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学案九修辞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九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
〖例题引路〗
例1.
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词的上片写整夜为相思苦恼。

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主人公的情怀?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步骤一)菊花笼罩着一片轻烟薄雾,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像在默默哭泣。

天凉了,双栖的燕子也飞去了。

只有无情的月亮,没完没了地照到天亮。

这种无端迁怒,更表现出主人公的烦闷。

(步骤二)烘托了游子(思妇、作者都可)的苦怀。

(步骤三)
〖方法梳理〗
(一)比喻
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②,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注]①贯之:诗人的朋友。

②悰(cóng):快乐。

这首诗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解析】①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明技巧)②酒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子;诗社亦已凋零,正像霜后梧桐。

(释运用)③颈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眼前景象的萧条之意,更加重了对昔日朋友的怀念之情。

(析作用)
(二)比拟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解析】①比拟、排比。

(明技巧)②“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释运用)③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析作用)④“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释运用)⑤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析作用)
(三)夸张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此诗为诗人63岁被贬至海南时所作,诗人被贬之前官至宰相。

请从运用修辞和抒发情感两方面分析“鸟飞犹是半年程”一句的妙处。

【解析】①夸张手法。

(明技巧)②人不能像鸟那样自由地快速地飞翔,可是即使是鸟儿,也要半年才能飞到,极言自己离开京师之遥远。

(释运用)③突出表现了诗人对京城深深的眷念之情,以及对回京之难的感叹。

(析作用)
(四)借代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解析】韦诗:①比喻。

(明技巧)②以烛喻月,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

(释运用)③渲染了寂静的气氛,流露出诗人的孤独无依。

(析作用)
赵诗:①借代。

(明技巧)②③借“晕”代月,并配以“冷”字,(释运用)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析作用)“晕”又预示天气变化,结构上引出下句,含蓄地道出内心的孤独凄凉。

(析作用)
(五)双关
竹枝词①二首(其一)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注]①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的民歌。

“道是无晴还有晴”的“晴”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解析】①“晴”和“情”谐音双关,(明技巧)②表面上说晴雨的“晴”(晴朗),实际上说情感的“情”(情感)(“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

(释运用)③含蓄贴切地表现出抒情女主人公听到情郎的歌声时所产生的疑虑不安、含羞、惊喜等微妙复杂的情感。

(析作用)
鉴赏修辞手法题答题技法
1.解题步骤
2.答题模板
诗中使用了……的修辞手法。

……(结合具体内容阐释如何运用),……(具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随堂巩固〗
1.请说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1)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终岁不闻丝竹声。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6)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主人下马客在船。

(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0)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春近王铚①
山雪银晓屏,溪梅玉镜春。

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

索莫②贫游世,龙钟老迫身。

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

【注】①作者曾为枢密院编修官,后因忤奸相秦桧意,遭到贬斥。

②索莫:孤寂沮丧的样子。

首联写“山”和“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加以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11分)
红梅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石曼卿笔下的《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颔联的“故作”是没有丝毫贬义的,它不是忸怩作态,而是在她的“冰容”之外的另一种性格,即是她的与人为乐,她的朴实。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E. 诗的尾联用自己敬仰前辈诗作,表明梅花高洁,古今同赞。

(2)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红梅的?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九修辞手法答案
1.1.(拟人)
2.(拟物、夸张)
3.(借代)
4.(比喻、夸张)
5.(比喻、夸张)
6.(设问、借代)
7.(拟人、双关)
8.(互文)
9.(对比、借代) 10.(比喻、夸张)
2.答案首联写“山”和“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包裹着积雪的山峦,像一道银色屏风;清澄的溪水像一面白玉制成的镜子,形象地展示了一幅春日将临的明丽画面。

【解析】首联展示出一幅春日将临的画面。

包裹着积雪的山峦,起伏绵延,像一道银色屏风;清澄的溪水像一面白玉制成的镜子。

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1)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

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

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4、(A、E)A,并非要与桃李一起装点春天。

E.诗人引述典故目的不在此,是说前辈诗人不知道红梅原来是有气质与品格的,往往只看中对外表枝叶的描绘。

4、①拟人。

如“怕愁贪睡”四字是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

②用典:“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这句引典故作结,点明主旨,锁住全篇,含蓄蕴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