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校企合作一体化-助推特色专业建设

合集下载

学校校企合作办学发言稿(3篇)

学校校企合作办学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学校校企合作办学签约仪式,我谨代表学校,向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

校企合作办学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学校与社会企业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校企合作不断深化。

在此背景下,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与多家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校企合作办学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需求融入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实际工作,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就业竞争力。

其次,校企合作办学有助于促进学校教学改革。

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可以为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等注入到学校教育中,促进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

学校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再次,校企合作办学有助于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这种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有助于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与以下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办学协议:1. 华为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华为公司将为我校提供先进的通信技术设备,并选派优秀工程师担任我校客座教授,为学生传授前沿技术。

2. 腾讯公司:作为我国领先的互联网企业,腾讯公司将为我校提供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并选派资深工程师担任我校客座教授,为学生传授互联网技术。

3. 三一重工:作为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将为我校提供先进的工程机械设备,并选派优秀工程师担任我校客座教授,为学生传授工程机械技术。

4. 大华股份:作为我国领先的安防企业,大华股份将为我校提供先进的安防技术设备,并选派优秀工程师担任我校客座教授,为学生传授安防技术。

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建设对提升“一体化教师”教学能力作用

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建设对提升“一体化教师”教学能力作用

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建设对提升“一体化教师”教学能力作用一、引言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学校单一的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的不足已经成为实际困扰。

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建设是一种有效的改革手段,可以在校园教学与企业实践之间建立有效的桥梁,提升“一体化教师”的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建设的意义1.培养职业素养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建设可以提供学生与企业接触和实践的机会,让其切身体验企业运作和职业要求。

通过与企业互动,学生能够更加了解职业领域,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

2.优化教学资源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建设可以集结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共同建立教学实践基地,集中财力、物力、人力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这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和教学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完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建设可以促使教育培养模式转变,实现教学与企业需求的有机结合。

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提高一体化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校企合作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需要更加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掌握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这种实践机会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为真正的“一体化教师”。

三、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建设的方式与方法1.建立合作机制学校与企业可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和协商确定具体的合作内容和方式,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合作机制可以确保校企间的密切沟通和协调,为专业建设提供稳定的保障。

2.开展联合培养学校与企业可以联合开展培养计划,共同设计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

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分阶段进入企业进行实践,与企业员工一起工作,更好地了解实践需求和职业要求。

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尽快启动我院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根据特色专业建设规划,特制定我院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一、特色专业建设目标1、在现有专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我院建设10个左右教育教学思想先进、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人才培养质量及其专业建设、改革、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在省内领先并在校内具有较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得到社会公认的特色专业。

2、通过特色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我院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使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效益在省内具有较强竞争力,为我市乃至河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特色专业建设标准特色专业是指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的专业。

它应符合下列标准要求:1、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数量充足,水平高;2、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手段;3、教学过程规范,教学质量高,专业改革力度大,教学改革成果显著、特色鲜明;4、培养的学生素质高、创新能力强;5、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

三、特色专业建设具体要求1、形成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紧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瞄准冀津京、环渤海经济圈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随时关注与专业相关产业的新职业、新岗位,实时跟踪最前沿、最关键技术,调整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形成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2、形成互利共赢、充满活力的校企合作机制全面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采取建立“董事会”、“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与专业相关产业领域内拥有最前沿技术、最强综合实力的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建职业文化、共同关心毕业生就业,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聘,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打造校企联合平台创新专业建设模式

