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理护理在骨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合集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骨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人性化护理在骨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人性化护理在骨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温暖的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具体实施方法包括提供心理支持、倾听患者需求、提供温馨环境等。

经过观察发现,应用人性化护理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康复效果也更加显著。

人性化护理在骨结核患者护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展望未来,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人性化护理对骨结核患者康复的影响,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骨结核患者,人性化护理,治疗依从性,康复期,效果观察,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实施方法,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骨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主要影响肺部,但也可侵犯其他器官,包括骨骼。

骨结核患者常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而且可能会面临社会排斥和心理压力。

传统的医疗模式往往侧重于疾病的生理治疗,缺乏对患者的综合关怀。

人性化护理在骨结核患者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性化护理强调将患者视为独特的个体,尊重其尊严和权利,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并通过密切的沟通和关怀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在骨结核患者的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改善骨结核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为推动人性化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人性化护理在骨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探讨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通过对人性化护理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效果观察,可以评估其在提高骨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加强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等方面的作用。

也旨在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患者康复期间的重要性,促进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护理工作的人性化发展,提升骨结核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康复效果。

骨科结核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及护理

骨科结核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及护理

骨科结核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及护理【摘要】目的:探究骨科结核病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及护理效果。

方法: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患者178例研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心理干预及护理,比较效果。

结果:SAS、SDS评分比较,护理前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均更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干预及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就此促使其生活质量全面提升,具有较高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骨科;结核病;心理干预;生活质量骨结核是基于结核杆菌入侵而诱发的慢性骨科疾病,为临床常见疾病。

绝大多数骨结核患者都伴随有肺结核,且在肺结核治疗不彻底的情况下引发血液传播,以至于结核杆菌入侵骨与关节,进而发病[1]。

该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危害巨大,将导致患者出现强烈的骨与关节疼痛,以及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导致患者出现关节畸形与功能受限,从而也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2]。

手术治疗是该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在整个围手术期间,患者受病痛的折磨会产生众多不良情绪,导致依从性降低,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

为此,积极对患者践行围术期心理干预至关重要,本文就此进行了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178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男49例,女40例,年龄40-63岁,平均(51.45±2.45)岁;观察组:男50例,女39例,年龄39-62岁,平均(50.65±2.35)岁。

两组各资料差异均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即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对其进行常规性护理干预,如引导其进行术前检查,叮嘱其手术注意事项,以及指导其进行术后康复锻炼等。

试论心理护理在骨科病人中的应用

试论心理护理在骨科病人中的应用

试论心理护理在骨科病人中的应用探讨心理护理在骨科病人中的应用,研究心理护理学在骨科临床上的不同特点,增强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有效的缓解病人的各种不良情绪,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充分重视其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使病人的情绪调解到最佳状态,以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心理护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贯穿于病人住院的全过程,能较好的解决病人的负性情绪心理问题,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

骨科患者多为意外损伤所致,突然使其强迫性卧位,生理和心理上都难以接受,传统的护理有时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除了满足患者的治疗和生理需要外,加强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及时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全过程,尽快得到康复。

一、心理护理的目的骨科患者入院后,一方面是外伤和疾病造成的身体的痛苦,另一方面是希望得到最好、最及时的治疗和最佳护理。

1.调节病人的心理状态心理因素是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

骨科临床病人多伴有部分的功能障碍和疼痛,多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病人一方面希望得到最好、最快的治疗,另一方面最担心手术能不能恢复功能和解除疼痛等。

对手术疑虑重重,担心麻醉意外,手术失败,术中大出血,神经损伤等,病人处于紧张、焦虑之中,会造成治疗上的不配合,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的紊乱、食欲减退、睡眠质量下降,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康复。

此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变化,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给与全面、细致的健康指导,恰当的劝说和解释,以改变病人的认识方式。

美好的语言、友善的态度,可以改变病人的情绪状态,巧妙的积极暗示又可使病人按照治疗方案行事,从而使病人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

