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动员视角下的网络民族主义事件研究
情感分析网络舆情研究综述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交流习惯。
随着即时通讯工具兴起以及自媒体的不断涌现,网民信息交互的渠道增多,网民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热点事件的态度,从而促进了网络舆情的传播与演化。
一旦处理失当,网民的负面情绪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而情感分析方法是对网民观点与情绪分析的有效方法之一,得到该领域研究者的重示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对我国基于情感分析研究网络舆情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和回顾整理。
意在发现情感分析方法研究网络舆情中的热点、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分析总结其存在的不足,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情感分析网络舆情研究现状情感分析又称倾向性分析、情感分类、意见抽取、评论挖掘、情感挖掘或主观分析,是用户对商品、服务等评论内容的分析、处理、归纳和推理,对评论中表达的观点和情感进行分类,同时也被广泛运用在网络舆情的研究中,成为当前网络舆情研究中的主流方法之一。
(一)发文量趋势。
通过CNKI期刊网数据库搜集相关文章,采用关键字“情感分析舆情”进行搜索,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12月,共检索到420篇,在此基础上清洗得到381篇有效文献,其中硕博士论文237篇,期刊140篇,会议论文4篇,如图1所示,图中横轴为年份,纵轴为文献发表篇数。
(图1)从图1可以看出,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发文量由缓慢增长到快速增长。
受当时理论发展水平、技术条件以及受重视程度的限制,在2007~2012年发展较为缓慢,6年内发表31篇。
随着大数据新兴技术的迅速崛起,增加了网络热点传播速度和网民发表言论渠道,政府对网络舆情越来越重视,促使相关研究不断深入,从2013年发表数量快速上升,到2019年共发表350篇。
情感分析网络舆情研究的增长不仅得益于政府对舆论的高度重视,还有早期研究为其奠定理论和技术上的基础。
这表明了我国情感分析网络舆情研究逐步走向成熟。
(二)重要期刊分布。
进一步运用上述检索的140篇期刊,从中选取重要期刊,排在前十名的期刊共有43篇相关文章。
基于情感分析的网络舆情研究
基于情感分析的网络舆情研究在当下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越来越受到关注。
网络舆情是指社会群体在网络空间中通过传递、交流信息所形成的舆论倾向。
而如何有效地分析和处理网络舆情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情感分析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方法,它能够通过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对文本中的情感进行分类和分析,为网络舆情研究提供了一种高效的途径。
一、情感分析的基本原理情感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将文本中所表达的情感倾向映射到某个情感维度上,常用的情感维度有“积极”、“消极”、“中性”等。
在情感分析中,会使用大量的语料库进行训练和学习,进而对文本情感进行分类和评价。
目前,在情感分析技术中,SVM、朴素贝叶斯等算法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情感分析的效果与语料库、算法、文本分类器的设置都有关系。
二、情感分析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应用情感分析在网络舆情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媒体报道、网络舆情监测、品牌推广等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1. 媒体报道在媒体报道中,情感分析技术可以将新闻事件中的情感进行分类,通过评估正面和负面情感的数量,可以获得新闻事件的整体情感。
这不仅可以帮助媒体更好地把握受众情感,提高新闻传播效果,还可以对各类新闻进行情感评分,以此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新闻事件。
2. 网络舆情监测在网络舆情监测中,情感分析技术可以对网络上的评论、帖子等进行情感分析,帮助监测舆情动向和网络对某个事件或品牌的态度,并及时发现负面情绪,做到及时回应,避免反弹。
3. 品牌推广在品牌推广中,情感分析技术可以对公众对品牌的情感进行分析,及时获取公众的反馈和需求,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关注点,及时进行调整和改变,提高品牌信誉度和用户满意度。
三、情感分析技术的不足之处尽管情感分析技术在网络舆情研究中应用广泛,但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包括以下几点:1. 情感分析受语言表述、语境的影响较大,词语的多义性也会影响分析效果。
网络民族主义运动中的米姆式传播与共意动员
网络民族主义运动中的米姆式传播与共意动员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究网络民族主义运动中的米姆式传播与共意动员现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崛起,网络民族主义运动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这种现象不仅体现了民众对于国家认同、民族尊严的追求,也揭示了米姆式传播在构建和强化集体认同、激发集体行动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网络民族主义运动中的信息传播机制、米姆式传播的特点、以及共意动员的策略,来揭示网络民族主义运动如何借助米姆式传播形成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并对这一现象的社会影响进行反思。
本文将概述网络民族主义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背景,分析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兴起原因和主要表现形式。
将探讨米姆式传播在网络民族主义运动中的作用,包括其传播机制、特点以及对集体认同构建的影响。
接着,本文将深入分析共意动员的策略和方法,探究网络民族主义运动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激发民众的情感共鸣,形成强大的社会动员效应。
本文将对网络民族主义运动中的米姆式传播与共意动员现象进行反思,探讨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思考。
