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议论的写作方法和作用
议论的写作方法和作用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如: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3)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5)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如: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扇面对)(7)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如: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中考作文技巧——在记叙文中巧用抒情和议论
中考作文技巧——在记叙文中巧用抒情和议论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把握作文中议论抒情的作用。
2、学会运用议论抒情语言,使文章充满真情、见解深刻。
学习过程:1、议论是用来表明自己的看法,观点和见解的文字。
抒情是抒发作者的情感,表明文章的主旨的文字。
2、怎样理解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1)记叙文的议论记叙文的议论,就是作者在记叙文中对所记叙的事物发表的意见、主张或看法。
在记叙文中恰当地使用议论,可以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我的老师》片段: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1)议论用在记叙文的开头的作用a. 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
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开篇部分。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
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b. 开宗明义,提挈全篇。
即在文章开头作精要议论,以提示全文中心并引起下文。
如何在记叙文中穿插议1
如何在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是记叙文最为常见的写作技法之一。
一般来讲,记叙中的议论主要有如下作用:第一,表达作者的观点;第二,抒发作者的情感;第三,表现人物形象;第四,深化文章的主题;第五,严密文章的结构;第六,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有的时候议论用得好,可以对上述这几种作用进行综合的表现。
那么,我们如何在记叙之中穿插议论呢?一、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应有明确的目的这种目的,大体上表现在上面的所说的六个方面。
但在具体运用中,就要注意:1.要着重对最典型的事例进行议论。
2.要着重在最动人之处进行议论。
3.要着重在作者感情最激动的时候进行议论。
4.要着重在点示全文的意义时进行议论。
5.要着重在对文章的结构起重要作用时进行议论。
我们在对作文进行构思时,就应该考虑到要不要穿插议论,就要考虑到这议论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从而有的放矢地安排记叙中的议论。
二、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应掌握一定的方法1、泼墨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在文章的结尾处集中一大段语言文字进行议论,给人以“泼墨如雨”的感觉。
【例如】课文《一面》,专门安排了课文的第二部分进行尽情的议论,以表达作者内心的激情:他微笑着,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憎(zēng)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道:“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2、点示法即用很少、很精粹、很关键的文句,或在文章的开头,或在文章的结尾,或在文章的中间(主要是在文章的结尾)“点”一下,人们往往称这一“点”为“画龙点睛之笔”。
【例如】《狼》的结句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前者表现出一种评价和赞美,后者表现了一种嘲讽,显示了一种哲理。
记叙文阅读之记叙中的议论
记叙文阅读之记叙中的议论作者:来源:《作文周刊·七年级版》2015年第47期【阅读前言】议论是为了直接点明和深化所写事情、事物的意义,它能提高读者对所叙事物的认识,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
有的议论句就是文章的中心主旨,往往出现在结尾,起着统摄全文的作用;也有的议论句是在记叙的过程中进行穿插,于关键处趁热打铁,从而加深读者的认识。
【即学即练】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香格里拉视觉□徐德泉去香格里拉之前,我翻阅了云南地图。
香格里拉这个陌生的地名标注在地图上,恍若在另一个世界,感觉香格里拉在几千年之前就在那里等我,我今生前往,是几世几劫修来的缘,是命中注定的事。
进入香格里拉,我的眼前豁然开朗。
