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商品混凝土管理规定(四篇)
![商品混凝土管理规定(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d2dc8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2.png)
商品混凝土管理规定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行业标准,商品混凝土的管理需要遵循以下规定:1. 生产管理: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设施和设备,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
混凝土的配制应符合强度等级、材料配比和施工要求。
2. 质量控制: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材料质量检测、生产过程控制和最终产品质量检验等。
3. 标志标识:商品混凝土应在产品上标明所属企业的名称、规格、强度等级以及生产日期等必要的信息。
4. 运输和储存: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止泄漏、抢运、振动等措施,保证产品质量不受损。
在存储过程中,应避免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如雨水侵入、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等。
5. 使用管理: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使用商品混凝土,并注意施工现场的保护,防止外界因素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影响。
6. 监督检查:相关监管部门会对商品混凝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生产企业和产品进行处罚或整改。
以上是一些关于商品混凝土管理的规定,具体还应参考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操作。
商品混凝土管理规定(二)商品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建材,具有优良的强度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
这些规定包括商品混凝土的配制、原材料的选用、加工和施工等环节,以及混凝土企业的相关管理要求。
一、商品混凝土配制规定1. 配置方案:根据工程设计要求以及混凝土性能要求,制定合理的配制方案。
包括确定混凝土的水胶比、砂浆膨胀率、骨料种类和掺合物的种类和掺量等。
2. 原材料选用: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头、掺合料等。
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原材料,并定期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3. 配制过程:混凝土的配制应严格按照配制方案进行,控制水胶比、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参数,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 配制记录:每一批商品混凝土都应有配制记录,包括原材料的来源和质量检测结果、混合比例、搅拌时间等。
关于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关于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d1f75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1.png)
关于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办法总结历年各项目商品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的因果, 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 根据公司“精细化"管理年的具体要求。
为精细管理途径,重点把控环节,把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分为:商混考察选用环节、商混进场检查环节、浇筑养护环节、试块加工送检环节、回弹验收环节和成品保护环节。
并在以上环节中加强对商混管理突显“精”和“细”, 特草拟此办法。
一、商混考察选用环节公司项目相对分散, 运距相对较远, 不可能使用相对满意的同一家商混。
各项目结合实际应在开复工前, 经公司统一部署对工程所在区域的商混站进行系统考察.要求公司由生产、经营和项目部组成考察小组对三家以上商混进行实地考察,重点考察商混站资质等级, 试验、生产、技术和运输能力,运距和运输路线交通状况,同类工程商混供用经验,砂、石、水泥和外加剂的选择和近两年有无因商混质量的投诉事件等。
择优选择资质等级高, 生产技术和运输能力强, 有同类工程供用经验和价格适中的商混供用站.重点把控:原材料的选用, 考察小组应对选定的商混供用站用于本工程的砂、石子、水泥和水做定期不定期的抽查。
在抽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拒绝使用, 要求供用站做出书面说明必要时做出赔偿。
在供用期间要求商混站派专人到现场检查商混浇筑质量状态, 协助解决商混现场不良状况, 及时反馈商混站调整配合比直至满足需要。
二、商混进场检查环节各项目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进行开盘鉴定。
对于本批次混凝土必须符合现场施工需要的配合比,设计强度, 浇筑部位应和商混供用单相符合.项目部必须提前24小时将商混需用量和设计强度报商混站, 提前1小时通知其开盘。
运至现场商混不得长时间积压, 商混运输车要始终保持运转。
重点把控:对于进场商混应逐车对其坍落度检测, 对于塌落度不合格的商混坚决退回。
商混出场超过3小时的不得进场,配合比和强度等级与开盘报告不符的不得进场。
泵车或地泵安放位置应合理, 泵送管道布设科学并对其提前做好测试.在现场等待的运输车辆必须保持滚动。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完整版)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30acf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b.png)
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质量,特制定以下控制措施。
一、混凝土的质量要求1、混凝土拌和物1)坍落度:根据本合同段工程情况及现场施工工艺,本合同段砼坍落度要求如下:C15 普通混凝土:150±30mmC20 普通混凝土:150±30mmC35 水下混凝土:200±20mmC25 普通混凝土:150±30mmC30 普通混凝土150±30mmC35 普通混凝土150±30mmC35 墩柱、盖梁混凝土80- 120mmC40 普通混凝土80- 120mmC50 预制箱梁混凝土140±20mm2)含气量: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含气量限值不应超过4%。
3)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超过0.55 ,最大水泥用量不得超过500kg/m3( 包括替代部份水泥的混合材料),大体积混凝土不超过350 kg/m3 ,最小水泥用量不少于250 kg/m3。
4)均匀性:混凝土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泌水现象。
5)混凝土凝结时间满足施工要求。
2.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桩基—C35 水下混凝土,承台、系梁—C35 混凝土,墩柱、盖梁— C35 混凝土,箱梁—C50 混凝土。
强度按 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附录 D 进行 评定:R 2 nR 2i nn 1R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n —— 同批混凝土试件组数; R n —— 同 批 n 组试件强度平均值; S n —— 同批 n 组试件强度标准差,当S n <0.06R 时,取 S n =0.06R ;R i ——第 i 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R min ——n 组试件中 强度最低一组的值; K 1 、K 2——合格判定系数,见下表试件小于 10 组时: R n ≥1. 15R ;R min ≥0.95R 。
箱梁混凝土 7 天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90%以上,以满足现场施工 进度要求。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2be3ab8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2.png)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一、引言商品混凝土是建造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质量控制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要求、测试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