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网络民族主义运动中的米姆式传播与共意动员现象的视角,以期引发更多关于网络民族主义运动和社会动员的研究和讨论。
二、网络民族主义运动概述网络民族主义运动,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运动形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并引起广泛关注。
它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传播优势,将民族主义情感与网络空间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动员和表达方式。
网络民族主义运动通常涉及对国家利益、民族尊严、文化传统的维护和捍卫,以及对外部威胁和挑战的强烈反应。
在网络民族主义运动中,米姆式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米姆(meme)作为一种文化基因,通过模仿、复制和变异的方式在网络空间中迅速传播,成为网络民族主义运动的重要载体。
米姆式传播具有强大的共意动员能力,能够迅速聚集和激发网民的民族主义情感,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情感动员理论
情感动员理论2017年7月3日下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郭小安在民主湖报告厅为全体学员作了题为“网络公共事件中的情感动员机制”的讲座。
讲座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师张伟伟主持。
郭小安认为,在后真相时代,公众更多地是基于情感而不是基于事实作出判断。
通过对抗争动员中的情感和理性两个理论视角的回顾,郭小安认为,斯科特提出了“生存伦理”和“弱者的武器”,弱者的武器是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
国内也产生了以法抗争、以理抗争、表演式抗争、符号化抗争等大量的解释框架。
当前,中国是一种压力型体制,即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
由于制度化的抗争渠道并不畅通,民众更多地通过非制度化渠道来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
近年来,中国的社会抗争还呈现出由身体抗争转向身体符号抗争的新特点。
而大众媒介在社会运动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议题建构、争取支持者、获得媒介关注的方式。
在社会抗争的情感主义视角方面,勒庞的《乌合之众》提出,集体中起作用的不再是理性,而是人的本能。
实际上,《乌合之众》的落脚点在于反思、批判法国大革命对于民主秩序的破坏。
这表明,一切权力都需要限制,没有限制的权力都会走向崩溃。
此外,郭小安还对布鲁默的循环反映理论、斯梅尔塞的加值理论、格尔的“相对剥夺感”概念以及亨廷顿的社会抗争经典公式进行了回顾。
郭小安认为,目前中国的大多数群体性事件都是非直接利益型抗争,而是集体泄愤事件。
并将情感动员策略具体划分为谣言建构、悲情叙事、道德捆绑、恶搞戏谑、人肉搜索。
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郭小安也指出,目前的新闻框架研究面临着从破碎到失衡的现实。
框架主要是追求阐释意义的过程,现有的多数研究仍然局限于对文本数据的量化分析。
目前框架理论在新闻传播的生产规划、内容建构等方面的应用集中表现在执行的文本分析、话语分析,而在传播效果研究中医量化研究为主的精确的内容分析与议程测量。
此外,郭小安还探讨了媒介事件中的新闻框架和行动框架的结合的可能性。
他认为,在新媒体时代,自媒体既是行动工具,又是报道工具。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研究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研究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大量网络用户或群体之间发生的集体行动或事件。
其发生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网络相互作用的过程。
以下是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的一些研究方向和理论:
1.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认知、观念、信念和态度等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个体的社会认知会受到网络上信息的影响与传播,从而产生行动的动机和决策。
2. 信息传播与扩散: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是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和扩散。
网络上的信息流动可以迅速影响到大量的网络用户,进而激发行动的参与和扩大。
3. 社交影响力理论:社交影响力理论探讨了个体在社交网络中相互影响的过程。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社交影响力可以通过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互动和信息共享而产生,推动群体行动的形成和扩大。
4. 群体动力学与动员机制:群体动力学研究了群体行为中的集体动力与行动的演化过程。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学可以从个体行为的聚集、信息交流和互动等方面解释行动的产生和发展。
5. 社会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了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连接和交互等社会结构。
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社会网络分析可以揭示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信息流动路径和集群结构等,从而解释事件的形成和传播。
以上仅是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的一些研究方向,实际的发生机制可能受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需要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2024年像爱护爱豆一样爱国_新媒体与“粉丝民族主义”的诞生》范文
《像爱护爱豆一样爱国_新媒体与“粉丝民族主义”的诞生》篇一像爱护爱豆一样爱国_新媒体与“粉丝民族主义”的诞生像爱护爱豆一样爱国:新媒体与“粉丝民族主义”的诞生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爱”的表达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其中,像爱护自己的偶像(爱豆)一样爱国,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粉丝民族主义”的诞生及其背后的社会心理机制。