打造校企联合平台创新专业建设模式
业 建 设 的重 要 途 径 当前 ,校 企合 作 办 学 ,共 同参 与 人 才 培 养 已成 为 一 种 趋 势 ,校 企 结合 是 确 保 高 校 教 育 更 贴 近 市 场 、 贴近 社 会 需 求 、 满 足 受 教 育者 需 求 、促 进 学 校 焕 发 生机 和 活 力 的重 要 途 径 。 校 企 联 合 创 新 专 业 建 设 是 以市 场 和 社 会 需 求 为 导 向 ,学 校 和 企 业 共 同 参 与 人 才 培 养 的全 过 程 ,利 用 学校 和企 业 两种 不 同 的教 育 环 境 和 教 育 资 源 ,采 用课 堂 教 学 与 学 生参 加 实 际
The c m bi to c ola d e e rs sa mpo a twa o e u e t a g re uc to c m e c o e o t ake , o nai n ofs ho n ntr iei N i p t r n y t ns r h thihe d ai n be o l s rt hem r t cos o t e n e h o m uni l et h e dsoft e c m t y,m e tt e s o d  ̄e n pr o et e s hoo o glw t t lt a go .I e hene d fe uc ,a d om t h c lt o wi via i nd vi r n h y t spa e ,v ro o m s ofi no hi p r a i us f r n v ̄i e s ho — n e p ie c o r to i pe ily nsr c in a e e pl e nd a s s e v c ole t r rs o pe a in n s c at co t to r x or d a s e s d u

深化校企合作 共促工程机械特色专业建设

深化校企合作 共促工程机械特色专业建设

2012年第11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11,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299期)Total No .299收稿日期:2012—07—20作者简介:沈旭(1963—),男,安徽铜陵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工程机械。

项目简介:江苏省教育厅教改项目(2011JSJG354)。

深化校企合作共促工程机械特色专业建设沈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88)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校企合作已经发展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趋势。

本文通过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近几年与国内外知名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重点阐述了校企合作带来的专业建设成果,指明了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建设谋求共赢的方向,可供同类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借鉴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程机械特色专业;专业建设;成果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1—0135—02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高职教育建设内涵、提高质量、打造品牌特色的本质要求。

其中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和关键。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就必须不断充实和更新实验实训教学设施和设备,拓展实训教学基地,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教学能力。

当然要做到这一切,仅靠高职院校的自身力量远远不够,必须要大力开展和深化校企合作,依靠合作企业的力量来推动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才是高职院校稳步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高职院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校企合作,那么专业如何才能赢得企业长久的支持与合作?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达到了校企合作的深化。

早在“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中,江苏省交通厅就提出了“科教兴交,人才强交”的战略。

