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将常春藤想象成一位活泼灵动、翩翩起舞的 小姑娘,而他自己就是这舞蹈最忠诚的欣赏者。喜爱 之情溢于言表。下文又把常春藤叫做“绿友”“绿 囚”,描写它的“固执”“无亲热”“不屈服于黑 暗”,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 服于黑暗的囚人”,并祝福它繁茂苍绿。在这里作者 又赋予常春藤坚强的性质、气质,赞颂它永不屈服的 精神,读来令人感动。
也许拥有自由的爱真的很难,给予自由以爱更 难!似乎爱所引发的占有欲已完全限制了那奔向自 由的理智。没有理智的人是什么?
是“疯子”,毫不夸张地说,在爱面前, 10个人中会有8个人是疯子。正如水池的金鱼, 当人情不自禁的“爱”上了它,第一反应就是 将它由广阔的海洋中迁移到比海小万倍的鱼缸 中。这不是爱,这是一种谋杀!终有一天,鱼 会翻过肚皮,睁着眼睛在水中漂荡!
问题探究
5.总观全文,作者仅仅是在写常春藤吗?这里的常春 藤仅仅是一株有着可爱绿色的植物吗? 常春藤(绿)象征着精神上的激励和召唤,象征着对 黑暗的憎恶,对光明和自由向往的情怀,象征着中华 民族坚贞不屈的精神。
课堂小结
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长出了一曲 绿色的生命之歌。文章通过托物言志、直抒 胸臆、象征等写作手法,赋予了”绿“时代 意百度文库,赞美了”绿“永不屈服黑暗,向往光 明自由的精神。
文章运用比喻表情达意,化抽象为具体,化平 淡为生动。
文章中说:“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 等着雨水!”作者对绿色的爱恋有多深?无法用语 言来直接形容。“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这 一比喻将情感具体生动化,使作者对绿色的焦渴、 依恋,可感甚至可触可摸。
写法精讲
这篇散文主体部分从表层看是按时间的顺序 来叙述,这是典型的直缀式结构,单纯、连贯; 从深层看是以情感的流向为中心轴线,柔缓轻徐, 错落有致。时间延伸线之直与情感心理线之曲, 相映成趣,使本文的结构有一种尺水兴波、曲径 通幽之美。
1932年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 编辑,一度曾到福建泉州一私立中学任教。 写有大量散文作品,出版过3本散文集: 《海星》(1936),《竹刀》(1937), 《囚绿记》(1940)。
字音
陆蠡(lǐ) 管窥蠡测 (lí) 涸辙 (hé) 淅沥 (xī lì) 猗郁 (yī) 揠苗助长 (yà)
当时我就想:假如我有一支画笔,安知我 不能描出这人间的歌曲,这万籁的声音,悲壮的, 凄凉的,急骤的,幽静的,夏午静睡着的山谷里 生物的嘘息,秋宵月光下烟般飘散着大自然的低 吟,于是遂生了畏难之心。等到后来每逢听到珠 般圆润的琴声而妒羡着如风般滑过黑白相错的键 盘的手时,我是失去我的机会了。
于是复在另一个秋天——四年前的秋天,我已 经在一个没落的古城中的一个学校里做一群孩子的 导师了——我从城里乘车到离城三四十里外的分校 去,是早晨,天色是蒙暗的,没太阳。空气中浮悬 着被风刮起来的尘土,四周望去是黄褐色的一圈, 头顶上是鼠灰色的大圆块。啊!我在溪岸望见一片 芦花!
