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现代文学流派史第五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民之友》等文学杂志 1、民友社与《国民之友》 (1)民友社: 以德富苏峰为核心,以杂志《国民之友》为阵地,成员有矢野龙溪、中江兆民 、内村鉴三等,提倡以谋求个人自由幸福安宁为宗旨的和平主义、自由主义和 平等主义。 (2)《国民之友》 德富苏峰为主编,内容涉及“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学评论”领域,撰稿人有 矢野龙溪、中江兆民、内村鉴三等思想家,《国民之友》影响巨大,日本近代 文学力作多载于此,冲破近古封建枷锁,扩大个人意识,表现资本主义革命精 神,奠定近代日本思想基础,发展文艺自由主义思想,抗拒拟古主义,重构近 代日本文学,推动近代日本文学史、小说史发展,充分显示其文学价值,促进 了日本近代浪漫主义的诞生。 (3)民友社作家 ① 德富苏峰 《将来日本》(1886)《新日本青年》(1887) 日本未来不可以发展成为武力统治的贵族社会,应该进化成为财富优越的平民 社会。 新日本青年要有自立自爱的新道德,学习西方文化,反对复古主义和偏知主义 ,实行平民主义。 嵯峨之屋御室 《流转》(1889)《梦幻与现实之间》(1891) 宫崎湖处子 《省亲》(1890)反对近代文明破坏田园、自然,朴素人开始堕落。
(3)《内部生命论》 ① “内部生命” “内部生命”是人独具的精神生命,表现为“灵知灵觉”。 内部生命论 境由心生,物由心裁,界定客观存在,因内心判断而异,人心是感悟 宇宙之场,研究人心意义重大。 作家是“内部生命”的观察员,写实派作家客观再现“内部生命”理 想派作家主管表现“内部生命”。解放内心世界的自我并发展之,才 是近代人和近代文学的本质。 人的不幸源于社会矛盾,但解除人的不幸不是通过改造社会而是通过 信仰内部生命来升华精神世界来求得灵魂安宁。 评价 “内部生命”强调创作的灵感是对内部生命,即对人的精神的一种感 应,而这种感觉又成为再造人的内部经验和内部自觉。 文学存在的根本目的是表现人的“内部生命”衡量文学的艺术价值是 个人的主观热情。 树立内部生命的权威,人灵感的绝对化。将人的客观存在视为主观存 在生命观具有非功利性,是唯心的和孤立的。
(2)樋口一叶(1872—1896) 生平及创作 原名樋口夏子,日本明治初期主要的女性小说家,是日本平安时代一千余年后 出现的第一位女作家。日本作家大冈升平称赞她是:“日本的女作家中,与紫 式部并列,确保着最高的名声”。 1891年,樋口一叶成为《朝日新闻》的记者。同时,她投入旧派大众作家半井 桃水门下,开始学习小说的写作技巧。 1892年发表处女作《暗樱》,刊载于《文学界》。 1894年—1896年(“奇迹十四个月”)《大年夜》(1895)“三部曲”《浊流 》(1896)《青梅竹马》(1896)《十三夜》(1897) 1896年11月23日死于肺结核。 代表作分析 《青梅竹马》以妓女的小妹妹登美利的幼年生活为中心,描写她周围一群孩子 受环境的残害和腐蚀,预示着他们长大成人后的悲惨命运。一叶通过这些生动 的人物形象的刻画,控诉了女性无论是顺从还是反抗怎么也不行的生存困境。 从中人们不难看到,无论处于什么时代,在由男人和女人构成的人类社会中, 由于生为女人而产生的性和生存的悲哀。男女平等和女权思想的光芒不知何时 才能照到女人宿命的深渊的最深处。一叶的文学作品预见了那一天的到来只能 是遥远的未来。凡事优秀的文学作品均有预见性,她所预见的并不是光明的未 来,而是迂回曲折的,需延续相当一个时期黯淡的未来。点缀人生的悲哀和黑 暗,这也是人间的真实写照。正因如此她的文学才能够继续生存下来。
《荒城之月》 1898年受东京音乐学校委托,以故乡仙台青叶城与会津若松的鹤城遗 址为意象写成的“7、5调”定型诗 全诗共四节,第一节写诗人伫立古城旧址,仰望空户明月,勾起怀古 的情怀。第二节与第一节相对照,诗人幻想着当年军营里的秋色。前 两节用完全相同的结构,使“春”和“秋”、“花”和“霜”、盛大 的“酒宴”和严肃的“军营”形成对照,构成强烈的古城气势。第三 节写诗人的感情由怀古而抚今,面对荒城,感慨万千。第四节概括全 诗,用过去对比现在,用自然对比人生,发出内心由衷地感叹。全诗 用语刚健,格调高昂,抒情豪放,似激流清泉。诗人感慨人生的反复 无常,幵且慨叹人世间的高楼和美酒、荣华与争戮,在时光的长河中 都将一去不复返,永恒的只有夜半的一轮明月。“此刻荒城夜半月, 清辉依旧为谁照?”这一句充分表达了土井晚翠的惋惜悲痛之情。他 心如潮涌,不知有多少往事涌上心头,有多少昨日的恩怨积压在心上 。诗人望着夜空中的一轮寒月,稀疏的星星在黑云中时隐时现,感叹 自己像那天上的寒星一样,只不过也是夜空中一个匆匆的过客。 《荒城之月》一诗通过战争与和平、往昔与今夜的多重鲜明对照,表 现了“昔日华堂盛宴,今日四野荒凉”的历史苍凉感。这种东洋式的 无常观,也奠定了晚翠作品的思想底蕴。
