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说课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球理论课教案

教学内容:学习排球运动概述

教学目标:

1、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2、掌握排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了解在世界的发展;

3、通过理论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排球产生兴趣,为以后的教学作铺垫。

教学重点: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难点:排球运动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

一、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排球运动于1895年始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创始人威廉摩根。与当时激烈的篮球运动相比,它是是一种比较温和的、老少皆宜的室内游戏。1896年,美国普林菲尔得市立学校的艾特哈尔斯戴特博士把摩根游戏取名为“volleyball”,并沿用至今,1896年在斯美国普林菲尔德体育专科学校举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排球比赛。1897年,摩根制定了排球比赛规则,它有力的推动了排球运动的发展。1905年传入中国。1947年,排球运动世界性组织---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规则也逐步完善。1964年排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二、排球运动的特点

(一)、形式的多样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排球运动的场地设备比较简单,可设在室内亦可设在室外。地板上、沙地上、草地上、雪地上,甚至水中都可以进行排球活动,其形式多样,比赛规则容易掌握且可以变通。参加人数可多可少,运动负荷能大能小,适合不同年龄、性别、体质和训练程度的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活动。因此有广泛的群众性。(二)、技术的全面性和高度的技巧性

排球比赛中,任何位置上的队员都要参与防守和进攻;而且在大多数形式的比赛中,规则还要求队员轮换位置。因此每个队员都须全面的掌握各项攻、防技术。由于排球比赛具有球不能落地、以及必须将球击出不能持住、同一名队员不得连续击球两次、每队击球次数又有规定等特点,决定了排球技术的高度技巧性。(三)、激烈的对抗性和严密的集体性

排球比赛中双方的攻防转换始终是在激烈的对抗中进行的,其对抗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网上的扣与拦之间。一分球的争夺往往要经过七八个回合。水平越高的比赛,对抗争夺越激烈。排球比赛双方都在利用规则允许的3次击球机会,通过精心设计和巧妙配合,在瞬息间完成激烈的攻防转换和完美的战术组合,体现了严密的

集体性。

(四)、轻松的娱乐性和高雅的休闲性

排球运动不拘泥形式,可支网相斗,亦可围圈嬉戏。只要有一块空间,或沙滩或草地,尽可享受击技的的乐趣。排球比赛隔网进行,双方斗技,没有身体接触,安全儒雅,是人们欢悦、休闲的理想方式。

(五)、活动的全身性与良好的观赏性

排球规则规定,球可以触击身体的任何部位、使技术动作越来越多样化,既可使用手打,也可运用脚击、头顶等技术,加上前扑、倒地、滚翻、鱼跃等防守动作,从而扩大了防守范围,增加了起球机会,使比赛显得精彩纷呈,吸引观众,具有良好的观赏性。

(六)、攻防技术的两重性

在排球比赛中,各项技术都既能得分,又能失分,每项技术都具有攻防的两重性。排球各项技术都是攻中有防、防中有攻、相互转化、相互制约。所以,要求技术准确熟练,既要有攻击性又要有准确性。

三、排球运动的功能

(一)参加排球运动,可以提高人们的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弹跳、协调、反应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改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状况,还能够培养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坚强果断的心理品质。

(二)可以培养团结协作、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训练和比赛,增进运动队之间的交流,运动员之间的团结,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三)普及、提高体育运动,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健康水平。

(四)通过比赛,开展国际交流,促进全世界人民的友谊和团结,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精神。

四、我国排球运动发展概况

(一)采用六人制排球前的我国排球运动

排球是1905年传入我国的。排球运动传入我国后,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6人制的演变过程:

1905年到1919年我国排球比赛采用的是16人制,16名队员分成4排,每排4人,位置不轮换,当时水平很低,打法比较简单。后来,双方从托来托去发展到由前两排中间的队员打高远球进攻,但尚未出现拦网技术。1919年到1927年采用的是12人制,12名队员分成3排,每排4人,位置不轮换,技术发展到采用上手发球,并且出现了单人拦网和倒地救球。进攻从中间转为两侧队员扣球。1927年到1951年采用的是9人制,9人制在我国经历了24年之久,9名队员分成3排,每排3人,位置不轮换。

(二)我国六人制排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排球运动和其他项目一样,有了较快的发展,1951年根据国际规则,结合国内情况制度了我国6人制排球规则,经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审定通过并在全国试行。同年举行全国篮、排球比赛大会,正式采用6人制排球比赛。

我国6人制排球的发展分7个阶段进行概述。

第一阶段:继承学习阶段(1951年-1956年)

这一阶段主要继承我国9人制排球的上手传球,勾手大力发球,正面及勾手扣球,快球和拦网等技术,以及快球掩护进攻和集体拦网等技术,学习苏联和东欧先进技术,并逐步推广6人制排球。

第二阶段:摸索发展阶段(1956年-1966年)

这一阶段各省市自治区根据各自的特点,可是摸索发展各自不同的风格和打法。周总理邀请大松博文带领当时的世界冠军日本女排访华。明确的提出了“三从一大(从严、从难、从实际及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的训练原则,对当时的排球运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阶段:低潮阶段(1966年-1972年)

十年动乱使正处于上升时期的排球运动受到了严重的干扰,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刻苦顽强的训练作风和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的优良传统遭到彻底破坏。

第四阶段:恢复阶段(1972年-1980年)

1972年召开三大球训练工作会议,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明确了战术指导思想,制定了五年排球发展规划,建立了排球训练基地,有计划的组织每年集训。

第五阶段:高峰阶段(1981年-1986年)

这一阶段中国女排取得世界大赛五年冠,男排获第五名的佳绩,均属历史最好成绩。

第六阶段:低潮阶段(上世纪80年代-2002年)

中国女排上升下降几经反复,男排下降后还没有赶上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第七阶段:回升阶段(2002年至今)

2002年世界杯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两夺世界冠军。

四、排球运动的比赛方法

排球运动是由两支人数相等的球队在长18米,宽9米的场地上,从中间具有一定高度的球网上面,根据规则要求,以身体的任何部位将球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其在本方场内落地的一种集体的、攻防对抗的球类项目。

排球比赛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方法是由后排右侧的队员在发球区内,用单手将球从过网区直接击过球网开始的。除拦网外,每方最多击球3次使球过网,不得持球。一名队员不能连续击球两次。比赛不间断地进行,直至球落地、出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