我看到香格里拉的天空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天空。
A.在城里看到的天空离你很近,像一块灰色的布罩在头上,而香格里拉的天空是打开的,很高很远很蓝,蓝盈盈的,让人生出飞升天宇的感觉。
在这里,每个人都想深深地呼吸,想把过去肺腑中吸进的那些污浊空气全吐出来。
试着舒展身体,仿佛能与天上的某块白云比肩。
白云之上还是无尽的天空,天空用它的高度、用它的纯蓝吸引每一位游客,让人生发无限想象。
还在山下时,会觉得自己走到了世界的尽头,山只是世界的城墙而已。
走上山岭时,世界变得没有了边际。
山上的天空,照例呈弧形,一点尘埃也没有,甚至没有半点杂乱的色彩和光影,静谧肃穆。
它是我所见过的世界上最大的一块蓝颜色。
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里,也见到过草,但多了人工痕迹,少了自然野趣。
这些平凡的草,使香格里拉的大地变得莽莽苍苍,充满活力。
草是香格里拉的母亲。
她装扮了香格里拉的美丽,同时也养育了香格里拉的生灵。
走在香格里拉,就觉得被草浸濡、被草点缀、被草温暖、被草点燃。
在香格里拉,每个人见到草,都有一种想俯下身子与草亲近的冲动,甚至想变成一棵草,一棵想紧贴大地的草,为这个绿色世界再增添点绿色。
香格里拉的水对于游人们来说又是什么呢?走近蜀都湖,一种无法拒绝的东西在诱惑人们——如同一颗蓝宝石镶嵌在大山中,水波不兴,水平似镜,蓝中带绿,深不可测。
议论的作用答题格式
议论的作用答题格式一、议论的概念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讲道理、摆事实等方法来阐述观点,使读者信服。
二、议论在不同文体中的作用答题格式及题目解析1. 记叙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升华文章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等。
结构上:照应(开头、标题等),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例如,如果文章开头提出一个现象,中间叙述故事,结尾通过议论点出这个现象背后的本质意义,就起到了照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的作用。
内容上:点明了……(中心思想,如人物的品质、事件的意义等),深化/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作者……(情感、态度、观点等),引发读者对……(相关主题内容)的思考。
题目解析2. 说明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本质等,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结构上:总结全文(如果是在结尾处的议论),使文章条理清晰。
例如,在介绍某种事物的多个特点后,通过议论性语句概括这种事物的整体价值或者意义,起到总结归纳的作用。
内容上:强调了说明对象……(重要性、意义、价值等),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题目解析例如在介绍某种濒危动物时,在结尾处可能会有这样的议论:“这种动物的灭绝不仅仅是一个物种的消失,更意味着生态平衡的破坏,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保护它们。
”在结构上总结了全文对这种濒危动物的介绍,在内容上强调了保护这种动物的重要性,让读者认识到保护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这个物种本身,还关系到整个生态系统,从而增强了文章呼吁保护濒危动物的说服力。
3. 议论文用来证明论点,使论点更明确、更有说服力。
论证方面:作为论据(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论证了……(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例如,如果引用名人名言进行议论,这就是道理论据,用来支撑文章的论点。
逻辑方面:使文章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议论通过分析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等步骤,展现出清晰的逻辑关系。
题目解析。
记叙文中的议论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和写作技法记叙文应以记叙、描写为主,但往往少不了议论。
这种叙事中的议论,是针对所叙之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或是点明事件的思想意义,或是阐述事件所包含的人生哲理,或是揭示事件本身的本质特征,使记叙的内容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更好地感染读者。
叙事中的议论大体有三点作用:一是议论可以使事实与道理相辉映。
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事实,而且可以从中认识到事实具有的深刻意义;二是议论可以对叙述的事物进行适当的评价和分析,使主题表现得更加突出、鲜明,尽管是只言片语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三是议论可以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怀,把作者对客观的见解和主张概括为抽象思维,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叙事中的议论,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法:开宗明义,提挈全篇。
