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

合集下载

正确对待“顶牛”因势利导“逆反”

正确对待“顶牛”因势利导“逆反”

正确对待“顶牛”因势利导“逆反”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是儿童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从心理发展过程而言,逆反心理,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情况严重的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甚至会妨碍学生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

因此,认真研究小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寻找好的解决方法,对小学生的健全人格精神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小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有的是学生自身的因素造成的,有的是家庭的因素造成的,有的是学校的因素造成的,有的是社会的因素造成的,有的是几种因素兼而有之。

1、教育思想不当导致逆反心理。

现阶段,素质教育看起来搞得轰轰烈烈,但“应试教育”的工作也抓得一阵紧似一阵,理论与实践各行其道。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希望孩子每门功课都优秀,每次竞赛都得名次,,随着期望值的不断攀升,实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当孩子发现不管自己如何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便会采取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办法,来对抗父母日趋升高的期望值。

通过对彭某豪的家访,知道其父母都是农民工,由于感受到知识对改变命运的重要性,总是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没能实现的愿望,所以对他的要求很高,把成绩的好坏当成了衡量孩子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在小学低段时,彭某豪的成绩还行,所以常受到家长的赞赏,但当孩子进入中段学习后,有几次没考好,受到家长,老师的严厉批评,心理失衡,他的父亲又忙于生意,和孩子的交流很少,而他的母亲又溺爱孩子,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的方式常常不一致。

让孩子丧失继续追求成功的热情,也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了祸根。

2、生理与心智发展不协调导致逆反心理。

随着小学生的生理、心理不断完善,他们活动范围扩大了,活动能力增强了,于是,自主意识萌发了。

他们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这些学生自尊心很强,但有时又不能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还有些小学生喜欢钻牛角尖,固执己见。

当他们屡遭挫折、失败后就可能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对老师、同学的帮助置之不理,甚至把教育者的劝说看成是吹毛求疵,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对立面,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8、9岁儿童的逆反心理

8、9岁儿童的逆反心理

2004-10-27 9:47:52 中国社会报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张光珍【情景一】:“彤彤,快过来,看妈妈给你买的新衣服漂不漂亮,快穿上试试!”妈妈一进屋就兴高采烈地朝女儿喊道。

在一旁做作业的女儿似乎没有听到妈妈的叫声,头也不抬地继续做自己的作业。

妈妈以为彤彤没有听见,又叫了一声。

这时候,彤彤爱理不理地抬起头,瞟了那衣服一眼,说道:“这么难看的衣服你留着自己穿吧。

”“唉,你这孩子怎么这样说话,我好心给你买衣服,你看都不看一眼,你这什么态度阿?越来越不像话了……”【情景二】:8岁的儿子回家顾不上脱去外衣就开始玩游戏机,妈妈说:“你把外衣脱掉再玩,行吗?”儿子装做没听见,继续玩游戏机。

妈妈又说了一遍,儿子还是没反应。

妈妈说第三遍时,儿子火了:“你好嗦,能不能少说几句。

”“你敢这样跟我说话,一个星期不许看电视。

”“不看就不看,有什么了不起!”上面这些情景相信很多家长都不陌生,在父母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类似的情况。

当孩子慢慢长大之后,尤其是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家长会发现,孩子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爱跟父母顶嘴了,爱跟父母较劲了,你叫他向东,他偏要向西;对父母买的衣服、食品、玩具开始变得挑剔了,有时候甚至拒绝穿父母买的衣服,玩父母买的玩具;对父母的教育不服气、不接受了,爱钻牛角尖、跟父母对着干了,或者干脆置之不理了……成因篇儿童期的逆反行为给家长带来了很大的烦恼与困惑,很多家长在问:“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我们的孩子以前那么乖巧、听话,为什么现在变得这么难管教呢?”那么,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知道,任何事情都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儿童自身、家庭两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儿童逆反行为发生的原因。

首先,从儿童自身来说,刚出生的孩子由于自身的软弱,完全处于成人的照顾和保护之下,事事都得依靠成人,因而对成人会有一种强烈的依赖感。

但是当孩子慢慢长大以后,他们开始自己做一些事情,尤其是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学校活动要求儿童独立地学习,独立地解决一些问题。

儿童叛逆期心理教育案例(3篇)

儿童叛逆期心理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华,一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就读于小学五年级。

近期,他的父母发现小华变得有些叛逆,经常顶撞家长,不愿意做家庭作业,甚至在学校里与同学发生冲突。

这让父母感到十分困惑和担忧,他们不知道如何引导小华度过这个叛逆期。

二、案例分析1. 叛逆期的定义儿童叛逆期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表现出对家长和老师的不满和反抗。

这个阶段通常出现在儿童6-14岁之间。

2. 小华叛逆期的原因(1)生理原因:小华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变化,这使他感到困惑和不安。

(2)心理原因:小华渴望独立,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但同时又害怕被拒绝和束缚。

(3)社会环境原因:小华受到同学的影响,开始模仿他们的行为,追求所谓的“酷”。

3. 小华叛逆期的表现(1)顶撞家长:小华经常对父母的安排和批评表示不满,甚至顶撞父母。

(2)不愿意做作业:小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经常逃避做作业。

(3)与同学冲突:小华在校园里与同学发生冲突,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三、心理教育策略1.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1)家长要耐心倾听小华的想法,尊重他的意见。

