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选修《孟子见梁惠王》课件(29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1/26 15
论辩特色
1.讲求章法 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然后破对方的观点 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2.善于铺排
2016/1/26 16
与民同乐---其乐无穷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 “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 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 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 幽鹿攸伏。幽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轫 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 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 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 ‘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 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孟子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 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 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 下平‛。
7
道德伦理
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仁、义、礼、智。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 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 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
2016/1/26 20

其实,儒家并非如法家般是济世之急的学问, 而是长治久安的学问。一个在本,一个在标,是一 目了然的。但是战国乱世,群雄并起,是需要先治 标然后才能治本的,所谓救亡图存,人人都在为国 土争斗,胆颤心惊过纷乱日子时,需要法家来出谋 划策,将一个或几个君王推向强盛,最后达到统一 全国的目的。只有这样,百姓方能安居乐业,儒家 思想方能显出再次展现出来,滋润万物。 • 孟子之所以明知不通,却百般说服君王,实际 上也是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具体体现。学圣贤 之道,却不入世,不加以推行,那儒家就不成其为 儒家,孟子也不成其为亚圣。如果孟子如庄子般推 崇自然,超然物外,那就是道家之思维了。 • 同时,孟子那种屡次遭遇坎坷,却仍然坚守正 道的精神,值得我们很好的学习和发扬。
2016/1/26 19
• 【译文】 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 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 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 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 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吃人啊!野兽 自相残杀,人尚且厌恶它;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 施行政治,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那又怎么能 够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 木偶陪葬的人,该是会断子绝孙吧!’这不过是因 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又怎么可以 使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2016/1/26 3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 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孟子的语言、 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1、《梁惠王》上下;2、《公孙丑》上下; 3、《滕文公》上下;4、《离娄》; 5、《万章》上下; 6、《告子》上下; 7、《尽心》上下。
孟子的学说以“性善论”为出发点,核心是 “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其文章说理 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2016/1/26 2
“为往圣继绝学”——私淑弟子
• 孟子虽然没能倾听孔子教诲,却凭借‚舍我其谁‛的担 当精神,以私淑弟子的身份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 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大师,有‚亚圣‛之称,与 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 各国推行仁义之道。当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 用吴起,战胜强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迅速 确立霸主地位,在大部分人都在追求‚霸道‛时,孟子 却独树一帜,举起了‚王道‛大旗,虽然二者都能达到 一统天下的目的,但毕竟‚霸道‛的效果来得快且明显, 而‚王道‛却要贯彻仁义精神等很长时间。所以,从某 种角度可以这样说:孟子有点儿不识时务。与孔子当年 游学各国的命运一样,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但他从不 怨天尤人,相信人皆可以为尧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他后来也如孔子一样退隐,并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以 德性和言论安身立命。
2016/1/26 21
孟子经典语录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 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 得也。
2016/1/26 9
孟子时代的社会现实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 发。”这是一幅活脱脱的“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的凄凉景象。“庖有肥肉, 廊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 而食人也。”这是春秋战国时代政治和社 会状况的大概。君主自己过着奢靡的生活, 消耗了大量的财富,不知道体恤百姓的痛 苦,和野兽们差不多,都在吞食老百姓的 血肉啊! • 责任:“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2016/1/26 因此,“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 6 舜”。
仁政说
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 彘之畜,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申 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016/1/26
2016/1/26 11
•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 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 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 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 ‘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 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 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 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 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 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 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 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 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 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 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 2016/1/26 12 何必说利呢?‛
2016/1/26 17
•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面 顾盼着鸿雁麋鹿,等飞禽走兽,一面说:‚贤人也 以次为乐吗?‛ 孟子回答说:‚正因为是贤人才能够以次为乐, 不贤的人就算有这些东西,也不能够快乐的。《诗 经》说:‘开始规划造灵台,仔细营造巧安排。天 下百姓都来干,几天建成速度快。建台本来不着急, 百姓起劲自动来,国王游览灵园中,母鹿伏在深草 丛。母鹿肥大毛色润,白鸟洁净羽毛丰。国王游览 到灵沼,满池鱼儿欢跳跃。’周文王虽然用了老百 姓的劳力来修建高台深池,可是老百姓非常高兴,把 那个台叫做‘灵台’,把那个池叫做‘灵沼’,以 那里面有麋鹿鱼鳖等珍禽异兽为快乐。古代的君王 与民同乐,所以能真正快乐。相反,《汤誓》说: ‘你这太阳啊,什麽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 毁灭!’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即使你有高 太深池、珍禽异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快乐吗?‛ 18 2016/1/26
父母官的职责---民本思想
•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挺②与刃,有以异 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 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⑤之;为 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⑥在其为民 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⑦,其无后乎!’为 其象⑧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孟子的精神人格
既然梁惠王只知言利,孟子还向他讲诉 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 怎样的个性? 答案:充分体现了儒家‚知其不可为而 为之‛可贵精神。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
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 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2016/1/26 13
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当人类的精神家园 渐渐荒芜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功利,蓦 然回首,我们发现了孔孟的精神超越了 历史,超越了国界,在熠熠生辉!
2016/1/26
14
孟子对“利”的观点
• 有一天,孟子来到齐国王宫,游说齐宣王实行仁政。齐宣王认为实行 仁政实在是太难而且也太飘渺了,就干脆说:“我不行,因为我有个 毛病,——我贪财”。孟子不以为意,反而苦口婆心地劝道:“你贪 财不要紧,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只要你能以自己对财物的喜爱中体会 到别的人,老百姓也同样喜爱财物,并且努力在满足自己贪财欲望的 同时,让老百姓也富裕起来,也满足他们对财物的需求,那就是行仁 政了”。齐宣王还是很犹豫,又说:“我还有个毛病,我好色”。孟 子回答到:“当年的圣人太王宣父也好美色,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 大圣人。可见善好美色也不能成为不行仁政的藉口。只要你自己好美 色的时候想到老百姓也喜好美色并在满足自己好色愿望的同时也满足 老百姓对美色的喜好,那也是在仁政了”。 • 朱熹《孟子集注》说:“君子不言利并不是完全不想利,只不过不唯 利是图而已。孟子之所以说的那麽坚决,是因为当时的人惟利是图不 知世上有“仁义”二字,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圣贤之心也。” • 君子爱利,取之有道;君子爱色,纳之以礼。
2016/1/26 4
孟子思想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aidu Nhomakorabea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 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 权推翻政权。
2016/1/26 5
• 性善说:
• 人性本善,成为“仁政说”的基础。
• 《孟子· 公孙丑上》: •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 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 • 孟子认为:四端与生俱来,人人都是相同的,未能 成为善人,不是人性本质有什么差别,而是由于不 去培养扩充这些善端,以致逐渐失去本性。如《三 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孟 子 见 梁 惠 王
2016/1/26
中 国 文 化 经 典 研 读
1
孟子 (前372年—前289年),山 东邹城人,汉族。名轲, 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 父名激,母邹氏。孟子远 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 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 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 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 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 迁”、“孟母断织”等故 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 世母教之典范。
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 最为重要。“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 也。”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 2016/1/26 8 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
孟子人生三乐
• 孟子说“人生有三乐也,父母俱在,兄弟 无故,一乐也”,父母亲都健在,兄弟都 没有什么变化,这就是一种快乐。“仰不 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抬头不 愧于天,低头不愧于地,我心无愧于天地, 这是人生的第二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 之,人生三乐也”,能够得到天下英才来 教育,这是人生的第三种快乐。
2016/1/26 10
以义治国,何必言利
•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 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 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 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 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 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 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