二、标准要求1. 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配合比应包括水灰比、水胶比、砂浆含量等指标,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2. 原材料质量: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
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原材料,并进行严格抽样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 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操作,包括搅拌、浇筑、振捣等环节。
搅拌时间、振捣频率等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
三、测试方法1. 水泥测试:包括水泥标号、凝结时间、比表面积等指标的测试。
可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测试,如GB/T 176-2022《水泥标准振实度试验方法》等。
2. 骨料测试:包括骨料颗粒大小、含泥量、吸水率等指标的测试。
可采用GB/T 14684-2022《骨料粒径分析方法》等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测试。
3. 混凝土强度测试: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指标的测试。
可采用GB/T 50081-2002《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等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测试。
四、质量控制措施1. 原材料抽样检测:对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检测结果应记录并保存。
2. 搅拌过程控制: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确保混凝土均匀搅拌。
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浇筑过程控制:控制浇筑速度、浇筑高度等参数,避免混凝土分层和产生空洞。
及时修补浇筑缺陷,确保混凝土质量。
4. 强度测试:进行混凝土强度测试,及时发现强度不达标的情况。
如发现问题,应调整施工工艺或者更换原材料,确保工程质量。
五、质量记录和报告1. 混凝土配合比记录:记录混凝土配合比的具体参数和计算过程,以备工程验收和后期维护使用。
2. 原材料检测报告:记录原材料抽样检测的结果和分析报告,以备工程验收和后期质量追溯。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9b16c24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12.png)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商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特点。
为了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下面将详细介绍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细则。
1.原材料选择: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受原材料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原材料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材,并进行试验验证。
主要包括水泥、骨料(沙子、石子)、黏结材料(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外加剂、添加剂等)等。
2.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配合比。
配合比应满足商品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和耐久性要求,并进行混凝土试块试验进行验证。
3.搅拌和浇筑过程控制:搅拌过程中应注意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的控制,确保原材料充分混合。
浇筑过程中应控制浇筑速度和浇注高度,防止分层、脱水等现象的发生。
4.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后需进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主要包括对混凝土的湿养护和温度控制,在早期养护中需注意湿润、遮阳和保温等。
5.取样和试验:每批商品混凝土应进行取样,并进行相应的试验。
主要包括抗压强度试验、抗折试验、渗透试验、膨胀试验等,以验证混凝土的质量。
6.质量记录和追溯:对每批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和质量情况进行记录,包括原材料使用情况、搅拌和浇筑过程控制情况、试验结果等,以便追溯问题发生时的原因分析和责任追究。
7.安全措施:在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过程中,需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包括保持工作环境安全整洁、使用合适的防护设施和工具、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等,确保人身安全和工程质量。
8.异常情况处理: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出现裂缝、分层、脱水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重新检查原材料、调整配合比、加强养护等,以确保最终的产品质量。
9.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培训员工、制定相关质量控制规章制度、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内部审核等,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总结起来,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细则包括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搅拌和浇筑过程控制、养护措施、取样和试验、质量记录和追溯、安全措施、异常情况处理和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e408f1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2.png)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商品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等工程领域的重要建材。
为了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稳定可靠,需要建立和执行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
本文将就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进行探讨,分为质量控制的原则、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问题处理四个方面。
一、质量控制的原则1.法律法规原则:质量管理制度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包括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体系认证规范等,确保质量管理活动合法合规。
2.顾客需求原则:根据客户需求、工程设计要求等制定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确保商品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能够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3.过程控制原则:通过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关键环节和关键参数,减少产品变异性,提高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
4.持续改进原则: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生产工艺和设备技术水平,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产能、降低生产成本,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改进。
二、质量计划1.质量目标设定:制定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质量目标,包括产品合格率、交付时间、客户满意度等指标,确保质量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相一致。
