施工过程中大量使用特种设备,再加上对租赁或者外协队伍的设备管理不够严格,容易引发特种设备事故。

八、工期紧,任务重,凡是建筑工地都在抢工,从规划开始就在抢工;九、事故出现前,对事故的征兆认识不够充分,处理不当。

中国中铁防范事故采取的对策:1、注重工程质量,尤其是围护结构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⑥中层板及中板上侧墙施工
充分利用施工空间优势,开挖采用YC60 - 6挖机及小型拖拉机出碴,用人工清理余土至中板底部标高,两侧挖沟槽深1.6m以上,满足钢筋接头错开50%的要求。中层板采用土模法施工,每次浇注长度24m。底模利用原状土,铺3~5 cm厚的M15号水泥砂浆。中纵梁人工挖沟槽,侧面砖砌抹砂浆,土模阳角采用2. 5号角钢保护,使棱角分明;土模上覆不易褶皱的地板胶,确保中板以下土方开挖时能顺利脱模。中板以下侧墙的接茬部位预浇注20 cm以上,逆筑混凝土接茬面用砂浆抹成15°以上斜角,铺塑料隔离层。
图2劲松车站结构及地质横断面图
工程重点及难点:(1)车站结构形式复杂,独立及组合构件对结构设计要求高;(2)地面建(构)筑物多、地下管线多、沉降要求高;(3)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差、拱部开挖支护风险大;(4)施工工序繁多,施工难度大。
二、车站结构设计
(一)车站横断面设计
(1)内轮廓制定
内轮廓设计时考虑以下因素:①横断面与施工方法密切相关,本站最终选用柱洞逆筑法施工,为配合钻孔桩施工需要,采用直墙带拱结构断面形式。②根据车站跨度及埋深条件,对单跨两层大断面、双跨两层联拱、三跨两层联拱等几种内轮廓形式进行了比较,因单跨两层大断面施工难度极大,并且,目前国内在类似地层中尚无成功的先例。双跨两层联拱断面施工风险大,工序转换多,废弃工程量大,且楼梯及设备、管理用房布置不便。三联拱断面形式是使用功能较好的断面形式,断面利用率高,在国内外,尤其是北京地铁中已有成功实例。由于两柱的减跨作用,使得单跨的跨度不超过8m,安全性高,风险小,且对防水较弱的联拱的相交凹槽采用注浆回填的方法进行堵水可达到理想效果,综合比较后最终采用三联拱断面形式。③除了设置临时支顶措施外,在拱部内轮廓设计中考虑柱两侧拱型的严格对称以及三联拱力学的平衡,避免因水平应力的不均衡引起结构位移而造成初支结构不稳定。
(3)超前支护
在西北、西南风道挑高段进入主体断面及东北竖井横通道转入主体施工共计四处开口处均采用拱部设管棚+小导管超前支护形式。管棚采用φ159mm,t =8mm热轧钢管,环向间距0.3m,在西北、西南两端设置长度为18m,东北竖井施工通道内向北、向南设置长度分别为7m、18m;水煤气管壁厚3.25mm,管长L=2.5m,环向间距0.3m,沿大管棚间隙布置,纵向间距1m。主体其它地段采用φ32水煤气管超前注浆加固,水煤气管壁厚3.25mm,管长L=1.5m,环向间距0.3m,纵向间距0.5m。
粉土④2层:褐黄色~灰色,密实,湿~饱和,压缩模量Es=6.5~15.8MPa,属中高压缩性~中低压缩性土,含云母、氧化铁,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或透镜体;该层厚度为3.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m。
④三联拱初支扣拱施工
三联拱初支扣拱施工在导洞间进行,扣拱作业面从横通道和风道加高段开始,拱部超前施作φ159mm管棚及结构马头门的加固。
交叉口处护拱施工:横通道及风道加高段为结构交叉部位,受力复杂,三联拱施工过程中将破坏导洞阶段的初支受力体系,为保证扣拱施工前完成力学转换,采取施作双侧护拱的做法,与出入口护拱、边导洞冠梁形成一体。横通道拱部设多道加强环内套拱。如图8所示。