2.帮助病人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病人从家庭到医院,周围的人和事物都是陌生的,难免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影响饮食和睡眠。

因此,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每一位新入院病人,主动介绍医院环境、规章制度,尽最大努力满足病人的需要,让病人感到温暖。

骨科结核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及护理

骨科结核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及护理

骨科结核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及护理心理护理是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措施,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的护理方式。

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正确理智地面对疾病,缓解或消除因疾病所带来的不良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院骨科结核病患者手术前后心理护理作简要总结。

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住院骨关节结核患者60人,男34人,女26人。

其中脊柱结核42例,髋关节结核10例,膝关节结核3例,肘关节结核3例,踝关节结核1例,腕关节结核1例。

患者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38.6岁。

入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平均住院时间20.7天。

2.方法对所有入选患者从入院即开始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治疗方案的理解程度、社会支持情况等,根据情况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

确定手术方式后,即开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直至患者出院。

在手术前、中、后分别进行简要心理评估,了解心理护理的效果,并随时调整护理方案。

3.护理3.1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在疾病的影响下,患者大多较为痛苦,这种痛苦即表现为生理方面的痛苦,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心理方面上。

一旦患病,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落差,多表现为消极、痛苦、灰心、焦虑等,此时更加需要家人和社会的理解和安慰,作为需要陪伴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的医护人员来说若能及时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全面细心的心理疏导,将极大程度地改善治疗的效果,促进康复。

相关研究表明结核病患者最为敏感的应激源是麻醉手术,过重的心理负担使机体出现应激反应,体内血浆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增高,造成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机体需氧量增加,造成冠脉血流减少,进而引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更加严重的反应。

这些改变严重影响了手术的进程,更有甚者无法进行手术。

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有效地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干预对骨结核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骨结核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bone tuberculosis.Methods 80 cases of bone tuberculosis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Octo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n=40) and the control group (n=40).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The adverse emotions,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SAS and SDS scor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35.48 3.98) and (34.15 3.86),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43.15 5.07) and (40.16 4.95),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95.0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7.5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bone tuberculosis patients, improve the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骨结核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骨结核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骨结核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调查骨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在面对疾病时的心理情况,为制定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护理对骨结核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心理护理在骨结核治疗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通过心理护理的全面分析和研究,可以为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康复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骨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心理护理干预、调查、效果分析、重要性、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骨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常见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中,尤其是影响偏远地区和贫困人群。

该疾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可侵犯骨骼,导致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

患者在经历了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研究表明,骨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会对其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对骨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和评估,以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目前对于骨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查和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还比较缺乏,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分析。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骨结核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查和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的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对于骨结核患者的重要性,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骨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评估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的效果。

通过对骨结核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查,可以了解患者在面对疾病时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惧等。

通过对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可以评估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程度,以及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高骨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促进患者康复进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研究结果的分析,也有助于揭示心理护理对骨结核患者的重要性,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心理护理对脊柱结核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

心理护理对脊柱结核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

心理护理对脊柱结核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心理护理对于脊柱结核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
脊柱结核是一种严重的骨骼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在治疗
过程中,脊柱结核病人往往会面临着焦虑抑郁情绪。

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还可能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心理护理对于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心理护
理对于脊柱结核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心理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可以帮助脊柱结核病人应对焦虑情绪。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患者在
面临疾病和治疗过程时往往会感到沮丧和不安。

焦虑情绪会影响患者的睡眠、食欲和社交
能力,进而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心理护理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和沟通,帮
助患者理解自己的情绪,并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帮助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和呼吸练习,以
缓解焦虑情绪。

心理护理还可以通过情绪转移和深度沟通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自己的情绪,提高应对能力。

心理护理对于脊柱结核病人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焦虑抑郁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
活质量,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过程。

焦虑抑郁情绪会降低患者的自信心和动力,使他们对治疗失去信心,并影响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康复计划。

