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
稀缺性:资源的有限性成为资源的稀缺性,或者更准确地说,相对于社会的无限需要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此种力量定义为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配置:选择资源的利用,表现为资源的配置。

通过人们的无数次的各种各样的选择,将可用于生产经济物品的劳动力资源按一定的工资分配到不同的职业,企业,部门和地区,从而在劳动力方面最终回答一个经济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效用最大化: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答: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运行规律的科学
劳动力具有的特征?
1、劳动力与劳动力所有者不可分割
2、劳动力的形成与再生产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3、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起着能动性的作用
为什么说规范研究方法往往成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工具?
1、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2、规范研究方法研究客观现象的目的在于:提出一定标准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并以该标准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以及研究如何使经济现象的运行符合或实现这些标准。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单个)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下,全社会劳动力供给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为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加总
劳动力供给曲线:
劳动力供给弹性:是指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劳动力参与率即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可分为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和功能组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参与率指标的含义:只是测度和反映人口参与劳动程度的指标,它本身并不是影响人口参与劳动的因素。

劳动力供给的变动是指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劳动力供给弹性是指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攻击的工资弹性
效用是从某种物品的消费中所得的满足,这种满足的程度高即为效用大;反之,就是效用小;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小效用论。

所谓主体均衡,就是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闲暇与收入的组合能使用主体获得最
大效用的状态。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附加性劳动力假说:在经济总水平下降时期,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

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的收入水平,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

因此,二级劳动力的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悲观性劳动力假说:在就业下降、失业上升时期,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但仍滞留在劳动力市场,而许多二级劳动力对寻找新的工作机会的前景持悲观态度,因而宁愿退出劳动力市场而不愿作为失业者。

因此,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呈反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1.结合实际理解劳动力、劳动力供给的含义:
劳动力: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劳动时间
其中劳动力指的是人,而劳动力供给指的是人所提供的劳动时间
2.工资率提高,劳动力供给必定增加吗?为什么?
不一定;在工资率较低且收入较少时,由于工资率提高而产生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故随工资率的提高,劳动力供给增加;在工资率维持较高水平并且收入也在较高水平时,由于工资率提高同时产生的两种效应的相互关系发生变化: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

故随着工资率的提高,替代效应造成的劳动供给时间的增加,小于收入效应作用下的劳动供给时间的减少,最终表现为工资率对劳动力供给的负面影响。

P42图: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3.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如何对劳动参与产生影响?
4.试用恰当的模型说明何谓最低劳动供给价格
就业-非就业选择模型P44
5.制度劳动时间缩短对劳动力供给有何影响?
如果制度劳动时间缩短,劳动收入不变,那么,工资率实质上是提高的,对劳动参与存在着正向的影响作用,劳动力供给增加。

P48劳动时间长度与劳动参与图6.当家务劳动可以由市场提供时,家务劳动的存在对家庭成员劳动参与决策的
影响?
7.试用前面的理论分析框架解释两种劳动各参与假说
劳动力供给曲线:
第三章劳动力需求
劳动力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量;劳动力量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情况下,仅由工资率的变动引起的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动。

劳动力需求变化是指在决定需求量的要素价格因素即工资率不边的情况下,由于其它因素的变化引起的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

在生产技术既定的条件下,企业的劳动需求还受到企业目标的影响。

1、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目标。

2、企业以就业作为目标。

3、企业以管理效用最大化和销售收入最大化作为目标。

概念四:技术系数是指企业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要素投入的组合比例;
技术系数分为可变与固定两类。

概念五:生产扩大线表示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和生产货币资金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每一种产出水平所对应的劳动和资本投入的最佳组合。

概念六: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设Ed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D/D表示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W /W表示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根据定义其公式为:
交叉工资弹性:假设企业劳动力需求可分为两类工人:A和B,那么,可以将A 类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B类劳动力的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1、为什么说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他受哪些因素影响?
社会物质产品(服务)的需求为绝对需求;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所以雇佣劳动力,是因为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就能为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影响劳动力需求变动的因素:1、技术变动对需求的影响2、产品市场的变化3、时间长短的影响4、企业目标5、社会制度安排
2、试用边际生产理论解析国有企业的用工原则
3、结合本章讲述原理分析“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政策
4、什么是劳动力需求弹性?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劳动力需求弹性为供给量的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决定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的要素:1、生产要素替代劳动力的可能性2、产品的需求弹性3、劳动成本占总成本比率4、资本的供给弹性
5、请用劳动力需求分析方法来分析目前失业率较高的现象
6、举例说明企业生产中劳动和资本的相互替代
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
其一:供给者和需求者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决定者。

其二:商品和服务生产中仅使用两种同质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力和资本。

其三:资源完全自由流动。

其四:市场主体具有完全信息,且获得信息的成本为零
关于生产的若干假设
其一:企业生产的目标不变,其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其二:技术对产出水平没有影响。