钢管柱的施工:钢管柱的施工分吊装、固定、钢筋笼安装和混凝土浇注四道工序。钢管柱在上层导洞内分节吊装就位,分节长度根据导洞高度预留足够的起吊富余量,节长定为3.0m,各节之间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钢管柱全部栓接完毕,将钢管柱落在柱脚钢板上,与柱脚板上的限位角钢密贴,在孔口上、下部50 cm范围内灌注C20混凝土,填充孔桩护壁与钢管柱间空隙,中间部分填充砂子,防止钢管柱偏移。钢管柱内混凝土采用C50微膨胀混凝土。灌注中为保证管内混凝土的捣固质量,采用特制的12m长振捣器振捣。
(4)初期支护
采用格栅钢架与网喷混凝土联合支护,喷层厚300mm或350mm,φ6钢筋网,网格间距150mm,格栅钢架纵向间距2榀/m。
主体结构及风道挑高段围护桩主体结构边导洞内施作φ600mm钻孔灌注桩,间距1m;风道挑高段结合上下导洞施作φ1000mm挖孔桩,间距1.5m。边桩间挂φ6钢筋网并喷射混凝土封闭。
图8横通道马头门加固
三联拱初支施工:借鉴既有车站施工经验,采取“边拱先行,后中拱”的施工顺序,顶纵梁之间的约束力变拉力为压力,实现了三联拱初支力学上最大限度的平衡,且水平支撑实施简单,更容易控制水平压力。经监测,顶纵梁之间承受最大压力为10 kN,为此顶纵梁间设I25工字钢予以支撑。三联拱施工中,需要控制的重点是导洞破除的时间效应和节点的连接质量。两边拱初支尽量对称同步,且必须超前中拱至少6m。在三联拱初支未封闭前,应保持中导洞初支的完整性,扣拱下台阶的土方也不应与掌子面紧跟,以约束导洞的变形,避免三联拱初支产生失稳性破坏。
暗挖地铁车站案例一
北京地铁劲松车站
一、工程概况
劲松站位于东三环与大郊亭路相交的十字路口东侧辅路下,跨路口设置,呈南北走向,从北向南按2‰下坡设置,线间距15m,为双柱三联拱双层岛式暗挖车站。车站与规划地铁M7线形成“十字形”换乘。车站结构长190m,共设4个出入口,两座风道。车站主体结构及风道采用柱洞逆筑法施工,出入口采用暗挖台阶法施工。车站总平面图如图1所示。
工程地质:北京城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的区域构造背脊之上,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未见断层活动迹象。区域内第四纪覆盖层厚度为100~150m之间,其下为古生代二迭系砾岩和砂岩。根据地质资料,与本工程有关的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1)人工填土层(Qml)
房渣土杂填土①1层:杂色,稍密,稍湿~湿,含砖块、石块,局部为生活垃圾;该层厚度为0~2.0m。
②导洞内钻孔桩施工
本站风道及主体结构均采用洞桩法施工,大量的钻孔桩需在导洞内施工,与地面作业不同,洞内钻孔桩施工受导洞空间的限制,需要解决设备选型和文明施工环境两个方面的问题。设备选型上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着重考虑轻型、钻杆高度小的反循环钻孔机械。本站以细颗粒地层为主,选用ZWY50A型自行式反循环钻机,对钻架高度进行改装。泥浆采用膨润土,在自制泥浆池内制备,泥浆池容量应不小于单桩体积的1.2倍。洞内纵向采用砖砌矮墙隔离出运输通道,在孔桩钻进过程中,泥浆循环利用。
⑤三联拱二次衬砌施工
三联拱二次衬砌以导洞底板为基础分段施工,分段长度为6~9 m,分段位置与顶纵梁施工缝保持一致。三跨连续浇注,先对称浇注边拱,后浇注中拱,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方可拆除支撑杆件。拱部模板采用S3015可调钢模,直墙采用平模,与顶纵梁接茬部位用可调丝杆调整高程并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使施工缝接茬平顺。
