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力学第十一章标准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习题答案

11.3使用静力法和机动法求出图示超静定梁的极限载荷。

解1:( 1)静力法

首先该超静定梁(a )化为静定结构(b )、(c )。分别求出其弯矩图,然后叠 加,得该超静定梁的弯矩图(f ) 在极限情况下

M A M s , M B M s

设C 点支反力为R C ,贝U :

R C 2l Pl 1

当P 值达到上述数值时,结构形成破坏机构,故 P 为该梁的完全解。 (2)机动法

设破坏机构如图(g ),并设B 点挠度为,则:

C

,(2l l 1)

21

l 1 21 11

外力功W e P

(I

R c (2l h) M s

由上二式得

M p 41 l 1 2l l 1 l 1

k ——

41 l

内力功 W i M AA M B B

—M l 1 21 l 1

由W e W ,可得极限载荷上限为

4l l

i l

i 2l l i

由于在P 作用下,M s M x M s ,故上式所示载荷为完全解的极限载荷。 解2:( 1)静力法

先将该超静定梁化为静定梁(b )、(c ),分别作弯矩图,叠加得该超静定梁的 弯矩图(f ) 设A 点为坐标原点,此时弯矩方程为: M x

R B l x

在极限状态时,有

M s

x x-1 ,M x 1 M s 令dM X

dx 0 得 q(l X i ) R B 而 R B l iql 2 1 2q (1)、(2)、(3)得 M s 2

l R B l X i 联立解

2qM s i i ql M s M s

(1) (2) (3)

解得q

ii2

i44 i6

M s l 2

在以上q0值作用下,梁已形成破坏机构,故其解为完全解

(2)机动法如图(g)

设在A、C两点形成塑性铰A B

内力功为

外力功为

由虚功原理W i W

该解与完全解的误差为

3%

q

解3:(1)静力法

设坐标原点在C点,此时弯矩方程为:

BC 段(0 x L 2)M (x) R c x qx2

1 1

AB段(L 2 x l)M (x)&X - ql x T

2 4

取较大的值,可得q011.66

处,M为极大值,设在BC段,由

dM x

dx

得R c q 0

R c

q

(1)

M s M s g2 3M s

l

W e 2 02q x dx 4q

得:q

12M s q0 11.66^

l2

b ----------- ----------------- H

在极限情况下

由于此时形成破坏机构,故q 值完全解 (2)机动法,如图(g )

设此梁在A 和处形成塑性铰,则

8(l

)

⑴ 四边简支,边长为a 的正方形板,载荷作用在板的中点;

(2) 三边简支一边自由的矩形板,在自由边中点承受集中力的作用;

(3) 四边简支矩形板,在板上任意点(x,y)承受集中力的作用.

M s

即:R c I 3 .2

8ql

M s

R c

1 2

2q M s

(2) (3)

q 188

取正号q

882 18 32 19.2

M s

A

..I , C

内力功为

W

M A

A

M

B B

M

C C

外力功为

W e

°

q

x dx

I 2

q

A B

I

I

— M s

由虚功原理 W i W 得

I(3I 4)M

s 由极值条件

dq

d

r 7 19 * 21

代入q 的表达式,则得

的极小值

q 11 47 M

s

由于此结果满足 M s

M I

M s

联立解(1)、(2)、(3)得

I x W o g dx

其中 —

4

3

代入上式后,得 W ; 8M s ctg ctg

w 0

4

3 8

16ctg M

s

内力功W i 2M s ctg ctg W

由W e W 得P 2M s ctg

ctg

而ctg

a ctg

2b

2b

a

故P 2M s ―

2b M s a 4

2b

a

b (b )外力功W e Pw 0

a

如破坏时四角可以翘起。内力功W i

8M s ctg ctg W o

由虚功原理W e W 得P 8M s ctg

ctg 3

4

其中值由产0确定即尙

• 2

3 sin

4

由此得

因此P 6.63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