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与法律
关于新闻法律案例(3篇)
第1篇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
然而,在言论自由与法律责任的边界问题上,新闻法律案例频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对一系列新闻法律案例的剖析,探讨言论自由与法律责任的平衡,以期对新闻传播行业及社会公众有所启示。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领域不断涌现出一系列法律案例,涉及言论自由、名誉权、著作权等多个方面。
这些案例不仅反映了新闻传播行业在法治化进程中的困境,也引发了社会对言论自由与法律责任边界的关注。
本文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新闻法律案例,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案例一:某知名媒体人因言论不当被诉名誉侵权案例背景:某知名媒体人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涉及某明星名誉的言论,被该明星及其团队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名誉侵权损失。
法院判决:法院认为,该媒体人的言论构成对明星名誉的侵犯,依法判决其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
案例分析:此案涉及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
在我国,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但言论自由并非绝对,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媒体人在行使言论自由时,应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他人名誉。
此案判决对媒体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言论自由与法律责任之间寻求平衡。
三、案例二:某自媒体因涉嫌传播虚假信息被行政处罚案例背景:某自媒体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发布了一条虚假信息,引发社会恐慌。
当地监管部门依法对该自媒体进行了行政处罚。
案例分析:此案涉及言论自由与虚假信息的传播。
自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虚假信息传播可能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社会恐慌。
监管部门对自媒体进行行政处罚,旨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确保信息传播的真实性。
四、案例三:某知名网站因侵犯著作权被诉案例背景:某知名网站未经授权,在其平台上发布了某知名作家作品的全部内容。
作家及其团队将该网站诉至法院,要求赔偿著作权侵权损失。
法院判决:法院认为,该网站的行为构成著作权侵权,依法判决其赔偿经济损失。
案例分析:此案涉及言论自由与著作权的冲突。
新闻报道真实法律案件(3篇)
第1篇导语:近日,某市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
在这起案件中,一名16岁的少年因一时冲动盗窃他人财物,被公安机关抓获。
在审理过程中,法官充分展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通过一系列教育、感化措施,最终使这名失足少年认识到错误,重回正途。
以下是这起案件的详细报道。
正文:一、案件回顾2023年3月,某市某小区发生一起盗窃案,受害人李先生(化名)的笔记本电脑被盗。
接到报警后,公安机关迅速展开侦查,经过一系列调查取证,最终将犯罪嫌疑人锁定为16岁的少年小王(化名)。
据警方调查,小王因家庭经济困难,母亲患有重病,父亲外出打工,家中生活压力巨大。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小王得知邻居李先生家中有一台价值不菲的笔记本电脑,便萌生了盗窃的念头。
在经过一番周折后,小王成功盗取了李先生的笔记本电脑。
二、法院审理案件移送至法院后,承办法官小陈(化名)认真审阅了案件材料,并详细了解了小王的成长背景和家庭情况。
在审理过程中,小陈发现小王虽然犯下了盗窃罪,但其主观恶性并不大,且具有悔罪表现。
为了更好地审理此案,小陈决定采取不公开审理的方式,避免对小王的心理造成二次伤害。
在审理过程中,小陈充分听取了辩护人和受害人的意见,并对小王进行了教育、感化。
三、司法救赎在审理过程中,小陈发现小王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因此,他安排了专业律师为小王进行法律知识普及,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同时,小陈还联系了小王的家庭,对其父母进行了心理疏导,希望他们能够关心、关爱小王,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审理过程中,小王也深刻反省了自己的行为,表示愿意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并向社会公开道歉。
考虑到小王的悔罪表现和家庭实际情况,法院最终判决小王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并责令其赔偿受害人损失。
四、社会反响此案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许多市民表示,法院对小王的判决体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有利于帮助失足少年重新回归社会。
也有专家认为,法院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应充分考虑其成长背景和家庭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感化措施,让失足少年在司法的阳光下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方向。
关于法律案件新闻报道的(3篇)
第1篇导语:近日,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一起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的重大经济纠纷案。
该案涉及多家企业,牵涉到合同纠纷、股权转让、侵权赔偿等多个法律问题。
以下是本报记者对此案的相关报道。
正文:一、案件背景2019年,某市一家知名企业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约定甲公司将其持有的某品牌经营权转让给乙公司,转让价格为人民币5000万元。
合同签订后,乙公司依约支付了转让款,但甲公司并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品牌经营权转让义务。
随后,双方就合同履行问题产生纠纷,乙公司遂将甲公司诉至法院。
二、案情简介1. 合同纠纷甲、乙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中明确约定,甲公司应将某品牌经营权转让给乙公司,并协助乙公司完成相关手续。
然而,甲公司在收到转让款后,并未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导致乙公司无法正常开展业务。
2. 股权转让在合作过程中,甲公司又与丙公司签订了一份股权转让协议,将某品牌股权的50%转让给丙公司。
然而,甲公司在未征得乙公司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股权转让给丙公司,严重侵犯了乙公司的合法权益。
3. 侵权赔偿乙公司在发现甲公司擅自转让股权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赔偿因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
经鉴定,乙公司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万元。
三、法院审理1. 庭审过程案件受理后,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了审理。
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就合同纠纷、股权转让、侵权赔偿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2. 法院判决经审理,法院认为,甲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品牌经营权转让义务,构成违约;甲公司在未征得乙公司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股权转让给丙公司,侵犯了乙公司的合法权益;甲公司擅自转让股权的行为,给乙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