二、新媒体与“爱豆文化”的崛起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平台为偶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人们通过关注、点赞、分享等方式表达对偶像的喜爱和支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爱豆文化”。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将情感寄托于偶像,像爱护家人一样去关心、保护他们。
三、“粉丝民族主义”的诞生在新媒体的影响下,“粉丝民族主义”这一现象开始兴起。
与对偶像的喜爱和关心类似,粉丝们开始将这种情感投射到国家层面,像爱护自己的爱豆一样去爱国。
他们积极关注国家大事,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种情感投射背后,是人们对国家认同感的增强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四、新媒体在“粉丝民族主义”中的作用新媒体在“粉丝民族主义”的兴起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新媒体为粉丝们提供了一个快速、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得粉丝们能够迅速获取国家相关信息和动态。
其次,新媒体为粉丝们提供了参与国家建设的途径和方式,如参与网络投票、在线签名等,使粉丝们能够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国家的支持和关爱。
此外,新媒体还通过传播正能量、弘扬民族文化等方式,增强了人们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五、社会心理机制分析“像爱护爱豆一样爱国”的社会心理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们对偶像的喜爱和关心是一种情感投射,这种情感投射使得人们更容易将这种情感投射到国家层面。
其次,新媒体的普及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变化,增强了人们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最后,人们在追求个人价值和梦想的同时,也开始更加关注集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从而形成了像爱护爱豆一样爱国的心理状态。
涉外事件中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呈现
涉外事件中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呈现随着我国的崛起和地位的不断提高,有些涉外事件引发了广大网络民族主义的情绪。
所谓网络民族主义,是指在互联网时代中,一些国民的国家意识和民族主义情感通过网络沟通得到了更广泛、更迅速的传播。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的涉外事件中,分析网络民族主义情绪的呈现。
第一,钓鱼岛建机场事件。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中国称其为钓鱼岛,日本称其为尖阁诸岛)的一些无主岛屿,这一行为引发了中国人的公愤和反日情绪。
在互联网时代中,表达情感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网络。
网络上开始出现了大量对日本的抵制、抵制日货等情绪。
一些国民组织还举行了示威活动。
这体现了网络民族主义的特点:在涉外事件中,互联网为民众提供了表达情感的渠道。
第二,南海争端事件。
南海是中国的重要领海,但是在近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周边国家也相继宣称对南海拥有主权,并在南沙、中沙、西沙群岛一带开展了石油勘探活动。
这些国家的行为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反感。
在网络上,涌现出了大量的爱国文章和民间呼吁,号召大家抵制越南、菲律宾等国的产品,爱国主义情绪愈加强烈。
这些事件的发生,反映出我国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在增加,网络民族主义也随之而来。
第三,马航事件。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在起飞后瞬间失联。
在等待消息的过程中,中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
然后,马航公司很快归咎于MH370在中国揽获,这引起了中国网民的不满和抵制。
网络上的“马航不友好行为”成为了一片口号。
这些言论也体现出了中国自信的增长和国家意识觉醒的特点,它的主导力量被称为网络民族主义。
总之,涉外事件中的网络民族主义充分体现了中国公众对外的情绪和态度。
网络的兴起使得民众有了更广泛、更有力的发声渠道,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民族主义是必然存在的。
但是,应该注意理性,避免一些意气用事行为的发生,以免影响国家形象。
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因素:个体情绪、社会情感与集体意志
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因素:个体情绪、社会情感与集体意志非理性因素是网络舆论中的重要方面。
中山大学张志安教授和晏齐宏博士认为,可以从个体情绪、社会情感、集体意志三个层次来把握网络舆论中的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因素是人的内在心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参照心理学、认识论、价值论、文化学、社会学等加以界定。
在认识论、心理学意义上,非理性因素主要指没有明确目的、意识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因素,如潜意识、下意识等,或不遵循逻辑程序的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发现真理的能力;在人性论、伦理学意识上,非理性因素主要指与人的理智、自制力、自觉能力相对的人的情感、意志、信念、欲望等。
从非理性的结构来看,有研究者认为,根据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将非理性因素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
低层次的非理性因素是指生理本能、生理欲求、习惯、情绪、感受性情感等,与人的本性和生理组织密切相关的非理性因素;中层次的非理性因素是指情感、信念、兴趣、社会欲求等,通过意志、信仰为中介影响理性或受理性影响的非理性因素。
这些非理性因素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认识、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而高层次非理性因素是指意志、信仰、知觉、灵感等与理性接近,影响理性并受理性制约和指导,随理性变化而变化的非理性因素。
由此,我们可以从情绪、情感、意志等三个方面,把握网络舆论中的非理性因素,当然这三个方面并非截然独立的。