2.质量计划制定:根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计划,明确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控制点,分工明确,责任明确,确保质量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质量资源配置:合理配置质量管理所需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等,保证质量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4.质量检测和监测:制定质量检测和监测计划,对商品混凝土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和监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三、质量控制1.原材料控制:对供应商进行认证和评价,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靠;制定检查和验收标准,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和验收,拒收不合格材料。
2.生产过程控制:建立生产过程工艺控制制度,制定生产操作规程和施工工艺,严把各个环节和关键参数的质量关;建立过程记录制度,及时记录并留存生产过程的关键信息,确保溯源可靠。
3.检验和试验控制:建立合理的检验和试验制度,对商品混凝土进行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外观等方面的检验和试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并落实相关记录和报告的制度。
2023年商品混凝土管理规定
![2023年商品混凝土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f25da3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4.png)
2023年商品混凝土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混凝土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保障公众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混凝土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商品混凝土。
第三条商品混凝土是指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由专业企业生产的混凝土,供应给需求方的产品。
第四条商品混凝土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五条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当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在合法设立的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六条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机构和质量控制人员。
第七条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选择优质的原材料,严格按照配比要求进行生产。
第八条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当进行严格的生产检测,确保生产的混凝土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第九条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当对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和留存,以备日后质量追溯和管理。
第三章销售管理第十条商品混凝土销售企业应当依法依规经营混凝土销售业务,不得以低价、假冒伪劣等手段获取不正当竞争优势。
第十一条商品混凝土销售企业应当确保所销售的混凝土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不得以次充好、掺杂、掺混等方式降低质量。
第十二条商品混凝土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及时了解和掌握所销售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情况。
第十三条商品混凝土销售企业应当提供真实、准确的商品混凝土信息,包括产品规格、质量等级、生产企业信息等。
第四章使用管理第十四条商品混凝土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和设计要求使用混凝土,不得私自更改混凝土配比。
第十五条商品混凝土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第十六条商品混凝土使用单位应当进行隐患排查和控制,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质量。
第十七条商品混凝土使用单位应当及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处理,遇到质量问题应当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八条监督检查机构应当加强对商品混凝土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19f0540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3.png)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细则一、引言商品混凝土是建筑行业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制定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细则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细则,包括原材料的选择与检验、生产工艺的控制、成品混凝土的检验等方面。
二、原材料的选择与检验1. 水泥的选择与检验(1)选择优质的水泥品牌,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进行水泥的外观检查,如颜色、结块情况等。
(3)进行水泥的物理性能检验,如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等。
(4)进行水泥的化学成分检验,如硅酸盐含量、三钙硅酸盐含量等。
2. 骨料的选择与检验(1)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优质骨料。
(2)进行骨料的外观检查,如颜色、形状等。
(3)进行骨料的物理性能检验,如粒径分布、吸水率等。
(4)进行骨料的化学成分检验,如含泥量、含硫量等。
3. 控制掺合料的使用(1)掺合料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与水泥配合使用。
(2)进行掺合料的外观检查,如颜色、形状等。
(3)进行掺合料的物理性能检验,如比表面积、流动性等。
(4)进行掺合料的化学成分检验,如含水量、含氯量等。
三、生产工艺的控制1. 配料与搅拌(1)按照设计配比准确称取原材料。
(2)控制搅拌时间和速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3)定期检查搅拌设备的状态,保证其正常运行。
2. 浇筑与振捣(1)选择适当的浇筑方式和振捣设备。
(2)控制浇筑速度和振捣时间,确保混凝土的致密性。
(3)定期检查振捣设备的状态,保证其正常运行。
3. 养护(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养护,包括湿养护和覆盖养护。
(2)控制养护时间和环境温度,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四、成品混凝土的检验1. 强度检验(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取样,进行抗压强度检验。
(2)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记录在相应的检验报告中。
2. 密度检验(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取样,进行密度检验。
(2)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记录在相应的检验报告中。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5202415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d.png)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细则一、引言商品混凝土是建造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本文制定了一套质量控制细则,以指导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
二、材料选择与检验1. 水泥:按照国家标准选用优质硅酸盐水泥,并对每批水泥进行物理性能和化学成份的检验。
2. 砂:选用细度模数合适的天然砂,进行筛分、含泥量和含水率等检验。
3. 石料:选用坚硬、无腐蚀性的骨料,进行坚实度、含泥量和含水率等检验。
4. 水:选用清洁无杂质的自来水,并进行水质检验。
三、配合比设计1. 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配合比,确保商品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和耐久性。