因此,法院依法判决甲公司赔偿乙公司经济损失数千万元,并要求甲公司继续履行合同,将某品牌经营权转让给乙公司。
四、案件影响1.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本案的审理,有力地打击了合同违约、股权转让违规等违法行为,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媒体法与新闻报道了解法律背景与影响
新闻媒体的市场竞争也可能影响报道内容。为了吸引读者 和观众,一些媒体可能倾向于报道更具轰动性或争议性的 话题。
社会文化背景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要点一
社会价值观
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价值观对新闻报道 有重要影响。例如,对性别、种族、 宗教等议题的看法和态度可能影响新 闻报道的角度和深度。
要点二
公众舆论
公众舆论对新闻报道有很大影响。媒 体通常会关注公众关心的话题,并倾 向于报道符合公众舆论的内容。
要点三
文化传统与习俗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也 可能影响新闻报道的方式和内容。例 如,一些文化可能更强调个人隐私, 而另一些文化则可能更注重集体利益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新闻报道在选题 、角度和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对未来媒体法与新闻报道发展的展望
01 02 03
完善法律体系
随着媒体形态的多样化和新闻传播方式的变革,未来媒体 法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同时 ,应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和规范,确保新闻报道的公正、 客观和真实。
提高专业素养
新闻从业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增强对媒体法的认知和遵守意识。同时,应积极发挥专 业优势,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法律问题和社会现象,为公 众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报道。
媒体法的作用
媒体法对于保障新闻自由、维护社会公正、促进民主法 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它通过规定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 原则、权利和义务,调整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 系,维护新闻传播秩序和公共利益。
媒体法的发展历程
01
早期的媒体法规
早期的媒体法规主要是一些零散的规定,如出版法、新闻检查制度等,
这些法规对新闻传播活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监管。
法律与新闻解读媒体报道中的法律问题
法律与新闻解读媒体报道中的法律问题在当今信息快速流动的社会中,新闻媒体扮演着报道时事和解读事件的重要角色。
然而,媒体报道中常常涉及到法律问题,这些问题可能需要深入的法律知识和专业的解读。
本文将围绕法律与新闻解读媒体报道中的法律问题展开讨论。
一、新闻报道中的法律问题新闻报道往往涉及到各个领域的法律问题,如刑事法律、民事法律、行政法律等。
在报道中,媒体必须准确地描述事件的经过、相关人员的行为,同时需要明确事件背后的法律规定和法律的适用情况。
例如,当报道一起刑事案件时,媒体需要准确地阐述被告的罪名、证据链以及法庭审判的程序。
这样的报道不仅要求媒体具备广泛的法律知识,还需要注意不影响案件的公正性和审判的正当性。
二、媒体报道中的法律解读新闻媒体不仅要报道事件的发生,还应当对事件进行分析和解读,揭示事件背后的法律问题和影响。
对于一些重大社会事件,法律解读往往是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媒体需要准确理解和解读相关法律规定,对事件的法律影响和前景进行解析,以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事件的背景和涵义。
这种解读不仅需要媒体对法律有深入的了解,还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以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三、媒体准确性与法律责任在报道中涉及到法律问题时,媒体的准确性尤为重要。
媒体对事实的正确陈述以及对法律的准确解读,是保证报道可信度和公信力的重要因素。
任何错误或不准确的报道都可能导致对相关当事人的误解和伤害,同时也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媒体应当对其报道负起法律责任。
如果媒体对法律问题的解读存在错误或误导,可能会导致法律纠纷的产生,甚至给媒体本身带来法律风险。
因此,媒体应当在报道前对法律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并且在报道中注明自己的解读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意见。
结论在新闻媒体报道中,法律问题无处不在。
媒体应当具备广泛的法律知识和专业的解读能力,以保证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同时,媒体应当意识到其报道的法律责任,避免不准确的解读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关于法律案件新闻报道的(3篇)
第1篇近日,某市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一起校园霸凌案件,判决被告赔偿受害者各项损失共计20万元。
本案的审理,充分体现了我国法律对校园霸凌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为受害者讨回了公道,也为广大师生敲响了警钟。
一、案件背景2021年9月,某市某中学发生了一起校园霸凌事件。
受害者小张(化名)因与同学发生口角,被多名同学围殴,致使其头部受伤,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
事发后,受害者家属多次与学校及霸凌者家长协商,要求对方承担相应责任,但均未得到满意答复。
无奈之下,受害者家属将霸凌者家长及学校告上法庭。
二、案件审理1. 庭审过程本案由某市人民法院审理,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22年3月开庭审理。
庭审过程中,原告方提供了事发时的监控录像、医疗鉴定报告等证据,证实了被告的行为构成校园霸凌,对受害者造成了严重伤害。
被告方在庭审中辩称,事发时他们只是与受害者发生口角,并没有实施霸凌行为。
但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方在事发时对受害者进行围殴,并造成受害者受伤,其行为已构成校园霸凌,依法应承担相应责任。
2. 法院判决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法院认为被告的行为已构成校园霸凌,给受害者造成了身体和精神上的损害。
据此,法院依法判决被告赔偿受害者各项损失共计20万元,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三、案件影响1. 提高社会对校园霸凌问题的关注度本案的审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高了人们对校园霸凌问题的认识。
许多家长和学校开始重视校园霸凌问题,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
2. 增强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本案的判决,为受害者及其家属树立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信心。
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法律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遇到侵害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3.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营造和谐校园环境本案的审理,对学校敲响了警钟。
学校应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校园霸凌预防机制,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新闻报道中的法律道德问题
