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性药物外渗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见的给药方式之一,通过静脉管道将药物输送至血液循环系统,以快速有效地发挥药效。
刺激性药物外渗后的处理
主要内容
概念 常见刺激性药物 刺激性药物外渗后的对症处理 刺激性药物外渗的预防
概念
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 性的药物或刺激性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 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造成药物外渗的 发生率为0.1%~6%。
渗出是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 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 正常的血管通路。
非化学药物外渗-药物的种类
钙剂:10%葡萄糖酸钙、氯化钙 高渗性药物:50%葡萄糖,浓电解质,20%甘
露醇,脂肪乳,TPN(700~12300) 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间轻胺、去甲肾上腺素、
垂体后叶素等
抗生素:强力霉素、氧哌秦、新青Ⅱ、万古霉
素 强碱类药物:苯妥英钠、硫苯妥钠
渗出的分级
0级 没有症状 1级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小于 1英寸, 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级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在
输入甘露醇时应先评估血管,尽量选择使用少、 弹性好且较粗的静脉。输液时间已超过24 h的 静脉通路,在输入甘露醇时要慎重,尽量避免 同一静脉通路连续多次输入甘露醇。研究表明, 甘露醇在静脉注射3次后即可引起明显的静脉损 伤,出现血管壁损害、血管周围出血、血管内 瘀血、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 变。
可能与渗漏液的剂量、浓度、部位、个体 差异有关。
外渗损伤性溃疡一般在3~10天内发生
输液外渗-皮肤损害分期
Ⅰ期 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局部皮肤 红润 肿胀 发热 刺痛 无水疱和坏死
Ⅱ期 静脉炎性反应期 局部皮下组织出血或水 疱形成 水疱破溃组织苍白形成浅表溃疡
Ⅲ 期 组织坏死期 局部皮肤变性坏死黑痂或深 部溃疡肌腱 血管 神经外露或伴感染
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流程
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流程药物外渗是指在医疗过程中,药物意外流入静脉外组织,引起局部组织损伤的情况。
药物外渗可能导致局部疼痛、炎症、溃疡甚至坏死等严重后果,因此需要及时进行应急处理。
下面是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流程的参考内容:第一步:立即停止注射当发现药物外渗时,首要步骤是立即停止注射。
停止输液可以减少药物的进一步扩散,降低局部损伤的程度。
第二步:保持局部安静停止注射后,需要保持患处安静。
不要刺激局部,以免加重损伤。
第三步:评估局部损伤对外渗部位进行仔细观察,评估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观察是否有局部皮肤变红、肿胀、疼痛等症状。
第四步: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及时通知负责处理此事的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会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损伤的情况制定后续处理方案。
第五步:拍照备案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拍照记录药物外渗的情况。
拍照可以作为治疗及后续纠纷处理的重要依据。
第六步:处理药物外渗部位根据医护人员的指示,处理药物外渗部位。
常见的处理方法有:1. 冷敷:对于温热或有炎症表现的部位,可以用冰袋或冷敷巾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2. 清洗:用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温开水对外渗部位进行冲洗,以将药物冲洗出体外。
3. 创面处理:对于有明显创面的情况,应进行适当的创面处理,如消毒、换药等。
第七步:记录药物外渗的情况对于药物外渗的情况,需要详细记录,并向医护人员报告。
记录中应包括外渗药物的种类、用量、给药途径、外渗部位和相关症状等信息。
第八步:监测患者症状的变化对于药物外渗造成的损伤,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症状的变化。
如局部红肿、渗液量增多、局部温度升高、生命体征异常等,应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药物外渗是医疗过程中的意外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紧急处理,以减轻损伤并防止后续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是药物外渗应急处理流程的参考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07 在用药前,做好详细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理解配合。