个体情绪:感染启动在网络舆论中的表征情绪通常是在有机体的天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是一种较低层次的、内心的情绪体验。
情绪和情感的不同之处在于,情绪常常只是用于情感的表现形式方面,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短暂性。
情绪侧重于表明情感的过程,着重于描述情感过程的外部表现及其可测量的方面。
或许正是由于情绪的可测量性,目前关于网络舆论的研究中,大多采用情绪而非情感,甚至有了情绪型舆论的说法。
情绪型舆论是一种由于自身利益受到影响或受外界不良信息刺激,网民在网络上散布的一种片面的、偏激的、个人主义色彩浓厚的言论。
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冲击下的高校生影响研究
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冲击下的高校生影响研究作者:彭放来源:《科学导报》2024年第32期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高校生;负面影响所谓的“民粹主义”从词源上说它源于“人民”一词。
其强调“人民优先”,民粹主义可以说一种极端平民化的思潮也可以说是诉诸于人民群众的学说,其具有反制度、反精英、反权威的特点。
民粹主义的形态可以是政治思潮、政治逻辑、政治策略、政治话语、政治风格等。
在含义来看,如本·斯丹利在《民粹主义的单薄意识形态》中表述的“民粹主义是一种缺乏稳定内涵的‘稀疏的’意识形态”。
但随着网络空间成为新的现实社会投射,其时空的容纳性和网民情绪的宣泄包容为网络民粹主义提供了可能与必然性。
网络民粹主义和现实民粹主义是不同的,其带有网络的特性,是现代性追求民主的产物,网民的主体心理和社会现实的投射。
网络民粹主义的主体的群体行为言语呈现出非理性的反抗和消解现实权威,在数字空间传播中具有强大的动员和群体效应。
民粹主义是跨时空限制都无法摆脱的“幽灵”。
中国社会呈现多元利益主体共存的状态,阶层固化和利益多元致使部分民众对官僚、对现实生活不满。
在舆论事件中,民粹主义者大多利用“贴标签”的方式使群体带入自身从而“拉仇恨”。
从而引燃网民的情绪,而在网民追问真相、宣泄情绪、看热闹起哄的不同心理需求的发展转变中,舆论事件不断被网民拷问,信息在逐渐失真失源,流量热度将事件推向高峰,从而形成舆论导向对相关责任人的谴责和问责压力,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事件问题,但是在网络自媒体平台上更多的是群体话语裹挟下的情绪宣泄,在这些舆论话语引导中与主流话语格局不符合的话语往往会被分化为“敌人”。
更有民粹主义者在打着“爱国主义”的幌子却往往表现为以盲目排外为特征的极端民族主义,是非理性的爱国主义,深陷于民粹主义非友即敌的斗争思维,对复杂的外交争端缺乏理性分析,一味提倡强硬对外,甚至会提出一些极端化的主张,导致国家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关系紧张,背离和曲解了爱国主义。
涉外事件中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呈现
涉外事件中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呈现涉外事件中,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呈现是一个热门话题。
网络民族主义指的是网络上的民族主义情绪和行为,表达了对自身国家或民族的强烈认同和保护主义情绪。
在涉外事件中,这种网络民族主义的呈现经常引起广泛关注。
网络民族主义的呈现可以体现在对外国国家或区域的抨击和歧视上。
有时候,涉外事件中的问题可能引发一些人对外国国家或区域的愤怒和攻击性言论。
这些言论往往包含对外国国家或区域的歧视和蔑视,表达了网络民族主义的情绪和态度。
网络民族主义的呈现还可以体现在对国内民众的号召和动员上。
在涉外事件发生后,一些网络用户会利用网络平台的传播力量,发起爱国主义活动,号召国内民众团结在一起,共同支持国家利益和捍卫民族尊严。
这种呼吁和动员在网络上往往能引发一波热潮,得到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网络民族主义的呈现还体现在网络舆论的形成和传播上。
在涉外事件的讨论当中,网络民族主义的声音常常是比较高亢且激烈的。
一方面,网络上的民族主义言论和情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快速传播,形成大规模的舆论效应;网络言论也可以通过热门话题和关键词的扩散,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这种网络舆论的形成和传播,进一步加剧了网络民族主义的呈现。
网络民族主义的呈现还可以体现在对外国品牌或企业的抵制行动上。
在涉外事件中,一些国内消费者会因为外国品牌或企业的言行而表达不满和愤怒,选择抵制其产品或服务。
这种抵制行动在网络上经常成为热门话题,引起大量人民的讨论和关注,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利益保护的态度和行动。
涉外事件中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呈现是多方面的。
它可以体现在对外国国家或区域的抨击和歧视上,也可以通过号召和动员国内民众的方式来展现,还可以表现在网络舆论的形成和传播上,同时也包括对外国品牌或企业的抵制行动。
这种网络民族主义的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关注和重视,但在实际行动中,也需要注意维护良好的国际形象,避免过度情绪化和盲目行动。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网络民族主义的集体行动策略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网络民族主义的集体行动策略随着互联网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聚集的网络集体行动展现出对于政治参与的娱乐张力,释放出巨大的外部效应,增强了社会的结构性力量,公众利用互联网技术有了新的政治参与方式,当下呈现出以新利益驱动的博弈能力,出现一种以情感体验为纽带、共享型娱乐化的网络民族主义集体行动。
2016年1月20日,由“周子瑜”事件引发的“反台独”为主题的“帝吧出征”,以迅速反应、有组织有纪律的展开大规模的远征Facebook行动,在网络空间引起震惊体验。
“帝吧出征”呈现出一种新型的网络民族主义集体行动的逻辑,网络聚集的虚拟群体通过热点话题的关注、点赞、评论、转发等形成相互的关注焦点,使得群体聚集在互动过程中产生情感能量,互动仪式创造出群体团结象征,并引发集体兴奋形成网络话语狂欢。
“帝吧出征”更像是一种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式的突发性应激反应,以跨媒介平台作为情绪宣泄口。
柯林斯认为,在互动仪式中,参与者拥有更高的情感能量,则更愿意将注意力继续投入到仪式中,在“帝吧出征”作为中国民族主义在网络空间中进行的一场互动仪式,参与成员得到更多的情感能量,即“表情包的制作和使用使我感到快乐和有趣”和“参与出征使我觉得我是爱国者先锋”,这种情感能量在仪式的过程中成为成员身份符号的基础。
本文文章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媒介技术的发展、网络民族主义的新的呈现方式及特点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追溯互动仪式的研究历程及“帝吧出征”事件的相关国内外研究综述,即聚焦在网络民族主义和“帝吧出征”事件的研究综述。