新闻报道中的法律道德问题近年来,随着媒体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新闻报道成为了人们了解社会、分享信息以及参与公众讨论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新闻报道中,我们也经常面临一系列法律和道德问题。
本文将探讨新闻报道中存在的法律和道德问题,并对其可能的解决方法进行讨论。
一、新闻报道中的法律问题1. 虚假报道虚假报道是新闻行业中最严重的法律问题之一。
当新闻机构、记者或编辑在报道中故意夸大、篡改事实或编造虚假信息时,不仅违反了新闻伦理,也可能触犯法律。
虚假报道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严重的名誉损害,并潜在地破坏社会的公信力。
解决方法:新闻机构应加强对记者的培训,加强对新闻报道真实性的把关。
同时,政府监管机构应加强对新闻行业的监管,严惩虚假报道行为。
2. 隐私侵犯新闻报道中的隐私侵犯问题也时有发生。
当记者在报道中公开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时,可能触犯法律。
虽然公众对重要事件和公众人物的信息有合理的获取需求,但在报道时仍需要尊重个人隐私权。
解决方法:新闻报道应遵守新闻伦理,尊重个人隐私。
政府也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媒体对隐私的报道限制。
二、新闻报道中的道德问题1. 偏颇报道新闻报道偏颇是一种常见的道德问题。
当记者在报道中出于个人或团队利益,有意忽略或歪曲真相,透过自己的价值观或政治倾向筛选信息时,将严重损害新闻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解决方法:记者需要时刻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受个人偏见或外界压力的影响。
新闻机构也应加强内部监督,确保报道的客观性。
2. 不尊重受访者权益在新闻报道中,记者与受访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然而,有些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过分追逐猎奇或逼问私密问题,侵犯了受访者的权益。
解决方法:记者应该尊重受访者的权益,善待被采访者,并遵守相关的采访准则。
新闻机构可以加强与受访者的沟通,建立公正、平等的采访环境。
三、新闻报道中的解决之道1. 媒体自律新闻行业应建立自律机制,通过行业协会或相关组织制定行业准则,规范新闻报道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
新闻报道中的法律风险与合规问题
新闻报道中的法律风险与合规问题在当今社会,新闻报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公众提供信息,监督权力,并推动社会变革。
然而,新闻报道也面临着法律风险与合规问题。
本文将探讨新闻报道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一些合规性措施,以帮助记者在法律框架内开展工作。
一、言论自由与法律限制言论自由是新闻报道的基石,但它并非无限制的。
记者在报道中必须遵守法律规定,避免侵犯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和商业利益等。
此外,记者还应意识到虚假报道可能导致诽谤、诬告等法律纠纷。
因此,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应当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二、侵犯隐私权的风险新闻报道往往需要获取信息,但记者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记者需要明确知情同意的原则,并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
此外,记者还应当注意在报道中对个人隐私进行保护,避免过度曝光或引发不必要的伤害。
三、版权问题与知识产权保护新闻报道中的文字、照片、视频等作品往往涉及版权问题。
记者应当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并遵守相关的版权法律法规。
在报道中,记者应当注重引用来源,并尽量避免侵权行为。
此外,记者还应当注意保护自己的作品,防止他人未经授权使用。
四、新闻报道中的道德风险除了法律风险,新闻报道还存在道德风险。
记者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坚守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
他们应当尽量避免利益冲突,避免报道中的偏见或误导。
此外,记者还应当尊重受访者的权益,遵循人道主义原则。
五、合规性措施与建议为了降低法律风险与合规问题,记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法律意识:记者应当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与新闻报道相关的法律规定。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研讨会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
2. 建立合规流程:记者可以与编辑部门合作,建立合规流程,明确报道的准则和标准。
这样可以帮助记者在报道中避免法律风险,并提高报道的质量。
3. 寻求法律咨询:当记者面临法律问题时,他们可以寻求法律咨询,以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关于新闻行业的法律案件(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行业呈现出多元化、快速化的特点。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虚假新闻报道、侵犯他人隐私等法律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以某虚假新闻报道案为例,对新闻行业法律案件进行分析。
(一)案情简介2019年5月,某知名网站刊登了一篇题为《某明星涉嫌出轨,实为误会》的报道。
该报道未经核实,以讹传讹,严重侵犯了明星的名誉权。
事件发生后,受害明星及其律师团队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网站及作者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
(二)案件争议焦点1. 虚假新闻报道是否构成侵权?2. 虚假新闻报道的侵权责任如何划分?3. 作者和网站在虚假新闻报道中应承担何种责任?二、案件分析(一)虚假新闻报道构成侵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虚假新闻报道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属于侵权行为。
1. 名誉权受到侵害名誉权是公民、法人的人格权之一,是指个人或法人的名誉利益。
虚假新闻报道捏造事实,对他人进行诽谤,损害了受害明星的名誉,构成名誉权侵权。
2. 精神损害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因侵害他人名誉权,造成他人精神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本案中,受害明星因虚假新闻报道遭受了极大的精神痛苦,有权要求赔偿。
(二)侵权责任划分1. 作者责任作者作为新闻报道的直接实施者,对其所写报道内容负有核实责任。
本案中,作者未对报道内容进行核实,导致虚假信息传播,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2. 网站责任网站作为新闻发布平台,对发布的内容负有审核责任。
本案中,网站未对报道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导致虚假信息传播,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三)责任承担1. 作者承担侵权责任作者应赔偿受害明星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
2. 网站承担侵权责任网站应赔偿受害明星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并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三、案件启示本案对新闻行业具有以下启示:1. 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加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
法律与新闻法律新闻报道的道德与法律问题
