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粤教)九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本 高清教材
沪科(粤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12.3 《1(1)

水的比热容较大
质量相等的水和其
它物质升高(降低) 相同温度,水比其他 物质吸收(放出)的 热量_多__.(多 /少)
质量相等的水和 其他物质吸收(放 出)相同的热量,水
比其他物质升温 (降温)_慢__(快/慢)
用水来取暖 用水冷却汽车的发动机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将
质量为4kg的水从20℃加热到70℃需要吸
蓖麻油 1.8×103
汞 0.14×103
砂石 0.29×103
铅
0.13×103
1.水的比热容最大 2.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3.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
4.液体的比热容大于固体的比热容 (× )
水的比热是__4_.2_×__1_0_3_J_/(_kg ·℃)
它的物理意义是:_1_kg_的__水__温_度__升_ 高 _1_℃_,_吸__收_的__热__量_是__4_._2×__1_0_3J_._____
对某种确定的物质来讲,比热容是一个确 定的数值,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 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无关,它仅与 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因此,可以用比热容来鉴别物质的种类。
例题1:在20℃室温下,烧开一壶5Kg的水,大约需要吸收
多少热量? 已知:t0=20℃,t=100℃,m=5kg,c=4.2X103J/(kg.0C)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提 问:
(1)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 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
(2)把一壶水烧开与烧成温水 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
同一种物质吸收的热量,跟它的质 量有关,跟温度升高的多少有关
中 午, 沙 子 很 烫
而
海 水 很 凉
傍晚,沙子变凉了而海水却还很温暖。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讲授新课
一 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
观察与思考
观察下面两种不同的做功方式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他们两人中,女生依据做功的多少来判断,男生依据时间的长 短来判断。你的看法是怎样的?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两位同学的说法都是片面的,不能只比较做功多少或只 比较做功时间的长短。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必须同时考 虑两个因素:
斜面推到2m高处。斜面长4m,这个人做了多少功?
已知:F=100N,s=4m。 求:W=? 解:W=F·s=100N×4m=400J 答:这个人做了400J的功。
讲授新课
四 机械功原理
观察与思考
省力的机械必然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则一定费力;既省 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这就是机械功原理。
行有关计算。
讲授新课
一 怎样才叫做功
实验与探究 实验1:用力沿水平方向推着小车前进(如图所示)。
现象:小车在水平推力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实验2:用力将地上的物体拿到桌面上来。
现象: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仔细观察两示意图,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共同点: (1)这两幅图中手的活动有什么共同点? (2)物体为什么会移动一段距离? (3)移动的距离和力之间有何关系?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3.功的简单计算
(1)如图所示,请学生估算:用手匀速托起两个鸡蛋升高 1m时,手对鸡蛋做的功大约是多少? 两个鸡蛋重力大约是1N 已知:F=1N,s=1m。 求:W=? 解:W=F·s=1N×1m=1J 答:手对鸡蛋做的功大约是1J。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3.功的简单计算 (2)如图所示,某人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100N,把木箱沿
粤沪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电子教材

机械功与机械能11.1怎样才叫做功11.2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11.4认识动能和势能怎样才叫做功11.1物理学中的“做功”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做工”有着不同的含义。
在如图11-1所示的实例中,推车车不动,搬石石未起。
人虽竭尽全力、大汗淋漓,但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人却没有做功!怎样才叫做功那么,究竟怎样才叫做功呢?图11-2中的两位同学正在做功。
请仔细分析他们的活动,找出两者的共同点。
找找共同点活动1(a )(b )图11-2 物理学中做功的实例图11-1 人用了力,但没做功(a )用力推汽车,没有推动(b )用力搬石头,没有搬起 F sF Fs力对物体做了功吗活动2在图11-3的示例中,哪种情况力做了功?哪种情况力没有做功?为什么?图11-3 做功了吗(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a)小鸟将虫子从地里叼起来(b)人将油桶推到仓库中研究力做功的问题时,还要明确谁施力、谁受力,即谁对谁做功。
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人们不但要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而且还要计算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物理学中规定,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即功=力×距离如果用W 表示功,F 表示力,s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则W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 ( N ) ,距离的单位是米 ( m ) ,功的单位就是牛·米 ( N·m ) 。
功的单位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焦耳 ( joule ) ,简称焦,符号为J。
这是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焦耳 ( J. P. Joule,1818—1889 ) 而命名的。
1 J=1 N·m 图11-4 焦耳用手匀速托着两个鸡蛋升高1 m ( 图11-5 ) ,手对鸡蛋做的功大约是多少焦?想一想图11-5 手托鸡蛋上升“做功”1 m怎样测算功例题 如图11-7所示,某人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 =100 N,把木箱沿斜面推到2 m高处。
九年级物理(44份) 粤教沪科版17优秀课件