第二部分是分为第二章和第三章,梳理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形成的四个条件及要素,以及在互动仪式市场中情感能量的转换和群体团结符号的追溯,并以互动仪式链理论进一步剖析“帝吧出征”互动仪式链的构建和“帝吧”再出征的行动逻辑。
第三部分则是在“帝吧出征”的仪式中,解析跨媒介群体迅速聚集并形成有理有序的大规模集体行动的互动策略。
微博场域中的网络民族主义特点研究
第12卷第24期 Vol.12 No.24 2021年12月 December 2021一、研究缘起网络民族主义是基于互联网传播途径,隐形和显性表达国人民族主义言论、情绪和思潮,制造和扩散民族主义舆论,并在某些情况下推动现实行动以达到预期目的的网络传播行为[1]。
文化冲突是当前网络民族主义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21世纪以来,中国网民在文化的历史归属问题上,与东亚文化圈一些国家的网民争端不断。
例如,2004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之后,中国民众的民族情绪高涨。
微博是趣缘群体打破现实世界圈层,寻找更广泛共识的重要场域。
借由微博超话,具有共同关注点的用户在网络上实现了虚拟在场,以浏览形式进行了网络围观,用发超话、评论、转发等行为参与网络民族主义行动。
科普类超话社区的第一名,即文化输出现象,截至2021年11月28日,该超话发帖数超过2万。
本文拟研究超话的内容,探讨微博场域中网络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产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二、微博场域中网络民族主义的表现形态以超话文化输出现象作为文本来源进行取样,取样时间为11月28日,取样1次,获得445个子总体。
对获得的样本进行质性研究,研究发现,超话文化输出现象主要通过圈层内的情感动员和圈层外的社会动员两种形式开展,亦即网络民族主义作用于意识形态、行动两种形式。
圈层内的情感动员通过两种形式进行。
一种形式是通过唤起负面情绪,增强民众承担民族命运的强烈使命感,进而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另一种形式是,通过唤起正面情绪,激发民众爱国情怀。
第一种形式是通过展示本民族文化被不当传播的现象,唤起民族同胞的负面情绪,进而引发他们承担民族命运的强烈使命感。
发帖人站在维护国家利益的立场上,列举他国不当传播本国民族文化的种种现象,控诉谴责他国“剽窃”了本国的民族文化,如发帖称“真的累了,每天随便搜一下各个平台都有把汉服当韩服的,油管上300多万播放的视频下面几百条评论都在刷韩服”。
网络事件的情感动员机制
网络事件的情感动员机制引言网络事件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常见,而情感动员机制在网络事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网络事件的情感动员机制,并说明为什么这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网络事件是指在网络上发生并引起公众关注的各种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社交媒体上的言论争议、网络暴力行为、热门话题的讨论等。
这些事件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引发大量的关注和讨论,影响着社会舆论的形成和发展。
情感动员机制是指在网络事件中,通过情感的表达和传播来影响公众的看法和态度。
人们在面对网络事件时往往会有情绪上的反应,这些情绪可能包括愤怒、悲伤、幸福等。
情感动员机制通过引发、放大和引导公众的情绪来影响他们对事件的态度和行为。
为什么网络事件的情感动员机制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呢?首先,网络事件的情感动员机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由于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的普及和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因此,通过情感动员机制对网络事件进行引导和影响,可以迅速传播特定的观点和立场,从而对社会舆论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网络事件的情感动员机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互动性,人们参与网络事件的情感表达往往更加激烈和冲动,容易导致言辞激烈和言论暴力的问题。
有效管理和引导情感动员机制,成为保持网络环境稳定和和谐的重要任务。
综上所述,网络事件的情感动员机制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对于理解和引导网络事件的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网络事件中的情感动员机制,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和建议,以促进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该文档旨在探讨社交媒体在网络事件中对情感动员的影响,包括用户的参与度和信息传播速度。
社交媒体作为现代通信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情感动员力。
在网络事件中,社交媒体平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激发和引导用户的情感参与,进而对事件的发展产生影响。
用户参与度是衡量社交媒体情感动员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可以迅速表达他们的情感态度,包括愤怒、悲伤、喜悦等。
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功能与影响研究
研究总结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 发展,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在网络空间 中逐渐兴起,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 安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对网 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功能和影响进行研 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 法
本研究以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为研究对 象,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问卷 调查等方法,对其功能和影响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网络民族 主义思潮的概念、特点、表现形式、 产生原因、发展历程等方面。
