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语言活动具有创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如何理解洪堡的语言观点,如人的语言活动具有创造性等等。
*****
洪堡特论及语言的规律创造时,提出语言以有限的手段实现无限的运用的观点,“语言面对着一个无限的、无边无际的领域,即一切可思维对象的总和,因此,语言必须无限地运用有限的手段,而思维力量和语言创造力量的同一性确保了语言能够做到这一点”!"#。
“语言和生命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而学习一种语言就意味着进行再创造”!"$。
而在非规律的创造问题上,洪堡特强调的是精神个性的作用。
洪堡特对语言创造性的认识,与他对历史运动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他把人类语言的萌现理解为生物发展史的突变。
至于在一种语言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活动中,由于精神特性的作用,突变也随时随地可能发生:“..语言的出现是无法预料的,它的表现就最深在的方面而言是不可解释的。
这种精神特性的特点尤其在于,它的产品$%&’(& )不仅只是人们赖以进一步构建的基础,而且蕴含着能够创造出产品本身的生命力。
..它的创造活动具有它自己亦无法解释的性质..”。
!"%由于任何言语活动都始于个人并在个人之间进行,所以个人精神特性是言语活动中非规律性创造行为的源泉。
洪堡特同时也指出:语言本身在创造活动中并不完全是被动的对象,创造实际上是运用者与语言相互作用的过程。
第一,语言的创造和人的创造。
语言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有机体,它具有创造性。
语言只存在于持续进行、不断发展和更新的活动之中。
但语言同时也是工具,作为工具,语言的创造性即是能够被人用来进行创造———从事思维和言语活动———的可能性,运用就是这种可能性与人的创造性相结合的过程。
第二,一方面语言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创造,另一方面语言属于历史,在每个确定的历史时期它都可以被视为一个业已成形的创造物。
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语言的“形式”上。
第三,规律的创造和非规律的创造。
前者是指以有限的手段生成无限多、但仍可以用现成规律解释的产品,后者则是指突破现成规律的创新、变异。
第四,普遍的创造和个别的创造。
规律的创造具有普遍性,非规律的创造则体现了个别性。
普遍性和个别性也有层次之分。
在人类语言的层次上,普遍的创造也即人的一般语言能力的作用;在具体语言的层次上,一种语言的形式的创造对于所有使用者来说具有普遍性,但比之其他语言则显示出特异的精神个性;在个人语言的层次上,每个人对语言的运用一方面是普遍的创造,另一方面也随时有可能加入个别的创造。
《洪堡特语言观点的关联性》
语言的创造力
在语言的内在形式中所涉及的智力因素及其对语言的影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都通过语言的创造性展示出来。
洪堡特把语言称为“创造性活动”,即说话者与听话者对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不是“产品”,一种对语法的僵死的描述。
“语言就其真正的本质来看,是某种连续的,每时每刻都在向前发展的事物。
……语言绝不是产品(product)(Ergon),而是一种创造活动(activity)(Energeia)。
”(Humboldt, 1988: 49)洪堡特强调的语言创造力是讲话人的大脑和思想所固有的东西,讲话者是语言的创造者,同时也接收并理解所创造出的言语成品,这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创造活动。
因此语言不可以仅仅被看成僵死的被讲出来的,或被写下来的“产品”。
正是由于这种创造力,语言可以随着外部条件的变更而改变,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对有限的语言材料进行无限的创造和利用。
语言的创造性,他说:“语言绝不是产品,而是一种创造活动”(同上,54) ;“语言必须无限地运用有限的手段”(同上,114) 。
关于语言对思维的影响,以及怎样克服这种影响,他说:“每一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
⋯⋯人从自身中造出语言,而通过同一种行为,他也把自己束缚在语言之中;每一种语言都在它所隶属的民
族周围设下一道樊篱,一个人只有跨过另一种语言的樊篱进入其内,才能摆脱母
语樊篱的约束”(同上,70) 。
类似的精彩表述,还可以举出很多,而此时此地,我最欣赏的一句话是:“即使在纯语法研究的领域里,我们也决不能把语言与人、把人与大地隔绝开来。
大地、人和语言,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
”(1829 : §67)
《洪堡特的语言研究理论述评》
第二,语言的发生是一种创造,是一种精神创造活动。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中指出:“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必然存在着整个语言。
就像人类的一个民族始终具有人类性一样,人也始终是人,它并不是从动物的存在逐渐上升到人的存在..。
我只想把语言的发生比作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个美妙的春夜里,一棵大树的花朵一下子全部盛开了。
在这以后,语言中很少再产生新的质料,而只是利用既存的质料进行构造、再构造”&。
此外,洪堡特曾用闪电来比喻语言的发生:“人与世界的接触犹如闪电,从中便产生了语言;不仅语言的发生是如此,而且,人在思维和讲话的时候也一直是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和内在的人类心灵是语言进行创造所依靠的两个支点”’。
实际上,洪堡特在此是为了强调,语言的发生是一种创造。
因为本质上统一的人类理所当然具有统一的精神力量,而这种精神力量即是一切民族及其语言产生、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语言就是人的创造。
民族和语言都为普遍的人类精神力量所造就。
每一民族、每一语言都是一种“精神个性”。
洪特堡认为如果说语言具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首先就要到赋予语言以生命力的言语活动中去发现。
语言是连续进行、永无止境的言语活动的总和,因此,它的真正意义只能是“发生学”的,即动态的、开放的。
语言是精神力量积极自主的活动,这一观点在洪堡特的著作里反复得到阐述,“我们不应把语言视为僵死的制成品,而是必须在很大程度上将语言看作一种创造”(,“语言不是活动的产物,而是精神不自主的流射..”),因此,“创造”也即“生成”。
所以,语言的创造性首先就意味着精神力量的创造性.
洪堡特一直强调语言是一种精神性的创造活动,对语言本质的这一规定也
强调了人的创造性。
这说明在关于对人的本质的说明问题上,洪堡特强调创造性的研究,这一点他与赫尔德持相近的观点。
赫尔德认为,语言是人的反思和深思熟虑,语言是心灵和它自己的契约,这个契约就像人之所以是人一样必要,提出人是历史的、语言的存在。
洪堡特则进一步提出语言是心灵的全部,语言的本质是一种创造活动。
二者都要求从语言和历史方面来寻找人的本质。
洪堡特通过对语言的全面的历史的考察,试图建立起一个文化的生活世界,从而揭示人的本质:人的自我创造性、历史性和人的整体性。
洪堡特强调语言是一种创造活动,说明了他是将人的创造性当作人的本质。
在这里,语言是一个存在问题。
第十六章语言的创造性
(语言与言语,活动与产品)规律的创造和非规律的创造:有限的手段,无限的运用;精神个性的作用——语言创造与艺术创造——多重角度的理解
第十七章语言与思维语言世界观
语言不但是表达手段,而且是认知手段——世界观
和语言世界观——感性占先还是理性、逻辑居上
——指称行为和范畴行为——不同类型的语言作为
思维工具的差异——母语和外语——语言的“威力”
和精神的“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