其三:生产周期
对该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批评
第一:现实中从未听到雇主谈论过劳动力的边际受益产品
第二:在许多场合再保持资本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劳动力似乎根本不会有产出的任何增加,这是否因为这工资应该为0,还是无法决定工资,又或者是其他的?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的区别: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相对更为陡峭,而长期劳动需求曲线则较为平坦。

原因在于工资率变动对劳动需求的长期调整幅度要大于短期调整。

第四章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相互作用
静态均衡:它不考虑时间变量的影响,单纯分析均衡或不均衡到均衡的问题。

包括一般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

局部均衡:它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的价格只取决于它本身的供求状况,而不受其它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的影响。

动态均衡则将时间作为变量纳入到考虑之中,当然时间本身不起作用,主要是分
析中的变量会随时间发生变化,而动态均衡恰好将这种变化纳入考虑之中。

瓦尔拉斯需求是指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行为人在市场供求可以相等的情况下,根据市场价格形成的需求。

属于均衡需求。

(理论需求)
有效需求是指经济行为人在其预算可能条件下,考虑了市场价格和他在本市场及其他市场所受到的数量限制后,为使其效用函数最大化而形成的需求。

(实际需求)
自愿失业是由于实际工资率太高而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从而造成劳动者失业的现象。

劳动力短缺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的初始需求大于有效需求,这种情形也称劳动力过度需求。

劳动力过剩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初始供给大于有效供给,又称劳动力过度供给。

失业和在职失业是劳动力过剩的两种表现。

工资漂浮指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存在的自下而上层层提高工资的倾向,以及由这种倾向造成的工资轮番上升的现象。

工资漂浮的原因是包括工资紧张和劳动力短缺。

但原因不止于此。

如还包括内部人控制、工会的力量等。

工资紧张是指当某部门工资上涨时引起其他部门对自身工资的不满。

1、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含义是什么?按照均衡市场的覆盖范围,古典均衡又分为哪两种类型?当代经济学对均衡概念做了怎样的扩充?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含义为:劳动力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即最终所处的稳定状态
按照均衡市场的覆盖范围,古典均衡又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我们将这个概念应用于对各种经济形态的分析,将市场均衡条件一般化,用其来概括非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状态
2、试描述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过程及劳动力供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P95(静态均衡的形成P97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是指在静态市场上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的决定。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者和需求者都是现行市场工资率的接受者,而不是决定着。

也就是说,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是决定实际工资水平和劳动就业数量的唯一因素,这种均衡的形成没有其他外力的干扰,他是通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双方在竞争中自发形成的。

在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时,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的工资率为市场出清工资率,或称均衡工资率;此时通过市场实现的就业量几位均衡就业量
若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上升
若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减少
3、结合图形说明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三种类型P102蛛网的三种
4、联系我国实际,说明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是劳动力资源得到最优分配;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3、使经济社会实现充分就业
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是常态。

在劳动力市场上经常出现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过剩的现象。

对劳动力供求的调节可运用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来进行。

5、劳动力市场非均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P111
1、工资刚性,
2、产品市场的影响
3、人的主观偏好、财富总量和社会心理等等因素对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
4、信息的不完全和未来的不确定
5、交易成本
6、制度数量的限制
6、说明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供求的关系P116图4-16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
劳动力市场的假定条件:
1)劳资双方是理性的并分别追求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2)劳资双方对他们赖以存在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具有充分的信息,信息分布均匀,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3)劳动力具有同质性,企业提供的工作机会在工作条件及其他非货币特征方面也具有同质性;
(4)劳动力市场上供需双方为数众多,并且双方均无组织性,是工资接受者;(5)劳动力流动无制度障碍,流动成本为零。

第五章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寄寓在劳动者身上并能够为其带来持久性收入来源的生产能力。

人力资本投资是通过对人的投资,增加人的生产与收入能力的一切活动。

机会成本:
投资报酬率:
雇佣成本是指企业为筛选发现评价录用到符合自己要求的雇员发生的成本,它发生在雇员被雇佣之前.
雇佣成本:亦称雇佣投资,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另一种方式,是企业招募、评价、录用雇员的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

1、什么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比它有哪些特点?
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寄寓在劳动者身上并能够为其带来持久性收入来源的生产力。

与物质资本相比其特点:
1、人力资本存在于人体之中,与其承载着不可分离(这是人力资本与其他任何形式资本最本质的区别)
2、人力资本能够为其所有者带来持久性的收入,就像能够产生货币收入的任何形式的物质资本一样,能够为其所有者提供现实的收益
3、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并积累的,是投资的产物
4、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相似,投资者亦承担投资风险
2、什么是人力资源投资?其特点有哪些?
人力资本投资是通过对人的投资,增加人的生产与收入能力的一切活动。