2. 配合比设计应经过实验室试验验证,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四、搅拌与浇筑1. 搅拌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搅拌均匀。
2. 混凝土的浇筑应按照工程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确保浇筑均匀、连续,避免堆积和空鼓现象。
3. 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流动性,必要时进行振捣以排除气泡。
五、养护1.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避免过早脱模和干燥。
2. 养护期间应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可采用喷水、覆盖湿布等方式进行养护。
3. 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参数进行合理确定,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六、质量检验1. 对于每批商品混凝土,应进行抽样检验,包括强度、密度、含水率等指标。
2. 检验结果应记录并进行比对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质量问题处理1. 如发现商品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住手使用,并进行调查和分析。
2. 针对质量问题,应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追究责任。
3. 对于已浇筑的商品混凝土,如发现严重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或者更换。
八、质量记录与档案管理1. 对于每批商品混凝土的检验结果和质量问题处理情况,应进行记录和归档。
2. 档案管理应规范,确保质量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d71eb7827284b73f2425058.png)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商品混凝土的使用,能加快施工进度、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工程质量和节约材料成本等等,这些优点为人们所瞩目。
因此,在城市工程建设中。
商品混凝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但是,在工程施工中因使用商品混凝土而出现质量问题与质量事故的现象也很多,尤其是用于大体积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中,质量控制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1 、优质原材料的选用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为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和水,这些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的优劣及其质量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及其性能。
对原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是确保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1.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对混凝土质量影响重大。
水泥质量控制的重点是稳定性控制。
为确保混凝土质量,可从以下方面加以控制:( 1 )采用旋窑水泥。
从总体来讲,旋窑水泥的生产规模较大,其水泥安定性好。
质量稳定,批与批之间强度及矿物组成波动小.有利于混凝土质量控制。
( 2 )优先选用抗冻性好、抗硫酸盐能力强、标准稠度低、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 早强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 3 )将水泥强度富余量、强度标准差、初终凝时间、对外加剂的适应性和经时坍落度损失率等技术指标相结合,综合评价水泥质量的优劣,实行优胜劣汰,选择水泥供应商 ( 厂家 ) 。
( 4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水泥质量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及调整的依据。
l.2 骨料在选择骨料时注重骨料的强度、级配、粒径、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及其有害物质含量,这都将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
如砂、石中含泥量偏高,将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如石子针片状含量过高,则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易造成堵泵,并降低混凝土的密实度。
1.3 掺合料能够用于混凝土的掺合料种类很多,特别是粉煤灰在混凝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不同火力发电厂的粉煤灰由于使用的煤种及采用的燃烧工艺不同,粉煤灰在混凝土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选用粉煤灰时,宜考虑选用相对固定的厂家,要求其货源供应充足,其质量波动就相对较小。
商品混凝土管理办法
![商品混凝土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97a52b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7.png)
商品混凝土管理办法
一、管理目的
为了使混凝土生产和使用工艺按照国家有关质量标准,确保受检单位
提供的混凝土质量安全可靠,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根据《国家质量技术
监督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混凝土市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
办法。
二、管理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检验及销售管理。
三、管理体系
混凝土生产管理体系由产品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建立和实施,包括:
(一)产品质量计划,制定全面的质量管理计划,确保混凝土产品质量。
(二)实施质量控制,建立备案制度,按照质量控制标准,实施质量控制,保证混凝土产品质量。
(三)检验体系,建立混凝土成品检验体系,对混凝土产品实行入厂、
抽样、出厂等检验。
四、质量技术规范
1、采用的混凝土必须符合GB/T7561-2023《混凝土一般要求》的规定,质量指标应合格,抗压强度应达到项目文件要求的标准。
2、混凝土材料用量必须按照国家规范的要求掌握,各混凝土原料及
混合料的用量比例应按照国家规范的要求计算,并按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40966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b.png)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而商品混凝土更是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工业厂房、物流仓储、住宅小区等建筑领域。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强度、耐久性、安全性等重要方面。
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会导致建筑物沉降、开裂甚至崩塌,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至关重要。
一、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指在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养护等各个环节中,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和控制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标准要求,达到设计强度和设计寿命,保证建筑物安全、耐用。
目前,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主要采用以下方案: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水泥、砂子、石子、外加剂等原材料都应有质量合格证明,并按照标准比例进行配合和用量控制。
2.混凝土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搅拌机、输送泵、搅拌车等机械设备的运转质量和维修保养情况都应严格把关。
3.浇筑现场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现场应有专人管理,对浇筑高度、坍落度、充实度、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确保施工质量。
4.养护过程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覆盖、浇水、喷水等养护措施,不得在混凝土早期强度低的时候进行草率使用。