化疗药物外渗后处理
基本处理原则:如发现药物外 渗应立即停止输液,或者患者 主诉输注部位疼痛,即使没有 外渗的征象,也立即停止输液。
用注射器连接原头皮针将药液 回抽,以减少化疗药的渗出量。
在原针头静脉推注NS 5ml+地 塞米松5mg后拔掉针头,或用
以帮助判断外渗范围,用于确定手术范围。
钙剂外渗的处理
1、一旦发现液体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用5ml注射器连接输液针头,抽吸输液针头及细管内未进入皮 下的药液。 2、抬高患肢,促使血液回流,减轻局部肿胀程度。 3、用0.25%~0.5%普鲁卡因或者0.1%利多卡因封闭疗法,以缓解肿胀部位的发炎损伤症状,并纠正其 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这是防止葡萄糖酸钙外渗部位坏死最关键的一步。 4、局部湿敷香丹(复方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有活血化瘀药,能减轻局部淤血,改善血液循环、 强心、耐缺氧、镇静、抗炎、抑菌等作用。因此,局部湿敷香丹注射液是防止葡萄糖酸钙外渗部位坏死 的重要环节。 5、用25%硫酸镁溶液热敷患处,有消炎去肿的功效。 6、TDP灯局部照射,具有消肿、止痛,减少渗液、活血化瘀等作用,达到消炎去肿的目的。
药物外渗的预防
01
化疗前应识别是发疱性还是非发疱性药物,不同种类药物以适当剂量的稀释液溶解,以免药物浓度 过高。
02
输液部位的选择:避开手腕和肘窝及施行过广泛切除性外科手术的肢体末端,输液的适当部位为前 臂近端(未手术)及重要结构上覆盖有大量皮下组织的部位。乳腺癌根治术后避免患肢注射,避免下
肢静脉。
非化疗药物外渗的常规处理
一旦发现或者怀疑刺激性药物渗漏到血管外,须立即停止输注药 液,利用原针头接无菌注射器进行多方向强力抽吸,尽可能将针
药物渗出的危险因素及处理
2、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
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时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 要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约束,有家属 陪伴的教会家属正确的照顾方法,同一静脉尽 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在注射强刺激性药物时, 可用扩血管药物,如2%山莨菪碱溶液涂擦局 部,使血管扩张,以增加局部血流,容易穿刺 成功。对于较强刺激性药物,应稀释溶液并中 和其酸性作用,可减少渗漏的发生。
总之引起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护理工作者应增加安全意识提高认识水平加强巡视观察尽量减少药物渗漏的发生但当药物渗漏发生已不可避免时为了减少患儿不必要的痛苦应该采取及时正确的综合措施使药物渗漏造成的皮肤损伤减低到最低程度并可保证临床抢救和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药物渗出的危险因素 及处理
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 重症医学科 胡金辉
2.物理因素
(1)微粒危害 :在静脉注射中存在许多不溶性的非 代谢性颗粒杂质,这些物质不能被机体代谢。
(2)环境温度和药物温度:四肢末梢循环不良、室 温降低时,全身末梢血管收缩,管腔变窄,流速变 慢,大量微粒沉积在血管内膜,引起血栓,引起局 部血管堵塞,血管痉挛,供血不足。有人曾对20% 甘露醇在不同温度下对静脉血管的损伤进行了研究, 在室温19~21度条件下,20%甘露醇对血管的损害 比在室温37度更严重,原因在于甘露醇加温后,溶 液中小于25Lm的微粒数量明显低于常温状态。说明 药物的损害作用与温度密切相关。
(2)甘露醇发生渗漏时,初期可用热敷,也 可用硫酸镁湿敷,还可采用75%的酒精湿 敷。
(3)碳酸氢钠外渗: 局部用利多卡因+vitC封闭, 再用硫酸镁湿敷.注意点:渗漏超过24h以后,不 可热敷,因此时局部皮肤苍白,之后逐渐转暗红 色,可产生局部出血,如此时热敷,可造成局部 皮肤温度升高、代谢增强、细胞耗氧量增加,可 加速组织坏死。 3. 扩血管药物外渗: 上述方法均可采用。
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药物外渗是指药物在给药部位外渗出来,导致药效减弱或者产生不良反应的现象。
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对于临床药物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就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细致观察药物给药部位是否有渗血、药物外渗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2. 选择合适的给药部位,避免选择有动脉、静脉、神经等重要结构的部位;3. 采用适当的注射技术,包括正确的注射角度、深度和速度等;4. 合理选择药物的剂量和浓度,避免过大的剂量和过高的浓度;5. 避免过于频繁的注射,给药部位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恢复;6. 避免局部肌肉活动过大,可在注射后适当按压注射部位。
其次,对于不同类型的药物外渗,处理方法也有所差异:1. 对于脂溶性药物外渗,可以采用热敷或者按摩的方式促进药物的吸收;2. 对于水溶性药物外渗,可以采用局部冷敷的方式减少药物的外渗;3. 对于药物外渗后局部出现疼痛、肿胀等情况,可以采用局部止痛药或者消肿药进行处理;4. 对于严重的药物外渗,如出现药物中毒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处理。