社会动员功能
总结词
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社会动员功能是其核心功能之一 ,它通过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动员人们参与到各种 民族主义运动中,实现民族主义目标。
详细描述
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社会动员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首先,通过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民族主义 者可以迅速地组织和动员人们参与到各种民族主义运 动中;其次,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可以利用网络空间的 互动性特点,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沟通和交流
现状
目前,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现象,各种形式的民族主义言论 和行为在网络上不断出现,对社会和政治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成因与背景
01
经济因素
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和贫富差距的扩大,导致一些人开始寻求民族主义
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强调本民族的利益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可以促进同一民族 国家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极端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可能加剧不同 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03
破坏国际秩序
过度的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可能对现有 的国际秩序产生破坏,影响全球和平 与发展。
04
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挑战与对策
涉外事件中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呈现
涉外事件中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呈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涉外事件中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呈现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网络民族主义是指在网络上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民族情绪和对外敌意,通常伴随着对外国人的歧视、攻击和敌对情绪。
在一些涉外事件中,网络民族主义情绪往往会迅速升温,给外交关系和国际形象带来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就涉外事件中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呈现进行分析和讨论。
我国网络民族主义情绪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民族自豪感在民众心中根深蒂固。
其次是社会心理因素。
现代社会中,由于国家对外政策的导向、国际媒体对我国的报道、外国文化的渗透等因素,会引发一些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受到挑战,从而产生民族主义情绪。
最后是网络环境的影响。
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网络上的内容更加多元化,这些都为网络民族主义的形成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涉外事件中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外国人的歧视和攻击。
在一些国际事件中,我国的一些网民会对相关国家的人民进行辱骂和攻击,甚至出现种族和民族歧视的言论和行为。
其次是对外国政府的抨击和谴责。
一些涉外事件发生后,我国网络上会出现大量对涉事国家政府和政治人物的批评和抨击,这些言论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情绪色彩。
还有一些网民会自发地发起一些抵制行动,例如抵制相关国家的产品和服务等。
这些行为都彰显了网络民族主义情绪在涉外事件中的呈现。
涉外事件中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呈现给国家形象和外交关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一方面,过度的网络民族主义情绪不仅容易导致国家形象受损,影响国际声誉,还可能引发外交风波,对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网络民族主义情绪的呈现也会加剧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误解和偏见,进一步加剧与外部世界的隔阂,阻碍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对于如何应对涉外事件中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呈现,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应对。
青年群体网络民族主义极端行为研究
2017·11摘要:本研究从青年网络民族主义参与过程中的极端行为出发,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着重分析了从众效应、个人成就动机效应、去个性化效应、群体非理性效应等社会心理因素,对青年网络民族主义参与过程中极端行为的影响与互动,并据此为提高青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合理化建议,确保实现青年以理性的心态参与网络民族主义,从而强化青年大学生的理性爱国行为,引导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理性健康发展。