(2)家长要与小华进行平等的对话,避免命令式的语气。

(3)家长要鼓励小华表达自己的感受,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小华的独立性(1)家长要逐步放手,让小华自己处理一些事情。

(2)家长要鼓励小华参与家庭决策,增强他的责任感。

(3)家长要培养小华的自我管理能力,让他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3. 引导小华正确认识自我(1)家长要帮助小华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2)家长要鼓励小华勇敢面对挫折,培养他的抗挫折能力。

(3)家长要引导小华学会欣赏他人,培养他的同理心。

4. 加强家校合作(1)家长要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小华在学校的表现。

(2)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家长要与老师共同关注小华的成长,共同引导他度过叛逆期。

四、案例实施1. 第一阶段:建立沟通机制家长开始尝试与小华进行平等对话,耐心倾听他的想法,尊重他的意见。

浅谈幼儿的逆反心理

浅谈幼儿的逆反心理

浅谈幼儿的逆反心理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许多家长无可奈何的抱怨:“唉,这孩子怎么就那么犟呢?”“我饿孩子真是太任性了,让他往东,他偏往西。

”这种现象在幼儿阶段非常普遍,这是幼儿逆反心理的一种外在表现。

逆反心理是这在特定条件下,个体产生的与外界要求或愿望相反的逆向心理活动。

逆反心理人皆有之,但幼儿的逆反心理有其独特的表现。

研究表明,学龄前的儿童,尤其是3岁左右的幼儿,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对成人的有求和安排,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选择性,喜欢闹独立。

成人如果一味训斥,惩罚就会导致儿童发展的“危机”,其表现为:一是遇事缩手缩脚,二是任性执拗,逆向而行,其中后者为多,分析产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幼儿的探究心理特别强,爱问为什么,说明东西都要摸摸、碰碰,这是幼儿主动认识世界的表现,比如用手指头去触摸电器插座、拆玩具等。

这些行动常惹恼父母,孩子轻则行动被限制,重则受训斥,甚至体罚,这就引起幼儿的反感,导致他们的反向行为,“你不让我干,我偏要干。

”2、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应当承认在许多父母中,不少家长常常忽视了孩子的自尊心,忽视了也要尊重孩子,那种动辄讽刺、挖苦、辱骂甚至体罚孩子的错误做法,只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3、遇事唠唠叨叨许多家长常限制孩子的行动,这个不准,那个不行,一会儿说要注意这,一会儿又要注意那,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时间一长,孩子就厌烦。

4、不顾幼儿个别差异和意愿许多家长总是望子成龙,要孩子学这学那,识字、学画、学琴、学舞蹈,也不管幼儿是否愿意学,喜欢学,结果往往也是引起了幼儿的对立情绪。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消除幼儿逆反心理带来的消极后果呢?首先,教育者要学会一点儿儿童心理学知识。

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不摆长辈的架子,平等相待,就容易进行教育,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他们的逆反心理。

其次,处理幼儿的逆反心理得注意方法。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论幼儿逆反心理及其教育对策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论幼儿逆反心理及其教育对策

一、逆反心理的概念与表现二、幼儿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一)家长式的教育方式(二)唠叨式的教育方式(三)漠不关心的教育方式(四)家长对孩子的希望过高,要求过严(五)压抑孩子的好奇心(六)亲子缺乏感情沟通三、正确对待和化解幼儿逆反心理的教育对策(一)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二)家长多了解关心和帮助孩子。

(三)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和要求要适度(四)父母应注意呵护孩子的好奇心(五)父母的应尊重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六)要冷静分析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摘要:逆反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主要表现为情绪和行为上的对抗以及认识上的逆反。

逆反心理是人在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加以引导和对待就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本篇论文旨在阐述幼儿的逆反心理的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并探讨正确对待和化解幼儿逆反心理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幼儿;逆反心理;教育对策在当今社会的教养方式下,多数的幼儿被父母宠溺着,形成了“四、二、一”综合症。

幼儿逆反的行为并没有减少,相反逐步的成递增状态。

究竟什么叫逆反心理,其主要表现和产生原因有哪些,是否对幼儿的发展只有消极影响,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一现象呢?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一、逆反心理的概念与表现逆反心理主要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也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在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例如:陈阿姨前几天为她女儿买了件新衣服,一进屋的时候,就兴高采烈地朝女儿喊道“彤彤,快过来,看妈妈给你买的新衣服漂不漂亮;快来试试。

”在一旁做作业的女儿似乎没听见,又叫了一声,这时候,彤彤爱理不理地抬起头,瞟了那衣服一眼,说道:“这么难看的衣服你留着自己穿吧。

这就是逆反心理的典型表现。

二、幼儿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是幼儿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

儿童逆反心理学读书心得

儿童逆反心理学读书心得

儿童逆反心理学读书心得一、概述逆反心理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表现为对成人或权威人物的反抗和不服从。

这一现象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尤为明显,往往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作为一名儿童心理咨询师,我深入研究了儿童逆反心理现象,并从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儿童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在这些因素中,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家庭环境中的过度溺爱、忽视和虐待,以及教育方式中的过高期望、过度控制等,都可能导致儿童产生逆反心理。