最后,预防药物外渗也是非常重要的:1. 严格按照医嘱给药,避免自行更改给药部位或者剂量;2. 注射前对给药部位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清洁,避免细菌感染;3. 定期更换给药部位,避免局部组织受损导致药物外渗;4. 对于需要长期给药的患者,定期检查给药部位是否有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综上所述,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药物的特性以及给药的技术等因素。
只有合理选择给药部位、采用适当的注射技术、预防药物外渗的发生,才能确保药物的有效给药和疗效的实现。
希望医护人员和患者能够重视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共同努力,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健康。
药物外渗的处理流程
药物外渗的处理流程
药物外渗是指药物在给药过程中从血管内部逸出到组织间隙或
者细胞内的现象,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药物浓度不足,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因此,正确处理药物外渗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药物外渗的处理流程。
1. 立即停止给药。
一旦发现药物外渗的情况,首先要立即停止给药,以阻止药物
继续外渗,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害。
2. 保持局部清洁。
对于发生药物外渗的部位,要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感染或
者其他外界因素进一步加重损伤。
3. 冷敷或热敷。
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外渗部位的情况,可以进行冷敷或热敷处理。
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药物外渗;热敷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加速药物的吸收和代谢。
4. 密切观察患者症状。
在处理药物外渗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
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5.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对于严重的药物外渗情况,特别是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
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救治。
6. 预防再次发生。
在处理完药物外渗之后,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找出外渗
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再次发生药物外渗的情况。
总之,药物外渗是临床上常见的情况,正确处理药物外渗对于
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都至关重要。
只有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处理外渗,同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外渗对患
者造成的不良影响。
希望本文介绍的处理流程能够对临床医护工作
有所帮助。
刺激性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h
14
局部封闭方法
h
15
局部注射解毒剂
多巴胺:酚妥拉明5mg+0.9%NS10~15ml 碳酸氢钠:利多卡因+VitC 脂肪乳剂:利多卡因+透明质酸 甘露醇:利多卡因+地塞米松 化疗药物:不同类解毒剂
刺激性药物外渗的预防 及处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
1
主要内容
1 概念 2 常见刺激性药物 3 刺激性药物渗漏后的对症处理 4 刺激性药物渗漏的预防
h
2
概念
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 疏忽造成腐蚀性的药物或刺 激性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 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据报道:药物渗漏 发生率0.1%-6%。
h
3
药物渗漏分类
利多卡因有扩张血管、麻醉止痛,减少炎症渗出和促进组织修复 的作用;地塞米松有稳定生物膜,减少炎性物质的释放,提高组织耐受 性和特异性抗炎作用。
• 特效解毒剂 拮抗剂
h
13
局部封闭方法
• 用5号半针头,在红肿皮肤的边缘呈点状或扇状封闭,边推 药边退针
• 进针角度:以15-20度为宜 • 注射药物量:以能使红肿范围明显突出皮肤,进针长以针
h
5
非化疗药物种类
钙剂:10%葡萄糖酸钙、氯化钙 高渗性药物:50%葡萄糖,浓电解质,20%甘露醇,
脂肪乳,TPN(700~12300) 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垂
体后叶素等 抗生素:强力霉素、环丙、万古霉素 强碱类药物:苯妥英钠、硫苯妥钠
h
6
与渗漏发生有关的因素
高危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共22张PPT】
优选高危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主要内容
