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2:唯名与唯实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16
冲突理论:
站在宏观社会学的立场上
认为社会现象具有不可还原到个人的突生性质
强调社会生活中冲突的一面则是对帕森斯结构
功能主义过分强调秩序、均衡等缺陷的一种补 充。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17
二、争论的白热化:法兰西的对垒
19世纪末期,法国社会学迅速发展,由于 社会学主义的巨孽爱弥尔· 迪尔凯姆门 (Emile Durkheim, 1858-1917)和心 理学主义的主将加布里尔· 塔德(G· Tarde, 1834-1904)的加入,使社会唯实论和社 会唯名论之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状态
孔德的社会静力学认为: 社会是一个由众多部分构成的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每一 部分都为维持整体的稳定发挥自己的作用 社会系统的组成 :个人的社会存在状态,家庭,社会三类, 但真正的社会单位一定是家庭,因为:
从家庭中被引入社会的,家庭在微观上向个人提供了统治、 服从与合作的经验 个人的利己主义倾向才有可能被抑制,学会“为了他人而生 活”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14
以布鲁默为代表的符号互动论主张: 从互动着的个体角度去研究社会现象,认为心 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 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对于各种社会 现象的解释只能从这种互动中寻找。 认为个人在进行具体的互动时往往有一个对互 动情境要素的解释过程,个体通过自我指导赋 予客体的意义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产生的。 人在行动前必须阐释世界,他必须构造并指导 自己的行动,而不仅仅是对作用于他的各种因 素作出反应而行动。
第二讲:唯名论与 唯实论之争
社会学领域的二元对立
根据沃特斯的总结:
行动与结构
物质论与观念论
个体论和整体论 理性工具论和沟通论
价值中立与价值有涉
众多学者认为归根结蒂是:
唯名论与唯实论
宏观与微观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2
个人如何构成社会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13
三、现代社会学加深冲突
进入现代社会学时期,关于唯实论与唯名论、社 会与个人的冲突就依旧延续着 以帕森斯为首的结构功能理论:社会先于个人, 个人在社会环境中作为一个社会人被形成和塑造, 而且人们的本身利益也反映了“集体良知”(迪 尔凯姆)或社会的整个价值系统(帕森斯);(有 学者认为帕森斯理论是短暂的综合) 以霍曼斯为首的社会交换理论:个人则先于社会, 个人及个人的利益是首要的,而社会不过是从体 现个人利益的交换行为中产生出来的派生现象 (霍曼斯及布劳)。
四、跨越对立
虽然前述二元对立是十分明显的,但是所 列举的理论家,咎其一生的理论探索而言, 无论将某个社会学家归之于唯名论者还是 唯实论者都是相对的。
他们在坚持自己的某一立场时往往难以做到始
终如一; 当他们意识到在社会与个人或宏观与微观之间 存在某种沟壑时,也常常会做出跨越的尝试。
2015-6-11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22
2.现代社会学的跨越尝试
芝加哥学派的超越
受齐美尔的影响,多数学者都是试图借助“社
会互动”的概念,来克服或超越个人与社会, 唯名论与唯实论,心理学主义与社会学主义的 对立与冲突的。 社会现实并不是独立于个体而存在的,而人的 社会行为也不是简单地由社会现实派生的。因 此,他们既反对社会学主义,也反对心理学主 义,他们信奉的是互动主义。
21
他更多倾向于使用更为现实可感的“互动”尤
其是“交往”来取代广义的“社会”。社会交 往就是一种社会互动,不过是一种相对持久而 系统的社会互动 。 他希望能够在唯名论和唯实论的冲突之间获得 一种调和或者跨越这种冲突。认为由个人组成 的社会和社会化的个人之间总是保持着一种双 重关系:人的存在是由一个基本的统一体所塑 造的,该统一体是一种由两个在逻辑上互为矛 盾的决定因素组成的综合体 社会与个人及其它们的现实性,就存在于两者 间的相互依赖和互动之中。
孔德认为社会是一个真正的实体,它不是单纯个人的
简单堆积,而是一个由众多部分组成的相互依赖的有 机整体; 斯宾塞认为,不仅个人决定了社会的起源和社会的性 质,而且其本身也应该成为个人谋取利益和幸福的工 具。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5
关于社会的秩序、组织以及和谐等问题: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20
齐美尔的尝试
对社会唯实论和唯名论两种观点都提出了明确的挑战。
反对唯实论者对社会的看法,尤其是斯宾塞或迪尔凯姆将社会 视为有机体或事物的看法; 也反对唯名论者将社会视为一群孤立的个体之集合
社会具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4