二、质量管理的实际操作除了上述质量控制的方案外,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商品混凝土生产和使用的标准均应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如《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
2.加强质量检测。
在原料、混合料、混凝土性能(包括强度、密度、抗渗、抗冻等)、外观等方面的检测必须层层把关,确保质量合格。
3.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工艺、设备、人员、资料等方面的管理,确保质量可控。
4.强化专业队伍建设。
生产中必备的生产、技术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并拥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
三、质量问题的解决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具体措施包括:1.从质量控制的环节开始寻找问题原因。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案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346b3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1.png)
引言概述:商品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保障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一个完善的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案,以确保商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并提供相关的控制措施和监测方法。
一、原材料选择与准备1.着重选择高质量的水泥、骨料和细骨料,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原材料的存放要求严格,应置于干燥通风的库房,并避免直接接触地面或墙壁,以免受潮。
二、搅拌与运输过程的控制1.搅拌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正确操作。
2.在配料过程中,要确保各组分的比例准确,并严格控制加水量。
3.搅拌时间要合理掌握,以避免过度搅拌导致混凝土失去均匀性。
4.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并避免外界因素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三、浇筑与振捣的控制1.在浇筑之前,要对浇筑区域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模板的牢固性和表面平整度。
2.在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以避免出现孔洞或积水等问题。
3.振捣要均匀有力,避免出现过度振捣或不足振捣的情况,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四、养护与检测措施1.在浇筑完成后,要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包括覆盖湿布、喷水养护等,以保持混凝土的湿度。
2.定期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和抗渗试验,监测混凝土质量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五、质量管理与问题处理1.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检验验收流程、质量记录和问题反馈机制等。
2.如发现混凝土质量问题,要及时分析问题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问题不再发生。
总结:本文针对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案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涵盖了原材料选择与准备、搅拌与运输过程的控制、浇筑与振捣的控制、养护与检测措施以及质量管理与问题处理等方面。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测措施,可以保证商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保障工程质量的达标要求。
引言:商品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对于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施工单位对商品混凝土的管理办法
![施工单位对商品混凝土的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2e5e61f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9.png)
施工单位对商品混凝土的管理办法1)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配合比要求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和检验。
2)施工单位应当建立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控制体系,制定详细的配合比方案,并对生产过程中的配合比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
3)施工单位应当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试验和检测,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等质量指标符合要求。
第五章混凝土生产的过程控制1)施工单位应当对混凝土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要求。
2)施工单位应当对混凝土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施工单位应当对混凝土生产车辆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和混凝土的质量。
第六章混凝施工现场的控制1)施工单位应当对混凝土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监控和控制,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和安全。
2)施工单位应当对混凝土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
3)施工单位应当对混凝土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质量。
第七章混凝土供应流程控制1)施工单位应当对混凝土供应流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和控制,确保供应流程的畅通和质量。
2)施工单位应当与混凝土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商能够及时供应符合要求的混凝土。
3)施工单位应当对混凝土供应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确保供应流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1.配合比: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必须满足设计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并由混凝土生产厂家根据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验。
施工单位必须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对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验证。
只有在混凝土各项指标合格后,才能用于指导施工。
2.加强出厂检验的控制: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应根据技术标准和采购合同的规定对出厂的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拌合物性能和强度等进行出厂检验。
在确定坍落度时,必须考虑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值。
3.运输至施工现场:混凝土出场后运输至施工现场时,厂家必须采取可行措施,保证运输车的运输通畅,按时送达施工现场。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bc604e3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d.png)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细则一、引言商品混凝土是建造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制定本质量控制细则,旨在规范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施工过程,保证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适合范围本质量控制细则适合于所有生产、运输和施工商品混凝土的单位和个人。