校企合作-开启动漫专业的创新建设之路

校企合作-开启动漫专业的创新建设之路
答 记 者 问之 趣 闻 ,更 进一 步夸 奖道 : “ 这还 不 算 ,刚才 这位 同学 一语 就道 出 了中 国 旧社 会延 续 了几 千年 的 丑陋 ,大 家都 对此 楼加 以嘲笑 ,嗤 之 以鼻 。这不 正好 说 明我们 新社 会 的美 好么 我 建议 将 掌声送 给你 们 自己。 ”顿 时 ,掌 声参 和拍 打声 齐鸣 。学 生 暗道 :老 师你 也太 神 了吧 。 我见 学生 正 中下怀 ,便道 : “ 话说 周总 理当年 答 中外 记者 问 。一位 西 方记 者 问周 总理 : ‘ 请 问总理 先生 ,现 在 的中 国有没 有妓 女 ?’你 们 一定 很纳 闷:怎么 提这 种 问题 ?你们 猜猜 总理 是怎么 回答 的 ?” “ 当然答 没有 啦 。 ” “ 哈哈,你们恰恰错啦。总理很肯定地说: ‘ 有 !’”全班哗然,疑 云 笼罩 。 我欣然说道: “ 周总理也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 ‘ 中国 有的妓 院,原 来 的妓女 经过 改造 都 已经成 为 自食 其力 的劳 动者 。这 位 记者 想 :问 中 国有没 有妓 女 ’这个 问题,你 周 恩来 一定 会说 ‘ 没有 ’ 。一 旦 你真 的这 样 回答 了,就 中了他 的 圈套,他 会 紧接 着说 ‘ 台湾 有妓 女 ’,这 个时 候你 总不 能说 ‘ 台湾 不是 中 国的领 土 ’。这 个提 问的阴 毒就在 这 里 。 当然周总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俩,这样 回答既识破 了分裂中国领土的险 恶用 心 ,也 反衬 出大 陆 良好的 社会 风气 和 台湾 的对 比 。”学 生听 罢 ,如 获 珍宝 ,既为周总理的高超的外交水平,又为木木老师的气度和容智赞不绝 口。课下,我老师找到口无遮拦的那生,交谈之中便加以正确的思想引导, 此后那生不仅语文课上表现得认真,其他科的课堂表现也改变不少 此 后 ,我经 常在 学生 疲劳 之 时讲述 一些 生动 趣 闻 ,时 时对准 了 学生 的 口味 ,语文 课如 火如 荼地 开展 。三 个 月后 ,该班 的语文 成绩 有 了突 飞猛 进 的 变化 。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打造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以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打造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以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伍 建 设 的创 新
与普通高校相 比,高职院校教 师在综合素质方 面 还应 有 特别 的要求 : ( 1 )市场 触觉 要 更加 敏 锐 。 ( 2 )对 企 业 的 认 知 要 更 加 深 刻 。 ( 3 )动手能力 、 实践 指导 能力 和现 场组 织协 调能 力要更 强 。 符合 这 些 条件 的教 师从 哪里 来 ?校 企 合 重 要 途径 之 一 。这 里有 “ 走 出去 ” 和 “ 请 进 个渠道。 “ 走 出去 ”就 是 学 院教 师 到企 业 去 训 锻炼 。可 以有 很 多方 式 ,除 了 目前 通 行 的
创 新 是 社会 发 展 、国 家强 盛 的动 力 、活 力和 实 力 的 源 泉 。协 同创 新 是 最重 要 、最有 效 的 创新 模 式 之 一 。对 于 高 职 院校 来说 ,以协 同创 新 为 引领 ,全 面 提 高教 育 质 量 ,打 造 办学 特 色 ,校 企 合 作则 是 重 要 途径 。对 此 ,广 州 工 商职 业 技术 学 院 作 出 了有 益 的探 索 和实 践 。 该 院一 贯 重视 校 企合 作 。有专 门机 构 ,专 职 人 员 ,专 用 资 金 ,专 项 制度 ,专 项规 划 、计 划 ,专 项 考 核办 法 。全 院上 下 初 步形 成 了校 、企 行 业 、政 府 合 作 的 共 识 和 工 作 格 局 。经 过 多 年 的 努 力 ,到 2 0 1 2年 1 1 月 止 ,与该 院 建 立合 作 关 系 的企 业 ( 含 行 业 协 会 、政 府 机 构 ,下 同 ) 已达 1 1 5 0家 ,其 中 深度 合 作 的 3 8 5家 。校 企 合作 初 步探 索 出一 条 “ 专 业 与产 业 、企 业 、 岗位对 接 ,专业 课程 内容 与 职业 标 准 对 接 ,教 学 过 程 与生 产 过程 对 接 ,学 历 证 书 与 职业 资 格 证 书对 接 ,职业 教 育 与终 身学 习对 接 ” 的 途 径 ,实 现 了学 院 、企 业 、行 业 协会 、政 府 和 学生 的 “ 多赢 ” ,形 成 了 自身一 定 的办学 特 色 。 本 文 拟 以该 院 为 主要 案 例 ,着 重分 析 校 企 合作 在 高 职 院校 协 同创新 中的地 位 和 作用 ,以期 在理 论 和实 践上 提供 一些 启示 。

“校政行企”多元合作在专业建设中的思路与措施

“校政行企”多元合作在专业建设中的思路与措施

“校政行企”多元合作在专业建设中的思路与措施作者:李科莫智莉梁国赏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7年第12期[摘要] 我国职业教育“校政行企”合作机制被高职院校作为教学改革的手段之一得到普遍重视,但总体效率不高。