法律与新闻法律新闻报道的道德与法律问题新闻报道是社会上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法律新闻报道更是在提供信息的同时涉及到道德和法律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法律新闻报道所涉及到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并探讨如何在新闻报道中遵守法律和道德标准。
首先,法律新闻报道要遵守的道德问题之一是真实性。
新闻报道应该客观、准确地反映事实,而不应该有任何虚假或误导性的内容。
记者在采访和报道中应该专注于获取真实信息,避免夸大事实或引用未经证实的消息。
他们应该尽力确保报道的真实性,不仅仅是为了避免法律问题,更重要的是维护了读者对媒体的信任和自身的声誉。
其次,在法律新闻报道中遵守道德标准还涉及到隐私权问题。
记者应该尊重被采访者的隐私权,避免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的隐私。
除非在道德和法律框架下必须披露的情况下,记者应该遵循采访对象的意愿和个人隐私。
与道德标准相对应的是法律标准。
法律新闻报道在遵守法律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涉及法律事宜的报道需要采取一定的审慎和谨慎,以避免对案件进行不当干预或造成不良影响。
记者应该确保自身的报道不影响到案件的司法程序,不干扰到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其次,法律新闻报道需要尊重诽谤和名誉侵权问题。
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应避免对他人进行诽谤性言论或恶意中伤。
他们应该确保所报道的内容是准确、可靠的,并在报道有争议的问题时给予相关当事人机会发表意见和辩解。
除了道德和法律问题外,新闻报道还应该注重信任和公平性。
记者应该遵循公正、客观、中立的原则,在报道中平衡各方观点和声音。
他们应该尽量减少个人立场和偏见的介入,给予读者全面和客观的信息。
最后,对于法律新闻报道来说,事实与评论的界限也需要注意。
记者应该清楚区分事实报道与评论分析,不混淆二者。
他们应该确保在报道中准确地陈述事实,并在需要时提供专业的分析和评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法律事件。
总的来说,法律新闻报道涉及到道德与法律的双重标准。
记者在采访和报道中应该坚守真实性、诚信性和公平性的原则,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
新闻联播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近日,某市消费者协会接到多起消费者投诉,反映某知名品牌在新闻联播中播出的广告存在虚假宣传。
消费者表示,广告中宣传的产品功效与实际效果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经调查,该广告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涉嫌虚假宣传。
二、法律分析1.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含有违反社会公德、损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该广告宣传的产品功效与实际效果存在较大差距,误导消费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
2.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三十九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得在广告中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
”该广告在新闻联播中播出,利用国家权威媒体的形象进行宣传,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
3.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式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该广告宣传的产品功效与实际效果不符,误导消费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
三、处理结果1. 消费者协会向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发出警告,要求其立即停止发布该虚假广告,并公开道歉,消除不良影响。
2. 消费者协会建议广告监管部门依法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进行处罚,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要提高警惕,理性消费,切勿轻信虚假广告宣传。
四、案例启示1.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发布虚假广告,损害消费者权益。
2. 新闻媒体应提高自律意识,严格审查广告内容,确保广告真实、合法、合规。
3. 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遇到虚假广告,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 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广告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法律的新闻案例报道(3篇)
第1篇导语:近年来,随着社会观念的变迁,离婚案件在法院审理中日益增多。
近日,广东某法院审理了一起因丈夫出轨导致妻子起诉离婚的案件。
法院判决丈夫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维护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一、案件背景原告李某(化名)与被告陈某(化名)于2010年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
婚后,李某发现陈某在外有婚外情,李某深感痛苦,遂起诉至法院,要求与陈某离婚,并要求陈某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
二、案件审理1. 原告李某诉称:陈某在与李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多次出轨,严重伤害了李某的感情。
李某要求与陈某离婚,并要求陈某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
2. 被告陈某辩称:陈某承认与第三者存在婚外情,但认为其行为并未对李某造成严重伤害,请求法院驳回李某的诉讼请求。
3. 法院审理:法院经审理查明,陈某在与李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确实存在婚外情。
陈某的行为违反了夫妻忠实义务,给李某造成了较大的精神痛苦。
三、法院判决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本案中,陈某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严重伤害了李某的感情,李某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综上,法院判决如下:1. 陈某与李某离婚。
2. 陈某支付李某精神损害赔偿金人民币10万元。
四、案件启示1. 婚姻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夫妻双方应相互尊重、忠诚,共同维护家庭和谐。
2. 法律保护婚姻家庭,对于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行为,受害者有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公民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合法权益。
五、结语本案中,法院依法判决陈某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维护了李某的合法权益。
这一案例提醒广大公民,婚姻家庭关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夫妻双方应珍惜家庭,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同时,对于家庭暴力、婚外情等违法行为,受害者应勇敢维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案例新闻报道(3篇)
第1篇导语:近年来,高空抛物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近日,一起高空抛物案件在人民法院审理完毕,被告人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彰显了法律的威严和社会公平正义。
正文:一、案件背景2022年3月15日,某市某小区发生一起高空抛物事件。
