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教学设计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年级《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教学设计
“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及设计思想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设计特色
1.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学生的需要和状况为主进行教学设计。
2.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自己
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
3.引导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和谐发展。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性养育,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这条主线。
4. 回归生活: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2) 重视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
5.重视知识的构建和形成。高中思想政治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知识目标,这也是本节课的首要目标。
(二)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评述国家之间合作竞争与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知识目标
1.识记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基本形式。
2.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3.了解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引导学生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二、学法指导
1.自学导引法。课前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本课的基本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
识,从而引发思考。
2.探究性学习法。组织学生课后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进
行自主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爱学、
乐学”,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进行合
作学习的目的是:在小组分工合作中,在生生互动(学
生与学生互动)中,促使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
合作精神差,实践能力弱“等不足,培养综合素质。 3.理论联系实际法。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1.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现大量图文资料,使
教学更直观、更感性。
2. 讨论教学法。针对教材重点、难点,开展讨论,发挥
学生主体作用。(为丰富课堂教学,多种讨论法穿插)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开发
学生的思维,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为丰富课堂教
学,多种提问方式穿插)
4. 时事教学法。结合时事:“胡锦涛讲话、中国国情等”
进行教学,开拓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联系
实际。
四、教学过程
问题研讨(课后作业设计):
搜集国际交往的典型事例,并对其作出正确分析。
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贯穿其中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因此,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也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本节课就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合作,积极发现,主动探究来得出结论,让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自主获取知识,体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快乐,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首先创设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对国际关系的决定性作用,然后巩固自主学习成果,从中日关系中分析体验,理论联系实际,再通过大量例证,引导学生思考,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转变,并在本节课的最后将内容进行升
华,引导学生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课后对此节教学的得失有如下反思:
1、知识目标是高中课程标准要求的首要目标,在设计本节课时,我通过三个方面完成这个任务:首先体现在课本知识的熟悉上,以学案的形式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类;其次体现在板书的设计上,以板书的形式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展现在学生的视野中,并用彩色粉笔加以区分;再次体现在对课程标准的了解上,以目标教学的形式分层细化。另外,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能到了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本节课我通过美国攻打伊拉克、世界综合国力排名这些学生熟悉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最后和奥运会火炬传递结合,以视频的形式给学生视觉、听觉的冲击,引起共鸣,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2、以学生为本是本节课的主线,在选材上,广泛和学生交流,把原来准备的中美关系换成中日关系,使学生有话可说,并能结合自己的积累突破难点;在学法指导上,不断的创设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无论是导课时用的《巴厘岛路
线图》的视频,还是胡锦涛访日的热点追踪等,挖掘教材内涵,整合教学内容,把知识点转化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课内学习活动,既能使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到位,还能给学生学法指导;在实践中,“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以学生的所感所悟为中心,并将他们的做法贴在黑板上,达到落实行动的目的。
3、在教学设计上,按照课程标准的内容,将本节课划分为三部分,重新整合了教材,并按照“国际关系的基本知识”“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串成一条线,达到过渡自然、衔接流畅的效果,而每一个环节又恰好在各自的阶段分别突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实践”的新课程理念。
当然,本节课还有信息量大、图文并茂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如果本节课从高考的角度思考,从命题角度的切入和解题方法的上,还是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其深度和广度的,今后将在新课程和高考接轨方面找到一个突破口,优化课堂教学行为。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