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争——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级对封建阶级最后的斗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汉之争——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级对封建阶级最后的斗争
随着秦朝帝国大厦的崩溃,项羽、刘邦为首的楚汉两大集团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权力争夺战征。

楚汉权力争夺表面上是对全国政权的掌握上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实际则是以项羽为首的没落的奴隶主集团与刘邦为首的封建地主阶级之间展开的争夺,是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对正处在上升时期的封建阶级的最后一击。

项羽是楚国贵族项燕之子,是楚国没落的贵族子弟,其祖先被封于项城,故以项为姓氏。

楚国在整个周王朝时代,对经历了吴起变法,对楚国传统贵族势力有所打击,但吴起死后,楚国居于统治地位的仍是贵族势力集团,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奴隶主贵族集团。

正是由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统治,使得楚国政治僵化,封建经济虽有所发展,但发展缓慢,经济水平相对于发达的秦王朝的封建经济而言依然落后。

至秦国灭亡楚国之时奴隶主贵族集团依然处于楚国统治中心。

楚国的灭亡可以说是以秦国为代表的新兴封建阶级对没落奴隶主阶级的胜利。

而项羽就是没落奴隶主阶级集团的一员。

刘邦起于农民,其做过短暂的泗水亭长。

陈胜吴广起义是刘邦发起点。

正是在秦末农民的起义浪潮中,刘邦任用萧何、张良等人,在起义队伍中展露头角。

由于刘邦在农民起义中只是将自身斗争目标放在推翻秦王朝统治上,没有项羽自身所带有的对秦王朝的复仇性,因此在战争中未采取大规模的杀伤政策。

使其赢得长着的称呼。

因此,在面对
灭亡秦朝的关键斗争中,楚怀王让长者的刘邦西击入侵,结果刘邦不负重望,灭亡秦朝。

灭亡秦朝后刘邦本认为根据约定自己应王关中,因此除秦时律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为其日后争夺政权打下基础。

刘邦灭秦后,根据楚怀王先前与诸侯的约定:先入关者王,刘邦理当被王关中,因此在子婴投降后,刘邦接受手下臣属的建议闭关据纳诸侯入关,以保证自己对于关中的实际控制。

而这直接导致了与项羽矛盾的计划。

自项羽诛杀楚怀王任命的楚军主将宋义之后,项羽为各诸侯所畏惧,《项羽本纪》记载: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

”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

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

今将军诛乱。

”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⑿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使桓楚报命于怀王。

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项羽作为首立楚后的有功之臣,其实力以压到各支起义军,因此刘邦在夺取关中之后采取的闭关防御措施是得当的。

而这直接引发了与项羽为首的前楚国贵族的利益,才使得发生鸿门之宴。

可以说鸿门宴是整个楚汉关系的转折点,自鸿门宴之后各派的利益关系暂时处于缓和。

项羽入关后对秦地进行疯狂报复,这种报复的根源在于秦对于楚国的亡国之恨,此外还有秦在战争中杀死项羽之父与叔父,可以说项羽对于秦朝的报复表面上看是受压迫者在推翻压迫者后的情绪发泄,实际上是楚国贵族对秦国贵族为首的秦朝统治者的疯狂报复。

而这种报复
不在于所谓的阶级反对压迫之上,而纯属于两大贵族之间亡国之恨的复仇的举动。

从这点上可以看出,项羽由于自身的阶级立场的局限性不能真正起到维护封建国家制度的作用。

自秦东归后,项羽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在于楚怀王的安置上。

楚怀王是项梁接受范增的建议后所立的楚国王室后代,在整个灭秦的战斗中楚怀王扮演者精神领袖的作用,是起义军名义上的领袖。

正是在楚怀王下各派才保持了暂时的团结。

但随着秦朝的灭亡,楚怀王这个名义上的王成为项羽最大的问题。

有楚怀王在项羽不可能成为天下真正的统治者,因此项羽阳尊楚怀王为义帝,将其迁到荒蛮之地,这样自己就真正成为各派诸侯的统治者。

开始自己为中心的新政权的建设。

在新政权建设中,该采取何种措施来维持统治。

项羽抛弃了封建制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反而分封故王和功臣去各地为王,从而将中国又带回周王朝时期所采取的维持奴隶主阶级的模式之下,可见这是由于当时掌握实权的项羽由于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而采取的措施。