第五章 浪漫主义文学
全章结构图
浪漫主 义文学
浪漫主 义萌动
前期浪 漫主义
后期浪 漫主义
背景
日本浪 漫主义 特点
《国民 之友》
北村透 谷
《文学 界》
高山樗 牛与谢野 铁干派、 明星派、 “抒情 诗”第一节 日本浪漫主义萌动
一、产生背景 二、浪漫主义特点 三、《国民之友》
一、产生背景 1、西欧浪漫主义思潮传入以及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2、个人主义进一步发展,民众要求个人解放,摆脱国家束缚,反对封建 旧俗。 3、一批青年作家冲击旧有的文学观念,追求个性解放。 二、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特点 1、自我的完全解放。 (1)以人的尊严为基础,主张扩充自我。 (2)挑战旧权威,反对封建旧俗,反对国家权力束缚;全面肯定自我, 激进的追求自我。 (3)艺术至上,追求艺术的自由而直接;表现观念上主张人情感的自然 流露,作品带有神秘色彩。 2、看重人道主义,赞美爱情,歌颂恋爱自由,强调“内部生命”;热爱 自然,超脱现实,忘却烦恼;肯定人性、自我情感。 3、排斥日本近古文学,接受西方近代文学精神,特别是基督教精神,但 与古典文学仍有联系;将“物哀精神”、近古隐遁思想、奔放的浪漫 主义精神结合起来。
2、《女学杂志》 (1)《女学杂志》 1885年7月创刊,主编岩本善治,面向女性教养启蒙,带有基 督教色彩,主张女性解放,提倡清纯美,高扬人道主义。将传 统美德与西方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妇女地位。 (2)岩本善治(1863—1942) 女性启蒙运动和解放运动实践者,强调女性尊严,提出“废娼 论”,高唱“恋爱论”。 小说要关注人的心灵和人生而非一味贯彻“美男美女主义”。 3、“政教社” 三宅雪岭、志贺重昴创办的思想团体,以《日本人》为阵地, 鼓吹国粹主义,反对《国民之友》但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明主义 色彩。代表是三宅雪岭的评论《真善美日本人》。
,自杀。
II.阿力是活在“义理与人情”世 界里无常的女性。
之助自暴自弃,沦为人力车夫
。二人感叹命运哀惨后,各分 东西。
(3)土井晚翠(1871—1952) ① 生平及创作 土井晚翠,诗人,原名土井林吉。1897年东京帝国大学英国文学部毕 业。在校期间即参加了“帝国文学”杂志的工作,作为“大学派”诗 人而活跃于文坛。 1899年发表处女诗集《天地有情》,一举成名,与岛崎藤村并驾齐驱 ,形成“藤晚二家”,引起世人的注目。 晚翠诗的特点是汉诗调,擅长史诗类的叙事诗,风格豪放阳刚。代表 诗集有《晓钟》(1901)、《游子吟》(1906)等。二次大战后获文化勋 章。 《天地有情》 1899年4月出版,分为“英雄叙事诗”、“纯粹抒情诗”、“思索抒情 诗”三部分,其中的杰作是《星落秋风五丈原》。作者笔力精悍,汉 语词汇丰富,以“7、5调”定型律抒发青年的浪漫情怀,字里行间流 露汉诗翻译体的悲凉。
(2)代表作品 ① 《楚囚之歌》 1889年出版,是日本最早的革命浪漫主义长诗,也是日本最早的自由 律长诗。以1889年日本颁布帝国宪法之际在民权运动过程中被逮捕的 人士因大赦出狱作为题材,歌颂狱中斗士不屈意志,表达对自由的渴 望,体现政治上失败的青年激动的心情。诗歌慷慨激昂又略显幼稚, 突破传统形式,自由抒发思想。 《蓬莱曲》 1891年发表诗剧《蓬莱曲》,描写一个青年既否定现实,又反抗仙境 的统治,表达了作者关于人生、世界、艺术等观点。以浪漫主义形式 表达人间苦恼,歌颂爱恋的永恒性。诗剧的形式和浓厚的幻想色彩, 在日本近代诗歌史上独具特色,是日本前期浪漫主义代表作品。 《厌世诗家和女性》 1892年发表于《女学杂志》,肯定恋爱具有高度人性价值与纯洁性, 批判砚友社文学的戏作性,反对文友社的功利文学,强调文学自律。