如何破解校企合作的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已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充分调动起学校、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参与合作的动力、能力和深度,解决多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政府驱动、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的问题,从“校政行企”合作目标出发,提出具体改革措施并进行实践,为同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校政行企;专业建设;工程造价[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5-0007-0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只强调实践动手能力,更要注重职业精神、文化素养、技术技能培养。

基于这一目标,“校政行企”合作机制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合作过程中,各方出现参与合作的动力、能力和深度不足的难题,改革出现阻力。

在此背景下,基于“校政行企”多元合作模式下开展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目标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改革着眼于建设行业快速发展背景及建设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相关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前景,以及从“校政行企”多方联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导致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阻力现状出发,寻找在“校政行企”合作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解决突破口,形成资源共享、责任共担、过程共管、互利共赢的四方育人机制,成为特色专业建设以及区域产业发展服务的优势专业群内涵建设的有效路径,实现培养建设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二、改革举措(一)构建“校政行企”多方联动的“四共一体”长效机制依托学院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构建“校政行企”四方联动机制,在政府主导和推动下,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形成工作制度、规章制度,明确职责权限及会议制度。

区域产业发展视角下高职校企合作创新途径分析——以广西高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为例

区域产业发展视角下高职校企合作创新途径分析——以广西高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为例
2 0 1 3年 1 O月第 1 0 期
高教 论坛
Oc t . 2 O1 3 . No .1 0 Hi g he r Ed uc a t i on Fo r um
区域产业发 展视 角下高 职校企合作创新途径 分析
以广 西 高职特 色专业 建 设 项 目为例
莫勇 明
( 南 宁职 业 技术 学 院 , 广西 南宁 5 3 O O O 3 )
升 , 但 由于广 西可 利用 土地 有 限 , 即 便 是 依 赖 高 科 技
增收, 粮食 作 物农业 方 面优 势并 不 明显 , 广 西 农 业 优 势在 于甘 蔗 、 木薯 、 速生林 、 特 色蔬菜水 果种植 、 桑
今后 , 广 西 区 域 经 济 必 会 根 据 自 身 经 济 发 展 的 要求 , 从 内部 进行 产业结 构 持续 调 整 , 功 能 定 位 和 产
社 会 发展 需要 出发 , 满 足 广 西 在 “ 十二 五 ” 期 间 重 点
发展 的几 大支柱 产业 , 特 别 是 以城 镇 化 、 工 业 化 为 主 导方 向 的广西 现代 化建- N: 及 北 部 湾 经 济 区 建 设 开 发 的根本 需 要 。因 此 ,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如# - I 持 续创新 校 企合作 形 式 , 丰 富其 内涵 , 对 高 职 院 校 专 业 建设具 有 一定 的指 导性 意义 。
( 2 O 1 0— 2 0 2 0年 ) 》 要求 , 2 0 1 0年 广 西 教 育 厅 提 出 并
实施“ 八 大提 升 教 育服 务 能 力 3 2 程” , 广 西 高 等 学 校
特 色 专 业 及 课 程 一 体 化 建 设 工 程 便 是 其 中 之 一 。 高

大学特色专业建设管理办法

大学特色专业建设管理办法

特色专业建设管理办法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龙头,是高职院校质量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为进一步深化我院的教学改革,强化特色专业建设和管理,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一)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可并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

特色专业建设应该符合我院专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布局,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应与我院的办学方向、层次、规模、能力和特色相适应。

(二)根据学院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在现有专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打造一批特色明显、优势集中的专业,构建国家级、省级、院级三级特色专业体系,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竞争力。