我通过观察和分析大量的儿童心理咨询案例,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这些策略包括:尊重儿童的个性和自主意识,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与孩子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以及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等。

这些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儿童逆反心理现象,还能够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1. 什么是儿童逆反心理学在深入了解儿童逆反心理之前,我们首先要认识到逆反心理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儿童逆反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对抗并试图摆脱成人或社会期望的心理现象。

这一领域对于理解儿童行为、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以及培养有效的亲子沟通技巧具有深远的意义。

儿童逆反心理的出现,通常是由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我意识,开始寻求独立和自主。

由于他们的认知、情感和社会经验有限,这种独立性往往表现为反抗成人的过度行为。

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儿童自我发展和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逆反心理并不意味着儿童的行为是不可理解的或者应该被轻易地压制。

通过深入理解儿童逆反心理的产生机制和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地引导儿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实现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和谐发展。

2. 儿童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生理与心理发展: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对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控制能力有限。

孩子逆反心理的年龄是多大呀?

孩子逆反心理的年龄是多大呀?

孩子逆反心理的年龄是多大呀?1、2-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

这个时期的宝宝叛逆的表现是打人,他们会通过这个行为表达自己反对的意见,这段时期是孩子与家长最早的意识分离。

2、6-8岁时,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大人了,一方面孩子变得任性不讲道理,凡事和父母对着干;另一方面又十分依赖父母,爱哭、娇气。

3、12-18岁时,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这个阶段是孩子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个性和创造性都恣意升腾,侍机张扬;同时,由于孩子身心发展、所受教育的局限,他们形成的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这就需要靠外界教育正确引导孩子。

孩子逆反心理的解决方法?1、沟通的时候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之所以会叛逆,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家长管的过严,什么都管,什么都要过问,时间长了,心里厌烦,就开始叛逆了。

家长这个时候要试着跟孩子沟通,沟通的时候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问题。

这样初中生会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和劝解。

2、不在原则性问题上迁就孩子叛逆期的孩子容易犯错,但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家长不应持迁就的态度。

大家要让孩子明白错在哪里,危害是什么,即使是不大的问题,家长也不能姑息,因为小事累积也可铸成大错。

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是否要答应要谨慎考虑,因为答应一次,后续孩子的无理要求就可能会接二连三的提出。

因此,用强硬的态度应对一些原则性问题是家长必须做到的。

3、平等地对待孩子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由于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渴望独立自主,所以在想法和意见上跟父母会出现分歧。

这段时期父母需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样才能够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也会变得更信任父母,愿意与父母敞开心扉。

如果父母只是单方面地去指责孩子,只会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越走越远,导致亲子关系之间出现裂痕。

孩子有逆反心理的原因:1、讽刺挖苦孩子孩子准备参加聚会,特意换上衣服征求你的意见,你却说:”成绩这么差穿什么衣服都没有用,没有人愿意和差生在一起。

幼儿园逆反心理与行为引导的策略

幼儿园逆反心理与行为引导的策略

幼儿园逆反心理与行为引导的策略引言:逆反心理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特别是在幼儿园阶段。

面对逆反行为,幼儿园教师应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进行引导。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逆反心理与行为引导的策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了解逆反心理的原因:1. 幼儿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幼儿园阶段,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希望被关注和认可。

2. 正常发展阶段:逆反行为是儿童在追求独立性的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帮助他们建立自我意识和个人边界。

二、策略1:保持积极的互动和沟通1. 建立亲近关系:与幼儿建立信任和亲近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关注。

2. 倾听和理解:耐心倾听幼儿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们的需求和需求背后的动机。

3. 有效沟通: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肢体语言,确保幼儿理解和接受你的指导。

三、策略2:提供选择和参与机会1. 提供选择权: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决策的权力,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主动权和控制力。

2. 创造参与机会:为幼儿创造多样的参与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重视,并减少逆反心理的发生。

四、策略3:设立明确的规则和边界1. 明确的规则:建立简单明了的规则,让幼儿明白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行为。

2. 合理的边界:给予幼儿适度的自由度,但也要设立合理的边界,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五、策略4:鼓励和赞赏积极行为1. 积极鼓励: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

2. 赞赏积极行为:注重发现和表扬幼儿的积极行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策略5:提供解决问题的技巧1. 帮助冷静思考:教导幼儿冷静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避免冲动的反应。

2. 引导合理表达:教导幼儿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避免消极行为的产生。

结论:对于幼儿园阶段出现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幼儿园教师应该了解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引导策略。

积极互动和沟通、提供选择和参与机会、设立明确的规则和边界、鼓励和赞赏积极行为,以及提供解决问题的技巧,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有效引导幼儿的逆反心理和行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幼小衔接期儿童逆反行为归因与调适策略_以朵朵为例_郑晓云

