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马克思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学习阅读马克思主义系列理论著作心得
近日通读了《共产党宣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等相关理论著作和书籍,从中解读到了许多新的内容和见解。围绕“马克思主义——坚持与发展”,联系工作实际,浅谈心得体会如下: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作品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也是最值得学习和拜读的文章之一。它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费尔巴哈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因此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是直观的、非实践的,这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摆脱唯心论的巢臼。
实践思维既是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思路,也是我们理解其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鉴于此,实践思维之重要性不可不重点加以辨识。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即是存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根据马克思的实践主义存在论,客观存在是实践的内在要素,相应地,客观规律是实践的内在联系。实践观点构成了《提纲》的中心线索和核心思想,并第一次建立起完备的实践概念,初步完成了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与综合,在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确立了牢固的实践观点,从而为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
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中央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举措。
通过通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导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即从抽象到具体的科学方法第一次做了说明。阐述了在认识过程中,历史考察和逻辑分析相互关系的重要方法论问题。
通过认真学习和阅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等书籍和理论著作,对我国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更加坚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胜信心。历史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十分正确的,一贯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完全适合中国历史发展实际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一定能够取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胜利。
一、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大法宝
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述,牢牢把握解放思想这一大法宝,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邓小平同志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
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是否解放思想,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工作中,我们也要善于解放思想,克服经验主义,大胆改革创新,勇于开辟新的工作思路,形成新的思想认识。比如,抓党建工作时,要引导并教育广大党员,切实增强政权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深刻认识党员党性观念的特殊重要性,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充分认识党的建设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工作激情、科学精神和务实作风结合起来,善于抓本质、抓主要矛盾,敢于迎着困难上,要善于密切与广大服务对象的工作关系,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敢于坚持原则,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存在的问题敢抓敢管,要讲真话、讲实在话,力戒空话套话。要从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大力加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教育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清醒认识到在日常工作选择及其所涉及的一些具体利益中,同样存在着滋生腐败的可能,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自身修养,切实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要切实增强思想引导工作的针对性、适用性、普遍性,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实事求是一种政治责任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起来,他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白猫黑猫论”、“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特色社会主义”等精辟论述,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在理论上是一个长足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开了“忽
左忽右”的痼疾,摆脱了“姓资姓社”的束缚,消除了“是公是私”的疑虑。中国往何处去,三十年的波澜壮阔和不懈追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两个新的概念诞生了,这既是一种实践的探索,又是一种观念的更新和理论的升华,是破解发展难题的一把“金钥匙”,给历史以最新最好的回答。
古人说:“知之非难,行之惟艰”。知道一个道理并不难,难的是把这个道理付诸实践并取得成效。实事求是,最终要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实际操作和创造性的工作来实现。作为认识和实践主体的人,有可能基于利益和价值的考虑,而不想实事求是,囿于体制和环境的束缚,而不能实事求是,限于素质和水平的制约,而不会实事求是。
能否始终做实事求是,既是衡量党的思想路线端正与否的重要依据,也是鉴别党员个人认识能力、工作作风、党性原则和品德修养的重要标准。有的党员干部之所以不会、不愿、不敢实事求是,其中的原因既有认识能力问题、思想方法问题,也有政治立场问题、道德品质问题。诚然,绝大多数党员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做人,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敢于坚持原则,勤于调查研究,善于解决问题,保持了党员的先进性。但同时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在个别党员干部身上,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违背实事求是的做法和现象,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了损失,对党的形象造成了危害。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顺利发展;什么时候背离实事求是,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遭遇挫折。
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既然是责任,就不能随意放弃,而必须切实履行。实践证明,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