当时,一名住户从高空抛下一个重约10公斤的啤酒瓶,击中楼下行走的行人,造成行人头部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发后,警方迅速介入调查,通过调取监控录像、走访调查等手段,确定了嫌疑人。
二、案件审理1. 犯罪嫌疑人被抓捕归案经调查,嫌疑人系该小区住户李某。
李某因家庭矛盾,心生报复,于事发当日将啤酒瓶从高空抛下。
案发后,李某潜逃,但在警方追捕下,于案发后一周被抓获。
2. 法院审理案件移送至人民法院后,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李某进行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充分考虑了案件的严重性,以及李某的行为对受害者家属和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
3. 法院判决经审理,法院认为,李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且造成一人死亡的严重后果,依法应从重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法院依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十年,并赔偿受害者家属经济损失。
三、社会影响1. 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案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高空抛物行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社会的一大隐患。
该案件的处理,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法律震慑效果明显该案件的审理结果,充分体现了法律的威严和社会公平正义。
李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彰显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此举对于震慑高空抛物行为,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3. 提高社会法治意识该案件的发生和审理,提醒广大人民群众,高空抛物行为是违法行为,必须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同时,也提高了社会法治意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总结高空抛物案件的发生,不仅给受害者家属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也对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法律案件新闻报道(3篇)
第1篇导语:近日,一起涉及巨额遗产的家族纠纷案件在XX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落下帷幕。
经过审理,法院依法作出公正判决,维护了家族成员的合法权益,彰显了法律的权威。
正文:一、案件背景原告李某与被告王某系兄妹关系,共同继承其父母留下的房产一套、股票若干以及银行存款。
在遗产分配过程中,双方因分配方案产生分歧,矛盾不断升级。
原告认为,被告在父母生前未尽赡养义务,且在遗产分配上存在明显偏颇,故诉至法院,要求重新分配遗产。
二、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被告是否尽到了赡养义务?2. 遗产分配方案是否合理?3. 原告提出的重新分配遗产的请求是否合理?三、法院审理XX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本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合议庭充分考虑了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证人证言、书证等证据,并结合法律规定,对争议焦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1. 被告是否尽到了赡养义务?经审理,法院认为,被告在父母生前虽未尽到全部赡养义务,但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父母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藉。
因此,法院认定被告在赡养义务上不存在明显过错。
2. 遗产分配方案是否合理?法院认为,遗产分配方案应当遵循公平、合理、自愿的原则。
在本案中,原被告双方均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主张的遗产分配方案更为合理。
综合考虑双方的实际贡献、经济状况等因素,法院认为,原被告双方按照法定继承比例分配遗产,符合法律规定。
3. 原告提出的重新分配遗产的请求是否合理?法院认为,原告提出的重新分配遗产的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
首先,原告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被告在遗产分配上存在明显偏颇;其次,重新分配遗产会损害其他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因此,法院不支持原告的重新分配遗产请求。
四、法院判决XX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如下判决:1. 原告李某与被告王某共同继承其父母留下的房产一套、股票若干以及银行存款。
2. 原告李某与被告王某按照法定继承比例,分别获得上述遗产。
3. 原告李某要求重新分配遗产的请求不予支持。
法律的新闻案例报道(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报道将带您走进一起典型的网络诈骗案件,揭开诈骗分子的犯罪手段,揭示法律在打击网络诈骗中的作用。
二、案件经过2019年5月,某市居民王某在一家网络交友平台结识了名为“小丽”的女子。
两人通过网络聊天,感情迅速升温,王某对“小丽”产生了信任。
一个月后,“小丽”以购买奢侈品、偿还债务为由,向王某借款5万元。
王某考虑到两人的感情,毫不犹豫地通过微信转账将钱款转给了“小丽”。
然而,当王某催促“小丽”还款时,却发现“小丽”已经将其拉黑。
此时,王某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网络诈骗。
于是,王某向当地警方报案。
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即展开调查。
经过侦查,警方发现“小丽”的真实身份为李某,是一名长期从事网络诈骗的犯罪分子。
李某利用网络交友平台,以恋爱为由,骗取他人钱财。
在王某案件中,李某共骗取了20余人的钱财,涉案金额高达100余万元。
三、案件审理2020年3月,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审理认为,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根据李某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法院依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10万元。
四、案件启示1.提高防范意识。
在网络交友过程中,要谨慎对待陌生人,不轻信对方的甜言蜜语,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更不要轻易向陌生人转账汇款。
2.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完善法律法规。
针对网络诈骗犯罪,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
4.强化执法力度。
公安机关要加大对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5.加强国际合作。
网络诈骗犯罪具有跨国性、流动性等特点,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网络诈骗犯罪。
总之,网络诈骗案件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新闻报道的法律事件案例(3篇)
第1篇导语:近日,我国某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一起商标侵权案件,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万元。
本案不仅体现了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也展现了司法机关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坚定决心。
