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
【摘要】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青少年时期,心系天下苍生,希望通过仕途来改善社会弊端现实,可惜结果备尝沉浮之苦,虽曾寄身仕宦,但终究露失望之态;晚年看淡仕途与人生,转而将济世的大理想抱负化作对”桃花源”安宁社会的向往,但其内心的品格无疑不表露于其诗句之中。
本文就生平故事和作品的分析,来论述一下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
【关键词】陶渊明;人格;诗风
一、前言
陶渊明因《桃花源记》闻名天下,在当今中国几乎从懵懂学童到耄耋老人无不知陶渊明的大名;《桃花源记》以虚拟现实的手法,将一个武陵人迷路,误入一独特之地的行踪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描述,从发现到小住、从平淡到惊奇,直至离开桃源又返途寻找等事件加以渲染,彻彻底底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没有阶级派别、没有剥削,人们自得其乐的“和谐”社会场景;陶渊明的这种描述恰恰与当时的社会黑暗相对比,及其鲜明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没有压迫、没有上下等级之分的和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虽则只是采用“科幻”般的虚拟情节,却隐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无奈苦闷的心境。
陶渊明的诗文,重在抒情和言志。
他的语言,看似质朴,实则奇丽,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陶渊明的作品没有华丽
的词藻、没有大气势大磅礴的修辞和渲染,他只是小桥流水般轻言细述,时刻能让读者体会到其平淡醇美的意境和朴素自然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他的诗句,在其晚年大多数取自于农村田园风光,用直叙的手法、白描的手段讲述一段情感真挚的故事;很自然很流畅地引领读者不知不觉之中,去和他一起畅游大自然的旖旎风光;他的风格是最富有个性的,也是最典型的;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在中国文学史上,能以自身品质内涵而塑造出自身感官形象的人物,数数并没有几个,而陶渊明绝对就是当中无可争议的第一人。
二、陶渊明的人格
有一个典故,可谓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东晋后期的陶渊明,其实也不是泛泛之辈,他是名人之后,其曾祖父是东晋大司马。
从小就接受者儒家思想和“大济于苍生”的信念,使得陶渊明有着积极向上的思想。
但是由于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所有的想法和一腔热血加上宏伟的抱负,根本无法实现;本可以随波逐流,一样过上有品位的上流生活;偏偏他有着耿直的性格,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而将自己与污浊黑暗隔离开,其实也是阻断了自己悠闲的生活和荣华富贵。
为了生存,已过“不惑之年”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
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
有人说: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
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
这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历史故事。
我们从史料上知道,陶渊明晚年的生活虽然内心坦然自在,但生活一直很拮据,他几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
放在当今社会,我们能够想到:出身豪族的陶渊明,“命里”就注定他衣食无忧,能够享受到“贫苦老百姓”不能够享受的“幸福”生活,能过上旁人不能及的舒适的日子;但是倔强性格的他,毅然要去“体验”贫苦的生活,毅然要做“贫苦老百姓”,也毅然将救命的“五斗米”抛之脑后。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他不是为了高傲、他不是为了面子、更不是和肚子过不去;能与生存之饥饿相斗争的必然是他背后的纯洁思想和深刻的品质内涵;就是因为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由此获得了主宰自己心灵自由的快感,获得了令世人拜服的人格尊严。
这种精神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代,不管其社会的背景差别、经济发展迥异、以及历史文化的不同,他所体现出来的都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陶渊明的人格之高风亮节,我想时至今日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今天,依旧能成为中国时代的楷模。
三、陶渊明诗风
陶渊明在归隐的不同时期,写下了风格、思想不同的作品。
下面就诗人不同阶段的作品,加以分析,再现陶的思想历程。
(一)典型的田园风格
在陶渊明最初归田的时候,从他的诗句中不难发现生活还是不错的,心情是愉快的。
所以在诗句当中也是羁鸟返囚林,池鱼还故渊一样乐不可言:
“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营已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春林作美酒,酒熟吾自酌”。
尽管他不擅长农务,种豆南山之下,却仅仅草盛豆苗稀,但在其诗句当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体现出浓浓的田园风格。
他和当地人士关系十分和谐:“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等诗句都表现了陶对生活的炽热追求。
这时的陶渊明,他相信自己,相信劳动的价值:“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对前途满怀希望:“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当时真正的田园生活是不是像诗人笔下所写的那样恬美静穆呢?事实上广
大劳动人民备尝辛苦,当时的农村十分凋敝。
作者对此有过零星的记述:“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寒草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这个现实对陶肯定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处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可见他对社会并不是不闻不问,反而产生对现实既然关心又痛恨,既痛苦又缄默的矛盾心情,他的人格不能不处于分裂与对抗之中。
这在他的《杂诗》中已有充分表现。
《杂诗》第二首写到: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余知,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
”
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几乎成为了陶渊明田园诗风的最有利的证明,无论他是不是真正放弃了仕途,而安心田园一份子那是不可知的,我们可知就是他: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典型的田园风格。
(二)田园豪放相媲美
我们发现,诗人虽身处田园,而志在邦国,内心交织着进取与退隐的矛盾,以“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的诗句来看,陶的壮志在归田以后不但没有削弱,甚至有时表现的更加强烈,完全可以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及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相媲美。
陶渊明归田后期,正赶上晋宋之交的战乱时代,面对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陶也想有一番作为,救国救民,但现实情况迫使他又一次归耕田野,这一时期陶在政治上孤独愤懑,经济上逐渐贫乏。
这两个条件已成为影响和支配他思想的主要因素,反映在他晚期的《咏贫士》七首中。
第一首中,把自己比喻成毫无依托的孤云,把诸臣比成趋炎附势的隼鸟。
流露了诗人孤云无依,知音不存的苦闷,同时也表达了志节不移的决心。
其它六首各咏古时贫士之高洁。
从诗句“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中,我们得知陶渊明是以历史上的贫士为榜样,坚定的生活下来的。
并以
极大的热情来歌颂英雄,勉励自己。
诗人写刺客荆轲“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描绘了一个赴汤蹈火,临危不惧的英雄形象。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渐离击悲筑,宋意唱合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陶渊明在他们的诗中反复地申述“猛志”,可见尽管陶潜到了垂暮之年,他的济世之志一直没有熄灭。
鲁迅先生把这类诗称作“金刚怒目式”,他说:“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
”,我们赞同鲁迅先生的说法。
陶渊明不仅仅是田园诗人的始祖,有着非常细腻的田园生活的描述的诗文,能带给我们美丽的田园风光;而且他的诗文中柔中带刚、藏锋利于无形更是让人看到陶渊明的文人形象一下子被霸气的“武人”豪放形象所代替,着实也带给我们惊喜。
结束语
综观陶渊明的一生,早年胸怀大志,思济苍生,壮年寄身仕宦,备尝沉浮,晚年饱经风霜雨露之苦,亲历易代忧患,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追求探索,经过了读书、出仕、归隐、躬耕等几个不同的阶段,诗人最后怀着“人生实难,死如之何”的极大痛苦,结束了他的一生。
由于诗人受当代和阶级的局限,在其诗文中也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遗世独善等消极因素;千年来,但我们仍可对陶渊明进行仰慕因其独特的行云流水般的诗文、因其无与伦比的高风亮节的品质。
【参考文献】
[1]《晋书·陶侃传》,中华书局,1974.
[2]朱自清.《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逯钦立.《读陶管见·归隐与躬耕自资》(原载《吉林师大学报》1964年第一期)吴云整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4]梁启超.《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商务印书馆,1923.
[5]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6]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7]梁启超.《陶渊明》,商务印书馆,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