(2)求通过电阻R2的电流及其阻值; (3)通过以上计算,同一小组总结出解题的 一般步骤和需要注意的要点.
图14-2-2
解:(1)由于两电阻并联,所以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则电源电压为 U=U1=I1R1=0.3 A×20 Ω =6 V
(2)根据电路中的总电阻大小可求出电路中的总电流.
由于两电阻并联,所以有关系式 I=I1+I2
优胜劣态适者生存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不管是怎样的活法。人都应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投身生活,去追逐目标。不管你是羚羊还是狮子,当太阳升起之时,就要毫不迟疑地向前奔去。生活就是这样。 这个是个人生哲学,这个故事也能说明很多做人道理。如今,不比20世纪,现在的生活条件竞争激烈,每个人都不想被淘汰,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好些,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理想。但是成功与失败最大的区别是,成功的人不在于花多少时间去说他们的梦想和理想,不在于花多少时间去抱怨他们的苦难与困境,不在乎花时间去羡慕和仰慕别人的成功而让自己感到自卑;成功的人只会去做他们该做的事情,只会面对他们的困难,不会有抱怨,更不会有羡慕,因为他们心中有目标,理想,动力以及那颗沉淀的心。
一时刻等.
探究二: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1.小组讨论、交流,试推导出两电阻串联时的总电阻;两电阻并 联时的总电阻.
略. 2.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 关系如图14-2-5所示.由图像可知,元件A的电阻RA是多少?若将 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 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A和B的总电 流I总是多少?
他说这个故事给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人确实需要磨练才能成才,不一样的付出,当然收获不一样的结果。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要想成为人上之人,必须吃得苦中之苦。只要有抱负,就去努力。不努力不付出,石阶永远不可能变成佛像的!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0002页 0070页 0211页 0273页 0296页 0326页 0328页
扉页 第6章 压力与压强 6.2 阿基米德原理 6.4 液体对压强的传递 6.6 大气压强 7.1 温度与温标 7.3 内能
扉页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目录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6章 压力与压强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6.1 密度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6.2 阿基米德原理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6.3 压强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九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九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版)(沪科版)

13.6 探究串、并联电 路中的电压
13.4 探究 串、并联电 路中的电流
13.5 怎样 认识和测量
电压
13.1 从闪 电谈起
13.2 电路 的组成和连
接方式
13.3 怎样 认识和测量
电流
04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第十四章 探究欧 姆定律
14.1 怎样认识电阻 14.2 探究欧姆定律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02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第十二章 内能与 热机
12.1 认识内能 12.2 热量和热值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2.4 热机与社会发展
03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 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 观者准确的理解您传达的思想。
05
第十五章 电能与电功率
第十五章 电能与 电功率
15.1 电能与电功 15.2 认识电功率 15.3 怎样使用电器正常工作 15.4 探究焦耳定律
感谢聆听
九年级物理上 册(沪科粤教 版)(沪科版)
演讲人 202X-06-08
目录
01.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02.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03.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04.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05. 第十五章 电能与电功率
01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第十一章 机械功 与机械能
11.1 怎样才叫做功 11.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
初中物理沪科粤教版九年级上册15.2 认识电功率