关键词:青年;网络民族主义;极端行为;对策作者简介:卜建华,滨州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潘云梦,滨州医学院2016级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张宗伟,教育学博士,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山东烟台264003)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4JD710036)、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重点项目“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6BKSJ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17)11-0044-04青年群体网络民族主义极端行为研究□卜建华潘云梦张宗伟一、青年群体心理的特殊性与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青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生理发育成熟所带来的成人感与心理发育不成熟表现的幼稚性存在着巨大冲突,其人生意志也处于波动之中,思想相对比较单纯,容易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抒发自身情绪的同时被人利用,从而产生过于极端的情绪与行为。
青年还未踏入社会,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认识与判断能力相对较差,对社会事件的思考与辨别能力不强,观点相对片面,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他们还没有婚姻和家庭生活的体验,从而缺乏责任感,处在大学校园这种共同生活、共同影响的环境氛围中,虽然逐渐摆脱了对家庭和老师的精神依赖,但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迫使青年向集群化发展。
网络事件的情感动员机制
网络事件的情感动员机制引言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传播观点和分享情感的重要渠道。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事件越来越频繁地发生。
网络事件不仅涉及到社会问题,也触及到人们的情绪和情感。
因此,了解并研究网络事件的情感动员机制对于我们理解网络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网络事件的情感动员机制网络事件的情感动员机制指的是通过网络媒体和社交媒体等渠道,以特定的方式和手段,调动人们的情感和情绪,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决策。
情感动员机制通过激发人们的共鸣、善恶情感和集体认同等方式,塑造舆论,引导行动。
情感动员机制的重要性网络事件的情感动员机制在网络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公众舆论网络事件的情感动员机制可以通过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情绪,影响公众的舆论。
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有针对性的信息,网络事件的参与者可以塑造和引导公众对事件的态度和看法。
形成社交共鸣情感动员机制通过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使人们加入到事件的讨论和互动中。
人们倾向于与有相同情感的人联系和交流,从而形成社交共鸣,加强情感动员的效果。
引导行为和决策情感动员机制可以通过调动人们的情绪,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决策。
例如,在一场网络公益活动中,通过呈现悲伤和感动的情感内容,可以促使人们捐款或参与相关活动。
情感动员机制的主要手段网络事件的情感动员机制有多种手段和方式,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情感化故事情感化故事是通过讲述具有情感吸引力的故事,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情感反应。
这些故事常常伴随着感人的背景故事、真实的人物和生动的描写,触动人们的情感,使他们投入到事件中去。
图片和视频图片和视频是情感动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选择合适的图片或视频,并用感人的音乐和文字配上,可以迅速激发人们的情感反应,塑造舆论。
社交媒体互动社交媒体互动是一种常见的情感动员手段。
在网络事件中,人们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和转发等方式参与到事件的讨论和分享中。
这种互动可以进一步强化情感共鸣,形成集体认同。
作为动因和过程的情感表达--山东寿光泄洪事件网络舆论研究
广告与品牌研究舆情研讨151NEWS CULTURE CONSTRUCTION 新闻文化建设作为动因和过程的情感表达——山东寿光泄洪事件网络舆论研究秦明睿摘要:本文以山东寿光泄洪事件为案例,探究作为动因和过程的情感是如何参与到网络舆论中并发挥作用的。
文章总结了网络舆论生成的5个阶段——个人意见萌生的潜伏期、集体意见汇集的成长期、主要舆论形成的爆发期、舆论持续发酵的稳定期和网络事件解决的消退期。
深入舆论的内在机理发现,以情感为主导的网络舆论存在3条传播路径:个体情绪传递、群体情绪唤起和社会情感共鸣,三条路径依次递进、程度加深,并相互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情感;情绪;网络舆论;寿光泄洪2018年夏天,山东寿光泄洪事件在网络中掀起讨论。
该事件中,公众很大程度上是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进入公开表达的网络空间的,他们使用“情感”来建构公共舆论,“情感”,俨然成为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试图探究作为动因和过程的情感是如何参与到舆论中并且发挥作用的。
一、文献综述人类不仅在思考世界,而且在感受世界。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研究发生了“情感转向”。
情感不再是刻板印象中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不再简单地与“非理性”划上等号,它可以是社会的、文化的、结构的、认知的,是逻辑、是工具、是资源,是动力。
[2]社会学家霍赫切尔德研究发现,航空公司服务员只能对乘客笑脸迎送,并称之为“情感劳动”,因为社会权力结构和不平等关系制定了一定的“情感规则”——即什么样的人可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3]当下中国的网络舆论生态中亦充斥着各式的情感表达。
刘建明认为舆论是一种浮动的意识,它借助人的情绪感染,以循环刺激的方式扰乱正常的判断思考,使人盲目确信他人的意见并自觉传给另外的人。
[4]张志安等从个体情绪、社会情感和集体意志三个层次分析网络舆论中的非理性因素,指出这些因素分别通过感染启动、社会结构、民族主义机制形成网络舆论。
[5]袁光锋结合转型期中国的几起代表性事件探讨了“弱势感”的生成逻辑以及它对公共舆论的建构作用,后又提出了系统的分析框架,包含媒介、认知、基调情感和状态情感4种要素,[6]并引进“互动仪式链”理论,分析了公共舆论中的情感政治,指出以上4种要素相互促进,具有“叠加效应”。
探究新媒体事件中的情感要素