幼小衔接期儿童逆反行为归因与调适策略_以朵朵为例_郑晓云

导她用黑色勾边上色, 她却不服气地说: “老师,
自发性顺利发展的孩子, 在成长的过程中, 存
你这样画真难看。”
在三个比较明显的反抗期: 两三岁时的 “第一反抗
〔案例三〕 老师让小朋友们保持正确的坐姿, 期”、 小学二、 三年级时的 “中间反抗期”、 青春期
可朵朵写字、 画画时姿势很不好, 手握在笔尖, 头 时的 “第二反抗期”。 “反抗” 是孩子正在顺利成
或者采用回避或是忽略的做对朵朵的纠缠和逆反行为置之不理使朵朵感到自己的行为毫无意义从而消退自己的逆反行等等一旦朵朵表现出合作与变通时家长就应给予她表扬和鼓励创造机会引导朵朵的逆反心理朝有利的一面发展有逆反心理的人一般都喜欢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作为一种认识手段有时能达到正向思维难以达到的境界如果家长能改善教育的方式方法孩子加以正确地引导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增多朵朵对周围世界的探索欲望更加强烈这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一个大好时机这时家长就应在保证安全和合理的前提家长在为朵朵购买衣服或食物时或安排学习与休闲时应尽量征求朵朵的意见遇到朵朵感兴趣的小实验家长就尽量为她提供相对独立安全的自由操作空间满足她的尝试的愿望例如当朵朵对铁锅炒菜为什么会发出巨大声响产生兴趣时妈妈就带她用不同材料进行试验于使她明白了缘由
号 下
放在阳台上想用来种植, 可朵朵把小苗掰下来看, 来的, 并且显得理由十足。 这表明孩子的 “自我意
半 月
结果被外婆打骂一顿。 就这样, 朵朵对外婆的敌 识” 正在发展。
对情绪越来越强烈。 外婆让她把垃圾捡起来, 她
几乎每个孩子都要经历逆反期。 但是, 同处
偏偏把垃圾往地上扔; 叫她午睡, 她要看书。 外 婆越唠叨, 她越故意做坏事, 甚至在外人面前对
物, 与什么伙伴交往, 闲暇时间怎么安排, 什么时

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与对策作者:谢永春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年第06期一、主要原因1. 家庭和社会因素。

家庭和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离异型家庭、打骂型家庭、过分溺爱或期望值过高型家庭的孩子,都容易产生一些逆反心理问题。

有些家长认为:现在赚钱难,不拼命赚钱又怎么负担得起孩子教育成长的支出,有时班主任反映孩子学习与行为上的一些事,家长一般都不配合,责怪教师是怎么教育的。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如赌风、欺诈也刺激着敏感好奇的学生,腐蚀着他们的心灵;文化书刊、杂志、图书、电影、电视、录像、VCD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对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有诱惑力,也导致他们逆反心理的产生。

2. 学校因素。

学校提出的素质教育具体目标,因宣传不够,导致学生不理解,不接受;少数教师对优等生偏爱,对后进生歧视,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校园生活不够丰富多彩,缺乏生机活力,也会使得学生感到乏味,产生厌学现象;教师片面地抓学习成绩,对学困生与一时稍有失误的学生不耐心,横加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致使一些学生抬不起头,心理压力大;更有的教师缺少管理经验,当学生不守纪律、作业迟交时,会情绪失控,采取简单粗暴的做法,令其罚站甚至赶出教室,都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情绪。

3. 主观因素。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思想活跃、独立意识强,很想摆脱教师和家长的管束,越不让接触的东西越要去接触,教师、家长管得越严,学生逆反心理越强。

如有一个五年级男孩子,在教室上自习不安心,经常走动与同伴闹着玩,班主任拿他没办法,令他到办公室做作业,他不仅不做,连上班主任的数学课时课本也不带,问他理都不理。

小学生的情绪容易波动,注意力不够集中,注意和注意转移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他们好奇,富于想象,把什么事情都想得特别美好,但心理很脆弱,容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

由于幼稚,缺乏自控力与分辨是非的能力,一旦遇到不称心,不开心的事情,就会使得自己的上进心及良好愿望受损,变得焦虑、忧郁、不合群,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情绪反常,有时还会做出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情。

防止和消除孩子逆反心理[论文]

防止和消除孩子逆反心理[论文]

防止和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一个人从儿童到成人过渡的过程中会有一个“逆反期”,在这个阶段,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孩子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病态心理转化。

目前,少年儿童存在逆反心理现象比较突出,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选取几个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防止和消除孩子逆反心理的成功案例,阐述了防止和消除孩子逆反心理的有效方法、注意问题等,对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成长中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逆反心理成因防止消除有效方法注意问题逆反心理是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并导致与该事物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

它是孩子知识经验增长、个性和独立性发展的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表现,每个孩子都会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表现出来。

一、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1.家长或教师的要求经常不符合孩子的需要,孩子就会表现出不肯接受的情绪。

2.教师或家长过多采取强制措施,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产生了对立情绪。

3.教师对学生中发生的问题处理不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4.孩子认知水平低,知识经验少,对教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不理解,产生误解。

二、防止和消除孩子逆反心理的有效做法当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时,内心总被一种“反抗”的情绪笼罩,平时表现为沉默、回避或粗暴无礼,这种内因是无法接受教育的。

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一定要真心实意地关心孩子,善于洞察他们的心理,在教育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当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时,应持冷静、民主的态度,设法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