而心理护理的介入可以帮助
患者更好地应对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对治疗的信心和积极性,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和康复
进程的顺利进行。

骨结核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骨结核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骨结核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目的调查骨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骨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该院89例骨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

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查体的9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评分变化及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结果骨结核患者在抑郁、焦虑、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恐怖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健康的正常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后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抑郁、焦虑、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恐怖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结核患者存在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提高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标签:骨结核;心理状态;护理干预骨结核属于结核菌的隐匿性感染,95%以上来自肺结核[1]。

作为一种病程较长的慢性疾病,骨结核更需要在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工作[2]。

本研究选取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该院治疗的89例骨结核患者,调查其心理状态,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骨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该院治疗的89例骨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8例,女41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0.2±14.6)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病程(10.2±5.6)个月,其中脊柱结核46例,髋关节结核17例,其他结核26例。

89例骨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41.6±13.8)岁;干预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40.1±14.8)岁。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干预手段主要有:采用交谈、健康知识宣讲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采用肌肉放松训练等方式转移、释放患者的不良情绪;加强家属和患者的沟通,争取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创造患者间交流沟通的氛围,消除患者的孤独感和恐惧感。

心理护理对脊柱结核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

心理护理对脊柱结核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

心理护理对脊柱结核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脊柱结核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影响,还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由于治疗过程较长,治疗的疼痛和不确定性,脊柱结核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而心理护理在脊柱结核的治疗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首先,心理护理可以帮助缓解脊柱结核病患者的焦虑情绪。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常会担心疾病的进展和治疗的效果,担心治疗期间的身体疼痛和副作用,甚至出现对未来的恐惧和忧虑。

心理护理师可以通过和患者的谈话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缓解焦虑的方法,例如放松训练、呼吸训练等,帮助患者摆脱焦虑情绪的困扰,逐步建立自信心和信心,有利于治疗的进展和效果。

其次,心理护理还可以帮助缓解脊柱结核病患者的抑郁情绪。

抑郁在脊柱结核患者中很常见,由于治疗期长时间,且有一定的风险,以及疾病本身就会影响患者的心情,许多患者会感到沮丧、失落、无助等消极情绪。

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及时缓解,会导致情绪低落,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使患者的疾病情况更加恶化。

心理护理师可以通过与患者深入交流,开展有效的治疗,让患者感到期待、积极、有盼头和希望。

必要时,心理护理师可以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抑郁情绪,并且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最后,心理护理还可以帮助脊柱结核病患者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脊柱结核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往往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治疗。

治疗期间,患者面临不确定的治疗结果、风险等问题,很容易产生压力和负面情绪,如果处理不好会对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心理护理可以引导患者建立健康的心态,乐观、沉着、自信,认真投入治疗,形成合理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保持积极的心态,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治疗期。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脊柱结核病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影响治疗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护理师可以通过相应的治疗方法,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降低患者的抑郁情绪,建立健康心理状态,有助于治疗方案的成功实施。

心理护理对脊柱结核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

心理护理对脊柱结核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

心理护理对脊柱结核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脊柱结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长期的康复过程和治疗带来的身体疼痛、功能障碍及其所带来的经济、家庭、社交等方面的困扰,容易产生心理抑郁症状,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因此心理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心理护理对脊柱结核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

焦虑抑郁情绪是脊柱结核患者最为常见的情绪反应之一。

疾病的恶化、康复过程的痛苦、治疗费用的压力和家庭关爱的缺失等因素,都会使得患者的情绪状态变得不稳定。

表现为焦虑、烦躁、担心、自卑、无力感等,严重的还会引起抑郁症状。

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也会影响治疗的效果和康复的进程。

心理护理是针对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一种专业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真实情况,调整情绪,增强自信,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御能力,让患者更加容易接受治疗。

同时也可以减轻对患者和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避免因情绪问题导致的治疗失败和康复难度。