从全篇看,文章用的是倒叙。起笔独句成 段,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出语平淡,含而不 露。主体部分按爱绿、赏绿、囚绿、释绿、怀 绿这样的心理情感线来经纬材料。从欢喜到爱 恋到占有再到控制,这是人的情感发展的必然 逻辑。
陆蠡在《囚绿记》序里说:“我用文字的彩衣 给它穿扮起来,犹如人们用美丽的衣服装扮一个灵 魂。”结构既是形式的,又是内容的;这篇散文结 构上的错综见意、曲折生姿,正是作家“吞吐的内 心的呼声”、“心灵起伏的痕迹”的外化。时值抗 日战争爆发前夕,“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 满楼”,国难当头,民生之艰,个人之困,使这个 有抱负的青年倍感焦灼而痛苦,使他发出要挣脱黑 暗的幽囚,去迎接光明的呐喊。这篇散文结构的生 命力量就在于作者不屈的“崇高的灵魂”。
情。渐渐地你的爱几乎将绿囚禁到死亡。很庆幸的是你最终醒
悟了,你痛下决心,放绿,放开曾是绿友的绿囚,给被爱者一
对翅膀,让被爱者自由地飞翔。
陆蠡先生,爱是人心底最真切最朴实最美好的 情感。寂寞时,爱是黑暗中的一缕阳光;伤心时, 爱是寒风中一团热火;高兴时,爱是清晨的漫天朝 霞;愉悦时,爱是夏夜的一轮银月。但是,不得不 承认,爱有时可以让人失去理智,不择手段地以求 获得与占有,可与此同时爱成为了被爱者的恨与恼。
问题探究
1.作者选中的屋子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要选择 这样的屋子? 屋子简陋、炎热。 原因:“我便是喜欢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这从侧面写出了作者对常春藤的喜爱。
问题探究
2.作者为什么对“这一片绿影”如此倾倒? (请你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 绿色是多么宝贵呀!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 是慰安,它是希望。
这是一个刮风的夜,一个萧索的夜,旦夕将死的秋虫的 鸣声愈见微弱可哀了。我们是在学校的琴室里面,我们在教 师的面前复习着半周来熟练着的指定的琴课。我们一共八九 个人,有的练习着Beyer初级课本,有的使劲地敲着单调乏 味的Hanon指法,有的弹到SonatainC.Major。我呢,正学习 着一支Sonatina,哪一支呢现在我记不得,总之那本厚厚的 Album中书页子的半数是给我揉得漆黑而角上也皱卷得不成 样了。教师严格地指摘着每一个音符的指触和旋律的起承转 合,时常用他的粗大的手指敲着每一个弹错了的音键,唤起 你的注意。
是西风错漏出半声轻叹, 秋葭一夜就愁白了头啦。
但是,啊!我笔底所撇的只是一堆乱草,毫 无遒劲之致。而芦穗则是硬挺挺的像柄扫帚,更 不消说有在西风里偃俯的样子。我生气了,我掷 下笔,撕碎了纸,泼翻了花青,我感到一阵悲哀。 我抱怨天赋我的这双笨拙的手。不然,生活便增 添了多少的点缀呢!
但是幻想并不能消灭。昨晚,友人持来一枝芦 花,插在我的花瓶里——这瓶里从来不曾插过什么 花——说,“送你一个秋。”真的,当灯光把芦花 的影放大映在壁上,现出幢幢的黑影来时,我感到 四壁皆秋了。夜里,我梦见芦花摇落了一床,像童 话中的公主,睡在厚厚的天鹅绒的茵褥上,我是睡 在芦花的茵褥上,绵软而舒适,并且还闻着新刈的 干草的香。我很满意,但是仍然辗转睡不着,似乎 有一颗幻想的豆大的东西透过厚软的褥子,抵住我 的脊心……
直抒胸臆
问题探究
3.作者为什么要将这绿色的常春藤囚住?(请你 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说明) “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猗 郁的年华。”
问题探究
4.文章既然写了“遇绿——观绿——囚绿——放绿——怀 绿”五个层次。那么为什么题目要命名为“囚绿记”? 文章以“囚绿”来命名,实际上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 关系。 “囚绿”写绿枝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这艰难的国家命 运;”囚绿“表明了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 后,作者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
练笔
假如陆蠡在牺牲时,眼前又闪现出北平公寓窗 前的那一抹绿影,他会对这昔日的绿影说些什 么呢?
写作背景和主题思想
《囚绿记》写于1938年,当时正是“祖国蒙受极 大耻辱的时候”,国难当头托,物民言生志之艰,个人之困, 使这个困居”孤岛“上海的有的抱手负法的青年倍感焦灼 和痛苦,于是他借怀念一年以前在北平暂住公寓窗 外的常春藤,发出了要挣脱黑暗幽囚(日寇的黑暗 统治),去迎接光明的呐喊,抒发了自己热爱自由, 追求光明和仇恨日寇的感情。
迁徙 (xǐ) 瞥见 (piē) 蕈菌(xùn jùn) 急不暇择 (xiá) 一茎枯枝 (jīng) 嵌着(qiàn)
字形
陆蠡
瞥见
涸辙
嵌着
淅沥
蕈菌
猗郁
急不暇择
揠苗助长 婆娑
迁徙
留恋
烽烟四逼 简陋 繁茂苍绿 了截直爽(直截了当)
成语