实践证明,针对学生产生的逆反心理,采取积极的预防和干预策略具有一定的效果。

案例一:善待学生的过失,避免产生逆反心理担任班主任工作,我必须随时面对学生所犯的大大小小的过失和错误,但无论所犯的过失是大还是小,我都努力以心平气和的心境来对待,坚持正面引导教育,不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

幼儿的逆反心理

幼儿的逆反心理

幼儿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指的是特定条件下,个体心理中产生的与客观外界要求或愿望相反的逆向心理活动。

“逆反心理”人皆有之,幼儿“逆反心理”也有其独特的表现。

由于三四岁的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有越来越大的主观能动性,对成人的指挥和安排表现出更大的选择性。

因此常常表现出任性,不听话,你叫他这样,他非不这样,开始“闹独立”。

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理呢?1.违反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

儿童探究心理特别强,喜欢刨根问底,什么事都要问个为什么?什么东西都想摸一摸,碰一碰,这是认识世界的表现,比如孩子在家把玩具拆开搞坏了,用饭和菜喂金鱼,结果把鱼缸里好看的金鱼搞死了等等,这些常常会惹怒爸爸妈妈。

于是孩子们受到训斥,重则马上受到打骂体罚,这样简单的对待孩子,与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相勃,势必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导致儿童的反向行为。

你不让我干,我偏要干。

看你把我怎么办?2.不尊重孩子的人格。

应当承认,时至今日,有不少家长头脑中还存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陈旧观念。

孩子虽小,也有自尊心,我们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尊重幼儿,根据幼儿的心理规律和个别差异进行教育,那种讽刺,挖苦,辱骂,甚至体罚的错误做发,就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日常生活生活中,越骂越却教养,越打越不孝的情形司见惯。

3.遇事唠唠叨叨。

有些家长对待孩子这个不准,那个不行,一会儿说注意这,一会儿说注意那,唠叨没个完,时间一久,孩子就会厌烦,易产生“逆反心理”。

现在的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都有偏食或挑食的毛病,这个不好吃,那个不喜欢。

有些家长在饭桌上对孩子说个不停,这个菜好吃,营养价值高,不吃就不长,每顿饭都教育一番,久而久之,怎么能让孩子相信,怎么会不引起反感?他们更不愿意吃这些菜了。

4.不顾幼儿的个别差异和意愿,强行“定向”。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加上近年来的“神童之风”的影响,他们要孩子从小就学这学那,有的规定每天要识多少字,背多少唐诗,甚至要学加减乘除的计算。

6岁的孩子有逆反心理怎么解决

6岁的孩子有逆反心理怎么解决

6岁的孩子有逆反心理怎么解决文章目录*一、6岁的孩子有逆反心理怎么解决 *二、产生逆反心理的好坏*三、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6岁的孩子有逆反心理怎么解决1、6岁的孩子有逆反心理怎么解决认真分析。

遇事家长要想一想,为什么孩子会产生这样的行为?只有认真分析,查明原因,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艺术性。

冷处理。

一旦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成人不要急躁,不要以任性对任性。

正确的做法是“冷处理”,对孩子的哭、任性、要挟不予理睬,等他静下来再教育诱导。

学会利用。

家长可掌握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利用逆反心理来激发他,如用“你不会穿衣”、“你不数数”之类的话来刺激他们,其效果有时比正面说服还好。

发现闪光点。

逆反心理在思维形式上与求异思维有某些相似之处,其中包含某些独立思考的倾向。

爸爸、妈妈可从孩子的言行中发现闪光点,作为因材施教的依据,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好奇好问、爱动脑筋等良好品质和个性。

2、有逆反心理的表现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且有多种表现。

如对正面宣传作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大喝其彩;对思想教育及守则遵纪的消极、抵制、蔑视对抗等等。

3、什么是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指的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逆反心理表示这样的一种心理结果,即支持采取一种行动,结果却说服对方采取相反的行动。

产生逆反心理的好坏逆反心理的好处:逆反心理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儿童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勇敢,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等积极的心理品质。

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的情况下,在愤懑、压抑、不满的时候,敢于发泄,不会让不愉快的事情长期滞留在心中,并能防止畏缩、懦弱、压抑、保守、逆来顺受等消极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因此,父母要善于发现幼儿逆反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并合理引导,善加利用。

这样,就能够把孩子培养成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开拓、能进取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幼儿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

幼儿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

幼儿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幼儿逆反心理是指在家庭、学校或社会环境中,幼儿因受到某种压力或限制时产生的一种情绪和行为反抗的心理状态。

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家庭教育问题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果家长没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方法,很容易让幼儿产生逆反心理。

例如,一些父母过于严格或过于溺爱,不顾孩子的需求和情感,以权力为本位,把孩子看做是自己的延伸,对孩子的积极行为不给予足够的肯定和鼓励,反而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强制干预、批评和惩罚,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很容易导致儿童产生逆反心理。

学校环境问题学校是孩子的另一个重要成长环境。

一些老师采用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强行要求幼儿遵循自己的规则和想法,忽略了幼儿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发展,这种方式也容易让幼儿产生逆反心理。

同时,学校中同伴的影响也是较为复杂的,如果身处在一个学习环境不良的班级或读书困难的环境之中,也会让幼儿产生逆反心理。

人格发展问题幼儿的人格特质发展与逆反心理有着密切关系。

如果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自信心、缺乏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和决策能力等,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的心理。