一、创始阶段的对立
孔德、斯宾塞因对创建社会学的贡献,而被尊称 为“社会学之父”和“社会学亚父”,他们之间 充满了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之争,故也被称 之为之父与亚父间的对立或至圣和亚圣间的对立; 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看法上南辕北辙: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15
本土方法论(常人方法学) 认为: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个人,着重分析个人
间的微观互动过程; 强调对行动者主观意图的理解,力图发现和描 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行为的规则,那些不成文 的、公认的行为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 现实生活中的人总是想当然的认为社会行动是 在具有一定社会秩序的现实中进行的。但实际 上这种现实是由人们的意识主观构造的。社会 学就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构造这一现实时所使 用的方法和技巧。
社会是作为社会化的个人的复合体,及作为由历史事实的总体 所规定的人类质。社会的科学论述的主题包括发生在社会中的 一切事物。 社会是作为个体联系形式的总和而被转换成第一层含义上的概 念。社会的科学论述的主题是力、关系,以及使人类存在的社 会化形式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新的发明又会产生新的模仿波,又会与其他模
仿波相遇,再产生对立,并进而产生更新的发 明,如此循环不息 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或最根本的社会事实 受法国精神病学家沙尔可及其巴黎学派的影响, 认为模仿是由暗示引起的行为后果 ,是一种催 眠术 。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11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9
塔德是心理学主义或心理还原主义者(不 彻底 ),宣称自己是唯名论者,认为:
社会现象本质上是心理现象,一切社会现象都
是个人行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个体间的心灵或理智的互动有三种基本形式 :
重复或模仿; 对立; 适应或发明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争议不断,争论的典型是近代以来在欧洲 哲学中出现的社会唯名论(nominalism) 和社会唯实论(realism)之争:
唯名论 以霍布斯、亚当· 斯密等英国功利主义为代表,充分 肯定个人和个人利益的重要性,认为社会只是一个 虚幻的存在物,是标示这个虚幻存在物的一个名称; 在社会学的经典时代,在唯名论即原子论这一边站 着斯宾塞、塔德和韦伯,同时斯宾塞和齐美尔也是 最早的调和者。
一个人头脑中出现的新思想或信念会获得他人
的重复或模仿,便形成了一个模仿波并在社会 中普及开来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10
模仿波迟早会与源于其他发明中心的模仿波相
遇,形成“对立”,对立的结果:
两种模仿波的相互解构(在它们彼此一样强时); 弱的一方被强的一方解构; 对两种模仿模式的共同适应,意味着一种新的发明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19
马克斯· 韦伯的尝试
将社会学定义为有关社会行动研究的社会唯名
论者,他对社会学的理解在当时是与占主流地 位的英法社会学,即孔德、斯宾塞和迪尔凯姆 倡导的那种建立在大规模的进化论基础上的有 机体社会学相对立的。 希望背离社会学研究的宏观主义立场,从微观 的角度入手从事社会行动的研究; 但他还是常常在为有关社会结构研究的宏观社 会学搭建理论攀援的脚手架(《经济与社会》)
2015-6源自文库11
7
社会唯实论者孔德和社会唯名论者斯宾塞 的观点大相径庭,但是由于:
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完全重叠 孔德(1798-1857) 斯宾塞(1820-1903) 他们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国度 孔德[法] 斯宾塞[英]
其学术对立并不是那样的鲜明。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8
孔德将社会比喻为生物有机体,但使社会结成一体的精
神纽带是语言、分工和宗教。 社会学家的职责:用自己的精神力量来改造或指导社会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6
斯宾塞受洛克和卢梭等人的社会契约论的影响, 认为:
社会起源于个人的利益和目的 社会分子的性质也决定了社会及其内在构成系统的性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3