即在文章开头做精要议论,以提示全文中心并引起下文。
如一位同学写的《我爱我的家乡》,文章开头有一段议论:“我的家乡是个小镇,没有高耸华丽的楼群,没有穿梭往来的豪华轿车,没有舞厅、茶座,可我却深爱着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像爱我的母亲一样”。
没具体写家乡之前,用这样几句议论开头,以引起读者按照作者的认识去看下面记叙的事实,为全文确定了基调,阐发了作者对虽不十分富裕的家乡的炽爱之情,既真实又自然。
穿针引线,承上起下。
这种议论一般用于事情发展的转换衔接处,也称作夹叙夹议。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就是通过议论把三个故事衔接得天衣无缝的。
这种叙议相间的方式,由于运用了多层次的议论,便使得文章跌宕多姿,因而感染力也就更加强烈。
画龙点睛,深化主题。
凡是高明的作者总喜欢在记叙进入高潮后来一段精辟的议论,或突出性格,令人起敬;或点明事理,引人回味;或触景生情,让人慨叹。
如一位同学写的《我喜欢石》,文中写了各种各样的石中蕴藏着无尽的宝藏,它与人民心心相印。
其中写道:“我喜欢石,特别是雨花石。
每当我看到雨花石,就想起无数先烈为革命流血牺牲的情景。
我觉得雨花石的宁静、明朗、坚定,正象征着先烈的革命精神,这才是石的真正品质。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欢迎阅读。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初中阶段常见的记叙文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侧面烘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等。
1、衬托:用另一事物来陪衬或对照以突出原有的事物,衬托有主次之分。
如《藤野先生》中以仙台职员对我的友好态度来衬托藤野先生;另一种描述: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2、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对比没有主次之分,如《故乡》中的闰土与杨二嫂的对比;3、铺垫: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做得基础性描写。
例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
4、抑扬相生:“抑”是压低、否定,“扬”是振发、褒扬;“相生”是说文章要有“扬”有“抑”,相互生发,富于变化。
其中常见的是“欲扬先抑”,即对人欲表扬而先批评,对事欲说对而先说错,对物欲说好而先说坏。
当然“抑”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充分的“扬”。
“抑扬相生”手法中另有“欲抑先扬”,如果运用得体,也能使文章摇曳多姿,翻出新意。
如《白杨礼赞》中为了赞美白杨树而先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5、铺垫与伏笔的区别伏笔: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例如,冰心的作品《小桔灯》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墙上的电话,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将和这两件物件打上交道。
记叙文表达方式及作用
记叙文表达方式及作用通过对人物外貌的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让读者对其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②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情感等方面的特点。
③语言描写: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来展现其性格、文化程度等方面的特点。
④心理描写:通过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来展现其内心世界,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
环境描写主要是通过对场景、气氛、色彩等方面的描写来展现环境。
这种描写方式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背景,增加文章的真实感和情感色彩。
三)抒情抒情是一种表达作者情感、感情的方式。
它是通过对事物的感受、思考和表达来引起读者共鸣的一种表达方式。
抒情的作用主要是表达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从而增加读者的情感共鸣。
抒情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是通过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来引起读者共鸣,间接抒情则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让读者自然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四)议论议论是一种表达作者观点、看法、意见的方式。