2、《文学界》同仁 (1)岛崎藤村(1872-1943) 作家简介 i. 岛崎藤村是日本的诗人、小说家。原名岛崎春树。毕业于明治学院大学,是该大学校歌 的作词者。也是国际文艺家协会日本分会的创立者,第一任会长。 ii. 参加了北村透谷等创办的杂志《文学界》,以第一本浪漫诗集《嫩菜集》,开创了日本 近代诗的新境界。之后转向小说发展,发表了《破戒》,开创了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先 驱。 作品列举 I. 诗集《嫩菜集》(1897)《一叶舟》(1898)《夏草》(1898)《落梅集》(1901) ii. 小说《旧主人》(1902)《破戒》(1906)《春》(1908)《家》(1911) 《嫩菜集》 I. 1897年问世,是岛崎藤村的处女作。诗集收录诗歌51首,内容涉及恋爱、漂泊、憧憬山 水等内容,基调是表达青春期的感情解放喜悦和向阳生活,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富有 时代气息的青春诗歌,故以歌颂青春美的情诗居多,优秀作品是《阿久米情歌》、《初 恋》。 II. 其特点为: a) 将西洋近体诗和日本传统情调融合在一起,但将日本人的情感能够附着之上。 b) 语言上,普通、自然、别出心裁,使用口语,使之焕发生命。 c) 抒发内心抑制不住的冲动,与作者自身与时代相处的青春期合拍,故引起共鸣。 d) 恋爱观上,认为恋爱可以积极深入对方心灵,并在这一过程中深度认识对方和自己。性 情恣漫的恋爱是理智和道德无 前期浪漫主义
一、北村透谷 二、《文学界》
一、北村透谷(1868—1894) (1)生平及创作 日本诗人、评论家。原名门太郎。1868年生于神奈川县。少年时代深受 自由与民权运动的影响。1880年进入汉学塾绥猷堂就读。为了学习英语 ,当过旅馆的工作人员。后入东京专门学校(今早稻田大学)政治系学习 ,并积极参加自由与民权运动。后脱离政治运动,决心通过文学途径实 现自由与民权的理想。1887年皈依基督教。1889年自费出版为日本最早 的自由体长诗《楚囚之诗》。1891年发表诗剧《蓬莱曲》,描写一个青 年既否定现实,又反抗仙境的统治,表达了作者关于人生、世界、艺术 等观点。诗剧的形式和浓厚的幻想色彩,在日本近代诗歌史上独具特色 ,是日本最早的浪漫主义作品。他的抒情短诗在日本文学史上也占有一 定的地位。他是基督教反战运动的组织者,曾参与创办并主编日本最早 反战运动的刊物《和平》。后期致力于文学评论活动。1893年和岛崎藤 村等创办《文学界》杂志。从1892年起陆续发表《厌世诗人和女性》、 《何谓干预人生》、《内部生命论》、《德川时代的平民理想》等文章 ,主张人性自由解放,提倡纯洁而高尚的爱情,向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挑 战,并彻底批判了旧文学,为日本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作了理论上的阐述 。他在人的观念、文学观念和创作方法上所作的贡献,对确立日本近代 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大。1894年因寻求个性解放的理想失败而自杀 。
作品大体以自身贫苦的生活为基调,以浪漫诗情描述庶民生活的哀愁以 及所处的非人环境。
《十三夜》 旧历十三的月夜,阿关遭丈夫虐 待逃回娘家,经父亲劝说,乘
《浊流》 I. 源七神魂颠倒的迷恋上了妓女 阿力,以致妻离子散。阿力另 有情人结城,源七杀死阿力后
人力车回丈夫身边时,发现人
力车夫是自己少女时代暗恋的 男子录之助。阿力结婚后,录
二、《文学界》及同仁 1、《文学界》(1893—1898) 1893年1月创刊,1898年停刊,存在5年,分为3期。第一期特色 在于北村透谷激情燃烧的评论;第二期特色在于小说领域樋口一 叶的《青梅竹马》,评论界上田敏的《玩赏艺术》、平田秃木的 《论温克尔曼》、户川秋谷的《思考文艺复兴》;第三期比较复 杂,大致以岛崎藤村《嫩采集》为主导倾向。主导作家有星野天 知、平田秃木、北村透谷、岛村藤村。一时间文人雅集,影响巨 大,成为前期浪漫主义的堡垒。《文学界》同仁多数接受基督教 思想的洗礼,在西方浪漫主义与日本中世的诗化精神影响下,追 求精神革命,期望在艺术世界彻底解放受封建文化压抑的个人主 义思想,反对以“好色精神”为特征的江户文学,遂将批判的矛 头直指砚友社与民友社。在文学上崇尚以《源氏物语》、《枕草 子》为代表的平安时期的女性文学和中世纪文学及其体系下的芭 蕉文学;反对封建因袭,积极追求自由、自我解放,憧憬形而上 学的世界,信奉感情主义,讴歌爱情,赞美自然。人生观上倾向 消极主义,认为漂泊流浪,人生无常,是人的宿命,故笔下的自 然多哀伤,带有悲观厌世情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