唯实论 则以欧陆理性主义者斯宾诺莎、孟德斯鸠和黑格尔 等人为代表,他们认为社会固然是由个人组成的, 但个人一旦组成社会,社会就具有了独立存在的特 性,或者说具备了单个个人所不具备的“突生性质” (emergent property)。因此,它是一个实在的 整体。 在社会学的经典时代,在唯实论即社会有机体论这 一边站着孔德、迪尔凯姆
质 ,应该还原到生物个体的水平上,去寻找对社会性 质的最终说明 认为整体为部分或为个体而存在是人类社会不同于自 然界的一个特例 最大程度地维护个人自由的社会是最为理想的社会 社会学家的职责:努力使公众理解,社会的发展必须 顺其自然,摆脱政府及社会改革者的干预和操纵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18
1.早期的跨越
斯宾塞的尝试
他的个人主义理论具有社会唯名论的倾向,强调个人
主义,社会服务于个人,社会是由追逐自己利益的个 人组成的。但这只是斯宾塞对社会性质论述的一半。 另一半则属于社会唯实论:强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作为社会的各种组成部分的个人应该也必须相互帮助 和依赖,以维护整体的存在。个人谋求私利的行动发 生在以不同组织相互依存为基础的杜会内,所以个人 的行动都不自觉和下意识地为社会整体的更高需要服 务。社会通过那只“看不见的手”使个人利益同公共 利益达到统一和谐。 他想调和其理论体系中唯名论和唯实论之间的矛盾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主义:
强调社会事实的突生(emerged)性和不可还
原性,一方面承认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另一 方面又坚持社会是不依赖某个具体的个人而存 在的突生现实; 将不同的个体联结在一起构成社会的力量—— 社会团结(social solidarity),团结的粘合 剂是一种完全有别于个体意识的集体意识或集 体表象(collective representation); 社会学始于社会或群体,并终止于社会或群体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12
他的《自杀论》揭示了:社会及社会生活支配
着个人的命运; 迪尔凯姆的唯实论,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德国游学时,受心理学家冯特(强调群体在个人社 会心理形成方面的重要性)影响; 受其师哲学家爱弥尔· 布鲁特的科学哲学的研究方法 的影响,强调不同层次的现象之间的基本不连续性, 强调从一种分析层次转向另一种分析层次时突生的 新异之处。此方法成了迪尔凯姆社会学的主要特 征” ; 受包括孟德斯鸠、卢梭、孔德等在内的法兰西的知 识遗产影响 塔德强调自己与迪氏社会学方法论上的差异和对立
冲突理论:
站在宏观社会学的立场上
认为社会现象具有不可还原到个人的突生性质
强调社会生活中冲突的一面则是对帕森斯结构
功能主义过分强调秩序、均衡等缺陷的一种补 充。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17
二、争论的白热化:法兰西的对垒
19世纪末期,法国社会学迅速发展,由于 社会学主义的巨孽爱弥尔· 迪尔凯姆门 (Emile Durkheim, 1858-1917)和心 理学主义的主将加布里尔· 塔德(G· Tarde, 1834-1904)的加入,使社会唯实论和社 会唯名论之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状态
孔德的社会静力学认为: 社会是一个由众多部分构成的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每一 部分都为维持整体的稳定发挥自己的作用 社会系统的组成 :个人的社会存在状态,家庭,社会三类, 但真正的社会单位一定是家庭,因为:
从家庭中被引入社会的,家庭在微观上向个人提供了统治、 服从与合作的经验 个人的利己主义倾向才有可能被抑制,学会“为了他人而生 活”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14
以布鲁默为代表的符号互动论主张: 从互动着的个体角度去研究社会现象,认为心 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 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对于各种社会 现象的解释只能从这种互动中寻找。 认为个人在进行具体的互动时往往有一个对互 动情境要素的解释过程,个体通过自我指导赋 予客体的意义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产生的。 人在行动前必须阐释世界,他必须构造并指导 自己的行动,而不仅仅是对作用于他的各种因 素作出反应而行动。
第二讲:唯名论与 唯实论之争
社会学领域的二元对立
根据沃特斯的总结:
行动与结构
物质论与观念论
个体论和整体论 理性工具论和沟通论
价值中立与价值有涉
众多学者认为归根结蒂是:
唯名论与唯实论
宏观与微观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2
个人如何构成社会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13
三、现代社会学加深冲突