它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论证、阐述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引导读者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
议论的作用主要是表达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引导读者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
同时,议论还可以启发读者的思维,增强读者的逻辑思考能力。
议论的方式主要有直接议论和间接议论两种。
直接议论是通过直接陈述作者的观点和看法来引导读者,间接议论则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看法,让读者自然地接受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五)说明说明是一种表达作者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知识的方式。
它是通过对事物的解释、阐述和说明来表达作者的认识和理解,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事物。
说明的作用主要是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事物,增加读者的知识和认识。
同时,说明还可以启发读者的思维,增强读者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说明的方式主要有直接说明和间接说明两种。
直接说明是通过直接解释、阐述和说明来表达作者的认识和理解,间接说明则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表达作者的认识和理解,让读者自然地了解事物。
记叙文中的议论
示 例
在一个挺好的傍晚,有一个同样挺好的庶务官, 在一个挺好的傍晚,有一个同样挺好的庶务官,名叫伊 叙述中的议论通常是精辟的,有时甚至只是一句, 叙述中的议论通常是精辟的,有时甚至只是一句,但 凡•德密特里奇 切尔维亚科夫,坐在戏院正厅第二排,用望远 德密特里奇•切尔维亚科夫,坐在戏院正厅第二排, 德密特里奇 切尔维亚科夫 却是点睛之笔。在叙述的基础上借题发挥,精辟议论, 却是点睛之笔。在叙述的基础上借题发挥,精辟议论, 镜看戏: 哥纳维勒的钟》 他凝神瞧着,觉得幸福极了。 镜看戏:《哥纳维勒的钟》。他凝神瞧着,觉得幸福极了。 可是忽然间……在小说里,常常遇见这个“可是忽然间” 在小说里, 可是忽然间 在小说里 常常遇见这个“ 。 通过议论点明和深化所叙事的思想意义。 通过议论点明和深化所叙事的思想意义可是忽然间”。 作家是对的:生活里充满多少意外的事啊!可是忽然间, 作家是对的:生活里充满多少意外的事啊!可是忽然间,他 的脸皱起来,他的眼睛眯缝着,他的呼吸止住了……他从眼 的脸皱起来,他的眼睛眯缝着,他的呼吸止住了 他从眼 睛上拿掉望远镜,弯下腰去,于是……“啊嚏”!!!诸君看 啊嚏” 睛上拿掉望远镜,弯下腰去,于是 啊嚏 !!!诸君看 作者一面绘声绘色地讲述切尔维亚夫打喷嚏的情形, 作者一面绘声绘色地讲述切尔维亚夫打喷嚏的情形, 得明白,他打喷嚏了。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在什么地方, 得明白,他打喷嚏了。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在什么地方,打 喷嚏总归是不犯禁的。乡下人固然打喷嚏, 喷嚏总归是不犯禁的。乡下人固然打喷嚏,巡官也一样打喷 一面抓住时机发上几句议论。通过这些议论强调了、 一面抓住时机发上几句议论。通过这些议论强调了、 就连枢密顾问官有时候也要打喷嚏。大家都打喷嚏。 嚏,就连枢密顾问官有时候也要打喷嚏。大家都打喷嚏。切 突出了这个要命的喷嚏实在是“意外的”和“不犯禁 突出了这个要命的喷嚏实在是“意外的,而且照有礼貌 尔维亚科夫一点也不慌,他拿手绢擦了擦脸, 尔维亚科夫一点也不慌,他拿手绢擦了擦脸 ” 的人那样,往四下里看一看:他的喷嚏究竟打扰别人没有。 的人那样,往四下里看一看:他的喷嚏究竟打扰别人没有。 但主人公却感到恐惧失望,最终一命呜呼, 的”,但主人公却感到恐惧失望,最终一命呜呼,是 可是这一看不要紧,他却慌起来了。 可是这一看不要紧,他却慌起来了。他看见坐在前面正厅第 因为他的喷嚏把唾沫喷到了将军身上可见当时俄罗斯 一排的一个小老头正在拿手套使劲擦自己的秃顶和脖子, 一排的一个小老头正在拿手套使劲擦自己的秃顶和脖子,嘴 里嘟哝着。切尔维亚科夫认出那个小老头是卜里兹查洛夫, 里嘟哝着。切尔维亚科夫认出那个小老头是卜里兹查洛夫, 官场是多么黑暗和阴森! 官场是多么黑暗和阴森! 。 在交通部任职的一位文职将军。 在交通部任职的一位文职将军 一个官员的死》 《一个官员的死》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及作用(修改版)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及作用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1.记叙: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
(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例:她是一个青年教师,刚由外地调来不到半年,课讲得很好,虽然说话带点口音,可学生喜欢她。
2.说明: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绍。
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
作用:(1)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