同时,如果孩子过度依赖他人,缺乏独立的思考和行为能力,也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针对幼儿逆反心理,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义务,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和理解。

学校应该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关注幼儿的个性和心理健康的发展,采用符合幼儿生长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

培养幼儿的自信和控制情绪的能力,让幼儿学会自我分析、思考和决策的能力,从而具备更强的自主性,避免产生逆反心理。

正确认识和处理逆反心理行为,采取恰当的心理以及行为干预方式,及时疏导幼儿的逆反情绪,避免情绪最终积累转化为消极的社会情绪事件。

综上所述,了解幼儿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更好地调动和激发幼儿成长的潜能,从而培养出更为独立与自信的人格。

儿童叛逆心理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儿童叛逆心理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关于孩子叛逆心理的成因与对策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孩子与父母之间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上存在很大的差距。

因而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

这不完全是坏事。

最起码说明孩子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主体意识增强了。

然而,很多家长面对这种情况,却变得非常的着急和不知所措。

的确,这些矛盾的存在,不仅困扰着孩子自己,也给家长带来了不少的烦恼。

我们每个人都总在矛盾中生活,谁也摆脱不掉矛盾。

我们只能正视它,解决它。

我今天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或许对需要帮助的家长有所帮助和启示。

一.叛逆心理的成因分析叛逆心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逆反心理。

它是孩子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所提要求产生反抗的心理。

也就是与父母唱反调,对着干。

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说这个好,我偏说那个好;你让我信这,我偏信那;叛逆心理的显著标志就是对所有的问题回答都是否定回答,其本质就是要摆脱一切干扰甚至帮助,来寻求人格的自我独立,是强烈要求成熟的心理能量的增长,是一件好的事情,无须恐慌,正确的引导会造就一个人才,错误的压迫会毁灭一个人。

那么叛逆心理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叛逆心理在儿童时期就已存在。

只是我们父母没有发现并及时进行引导罢了。

直到孩子发展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

方感事情的严重,弄得家长们是措手不及。

如果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自尊,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了他们自己不同于父母的兴趣和追求。

如果从家长的角度来看逆反心理的形成,与青春期家长与学校教育方式的不当有直接的关系。

如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某些事物被禁止,轻则行动被限制,重则受到训斥、处罚,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讽刺、挖苦、体罚等,都会在心理上造成压力,当青少年找不到良策去排解这种不断积蓄的压力时便产生逆反心理。

由于他们正处于性格形成和自我的独立意识增强的时期,常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求得自我肯定。

准确把脉“顶牛”因势利导“逆反”——儿童“逆反行为”的成因分析及疏导策略

准确把脉“顶牛”因势利导“逆反”——儿童“逆反行为”的成因分析及疏导策略

准确把脉“顶牛” 因势利导“逆反”——儿童“逆反行为”的成因分析及疏导策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幼儿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心理健康教育对其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幼儿的判断能力和承受能力较弱,容易受挫折,导致出现种种逆反行为,例如顶嘴、好动、不服管教、说谎等。

因此,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恰当的引导和疏导是十分必要的。

一、问题之源:星星的逆反行为案例1:星星又一次惹祸了!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和小朋友打架了。

吃完午餐,星星对同伴亮亮手中的恐龙绘本很感兴趣,就想要和他一起看色彩斑斓的绘本。

但亮亮不愿意分享手中的绘本,星星见状就去抢夺,于是两人互不相让,星星一时脾气上来了,一把抓住绘本猛地夺了过来,导致亮亮重心不稳,一个踉跄地摔倒在了地上,亮亮瞬间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声。

近期发现他的“变化”不仅仅打人,还会和老师顶嘴、说谎。

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只会说:“又不是我的错,都是别人在欺负我。

”在幼儿园里的生活充斥着各种“小毛病”。

于是,我和亮亮的家长进行了沟通,了解下近期亮亮在家中的行为表现。

亮亮跟随奶奶和爸爸生活,爸爸和亮亮生活时间不多,教育和陪伴更是少之又少,并且爸爸长期以来的棍棒教育,引起了亮亮的抵触,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亮亮的爸爸没有关注到孩子的心理需求,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的亮亮很容易产生对立情绪,得不到家庭的关爱,就只能用逆反的言行维护自尊。

二、事实判断:儿童逆反行为的实质及归因从以上案例可以发现,星星已然出现了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心理障碍的一种,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反抗心态。

对于幼儿来说,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调整,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对他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

1.儿童逆反心理的表现这类孩子情绪易烦躁、易发火。

当违背了心意、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受到不公平待遇、遭到嘲笑责骂的时候,常常会大发脾气或大吵大闹,而且想方设法搞破坏,以此表达内心的反抗。

他们在潜意识里拒绝与人沟通,不想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于是变得固执又任性。

【儿童心理】宝宝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儿童心理】宝宝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儿童心理】宝宝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1.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两岁左右的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必须触摸所有东西,这通常会让成年人感到恼火,从行动受限到谴责和体罚。