1 概念 2 常见刺激性药物的分类 3 刺激性药物外渗的原因 4 刺激性药物外渗的预防 5 刺激性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及对症处理
概念
药物 外渗
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输入的药液渗 漏在静脉以外的软组织。一般表现为肿胀、胀 痛、中度或重度疼痛,常为烧灼、刺痛、局部 红肿、抽无回血,皮肤暗紫、变硬。
用 使5用0%套硫管酸针镁静溶滴液甘热露敷醇患处时,,有应消同炎时去用肿7的5%功的效。酒精纱布湿敷上段血管,因酒精具有催眠和消毒防腐的作用兼有局部麻醉及止痛功效,因此可以预防和 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多巴胺外渗的预防与处理-2
处理方法:
1.外渗后立即用含酚妥拉明5mg的生理盐水10~15ml充分浸润注射.酚妥拉明 为α受体阻滞剂,能阻断α受体的兴奋作用,扩张血管,使周围血管痉挛解 除,改善微循环。
2.外渗早期可采用酚妥拉明稀释液(生理盐水50ml加酚妥拉明40mg)湿敷或25%
硫酸镁湿敷,以减轻局部组织化学反应,减轻患者疼痛,防止发生局部组织坏死。 由于水肿组织抗病能力减弱,易受细菌侵袭,甚至发生局部感染,且水肿组织的再 生能力和修复功能减弱,发生损伤后不易愈合。因此液体外渗后的及时处理显得尤 为重要。
药液外渗的防护
正确选择穿刺静脉,宜选择粗大静脉,由远心端向近心端选择,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责任心,经常巡视患者
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熟悉药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
使用静脉留置针,减少穿刺的次数,减少对病人浅表静脉的破坏
如何判断是否外渗
➢ 首先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对肥胖患者用手适中按压注射部位,如外渗时有凹 陷或有张力无弹性;
药物外渗的原因及对策
注射部位选择
注射压力
注射时的压力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 药物外渗。压力过高可能导致血管破 裂,压力过低则可能使药物无法渗。此外,同 一部位连续注射也增加了外渗的风险。
其他因素
患者配合度
患者不适当的活动或不配合治疗 可能导致药物外渗。例如,注射 时患者移动肢体或突然转身等。
症状
局部组织苍白、疼痛、水肿、血栓形成。
处理
停止输液,回抽残留药物,热敷,抬高肢体,使用利尿剂。
案例三:血管收缩剂外渗
原因
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后导致局部血管强烈收缩。
症状
皮肤苍白、疼痛、麻木、水肿。
处理
停止输液,回抽残留药物,冷敷,局部封闭,使用扩血管药物。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在注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注射部位的情况,如发现药物外渗的迹象,应及时处理。注射后,应定期检 查注射部位,观察有无红肿、疼痛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外渗。同时,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告知其 注射后的注意事项和自我观察要点。
04
药物外渗的处理对策
及时发现与处理
及时发现
在给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定时检查输液部位,观察是否有肿胀、 疼痛、发红等症状,以及输液是否顺畅。
护士经验
缺乏经验的护士可能对药物的特 性、注射技巧和血管状况评估不
足,导致药物外渗。
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湿度等也可能影响药 物的输送和血管的生理状态,从
而增加药物外渗的风险。
03
药物外渗的预防对策
选择合适的血管
总结词
选择弹性好、管腔大、回流顺畅的血 管,避免选择弯曲、细小、有病变的 血管。
详细描述
利多卡因和糖皮质激素等。
药物外渗应急预案
药物外渗应急预案药物外渗是指静脉注射药物在输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药液渗漏到皮下组织或静脉外组织,引起局部组织损伤、疼痛、坏死、甚至功能障碍的紧急事件。
为了应对药物外渗意外情况,提高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发生药物外渗的原因1.血管因素: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易破裂;血管炎症、栓塞、狭窄等导致血流缓慢,药物在局部停留时间过长。
2.药物因素:注射药物浓度过高、酸碱度过大、渗透压过高,导致血管损伤;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高渗性药物等,易引起血管收缩、炎症和损伤。
3.技术因素:护士穿刺技术不熟练,注射部位选择不当,注射速度过快或过慢;留置针固定不牢固,使针头移位导致药物外渗。
4.其他因素:患者烦躁不安、不合作或意识障碍,导致针头移位;使用重力滴注,未使用微量泵控制滴速;患者体温升高、出汗等导致药液外渗。
二、预防措施1.提高护士技能:加强护士技能培训,提高静脉穿刺和留置针固定技术,提高一次成功率。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和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通常选择近心端弹性好的血管,避免选择关节处、静脉窦、局部有炎症的血管。
3.使用合适的穿刺工具: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如留置针、PICC等),并妥善固定,防止针头移位。