正确认识疾病是消除焦虑的重要途径。

心理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理性看待自己的病情,并且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治疗计划,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紧张,减轻焦虑感。

并且心理护理人员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需求,给予咨询、建议和抚慰,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的恢复。

治疗阶段的情感有效支持和关爱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让患者产生爱、希望和信心。

心理护理人员应该尊重患者的意愿和情感,尤其要从积极方面引导患者的思考和情绪,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从而增强其对疾病的治疗信心。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的作用在脊柱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及其治疗,并促进疾病的康复。

同时,心理护理还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庭成员面对和应对疾病所带来的挑战和变化,在弥合身体与心灵的距离和提升生活质量方面作出贡献。

基于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基于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基于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引言骨外科是医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主要负责骨折、关节疾病等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除了对病情进行监测和护理外,心理护理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

本文将探讨基于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一、骨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1.1 忧虑和恐惧骨外科患者往往因为疼痛和受伤导致情绪不稳定,对手术和治疗充满了恐惧和忧虑。

这种心理状态会影响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甚至会影响手术和术后的康复效果。

1.2 自卑和自责一些骨外科患者常常因为受伤导致的行动不便或者残疾而感到自卑和自责,这种心理状态会阻碍康复的进行,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不安和压力骨外科患者常常面临着疼痛、手术和术后康复等一系列的压力和不安,心理护理对于缓解这些压力和不安至关重要。

二、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2.1 积极沟通对于骨外科患者来说,医护人员的沟通可以有效地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护士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亲和力,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需求,给予他们积极的心理支持。

2.2 提供信息对于骨外科患者来说,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过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疾病和治疗。

护士可以向患者提供相关的信息,解答他们的疑惑,让他们对治疗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3 心理疏导针对骨外科患者的忧虑、恐惧和压力,护士可以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通过倾听和安慰,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支持,从而更好地面对疾病和治疗。

2.4 康复指导骨外科手术后的康复过程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技巧,需要患者和家属有一定的配合和理解。

护士可以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教授他们正确的康复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尽快地康复。

2.5 定期访视在骨外科病房,护士可以定期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康复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保持患者的良好心态。

基于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基于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基于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面向各种各样的病人,其中有一部分病人因为疼痛、恐惧、无助、不安等情绪问题而需要得到心理护理的支持和帮助。

首先,心理护理可以帮助骨外科病人缓解疼痛。

在骨外科手术过程中,病人常常会感到强烈的疼痛,这会使他们情绪非常消极。

心理护理可以帮助病人控制自身情绪,以此来缓解病人的疼痛感。

其次,心理护理是帮助骨外科病人应对恐惧的重要手段。

在骨外科手术等过程中,病人可能会感到恐惧,从而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如焦虑、惊恐、紧张等。

心理护理可以帮助病人恢复平静,减轻和缓解病人的恐惧感。

第三,心理护理在骨外科病人的康复与自信心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经过手术和治疗后,病人会面对着伤痛、康复期等一系列的问题,他们需要得到足够的心理支持和鼓励。

心理护理可以帮助病人重建自信心,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此外,心理护理同样能够有效地降低病人的不安情绪。

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骨外科病人,他们可能会出现抑郁、失眠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他们的恢复和康复,很可能造成倒退。

这时,心理护理人员需要运用符合病人心理的方式进行关心和交流,使其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病情,从而起到缓解不安情绪的效果。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病人的身体健康不光离不开医疗技术,同样重要的是病人的心理健康,有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足够的心理护理,才能让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

骨结核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骨结核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骨结核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摘要】本研究通过对骨结核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显示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显著效果。

不同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也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取最适合的干预方式。

心理护理干预应成为骨结核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不同干预策略的长期效果,为提升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

本研究强调心理护理在骨结核治疗中的重要性,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骨结核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干预、心理护理、影响因素、效果分析、实施策略、改善、综合治疗、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骨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骨骼和关节。

