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下册《制作立体模型》
九年级数学下册《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下册《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34b26c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3.png)
1.通过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增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引导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组讨论和分享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在制作立体模型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制作:指导学生分组制作立体模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相互协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巩固: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动手操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针对学生制作技巧和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应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地进行制作练习,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尝试,提高制作技巧。
3.针对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数学知识运用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应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他们勇于挑战、不断进取的精神。总之,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教师应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制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制作的立体模型,关注模型的美观、准确性以及创新性,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自信心。
(3)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73106d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19.png)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创设与立体模型制作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通过展示各种立体模型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立体几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等方法,自主探究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在学生制作立体模型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立体模型,如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立体几何的美,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立体模型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引起学生的注意。
3.学生总结自己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运用立体几何的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了解学生对立体几何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三)小组合作
1.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明确各自的职责,提高小组合作的效果。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课件(共19张PPT)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课件(共19张PPT)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494efa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e.png)
年 级:九年级
学 科:初中数学(人教版)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鸟巢”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
根据三视图制 作立体模型的一般 步骤:通过三视图 想象物体的形状, 将平面图形转化为 立体图图形能折叠成的三棱锥的三视图,并指出 三视图中是怎样体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
(3)如果上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那么对应的三棱锥 的表面积是多少?
S三角形
1 2
1
3 2
3 4
S三棱锥 4S三角形 3
活动4 下面的图形由一个扇形和一个圆组成. (1)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纸上,剪下来,围成一个圆锥.
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
一、课题学习目的
通过由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实践活动,体验平面 图形向立体图形转化的过程,体会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 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二、工具准备 刻度尺、剪刀、小刀、胶水、硬纸板、马铃薯(或萝卜)等.
三、具体活动 活动1 以硬纸板为主要材料,分别做出下面的两组视图 表示的立体模型.
三视图
展开图
三视图 展开图
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需要先由三视 图想出立体图形,再画出平面展开图并折 合展开图为立体图形或先分别画出立体图 形的各个侧面,再将它们黏合起来.
活动2 按照下面给出的两组三视图,用马铃薯(或萝卜) 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
由三视图想出立体图形,
将想出来的立体图形直
接刻制出来.
活动2 按照下面给出的两组三视图,用马铃薯(或萝卜) 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
底面为五边形的直五棱柱, 底面五边形有三个直角.
归纳新知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同步说课稿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同步说课稿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16a1e01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f.png)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同步说课稿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一. 教材分析《制作立体模型》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个课题,这一课题是在学生学习了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之后进行的。
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多年的数学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立体几何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立体几何的抽象性较强,学生在这一部分的知识掌握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制作立体模型这一活动感到陌生和恐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制作立体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2.教学难点:立体模型的创新设计和制作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立体模型的制作过程,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
同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物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立体模型,如魔方、乐高积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讲解示范: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立体模型的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教师亲自示范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3.学生动手制作: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展示评价:学生将制作好的立体模型进行展示,互相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课程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6fc6d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3.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一、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以九年级下册数学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为主题,通过学习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直观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对三维物体的构建和性质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内容1.立体几何图形的构建和性质2.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步骤3.立体模型的展示和呈现方式三、教学过程1. 学习立体几何图形的构建和性质首先,学生应该了解立体几何图形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点、线、面和体。
通过多种例子的讲解和练习,加深对立体几何图形的理解。
同时,通过图形性质的分析和推理,引导学生探索立体几何图形的特点和规律。