4.做好患者的宣教:向患者解释药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如何正确配合治疗;对于意识不清或躁动的患者,应适当约束肢体,避免注射部位移动。
5.加强观察和记录:在输注过程中应经常巡视患者,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不适反应;记录外渗的相关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
三、应急处理流程1.立即停止给药:迅速拔除针头,避免继续外渗;将外渗部位置于最低位置,以减少药物扩散。
2.局部冷敷:用冰袋或冷水包敷局部皮肤,以减少药物吸收;但注意避免局部组织受压时间过长。
3.使用药物中和:根据不同药物性质选择中和剂(如碳酸氢钠、氯化钠等)进行中和处理,以减轻局部组织损伤。
药物外渗的处理途径及方法文献
药物外渗的处理途径及方法文献药物外渗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活动中,药物泄漏出了原本应用部位、内腔或管路外的现象。
其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人为因素、设备故障、操作错误等。
药物外渗的处理途径和方法十分重要,本文将从预防、处理和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参考相关文献进行论述。
一、预防药物外渗的处理途径及方法1.建立科学的用药方案:包括规范用药途径、剂量、频次等,避免用药过量、频繁造成药物外渗的可能。
2.增强医护人员的药物知识和技能: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的药物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确保正确使用药物,降低药物外渗的风险。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医疗机构应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包括用药前准备、用药过程中的操作步骤等,确保每一步操作正确无误。
4.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相关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防止设备故障引起的药物外渗。
根据文献《药物外渗的控制及处理方法研究进展》(白云等,北京医学,2024)的研究,以上预防药物外渗的处理途径及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药物外渗的发生。
二、处理药物外渗的方法1.及时发现并停止药物外渗:医护人员在发现药物外渗后,应立即停止药物输注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避免继续外渗。
2.清洗受污染部位:采用生理盐水或其他适用的溶液清洗受药物污染的部位,确保清洗彻底,避免药物滞留。
3.敷贴干净敷料:在清洗受污染部位后,使用干净的敷料进行包扎,避免二次污染和感染。
4.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对药物外渗的患者需进行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的安全。
根据文献《药物外渗的处理及护理干预》(吴艳明,护理学杂志,2024)的研究,以上处理药物外渗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药物外渗的不良影响,并保障患者的安全。
三、相关措施1.加强护理团队合作:医护人员之间应加强沟通和合作,避免操作误差,共同预防和处理药物外渗。
2.上报汇总药物外渗事件: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药物外渗事件上报和统计系统,及时收集和分析药物外渗的相关数据,发现问题和隐患,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化疗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化疗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一、化疗药物外渗的定义及原因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在化疗过程中,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非腐蚀性)的或刺激性药物(或溶液)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包括药物因素、患者因素、护理因素等。
药物因素与药液的酸碱度、渗透压梯度有关。
长期输入高渗性溶液,碱性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均可能导致外渗。
患者因素包括血管条件差、血管壁脆、穿刺技术不熟练等。
护理因素包括药物配制不当、输液管路维护不当、输液过程中未密切观察等。
二、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及危害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分为轻度炎性改变和重度炎性改变。
轻度炎性改变表现为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肿痛。
重度炎性改变表现为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水疱;严重者出现紫黑色,如不及时处理皮下组织坏死、形成溃疡。
甚至累及深层组织。
尤其应该警惕的是,部分患者可能不出现上述症状,等发现时已发生皮肤组织受损,甚至丧失肢体功能。