三、材料要求1. 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其标号应与工程设计要求相符。
2. 骨料: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砂:砂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具有良好的粒度分布和稳定性。
4. 水:水应选用清洁、无杂质、无污染的自来水或者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水源。
5. 外加剂: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使用前应进行试验确认其性能。
四、生产控制1. 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商品混凝土性能要求,制定合理的配合比设计。
2. 原材料检验:对水泥、骨料、砂、水和外加剂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 生产设备管理:生产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4. 生产过程控制: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原材料的称量、搅拌和浇筑,确保商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5. 质量记录:记录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检验结果、生产过程控制数据等,以备查证。
五、运输控制1. 运输工具管理:运输车辆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安全可靠。
2. 运输过程控制: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的分层、凝结和泄漏等现象,确保其质量不受损。
3. 运输距离控制:根据混凝土的特性和施工要求,合理控制运输距离,避免过长运输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
六、施工控制1. 浇筑前准备:在浇筑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和积水。
2. 浇筑工艺控制: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避免浮现空鼓和脱模等问题。
3. 养护措施:施工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早期干燥和开裂,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1cb1abd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9.png)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商品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商品混凝土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施工方便等优点,但其质量控制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旦商品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和成本,更可能给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带来严重隐患。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涵盖了从原材料选择到生产、运输、浇筑以及养护的全过程。
首先,原材料的质量把控是关键的第一步。
水泥作为主要胶凝材料,其品种、强度等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
应选择符合工程要求和国家标准的水泥,并确保其质量稳定,避免受潮、结块等情况。
骨料的质量同样不容忽视,包括粗细骨料的粒径、级配、含泥量、坚固性等指标。
粗骨料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细骨料含泥量过高,则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收缩增大。
此外,拌合用水应清洁,不得含有有害物质。
外加剂的选用要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合理确定品种和掺量,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在生产环节,配合比的设计是核心。
配合比不仅要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要求,还要考虑其工作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设计配合比时,应根据原材料的性能、工程部位、施工条件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最优的配合比。
生产过程中的计量精度也至关重要,各种原材料的计量偏差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搅拌时间要足够,以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运输过程对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也有一定影响。
运输车辆应保持清洁,防止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
运输时间应合理控制,避免过长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
在运输过程中,搅拌车应保持慢速搅拌,以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
浇筑环节是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节点。
浇筑前,要检查模板、钢筋的安装情况,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浇筑时,要控制浇筑速度和高度,避免混凝土离析。
分层浇筑时,要注意层间的结合,确保混凝土整体性良好。
振捣是保证混凝土密实的关键步骤,振捣应均匀、适度,避免过振或漏振。
养护是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的最后一道工序。
养护不及时或养护不当,会导致混凝土强度增长缓慢、收缩裂缝增多。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9d292b6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b.png)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细则1. 引言商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制定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细则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细则,包括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控制、质量检测等方面。
2. 原材料选择2.1 水泥2.1.1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合格的生产厂家资质。
2.1.2 水泥应进行检测,包括外观、标号、初凝时间、终凝时间、抗压强度等指标。
2.1.3 水泥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中,避免与湿度过高的环境接触。
2.2 骨料2.2.1 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合格的生产厂家资质。
2.2.2 骨料应进行检测,包括粒径、含泥量、含水量、抗压强度等指标。
2.2.3 骨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中,避免与湿度过高的环境接触。
2.3 水2.3.1 水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合格的供水单位资质。
2.3.2 水应进行检测,包括PH值、浊度、溶解氧、含固体物等指标。
2.3.3 水应储存在清洁的水池或水箱中,避免受到污染。
3. 生产工艺控制3.1 配合比设计3.1.1 根据工程要求,制定合理的配合比设计,确保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1.2 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要求。
3.2 搅拌3.2.1 商品混凝土的搅拌应采用机械搅拌方式,确保搅拌均匀。
3.2.2 搅拌时间应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避免过长或过短导致混凝土质量问题。
3.3 浇筑3.3.1 浇筑前应对模板进行清洁和涂抹防粘剂。
3.3.2 浇筑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混凝土的分层、渗漏等问题。
3.3.3 浇筑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避免混凝土的开裂和变形。