骨结核患者常常伴有持续的疼痛、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

除了身体上的不适,骨结核患者还常常承受着精神上的压力和困扰。

在现代社会,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骨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

骨结核患者由于疾病的持续影响和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自卑等负面情绪,甚至影响到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了解骨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因素以及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进程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深入调查骨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分析影响其心理状态的因素,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结核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效果,为制定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和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骨结核患者的综合治疗模式,提高患者的整体康复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深入了解骨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分析影响其心理状态的因素。

通过对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和价值。

我们还将对不同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制定更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骨结核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骨结核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骨结核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究骨结核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护理内容。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结核患者20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骨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00例健康者则为健康组,在骨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三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情况。

结果骨结核患者的SCL-90评分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同时观察组骨结核患者的SCL-90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在骨结核患者机体内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因此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的同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有利于患者的疾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结核患者;心理分析;护理对策骨结核属于一种结核菌感染随之的疾病,其多是在肺结核病症后继发出现,其病程多较长并且迁延,治疗周期较慢,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躁、不安以及抑郁等负面情绪,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低[1]。

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结核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结核患者200例、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骨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100例,10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组。

其中对照组骨结核患者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患者年龄在20~69岁,平均年龄为43.8岁,患者病程在2个月~6年,平均为2.3年,其中髋关节结核患者18例、脊柱结核患者56例、其他结核患者26例,观察组骨结核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患者年龄在21~70岁,平均年龄为43.5岁,患者病程在2个月~5年,平均为2.2年,其中髋关节结核患者17例、脊柱结核患者55例、其他结核患者28例。

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促进功能恢复
心理护理能够激发患者的康复 欲望,提高患者的锻炼积极性 和配合度,有助于功能恢复。
预防并发症
心理护理能够预防患者因长期 卧床而产生的并发症,如压疮 、深静脉血栓等。
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使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 和生活,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调
节能力。
02
骨科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汇报人: 2Fra bibliotek23-12-19
目录
• 引言 • 骨科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 心理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 • 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 • 心理护理对骨科患者康复的影
响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骨科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促进患者康复
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助于 患者的康复。
焦虑和恐惧
焦虑
患者因骨折、疼痛等原因产生焦 虑情绪,表现为不安、烦躁、失 眠等。
恐惧
患者对骨折的愈合过程、手术效 果等产生恐惧感,担心预后不良 。
促进医患关系
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够增强患者对医护 人员的信任和满意度,有助于建立良 好的医患关系。
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 使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
心理护理在骨科治疗中的作用
减轻疼痛
心理护理能够通过转移注意力 、放松训练等方式减轻患者的 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骨结核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骨结核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骨结核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认识到心理护理的重要作用。

方法:阐述分析骨结核病人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心理问题,并针对问题而进行的心理疏导。

结果: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骨结核病人的疾病转归和预后有很好的疗效。

结论:心理护理符合当前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并取得很好疗效。

【关键词】骨结核;心理护理目前,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学也被广泛地应用到临床,病人在完成角色转换的过程中,还要接受各种应激原带来的不同的心理反应,如过度依赖,抑郁自卑、爱激动委屈和性格急躁等,病人的这些变化有时会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我们医护人员应当善于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通过心理疏导减轻病人的痛苦。

1 临床资料2009年12月10日—2010年12月10日在我科住院的骨结核病人129例,其中男74例,女55例,年龄为17~69岁,平均年龄43.4岁。

脊柱结核98例,髋关节结核17例,膝关节6例,其他关节8例。

全部是外科手术病例。

2 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2.1 对客观时间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转变:疾病可以使人改变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态度,也可以改变病人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态度,这种主观态度的改变,使病人把自己置于一个特殊的位置上,好像已经或者将要被人群抛弃。