1、人力资本投资的对象或客体不是物,而是人
2、人力资本投资者具有多元性
3、人力资本投资主体与客体有时具有同一性
4、物质形态的人力资本的投资品主要是由消费品或者说最终产品构成
5、人力资本投资具有非物质形态的投入——时间
6、人力资本投资具有互补性和相继性
7、人力资本投资受个人偏好的影响
3、人力资本投资方式有哪几种?
1、普通教育
2、职业技术培训
3、健康保健
4、流动
4、简述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一般模型
5、以大学生教育为例,简述个人教育投资的决策教
育投资决策模型在图6-1中,横轴为年龄a,纵轴
为年工资收入W,原点以下abhc部分I为大学教育
的直接成本,ady为高中生的收入流曲线,adyf相
当于高中毕业生整个职业生涯的收入总和;adeb
相当于大学教育的机会成本,即因投资于大学教育
而放弃可能的收入部分Ⅱ;byuf为大学毕业生整个
职业生涯的收入总和,eyuy部分Ⅲ就是大学教育投
资收益增加值部分。

当按某一折现率R折现,在现
值的基础上(I+Ⅱ)价值部分等于Ⅲ时,R即为投
资报酬率。

若S给定,那么只有当Ⅲ≥(I+Ⅱ)时,
大学教育投资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判断,人们才会选择大学教育投资。

基本结论:
1其它条件不变,教育成本上升,教育需求下降
2其它条件不变,年收入差距上升,教育需求下降
3时间偏好率不变,报酬收益率上升,教育需求上升
4年龄是影响决策的因素之一,年龄上升,教育需求下降,老年人的教育需求小。

6、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有什么区别?
职业技术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式,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他们之间的差别在于培训投资所产生的效用对其他企业是否具有适用性。

7、人力资本市场是如何实现均衡的?
人力资本投资需求曲线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投资所能带
来的边际收益,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表
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人力资本所需要投入的成本,供给曲线
向右上方倾斜。

人力资本投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互作
用,决定人力资本市场的均衡。

第四章补充:
一般均衡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与价格都是相互影响,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它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多维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条件:(1)不同劳动力市场除工资外的工作条件相同或具有可比性;(2)忽略掉劳动力流动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3)劳动力在被考察的多个劳动力市场之间可以自由流动,没有进出障碍。

和一维劳动力市场均衡分析的区别
从多维劳动力分析的结果来看,这样的分析和一维的劳动力市场均衡分析是否一回事?
其实这里的差别由于种种严格的假设条件的存在,也就仅仅在于其分析和一维分析相比多考虑了一个分配问题。

劳动力市场是比较典型的非均衡市场
引起在职失业的原因:各种引起的工资率大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的原因都是引起在职失业的原因。

包括:企业追求利润最大会目标之外的其他目标,劳动力窝工,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资本存量的减少等。

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第一:人口规模 第二:人口年龄结构 第三:人口城乡结构
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第一:工资水平 第二:劳动生产率 第三:劳动力的需求
我国当前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总量:供给大于需求
结构: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
我国要实现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平衡需要做以下工作
第一,要综合地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对长期和短期的劳动力供求,以及劳动力的供求结构进行调节,以实现劳动力供求平衡。

第二,扩大劳动力需求。

增加社会和各单位对劳动力需求的途径是: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中小型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调整经济结构,如积累和消费的比例、技术结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发展政策,积极发展城镇建设等等,来扩大需要。

第三,控制并压缩劳动力供给。

这首先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计划生育方针,降低劳动力参与率; 缩短劳动时间也是压缩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形式;大力发展各种教育事业,可减少劳动力供给。

此外,还可以通过劳动力流动、劳务输出等形式来缓解劳动力供求的矛盾。

第四,协调劳动力供求结构。

这主要根据劳动力需求结构的状况,抓紧劳动力的就业前培训和就业后再培训工作,促使短期内劳动力供求结构的协调。

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水平,并在深刻把握未来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的趋势、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专业教育和训练的工作,培养出适应未来经济发展要求的多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之间保持协调。

第五,进一步完善劳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和工资在调节短期劳动力供求中的作用,尽可能消除经济运行中劳动力供求的偏差,实现劳动力供求的总体平衡。

第五章补充: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模式
首先,计算投资预期收益的现值。

设某项人力资本在t 年内为投资者带来收益,投资完成后每年投资收益为Bi ,设折现率为r ,t 年内投资收益现值为PV ,那么,根据现值计算公式:
人力资本收益现值PV= (i=1,…t)
其次,计算人力资本投资预期成本的现值。

设人力资本投资C ,平均分布在n 年内完成,每年投资成本为Cj ,投资成本现值为PVC ,根据现值计算公式:
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现值PVC=
(j=1,…n) 再次,计算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

令投资总收益现值等于投资总成本现值,即:PV=PVC ,则有:
(6-1)
t
t r B r B r B )1()1()1(2211+++++
因为Bi,Cj,t和n为投资者预期确定的,是已知值,所以可以根据公式(6-1)求出折现率r,该折现率r即为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

最后,做出投资决策。

再设S为个人时间内生偏好率,显然,只有当r≥S 时,人们才会选择人力资本投资。

若r<S,人们将当然不会选择人力资本投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