化疗药物外渗的危害包括局部组织损伤、感染、皮肤坏死、溃疡形成、功能障碍等。
严重者可能导致截肢。
因此,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至关重要。
三、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1. 立即停止输注,避免继续外渗。
2. 判断外渗药物的性质,如非刺激性药物可尝试回抽外渗药物。
3. 局部冷敷或热敷,根据药物性质选择。
4. 局部封闭,使用适量局部麻醉药物和激素进行封闭。
5. 湿敷,使用适量药物进行湿敷,如硫酸镁、生理盐水等。
6. 换药,根据局部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进行换药。
7. 密切观察局部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变化,评估局部组织损伤程度。
8. 及时通知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9.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和解释工作,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10. 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的护理措施。
四、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1. 选择合适的血管,提高穿刺技术。
2. 加强输液管路的维护,避免药液渗漏。
药物外渗详细处理方式
药物外渗详细处理方式药物外渗是指药物在注射或输液时溢出血管外,导致药物无法迅速进入循环系统的现象。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对于药物外渗现象,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
1. 增强注射技能首先,要提高护士的注射技能和操作水平,以减少服药患者外渗的概率。
在注射过程中,需要仔细检查注射部位是否合适,针头是否清洁干净,注射速度是否过快等问题。
如果护士发现外渗现象,应该立即中止注射,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采用正确姿势和操作方法在注射前,需要先准确计量药物,清洁注射区域,采用正确的姿势和操作方法,以确保药物的准确注射。
不同类型的药物,如胰岛素、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需要采用不同的注射方法和姿势。
3. 及时处理药物外渗如果药物外渗,需要及时处理。
处理措施的选择根据外渗的情况及范围不同。
3.1 对局部外渗的处理如果药物只在局部外渗,应该及时清除药物液体。
一般来说,可以用棉球或消毒纱布清洗局部,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如果外渗液体较多,可以用无菌纱布加以压迫,直至外渗停止。
3.2 对大范围外渗的处理如果药物液体外渗范围较大,需要及时采用紧急抢救措施。
例如,可以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可进行输液或者静脉注射维持生命体征,避免因药物过多造成过敏反应等危险情况。
若需要,可以及时紧急转诊到相关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4. 加强护士培训最后,还需要加强护士的培训工作,提高护士对于药物外渗的认识和掌握相关处理方式的技能水平。
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的药物管理制度,加强药物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药物外渗是药物输液时常见的情况,不仅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因此,在护理患者时,应该注意药物的标准使用和注射技巧,同时要了解药物外渗的处理方式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巴胺外渗的相关研究2
A组采用酚妥拉明稀释液湿敷,B组涂沫湿 润烧伤膏,C组采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液 湿敷,D组采用33%硫酸镁湿敷
结果:早期首选用湿润烧伤膏,其次使用酚 妥拉明稀释液湿敷
雷美容等,护理研究,2006,20(7上旬版)
脂肪乳外渗
冰敷 如意金黄散外用
胺碘酮
碘伏涂于患处
化疗药物
BJINC
按照对血管的损伤将化疗药分类
非刺激性药物: 顺铂、甲氨喋呤、博来霉素等
刺激性药物: 5-Fu、卡氮芥
发疱剂: 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新碱、长春瑞宾
选择静脉血管通路的原则1
推荐中心静脉: ➢ 持续给药:5-Fu ➢ 强刺激性药物及发疱剂:长春瑞宾
(NVB),PH值3.5;表阿霉素 (EPI), PH值3;阿霉素(ADM) ➢ 新药:多西紫杉醇,万珂
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改变:当输入高渗液体时,血 浆渗透压升高,使组织渗透压也升高,血 管内皮细胞脱水,局部血小板凝集,形成 血栓并释放前列腺素E1及E2,静脉壁通透 性增强,静脉中膜层出现血细胞浸润的炎 症改变,释放组织胺,使静脉收缩、变硬, 易引起静脉炎
甘露醇、高糖、葡萄糖酸钙
静脉推注20%甘露醇4~8次后,血管壁增 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瘀血,周围组 织炎性变及水肿等,而生理盐水无此改变
局部按常规给予50%硫酸镁溶液湿敷并外用热水 袋加温,每次30分钟,每日3次。经对症处理后肿 胀未消退,局部疼痛难忍,继之出现皮肤逐渐发红、 变紫
造成15cm×8cm的皮肤严重坏死,经植皮后痊愈
这些处理正确吗?