(2)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也常在议论文中与议论交叉使用。
(3)常用于应用文。
例:泡沫塑料内部充满了气孔,所以透气性好,又耐洗易干,即使气温升到200℃,或是降到-32℃时,它也不变,保持着良好的柔软性。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
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作用:(1)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虽然她年纪轻、资历浅,又初来乍到,可是她教学水平高,工作又认真负责,所以她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欢迎。
4.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A、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又细分为:(1)外貌描写(2)神态描写(3)动作描写(4)语言(对话)描写(5)心理描写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记叙文阅读之记叙中的议论
记叙文阅读之记叙中的议论作者:夏飞来源:《作文周刊(初一·读写强化版)》2013年第03期【阅读目标】记叙文中的议论大多是在叙述或描写的基础上生发出作者的感想或认识,或直接写出对所写人物、事件的感受及主观评价,具有明确的目的。
具体来说,一是用在文章的开头,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起下文的作用,同时也能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二是用在文章的结尾,一般是为了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是用在文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事与事之间紧密衔接,文章结构显得严谨有序。
另外,有时为了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作者往往会将议论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这种与抒情密切结合的议论,不仅能清楚地表明作者的观点,同时也可表明自己的爱憎喜恶,具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既能收到“动之以情”的效果,又能起到“以理服人”的作用。
当然,同学们在概括归纳记叙文中心思想的时候,也要注意抓住这些议论句,因为这些议论句有可能就是了解文章主题思想的重要途径之一。
【即学即练】藏在相册里的命运□陆星儿有位好朋友突然提出要求,想看看我小时候的照片。
我说,小时候很傻的,胖乎乎,两根小辫儿永远麻花似的拧着,没什么好看的。
他却固执地要看。
我只好去母亲住的老房子里翻找。
我小时候照片不多,夹在母亲珍藏了几十年的一本旧的发黄的相册里。
那是一种最老式的相册,很普通的硬壳子封面,暗棕色的,里面的照片都是陈旧的、黑白的,一寸二寸的参差不齐,还用背后沾胶的透明像角固定着,便不可轻易挪动了,截然不同现在的,一律彩色,一律放大到六寸,一本本一叠叠的神气又灿烂。
所以,母亲的旧相册,似乎早被遗忘了,一直塞在衣柜最冷的一角。
而我母亲的老房子也长久不住人了,当我在暗暗的房间里,从更暗的衣柜中抽出那本相册时,仿佛隐隐地闻到一股潮潮的霉气。
但是,亮起灯,一页页小心掀看时,我只觉得柔和温暖的光亮照耀出一个又一个令人震惊又令人感慨的画面,尽管是黑白的,却亦神气却亦灿烂。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一、作用:记叙文中的议论,它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直接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概念:在记叙中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出来,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
是文“灵魂”。
三、位置:(一)议论抒情所在的位置:叙事之前: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引出下文的百草园的快乐生活。
)(二)议论抒情所在的位置:叙事之中:例如:《羚羊木雕》这篇文章的中间有这样的内容:“…… 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用冷冷的月光烘托我对朋友后悔后的伤心痛苦之情。
(三)议论抒情所在的位置:叙事之后:例如:《羚羊木雕》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
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结尾段直接议论抒情,表达了作者因为这件事而伤心自责的情感。
四、进议论抒情要注意避免几个问题:1“空”:议论没有切中所记事物的深刻意义,没有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泛泛而谈,成为空洞的说教和时髦的口号。
对策:议论和抒情要做到“实”。
议论抒情要和记叙紧密结合。
表达对所叙述的事情的看法或针对这件事所抒发的情感,是由这件事引发开来的,不是无中生有的东西。
2“偏”:议论抒情和记叙脱节,各敲各的锣,议论抒情和所记叙的事情是脱节的,犹如写作文偏题。
对策:议论和抒情要做到“准”。
抒情和议论是作者对这件事的独特体会,不是人云亦云的东西。
作文专题——记叙文中的议论