4. 质量检测4.1 强度检测4.1.1 从浇筑后的混凝土中取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4.1.2 强度检测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记录并评估混凝土的强度指标。
4.2 外观检测4.2.1 对混凝土的外观进行检测,包括表面平整度、颜色、裂缝等指标。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cd3d48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a.png)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概述商品混凝土是指供商业用途的混凝土,通常用于建筑、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项目。
为了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达到预期要求,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措施,包括原材料选择、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检测。
原材料选择水泥水泥是商品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选择质量稳定的水泥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水泥质量控制的关键措施:•确保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严格把控水泥的生产批次,避免批次间的差异;•定期对水泥进行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骨料骨料是构成商品混凝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选择和控制也是关键的一环。
以下是一些骨料质量控制的关键措施:•选择质量合格的天然骨料或人工骨料;•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水率,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含水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定期对骨料进行筛分分析,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生产过程控制搅拌搅拌是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搅拌质量对最终混凝土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搅拌过程中的关键控制措施:•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原材料的投放和搅拌过程;•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避免过长或过短的搅拌时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定期对搅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
浇注和养护浇注和养护是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另外两个重要的环节,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浇注和养护过程中的关键控制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注速度和浇注方式,避免出现孔洞、分层等问题;•对浇注后的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养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期对养护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质量检测为了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通过实验室试验或现场试验,测试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判断混凝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含水率检测:采用重量法或干燥法,测试混凝土的含水率,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含水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混凝土坍落度检测:通过施工现场进行坍落度测试,判断混凝土的流动性,确保其适宜施工。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ecc1c6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0.png)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1.1为了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可控,制定本规章制度。
1.2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商品混凝土生产、搅拌和施工的单位和个人。
二、生产管理2.1商品混凝土生产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中各项操作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
2.2商品混凝土生产单位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原材料的选择、检测和贮存,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2.3配置商标混凝土的原材料比例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严格控制水灰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能。
2.4商品混凝土生产单位应建立质量跟踪系统,对原材料、生产过程以及试验数据进行全程记录和追溯。
2.5混凝土的生产应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严格遵循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要求,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2.6商品混凝土应按照要求进行试样制备和试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其他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三、运输和保管3.1商品混凝土的运输应使用专用运输车辆,保证运输过程中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2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和凝结,保证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不受影响。
3.3混凝土的保管应避免长时间曝露在阳光和雨水中,防止混凝土的变质和失去施工性能。
3.4混凝土在保管过程中应进行合理的防冻措施,确保冬季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四、施工管理4.1商品混凝土施工前应进行现场检查和试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满足施工要求。
4.2施工过程中应配合施工单位,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浇筑、振捣和养护等操作,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稳定。
4.3施工单位应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混凝土的温度、强度等相关数据,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4.4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因环境因素和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的混凝土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五、质量控制5.1商品混凝土生产单位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内部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2商品混凝土生产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档案,保存与混凝土质量相关的文件和记录,以备查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办法总结历年各项目商品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的因果,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司“精细化”管理年的具体要求。