这种局限性就在于其作为楚国贵族后裔不能根除其自身所具有的奴隶
主阶级的局限性决定的。

《项羽本纪》记载:二月,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

背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四十一县,都南郑。

三分关中,立秦三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董翳为翟王,都高奴。

楚将瑕丘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

赵将司马卬为殷王,都朝歌。

当阳君英布为九江王,都六。

怀王柱国共敖为临江
王,都江陵。

番君吴芮为衡山王,都邾。

故齐王建孙田安为济北王。

徙魏王豹为西魏王,都平阳。

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

燕将臧荼为燕王,都蓟。

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

齐将田都为齐王,都临菑。

徙赵王歇为代王。

赵相张耳为常山王。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此处的霸王只是各王之长,就如周朝时期的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而并不是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中的霸主。

可见,项羽是想将秦朝时期封建大一统的中央王朝重新带入周王朝时期的分封制之下。

由于这次分封不均,尤其是违背了怀王关于先入关中之人王关中的约定,因此引起刘邦的不满,而这也是刘邦反对项羽的根本原因。

刘邦被立为汉王后带领自己的臣属去自己的封地,但在其汉王国中刘邦任用萧何为丞相,而萧何则是秦朝故吏因此在其统治政策上无疑是沿着秦朝时期所实行的统治政策。

因此,是沿袭了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政策,可以说在当时是顺应整个历史潮流的,代表的是正处于上升趋势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汉王至南郑后,与汉王元年五月引兵从故道出袭雍。

雍王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战好畤,又大败,走废丘。

汉王遂定雍地。

东如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地。

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的序幕。

在楚汉之争中,汉王也曾接受郦食其建立复立六国后代为王,《汉书·高祖纪》记载:食其欲立六国后以树党,汉王刻印,将遣食其立之。

张良为其分解形势提出八难,使得刘邦打消了此念头。

此时刘邦所要立六国之后并不是要实行周王朝时期的分封制度,而是为了对付项羽而采取的权宜之计,这从消灭项羽之后刘邦剪除异姓王就可以看出。

在军事上,由于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使得汉初期处于不利地位,在经过多次争斗之后,双方力量都严重受损,因此刘邦提出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高祖纪》记载:项羽自知少助食尽,韩信又进兵击楚,羽患之。

汉遣陆贾说羽,请太公,羽弗听。

汉复使侯公说羽,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

此时双方都接受了这个建议,但这个建议本身只是暂时妥协的产物,这对于封建制度下要求大一统的国家环境来说是一种历史的退步。

因此,在协议签订后刘邦想西归,此时陈平、张良说:「今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楚兵罢食尽,此天亡之时,不因其几而遂取之,此养虎自遗患也。

」汉王从之。

出兵将项羽位于垓下,最后消灭了项羽集团。

项羽、刘邦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其表面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对于全国的统治权,其实质上是以项羽为首的没落的奴隶主阶级与刘邦为首的正处于兴盛时期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

是两大阶级对于全国统治权的争夺。

此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符合历史的发展潮流,因此在战争的最后以刘邦为首的封建地主阶级赢得战争。

可以说,楚汉之争中刘邦不仅仅是汉军集团的领袖,更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刘邦战胜项羽符合了历史的发展潮流,给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在军事上以致命一击,维护了封建大一统的中央王朝,为以后历
代政权的建立起了模板作用。

这次战争使得没落的奴隶主阶级从此从中国政治舞台消失,有利维护了正处于完善阶段的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文明得以长足发展,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潮的合理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