进入现代社会学时期,关于唯实论与唯名论、社 会与个人的冲突就依旧延续着 以帕森斯为首的结构功能理论:社会先于个人, 个人在社会环境中作为一个社会人被形成和塑造, 而且人们的本身利益也反映了“集体良知”(迪 尔凯姆)或社会的整个价值系统(帕森斯);(有 学者认为帕森斯理论是短暂的综合) 以霍曼斯为首的社会交换理论:个人则先于社会, 个人及个人的利益是首要的,而社会不过是从体 现个人利益的交换行为中产生出来的派生现象 (霍曼斯及布劳)。
四、跨越对立
虽然前述二元对立是十分明显的,但是所 列举的理论家,咎其一生的理论探索而言, 无论将某个社会学家归之于唯名论者还是 唯实论者都是相对的。
他们在坚持自己的某一立场时往往难以做到始
终如一; 当他们意识到在社会与个人或宏观与微观之间 存在某种沟壑时,也常常会做出跨越的尝试。
2015-6-11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22
2.现代社会学的跨越尝试
芝加哥学派的超越
受齐美尔的影响,多数学者都是试图借助“社
会互动”的概念,来克服或超越个人与社会, 唯名论与唯实论,心理学主义与社会学主义的 对立与冲突的。 社会现实并不是独立于个体而存在的,而人的 社会行为也不是简单地由社会现实派生的。因 此,他们既反对社会学主义,也反对心理学主 义,他们信奉的是互动主义。
21
他更多倾向于使用更为现实可感的“互动”尤
其是“交往”来取代广义的“社会”。社会交 往就是一种社会互动,不过是一种相对持久而 系统的社会互动 。 他希望能够在唯名论和唯实论的冲突之间获得 一种调和或者跨越这种冲突。认为由个人组成 的社会和社会化的个人之间总是保持着一种双 重关系:人的存在是由一个基本的统一体所塑 造的,该统一体是一种由两个在逻辑上互为矛 盾的决定因素组成的综合体 社会与个人及其它们的现实性,就存在于两者 间的相互依赖和互动之中。
孔德认为社会是一个真正的实体,它不是单纯个人的
简单堆积,而是一个由众多部分组成的相互依赖的有 机整体; 斯宾塞认为,不仅个人决定了社会的起源和社会的性 质,而且其本身也应该成为个人谋取利益和幸福的工 具。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5
关于社会的秩序、组织以及和谐等问题: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20
齐美尔的尝试
对社会唯实论和唯名论两种观点都提出了明确的挑战。
反对唯实论者对社会的看法,尤其是斯宾塞或迪尔凯姆将社会 视为有机体或事物的看法; 也反对唯名论者将社会视为一群孤立的个体之集合
社会具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4
一、创始阶段的对立
孔德、斯宾塞因对创建社会学的贡献,而被尊称 为“社会学之父”和“社会学亚父”,他们之间 充满了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之争,故也被称 之为之父与亚父间的对立或至圣和亚圣间的对立; 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看法上南辕北辙: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15
本土方法论(常人方法学) 认为: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个人,着重分析个人
间的微观互动过程; 强调对行动者主观意图的理解,力图发现和描 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行为的规则,那些不成文 的、公认的行为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 现实生活中的人总是想当然的认为社会行动是 在具有一定社会秩序的现实中进行的。但实际 上这种现实是由人们的意识主观构造的。社会 学就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构造这一现实时所使 用的方法和技巧。
社会是作为社会化的个人的复合体,及作为由历史事实的总体 所规定的人类质。社会的科学论述的主题包括发生在社会中的 一切事物。 社会是作为个体联系形式的总和而被转换成第一层含义上的概 念。社会的科学论述的主题是力、关系,以及使人类存在的社 会化形式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新的发明又会产生新的模仿波,又会与其他模
仿波相遇,再产生对立,并进而产生更新的发 明,如此循环不息 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或最根本的社会事实 受法国精神病学家沙尔可及其巴黎学派的影响, 认为模仿是由暗示引起的行为后果 ,是一种催 眠术 。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11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9
塔德是心理学主义或心理还原主义者(不 彻底 ),宣称自己是唯名论者,认为:
社会现象本质上是心理现象,一切社会现象都
是个人行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个体间的心灵或理智的互动有三种基本形式 :