对孩子如此简单的对待,必然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

2.成人不尊重孩子的人格虽然孩子们很小,但他们也有自尊。

成年人应该尊重他们,并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对他们进行教育。

那种“棍子下的孝子”,讽刺、讽刺、虐待和体罚只会导致孩子的叛逆心理。

3.遇事唠唠叨叨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们不能做这个或那个。

他们说要注意一下这个和那个。

他们没完没了地唠叨。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会感到无聊,产生叛逆心理。

4.不顾孩子的个别差异和意愿,强行“定向”有些父母渴望他们的孩子成功。

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这个和那个,比如每天要读多少单词,练多少小时钢琴,否则他们会受到惩罚。

这很容易导致孩子们产生相反的情绪。

5.缺乏感情沟通父母与孩子缺乏定期的情感交流,对孩子缺乏尊重。

孩子们会不尊重父母。

6.成人对孩子过分迁就孩子们认为他们不会因为犯错误而受到批评。

这种错误的信息使孩子们不清楚是非。

一旦父母想要管教孩子,孩子们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和叛逆。

7.家长式的作风特殊教育让孩子们感到不舒服和沮丧,所以他们会用反抗来回应父母。

8.孩子对家庭和父母不满意尤其是当父母之间的情感不和使孩子产生心理障碍时,孩子往往会通过叛逆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此外,当孩子因为父母没有榜样和精神支持而感到苦恼时,他们也会发泄叛逆情绪。

9.缺乏满足感由于种种原因,父母不能经常和孩子在一起。

虽然他们的物质极其丰富,但孩子们在情感上感到非常饥饿。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会在没有双爱的情况下表达对反抗和沉默的不满。

论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成因及其应对

论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成因及其应对

论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成因及其应对摘要:青少年的叛逆是令很多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也让他们束手无策,其实叛逆心理是一种正常现象。

青春期的孩子从幼稚开始走向成熟,他们的身体、心理、情感各个方面都有大幅度的发展,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也开始发生改变。

青春期的孩子总是憧憬成熟又留恋童年,追求完美又总有缺憾,拒绝灌输又渴望帮助。

这样矛盾的心理,使得他们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是如此无聊和荒谬,而对孩子来说,意义却十分重大。

关键词:青少年;逆反心理;青春期;一、青少年青春期叛逆的现状就对中小学生青春期的叛逆情况,我做了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过逆反心理,大部分因素来自于个人,家庭和学校。

其中,因为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而叛逆的青少年学生占79%,可见青春期的孩子具有极强的自尊心。

大部分孩子在做错事受到别人批评时,心中多少会有点不服气。

为了维护自尊,他们会采取消极的应对态度。

随着社会角色的意识与性别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做大人一样来看待,甚至通过做一些事来引起他人及异性的注意,对于一些即使学校或家长不允许做的事,61%的学生选择偷偷或直接去做。

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是在14岁到18岁的年龄阶段,会变得特别敏感,与家长争吵的次数会比小时候多很多,老师、家长的嘱咐有时会让孩子觉得很厌烦。

在青春期阶段,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的主体意识很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当别人与其意见相悖时,他们会进行不同层次的反抗。

大部分青春期学生都能意识到逆反心理对他们的生活和成长的影响,当他们发现自己存在逆反心理这种倾向的时候,48%的孩子会选择找同龄好友倾诉。

二、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青春期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如果没有及时做好孩子心理的疏通工作,怎么能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呢?想要解决问题,我们先要从根源出发,找出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一)青少年自身成长发展缺陷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年龄阶段,青春发育期的孩子生理的成熟与心理的发展极不平衡。

浅谈幼儿的逆反心理

浅谈幼儿的逆反心理

浅谈幼⼉的逆反⼼理浅谈幼⼉的逆反⼼理⼼理学认为:所谓逆反⼼理,就是作⽤于个体的外界因素超过了个体感官接受的界限,使个体感官饱和后对某事物产⽣的⼀种相反的体验、认识,并导致与该事物背道⽽驰的⼀种⼼理状态。

其主要表现为认识上的逆反以及情绪和⾏为上的对抗。

逆反⼼理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尤为突出,⼼理、教育学界对此⾮常关注。

其实,幼⼉在2.5岁到5岁左右,也会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存在逆反⼼理。

⽐如:你说要这样,他偏要那样,你指东,他偏向西;在某种情况下,你说什么,他都要在你说的前⾯加上⼀个“不”,也不管这话通不通。

现代⼉童中,这⼀⼼理现象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和强烈。

但这⼀问题,在有关幼⼉⼼理和幼⼉教育的书籍中很少被提及或者论之不详,因⽽许多幼⼉教师或幼⼉家长也没有对此引起⾜够的重视。

本⽂试图对幼⼉逆反⼼理产⽣的原因、利弊及应取的对策作⼀些浅陋的分析。

⼀、幼⼉逆反⼼理产⽣的原因及利弊(⼀)幼⼉逆反⼼理产⽣的原因⾸先,幼⼉逆反⼼理是⾃我意识强化的⼀种表现。

我们知道,⾃我意识是指以⾃我为客体⽽产⽣的认识,通常包括⾃我存在的感知、⾃我体验、⾃我监控三个⽅⾯的内容。

⾃我存在的感知,对幼⼉来说,主要是对⽣理⾃我的意识。

它是⼀种原始状态的⾃我意识,也是幼⼉逆反⾔⾏的⼼理动因。

⼈在婴幼⼉期便感到了⾃⼰⾝躯的存在,并对⾃⾝产⽣⼀种占有感、⽀配感、爱护感。

幼⼉的⾃我体验,突出表现在希望得到良好的评价,⾃⼰事事处处是对的、最好的,因⽽还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我监控。