2. 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和步骤其次,学生应该了解立体模型制作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通过简单的实物制作,让学生了解模型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同时,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让学生体验不同模型制作方式的特点和优势。
3. 立体模型的展示和呈现方式最后,学生应该了解立体模型的展示和呈现方式,包括照片、视频等多种方式。
通过多方位的展示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展示方式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学生的展示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数学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内容和实际工程实践的要求,注重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培养的提高。
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和大作业等评估方式,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高情况,进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学生在立体模型设计和展示方面的兴趣和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和发展,在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数学下册《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下册《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e531b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c.png)
(1)引导学生复习立体图形的性质和特征,为制作立体模型打下理论基础。
(2)采用任务驱动法,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制作一个立体模型。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3)针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组织讨论、交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九年级数学下册《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包括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2.学会使用卡纸、剪刀、胶水等工具和材料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能够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分析并解决制作立体模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团队合作,培养沟通能力
在小组合作制作立体模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同时,鼓励学生在组内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沟通能力。
4.激发创新思维,展示个性作品
在制作立体模型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具有个性化的作品。作品完成后,组织一次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制作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重点: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教学开始时,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模型的特点和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掌握用数学语言描述立体图形及其特征,提高数学表达能力。
29.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9.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7bc92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6.png)
29.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立体图形,掌握立体图形的种类及特点;2.了解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3.掌握在制作立体模型中的几何知识;4.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立体模型;2.重点:如何用合适的方法制作出一个具有几何艺术感的立体模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 min)首先,让学生看图片,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讲解立体图形的种类及特点,并举例说明。
### 2. 讲解制作立体模型的材料和工具(10 min)对于初学者来说,制作立体模型需要同时考虑材料和工具。
所以这一节的实践课程,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了解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比如:纸牌,剪刀,胶水,手工切割板等。
### 3. 讲解制作立体模型的几何知识(15 min)在制作立体模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几何知识,比如: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等长线段等。
老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有关的练习题目,加深学生的对几何知识的理解。
### 4. 制作立体模型(40 min) 1. 讲解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 2. 讲解剪贴技巧,在材料上轮廓线的画法,以至于完成立体模型。
5. 课堂小结(5 min)总结整个制作实践的过程,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多地实践提高、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课本;•纸牌、胶水、剪刀等制作材料;•数学活动单。
五、教学评估本节实践过程中的立体模型,将作为学生本章掌握立体图形的程度的评价依据。
同时也鼓励学生在制作中自主创新,将其创新作品信息(例如创意图、使用材料等)报告给老师。
六、拓展学习到实践课后,鼓励家长、亲戚朋友开展立体模型的交流活动,看看谁的作品更加独具特色。
并且也可以通过网上搜寻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立体模型制作的知识。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3《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3《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315c4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9.png)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3《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3《制作立体模型》这一节主要介绍了立体模型的概念、特点以及制作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立体模型的基本知识,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实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空间想象能力。
但是,对于立体模型的制作,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立体模型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制作立体模型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对立体模型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立体模型的概念和特点。
2.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和技巧。
3.如何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
2.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立体模型的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相关知识。
3.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立体模型制作的素材和工具。
3.分组合作学习的准备工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立体模型实例,如建筑物、家具等,引导学生关注立体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立体模型的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
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立体模型的制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立体模型的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立体模型,交流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立体模型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说课稿1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20d7871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e.png)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如点、线、面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这一章节还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立体几何知识,对立体图形的认知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对于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可能还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教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立体模型,如建筑模型、玩具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2.新课导入:讲解立体模型的定义和制作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立体模型的制作过程。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立体模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4.