重复或模仿; 对立; 适应或发明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争议不断,争论的典型是近代以来在欧洲 哲学中出现的社会唯名论(nominalism) 和社会唯实论(realism)之争:
唯名论 以霍布斯、亚当· 斯密等英国功利主义为代表,充分 肯定个人和个人利益的重要性,认为社会只是一个 虚幻的存在物,是标示这个虚幻存在物的一个名称; 在社会学的经典时代,在唯名论即原子论这一边站 着斯宾塞、塔德和韦伯,同时斯宾塞和齐美尔也是 最早的调和者。
一个人头脑中出现的新思想或信念会获得他人
的重复或模仿,便形成了一个模仿波并在社会 中普及开来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10
模仿波迟早会与源于其他发明中心的模仿波相
遇,形成“对立”,对立的结果:
两种模仿波的相互解构(在它们彼此一样强时); 弱的一方被强的一方解构; 对两种模仿模式的共同适应,意味着一种新的发明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19
马克斯· 韦伯的尝试
将社会学定义为有关社会行动研究的社会唯名
论者,他对社会学的理解在当时是与占主流地 位的英法社会学,即孔德、斯宾塞和迪尔凯姆 倡导的那种建立在大规模的进化论基础上的有 机体社会学相对立的。 希望背离社会学研究的宏观主义立场,从微观 的角度入手从事社会行动的研究; 但他还是常常在为有关社会结构研究的宏观社 会学搭建理论攀援的脚手架(《经济与社会》)
2015-6源自文库11
7
社会唯实论者孔德和社会唯名论者斯宾塞 的观点大相径庭,但是由于:
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完全重叠 孔德(1798-1857) 斯宾塞(1820-1903) 他们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国度 孔德[法] 斯宾塞[英]
其学术对立并不是那样的鲜明。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8
孔德将社会比喻为生物有机体,但使社会结成一体的精
神纽带是语言、分工和宗教。 社会学家的职责:用自己的精神力量来改造或指导社会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6
斯宾塞受洛克和卢梭等人的社会契约论的影响, 认为:
社会起源于个人的利益和目的 社会分子的性质也决定了社会及其内在构成系统的性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3
唯实论 则以欧陆理性主义者斯宾诺莎、孟德斯鸠和黑格尔 等人为代表,他们认为社会固然是由个人组成的, 但个人一旦组成社会,社会就具有了独立存在的特 性,或者说具备了单个个人所不具备的“突生性质” (emergent property)。因此,它是一个实在的 整体。 在社会学的经典时代,在唯实论即社会有机体论这 一边站着孔德、迪尔凯姆
质 ,应该还原到生物个体的水平上,去寻找对社会性 质的最终说明 认为整体为部分或为个体而存在是人类社会不同于自 然界的一个特例 最大程度地维护个人自由的社会是最为理想的社会 社会学家的职责:努力使公众理解,社会的发展必须 顺其自然,摆脱政府及社会改革者的干预和操纵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18
1.早期的跨越
斯宾塞的尝试
他的个人主义理论具有社会唯名论的倾向,强调个人
主义,社会服务于个人,社会是由追逐自己利益的个 人组成的。但这只是斯宾塞对社会性质论述的一半。 另一半则属于社会唯实论:强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作为社会的各种组成部分的个人应该也必须相互帮助 和依赖,以维护整体的存在。个人谋求私利的行动发 生在以不同组织相互依存为基础的杜会内,所以个人 的行动都不自觉和下意识地为社会整体的更高需要服 务。社会通过那只“看不见的手”使个人利益同公共 利益达到统一和谐。 他想调和其理论体系中唯名论和唯实论之间的矛盾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主义:
强调社会事实的突生(emerged)性和不可还
原性,一方面承认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另一 方面又坚持社会是不依赖某个具体的个人而存 在的突生现实; 将不同的个体联结在一起构成社会的力量—— 社会团结(social solidarity),团结的粘合 剂是一种完全有别于个体意识的集体意识或集 体表象(collective representation); 社会学始于社会或群体,并终止于社会或群体
2015-6-11 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唯名与唯实 花菊香 12
他的《自杀论》揭示了:社会及社会生活支配
着个人的命运; 迪尔凯姆的唯实论,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德国游学时,受心理学家冯特(强调群体在个人社 会心理形成方面的重要性)影响; 受其师哲学家爱弥尔· 布鲁特的科学哲学的研究方法 的影响,强调不同层次的现象之间的基本不连续性, 强调从一种分析层次转向另一种分析层次时突生的 新异之处。此方法成了迪尔凯姆社会学的主要特 征” ; 受包括孟德斯鸠、卢梭、孔德等在内的法兰西的知 识遗产影响 塔德强调自己与迪氏社会学方法论上的差异和对立