2.2 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病人一旦知道自己有病之后,注意会变得狭窄。

他们会把注意力由外部世界转向自己的体验和感觉,这时,他们往往只关心自己身体的机能状态。

由于注意力的转移和兴趣的缩小,病人心理的各个方面会相应地发生一时性的改变。

2.3 情绪低落,运动减少,激情缺失。

2.4 时间感觉发生变化,会陷入对往事的回忆当中,这种情绪可以抑制对未来的信心。

2.5 精神偏移日常状态,疾病可以影响人的生物节律,病人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都可以发生改变[1]。

当我们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及需求之后,我们就能够对他们实施认知干预,纠正错误认知,调动积极情绪,以积极的心态,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

基于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基于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基于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是指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其康复和治疗效果的一种护理方法。

骨外科疾病和手术通常具有较长的治疗过程,对患者和其家属来说,既面临着身体的疼痛和不适,又承受着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

在骨外科临床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来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调节情绪。

骨外科疾病和手术往往让患者感到疼痛、不适和无助,容易导致情绪低落、焦虑和抑郁。

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内心感受,护士可以在适当的时机给予患者关爱、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调节情绪,增强心理的抵抗力。

心理护理可以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骨外科手术通常伴随着术前恐惧和术后康复期的疼痛和不适,容易使患者对治疗产生怀疑和消极情绪。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护士可以向患者详细解释治疗过程和效果,耐心回答他们的疑问和担忧,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对治疗的信心,增强对康复的期望。

心理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自我康复。

心理健康是人体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的积极心态和自我调节能力是恢复健康的重要保障。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护士可以教导患者运用放松技巧、呼吸训练等方法来应对疼痛和不适,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增强自我康复能力。

心理护理可以提供家庭支持。

骨外科疾病和手术不仅对患者本身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困扰,也给其家属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和压力。

护士可以通过与家属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提供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引导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减轻其心理负担,促进家庭的康复和和谐。

心理护理对脊柱结核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

心理护理对脊柱结核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

心理护理对脊柱结核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摘要】脊柱结核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会给患者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焦虑和抑郁情绪会影响康复进程,甚至加重疾病的症状。

心理护理在改善脊柱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康复。

本文探讨了心理护理对脊柱结核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介绍了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

通过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病情,提升康复效果。

展望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心理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康复中的作用,为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提供更多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心理护理,脊柱结核,焦虑,抑郁,情绪,病人,康复,心理状况,措施,重要性,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概述脊柱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结核病类型,它会导致脊柱骨骼的感染和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在脊柱结核患者中,焦虑和抑郁情绪往往比一般人群更为常见,这可能是由于疾病的症状和康复过程的痛苦带来的心理压力所致。

心理护理在改善脊柱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还可以促进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康复效果。

本文将重点探讨心理护理对脊柱结核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以及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和在康复中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心理护理在脊柱结核病人中的价值和意义。

1.2 研究背景脊柱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感染结核菌,其中约有10%的患者是脊柱结核患者。

脊柱结核会导致患者脊椎受损,骨折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除了身体上的痛苦,脊柱结核患者往往还伴随着严重的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研究发现,脊柱结核患者往往因为疾病本身及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和不确定性,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长期的抑郁和焦虑状态不仅会加重病情,还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

对脊柱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有效的干预和心理护理显得非常重要。

基于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基于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基于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随着骨科手术的日益普及,骨科临床护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
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其目的是为了帮助骨科患者更好地适应手术过程
和恢复期,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首先,在手术前,护士需要进行患者的心理评估。

如患者有心理问题(如恐惧、焦虑、抑郁等)时,护士需要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减轻疼痛和
恐惧感。

同时,护士还需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增强患者对手术的理解
和信心,减少术前紧张情绪。

其次,在手术中,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和身体反应。

如果患者出现意识
不清、呕吐、过敏等异常情况,护士要及时处理。

同时,护士还需给予患者密切的关注和
照顾,安抚患者的情绪和焦虑,让患者感到放心和安全。

最后,在手术后,护士需要重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身体反应,为患者提供恰当的
康复指导和医嘱。