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立体模型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优质教学设计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优质教学设计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a7a49ba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f.png)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优质教学设计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之后,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但学生在制作立体模型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立体图形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制作立体模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制作立体模型,理解和掌握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在制作立体模型过程中,对立体图形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立体模型的实际意义。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立体模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和完成制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相关的立体模型材料和工具,如纸张、剪刀、胶水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了解立体模型的基本知识,准备好制作模型所需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立体模型,如建筑物、家具等,引导学生关注立体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本节课的任务:制作一个简单的立体模型。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要学习的立体模型,如长方体、正方体等,并通过多媒体展示立体模型的三维图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立体模型的特征。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2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1d5872a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f.png)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3节《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是学生在学习了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后,进行的一次实践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巩固和加深对立体几何图形的特点和组成要素的理解,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立体模型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立体几何知识,对立体图形的名称、特点和组成要素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简单几何体的绘制和认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制作立体模型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制作立体模型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立体几何图形的特点和组成要素的理解,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在制作过程中准确地表现立体图形的特点和组成要素。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立体模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制作立体模型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制作立体模型的材料和工具。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制作立体模型的基本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立体模型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立体模型的特点和组成要素。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5f58db19e8b8f67d1cb90f.png)
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学目标1.能根据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制作原实物图形;(重点)2.能根据实物图制作展开图,根据展开图确定实物图.(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下面的每一组平面图形都是由四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1)指出其中哪些可折叠成多面体.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纸上,剪下来,叠一叠,验证你的答案;(2)画出由上面图形能折叠成的多面体的三视图,并指出三视图中是怎样体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3)如果上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那么对应的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根据三视图判断立体模型【类型一】由三视图得到立体图形如图,是一个实物在某种状态下的三视图,与它对应的实物图应是( )解析:从俯视图可以看出直观图的下面部分为圆台,从左视图和主视图可以看出是一个站立的圆台.只有A满足这两点,故选A.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三视图的识别和判断,熟记一些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类型二】根据三视图判断实物的组成情况学校小卖部货架上摆放着某品牌方便面,它们的三视图如图,则货架上的方便面至少有( )A.7盒 B.8盒 C.9盒 D.10盒解析:观察图形得第一层有4盒,第二层最少有2盒,第三层最少有1盒,所以至少共有7盒.故选A.方法总结:考查对三视图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同时也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2题【类型三】综合性问题如图是一个几何体从三个方向看所得到的形状图.(1)写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2)画出它的一种表面展开图;(3)若从正面看的高为3cm,从上面看三角形的边长都为2cm,求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解析:(1)只有棱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才能出现长方形,根据俯视图是三角形,可得到此几何体为三棱柱;(2)此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由三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组成;(3)侧面积由3个长方形组成,它的长和宽分别为3cm和2cm,计算出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乘以3即可.解:(1)正三棱柱;(2)如图所示:(3)3×3×2=18(cm2).答: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为18cm2.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和求几何体的侧面积等相关知识,关键是知道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上下底面是几边形就是几棱柱.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8题探究点二:平面图的展开与折叠【类型一】根据展开图判断原实物体如图所示为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请写出对应的几何体的名称.解析:在本题的解答过程中,可以动手进行折纸,也可以根据常见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的特征做出判断.解:几何体分别为五棱柱、圆柱与圆锥.方法总结:熟练掌握常见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的特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4题【类型二】判断几何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的四幅平面图中,是三棱柱的表面展开图的有 ________(只填序号).解析:三棱柱的两底展开是三角形,侧面展开是三个矩形,根据题设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①②③.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注意两底面是对面,展开是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侧面展开是三个矩形.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6题【类型三】展开与折叠的综合性问题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标注了A字母的是正方体的正面,如果正方体的左面与右面标注的数相等.(1)求x的值;(2)求正方体的上面和底面的数字之和.解析:(1)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由相对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可确定出相对面,然后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确定出上面和底面上的两个数字为3和1,然后相加即可.解:根据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中相对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可得“A”与“-2”是相对面,“3”与“1”是相对面,“x”与“3x-2”是相对面.(1)∵正方体的左面与右面标注的数字相等,∴x=3x-2,解得x=1;(2)∵标注了A字母的是正方体的正面,左面与右面标注的数字相等,∴上面和底面上的两个数字为3和1,∴上面和底面上的数字之和为3+1=4.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注意正方体是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解答问题.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2题三、板书设计一、学习目的;二、工具准备;三、具体活动;四、课题拓广.教学反思三视图和平面展开图是以不同方式描绘立体图形的,它们在生产实际中有直接应用.了解这方面的例子,可以丰富实践知识,进一步认识三视图和平面展开图.。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1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4d907c7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d.png)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立体图形的知识,对于如何制作立体模型,他们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整理和运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运用到制作立体模型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