BJIN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妥
5 %碳酸氢钠注射液为高渗溶液,呈弱碱性, 局部加热后产生二氧化碳及碳酸钠,使水溶 液呈强碱性反应,对血管刺激及组织损伤较 大
化疗药2
与I型变态反应有关的过敏症状:阿霉素、 环磷酰胺、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等 均易引起过敏反应,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药液外渗导致静脉炎
机械刺激和损伤:长期输液或静脉注射给 药,使静脉内膜发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导 致静脉内膜炎
刺激性药物外渗后的处理
5%碳酸氢钠注射液150ml静脉滴注。因患者四 肢肿胀,未能及时判断出液体有无外渗,至输入约 50ml时才发现局部肿胀明显,立即停止输入
韩雪玲等,实用护理杂志1999
化疗药1
抗癌药物引起静脉炎多为坏死型
化疗药的直接毒性作用:作用于细胞代谢 周期的各个阶段,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 对正常的细胞和组织亦有一定的损伤,可 以使血管内皮细胞坏死脱落
药物刺激:药物浓度高,输入速度快,超 过了血管缓冲应激的能力,或在血管受损 处堆积,均可使血管内膜受刺激导致静脉 炎
管内血栓
纤尾血栓
挂壁血栓
纤维蛋白鞘
选择静脉血管通路的原则2
留置针: 前臂粗直、弹性好 的血管,化疗给药 前后留置针不保留
避免钢针穿刺
给药的准备
静脉的评估 化疗前宣教:末梢神经炎 护士熟知药物性质及给药注意事项 双人核对血管后给药
静脉的评估
病程:化疗疗程 既往化疗静脉使用:
外周静脉( )次;中心静脉( )次。 目前外周静脉情况:
刺激性药物外渗 的原因、预防及处理
BJINC
例子1——甘露醇
70ml20%的甘露醇,护士发现输液部位稍肿胀, 轻微疼痛,有回血。未予处理
进甘露醇约30 ml后发现输液部位及邻近组织苍 白、肿胀、发凉、压痛
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局部用33%硫酸镁湿敷 0.5~1 h更换1次,共敷2天,肿胀消退缓慢, 压痛稍减轻
多巴胺外渗的相关研究1
A组给予25%硫酸镁湿敷; B组不给任何处置; C组用酚妥拉明浸润注射; D组给予酚妥拉明稀释液湿敷 当多巴胺液体外渗时,早期可采用酚妥拉明稀释
液湿敷或25%硫酸镁湿敷,以减轻局部组织化学 反应,减轻病人疼痛,防止发生局部组织坏死。
胡静等,护理研究,2001,15(4)
充盈、弹性、粗、 通畅、颜色
预防1
输入化疗药物应该由受过专业的培训或取 得化疗专科证书的护理人员来执行
用适量的液体稀释药液,避免浓度过高 正确评估所选择的静脉和穿刺的部位。回
忆性反应 在输入药物前要抽回血来证明静脉是否通
畅,由另外一名护士确认被穿刺的静脉是 否正常,正常后方可注药
预防2
给药过程中不断观察静脉情况 不断询问病人穿刺点有无疼痛和烧灼感 通过莫非氏滴管时不要给压力,液面较低
推荐的处理方法
冷敷,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的吸收
用50%硫酸镁溶液持续湿敷, 使药液经过皮肤、 粘膜、肌肉及导管组织吸收并渗入局部组织中,舒 张毛细血管和小动脉,改善局部循环,减轻水肿。 镁离子可作用于运动神经末梢,使肌纤维膜兴奋性 降低,还可作用于中枢神经,阻断病理性冲动,从而 加强镇痛效果
局部注射等渗盐水或选用酚妥拉明局部封闭治疗, 以稀释并阻止药物与组织细胞相结合
5天后患儿右足肿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约 2cm×3cm范围出现瘀黑,坏死形成,请外科会 诊进行清创术,术后创面少许渗液,继续用0.2 %呋喃西林液湿敷,配合理疗,20天后伤口愈合, 留下1cm×1cm疤痕,无功能障碍
例子2 ——5%碳酸氢钠
在输入75ml5%碳酸氢钠+10%葡萄糖75m1
的液体过程中,患儿诉打针处疼痛,经检查发现 左足输液部位肿胀、微红,此时液体输入约 50m1
立即给予更换输液部位,并在局部给予33%硫酸 镁湿敷,654-2温湿敷,每1h二者交替使用,共 2天,局部肿胀消退缓慢,压痛较明显,局部皮 肤稍灰暗,脚趾末端微青,感觉稍迟钝
6天后左足肿胀部位出现4cm×7cm范围的皮肤 紫黑色,坏死形成,以后处理同案例1,45天后 行自体皮肤点状植皮术,未留下明显疤痕
常见刺激性药物
多巴胺、甘露醇 碳酸氢钠 心内科用药:
可达龙药液浓度>2mg/ml(5%葡萄糖液)者 宜选用大静脉,以免发生静脉炎(发生率 <3%)
化疗药物 脂肪乳剂
药物外渗的原因
生理因素: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药物因素 静脉注射部位 治疗人员的专业技术及知识
PH值
输入药物引起血浆PH值改变:血浆正常的 PH值为7.35~7.45,超过此范围,无论 是过酸或过碱,都可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 代谢及正常功能,从而发生静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