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一体化”流程再造探索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人们的期望中,大规模的流程再造很容易成为无所不包的过程,能解决组织的所有缺陷。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任何组织变革无不受环境和条件制约,只能在此前提下针对一个明确的目标指向。改革的实施过程,往往就是一个不断否定自我、完善自我、重塑自我的过程,面对各方面错综复杂的利益冲突,既要敢于取舍,又要综合考虑。
报纸采编流程运作模式比较
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报纸采编流程运作模式,可划分为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采编分离”的运作模式,另一种即为“采编一体化”的运作模式。经历了7 年发展,《鲁中晨报》作为大众报业集团下的一份子报,从嫁接办报起步,发展到独立办报,在独立办报过程中,顺利实现了从采编分离模式到采编一体化模式的变革。
1 、采编业务基本管理模式
(1 )采编分离的流水线作业法。即用任务目标将采与编进行“角色”界定。这是现代企业流水线作业的常规管理模式之一,优点在于分工明确且更加专业化:采编各司其职,互相制约,富有逻辑性、精确性;清晰的流水线操作方式,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各环节高效运作成为可能。
缺陷在于功效难以持久,原因是“角色”感过强,易失之于僵化,割裂了采编之间的有机联系。
(2 )采编合一的“一体化”模式。即用任务目标将采与编锁定在一起,编辑记者捆在一起考核,形成联动。此模式的优点在于采编有机联系、沟通效率高:繁琐的程序可以简化,职能可以下放,组织内领导与组员之间沟通便捷;记者、编辑都可以参与策划决策过程,能够调动成员的认同感,激发每个人的活力,在应对突发性事件、完成快速报道任务等方面,尤见优势。
缺陷在于全局整合乏力,缺少监督。具体表现是:从生产过程控制的角度看,部门与版面对应,易形成权力倒置,导致把关不严,若以严格的监控机制相匹配,又易导致生产和非生产环节人员比例失衡;从战略控制与管理的角度看,由于编辑、记者、部门主任甚至分管总编关注范围相对狭窄,加之考核等利益驱使,极易造成强势部门(版面)的优势被放大,弱势部门(版面)的劣势被放大,两者都偏离目标,整体被置于局部之外。
有分有合,非分非合。在采与编的实践过程中,许多媒体又从这两种基本模式中衍生出若干混合形态。
2 、采编业务流程
新闻稿件一般要经过采写、编辑、出版三个环节。《鲁中晨报》创刊初期,记者提供的稿件是写在稿纸上的,在转换为电子稿时,还要增加录入、制版(或版式)、制图、校对等多个环节,版式人员不懂新闻业务,编辑人员不懂版式制作,这就要求编辑要拿出一大部分时间,与记者沟通稿件细节问题、与版式制作人员沟通版面设计问题,繁琐程度可见一斑。在信息传递高度密集、不断加速的今天,这样的流程很难保证报纸生产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产销脱节难以避免。
事实上,不管采用何种流程方式,在采编分离情况下,编辑部要与记者部沟通;在采编一体化模式情况下,栏目主编、栏目编辑要与记者沟通。沟通,成为采编流程当中的重要环节,关键是看,通过何种形式、何种渠道进行沟通。
《鲁中晨报》在运行过程中,尽可能实现扁平化管理,指挥系统仅3 个层次,即“执行主编(1 人)――栏目主编(包括各职能总监,若干)――记者”,为达到采编畅通,实行“两级沟通体制”,即记者与栏目主编、编辑进行第一级沟通,记者每天外出采访,都事先向栏目
组主编报题,报题过程即是一次交流的过程,主编指导记者有目的地进行采访。栏目组主编在上午调度会、下午编前会上进行第二级沟通,每天11 :00 的调度会,值班编委、各职能总监、各栏目组主编及编辑参加,集体研究当日应当重点采编的稿件,把握新闻的角度;每天17 :00 的编前会,值班编委、各职能总监、各栏目主编及编辑参加,集体研究确定当日应当重点处理、应当处理、应当慎重刊发、不应刊发的稿件。
对报纸主业现行管理模式和流程利弊的整体评价
1 、层次过多,机构臃肿
报纸现行业务管理模式,基本还是审批制,众多领导“签字”,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尽管各个层面具有“审批”权的可能都是业务权威,但层层审批本身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或者就是照搬的行政管理模式。
2 、局部优先,整体居次
(1 )部门按职能划分,职能部门以专业划分,在编辑部或经营管理业务部门形成一个个利益中心,部门之间边界分明,各部门对需要处理的事件有不同的优先顺序,所追求的是部门最优,尽可能多地占有报纸资源,获得最大利益。(2 )在一项业务涉及多个部门时,一旦发生利益冲突,都会把整体最优搁置一边;若没有其他方面压力(比如来自上层的直接压力),难以保证每项业务按照顾客所希望的质量和时间完成,达到整个经营过程的整体最优。
3 、分工过细,画地为牢
(1 )记者活动范围过窄。记者工作范围多以行政归属划分,报道线路多以条块、部门为主,限定了记者的视野和活动范围。(2 )部门划分过小,工作分工过细。
报纸业务流程再造的目标
借鉴一般企业流程再造的理论和实践,报纸业务流程再造的目标应该锁定在读者满意。业务流程以读者满意为目标,有两个基本点:(1 )面向读者。就是在内部各个管理层面和生产环节,确立读者标准和价值尺度,以此规范所有方面的工作和所有员工的行为。(2 )跨越职能部门、所属单位的现有边界。报纸必须准确把握读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具体内容和优先程度,在读者认可的时间内提供满意的服务,读者关注的是整个企业的产品、服务和经营行为,而不是某个部门的业绩。
报纸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则
组织领导能力原则。领导者要有坚定的信念,确信流程再造会给报纸带来飞跃;要信任和激励下属,特别是再造过程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他们信心;要清晰地认识客观现实,包括机会和约束条件;要有非凡的沟通力,与下属反复沟通,达成一致;要敢于承担责任,在面临危机时挺身而出。
以读者为中心原则。即从产品导向转向顾客导向,流程再造的整个过程围绕着提高读者满意度进行。应全力建设科学有效、便于操作的读者评价体系和信息反馈体系,把读者作为最可信赖的“人力资源”,帮助报纸设计产品和服务方式,从而形成如下的环状信息和工作流向:读者需求→新闻质量和服务方式改进→创造读者新需求。
面向流程原则。流程的使用者要参与流程的再设计,流程的所有者要得到任命使之对结果负责;改造后的所有业务要按照流程来进行,而不是按照行政关系来推进,工作绩效要按照流程运行的质量来衡量。
低成本原则。减少环节和程序→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效率→降低总成本,这是一般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