2.难点:如何将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运用到实际制作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立体图形教具。
2.准备制作立体模型的材料。
3.制作好课件,用于引导学生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各种立体模型,让学生了解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和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运用到实际制作中。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立体模型,如正方体,让学生跟随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个立体图形进行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的制作情况,并给予评价。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家居设计、建筑模型等。
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制作立体模型的重要性和方法。
部编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b8608d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0.png)
部编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立体模型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制作立体模型来巩固数学知识。
2.能够选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出不同形状的立体模型,并且能够描述和解释它们的特征。
3.能够独立或小组完成立体模型的制作过程,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二、教学内容1.立体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2.不同类型的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
3.制作立体模型的计划与设计。
4.制作过程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过程1. 立体图形的认识和性质(1)引入老师用板书展示一个立方体,并请学生将其看作是一堆小正方体按一定规律堆叠而成的,并提醒学生要注意观察它的特点。
(2)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特点总结出立方体的性质,并用板书呈现出来。
教学重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从直觉上理解立体图形的性质。
(3)课堂互动老师让学生自己找出教室中其它的立体图形,观察它们的特点,并交流分享。
2. 不同类型的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1)引入老师用板书列举出一些常见的立体模型,例如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并展示它们的示意图。
(2)教学重点和难点讲解不同类型的立体模型制作方法,并提醒学生注意不同材料和工具的选择。
教学重点:不同类型的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不同的材料和工具。
(3)课堂互动老师事先准备好一些立体图形的示意图和相应的材料,让学生分组自己动手制作不同的立体模型,并在制作过程中互相交流。
3. 制作立体模型的计划与设计(1)引入老师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讲解制作立体模型前的计划和设计的重要性。
(2)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了解在制作立体模型前需要进行的计划和设计,并提醒他们考虑到模型的大小、材料的选择和数量等因素。
教学重点:制作立体模型的计划和设计。
教学难点:如何考虑到所有制作立体模型的要素。
(3)课堂互动让学生自己设计并规划要制作的立体模型,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根据计划开始制作。
九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人教版)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九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人教版)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169bb3ff2cc58bd63086bd28.png)
科学家为了研究化学物质,制作出物质分子的立体模型
各种建筑都离不开它的雏形——立体模型
用心观察,动手一试, 惊喜就在身边 ……
折纸
剪纸
心灵手巧
创意来源于生活
体验转化过程
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主视图 左视图
高
长
宽
宽 俯视图
制作立体模型
活动
1. 以硬纸板为主要材料,分别做出下面的两 组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
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学习目标
在实际动手中进一步加深对投影和视图知识的认识。 加强在实践活动中手脑结合的能力。 体会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之间的联系。
新课导入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鸟巢”
国家国馆
3. 从技能上说,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有助于根据需要实现它 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即学会画三视图和由三视图得出立体图形。从能力上说, 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对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上非常重要的。
(3)如果上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那么对应的多面体 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课堂小结
1. 数学是以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 形式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
很明显,关于投影和视图的知识是从实际需要(建筑、制造等)中产生的, 它们与实际模型联系得非常紧密。
2. 感性认识需要上升为理性认识,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会更明确有效。
2. 按照下面给出的两组视图,用马铃薯(或萝卜) 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
3. 下面的每一组平面图形都是由四个等 边三角形组成的。
(1)指出其中哪些可折叠成多面体、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纸 上,剪下来,叠一叠,验证你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说课稿3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说课稿3](https://img.taocdn.com/s3/m/c6632d3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a.png)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学习了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活动。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立体几何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包括纸盒、木盒、塑料盒等。
这些制作活动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对立体几何图形的认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然而,部分学生在立体图形的理解和运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也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制作立体模型,让学生巩固和提高立体几何图形的认识,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立体几何图形的识别和运用,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立体模型的创新设计,团队协作的协调与。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和实践活动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教具和实物材料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立体模型,引导学生回顾立体几何图形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解与演示:讲解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演示制作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立体模型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设计独特的立体模型。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6.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共1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c1fb543f242336c1eb95e6d.png)
二、新课讲解
(1)指出其中哪些可耀折叠成多面体、把上面的图形 描在综上,剪下来,叠一叠,验证你的答案; (2)画出由上面图形能折叠成的多面体的三视图,并 指出三视图中是怎样体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的; (3)如果上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那么对应的多 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二、新课讲解
2.(2015黔西南州)下面几个几何体,主视图是 圆的是 (B )
A
B
C
D
五、布置作业
画出下面几何体的三视图.