未来5年内,重点新建12个左右院级特色专业,立项建设5~6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二、特色专业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行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思想为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制定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建立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核心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三)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合理规划本专业的课程建设与发展,制定科学可行的课程建设方案;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设置课程体系;以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优质专业课程群,积极打造精品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选用先进适用的教材,积极尝试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教材,鼓励教师编写具有我院特色的高质量的讲义或教材。

(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为目标,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建立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生产、科研及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相结合的多功能校内实训基地;加大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实训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与企业、行业密切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基地,以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打造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打造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打造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作者:课题组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13年第04期摘要:本文以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点分析了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招生就业模式创新、科研和服务社会创新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所起的作用。

据此指出:在高职院校协同创新过程中,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实现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目标的协同和创新手段的协同;可以有力地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高职院校功能的创新,因而是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打造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办学特色创新是社会发展、国家强盛的动力、活力和实力的源泉。

协同创新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创新模式之一。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打造办学特色,校企合作则是重要途径。

对此,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该院一贯重视校企合作。

有专门机构,专职人员,专用资金,专项制度,专项规划、计划,专项考核办法。

全院上下初步形成了校、企、行业、政府合作的共识和工作格局。

经过多年的努力,到2012年11月止,与该院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含行业协会、政府机构,下同)已达1150家,其中深度合作的385家。

校企合作初步探索出一条“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途径,实现了学院、企业、行业协会、政府和学生的“多赢”,形成了自身一定的办学特色。

本文拟以该院为主要案例,着重分析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一些启示。

一、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共设课程,共编教材,有利于专业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四大任务,也是高职院校的四大功能。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职院校的核心功能。

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努力推进学校内涵建设

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努力推进学校内涵建设

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努力推进学校内涵建设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是一所隶属于东莞市教育局的全日制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创办于1958年5月,前身为“东莞农校",是东莞市最早成立的中专学校。

2000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3年更名为“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 2011年8月与同为“国家级重点”的“东莞市职业技术学校”合并,成立了新的“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学校以创国家级示范职业学校为目标,在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学校内涵建设,在办学模式、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软件”层面上不断提升,努力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一、校企合作层次逐步提升(一)实习基地模式在该模式中,学生前两年在校学习与实训,后一年或最后半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学校负责学生的培养和培训,企业不参与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仅提供实习实践岗位,帮助学生熟悉工作环境和岗位需求。

这是我校校企合作中最主要的模式,合作企业数量众多。

如东莞市诚业会计服务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东莞市点石广告有限公司、东莞市万江区新村幼儿园、东莞市南方物流有限公司、东莞市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东莞市宏远酒店有限公司、东莞市权众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等40多家知名企业,但大多数企业与我校还是短期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维系的低层次合作;接受学生的数量和实习时间受学生的主观意愿的影响,企业与学校均较为被动,存在“校企热学生冷"的问题.(二)订单培养模式该模式是职业院校与企业签订协议,按学校教学要求、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学校教学与企业员工培训同步进行,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这种模式针对性强,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缩短了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期,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

订单培养模式多以“冠名班”的形式存在,如旅游管理专业的“东莞宾馆班”等。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方案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方案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方案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地深化改革,其中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企合作可以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强化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实现高校间的交流合作。

在本次专业共建方案中,着重探讨校企合作对于专业建设的意义,以及如何实施校企合作共建,以达到更好地推进专业发展的目的。

二、校企合作对专业建设的意义1. 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结合。

校企合作可以帮助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进行实践性和技能性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更强的动手能力。

2.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接受更加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学习过程中就已经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更容易适应社会就业。

此外,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提供就业信息,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3. 促进学科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了解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使专业教育更加贴合市场需求。

同时,可以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专业技能讲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更高素质的人才。

4. 促进科研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

校企合作可以让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技术、管理、资金等多方面资源得到充分整合,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创新,培养出更具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三、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方案实施方法1. 加强企业服务团体的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可以成立专业顾问委员会,由企业代表、学校领导、专业师资代表等共同组成,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