为精细管理途径,重点把控环节,把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分为:商混考察选用环节、商混进场检查环节、浇筑养护环节、试块加工送检环节、回弹验收环节和成品保护环节。
并在以上环节中加强对商混管理突显“精”和“细”,特草拟此办法。
一、商混考察选用环节公司项目相对分散,运距相对较远,不可能使用相对满意的同一家商混。
各项目结合实际应在开复工前,经公司统一部署对工程所在区域的商混站进行系统考察。
要求公司由生产、经营和项目部组成考察小组对三家以上商混进行实地考察,重点考察商混站资质等级,试验、生产、技术和运输能力,运距和运输路线交通状况,同类工程商混供用经验,砂、石、水泥和外加剂的选择和近两年有无因商混质量的投诉事件等。
择优选择资质等级高,生产技术和运输能力强,有同类工程供用经验和价格适中的商混供用站。
重点把控:原材料的选用,考察小组应对选定的商混供用站用于本工程的砂、石子、水泥和水做定期不定期的抽查。
在抽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拒绝使用,要求供用站做出书面说明必要时做出赔偿。
在供用期间要求商混站派专人到现场检查商混浇筑质量状态,协助解决商混现场不良状况,及时反馈商混站调整配合比直至满足需要。
二、商混进场检查环节各项目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进行开盘鉴定。
对于本批次混凝土必须符合现场施工需要的配合比,设计强度,浇筑部位应和商混供用单相符合。
项目部必须提前24小时将商混需用量和设计强度报商混站,提前1小时通知其开盘。
运至现场商混不得长时间积压,商混运输车要始终保持运转。
重点把控:对于进场商混应逐车对其坍落度检测,对于塌落度不合格的商混坚决退回。
商混出场超过3小时的不得进场,配合比和强度等级与开盘报告不符的不得进场。
泵车或地泵安放位置应合理,泵送管道布设科学并对其提前做好测试。
在现场等待的运输车辆必须保持滚动。
随机抽取运输泵送车泵送至浇筑点的混凝土进行试块制作和养护。
对不同强度,不同部位的混凝土应分别浇筑。
项目部应做好交底工作,避免无组织,无交底造成质量事故。
三、浇筑养护环节混凝土泵送到浇筑点时用迅速入模振捣,泵送出料口不得高于作业面1.5米。
现场技术员应对其入模质量做目测检查,若发现有离析,可塑性差,大量返水等现象应及时反馈商混站并督促进行配合比调整直至满足设计和施工需要。
现场对其初凝和终凝时间做好记录,观察外观质量。
重点把控:(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1.5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砼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砼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砼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 1.5倍(一般为30—40c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5—10cm,以使两层砼结合牢固。
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
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当混凝土凝结时间小于2h时,则应当执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5)混凝土的养护基本要求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目的,一是创造各种条件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砼硬化:二是防止砼成型后暴晒、风吹、寒冷等条件而出现的不正常收缩、裂缝等破损现象。
混凝土养护法分为自然养护和覆盖(包裹)养护两种:现浇混凝土在正常条件下通常采用自然养护,冬季施工时通常采取覆盖(包裹),加温养护。
(6)自然养护方法: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后连续洒水,洒水频率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天。
浇水工具可以采用水管、水桶等工具保证混凝土的湿润度。
混凝土浇筑养护24小时,严禁任何人在上面行走、安装模板支架,更不得作冲击性或上面任何劈打的操作。
(7)覆盖(包裹)养护方法:应在初凝以后开始覆盖养护,在覆盖物如塑膜、草席、麻袋片、编制布等片状物。
现浇柱、梁应采取包裹措施,板应采取覆盖措施。
养护时间常用的五种水泥正温条件下应不少于7天;掺有外加剂或有抗渗、抗冻要求的应不少于14天。
四、试块制作送检环节根据《市建筑工程原材料及其半成品取送样方法》的规定,用于检查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1)抗压强度代表批量:① 100盘且不超过100m3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1组;②每8h工作班同配比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少于一组;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同配合比混凝土时每增加200m3,取样不少于1组;④每一楼层,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少于1组;⑤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试件等,按实际需要取样;取样方法:泵送混凝土应避免在罐口或罐尾取样取样数量:每组3块(2)混凝土抗渗代表批量:连续浇注的500m3混凝土取样方法:在同一盘混凝土中约1/4处,1/2处及3/4处之间分别取样并拌和均匀取样数量:每项工程不少于两组,每组6块(拆模时用钢刷将试块的上、下面浮浆刷掉)(3)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强度等级,施工工艺相同且塌落度要求也相同的混凝土配合比作为一个设计单元。
送样数量:水泥20kg,砂子30kg,石子40kg,外加剂,粉煤灰,矿粉适量.(如配合比掺有外加剂,需将提供掺量说明书)重点把控:“十二字”“定”:指定人员上岗,操作人员不宜换动频繁。
“装”:指制作试块的模具拆卸、清渣、拼装过程要认真,检查其紧固程度和尺寸误差,如果试模多的话,要一个个的拆装,以免混错了模具,脱模剂要涂刷均匀。
“查”:浇捣混凝土前,取样人员要认真检查配合比单、混凝土小票上的施工部位、砼强度等级等与设计要否一致。
“测”:搅拌车进入施工现场后,应及时检测其坍落度,每车都要检测。
其试料必须从搅拌车1/4~3/4处随机抽样。
“选”:制作试块前,应按规要求,在监理的见证下,共同挑选混凝土。
其试料必须从搅拌车1/4~3/4处随机抽样。
“拌”:指试块样量选好后,应二次手工拌合均匀。
“捣”:指试料分两层入模捣实,每层装料厚度大致相等。
插捣用的钢制捣棒应为:长600㎜,直径16㎜,端部磨圆。
插捣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
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
每层插捣的次数应根据试件的截面而定,一般标准试块≧27次。
插捣完后,刮除多余的混凝土,试件表面要比试模高出2~3㎜。
“排”:在插捣的同时用平铲反复穿插,排除试块部的空气。
试块表面在收光时,注意料浆饱满,防止试料由于塑性变形而造成出现凹陷状况。
“盖”:指试块成型后,终凝前常常置于原地或露天,为了防止部水分蒸发而影响水泥的水化速度,应及时用黑色塑料布或麻袋将试块覆盖严实。
“标”:指在终凝前(试件做好后3~4h),用铁板将表面抹平,并用记号笔在试块表面写上:混凝土强度等级、制作时间、部位等并加盖制作员印章。
“养”:指试块硬化拆模后,应及时送往温度20±3℃、湿度为90%以上的标准养护室(标养箱)实行养护。
如果是同条件养护试块,成型后即应覆盖其表面,试件的拆模时间与实际构件的拆模时间相同,拆模后,试件仍需保持同条件养护。
同条件试块应制作钢筋笼锁闭在现场。
“送”:在试块到龄前五天,将试块从标养室(标养箱)取出来,晾干水分,在到龄前三天送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及时取出检测报告单并把结果告知项目经理。
五、回弹验收环节混凝土构件、分项达到龄期后,应由项目部通知工程部对其进行回弹,重点测量墙和柱的碳化深度。
回弹合格后由工程部协助项目部申报质检站回弹,并把回弹数据及时整理。
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项补救。
回弹合格应及时进行验收并作为工程质量验收依据,进入成品保护环节。
重点把控:选择好构件和分项的回弹点,精确测量其碳化系数,做好计算分析工作。
根据数据分析来判定施工养护环节对混凝土控制重点和难点,在下阶段施工管理中做好加强。
六、成品保护环节根据公司《建筑工程成品保护管理办法》中的混凝土工程的成品保护。
由于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较低,须特别注意塔吊和物料提升机运料及人工运料的过程中不得碰撞混凝土围护结构,以免影响混凝土的观感。
重点把控:(1)梁、板混凝土不具备一定强度(跨度大于8m的梁及悬挑梁板,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100%才可拆模;小于8m,混凝土达到75%以上才可拆模。
目测硬物无深划痕时不得上人及堆料。
(2)施工过程中必要的剔凿必须待混凝土基本达到设计强度(硬物无深划痕)时方可进行。
(3)所有墙、柱、较大孔洞口、楼梯踏步,在拆模后及时用废旧的多层板条做好角部包封,防止撞伤混凝土阳角。
(4)后浇带、孔洞口钢筋应有防锈措施。
如在清理处理好后及时封盖。
避免因混凝土养护用水泡导致钢筋锈蚀。
(5)混凝土梁、板在浇筑后24h不得堆料上人,防止混凝土板早期强度被破坏,板面出现裂缝。
混凝土板上堆料要堆放在有支座点的混凝土梁部位。
(6)现场混凝土墙面、柱面不得随意涂画,做好成品的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