作文专题——记叙文中的议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准确表述能力;让学生认识议论在记叙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明确记叙文写作中对议论的要求。
教学难点:能在记叙文写作中准确恰当的运用议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导入)议论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评论,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记叙文写作中的议论一般的作用是什么呢?它有哪些形式?记叙文写作中的议论一般对人、对事、对景、对物的看法,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它一般优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先议后叙再议。
二.认识记叙中的议论1.议论的形式多种多样,首先读《藤野先生》的片段,师生共同讨论,找出议论并说说形式和作用。
片段一: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参考答案:议论是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前者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无奈之情,引出下文;后者表达讽刺之情,总结上文。
是先议后叙再议的形式。
片段二: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参考答案:议论:第一句。
形式:先议后叙。
作用:表达对日本青年学生的愤怒之情和对本民族暗弱形势的悲哀,引导主题。
片段三: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所以在概括归纳记叙文中心思想的时候要注意抓住这些议论句通过议论句来看作者对所写事物的评价这是了解文章主是思想的重要途径
记叙文中的议论
记叙文在发表对所叙事件发表意见、主张和看法时,就要用要用到议 论的表达方式。 记叙中议论的位置和作用有: ①用在文章的开头,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并能使文章 的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的表达,同时能使文章条理分明,层次清楚。是揭示记 叙的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 ②用在文章的结尾,一般是为了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深化文章的主题思 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事物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走一步,再走一 步》。有的议论用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是为了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 更加密地连接起来,使 文章结构显得严谨。 总之,议论一般用于记叙文开头是解决为什么记叙的问题;用于中间 是为了起衔接作用,加强上下文的联系;用于文章结尾是为了收缩全文、深 化中心、画龙点睛。 记叙文中的议论句一般就是记叙内容的中心,就是揭 示具体事物所具有的思想意义的话。所以,在概括归纳记叙文中心思想的时 候,要注意抓住这些议论句,通过议论句来看作者对所写事物的评价,这是 了解文章主是思想的重要途径。
16分析记叙文中议论和抒情的作用-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解题36计
16 分析记叙文中议论和抒情的作用考点解读记叙文中的议论,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直接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时以叙为主,偶发议论;有时边叙边议。
记叙文中的议论句一般就是记叙内容的中心,就是揭示具体事物所具有的思想意义的话。
所以,在概括归纳记叙文中心思想的时候,要注意抓住这些议论句,通过议论句来看作者对所写人物或事物的评价。
记叙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出来,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
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形式。
精彩的议论、抒情可以揭示生活的意义,升华文章的主题。
可以这么说:记叙、描写是文章的“血肉”,议论、抒情是文章的“灵魂”。
课文解剖例1:试分析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部编版七上)结尾段议论的表达作用。
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
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
