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作者:许红玉

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5年第05期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也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但几年来我们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倾向还没有根本改观,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已成为新课标实施的一个主要的“瓶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仍然缺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具体教学策略。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在进行新课程理念下实施一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新的体会。下面再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体会。

一、转变观念,重塑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服从的地位,自主探究、创新意识被严重束缚,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持续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诱导者和辅导者。教师角色的改变,首先要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地对待课程改革;其次要更新观念,要准确理解新课程理念,再次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还要向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学习。如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百花园六“语文大课堂”中的“庆祝六一联欢会”,要想把这一综合性学习课学习好还真不容易,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还要有极大的热情,还要向学生学习,有条不紊地组织、引导、诱导学生走进联欢会。充分发挥学生爱唱爱跳的特长,才能把这节课上得生动,有趣,久久难忘。从讲台走向学生,将课堂教学的视线集中到学生身上。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孩子在合作探究中互相启发,合作地学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合作二字,而小组学习是课堂合作的主要形式,要使小组学习积极、有序,有效地开展起来,我们常有这样几种做法:(1)四人一小组;(2)培养好小组长提高小组学习效率;(3)每节课安排10至1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小组学习;(4)提出学习的基本程序,基本程序大致可分为:目标定向→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相互评价。事实正是这样:我们不能把世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正如我们不能带领他们走遍世界每个角落一样;但我们却能把掌握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正像我们能指点他们迈向我们尚未走过的道路一样。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以合作为手段,发挥小组学习作用。我经常让学生先在小组里挑最喜爱的词句来品赏、交流,读读背背,然后再在班上交流。在人物群出现的课文中,如《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中的主要人物波斯猫、燕子、蜜蜂、青蛙等,让学生谈谈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这样,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讲,自主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分组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学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潜力充分开发出来。

三、充满人文关怀,赏识尊重学生,让孩子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1. 多一些民主和平等。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安全的教学氛围。课堂上不要有这样或那样的清规戒律,要有目的地拓宽学生自主活动的天地,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与学生商量后确定,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学生的心灵才会舒展,愉悦地进入学习情境。

2. 多一些信任和尊重。

一方面是相信学生的能力,教师要给他们充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每个学生都应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尊严、权利、灵感和积极性的尊重,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肯定。

3. 多一些宽容和激励。

教师要宽容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摸索他们的思维方式,允许学生出现错误,鼓励学生对教师、教材提出不同的意见,赞赏学生独特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保护学生迸发的探究火花。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理念,只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探究的过程,教师都要给以肯定。可用“你的理解尽管不全面,但主动思考的精神应该表扬”“你看,他比以前肯动脑筋了,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多好啊”“如果再多给你一点时间,你会完成的更好”等语言,激励学生产生成功的愉悦。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地求全责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求知欲将从一次次的斥责、嘲笑中逐渐消失,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只能是一句空话。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前提必须是学生自主性,教师要坚信学生的能力不

是“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读”和探讨出来的,只有学生自己“读”出来的能力,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体现。

这就是我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时,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所谈的一些体会,只是一些非常粗浅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