护士需密切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为患者提供恰当的护理措施,帮助患
者尽快恢复健康。

综上,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护士需要以人为本,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创造良好的医学环境,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同时,护士
还需定期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心理护理在骨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19-06-25T08:58:11.383Z 来源:《生活与健康》2019年第05期作者:张铁军[导读] 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骨结核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较高。

哈尔滨市胸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在骨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4例骨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

对照组患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干预后SAS以及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骨结核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较高。

【关键词】:心理护理;骨结核;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bone tuberculosis patients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bone tuberculosis.Methods 84 cases of bone tuberculosis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2 case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s, while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asures.The negative emo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fter intervention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fter intervention, SAS and SDS scor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97.62%,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0.9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oor mood of patients with bone tuberculosis,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clinical widely applied value is high.
【 key words 】 : psychological nursing;Bone tuberculosis.Bad mood;Nursing satisfaction
骨结核主要是由于体内结核杆菌侵袭至骨骼系统而引发的隐匿性感染疾病,其中多数病患均为肺结核所引发。

由于疾病的侵害程度较高,并且存在较为漫长的病程,使得患者往往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使治疗依从性降低,临床护理的难度大大增加[1]。

本次观察分析了心理护理在骨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4例骨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

其中,干预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
2.03±6.98)岁。

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1.98±6.75)岁。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两组间的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①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存在不良情绪,给予悉心关怀,积极开展交流与沟通,及时解决内心疑虑,并主动讲解疾病与手术等相关知识,介绍院内医师经验,保证热情、耐心的服务态度。

护理人员需给予准确的语言与诚挚的态度来进行疏导与安慰,积极明确病患的个性特点,针对性的体贴与安慰。

特别针对病情突发患者,给予充分的鼓励与安慰,帮助接受疾病发生的现状。

②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手术实施期间,护理人员需以专业的经验来给予良好的沟通与宣教,采用简单易懂的话语来表述疾病常识与手术方法。

着重加强手术期间注意事项的介绍,并将以往的成功案例进行讲解。

充分了解患者术前的情绪状态,严重患者需给予放松训练等内容,减少不良心理对术中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的影响,保证手术开展的顺利有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③社会支持心理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社会支持情况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无论是临床护患关系,还是病患的家庭环境均是保证患者手术期间良好心理的基本保证。

护理人员需给予足够的尊重与关爱,增加病患的心理舒适程度,并要求家属给予良好的支持态度,保证手术的开展效果。

1.3 观察指标:①不良情绪。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

②护理满意度。

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在患者出院前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以非常满意率与基本满意率之和计算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得到的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的比较分别采用x2检验、t检验,当P<0.05,即可以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干预后SAS以及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如表2所示,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骨结核疾病的病情发展较为隐蔽且缓慢,患者不但会长期受到病情折磨,甚至会由于疾病进展产生瘫痪等致残事件[2]。

骨结核患者的临床常见症状表现包括局部疼痛、肢体功能障碍及肌肉萎缩等,在患病过程中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负性情绪,进而产生不良心理问题影响到临床治疗与术后康复[3]。

有研究将骨结核患者与健康成人进行比较,通过症状自评量表评分观察可见健康成人的抑郁、强迫、焦虑、躯体化、恐怖、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评分显著好于骨结核患者,提示该疾病患者多存在以上负性心理问题。

本研究采用对骨关节结核患者采取了心理护理措施,主要包括针对性心理干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以及社会支持干预等内容降低患者的负性心理程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后SAS以及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骨结核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李娜,李畅飞.骨结核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7,33(8):143+145.
[2]杨辉.探讨骨结核患者的临床心理状态以及采用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1):267-268.
[3]侯洁.骨结核患者的心理干预对负性心理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6):153-1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