答案示例:这段文字,写“我”由此次经历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人难免会有畏难情绪,把事情化整为零,不去想远大的目标,而是先从最切近的事情做起,只关注近期目标,积小步成大步,慢慢就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结尾的议论揭示了这件事对“我”人生的影响,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2:鲁迅《社戏》(部编版八下)“思考探究”二: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以本文所写的某件事为例,具体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
答案示例:如课文开篇一段,讲述了“我”的外祖母的家乡平桥村的情况,用的都是描叙语句,大概说了几件事:一是“我们鲁镇的习惯”,二是“我”随母亲来平桥村的缘由,三是平桥村的地理概貌、村民状况。
记叙文阅读之记叙中的议论语句
记叙文阅读之记叙中的议论语句作者:苗文娟来源:《作文周刊(初一·读写强化版)》2014年第43期【阅读前言】记叙文中的议论语句,往往产生于由所叙事件中所悟出的道理,它能提高读者对所叙事物的认识,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
一般是先叙后议,但也有先议后叙;但议论只是点到为止,比较含蓄,所以在阅读时,务必要结合文中的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进行理解。
议论是为了直接点明和深化所写事情、事物的意义,有的议论就是文章的中心,往往出现在结尾,起着统摄全文的作用;也有的议论是在记叙的过程中进行穿插,于关键处趁热打铁,加深读者的认识。
【即学即练】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人是不可能被注定的□王杰15岁那年,我还是半工半读的少年。
有一次在茶楼打工,肚子太饿了,客人买单离去后,我趁人不注意偷吃了剩下的叉烧包,谁知被经理看见了,他硬说我偷吃茶楼的食物,我死不承认,经理恼羞成怒给了我一个狠狠的耳光。
当时一阵眩晕,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而我也被开除了。
我一边哭一边走回我租住的地方。
其实那只是一个两层铁架床的上层,香港称之为“笼屋”。
我向住在我隔壁床位的老伯哭诉,他慈祥地安慰我。
我问老伯:“为什么我的命这么苦?12岁爸妈就离婚不要我了,上学受人欺负,打工也被人冤枉,难道我注定要一辈子这么倒霉吗……”老伯看了我好一会儿,突然笑出了声:“嘿!小鬼头,胡说八道!谁告诉你人是要被注定的?要是这样,那还有什么惊喜,连做百万富翁也没什么意思了。
你这个小笨蛋!”说完他便去上班了。
他是个当夜班的保安员,平时总是喋喋不休,我向来把他的话当耳边风,但他这一句“人是不可能被注定的”却把我一言惊醒。
我热爱音乐,无论路有多难走,我都会坚持走下去,因为这样我才可以一生无悔。
由坚持开始,我的执着、信心来了,10年之后,《一场游戏一场梦》面世了。
《一场游戏一场梦》是我的第一张唱片,它也见证了我生命的转折点。
记得唱片推出上市的第1天,公司的一位“前辈”刺激我:“王杰,你的唱腔实在太奇怪了,你觉得你的新唱片能卖多少?”他的眼神不太友善,但我还是很坦诚地说:“应该可以卖到30万张吧。
怎样在记叙中穿插议论
怎样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在记叙中抒怀”也是初中阶段记叙文训练的内容,其目的在于训练语言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指导学生训练“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我们必须让其了解为什么要在记叙中穿插议论,记叙文中记叙与议论的关系是什么,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一、为什么要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所谓记叙文中的议论,就是作者在写人记事的同时,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穿插一些精要的议论,揭示所记写的人或事的本质意义,以表明作者对所记写的人或事的认识态度。
如《孔乙己》,在记叙了孔乙己遭到酒客嘲笑之后,用了一段议论:“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这寥寥二十三个字,点出孔乙己迂腐无能的性格特征,又暗示孔乙已的悲剧性的结局。
这样的议论精辟深刻,帮助读者对文中人和事的理解,起到点明主题,突出中心的作用。
有些同学不了解在记叙中穿插议论的作用,因而在作文中往往只是单纯的记叙,缺少必要的议论,只列现象,不作本质分析。
这样的文章往往不能引发读者作深入的思考,也缺少感人的力量。
我们要学习在记叙中穿插议论的写法,写出比较复杂的记叙文来。
二、在记叙中穿插议论要以“记叙”为基础记叙中穿插议论,必须处理好记叙与议论的关系。
议论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要与议论文中的议论区别开来。
记叙文中以记叙为基础,议论是在记叙基础上的深化。
以记叙为基础,把人和事写好,写得具体、生动、充分,议论才有基础,否则议论就会落空。
有个学生在写《我的妈妈》一文时,文中简单介绍了妈妈的事例,其间穿插议论说:“我的妈妈多么伟大啊!我喜欢我的妈妈!”像这样的议论比较空泛,使人“倒胃”。
这是因为他没有画好“龙”,叙事过于简单、平淡。
妈妈“伟大”在何处?有什么值得“喜欢”的地方?这些是要通过具体的记叙来充分体现的,这样才能使人认识到文中记叙所体现的道理,才能使人觉得议论的自然贴切。
如冰心的《观舞记》在细腻传神地记叙了卡拉玛姐妹舞蹈的全过程后写道:“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塑、图画•••都如同一条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