统计
14
3
3
15
分类 力 学
测量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
①测长度
①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②测时间
②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③测速度
③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④测体积
④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⑤测质量
(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⑥测密度
⑤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⑦测力
⑥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测拉力、重力、⑦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势能大小
三、关于实验过程及实验设计的复习
(一)关于实验过程的复习
在复习中,对于我们做过的实验我们要复习实 验操作的过程,例如实验操作的步骤、器材安放 的先后顺序及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等,做到温 故而知新。
摩擦力等)
的因素等。
分类 测量性实验 光 学
探究性实验 ①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②探究平面镜的成象规律
③探究眼球成象规律等
分类 测量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
①用温度计测量温 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
度
熔化和凝固规律
③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属性
④研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
法另外,还有观察水的沸
热
腾实验等。
分类
电 与 磁
测量性 实验
初中物理学中,我们学过的基本仪器有:
1、刻度尺 2、秒表 3、量筒(量杯) 4、温度计 5、天平
6、弹簧测力计 7、电流表 8、电压表 9、滑动变阻器
另外还有溢水杯、液体压强计、电能表等。
对于这些基本仪器,都要做到熟练使用,在 复习中,可以将仪器或器材的共性与个性进行归 纳总结,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便于加强记忆。 例如可以从结构、作用、读数方法、测量范围、 分度值、调零、使用规则等方面进行比较。对于 象天平、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仪器除了上面所 述外,还要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正确使用的步 骤及注意点等。如果不能熟练的使用这些仪器, 就谈不上用它们进行正确的测量,更不可能去设 计实验。因此,对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的掌 握是实验复习中最基础的一部分。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初三全册优质PPT课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为什么?
起重机做的 功多些,起 重机做功快
人做功花费 的时间少, 人做功快
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你的观点是怎样的?
比较物体做功快慢时, 必须考虑两个因素:
一是:物体做了多少功W
二是:物体做功用的时间t
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准确地
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呢?
同学们还记得怎样表示一个物体运动的快慢吗?
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与你 的伙伴交流一下。
Thank you !
11.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活动1
用 起 重 机 在 20s 内 把 重为 2000 大件建筑材 料吊起10m
滑 轮 在 10s 内 把 重 为 200N建筑材料吊起10m
思考1:起重机和人哪个做功多? 思考2:起重机和人哪个做功快?
沪粤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上册,初三
按目录顺序排列 全册课件,可修改 一线教师使用中……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11.1 怎样才叫做功
学习目标
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和功的单位。 3、能用功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怎样才叫做功?
受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 没有移动距离。
怎样才叫做功?
判断下面的力对物体做功了没?
工人推动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前进,当工人停止用力,小车 还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在这段距离上,工人对小车做功了 吗?为什么?
移动了一段距离,但不受 人的推力。
s
怎样才叫做功?
以下几种情况,力不做功:
物体依靠惯性通过一点距离,没有受力作用,力不做功。 物体受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即通过的路程为0,力不做功。 物体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力不做功。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课件【精品】

1.有用功(W有用): 为达到我们目的而做的功; 2.额外功( W额外): 对我们没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 W总):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1、用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___水_____做的功是有用 功,对____桶_____做的功是额外功。
2、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的桶带
W总
1200J
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
(1)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提起物体的重力 有关; (2)当提起的重物相同时,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滑轮重有关。 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
(1)同一滑轮组,增加所挂重物, (2)不同的滑轮组,尽量用简单滑轮。
1.关于机械效率正确的是( A C ) A.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和为总功,所以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 B.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C.有用功在总功里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D.额外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什么是有用功与额外功
分析有用功与额外功
(1)用滑轮组提起重物
F
有用功:克服重物重力所做的功。
即:W有 = G·h
G
额外功(无用功):克服动滑轮和绳子重力所做的功,
还有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利用挖掘机搬运泥土
有用功:克服泥
土重力所做的功。
即:W有 = G·h。
额外功(无用功):克服抓斗和机臂重力所 做的功,还有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运 动
3、天花板上的吊灯 被
8、放在课桌上的书本 举
6、被举高的重锤
高
2、被压弯的跳 弹
板4、拉弯的弓 5、上紧的发条
性 形 变
4、认识三种能:动能、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的概念
(1)物体由于运动 而具有的能
叫动能
(2)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 能叫重力势能
九年级物理(44份) 粤教沪科版22优秀课件

③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滑的滑片P时,眼睛应先注 视_电__压__表__的示数,然后再读出另一电表示数.当小灯泡正常发光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0_.6__ W. ④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若将滑片P向B端移动到另一位置,则小灯 泡的实际功率将__小_于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额定功 率.
(3)请你设计实验的电路图,并在虚线框中画出.
(4)若小灯泡上标有2.5 V,则需要干电池____2__节____串__联;若 标的是3.8 V,则需要干电池______3节_____串_联. (5)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___断__开_状态;开关闭合前,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应滑至__阻__值__最_大___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是_保__护__电_路__,改__变__小_灯__泡__两_端__的__电_压_ ______.
优胜劣态适者生存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不管是怎样的活法。人都应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投身生活,去追逐目标。不管你是羚羊还是狮子,当太阳升起之时,就要毫不迟疑地向前奔去。生活就是这样。 这个是个人生哲学,这个故事也能说明很多做人道理。如今,不比20世纪,现在的生活条件竞争激烈,每个人都不想被淘汰,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好些,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理想。但是成功与失败最大的区别是,成功的人不在于花多少时间去说他们的梦想和理想,不在于花多少时间去抱怨他们的苦难与困境,不在乎花时间去羡慕和仰慕别人的成功而让自己感到自卑;成功的人只会去做他们该做的事情,只会面对他们的困难,不会有抱怨,更不会有羡慕,因为他们心中有目标,理想,动力以及那颗沉淀的心。
沪粤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3章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课件(共24张PPT)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学点4 电路的连接方式 根据如图13-2-7所示的器材,小组之间交流、合作完成实 物图的连接,所连接的实物图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
图13-2-7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问题1:小组之间展示自己所连接的实物图,并根据所连接的 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图13-2-8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图13-2-11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3.如图13-2-12所示,当开关S1和S2断开时,电路处于 __开__路____状态;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处于___通__路___ 状态;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电路处于___短__路___状态.
图13-2-12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知识点2 电路的连接方式 4.如图13-2-13所示为某宾馆的房卡,只有把房卡插入槽 中,房间内的灯和插座才能有电,房卡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___开__关___接在干路上.房间里有电灯、电视等用电器,它们 是____并____联的.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学点3 电路图 自学教材P51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根据自学内容,自己试着画出下列实物图的元件符号:
实物图
元件符号
实物图
元件符号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问题2:电路图就是用__规__定__的__符__号__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问题3:根据所学的元件符号,试着在虚线框内画出下列实物
问题2:图(a)中,电路连接后,闭合开关,处处__相__通___, 这类电路叫__通__路__;(b)、(c)两图中,开关未闭合, 或导线断裂、接头松脱,致使电路在某处_断__开__, 这类电路叫开__路____,也叫断_路_____;(d)、(e)两图中, 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这类电路 叫做_短__路____,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很__大_____,电源和 导线会因发热过多而烧坏.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11月修订)