同时与企业积极开展沟通交流,了解企业需求和反馈信息。

2. 推行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

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将服务社会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

同时,推行学生校企联合培养机制,让学生能够在企业进行实践,增加实战经验,提高应用能力。

谈谈如何加强技工院校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以我校汽车维修专业为例

谈谈如何加强技工院校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以我校汽车维修专业为例

职业教育 Vocationaleducation296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谈谈如何加强技工院校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以我校汽车维修专业为例文/王志辉 农定谋摘要:根据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在未来的5-10年之内,我国将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

为我国技工院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技工院校只有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联系,构建校企合作的新型培育模式,以保障技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同时实现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效果。

完成学校毕业到企业就业的对接,实现技工院校的升学率,促进技工院校的健康持续发展,使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走向正确的轨道。

关键词:技工院校;校企合作;汽车维修专业加强校企合作人才培育模式,是顺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又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育规划的重要举措。

职业院校就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大校企合作,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

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大幅度提高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实现学生到企业能够更加快速的参与到工作中。

制定校企人才培育计划就要正确的处理好学校专业课和通用课的设置、正确处理好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之间的联系、加大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大实训基地的建立、加大专业技术课程教学,使学生实现一专多能,扩展学生的就业面。

我校为了促进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发展,分别与卡泰克广西运营商、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广西解放汽车有限服务有限公司等近20家汽车企业进行合作。

同时我校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前提下,也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育,开展的专业技术教学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实践课程也要加强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育,实现理论结合实践。

并且建立了卡泰克汽车美容实训基地,签订卡泰克汽车美容订单班,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平台。

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家政管理系家政服务专业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为加紧形成我系专业建设与改革旳特色, 提高毕业生旳就业能力, 提高专业和学院旳社会著名度, 我系将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特色专业建设, 特制定2023-2023年该专业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学院旳教育方针,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旳办学理念, 以质量求生存, 创新特色求发展, 根据社会急需、校企共建、特色创新旳原则, 以我系有关专业为支撑, 带动专业建设与改革, 以专业建设推感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措施与手段旳改革, 增进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现我系旳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原则(一)社会需求原则。

坚持适应社会经济和社会服务业发展需要, 就业率高、工学结合、优势明显, 以及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紧缺人才。

(二)校企共建原则。

鼓励专业与企业共同努力, 形成学校、企业、专业三级特色专业建设体系, 推进我系专业建设与发展。

充足运用企业办学旳优势, 深入开发企业具有旳师资资源、场地设备资源、知识技术资源和市场信息资源, 强化特色专业与产业旳对接性, 深化专业旳内涵建设。

(三)创新发展原则。

要贯彻“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新”旳专业建设发展旳思绪, 以企业需求旳特色, 带动和强化专业特色, 形成以学院总体向大专化过渡为契机、以我系有关专业为支撑、优势稳定旳专业群。

三、建设目旳特色专业是指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较高, 办学思想、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和较高社会声誉旳专业。

我系将根据学院旳目旳定位和建设规划, 结合既有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 对应用性较强旳特色专业进行重点建设, 在此基础上, 逐渐形成专业品牌, 发挥特色专业旳带动和示范作用, 推进专业改造和建设, 提高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努力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旳人才培养构造。

同步根据高职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旳原则, 遵照“以服务地方经济”旳原则, 满足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旳办学理念, 构建工学结合、工学交替旳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拥护党旳基本路线, 适应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旳,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旳, 面向社会服务旳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旳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特色专业建设的突破口分析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特色专业建设的突破口分析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特色专业建设的突破口分析[摘要]专业建设是评估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特色专业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

文章通过协同创新的视角,结合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从师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资源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分析了高职特色专业建设的突破口。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职专业建设特色突破口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高校办学理念,指高校基于集成、合作、融合与共享的价值准则,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形成的思想观念。

特色专业是指高校在各自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具有并优于同类学校的专业,其特征是独特性、优质性和稳定性。