涸辙之鱼(涸辙之鲋) 涸,水竭;辙,车轮的迹。指的是干涸车辙里的鱼, 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求助的人。 急不暇择 在紧急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揠苗助长 把苗拔起,以助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 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拓展阅读

陆蠡 秋是精修的音乐师(Virtuoso),还是绘画的素手(Amateur), 一天我作了这样的发现。这平凡的发现于我成了一种小小的秘 密。当时我想在地上挖个窟窿,把这秘密偷偷地告诉给它,心 怕瑟瑟的衰柳是一个嘴巴不稳的虔婆,则我将成为可笑的人了, 便始终不曾这样做。今夜,西风扑了一个满窗,听四野的秋声 又起,遂忽然在脑际浮起了这被掩埋着的比喻,复喜你远道来 望我的厚意,并且看你的衣衫上赍着一襟秋凉,未免有几分怀 感,所以便谈起秋来了。

3 囚 绿 记 陆蠡

作者简介
陆蠡(1908——1942),字圣泉, 原籍浙江天台。1919年进浙江基督教 惠兰中学,1921年转入浙江之江大学 附中,开始阅读文学作品并尝试写作。 1926年考入之江大学,1928年转学到 上海劳动大学机械系。1930年任教于杭州中学。1942 年4月,日本宪兵查抄文化生活出版社,搜去一些有关 抗日的书籍。他虽然当时并未在场,但知道消息后, 前去交涉,被宪兵扣留,最后因遭酷刑逝世。
精彩应用
给爱一对翅膀
——给《囚绿记》的作者陆蠡
新居的窗口拥上一团绿,这生命的活力深深地将你吸引住,
因此你爱上了它。可是爱使你失去了理智,与普通人一样,你
的占有欲也随爱而生。你爱它柔软的卷须,舒开的嫩叶,爱它
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你把绿牵引进你的屋子里,你让它
伸长到你的书案上。你拿它装饰你的房间,你拿它装饰你的心
在灰色的天空下摇摆着啊摇摆着!“多拙劣的设 色!”我想。回来的时候我便在一张中国纸上涂了一层 模拟天色的极淡极淡的花青,用淡墨和浓沈斜的纵的撇 出长剑似的芦叶,赭黄的勾竖算是穗和梗,点点的白粉 是代表一片芦花……水天相接的远处,三三两两地投下 一些白点,并且还想在上边加上一笔山影……右角天空 空白的地方我预备写上这样的两行诗句:
语言形象,亲切动人 《囚绿记》作者将“绿”拟人化,写出了它的 朝气,执着向阳的精神及其坚贞不屈的性格,并且 在描写中始终饱含情感、思绪和愿望,读来亲切动 人。如“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 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作 者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我与“绿”的默契交流, 表达喜爱、依恋之情。又如:“下雨的时候,我爱 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我爱秋,我爱音乐,也爱绘画。倘使你不嫌我这样的说 法,不嫌我用这样无奇的笔调作故事的开头,让我告诉你一个 拙于手和笔者的悲哀吧。在一个秋天——八年前的秋天——夜 里。旋风在平地卷起尘沙,庭院的拐角堵风的所在——学校的 庭院,那时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生哩——处处积着梧桐树和 丹枫的广阔的黄地红斑的落叶,人走过时沙沙作响。这时候却 没有殷勤的校役用粗笨的扫帚东一下西一下地把枯叶堆聚拢来, 在庭院的空地上点起一把火,好像菩萨庙前的庭燎;或是用一 根头端插着粗铁丝的竹棒逐枚地捡拾着零散的叶子,放在腰边 的一只竹篓里——这些,我总嫌是多事的。
那天晚上我不知怎的总是注意到屋外的风声,似乎 在担心着屋前瞿瞿叫着的秋虫的命运。直到一个同学在 我的臂上拧了一下,我才知道是轮到我复习的时候了, 望着严峻的教师,心中便有几分惴惴。第一节过后变调 的地方便弄错了。“Eflat,Eflat,”巨大的毛手掠过 我的面前,粗的手指落在一个黑键上。我手法更乱了, 脸红了起来。“Staccato,Staccato!”教师喊着说, 我好像没有听见他的话,自顾自地胡乱弹了一通。终了 的时候,教师皱着眉一声不响,在谱上批了 RepeatonNextMonday几个红铅笔粗字。
写法归纳
象征手法的运用
《囚绿记》写于抗战前期“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 作者当时正在沦为孤岛的上海,由此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 时,窗外的一树常春藤。因为文章所述之事发生在卢沟桥事变 后,地点又是烽烟四起中的旧都,这就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 体味到,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 春藤,正是我们多灾多难而又坚韧不拔的民族的象征,体味到 作者祝福它“繁茂苍绿”中所包含的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念。
当你将所谓美好的爱强加于被爱者,无疑 将其套上无法摆脱的枷锁,而这时你将一步一 步走向失控直到彻底失去理智,不断地伤害被 爱者,从而爱演化成了无法容忍的罪恶,一去 不回头!因为爱,所以要坦然地给予自由,给 予爱以自由飞翔的翅膀。囚在笼子里的爱终将 死亡!
陆蠡先生,怎样爱,读你的文章,今天的 父母、老师、亲人、战友、同学、朋友、情侣, 真得好好想一想。祝贺你,陆蠡先生。你理智 地给予爱一对自由的翅膀。谢谢你,先生。谢 谢你给予爱者的警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