英国物理学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1W=1J/s
工程上还常用到千瓦(kW)作为功率的单位
1kW=1000W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三、功率的计算
1.人在3s内做功150J,求人的功率?
已知:W=150J,t=3s 求:P=? 解: P W 150J 50J/s 50W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第2节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3 新课讲解 5 当堂小练 7 布置作业
2 新课导入 4 课堂小结 6 拓展与延伸
学习目标
1.类比速度,建立起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2.会应用功率的定义式、变形式、推导式解题。 3.能根据功率的公式,测量登楼的功率。
向上所用的时间。已知小明的质量为50 kg(g 取10 N/kg),求:
(1)小明做5 个“引体向上”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2)小明做10 个“引体向上”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3)分析(1)、(2)所得数据,是否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小明做1 个“引体向上”做的功为W=Fs=Gh=50 kg×10
新课导入
操场上有一堆砖,需要搬到正在修建的楼房上去,我 们可以采用几种方法搬上去呢?
新课讲解
一、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观察下面两种不同的做功方式
新课讲解
他们两人中,女生依据做功的多少来判断,男生依据时间的长 短来判断。你的看法是怎样的?
新课讲解
交流与讨论 两位同学的说法都是片面的,不能只比较做功多少或只比
3.掌握机械效率的公式,能利用机械效率公式求几种常见机械 的机械效率。
新课导入
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14.2 探究欧姆定律 (共16张)

答: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2.8伏的电 压。
3.在电阻的两端加15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 流为3A,如果在它两端加18V的电压,通过它 的电流为 __3_.6_____A,这时它的电阻为 ___5_____Ω,若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则应在 它的两端加__1_0_____V的电压,这时它的电阻是 ___5_____ Ω.
如图8-4所示,A、B两导体用同种材料制成,粗细相同, 但A导体比B导体长,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A、IB A、 B两导体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UB,则下列关于两导体 电流、电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U A U B I A I B B. U A U B I A IB C. U A U B I A I B
怎么调节电压?
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电路图
实物图
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4、进行实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完成课本填空
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成正比;
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 成反比。
欧姆定律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 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当家用白炽灯灯丝烧断时,可设法在断开处重新接上, 再用这个灯泡时发现( )B
A.电阻变大,亮度变暗 B.电阻变小,亮度变亮 C.电阻变大,亮度变亮 D.电阻变小,亮度变暗
用铜制成的导线电阻很小,某段铜导线的电阻为0.01Ω, 若把它直接接在一节干电池的两极,通过它的电流是多 大?这时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
怎样进行简单电路的计算
要注意以下几点:
1.若无电路图,先根据题意画电路图,并在 电路图上表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 号,以便分析。
九年级物理(44份) 粤教沪科版40优秀课件

2020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0002页 0082页 0112页 0246页 0306页 0332页 0394页 0448页 0492页 0647页 0738页 0827页 0889页 0922页 0924页 0975页 1021页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二节 第四节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四节 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第一节 电是什么 第三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五节 测量电压 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 第三节 “伏安法”测电阻 第五节 家庭用电 第一节 第三节 第十七章 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 第二节 电流的磁场 第十八章 电能从哪里来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2020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电子课 本课级物理全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2020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