正文:一、案件背景2019年,我国某知名饮料品牌(以下简称“原告”)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与原告产品外观高度相似的饮料,涉嫌侵犯其商标权。
经过调查,原告发现该侵权产品由被告某饮料公司(以下简称“被告”)生产、销售。
于是,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
二、案件焦点本案的焦点在于:1. 被告生产、销售的饮料是否侵犯了原告的商标权?2. 如果侵权成立,被告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三、法院审理1. 被告生产、销售的饮料是否侵犯了原告的商标权?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所持有的商标具有显著性和识别性,能够区分其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
被告生产的饮料在外观上与原告产品高度相似,容易使消费者产生混淆,误认为被告产品为原告产品。
因此,被告的行为已构成对原告商标权的侵犯。
2. 如果侵权成立,被告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法院认为,被告侵权行为给原告造成了经济损失,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判决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数百万元。
四、案件意义本案的审理具有以下意义:1. 强化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法院依法审理此案,有力地维护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体现了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坚定决心。
2. 保障了市场秩序。
本案的审理有助于打击侵权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 保护了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往往通过外观、包装等因素来判断商品的品牌。
本案的审理有助于消费者识别真伪,避免购买到侵权商品。
五、启示1. 企业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企业要注重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消费者应提高维权意识。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注重查看商品的生产厂家、商标等信息,避免购买到侵权商品。
新闻学中的新闻与法律关系研究
新闻学中的新闻与法律关系研究在当今社会,新闻和法律作为两个不可忽视的领域,它们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新闻传播的规律和影响,而新闻与法律的关系研究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就新闻学中的新闻与法律关系展开讨论。
一、新闻对法律的监督作用新闻作为社会的第四权力,承担着监督的责任。
它不仅能够通过报道违法行为揭露社会的黑暗面,也可以对法律进行评价和批判。
在新闻报道中,记者通过调查采访和报道实情,可以揭示法律监管的不足之处,推动立法和修改法律,促进法律的完善和进步。
二、法律对新闻的限制与保护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同时,也对新闻产业做出了一定的限制。
通过对媒体交流、言论自由和新闻报道的法律规定,法律对新闻的内容、形式以及传播方式等进行了监管和管理。
这样的限制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防止恶意抹黑和假新闻的传播。
然而,同时法律也对新闻的合法权益给予了保护。
法律规定了记者的采访权和报道权,保护他们履行新闻职责的权益。
此外,法律也规范了新闻产业的运营,对媒体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权益进行了保护,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和公正公平。
三、新闻学中的法律伦理研究在新闻学的研究范畴中,法律伦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新闻在报道中需要遵守一定的道德和伦理规范,尤其在涉及法律问题时更需要慎重。
新闻报道需要遵循隐私保护、名誉权、著作权等法律规定,同时也要兼顾社会道德和公共利益。
新闻学中的法律伦理研究不仅关注新闻从业人员如何遵守法律和伦理规定,还关注新闻报道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研究法律伦理能够帮助新闻从业人员更好地处理新闻报道中的法律问题,避免侵犯他人权益和触犯法律。
四、新闻与法律的冲突与权衡新闻与法律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与权衡。
新闻追求真实和透明,但法律常常要求保护隐私和保密。
在涉及法律敏感问题的报道中,新闻和法律之间的冲突可能会产生。
此时,新闻从业人员需要遵守法律规定,避免违法行为,同时也需要坚守新闻的核心价值,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法律热点案件新闻(3篇)
第1篇导语:近日,一起发生在我国某市的女子深夜遇害案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警方全力侦破,全力打击犯罪,以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篇新闻将为您详细报道此案件的相关情况。
一、案件回顾2023年5月15日凌晨,我国某市某小区发生一起女子深夜遇害案件。
受害者为一名年轻女子,被发现在家中遇害。
警方接到报警后,迅速展开侦查工作。
二、警方侦破进展1. 犯罪嫌疑人落网案件发生后,警方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
通过现场勘查、走访调查、视频监控等手段,警方初步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经过连续奋战,警方于5月17日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2. 犯罪嫌疑人作案动机据犯罪嫌疑人交代,其因与受害者有债务纠纷,心生怨恨,遂于5月15日凌晨潜入受害者家中,将其杀害。
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段残忍,令人发指。
3. 警方全力打击犯罪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警方全力打击犯罪,严惩凶手。
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三、社会广泛关注1. 网友热议此案件发生后,迅速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
大家纷纷表达了对受害者的哀悼,并对警方快速侦破案件表示赞赏。
同时,网友们也对犯罪嫌疑人的残忍行为表示愤慨,呼吁警方严惩凶手。
2. 媒体报道多家媒体对此案件进行了报道,呼吁社会关注女性安全,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同时,媒体也对警方在案件侦破过程中付出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案件反思1. 女性安全需引起全社会关注此案件再次提醒我们,女性安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全社会应共同关注女性安全,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2. 警方打击犯罪力度需加强此案件的成功侦破,离不开警方在案件侦破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努力。
警方应继续加强打击犯罪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结语女子深夜遇害案件的成功侦破,彰显了我国警方打击犯罪的决心和能力。
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女性安全,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新闻报道中的法律知识与法治观念
新闻报道中的法律知识与法治观念新闻报道作为一种媒介形式,经常涉及各类法律案例、事件和法治观念的传播。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了解并理解新闻中的法律知识以及法治观念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新闻报道中的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并分析其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一、新闻中的法律知识新闻报道通常会涉及到各种法律案例和事件,这就要求报道者对相应的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首先,新闻报道需要了解基本的法律定义和原则。