2010年广西教育厅根据区域教育发展实际,提出并实施了“八大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工程”,其中之一就是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工程。

专业建设水平体现高职院校竞争力的强弱,专业特色是高职专业能够长期生存的关键因素。

广西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其区域经济发展有着自己的特点。

要建设有特色的高职专业,需快速寻找到突破口。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致力于特色专业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本文以其为例,从协同创新的视角研究分析特色专业建设中的某些规律,对指导广西本地区乃至全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特色专业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广西高职院校特色专业项目建设的概况广西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坚持“扶需、扶特、扶优”的原则,2011~2013年建设300个特色专业及600门优质课程,重点建设急需、特色和优势等三类专业点(以下统称特色专业),以满足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广西政府对教育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广西财政厅专门设立了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专项经费,2011年安排了2000万元支持项目建设。

截至2012年,广西共将高职高专院校135个专业作为特色专业进行立项建设,几乎每个立项专业都在推行校企合作,但合作内容仍不够宽泛,局限在订单培养、共建基地、顶岗实习等方面。

专业特色建设思路和措施

专业特色建设思路和措施

专业特色建设思路和措施一、建设思路(1)推进“三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珠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化带,引进企业资源,开展多元合作,深化校企合作,全面推进“三接轨”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岗位要求接轨专业培养方案,职业技能标准接轨课程教学内容,行业企业评价接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以适应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不断提升;(2)抓精品建设,构筑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过程导向课程体系以精品课程建设、特色教材建设、引进企业项目资源为抓手,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推行“职业情境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入门、主导、自主”三个递进项目教学模式。

争取2门专业主干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4门成为院级精品课程;与企业合作编写以任务驱动、项目教学为主线的特色教材4部。

(3)内培外聘,强化管理,打造教学团队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1名,从企业聘请兼职专业带头人2名。

通过各种实践锻炼形式,培养优秀骨干教师6-8名。

引进高学历或高职称高水平专业人才2-3名。

从企业聘请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提高企业兼职教师人数比例,并逐步提高兼职教师担任专业课程教学的课时比例。

(4)建设项目化课程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包括“教法体系与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学法体系与课程学习评价标准、网络课程,项目实例库,多媒体课件库、标准操作规程库、基本技能实训录像片”等的项目化课程教学资源库,为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奠定基础。

(5)巩固和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以行业协会为纽带,新增校外实训基地5-10家,建设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1-3 家,校外实训基地及上岗实习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根据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校企共建融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考核、师资培训及研发、生产和新技术应用推广等多功能于一体校内实训基地。

(六)建设以产业链为支撑的专业集合群以生物制药技术,生物技术应用,检测分析、发酵工程、环境、食品的产业链为支撑,打造生物制药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微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实验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分析与检验等的专业集合群,促使在项目设计、项目教学、创业教育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的有机融合,实现各专业共享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实训条件、师资队伍、专业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成果。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及专业建设运营标准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及专业建设运营标准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及专业建设运营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及专业建设运营标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教育领域,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促进双方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校企合作一体化助推特色专业建设
随着邮轮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作为新生的专业――国际邮轮乘务专业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本文以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创新校企合作一体化,助推特色专业建设,实现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企业定单式培养,使学生获得满意并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岗位,体现人生价值。

一、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梳理校企合作思路,探寻人才培养新模式
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在创办之初,就成立了由校企合作单位领导、行业协会、院方领导、招生办、教学骨干等人员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梳理国际邮轮乘务专业校企合作思路,探寻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强化实践育人,丰富校企合作内容
随着邮轮市场的飞速发展,邮轮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

根据行业惯例,每艘国际豪华邮轮上游客与乘务人员的比例多为2:1,有的甚至达到1.5:1,从未
来我国邮轮发展的趋势估计,今后我国将需要大量的国际邮轮乘务人员。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授陈心德在2012年6月26 日举行的2012中国“邮轮经济与城市发展”论坛上表示:“我国巨大的邮轮市场容量,迫切的需要培养更多
的邮轮专业人才,到2020年,我国邮轮、游艇、游船和水
上旅游的人才需求量将超过30万。