探究新媒体事件中的情感要素作者:曹菡凌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2年第20期【摘要】随着“后真相”一词的走红,各种被情绪裹挟的新媒体事件层出不穷,情感在新媒体传播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学界重视。
本文尝试在情感社会学的框架下浅析新媒体事件中情感表达诉求的合理性,以及过分剧烈的情感表达,尤其是“愤怒”的情绪下可能造成的情感失控所带来的对现有传播伦理和社会关系的冲击。
【关键词】情感社会学;情感表达;新媒体事件;传播伦理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20.0271. 情感与社会情感在“情感”相关的研究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情感是一个复杂而宽泛的概念,学者们交错使用了不同的术语(感情、感觉、感受、情感等)来诠释和描述某种处于具体的感情下的状态。
早期的社会学研究中,情感只是作为一个附加的要素出现,处于一个比较边缘的地位。
20世纪中期之后,随着心理学领域内的情感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社会学领域中的情感研究也开始享有一席之地,情感社会学随之兴起。
肯普尔提出,任何有关情感的社会学理论都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即绝大多数的人类情感都是社会关系的结果。
在情感产生的社会根源研究中,大致发展出结构路径、述行路径和互动路径三种研究方向。
其中结构路径与述行路径从情感与社会关系的从属和根源问题出发,结构路径认为社会关系生产和组织情感,述行路径认为情感在生产社会关系的同时也被社会关系生产,互动路径则认为,行动者的情感表达会趋同于其置身的社会规则。
经过长期的发展,利用情感理论来解释传统社会中的群体传播问题已经有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特纳所著《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就试图使用社会学的理论框架解读处于宏观的社会文化模式与社会关系中个人和群体情感产生的原理。
这为后来学者们从情感视角出发研究社会抗争实践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持。
而在社交媒体时代,情感在新媒体传播中作用得到进一步的放大,有关情感问题的争议只多不少,杨国斌就中国网络社会在转型时期背景下公共议题的构造机制提出,网络事件中情感效果的产生存在一定的情感逻辑,其情感生成的过程依赖于情感动员,基于某些被伤害的情感和‘道德语法’。
新媒体环境下粉丝社群的爱国主义表达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粉丝社群的爱国主义表达研究作者:王玫珺来源:《传播力研究》2020年第24期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饭圈”这一亚文化群体不断发展壮大,频繁出现在舆论场中。
特别是“饭圈出征”事件之后,这一群体逐渐被大众熟知。
“饭圈女孩”以粉丝群为主导进行的集体行动,积极参与到维护国家主权的队列之中,其强大的动员力量震惊了舆论界。
与此同时,也体现出学界对以粉丝为主体的爱国主义表达研究的认知盲点。
笔者通过案例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粉丝群体爱国主义现象的发展过程以及社会影响做一番考察并得出结论。
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政治参与权发生转移、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发生代际争议及图像驱动等原因,粉丝群体的爱国主义表达呈现新特征。
关键词:新媒体;“饭圈出征”;爱国主义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4-000-02自2016年,从“帝吧出征”事件掀起的爱国浪潮到近期香港修例风波不断发酵,饭圈女孩联手帝吧网友再次出征,为“阿中哥哥”打call。
“饭圈出征,寸土必争”的口号与2016年的“帝吧出征,寸草不生”遥相呼应。
由粉丝这一亚文化群体为主导的爱国主义表达呈现出新特点。
根据这些爱国主义现象,笔者提出了一些基本的问题:新媒体环境下,粉丝社群的爱国主义表达与传统爱国主义表达相比,具有哪些新的特点?并存在着哪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规避?要回答上述问题就必须结合中国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结合当下的发展过程、演变形态以及社会影响来进行研究。
一、粉丝社群爱国主义表达的新特征(一)分工明确:从单一作战到各司其职网络集体行动通常在较短的时间内聚集而成,但其发展趋势日益组织化。
此次“出征”在饭圈女孩的加持下,更是一场有组织的“远征”。
虽然网络环境下的组织与现实的正式组织都是通过一定的制度规范及行为准则对组织行为进行规范,助力目标的达成。
但与现实生活中的组织网络相比较,虚拟化的网络组织更加强调目的统一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动员视角下的网络民族主义事件研究
近两年来网络民族主义事件频发,本文所关注的“瑞典事件”即
是一例。
“自发”是该类抗争性行为发生的重要方式,“情感”是其主要动因。
目前,本课题的相关研究者对该类事件的动员机制和具有重
要动员作用的“情感”因素关注较少。
本论文在该角度展开研究和探讨,将对现有研究实现良好补充。
文章基于框架理论和情感动员的相
关理论,对网络民族主义事件中的动员机制展开探讨,采用虚拟民族
志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笔者对近年来典型网络民族主义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回顾,对事件中主流媒体、其他意见领袖和网民等
主体的参与、动员情况作出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媒体在事件中的框架建构与情感动员,对网民之间的情感互动与自主动员过程进行分析。
在具体操作上,本文对2018年“瑞典事件”展开着重探讨。
从最初网民对国内主流媒体新闻的质疑,到瑞典辱华节目上线后,媒体与网民
对瑞方的一致批判,“瑞典事件”中的媒介框架动员与网民自主动员
呈现了清晰的形成和发展脉络,为本次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素材。
笔者对媒体的话语和新闻框架进行分析,并通过Python爬取@环球时
报评论区数据,对网民的互动话语进行分词,通过关键词对网民的情
感逻辑展开研究。
最终,文章呈现了以@环球时报为代表的媒体在事件过程中的报道框架、情感表达与动员策略,以及网民在一定的理性认
知基础上,以归因逻辑、身份认同和效用追求为主要环节的自主情感
动员机制。
媒体与网民之间通过框架整合过程实现了情感的激发、极化或弱化,并实现对动员的接受或驳斥、推进或瓦解。
在事件过程中
可以看出,“情感”并不一定是“非理性”的,网民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激发出现交叉,共同对事件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在目前,这种参与特点在网络民族主义事件中已较为常见。
笔者认为,如能对网民实现良好
的引导与行动规范,网络民族主义事件同样有望对中国外交实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