例如,在报道一起刑事案件时,了解刑法的相关规定和证据收集的合法性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涉及到商业合同、民事赔偿等涉及民法的报道也需要对法律的细节有一定的了解。
只有对法律知识有所了解,新闻报道才能更加准确、客观地传达给读者。
其次,新闻报道需要对法律程序和司法体系有所了解。
了解法庭的组织结构、审判程序以及法官的权力范围等对于报道涉及司法问题的新闻非常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还能够向公众传达法律制度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最后,对于知识产权、隐私保护、网络安全等专门领域的法律知识,也需要在新闻报道中给予适当的关注和解释。
这有助于公众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二、新闻中的法治观念新闻报道不仅是传递事实信息的工具,也是传播法治观念的重要渠道。
法治观念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强调法律的平等、公正、公开和有效执行。
新闻报道应当通过合理的角度和用词,向公众传递正确的法治观念。
首先,新闻报道要强调法律的平等原则。
在报道中,应当避免歧视和偏见,公平地呈现相关事件和案件的细节。
无论是涉及到公众人物还是一般民众,法律都应该公正地对待并依法处理。
其次,新闻报道要呼吁公众尊重法律的权威性和决定性。
法律的权威来自于它的共同约束力和公正性,而新闻报道有责任传递这种观念。
通过报道中的引用法律条款和对案件的调查,可以帮助公众理解法律的权威性和决定性。
最后,新闻报道要加强对法律教育的宣传。
媒体法新闻报道和媒体行业的法律限制
媒体法新闻报道和媒体行业的法律限制【媒体法新闻报道和媒体行业的法律限制】媒体在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公共舆论的塑造者。
然而,作为媒体从业者,需要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障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公正性和合法性。
本文将探讨媒体法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并介绍媒体行业中的法律限制。
一、媒体法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媒体法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法律分支。
媒体作为关键的信息传播渠道,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可以塑造公众的认知和态度。
因此,媒体法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至关重要。
首先,媒体法新闻报道应强调准确性。
准确的新闻报道是媒体的基本职责之一。
新闻报道应基于准确的事实,避免虚假、夸大或误导性的信息。
媒体从业者需要通过严谨的调查采访、多方求证等手段,确保新闻的真实性,以提供可信的信息给公众。
其次,媒体法新闻报道应注重客观性。
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核心原则,意味着新闻报道应该避免个人偏见和主观解读。
媒体从业者需要尊重事实,全面呈现多方观点,让公众自行判断与评价。
客观的新闻报道有助于提高社会的公信力和新闻媒体的信誉度。
二、媒体行业的法律限制1.名誉权保护在新闻报道中,媒体需要注意尊重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权是个人的一种人格权利,保护个人的名誉和声誉不受侵犯。
媒体从业者在报道中应当避免损害他人的名誉,尤其是不得散布不实信息、进行人身攻击或诽谤他人。
2.隐私权保护媒体在报道中需要平衡新闻的公共利益和个人的隐私权利。
个人的隐私权是受法律保护的,包括生活、家庭、通信等方面的隐私。
媒体从业者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在新闻报道中妥善处理隐私信息,避免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3.版权保护与新闻引用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需要遵守版权法相关规定。
媒体从业者应当尊重他人的著作权,合法使用他人的作品。
在进行新闻引用时,应当注明出处、署名并符合合理使用的原则。
未经授权的侵权行为可能会带来法律风险。
4.国家安全与秘密保护媒体报道时应注意对国家安全和国家秘密的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报道与隐私
《收养法》(1998年修正)
第二十二条
收养人、送养人要求保守收养秘密的,其他人 应当尊重其意愿,不得泄露
新闻报道与隐私
报道罪案,引至侵害隐私 1)江苏教育电视台侵害隐私案 (2005) 2)沧州日报侵害隐私案 (2003)
江苏教育电视台案
案情 柳甲、柳乙两姐妹及母亲
诉江苏教育电视台侵害隐私
三人接受中央电视台访问
内容有关柳甲丈夫强奸柳乙,后者未成年
江苏教育电视台其后
未得三人同意,自行剪辑和播出 并未遮盖当事人样貎 题为《姑息养奸》
江苏教育电视台案
法院判决被告败诉 侵害隐私的定义:
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使人格权益受损, 构成侵权
保护隐私的原则:
新闻报道与隐私
妇女:《妇女权益保障法》(2005年修正)
第四十二条:
妇女的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人格 权受法律保护。 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妇 女的人格尊严。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 方式贬低损害妇女人格。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 营利为目的,通过广告、商标、展览橱窗、报纸、 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等形 式使用妇女肖像。
新闻工作与隐私: 中国內地未来发展
出台更多法规,限制侵犯隐私的行为?
保障个人信息?(已经有专家草案) 限制媒体追访?
主要因素
科技发展 媒体表现
另方面:
会否立法规定公开主要官员财产? (或法院如何看待对 公众人物在涉及公众利益的事情上享有多少隐私?)
视乎…
法规以外 ? – 规范纪律文件?
具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性质的栏目, 其发表的《父母离异未必就是孩子的不幸》的文章,不存在
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名誉的情形
原告
知晓拍摄目的 同意拍摄并刊登照片
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100元,由原告承担
单亲学童案
原告不服,提出上诉 上诉人:
报社把“父母离异的孩子”和母女肖像相连 向大众宣扬上诉人婚姻状况,侵犯其隐私权
二审 隐私的定义
指公民在生活中不愿公开,为他人知悉的秘密。 公民就个人隐私享有不为他人知悉,禁止他人干涉的权利
判決:
被上诉人不存在擅自宣扬他人隐私的行为 未侵犯上诉人母女的隐私权
单亲童案
理由: 1) 上诉人明知记者欲拍摄单亲家庭的照片
同意拍摄并同意刊登, 无论是为解决生活困难还是为文章作配片,都证明上诉人已
人造美女案
案情 《南方都市报》记者应邀到一家整容公司采访
与一名女子任职整容公司对谈,
报道刊出,女子化名吴晶
内容是她整容的经历, 配以整容前后的照片
该名女子告《南方都市报》及记者
侵害隐私、名誉权、肖像权
人造美女案
《南方都市报》辩称:报道没侵害隐私 1) 中国法律
没有关于隐私权的规定
单亲学童案
沈阳晚报教育周刊
发表了题为 《父母离异未必就是孩子的不幸》 将王拍摄的照片刊登
杨起诉沈阳日报社
侵犯其肖像权、名誉权、婚姻隐私、人格尊严等权利
要求
书面赔礼道歉 并赔偿其经济损失19元 精神损失10000元及继续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失2000元
单亲学童案
原审法院判决: 《沈阳晚报》教育周刊
2008年4月:
王菲起诉三家网站,指它们未得同意公开他的 个人信息,侵犯他的名誉权和隐私
侵犯隐私私官司
要知道: 1) 隐私的法律定义 (legal definition) 2) 构成犯侵隐私的四个要件: 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主观过错 3) 抗辩事由 (defence), 包括 当事人同意公开隐私 报道内容关乎公众利益 (包括公众有知情权) 作了隐去身份的处理 4) 救济(remedies) 赔偿精神损失 赔偿经济损失(?)
