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之人地关系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之人地关系理论

摘要:人地关系系统内涵演变到今天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为其核心内容,这些问题正是当今世界普遍面临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协调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人地关系调控的主要途径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以及新提出的生态建设概念等。

关键词: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相互作用

1.人地系统的演化

人地系统就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系统。人地系统中的“地”是指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前者是由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等组成的复杂的系统,是人类物质和能量的供应地。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同自然环境进行索取与返还过程中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见,人地系统是由“人”和“地”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的巨系统,具有开放性、层次性、自组织性、整体性等特点。

人地系统的演化表明,人类不能把自己局限于直接消费者,也不能局限于改造索取或改造征服者,因为这样最终还是逃脱不了自然的报复。人类与环境做为人地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和母系统一样都在向前发展着,两者对立又统一,处在相互制约当中,因而要求相互协调并持续发展。人类做为地球的主人,来自于环境,作用于环境,两者只有协调进化才能变相互制约为相辅相成。

2.可持续发展与人地关系调控

人类的发展已使人类自身明确感受到了地球的有限性和无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威胁,近年来表现得越来越严重的人类社会危机,包括人均空间、资源的急剧减少,地球环境的日趋恶化及生态系统的更加失衡等,制约了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给出了一个解决人地关系矛盾发展的思路。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协调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从根本上缓解乃至消除人类面临的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全球性问题。

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目的就是调控人地关系。人类必须认识人地关系系统,进而探索出调控人地关系的途径,最终解决矛盾。

3.人地关系的调控途径

人地关系调控的最终目的是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主要途径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以及新提出的生态建设概念等。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环保战略,也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更是21世纪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发展模式。清洁生产的大潮正逐渐在全球掀起。总体说来清洁生产就是为了缓解人地的矛盾关系,起到调和作用;循环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及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理念自提出以来,既突破了传统的环保理念,又为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循环经济实现了产业内部或产业间的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以及产业间的废物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或者是变废为宝,其目的是减轻人类工业活动等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建设是人类理性行为参与下积极的生态恢复与重建过程。指在自然力无法实现修复或者需要加速修复过程的情形下,以积极的人为参与和调控为主要特征的生态恢复和重建过程。

生态建设的直接目标是修复受损生态系统和景观的结构、功能和过程并使之

达到健康的状态。因此,生态建设是解决受人类生产活动影响后的生态环境问题,修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结语

人地关系是一个既古老又新奇的话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地关系思想也在不断更新。人地关系系统结构的整体性、层次性、协调性等特性,决定了人地关系理论体系的复杂性。从人地系统的角度看,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人类的唯一发展道路,必须采取全球的一致行动,否则只能停留在良好的愿望上。同时,全球的持续发展是有区域层次的,只有在各个基层区域上实现了持续发展,上层区域才能实现,这实际上就是区域持续发展的层次性和有机联系。另一方面,构成人地系统的的各个要素(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中也存在这种性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要素不是相互独立或孤立的,四者中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或者可持续目标的实现,都必须同时处理好与其它几者的关系,局部性的问题只能通过整体的协调处理才能得以全面解决。

参考文献:

[1]吴季松,论持续发展的资源辩证系统观,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25~26.

[2]刘燕华等.知识经济时代的地理学问题思考.地理学报,2011.53(4):35~36.

[3]金其铭等.人文地理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任建兰,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与对比,地理科学进展,2009(3):15~16.

[5]Lai-HaChan,PakK.Lee & Gerald Chan,2008,”Rethin”king global governance:a China model in the making?”Contemporary Politics,V ol.14,No.1,March.

[6]Samuelson,PaulA,1967,”Indeterminacy o f Development in a Heterogeneous Capital Model with Constant Saving Propensity”,Essays on the Theory of Optimal Economic;Growth,Cambrid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