六、结束语
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 和空间形式的数学. ——恩格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20、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实都是祝愿。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 ;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 ;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 ;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d25438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5.png)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立体模型制作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制作一个自己设计的立体模型,并写一篇关于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的文章。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立体几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设计一个储物柜的尺寸等。
3.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了解立体模型的历史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通过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如建筑模型、家具设计等,引发学生对立体模型的兴趣和好奇心。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立体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
2.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立体模型的特点、性质以及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立体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识别和运用立体模型描述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通过对立体模型的制作和观察,提高学生对空间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变换的理解,增强空间想象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外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立体模型的历史和发展。
2.通过小组合作制作立体模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立体模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立体模型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
1.介绍立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球体、圆柱体、锥体等,并展示相应的图片或实物。
2.讲解立体模型的性质和特征,如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立体图形的相互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65a599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3.png)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空间想象力,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及其性质。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立体模型制作的学习充满好奇与兴趣。然而,在动手操作、团队协作等方面,学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在空间想象力方面的发展水平不一,需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1)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生活中的立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自。
(3)小组合作(10分钟)
分组讨论,交流制作心得,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4)教师指导(15分钟)
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给予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肯定。
3.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组织学生评价、讨论,共同分析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制作立体模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将平面图形组合成有趣的立体模型。谁能来说一说,制作立体模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4.掌握立体模型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切、折叠、粘贴等,提高学生的工艺审美能力。
5.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立体模型的尺寸、比例关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立体模型制作中的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介绍立体模型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如卡纸、剪刀、胶水等。
3.讲解制作立体模型的基本方法,如折叠、剪切、拼接等,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九年级数学制作立体模型
![九年级数学制作立体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edcbf7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e.png)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立体几何基础 • 制作立体模型的材料和工具 • 制作立体模型的步骤和方法 • 制作实例与展示 • 总结与反思
01
引言
主题简介
立体几何是九年级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制作 立体模型,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空间几何的概念 和性质。
立体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点、线、面的关 系,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觉。
观察角度
观察模型的角度是否符合设计 要求,是否存在扭曲或变形。
修正误差
如果发现误差或问题,及时进 行修正,确保模型的准确性。
05
制作实例与展示
立方体的制作
材料:纸、剪刀、胶水
01
02
步骤
1. 准备一张纸,将其对折,然后剪成正方 形。
03
04
2. 将正方形四个角向内折,形成一个小的 正方形。
3. 将小正方形的四边向外折,形成立方体 的四个面。
制作立体模型的过程也是学生实践和创造的过程, 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立体模型的重要性
立体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将抽象 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提高学 习效果。
通过制作立体模型,学生可以 更好地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和 特点,加深对几何知识的理解 。
立体模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也 有广泛应用,如建筑设计、机 械制造等领域,通过制作立体 模型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 能力。
02
立体几何基础
点、线、面的关系
点与线的关系
一个点在一条直线上,或者一个点在直线外。
线与面的关系
一条直线在一个平面内,或者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 平行。
点与面的关系
一个点在一个平面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新知应用
在正方体的展开图中,找出与“我”相对的面
我.
我要
我要
要尊 敬师
努力勤
勇于
长
奋
创新
(1)
我 以 八一为
荣
(4)
(2)
(3)
八一 以 我骄 傲
(5)
我们并 肩奋斗
(6)
三、能力提升
1、下图是右边正方体的展
开图的是( B )
A
B
C
2、如图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请根据各面上的图案判断这
个正方体是( C )
A
B
C
D
课时小结:
1.谈谈你的收获?
2.你有没有更进一步 的想法?
作业:
1、书写作业:课本124页 第6、11题
2、手工作业:新年将至,做精美的正方体包 装盒,包装自己制作的小礼品,送给家长.
4、暂停后,请以小组为单位在黑板上展示每阶探阶梯
索结果
一条棱相连
一、慧眼辨识
下列图形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吗?
不是
不是
是
是
不是
是
观察:
在正方体的展开图中,展开前
相对的两个面及相邻的三个面
分布有什么特点?
第一类:一 四 一 型
第二类:二 三 一 型
第三类:阶 梯 型
在展开图中,只要不是相对的面就是相邻的面
正方体的展开图
圆 柱
展开
圆锥
展开
正方体的展开图
展开演示
( 共 11 种 )
第在一类探:索一过四程一中型,( 请有 注6 种意)要求:
1、沿某些棱剪开为平面展开图
第2、二小类组:二内剪三出一尽型可能多的第不三类同:的阶平面梯 展型开图
3、听( 有到提3 示种音) ,探索暂停( 有 2 种 ) 注意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