图1车站总平面图
车站通过地层由上至下依次为杂填土、粉土层、粘土层、粉细砂、中粗砂、细砂和粉质粘土,车站拱部结构位于粉细砂层,中板以下结构位于粉土⑥2层和粉质粘土⑥层。车站所处位置地下水丰富,第一层上层滞水在结构顶部,水量不大。第二层潜水在上层导洞的拱脚位置,含水层岩性为中粗砂、粉细砂层,透水性好,水量较大。第三层层间潜水赋存于粉土⑥2层,该层水分布在车站的中下部,疏干难度大,对施工影响很大。车站各部位所处地层如图2所示。
图9中板以下临时支撑方案
四、学生掌握的主要问题
(1)暗挖车站结构和构造;
(2)暗挖车站结构设计计算方法;
(3)洞桩法施工的主要步骤。
暗挖地铁车站案例二
北京地铁黄庄车站
一、工程概况
地铁黄庄车站是四号线车站与十号线车站的换乘站,10号线在上,4号线在下,两车站呈“十”字型布置。本车站位于双榆树站与中关村站之间,在中关村大街与知春路交叉口处。四号线车站在现状中关村大街下,呈南北走向;十号线车站呈东西走向。地铁黄庄站为地下两层端头厅式暗挖车站,总建筑面积为25122.164m2,车站有效站台中心线埋深14.300m。本站共设6个出入口,6个出口均直达地面,四个换乘通道,两条消防疏散通道。
粉土素填土①层:褐色~褐黄色,湿,稍密,含砖渣、灰渣、水泥块、树根等,局部为粉质粘土填土;该层厚度为1~2.4m。以上两层总厚度一般1.0~2.8m,层底标高为50.09~47.89m。
(2)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地层(Q42+3pl)
粉细砂②3层:褐黄色,中密,湿~饱和,标准贯入击数N=11~34,属中高压缩性~低压缩性土,含云母、氧化铁、少量砾石,局部夹粘性土薄层和中粗砂透镜体;该层厚度为0~2.9m,层底标高为50.09~45.1m。
③钢管柱及顶、底纵梁施工
底纵梁的施工:下层导洞完工后,从端头向竖井口分段浇注底纵梁,分段长度以12~20m为宜,分段位置取钢管柱纵向柱间距的1 /4处。底纵梁既是钢管柱的扩大基础,也是车站底板的一部分,梁内需要准确预埋底板的两层横向主筋、钢管柱柱脚板,柱内钢筋笼锚入筋等,防水层预留搭接并做好保护措施。
顶纵梁的施工:顶纵梁形状特殊,呈倒“T”形,操作空间小,需制定针对性措施确保灌满混凝土。搭设多功能可调脚手架操作平台,钢筋绑扎在平台上进行,两侧预留与三联拱二次衬砌相连的环向主筋。底模采用15mm厚胶合板,侧模采用小块钢模,两侧倒角请专业厂家加工异型钢模。分段长度除第一段外均取6m(纵向一跨) ,分段位置取钢管柱纵向柱间距的1/4处。靠拱部每隔2m设一根回填注浆管,顶纵梁完工后,对拱部进行系统的回填注浆。
(3)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Q41al+pl)
粉土③层:褐黄色~灰色,中密~密实,湿~饱和,压缩模量Es=7.4~20.6MPa,属中高压缩性~低压缩性土,含云母、氧化铁、姜石,局部夹粉质粘土、粉砂透镜体;该层厚度为0~3.2m。
粉质粘土③1层:褐黄色~灰色,软塑为主局部硬塑,压缩模量Es=5.7~11.7MPa,属中高压缩性~中低压缩性土,含云母、氧化铁、姜石、螺壳碎片,局部夹粉土透镜体;该层厚度为0.8~2.8m。以上两层总厚度一般1.6~5.45m,层底标高为45.09~42.99m。
(2)断面结构检算
断面结构参数是在对车站结构进行检算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类比后综合确定的。结构检算采用“荷载-结构”模型,按确定的施工方法分别计算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结构受力状况。通过分析,确定车站结构施工中的三个阶段并据此确定结构断面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