郝冬白、《兰州晨报》、 《现代妇女》 侵害隐私、名誉权、肖像权
变性人案
案件
不公开审理
争论: 内容是否属实? (名誉权) 使用真实姓名和照片,事先是否征得李某同意?
(有否侵犯隐私、肖像权?) 记者
拍照为发表
原告
记者说拍照留作纪念
变性人案
双方同意和解 原告李某得到赔偿
记者付400元 《兰州晨报》付6000元 《现代妇女》付5000元
如色情、赌博等
新闻报道(评论)与法律:大纲
甲) 新闻报道与新闻侵权 著作权 (已讲授) 隐私权 肖像权 名誉权 (另:刑法部份) 法院审讯报道 (有关法律不多) 乙)新闻报道与刑法 禁止报道的内容及有关类别的具体规定
新闻报道与法律 (一)
今课内容:新闻报道与隐私 报道软性新闻,侵犯隐私
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 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 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法律、法规 已规定行政处罚的,从其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者其他 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
新闻报道与隐私: 小结
法规现况: 国内未立法保障个人信息 民法通则亦未提及侵犯隐私,但如名譽受損,可当作
侵犯名誉权处理 ,如要求赔偿精神損害的,合乎条 件的,法院亦会审理 若干法规零散地保障隐私 报道时 涉及隐私的内容,要小心处理 尤其遇上敏感话题,最好取得协議书,确认被访者同 意发表
新闻报道与隐私
艾滋病人: 《艾滋病防治条例》(2006年)
第三十九条
…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 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 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 其具体身份的信息
第五十六条
…由其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负 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情节 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有关机构或责任人员的执业许可 证件
隐私侵权官司
案情 原告、被告的主要争论 法院对隐私权的定义 法院的裁決
考虑的因素 裁決结果 被告
被认定侵权,有什么后果?
原告输官司
后果?
变性人案
案情
变性人李某接受了《兰州晨报》记者郝冬白采访, 讲述变性的心路历程
《兰州晨报》刊出报道 郝冬白其后再投稿《现代妇女》
李某告
原告
只是一名普通公民 而非公众人物 对上述权利的保护应适当从严
人造美女案
采访录音
是认定本案事实的最重要证据 被告虽持有但拒绝提供,又无法提出正当理由 应推定录音内容对被告不利
隐私权有否法律依据?
最高法院于2001年的解释中 将侵犯隐私的行为,确定为侵权行为,并确定了精神赔偿 不接纳被告指无法律依据的观点
厂停产则未必有关 被告不服,提出上诉,后来双方达至和解,赔偿和奖励举
报人28000元
沧州日报案 (2003)
隐私权
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生活信息依法受到保 护
不受他人侵扰,知悉,使用,披露和公开的权利
公安局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披露举报人的姓名和住址 在记者撰稿后,未审核就让信息见报 侵害了原告的隐私权
广电总局
《广播影视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实施方案(试行)》 (2007 年)
六、依法维护报道对象的合法权益
要尊重公民的人格尊严
维护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隐私权
不得宣扬他人隐私, 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 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
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
当事人追究,打官司(民事责任)
报道罪案新闻,侵犯隐私
违反个别法规? 当事人追究,打官司 (民事责任)?
保障隐私:现况与未来
之前,已讲授: 新闻采访与隐私
新闻报道与隐私
报道引致隐私官司
个人不满,要求法院 介入,属民事性质
不满意私事、个人信息被公开
不满意个人照片被刊登
同时告诽谤? (中国较多,英美较少)
《姑息养奸》非一般新闻,涉及隐私,尤其柳乙为未成年 人,批评姑息行为时,应注意保护隐私,披露隐私应取得 当事人同意
江苏教育电视台案
接受央视采访与播出内容
并非无限制的同意,是要求经技术处理,确保隐私受保护
被告的播放行为是否合法?
不完全取决于其它媒体已经播放 公民的隐私不因曾被公开,而任由他人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地再向社会传
记者明显有过错, 而《南方都市报》未核实报道就刊出,亦存在主观上的过错
犯侵隐私的四个要件成立 《南方都市报》要承担民事责任
人造美女案
二审
从最高法院1993年及2001年颁布的司法解释看
公民的隐私权已作为一种独立权利,受到保护 《南方都市报》的争辩不成立
维持原判
即赔偿原告10000元精神損害抚慰金
什么是隐私权?
是自然人享有 对其个人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私有领域
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
人造美女案
构成犯侵隐私的四个要件: 违法行为、损害事实 因果关系、主观过错
报道 公开了原告曾整容及极端爱美等个人信息和私人活动 即泄露了原告的隐私
报道 未刊出原告真实姓名 却刊出了两张未作处理的照片,具明显的可识别性 造成泄露隐私的损害后果
2) 侵犯隐私
是指未经同意,向社会披露个人私生活的行为 但报道是应整容公司的邀请,进行采访而写成,不存在原
告不同意的问题
3) 报道内容
只谈经历,感受等,没有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
人造美女案
一审法院的观点: 新闻媒体
有权发表、出版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但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其中包括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
新闻报道与法律 (一)
甄美玲 2009秋
新闻工作与法律
采访
报道(或评论)
诽谤/侮辱
其他
隐私
其他(如肖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