针对这一情况,为更好实现行业与专业的对接,强化
实践育人,从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校外强化、顶岗实
习等不同角度,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领域,大大丰富了校
企合作的内容和成果。

为达到学生上船前能熟悉所有岗位
流程,企业与学院共同为学生选择顶岗实习单位,加强学
生顶岗实习管理,与企业深度合作,通过五星级酒店陆地
实习、丽星邮轮船上实习使学生融入企业,在浓厚的企业
氛围中学习、感受企业文化、管理机制及企业专业团队的
凝聚力;让学生在真实的服务行业中,学习邮轮相关部门
的具体工作流程;在企业领导与实习带队教师的指导下,
积累海乘服务人员的工作经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
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三、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创学生海外就业模式。

学校与企业积极开发合作办学模式,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新
模式,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改革,共同建设专业化教学团队,培养达到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要
求的国际豪华邮轮服务人才,实现学生的海外就业。

目前
学生主要就业方向为丽星邮轮的东南亚航线,包括餐饮部、俱乐部、商场销售、收银、财务、证件管理、人事管理、
安全员、岸上导游等服务管理等部门。

(一)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借助校企合作,探索构建了国际邮轮乘务专业“校学企训”、“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等一整套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现形式,大大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2012年12 月我院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学生共有72人面试,通过39 人,通过率54.2%。

2013年12 月,我院国际邮轮乘务专业面试103人,通过80人,通过率77.7%,通过培养新模式,面试通过率提高23.5%,同时学院定期聘请企业专家、行业专家开展职业经理人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

(二)共同参与课程建设。

与企业合作开发建设课程,针对邮轮上的工作岗位,设置、调整相应课程,以国际豪华邮轮海乘人员的岗位能力为标准,建设开发教学做一体和工学结合的优质职业能力课程。

较强的英语交流能力是邮轮公司对于邮轮乘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

因此在课程建设方面加大英语教学力度,主要目的是基于国际邮轮酒店部各一线服务岗位职责、岗位技能以及所应达到的英语语言水平要求,全方位培养能够顺利通过国际邮轮公司招聘面试,并符合邮轮公司需求的中国籍员工。

学院特聘请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新加坡分公司培训部阮经理定期针对国际邮轮乘务专业进行岗前培训及专业英语辅导。

(三)共同打造教学团队。

借力合作企业优质资源,改善师资结构,提升队伍素质,从根本上增强了学院教学力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聘请
行业专家、行业技能骨干承担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实习
指导等教学任务;采取企业培训、企业实习、参与教学改
革项目等方式培养专任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了
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2014年12 月云顶香港丽星邮轮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裁Mr Albert Ms Eugina Ms Grace等三位面试官到我校针对国际
邮轮乘务专业学生进行邮轮英语口语面试及心理测试。

此次中国之行是云顶香港丽星邮轮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裁Mr Albert第一次来中国,通过与学院的交流,双方增进了了解,对提升我校的教学水平和影响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开创与
海外企业深度合作的新模式。

四、创新校企对接机制
在校企合作制度建设上,近几年,适应校企合作办学
的形势要求,逐步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制定了《学
生顶岗实习管理条例》、《学生实习实训考核办法》、《校外教学实习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制度。

与企业合作落实顶岗
实习任务,以保证专业教育的实践性和邮轮需要的可满足性;并有计划地开展邮轮业重点人才需求的调查,与企业
合作进行学生就业指导和定岗面试工作,以保证学生就业
的饱满性和邮轮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校企合作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

回顾我院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的发展历程,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和紧密度,推进了专业特色的建设。

校企合作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

我院将不断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提升我院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