在这种⾃我意识下,幼⼉常常会产⽣主动防御(⽐如,怕惩罚先指责别⼈的过失或寻找逃避惩罚的其它理由等)、⾃我装饰(别⼈有的我也有或更多更好)、寻求安全等⼼理机制,处处维护、显⽰⾃⼰。

因此,从这个⾓度看,幼⼉具有逆反⼼理是⼀种进步它是幼⼉在社会实践和交往中,特别是由于⾔语和思维的发展,认识⾃⾝和环境⽽逐步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说明幼⼉已强调地意识到了⾃⾝的存在,同时产⽣了要求别⼈意识到其⾃⾝存在的意识和愿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
儿童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
一、期望不切实际
现在的家长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往往忽视了孩子
自身的素质和水平,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煞
费苦心设计好的蓝图,硬要他们去做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其结果
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一事无成,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孩
子的对立情绪。

准确的做法应该是,家长提出的要求,应比孩子的实
际水平略高一点,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树上的果子,"使他们经过努力,都能圆满完成任务,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这样,孩子就会持续增
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过于严厉,损伤孩子自尊心
现在,有些家长还是满脑子的"不打不成材"的观点。

认为"严"就
是体罚,很少考虑孩子的自尊心,随意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处,甚
至讽刺、挖苦,有时还要对孩子动武。

准确的做法是,理解孩子,尊
重孩子,把他们当成一个开始有独立意识的小伙伴,有事商量着来办,平等相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千万不可居高临下,以
势压服。

三、压抑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探索心理特别强,世界对他们来说充满神秘和惊奇,大人
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的事物,他们都要问问、玩玩、摸摸,有时就难
免会闯祸。

如果家长不了解他们的好奇心,认为这是胡闹,不分青红
皂白地呵斥、打骂孩子,就很自然地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情绪。

明智的
家长应该这样告诉孩子:你想知道的事情,我们也很想知道,你如果
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想办法帮你解答问题的。

这样,既满足了孩子
的好奇心,又使他们懂得了很多道理。

四、反复唠叨,引起厌烦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唯恐他们不听,就反反复复、唠唠叨叨
不休。

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马拉松"式的说教环境中,就会产生心
理障碍。

即使明知道家长说得有理,他们也不乐意听。

所以,我们在
教育孩子时,必须要言不烦,并且尊重他们,留给他们情绪变换和思
考的余地,孩子有了思想准备,就相对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

逆反心理造成的好的影响
1.逆反心理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儿童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勇敢,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等积极的心理品质。

2.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的情况下,在愤懑、压抑、不
满的时候,敢于发泄,不会让不愉快的事情长期滞留在心中,并能防
止畏缩、懦弱、压抑、保守、逆来顺受等消极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所以,父母要善于发现儿童逆反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并合理引导,善加利用。

这样,就能够把孩子培养成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开拓、能
进取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准确看待儿童逆反心理
1、不要抱有成见
预想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或情绪的父母实际上是在挑起这种情绪。

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们有独立意识的迹象便极力压制,担心稍有让步,就会导致孩子走上歧途。

父母反应越激烈,越过度,孩子们就越会坚
持己见。

2、把握重要问题
不要对孩子的每个细枝末节都指手画脚,这只能使孩子们反感。

你儿子留了披肩发或是你女儿用了一种新的化妆品,你还是把这当作
一种无害的时髦而予以接受。

3、不要盲目责怪孩子
有时,看起来"逆反行动"是针对你的,但实际上也许根本不是那
么回事。

有一家人一向在星期日早上10点钟去爷爷奶奶家看望老人。

一天,儿子却宣布他要晚起,不参加次日的"集体活动"了。

他的父母
本来能够大发其火,把此举解释为青少年对家庭的抵制。

但是,他们
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心平气和地问明了原因。

原来,孩子前一天为了
学校的校报忙到很晚,实在是太疲倦了。

于是家人便把去爷爷奶奶家
的时间改为下午2点。

4、建立统一战线
孩子有时会更喜欢两位家长中的一位。

一位父亲也许会为女儿的
亲密行为而"硬"不起心肠,并允许她享有母亲所反对的"特权"。

同样,当父亲要为某件事而斥责儿子时,母亲也许会为儿子辩护。

对孩子的
不同态度会导致父母之间的冲突。

所以,在处理孩子的某个问题时,
你应同你的爱人多商量,决定你们在哪些方面互相让步。

然后,一起
向孩子说明你们的决定。

如何处理儿童逆反心理
1、冷却法
当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情绪强烈激荡时,父母不要恼怒,不可"
针尖对麦芒",以任性对任性,否则会火上加油。

准确的做法是冷处理,对他的任性不予理睬。

当孩子以哭作为武器来威胁时,不要心软,能
够让他哭一阵,等他平静下来以后再教育诱导。

2、温暖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