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例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手术麻醉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例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手术麻醉临床分析目的:研究0.5%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行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复
位固定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2例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下肢骨折患者(血栓引起肢体肿痛患者除外),均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选取L3~4施行腰硬联合穿刺,成功后注入0.5%布比卡因7.5~10 mg,硬膜外腔向头端置管3 cm后平卧。20 min麻醉平面未达要求,硬膜外腔追加1∶1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混合液(以下称利布混合液)。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腰麻用药5 min内起效,15~20 min麻醉平面固定。90.20%患者麻醉平面在T10以下,改良Bromage评分3分者占98.12%,95.10%患者循环稳定,麻醉满意率100%。结论:0.5%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阻滞完善、循环稳定,并发症少,能够满足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下肢骨折复位固定术的麻醉要求。
标签:深静脉血栓;下肢骨折;0.5%布比卡因;麻醉;腰硬联合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是血液在血管内不正常地凝结,分为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和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骨折是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下肢闭合骨折患者围术期易并发深静脉血栓,尤以术前多见[1]。术前发生的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发生致命性肺栓塞,给手术麻醉带来极高的风险,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易引发医患纠纷。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以来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下肢骨折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麻醉情况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及本院道德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执行。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以来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术前常规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经过充分地告知围术期肺栓塞的风险,且已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仍然要求尽早手术的患者102例(血栓引起肢体肿痛患者除外)纳入本研究。其中男58例,女44例,年龄50~87岁,平均(71±5.8)岁。同时合并高血压患者21例,糖尿病15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心电图异常28例,脑血管病后遗症15例。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3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8例,股骨骨折18例,髌骨骨折3例,踝关节骨折3例,胫骨骨折12例,股骨复合胫骨或腓骨骨折3例。
1.2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无术前用药。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通路,持续低流量吸氧,常规监测MAP、SpO2和ECG。取侧卧位,皮肤消毒后铺洞巾,以L3~4为穿刺点进行腰硬联合穿刺,阻力突然消失或出现负压现象,用注射器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流出且注气无阻力,即证明硬膜外穿刺成功[2]。成功后以25 G腰麻针经硬膜外穿刺针向内缓慢推进,突破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取出针芯有脑脊液流出,以0.2 mL/s的速度向前上方注入0.5%布比卡因7.5~10 mg(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25 mg/5 mL,批号:130803,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拔出腰
穿针后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5 cm,固定导管平卧。手术床保持水平位,不用调节麻醉平面。腰麻用药5 min内起效,15~20 min麻醉平面固定。20 min麻醉平面未达要求,硬膜外腔追加1∶1利布混合液3~5 mL,以后根据手术情况每小时追加3~5 mL。必要时可辅助应用芬太尼2 μg/kg+氟哌利多2 mg缓慢静脉注射。麻醉穿刺同时加快补液。血压下降≥基础值20%在补液基础上,给予麻黄碱5~10 mg。心率≤55次/min,给予静注阿托品0.3~0.5 mg。术中根据血压、出血、尿量进行补液、输血,晶胶比例2∶1。围术期预防血栓的脱落采取了以下措施:(1)搬运患者要小心,注意患者体位,不能挤压患肢,确保患肢的静脉回流通畅;(2)手术时操作轻柔,避免过度牵拉患肢;(3)止血带充气前不能挤压患肢驱血,放气时头部抬高20°左右;(4)麻醉药用量控制在最小有效范围内,麻醉平面不宜过广,避免循环的剧烈波动;(5)密切监测患者,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不适,使患者保持安静。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观察并记录血压基础值、注入腰麻药后3、5、10、20、30、60 min的测量结果。血压下降≥基础值20%为血压降低,补液同时应用麻黄碱5~10 mg。(2)记录并测试注入腰麻药2、5、10、20、30 min麻醉平面。感觉阻滞平面用针刺皮肤痛觉消失为标准,运动阻滞采用改良Bromage 评分:无阻滞0分;能屈膝关节、踝关节而不能抬腿1分;能屈踝关节不能屈膝2分;下肢完全不能动3分。(3)根据麻醉平面、改良Bromage评分、患者疼痛程度、手术是否顺利进行评定麻醉效果:患者无痛,肌肉松弛,手术能顺利进行为优;轻微疼痛、肌肉松弛欠佳、辅助芬太尼2 μg/kg+氟哌利多2 mg能完成手术为良;疼痛明显、肌肉不松弛、影响手术进行为差。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腰麻用药5 min内出现麻醉平面,15~20 min最高平面固定。92例(90.20%)患者麻醉平面在T10以下,7例(6.86%)麻醉平面达T8,3例(2.94%)麻醉平面达T6。运动阻滞用改良Bromage评分:3分98例(96.08%),2分3例(2.94%),1分1例(0.98%)。本组患者有95例(93.14%)在单次腰麻给药后完成了手术,有4例(3.92%)因手术时间过长需硬膜外腔追加1∶1利布混合液3~5 mL,有3例(2.94%)因阻滞效果欠佳而需追加药物。本组97例(95.10%)麻醉手术期间血压、心率稳定,有5例(4.90%)在麻醉起效30 min内出现血压降低,血压下降≥基础值20%,加快补液同时应用麻黄碱6 mg后得以纠正;至手术结束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有2例女性患者(年龄>75岁)在术毕搬运时出现恶心,给昂丹思琼4 mg后好转。全部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其中优99例,良3例,优良率100%。1例肺心病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右心功能衰竭,2例慢支患者术后第3天出现肺部感染,转相应科室进行治疗。其余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1例发生肺栓塞。3 讨论
深静脉血栓是下肢骨折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临床上常发于伤肢,多在伤后一周内发生[3]。1856年Virchow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个因素:血管壁局部损伤、血液缓慢或淤滞、血液高凝状态。骨折患者患肢制动,患处疼痛而保持被动体位,血流速度减慢;创伤后自身凝血机制被激活,凝血因子增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由于身体的不适导致食欲欠佳,造成机体出现一定程度脱水加重血液高凝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